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西江流域橘园除草剂使用和残留情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蒋惠 陈桢贤 +4 位作者 郭丽英 郭雁君 吉前华 杨凤梅 胡亚平 《广西植保》 2024年第2期10-15,共6页
调查了广东省西江流域柑橘产业带(下称产业带)33个橘园除草剂使用和残留情况。结果表明,产业带橘园年均除草次数为3.48次;除草方式以单用除草剂为主,占比达60.61%;人工机械割草使用率偏低,涉及机械以背负式割草机为主;75.76%的果园均使... 调查了广东省西江流域柑橘产业带(下称产业带)33个橘园除草剂使用和残留情况。结果表明,产业带橘园年均除草次数为3.48次;除草方式以单用除草剂为主,占比达60.61%;人工机械割草使用率偏低,涉及机械以背负式割草机为主;75.76%的果园均使用过除草剂,混合使用草铵膦和草甘膦的比例最高,达39.39%;30.30%的橘园土壤中检测出草甘膦残留,2个橘园地表径流水中检测出草铵膦残留。分析了橘园除草剂残留的潜在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除草剂 土壤残留 径流水
下载PDF
广东西江流域橘园基本情况调查与发展思考
2
作者 蒋惠 丘幸芳 +3 位作者 杨凤梅 郭丽英 郭雁君 吉前华 《南方园艺》 2024年第3期7-14,共8页
广东西江流域柑橘是西江晚熟柑橘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两年,缺乏对该产业带橘园情况和种植管理技术状况的系统调查与分析。为此,本研究对肇庆、云浮地区主产县(市)的39个代表性橘园的周围环境、海拔、地形状况、土壤类型、有效土层、... 广东西江流域柑橘是西江晚熟柑橘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两年,缺乏对该产业带橘园情况和种植管理技术状况的系统调查与分析。为此,本研究对肇庆、云浮地区主产县(市)的39个代表性橘园的周围环境、海拔、地形状况、土壤类型、有效土层、水肥管理和农药使用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了目前该地区柑橘产业基本情况、生产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依此提出了今后的工作重点,为有效促进产区柑橘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西江柑橘带 柑橘园 基本情况 生产特点
下载PDF
广东西江流域柑橘园水质状况调查与分析
3
作者 蒋惠 苏昭然 +3 位作者 梁婧虹 杨凤梅 欧阳赟轩 吉前华 《浙江柑橘》 2024年第1期32-38,共7页
水在柑橘种植中占主导地位,生产用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药剂和肥料的悬浮性、溶解性、乳化性和降解速率等[1-5],但在平常的工作中,笔者发现很多果农在种植生产过程中常常对生产用水水质没有要求,贪图方便,用污染水配药和配肥现象很常见... 水在柑橘种植中占主导地位,生产用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药剂和肥料的悬浮性、溶解性、乳化性和降解速率等[1-5],但在平常的工作中,笔者发现很多果农在种植生产过程中常常对生产用水水质没有要求,贪图方便,用污染水配药和配肥现象很常见,也不关注农药对稀释水酸碱性和硬度的要求。肇庆和云浮柑橘主产区分布于广东省西江流域(珠江水系干流之一)附近,是我国《柑橘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18~2025年)》中5大优势带之一[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园 西江流域 柑橘种植 区域发展规划 配肥 生产用水 珠江水系 稀释水
下载PDF
磁性碳微球快速芬顿降解苯酚的研究
4
作者 黄云薇 冉源富 +1 位作者 肖纯 操江飞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3-189,共7页
本研究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磁性Fe_(3)O_(4)为赋磁剂,采用简单高效的水热碳化法,并在700℃活化,制备磁性碳微球(Fe_(3)O_(4)@CMSs)。并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等对所... 本研究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磁性Fe_(3)O_(4)为赋磁剂,采用简单高效的水热碳化法,并在700℃活化,制备磁性碳微球(Fe_(3)O_(4)@CMSs)。并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等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分析。用苯酚溶液模拟有机废液,考察Fe_(3)O_(4)@CMSs的降解性能及可能的降解机理,考察Fe_(3)O_(4)@CMSs的添加量、溶液体系的pH、H_(2)O_(2)用量、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苯酚的降解性能影响,研究表明,当苯酚溶液浓度为100 mg·L^(-1),Fe_(3)O_(4)@CMSs的添加量为2 g·L^(-1),溶液pH为5,H_(2)O_(2)添加量为0.6 mL·L^(-1)时,室温下降解5 min,苯酚能够完全降解。通过淬灭实验发现,·O_(2)-、·OH、1O_(2)均参与了反应体系中苯酚的降解,且循环利用实验表明Fe_(3)O_(4)@CMSs循环利用四次后降解率仍有8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3)O_(4)@CMSs 苯酚 水热法 降解
下载PDF
蒙脱石(001)晶面水化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5
作者 戴敏 刘炳鑫 +3 位作者 肖纯 卞恒智 荣嵘 彭昌盛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4-630,共7页
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了环境温度、离子种类、浓度和表面电荷对蒙脱石表面水化作用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温度由280 K升至330 K,蒙脱石表面水化膜密度及蒙脱石与水分子之间的吸附能逐渐降低,水分子的自扩散系数逐渐增加,但水化膜的... 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了环境温度、离子种类、浓度和表面电荷对蒙脱石表面水化作用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温度由280 K升至330 K,蒙脱石表面水化膜密度及蒙脱石与水分子之间的吸附能逐渐降低,水分子的自扩散系数逐渐增加,但水化膜的厚度基本没有变化;阳离子与水分子在蒙脱石表面存在竞争吸附,离子的加入增加了蒙脱石表面水化膜的厚度,但降低了水化膜的密度,而且水化膜出现位置后移现象。二价阳离子与蒙脱石的相互作用大于一价阳离子,离子浓度的增加会降低蒙脱石与水分子的吸附能。表面电荷对蒙脱石表面水化作用的影响最为显著,蒙脱石与水分子之间的吸附能随表面电荷的升高而增大,水化膜厚度也从1.11 nm升高至1.44 nm,增加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水化膜 影响因素 分子模拟 吸附能
下载PDF
WS_(2)促进Fe^(2+)活化PMS降解苯酚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6
作者 张博 滕子桦 +2 位作者 张永龙 张扬 陈冬冬 《肇庆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28-34,共7页
研究构建硫化钨(WS_(2))促进Fe^(2+)活化过一硫酸钾(PMS)体系用于降解苯酚,研究初始pH、FeSO_(4)·7H_(2)O用量、PMS用量及WS_(2)用量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得到优选反应条件:初始pH为5,FeSO_(4)·7H_(2)O用量为0.06 g/L,PMS用... 研究构建硫化钨(WS_(2))促进Fe^(2+)活化过一硫酸钾(PMS)体系用于降解苯酚,研究初始pH、FeSO_(4)·7H_(2)O用量、PMS用量及WS_(2)用量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得到优选反应条件:初始pH为5,FeSO_(4)·7H_(2)O用量为0.06 g/L,PMS用量为0.5 mM,WS_(2)用量为1.0 g/L,在此条件下苯酚的降解率为99.13%.通过探究不同体系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结合反应体系中Fe^(2+)浓度的测定,确定了WS_(2)通过还原作用改善反应体系中Fe^(3+)/Fe^(2+)的循环,进而促进PMS活化.循环使用5次后,苯酚降解率仍保持在98%以上,说明体系稳定性优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_(2) 活化 PMS 降解 苯酚
下载PDF
不同的脱水方法、细胞破壁方法和萃取液对产油酵母油脂提取效率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凌嘉茵 邵李文 +2 位作者 卢传升 何健强 周民 《广东化工》 2025年第1期1-3,共3页
微生物油脂为原料的第三代生物柴油生产技术的发展需要简单有效的油脂提取方法支持。本文研究了三种最广泛使用的脱水方法(105℃干燥、60℃干燥和冷冻干燥)、两种细胞破壁方法(78℃加热2 h或100℃加热后冻融)和两种萃取液(混合比例为1∶... 微生物油脂为原料的第三代生物柴油生产技术的发展需要简单有效的油脂提取方法支持。本文研究了三种最广泛使用的脱水方法(105℃干燥、60℃干燥和冷冻干燥)、两种细胞破壁方法(78℃加热2 h或100℃加热后冻融)和两种萃取液(混合比例为1∶1和2∶1的氯仿和甲醇混合液)对油脂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脱水方法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使用105℃干燥成本低且省时有效。78℃加热2 h的细胞破壁法测得的油脂含量(平均35.87%)略高于100℃加热后冻融法(平均32.78%)。氯仿和甲醇的2∶1混合液测得的油脂含量(平均36.52%)显著高于它们的1∶1混合液(平均32.13%,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 脱水 细胞破壁 萃取液 产油酵母
下载PDF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鱼样品中痕量环境激素 被引量:2
8
作者 操江飞 朱东湖 +3 位作者 韦寿莲 谢春生 陈志胜 姬鸿鹤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79-286,共8页
以题示方法测定鱼样品中痕量的双酚A(BPA)、苯胺(AN)、二苯胺(DPA)、4-氯-二甲基苯胺(CMAN)、3-氨基酚(3-AP)、苯酚(PH)等6种环境激素。以双酚A&苯胺双模板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D-MIP)为固相萃取剂,甲醇及乙酸混合溶液为洗脱剂,萃取... 以题示方法测定鱼样品中痕量的双酚A(BPA)、苯胺(AN)、二苯胺(DPA)、4-氯-二甲基苯胺(CMAN)、3-氨基酚(3-AP)、苯酚(PH)等6种环境激素。以双酚A&苯胺双模板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D-MIP)为固相萃取剂,甲醇及乙酸混合溶液为洗脱剂,萃取鱼样品中6种环境激素;乙腈为分散剂,正辛醇为萃取剂,液液微萃取洗脱液,等体积甲醇稀释萃取液后进行气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鱼样品经处理后基质干扰已消除,6种环境激素能有效分离。对固相萃取及液液微萃取进行了条件优化,优化结果为:洗脱剂甲醇与乙酸用量为3 mL(V甲醇∶V乙酸=8∶2),洗脱时间2 min,D-MIP用量30 mg,固相萃取时间10 min,鱼样品溶液体积50 mL;液液微萃取剂为正辛醇,正辛醇用量90μL,乙腈为分散剂,乙腈用量0.5m L,5 mL10%NaCl溶液,pH=7。在优化的条件下,6种环境激素的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1~50μg/L,检出限(3S/N)为0.1~0.5 ng/L;对空白鲫鱼肉样品进行2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6种环境激素的回收率为86.1%~92.5%,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3)均小于1.8%;方法用于6种鱼样品的分析,只有鲫鱼鳃含有BPA 0.1μg/kg,其他均未检出。此方法将为鱼类中环境激素的含量检测提供方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固相萃取 液液微萃取 气相色谱法 环境激素
下载PDF
抗生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及环境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谢春生 游姿 +2 位作者 冯静怡 张晓冰 吴贤格 《肇庆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8,共8页
抗生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可以实现对环境中的抗生素污染物残留的选择性吸附,对环境中的抗生素污染物残留的检测与治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了各种抗生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及应用现状,以及抗生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在耦合纳米技术吸附抗生... 抗生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可以实现对环境中的抗生素污染物残留的选择性吸附,对环境中的抗生素污染物残留的检测与治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了各种抗生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及应用现状,以及抗生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在耦合纳米技术吸附抗生素和耦合光催化选择性吸附降解环境中抗生素研究方面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分子印迹技术 抗生素污染物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高硅成分废硅土分析检测与再利用研究
10
作者 林志朋 吴贤格 +2 位作者 戴敏 宁立勋 陈晓利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22期18-21,共4页
高硅成分废硅土主要来自于硅晶圆加工制程的废弃物,本研究中,通过对废硅土的检测分析,为废硅土处理提供硅土分类的依据与再利用可行性应用的参考。研究中,以6个样品为例进行测试研究,通过XRF、XRD、TGA等仪器分析,及纯硅含量检测方法,... 高硅成分废硅土主要来自于硅晶圆加工制程的废弃物,本研究中,通过对废硅土的检测分析,为废硅土处理提供硅土分类的依据与再利用可行性应用的参考。研究中,以6个样品为例进行测试研究,通过XRF、XRD、TGA等仪器分析,及纯硅含量检测方法,检测出废硅土中主要成分是以硅为主的结晶相,伴随其它氧化物与无定形杂相。样品中硅成份含量是此类废硅土重要再利用标的物,除了利用组成份相似作为水泥、陶瓷材料应用外,硅在高温热处理下氧化放热生成二氧化硅,可作为炼钢中的脱氧剂-硅碇用途。因此,掌握高硅成分废硅土及其检测方法成为推展这类废硅土再利用的重要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硅土 高硅 成分检测 资源化再利用 硅碇
下载PDF
利用一次性废竹筷制备活性炭作为负载TiO_(2)材料去除酞菁染料废水之研究
11
作者 郑旭惠 何艺施 杨思吟 《广东化工》 CAS 2022年第24期130-132,167,共4页
二氧化钛作为处理染料废水具有良好的脱色效率,因其悬浮系统不易分离、回收、和再利用之缺点,在实厂应用操作具有一定困难度。故本研究首尝应用一次性废弃竹筷作为碳化材料来源,合成一款新型态之TiO_(2)/AC触媒,透过TiO_(2)/AC触媒之协... 二氧化钛作为处理染料废水具有良好的脱色效率,因其悬浮系统不易分离、回收、和再利用之缺点,在实厂应用操作具有一定困难度。故本研究首尝应用一次性废弃竹筷作为碳化材料来源,合成一款新型态之TiO_(2)/AC触媒,透过TiO_(2)/AC触媒之协同作用,了解本研究利用废弃免洗竹筷备制之TiO_(2)/AC触媒的最适条件,作为未来提供实场废水操作的应用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触媒 活性碳 二氧化钛 染料废水
下载PDF
高明区沧江水利枢纽重建工程水环境影响分析
12
作者 秦建桥 陈冰娜 +4 位作者 刘沙沙 戴洪文 陈嘉雯 姚晨昕 刘昊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2期57-60,共4页
沧江水利枢纽是一项以防洪、排涝、灌溉为主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为研究其重建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根据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分析了重建工程在施工期间的施工方式和运营期的调度对地表水环境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水现状监... 沧江水利枢纽是一项以防洪、排涝、灌溉为主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为研究其重建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根据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分析了重建工程在施工期间的施工方式和运营期的调度对地表水环境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水现状监测项目除COD、溶解氧和氨氮超标外,其余均满足地面水环境质量Ⅲ类水质标准;施工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高明区中心城区第一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对水环境影响不大;运营期雨水径流经设置在高明河两岸的事故池隔油沉淀处理后排放,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故该项目在采取相应的减缓或预防对策措施之后,对水环境的影响可以降到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 水环境 水利枢纽 工程分析
下载PDF
阳江市那龙河水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13
作者 秦建桥 蒋东航 +5 位作者 冯志权 揭盈丽 郑泽敏 徐浩佳 廖小小 刘燕芳 《绿色科技》 2023年第6期122-126,共5页
基于阳江市那龙河2018~2020年的水环境常规监测数据,对河流的溶解氧、COD、氨氮、总磷含量等相关水质参数,运用单因子分析法及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断面的水质从Ⅲ类下降为Ⅳ类,氨氮、总磷同比分别上升了0.36、0.5... 基于阳江市那龙河2018~2020年的水环境常规监测数据,对河流的溶解氧、COD、氨氮、总磷含量等相关水质参数,运用单因子分析法及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断面的水质从Ⅲ类下降为Ⅳ类,氨氮、总磷同比分别上升了0.36、0.56和0.29倍,溶解氧下降了0.61 mg/L,污染状况加重。从超标频率来看,主要超标因子为氨氮和总磷,且不同位置的支流的水质检测指标沿那龙河上游到下游方向呈上升趋势,同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加快范围内城镇污水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治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龙河 水质检测 阳江市
下载PDF
生理性黄化沙糖橘园矫正施肥及其效应研究
14
作者 蒋惠 伍燿豪 +3 位作者 吉前华 苏昭然 郭丽英 郭雁君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5期63-68,共6页
为解决沙糖橘(Citrusreticulata‘Shatangju’)园传统种植方式下,由于错误的施肥习惯和单一用肥而导致的土壤退化、叶片黄化、果实品质和产量下降问题,以广东省肇庆市11年生沙糖橘为试材,根据土壤和叶片的养分分析诊断情况进行连续2年... 为解决沙糖橘(Citrusreticulata‘Shatangju’)园传统种植方式下,由于错误的施肥习惯和单一用肥而导致的土壤退化、叶片黄化、果实品质和产量下降问题,以广东省肇庆市11年生沙糖橘为试材,根据土壤和叶片的养分分析诊断情况进行连续2年的田间矫正施肥,设置了农户习惯施肥(XG)、推荐用量的专用肥(TJ)、与XG等养分量的专用肥(DL)3个处理。2年后测定产量、果实品质、土壤和叶片养分含量,并对施肥前后果园黄化情况进行分级。结果表明,在减少了37.14%养分施用量条件下,施用推荐量专用肥提高了叶片磷、钾、钙、镁、锌和硼含量,达柑橘叶片养分标准,能满足沙糖橘正常生长所需,矫正了处理前叶片中钙和锌缺乏,氮、磷和钾低量等问题;有效提高土壤氮、磷、钾、钙、镁、硼和锌等速效养分,增加土壤有机质;显著提高产量,比习惯施肥(XG)增产89.07%,增加了15.25 t·hm^(2);显著提高果实维生素C含量,比习惯施肥显著提高19.17%;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维持了果实原有的亮度、红色度、黄色度和固酸比等品质。矫正施肥在维持原有品质基础上,既提高沙糖橘产量,又健壮树体和培肥土壤,对橘园营养性黄化矫治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糖橘 生理性黄化 土壤退化 矫正施肥 品质
下载PDF
氧化铜/羧基化碳纳米片修饰玻碳电极用于尿酸的灵敏检测
15
作者 利健文 黄象金 韦寿莲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51-1457,共7页
制备了氧化铜(CuO)纳米棒和羧基化碳纳米片(cCNSs)两种材料,并通过滴涂方式将其修饰在玻碳电极(GCE)表面,构建了一种用于检测尿酸(UA)的电化学传感器。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表... 制备了氧化铜(CuO)纳米棒和羧基化碳纳米片(cCNSs)两种材料,并通过滴涂方式将其修饰在玻碳电极(GCE)表面,构建了一种用于检测尿酸(UA)的电化学传感器。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通过微分脉冲伏安法(DPV)和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CuO/cCNSs修饰电极对UA的氧化有很好的催化效果。与GCE电极相比,UA在CuO/cCNSs修饰电极上的峰电流增强了约122倍。在0.3~-30.0μmol·L^(-1)浓度范围内,UA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87μmol·L^(-1)。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应用于人体尿样中UA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83.2%~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电化学传感器 羧基化碳纳米片 氧化铜
下载PDF
三种消解方法比较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富硒米和茶中硒含量 被引量:3
16
作者 操江飞 袁新年 +2 位作者 陈持 张宝杰 韦寿莲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5期312-316,共5页
以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富硒米和茶中硒的含量,适当的消解方法可以节约样品处理效率,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分别采用微波消解法、电热板消解法和石墨管消解法对富硒米和茶进行消解处理,比较不同消解方法对富硒米和茶中硒含量的检测影响... 以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富硒米和茶中硒的含量,适当的消解方法可以节约样品处理效率,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分别采用微波消解法、电热板消解法和石墨管消解法对富硒米和茶进行消解处理,比较不同消解方法对富硒米和茶中硒含量的检测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消解法更适合富硒米和茶的消解处理,其加标回收率为95.0%~100.5%,精密度小于3.0%,加标回收率及精密度优于电热板消解法和石墨管消解法;相比电热板消解法和石墨管消解法,微波消解法试剂使用量少、操作方便快捷、稳定性好。可以为富硒农产品相关检测从业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米 富硒茶 消解方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
下载PDF
双金属氧化物负载对污泥生物炭吸附重金属Cd(Ⅱ)和Pb(Ⅱ)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伟雄 周佳丽 孙水裕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44-1253,共10页
纯污泥生物炭由于其比表面积较低等导致其去除水中污染物的能力有限,需要对污泥生物炭进行改性强化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本文采用污泥生物炭负载层状双金属氧化物强化污泥生物炭吸附水中重金属.考察了金属组合,金属离子比例,负载金属浓度... 纯污泥生物炭由于其比表面积较低等导致其去除水中污染物的能力有限,需要对污泥生物炭进行改性强化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本文采用污泥生物炭负载层状双金属氧化物强化污泥生物炭吸附水中重金属.考察了金属组合,金属离子比例,负载金属浓度和焙烧温度对双金属氧化物(LDO)强化污泥生物炭(ASB)吸附水中重金属的影响,进而确定双金属氧化物-污泥生物炭复合材料(LDO-ASB)的制备方法.同时对制备的LDO-ASB进行表征并与ASB相比,探讨了双金属氧化物的负载对污泥生物炭的重金属吸附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Mg^(2+)和Fe^(3+)组合制备的LDO-ASB较其他金属组合具有更好的Cd(Ⅱ)和Pb(Ⅱ)的吸附能力.在Mg^(2+)∶Fe^(3+)物质的量比为3∶1,Mg^(2+)的负载浓度为0.4 mol·L^(−1),焙烧温度为500℃的条件下制备的(Mg/Fe)LDO-ASB对Cd(Ⅱ)和Pb(Ⅱ)的吸附量分别为149.72 mg·g^(−1)和183.69 mg·g^(−1),较ASB的吸附能力有显著的提高.材料的表征结果显示,Mg和Fe以氧化镁和三氧化二铁的形态负载在污泥生物炭表面,负载后污泥生物炭表面粗糙,加大了细纹隧道,同时也增加了—OH官能团的含量,进而强化了污泥生物炭的重金属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生物炭 双金属氧化物 重金属 吸附
原文传递
人工湿地技术在循环水养殖废水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学霞 朱照亮 +1 位作者 谢春生 伍华健 《南方农业》 2024年第7期99-103,共5页
随着水产养殖模式的改进,循环水利用的生态处理技术得到了发展和应用,人工湿地在水产养殖废水循环利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综述和分析,总结了人工湿地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人工湿地提质改造技术... 随着水产养殖模式的改进,循环水利用的生态处理技术得到了发展和应用,人工湿地在水产养殖废水循环利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综述和分析,总结了人工湿地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人工湿地提质改造技术对策,解决了传统人工湿地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局限性问题,为提高净水效率提供了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养殖 人工湿地 氮磷 水质净化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维生素C碳点辅助提取椰蛋白工艺
19
作者 操江飞 吴遂菲 +3 位作者 周婷婷 谢春生 陈志胜 姬鸿鹤 《肇庆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6-71,77,共7页
以废弃椰粕为原料,维生素C碳点为辅助提取剂,水溶性椰蛋白提取率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维生素C碳点辅助提取椰蛋白工艺.结果表明,维生素C碳点辅助提取椰蛋白最优工艺参数为:提取液pH值为11.9,5 mg/mL维生素C碳点用量为30.0μL... 以废弃椰粕为原料,维生素C碳点为辅助提取剂,水溶性椰蛋白提取率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维生素C碳点辅助提取椰蛋白工艺.结果表明,维生素C碳点辅助提取椰蛋白最优工艺参数为:提取液pH值为11.9,5 mg/mL维生素C碳点用量为30.0μL,超声时间29.7 min,液料比为24.2 mL/g,在此优化条件下水溶性椰蛋白提取率为3.78%.研究结果为废弃椰粕再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粕 水溶性椰蛋白 维生素C碳点 响应面法
下载PDF
光催化二氧化钛超亲水无机涂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君华 神潇 +4 位作者 陈雨荫 杨创辉 王庆伟 王璇 利诗婷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61,共7页
[目的]超亲水涂层具有自清洁、防雾、防污等特性,但在玻璃上应用时透光性往往不够理想。[方法]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乙酰丙酮为抑制剂,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为溶剂,加入硝酸进行催化,合成了TiO2溶胶,并将其涂覆在玻片上,经煅烧处理后获得... [目的]超亲水涂层具有自清洁、防雾、防污等特性,但在玻璃上应用时透光性往往不够理想。[方法]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乙酰丙酮为抑制剂,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为溶剂,加入硝酸进行催化,合成了TiO2溶胶,并将其涂覆在玻片上,经煅烧处理后获得超亲水性透明涂层。分别考察了溶胶的粒径及涂层的表面形貌、水接触角、透明度和热稳定性。[结果]TiO2亲水涂层的水接触角为8.0°,400~700 nm波长范围内的透光率仅比空白玻璃低4个百分点,加热至800℃的过程中质量损失仅为8%。[结论]该涂层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防雾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涂层 溶胶-凝胶法 超亲水性 透光率 防雾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