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3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曾晓舵 郑习健 《生态环境》 CSCD 2004年第3期455-458,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剧增,广东省的农业发展正面临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耕地资源日益缺乏,农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土壤肥力退化和水土流失仍未遏止,地区性的洪旱灾害频繁,森林生态系统简单而脆...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剧增,广东省的农业发展正面临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耕地资源日益缺乏,农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土壤肥力退化和水土流失仍未遏止,地区性的洪旱灾害频繁,森林生态系统简单而脆弱,外来物种入侵猖獗,等等。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若干治理对策。认为要使广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严格控制非农业用地与人口增长,加强农业环境污染的防治,加强土壤肥力退化和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发展节水农业,改善林分结构和生态服务功能。此外,认为还应加强外来物种的安全防范工作和科学研究,防止外来物种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生态 环境 问题 对策 广东
下载PDF
广东省土壤硒空间分布及潜在环境风险分析 被引量:31
2
作者 陈俊坚 张会化 +1 位作者 余炜敏 刘鉴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5-1120,共6页
利用广东省260个土壤剖面数据,开展区域尺度下的土壤总硒(Se)质量分数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硒含量变异性较强,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特征,其几何质量分数为0.23 mg·kg-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层土壤硒基线质量分数范围... 利用广东省260个土壤剖面数据,开展区域尺度下的土壤总硒(Se)质量分数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硒含量变异性较强,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特征,其几何质量分数为0.23 mg·kg-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层土壤硒基线质量分数范围为0.13到0.41 mg·kg-1,处于硒缺乏与中等含量水平之间。土壤硒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区域成土母质密切相关,表现为:高硒质量分数的土壤主要位于石灰岩和砂页岩区域,而低硒质量分数的土壤主要位于紫色页岩和花岗岩地区。土壤硒缺乏可能是影响研究区人体健康的重要问题。此外,研究区由土壤退化和土壤侵蚀引发的流入周边水体的土壤硒每年可高达23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硒 空间变异 基线质量分数 广东
下载PDF
广东省土壤无机元素背景值的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张山岭 杨国义 +1 位作者 罗薇 郭书海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09-1014,共6页
通过对"七五"期间广东省土壤环境背景监测点回顾性调查,以研究广东省土壤背景监测点13种无机元素含量变化趋势。与"七五"背景值对比,土壤A层中Hg以及A、C两层中F含量下降,其他11种元素含量均上升,特别是Se、V、Zn... 通过对"七五"期间广东省土壤环境背景监测点回顾性调查,以研究广东省土壤背景监测点13种无机元素含量变化趋势。与"七五"背景值对比,土壤A层中Hg以及A、C两层中F含量下降,其他11种元素含量均上升,特别是Se、V、Zn和Co的含量有较明显的上升。As、Co、Cr、F、Hg、Mn、Ni、V和Zn的含量从A层到C层呈增加趋势,Cd、Pb和Cu的含量呈减少趋势,Se的含量基本没有变化,此外还对无机元素含量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背景值 无机元素 变化趋势
下载PDF
广东省烟草土壤生态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15
4
作者 郭治兴 陈泽鹏 +4 位作者 王静 柴敏 詹振寿 郑武平 魏秀国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5-80,共6页
土壤环境及相关因子对烟草内在品质具有特殊影响。在Ecocrop 1数据库中筛选土壤生态环境重点因子为评价指标,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在GIS平台系统分析了全省土壤生态特征,对广东省土壤的烟草适宜性进行了网格化评价。结果显示,广东省土... 土壤环境及相关因子对烟草内在品质具有特殊影响。在Ecocrop 1数据库中筛选土壤生态环境重点因子为评价指标,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在GIS平台系统分析了全省土壤生态特征,对广东省土壤的烟草适宜性进行了网格化评价。结果显示,广东省土壤总体上适宜烟草种植,且实际情况与评价结果相符,该结果对寻找新的烟草种植区域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土壤生态 适宜性 评价 广东
下载PDF
广东省土壤砷元素空间变异与环境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陈俊坚 张会化 +1 位作者 曾晓舵 刘鉴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56-961,共6页
利用广东省260个土壤剖面数据,开展区域尺度下的土壤砷(As)元素质量分数的空间分布和垂直变异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砷的几何平均质量分数为10.4 mg.kg-1,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9.6 mg.kg-1。表层土壤As的上基线质量分数为23.4 mg.kg-... 利用广东省260个土壤剖面数据,开展区域尺度下的土壤砷(As)元素质量分数的空间分布和垂直变异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砷的几何平均质量分数为10.4 mg.kg-1,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9.6 mg.kg-1。表层土壤As的上基线质量分数为23.4 mg.kg-1。土壤As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决定其成土母岩的类型,主要表现为A、B、C 3层土壤As的空间展布形式相似,高As背景质量分数主要分布于石灰岩和砂页岩地区。此外,由A层至C层,As质量分数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由低到高依次为10.4 mg.kg-1,10.7 mg.kg-1,11.3 mg.kg-1),但无底层富集特征,这种垂直变异特征与低有机质含量和强烈的土壤侵蚀作用有关。计算得出,研究区由土壤侵蚀引发的流入周边水体的土壤As每年可高达1 040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砷 空间变异 基线质量分数 广东
下载PDF
VA菌根真菌对玉米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32
6
作者 潘超美 郭庆荣 +1 位作者 邱桥姐 黄湘兰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0年第4期304-306,共3页
用两种不同的VA菌根真菌 Glomus mosseae 和 Glomus caledonium 接种玉米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菌株均能侵染玉米,促进玉米生长,其中以Glomus caledonium 的侵染率和作用较为明显。接种后,根区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固氮菌... 用两种不同的VA菌根真菌 Glomus mosseae 和 Glomus caledonium 接种玉米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菌株均能侵染玉米,促进玉米生长,其中以Glomus caledonium 的侵染率和作用较为明显。接种后,根区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固氮菌的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明显增加,但真菌的数量则稍有下降。此外,菌根的形成也改善了根区土壤的微生态环境,为下一造作物的生长积累了养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菌根真菌 玉米 微生态环境 根际土壤
下载PDF
广东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持续发展问题 被引量:5
7
作者 万洪富 肖辉林 《生态科学》 CSCD 1997年第2期53-59,共7页
广东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持续发展问题万洪富肖辉林(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州510650)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既相互制约... 广东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持续发展问题万洪富肖辉林(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州510650)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 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持续发展
下载PDF
广东省东江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邓南荣 李定强 +2 位作者 王继增 吴志峰 刘平 《中国水土保持》 1999年第5期21-23,共3页
广东省境内的东江流域,土壤侵蚀呈不连续的块状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风化壳高度发育的花岗岩低山丘陵区,同时土壤侵蚀分布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通过实地调查采样分析发现,土壤侵蚀多分布于阳坡,其中面蚀、沟蚀多集中分布于坡面中... 广东省境内的东江流域,土壤侵蚀呈不连续的块状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风化壳高度发育的花岗岩低山丘陵区,同时土壤侵蚀分布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通过实地调查采样分析发现,土壤侵蚀多分布于阳坡,其中面蚀、沟蚀多集中分布于坡面中上部,侵蚀对坡面不同部位的土壤理化性状产生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空间分布 东江流域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下载PDF
广东省杨村华侨柑桔场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与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廖新荣 陈飞 +3 位作者 黄顺忠 陈冠卿 唐永林 朱秀仁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CSCD 1998年第1期41-46,共6页
采集并分析全场不同母质形成的有代表性的土壤样本142个.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土壤全B、Mo、Zn和Mn含量的平均值均低于全国平均值,全量Cu平均值高于全国平均值.有效B、Mo、Zn和Mn含量的平均值均低于临界值,有效Cu的平均值稍高于临界值;... 采集并分析全场不同母质形成的有代表性的土壤样本142个.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土壤全B、Mo、Zn和Mn含量的平均值均低于全国平均值,全量Cu平均值高于全国平均值.有效B、Mo、Zn和Mn含量的平均值均低于临界值,有效Cu的平均值稍高于临界值;但66.7%的土样有效Cu含量低于临界值.硼、钼、锌和锰严重缺乏,铜多数缺乏.全场各类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各类土壤微量元素的垂直和水平分布特征不尽相同,尤其是垂直分布差异明显.从土壤微量元素的全量与母质的关系来看,以玄武岩、紫色砂页岩母质形成的土壤全量较高,砂砾岩母质形成的土壤全量中等,砂页岩和冲积物母质形成的土壤全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含量 分布 土壤 母质 柑桔 广东
下载PDF
广东省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朴圣国 刘晓南 刘平 《广东水利水电》 2010年第8期32-35,共4页
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以土壤侵蚀自然灾害严重的广东省为例,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运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估算了广东省的年土壤侵蚀量。并统计分析了土壤侵蚀强度与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结果是林地虽占全省... 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以土壤侵蚀自然灾害严重的广东省为例,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运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估算了广东省的年土壤侵蚀量。并统计分析了土壤侵蚀强度与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结果是林地虽占全省土壤侵蚀面积最大,但主要以微度、轻度侵蚀为主,耕地(主要为坡耕地)虽占面积不大,但主要以中度、强度、剧烈侵蚀为主。进而进行二者的相关分析,得出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类型二者间分布的相关关系,其程度依次为林地、耕地、城镇用地与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USLE 土壤侵蚀 土地利用类型 相关分析
下载PDF
矿山采选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11
作者 范彬 刘娟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年第2期175-175,183,共2页
矿山采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周期长、范围广,在矿山采选前要根据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特点,选择合适的生态评价因子、评价方法,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循序渐进做好矿山采选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矿山采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周期长、范围广,在矿山采选前要根据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特点,选择合适的生态评价因子、评价方法,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循序渐进做好矿山采选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生态环评 环评因子 环评方法
下载PDF
广东省典型区域农业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65
12
作者 杨国义 张天彬 +4 位作者 高淑涛 郭治兴 万洪富 罗薇 高原雪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308-2312,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方法,对广东省典型区域农业表层土壤(0~20cm)样品中的6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6种PAEs化合物的总含量(∑PAEs)为nd(未检出)~25.99mg.kg-1,其中92.8%的样品分布在≤1mg.kg-1的范围;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 采用气相色谱方法,对广东省典型区域农业表层土壤(0~20cm)样品中的6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6种PAEs化合物的总含量(∑PAEs)为nd(未检出)~25.99mg.kg-1,其中92.8%的样品分布在≤1mg.kg-1的范围;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PAEs的顺序依次为水田>香蕉地>菜地>甘蔗地>果园地;不同地区土壤中∑PAEs的顺序依次为东莞市>汕头市>佛山市顺德区>湛江市>中山市>珠海市>惠州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基)酯(DEHP)的检出率最高(85.1%),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nBP)含量最高(nd~17.51mg.kg-1).与美国土壤PAEs控制标准相比,除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外,其余5种PAEs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其中DnBP、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3种化合物超标率较高.广东省典型区域农业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PAEs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土壤 邻苯二甲酸酯 广东省典型区域 含量
下载PDF
广东省典型区域农业土壤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的残留及其分布特征 被引量:39
13
作者 杨国义 万开 +3 位作者 张天彬 罗薇 高原雪 万洪富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3-117,共5页
2002年10月-2005年11月采集广东省典型区域(汕头市、湛江市、东莞市、惠州市、中山市、珠海市和佛山市顺德区)的农业土壤表层(0~20cm)样品444个,采用气相色谱方法对土壤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进行分析,初步揭示广东... 2002年10月-2005年11月采集广东省典型区域(汕头市、湛江市、东莞市、惠州市、中山市、珠海市和佛山市顺德区)的农业土壤表层(0~20cm)样品444个,采用气相色谱方法对土壤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进行分析,初步揭示广东省农业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及残留情况.结果表明:HCHs的检出率为95.9%,埘(HCHs)为未检出~104.38ng/g,平均值5.90ng/g;DDTs的检出率为95.7%,埘(DDTs)为未检出~157.75ng/g,平均值为10.18ng/g.HCHs的4种异构体中,w(β-HCH)最高,平均值为2.96ng/g,而P,P’-DDE是3种DDTs异构体中含量最高的,平均值为5.09ng/g.不同土壤利用类型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总量为水稻田〉菜地〉香蕉地〉旱坡果园地〉甘蔗地,汕头市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总量明显高于该研究区的其他地方.与国内外其他地区农业土壤中的DDTs和HCHs含量和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相比,广东省典型区域污染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土壤 六六六 滴滴涕 残留量 分布特征
下载PDF
广东省典型区域农业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含量及其分布特征 被引量:34
14
作者 杨国义 万开 +4 位作者 张天彬 郭治兴 万洪富 罗薇 高原雪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19-1623,共5页
2002年10月至2005年11月采集广东省典型区域(汕头市、湛江市、东莞市、惠州市、中山市、珠海市和佛山市顺德区)的农业土壤表层(0~20cm)样品444个,采用气相色谱方法对土壤中17种有机氯农药(OCPs)进行分析,初步揭示了广东省农业土壤中OCP... 2002年10月至2005年11月采集广东省典型区域(汕头市、湛江市、东莞市、惠州市、中山市、珠海市和佛山市顺德区)的农业土壤表层(0~20cm)样品444个,采用气相色谱方法对土壤中17种有机氯农药(OCPs)进行分析,初步揭示了广东省农业土壤中OCPs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农业土壤中OCPs的检出率为99.8%,含量范围在ND~936.94ng·g-1之间,主要残留物为硫丹硫酸盐、甲氧滴滴滴、硫丹Ⅰ和p,p′-DDE,这4种化合物残留量之和占OCPs残留总量的50%以上;α-HCH、p,p′-DDE、艾氏剂、硫丹Ⅱ和β-HCH的检出率较高(大于80%)。不同土壤利用类型中,OCPs残留量排序为菜地>香蕉地>水稻田>旱坡果园地>甘蔗地,佛山市顺德区和汕头市两地土壤中OCPs残留量明显高于本研究区的其他地方。分别有98.4%和94.1%土壤样本的HCHs和DDTs残留量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168—1995)一级标准(<50ng·g-1),土壤中HCHs和DDTs残留污染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土壤 有机氯农药 残留量 分布状况
下载PDF
广东省东江流域典型小流域非点源污染物流失规律研究 被引量:60
15
作者 李定强 王继增 +2 位作者 万洪富 邓南荣 刘平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2-18,共7页
分析了广东省东江中游的杨子坑小流域主要非点源污染物氮、磷随降雨径流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建立了降雨量—径流量、径流量—污染物负荷输出量之间的数学统计模型,并用该模型对流域的非点源污染负荷总量进行了计算,得出了流域非点源... 分析了广东省东江中游的杨子坑小流域主要非点源污染物氮、磷随降雨径流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建立了降雨量—径流量、径流量—污染物负荷输出量之间的数学统计模型,并用该模型对流域的非点源污染负荷总量进行了计算,得出了流域非点源污染物流失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江流域 非点源污染负荷 降雨径流 水环境污染 广东
原文传递
广东省典型区域农业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空间差异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44
16
作者 杨国义 张天彬 +2 位作者 万洪富 罗薇 高原雪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7-392,共6页
分析了广东东翼(汕头)、西翼(湛江)和珠江三角洲(东莞、惠州、中山和顺德)等典型区域农业土壤中8种重金属(Cu、Zn、Ni、Cr、Pb、Cd、As和Hg)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578个农业土壤表层样中,有230个样品的重金属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 分析了广东东翼(汕头)、西翼(湛江)和珠江三角洲(东莞、惠州、中山和顺德)等典型区域农业土壤中8种重金属(Cu、Zn、Ni、Cr、Pb、Cd、As和Hg)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578个农业土壤表层样中,有230个样品的重金属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值,超标率39.79%,Pb没有超标,Ni超标最严重;果园土比水稻土、菜园土污染严重;不同区域的土壤污染程度是珠江三角洲>东翼(汕头)>西翼(湛江),珠江三角洲的西、北江流域(中山、顺德)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要比东江流域(东莞、惠州)严重。人为因素、成土母质和不同流域水质差异是造成广东典型区域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典型区域 农业土壤 重金属 污染
下载PDF
广东省区域地质背景下土壤表层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43
17
作者 陈俊坚 张会化 +1 位作者 刘鉴明 李芳柏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6-651,共6页
研究目的旨在揭示区域地质背景下土壤表层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其影响因子;同时构建广东省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基线浓度。对260个表层土壤样品的研究表明,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上基线质量... 研究目的旨在揭示区域地质背景下土壤表层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其影响因子;同时构建广东省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基线浓度。对260个表层土壤样品的研究表明,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上基线质量分数值分别为:Cu 28.7 mg.kg-1,Pb 57.6 mg.kg-1,Zn 77.8 mg.kg-1,Cd 0.13 mg.kg-1,Ni 23.5 mg.kg-1,Cr 87.0 mg.kg-1,Hg 0.15 mg.kg-1。主因子分析结果可以满意的描述土壤重金属元素约80%的总体变异特征,并且得出:区域母岩的分布和成土作用是影响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和变异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的影响以珠三角地区的Pb和Hg元素最为突出。此外,7种重金属质量分数克里格图展示了高质量分数的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与区域断裂,盆地具有很好的空间相关性。区域断裂、盆地和珠三角地区的土壤重金属几何平均含量分别为普通地区的如下倍数:Cu 2.1~3.1倍,Pb 2.5~3.6倍,Zn 2.0~2.2倍,Cd 2.2~2.9倍,Ni 1.5~1.9倍,Cr 1.1~1.5倍,Hg 1.4~2.2倍。研究结果可以作为评价广东省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建立合适的修复标准的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线浓度 空间分布 表层土壤 重金属元素 广东
下载PDF
广东省坡地持续利用中的土壤侵蚀问题 被引量:11
18
作者 卓慕宁 李定强 +2 位作者 吴志峰 刘平 邓南荣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25-131,共7页
坡地是广东省重要的土地资源,也是水土流失的策源地。研究坡地的土壤侵蚀问题,对于坡地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根据广东省坡地利用中的土壤侵蚀问题,结合多年来在典型水土流失区的调查研究成果,系统地论述了广东省坡地利用及... 坡地是广东省重要的土地资源,也是水土流失的策源地。研究坡地的土壤侵蚀问题,对于坡地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根据广东省坡地利用中的土壤侵蚀问题,结合多年来在典型水土流失区的调查研究成果,系统地论述了广东省坡地利用及其土壤侵蚀的现状,以及土壤侵蚀所导致的坡地退化,分析了影响坡地土壤侵蚀的主要因子,并提出了坡地土壤侵蚀的防治措施。广东省现有坡地侵蚀面积约1 14×104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9 74%。侵蚀强度以中、轻度为主,强度侵蚀仅占27 70%,年平均土壤侵蚀量8540 67×104t,年土壤侵蚀模数7215 68t (hm2·年)~7335 56t (hm2·年),年侵蚀深度5 4mm~5 6mm。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坡地土壤退化,主要表现在耕层变薄、土壤贫瘠化、沙质化、干旱和植被退化等,其结果严重制约了坡地的可持续利用。影响坡地侵蚀的主要因素是降雨、厚层风化壳、坡度和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其中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对坡地侵蚀的防治,应从植被恢复、植被工程措施、水土保持耕作法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方面入手,并与脱贫治富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坡地 持续利用 土壤侵蚀 坡地退化 防治措施
下载PDF
广东省苦瓜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荣萍 李淑仪 +2 位作者 廖新荣 蓝佩玲 丁效东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2,共5页
通过广东省2002—2011年苦瓜"3414"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建立瓜类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本研究以相对产量50%、75%、90%和95%为标准将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为极低、低、中、高、极高5级;并分别用一元二次和... 通过广东省2002—2011年苦瓜"3414"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建立瓜类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本研究以相对产量50%、75%、90%和95%为标准将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为极低、低、中、高、极高5级;并分别用一元二次和线性加平台模型对不同土壤养分分级范围内施肥量和产量关系进行模拟,计算最佳肥料用量.研究结果表明,当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处于极低等级[w(N)≤70 mg.kg-1、w(P2O5)≤5 mg.kg-1、w(K2O)≤30 mg.kg-1]时,氮(N)磷(P2O5)、钾(K2O)的施用量(kg.hm-2)分别为300≤y1<390、200≤y2<215、275≤y3<372;低等级[70 mg.kg-1<w(N)≤120 mg.kg-1、5 mg.kg-1<w(P2O5)≤35 mg.kg-1、30 mg.kg-1<w(K2O)≤85 mg.kg-1]时,氮、磷、钾的施用量(kg.hm-2)分别为200≤y1<300、120≤y2<200、175≤y3<275kg.hm-2,中等级[120 mg.kg-1<w(N)≤165 mg.kg-1、35 mg.kg-1<w(P2O5)≤95 mg.kg-1、85 mg.kg-1<w(K2O)≤165 mg.kg-1]时,氮、磷、钾的施用量(kg.hm-2)分别为140≤y1<200、80≤y2<120、110≤y3<175,高等级[165 mg.kg-1<w(N)≤185 mg.kg-1、95 mg.kg-1<w(P2O5)≤140 mg.kg-1、165 mg.kg-1<w(K2O)≤200 mg.kg-1]时,氮、磷、钾的施用量(kg.hm-2)分别为120≤y1<140、65≤y2<80、90≤y3<110,极高等级[w(N)>185 mg.kg-1、w(P2O5)>140 mg.kg-1、w(K2O)>200 mg.kg-1]时,氮、磷、钾的施用量(kg.hm-2)分别为0<y1<120、0<y2<65、0<y3<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养分分级指标 相对产量 推荐施肥
下载PDF
近50年广东省降雨时空变化及趋势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廖义善 李定强 +4 位作者 卓慕宁 韦高玲 谢真越 郭太龙 李俊杰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3-228,共6页
基于1959-2008年广东省境内25个雨量站的逐日降雨观测资料,在SQL SERVER2000中编写相关代码,对次降雨、月、雨季、年、10年、50年等6个不同时间尺度的降雨量、降雨次数、降雨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广东省境内存在3个多雨带和3个... 基于1959-2008年广东省境内25个雨量站的逐日降雨观测资料,在SQL SERVER2000中编写相关代码,对次降雨、月、雨季、年、10年、50年等6个不同时间尺度的降雨量、降雨次数、降雨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广东省境内存在3个多雨带和3个少雨带,降雨量在空间上大致呈现东、西、北部少,中、南部多的格局,年均降雨天数内陆多于沿海,而降雨量沿海大于内陆。近50年广东省年均降雨量为1 758.8 mm,降雨量由南向北呈带状递减,其降雨量最多、最少的区域分别为阳江、徐闻。年降雨天数的年际变化幅度小于降雨量的年际变化幅度。年降雨量变化不大,但降雨总天数呈现减少趋势,且减少的降雨类型以小雨、中雨为主,大雨、暴雨的降雨次数有增加的趋势,降雨量在时间分布上更为集中,旱涝灾害将会更为频繁。研究区80.0%以上的降雨量在雨季产生,其中沿海雨季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比重要大于内陆,且内陆(沿海)雨季降雨量一般集中在前汛期(后汛期)。在月尺度上,降雨量随月份变化呈现双峰型,两个峰值分别处于6月、8月。其中1-4月、6-8月、12月降雨量整体呈现增大趋势,5月、9-11月降雨量整体呈现减少趋势。在次降雨尺度,小雨、中雨、暴雨的平均次降雨强度有增大的趋势,而大雨、大暴雨降雨强度有微度减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时间尺度 降雨 时空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