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实体GIS设备试验的局部放电光学信号传播特性研究
1
作者 韩旭涛 史天一 +7 位作者 王昊天 周阳 陈欢 张轩瑞 李军浩 李兴旺 姚聪伟 孙帅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89,共8页
光测法具有电磁免疫性,特别适用于具有封闭结构的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GIS)局部放电检测,但是光信号在传播过程中易因传播距离增加或部件遮挡而快速衰减。为此,基于110 kV实际GIS设备开展局部放电光学信号传播... 光测法具有电磁免疫性,特别适用于具有封闭结构的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GIS)局部放电检测,但是光信号在传播过程中易因传播距离增加或部件遮挡而快速衰减。为此,基于110 kV实际GIS设备开展局部放电光学信号传播特性试验,研究传播距离和绝缘子遮挡对导杆尖刺缺陷和悬浮电位缺陷局部放电光信号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尖刺缺陷检测到光信号最大幅值和放电数均有所衰减,放电谱图变化不大;悬浮缺陷放电光信号幅值明显衰减,放电数不变,放电谱图特征逐渐失去“矩形”特征。此外,当光学信号透过带有通气孔的绝缘子传播时,光学信号明显衰减,且幅值波动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 光测法 传播特性 实体设备 放电谱图
下载PDF
基于气隙缺陷场强分布的绝缘子优化研究
2
作者 高延峰 唐晓 +3 位作者 李健俊 姚聪伟 陈怀亮 买小飞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24年第3期133-137,共5页
某型号GIS刀闸转轴绝缘子发生放电故障,推测其原因为绝缘子内部出现气隙而导致绝缘劣化。对绝缘子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前、后绝缘子中同一形状气隙位于绝缘子不同位置对绝缘子场强分布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当气隙位于电极与树脂交界... 某型号GIS刀闸转轴绝缘子发生放电故障,推测其原因为绝缘子内部出现气隙而导致绝缘劣化。对绝缘子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前、后绝缘子中同一形状气隙位于绝缘子不同位置对绝缘子场强分布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当气隙位于电极与树脂交界面和绝缘子中间部位时,对绝缘子场强分布影响较大。对优化后的绝缘子进行了温度、机械-电场老化试验,并通过了工频、雷电冲击试验和工业CT检测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 气隙缺陷 结构优化
下载PDF
变压器油绝缘性能下降化学诊断及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林木松 钱艺华 +3 位作者 李智 张丽 付强 彭磊 《广东电力》 2023年第7期70-76,共7页
针对近年来广东电网由于变压器油绝缘性能下降导致变压器绝缘电阻不合格缺陷频发的问题,通过热油循环、灭箘过滤等试验排除了受潮、微生物对变压器绝缘电阻的影响,进一步通过检测油中以及变压器内壁漆的铜离子含量,查明变压器油绝缘性... 针对近年来广东电网由于变压器油绝缘性能下降导致变压器绝缘电阻不合格缺陷频发的问题,通过热油循环、灭箘过滤等试验排除了受潮、微生物对变压器绝缘电阻的影响,进一步通过检测油中以及变压器内壁漆的铜离子含量,查明变压器油绝缘性能下降是由变压器涂覆的铁红内壁漆富含铜溶解在油中造成的。选择γ-氧化铝、A型硅胶、801、改性Y型分子筛等4种铜离子吸附剂,通过吸附能力以及对油质影响的对比试验,最终确定最佳的吸附剂为改性Y型分子筛吸附剂,并进一步对比试验确定吸附剂的用量和处理温度。研究成果在中山供电局110 kV谷都站1号主变压器试点应用,处理后该变压器绝缘电阻得到大幅提升,恢复正常绝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绝缘缺陷 化学诊断 处理技术
下载PDF
基于气泡动力学的油浸绝缘纸中气泡形成模型
4
作者 黄宇 周游 +2 位作者 罗颖婷 石墨 杨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04-1713,共10页
油浸式变压器内部绕组的匝间纸绝缘受温度的影响会析出气泡,进而引发局部放电导致绝缘劣化。该文通过研究油纸界面的微观结构和气泡产生的物理过程,建立气泡演化的数值模型,结合气泡生长过程中的受力分析,得到了气泡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 油浸式变压器内部绕组的匝间纸绝缘受温度的影响会析出气泡,进而引发局部放电导致绝缘劣化。该文通过研究油纸界面的微观结构和气泡产生的物理过程,建立气泡演化的数值模型,结合气泡生长过程中的受力分析,得到了气泡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规律。首先,基于Rayleigh-Plesset方程建立油纸界面处由气泡内压强主导的气泡生长过程。其次,根据理想气体体积定律与Hertz-Knudsen界面蒸发冷凝方程量化界面处水蒸气进入气泡的质量通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气泡内压的控制方程。最后,求解获得了升温时油纸系统中气泡的生长曲线,并根据气泡生长时的受力分析得到了气泡脱离半径进而计算出气泡初始逸出温度(initial temperature of bubble escape,ITBE)。计算的气泡脱离半径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此外预测的ITBE与实验结果的最小平均相对误差为1.11%。模型结果表明,纸中水分质量分数越高,气泡生长速度越快。而绝缘纸微观结构的变化主要通过影响气泡初始半径和气泡在界面处所受表面张力的大小,从而影响气泡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式变压器 气泡初始逸出温度 气泡形成 Rayleigh-Plesset方程 气泡动力学
原文传递
基于等离子体处理的硅橡胶憎水恢复物理模型及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彭向阳 汪政 +3 位作者 黄振 杨粤 何春清 方鹏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6481-6492,共12页
憎水恢复性是硅橡胶复合绝缘子的特有性能,为保持电网输变电设备外绝缘水平和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针对复合绝缘子运行放电工况下表面憎水性减弱及恢复特性,缺少快速有效的定量评估方法。该文利用等离子体处理方法模拟复... 憎水恢复性是硅橡胶复合绝缘子的特有性能,为保持电网输变电设备外绝缘水平和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针对复合绝缘子运行放电工况下表面憎水性减弱及恢复特性,缺少快速有效的定量评估方法。该文利用等离子体处理方法模拟复合绝缘子硅橡胶在运行放电工况下憎水性减弱及恢复现象,基于小分子扩散理论和菲克第二定律建立等离子体老化后的硅橡胶表面憎水恢复的动态物理模型,并通过数学推导得出硅橡胶小分子扩散系数D的计算公式。实验发现,仅经过3min的等离子体处理,硅橡胶表面就转变为完全亲水,且小分子在硅橡胶无机硅氧层中的扩散系数D数量级为10-16 cm^(2)/s。对比等离子体法与涂污法发现,两者对同系列试样的检测结果趋势一致,具有等效性。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试验结果表明,硅橡胶中无机填料氢氧化铝(aluminum hydroxide,ATH)的含量越高,硅橡胶中有机小分子总浓度就越低,当硅橡胶中ATH含量增加时,其憎水恢复性则减弱。等离子体处理法测试得到的小分子扩散系数D可用于定量评价运行复合绝缘子硅橡胶的憎水恢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处理 硅橡胶 憎水恢复性 菲克扩散 小分子硅氧烷 复合绝缘子
原文传递
基于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的硅橡胶阻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汪政 彭向阳 +3 位作者 黄振 杨粤 何春清 方鹏飞 《广东电力》 2021年第11期75-86,共12页
水分入侵硅橡胶是引起复合绝缘子发热及断裂故障的主要原因,目前用于评估硅橡胶阻隔水汽的能力的基于称重试验的吸水性、透水性测试方法,存在精确度低、耗费人工的问题。对此,提出一种基于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的硅橡胶阻水性能评估方法。... 水分入侵硅橡胶是引起复合绝缘子发热及断裂故障的主要原因,目前用于评估硅橡胶阻隔水汽的能力的基于称重试验的吸水性、透水性测试方法,存在精确度低、耗费人工的问题。对此,提出一种基于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的硅橡胶阻水性能评估方法。该方法利用电化学工作站三电极体系实现自动测试,节省人工且灵敏度高。研究表明,水溶液扩散系数与阻抗谱时间常数数量是评估硅橡胶阻水性的2个重要特征参量。扩散系数采用电容法计算得到,用于定量评估硅橡胶对水溶液的阻隔特性。阻抗谱时间常数数量可在图谱中直接得到,用于判断硅橡胶是否失效透水。通过探讨不同Al(OH)_(3)含量硅橡胶的阻水性,发现:未老化硅橡胶的阻水性较好;经电晕老化后,硅橡胶阻水性随Al(OH)_(3)含量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硅橡胶中的Al(OH)_(3)存在逾渗临界含量,超过该含量的硅橡胶经电晕老化后更容易丧失阻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晕放电 阻水性 硅橡胶 电化学阻抗谱 扩散系数
下载PDF
套管介损在线监测测量误差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周丹 马志钦 +3 位作者 杨贤 温爱辉 靳宇晖 姜烁 《电工电气》 2020年第8期22-27,42,共7页
结合工程实际,分析了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δ在线监测的误差影响因素。建立了考虑多元件参量包括套管、电流传感器、信号通道以及信号调理单元的复杂等值电路模型,通过试验得到了电路模型中主要的等效电气参数。搭建了高、低压试验平台... 结合工程实际,分析了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δ在线监测的误差影响因素。建立了考虑多元件参量包括套管、电流传感器、信号通道以及信号调理单元的复杂等值电路模型,通过试验得到了电路模型中主要的等效电气参数。搭建了高、低压试验平台以模拟套管介损测量,模拟在复杂电磁及大气环境下传感器接线方式、空间电磁场对测量回路以及tanδ测量结果的影响,结合电路仿真分析了温、湿度对电流传感器测量角差的影响规律,通过老化试验,研究了元器件老化对信号调理单元等值电气参数和输出相差的影响。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验证了多因素对测量二次系统的影响是导致测量结果波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 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在线监测 电路模型 误差分析
下载PDF
支柱绝缘子对交流滤波器断路器电场分布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歆蔚 黄杨珏 谭令其 《电气技术》 2021年第8期73-77,84,共6页
交流滤波器断路器是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交流滤波器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系统无功功率变化时保证交流滤波器可靠频繁投切的重要电气设备。近年来,±800kV换流站内屡次出现交流滤波器断路器在投切过程中发生击穿及爆裂的现象,严重威胁... 交流滤波器断路器是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交流滤波器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系统无功功率变化时保证交流滤波器可靠频繁投切的重要电气设备。近年来,±800kV换流站内屡次出现交流滤波器断路器在投切过程中发生击穿及爆裂的现象,严重威胁着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分析其原因,本文基于PSCAD/EMTDC搭建某±800kV直流输电系统及交流滤波器断路器电磁暂态仿真模型,结合在运交流滤波器断路器的外绝缘分布特征,仿真分析交流滤波器断路器双断口电压特征;根据交流滤波器断路器灭弧室的内部结构和参数,搭建了Ansys有限元仿真模型,仿真计算了灭弧室内电场强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流站 交流滤波器断路器 绝缘支柱 PSCAD/EMTDC 有限元
下载PDF
数据与模型驱动在输电杆塔风致灾损预测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侯慧 朱韶华 +3 位作者 吴细秀 魏瑞增 梁永超 何浣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21-1727,共7页
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电网灾损是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之一。该文以输电杆塔风致灾损预测为出发点,对现有两类主流方法——数据驱动与模型驱动进行对比分析。在数据驱动方面,基于多源异构数据构建样本集,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输... 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电网灾损是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之一。该文以输电杆塔风致灾损预测为出发点,对现有两类主流方法——数据驱动与模型驱动进行对比分析。在数据驱动方面,基于多源异构数据构建样本集,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输电杆塔风致灾损概率进行预测。在模型驱动方面,将输电线路与杆塔构成的塔线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利用设备应力强度与风荷载相关关系求取杆塔损毁概率。最后,通过台风“彩虹”下我国沿海某地区案例,对两类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型驱动方法的预测精度较高,但建模复杂度较高,难以大范围广域应用;而数据驱动方法建模复杂度较低,计算效率高,同时具有较高预测精度,可为生产实际提供指导。随着数字化、信息化及智能化等技术普及,数据驱动方法因其建模复杂度低等特点,将会在未来科学应对电网灾害中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致灾损 输电杆塔 防灾减灾 数据驱动 模型驱动
原文传递
基于智能混合预测策略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杨珏 张晓珂 +4 位作者 沈开程 戴小然 朱远哲 汪进锋 贾梦麒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1-119,共9页
光伏发电功率的准确预测为电力系统的调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条件。针对现有光伏功率预测效率低、准确性不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pearman相关性分析、Kmeans++聚类和支持向量回归(SVR)的混合光伏功率预测模型。通过Spearman相关性... 光伏发电功率的准确预测为电力系统的调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条件。针对现有光伏功率预测效率低、准确性不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pearman相关性分析、Kmeans++聚类和支持向量回归(SVR)的混合光伏功率预测模型。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将冗余的输入数据进行筛选,降低模型的输入维度;利用K-means++聚类将数据划分为具有不同特征的类别,建立特征库;分别构建不同数据特征库所对应的SVR预测模型;将测试数据集划分至不同的特征库,得到对应SVR模型的预测结果。选取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的武汉市相关数据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光伏系统输出功率预测上,所提Spearman-Kmeans++-SVR模型相较于传统预测模型获得了更高的预测精度和预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arman相关性分析 K-means++ 支持向量回归 短期光伏功率预测
下载PDF
三边型兆瓦级波浪能装置锚泊系统动力特性分析
11
作者 黄正 聂铭 +3 位作者 李铭钧 段新辉 刘小璐 罗啸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0-38,共9页
采用ANSYS-AQWA软件建立三边型兆瓦级波浪能装置及其锚泊系统分析模型,计算正常完整状态和锚泊线断裂1根状态下装置和锚链的动力特性,分析聚酯缆绳的刚度、环境入射角及平台锚链的出链长度对锚泊系统的最小安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锚... 采用ANSYS-AQWA软件建立三边型兆瓦级波浪能装置及其锚泊系统分析模型,计算正常完整状态和锚泊线断裂1根状态下装置和锚链的动力特性,分析聚酯缆绳的刚度、环境入射角及平台锚链的出链长度对锚泊系统的最小安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锚泊系统的最大张力受聚酯缆绳动态刚度的影响显著;当采用锚泊线初始构成方案时,对于部分环境入射角,锚泊系统的最小安全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但通过调整平台锚链的出链长度,使得在正常完整状态和有1根锚泊线断裂状态下均满足相应规范要求。最后,根据计算分析对工程上的布置设计提出建议,从而在保证锚泊系统可靠性的同时提高整体工程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转换 半潜平台 水动力学 聚酯缆 系泊链 失效
原文传递
220 kV跳线风偏放电概率计算模型和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杨晓东 魏瑞增 +2 位作者 王磊 何浣 周恩泽 《广东电力》 2023年第12期89-96,共8页
台风伴随着降雨导致输电线路耐张塔的跳线偏离垂直平面并靠近耐张塔,进而导致输电线路放电。目前,针对台风侵袭下考虑降雨的耐张塔跳线风偏放电概率计算模型的研究均不考虑雨荷载的影响。为此,以220 kV电压等级的耐张塔跳线为研究对象,... 台风伴随着降雨导致输电线路耐张塔的跳线偏离垂直平面并靠近耐张塔,进而导致输电线路放电。目前,针对台风侵袭下考虑降雨的耐张塔跳线风偏放电概率计算模型的研究均不考虑雨荷载的影响。为此,以220 kV电压等级的耐张塔跳线为研究对象,建立得到考虑风雨荷载的220 kV耐张塔跳线的风偏放电概率计算模型及计算公式。在台风条件下,计算典型220 kV电压等级的耐张塔跳线风偏放电概率。结果表明风偏放电概率与气象条件的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将考虑雨荷载的方法与典型不考虑雨荷载的方法进行对比,在降雨量较小时两者差别不大,这验证了所提计算模型的有效性。此外,探究了绝缘子类型、跳线雨荷载、雨向、降雨量对220 kV耐张塔跳线风偏放电概率计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耐张塔 跳线 风偏放电 输电线路
下载PDF
考虑谐波谐振和电压稳定的海上风电场无功优化配置方法
13
作者 杜婉琳 梅桂华 +1 位作者 马明 王玲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2023年第6期599-607,共9页
海上风电经长距离高压交流海底电缆接入电网,海底电缆容升效应显著,容易引起工频过电压,同时电力电子器件和线路电容引起的谐波谐振问题也严重影响着电网电能质量,因此进行海上风电场无功配置时应充分考虑过电压和谐波谐振问题。针对上... 海上风电经长距离高压交流海底电缆接入电网,海底电缆容升效应显著,容易引起工频过电压,同时电力电子器件和线路电容引起的谐波谐振问题也严重影响着电网电能质量,因此进行海上风电场无功配置时应充分考虑过电压和谐波谐振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建立了海上风电场谐波模型,对海上风电场的谐波模态阻抗进行扫描,继而分析海上风电场的谐振特性;然后研究了海上风电场无功特性,计算各种发电出力水平和并网点电压下的风电场无功缺额;接着以降低综合成本为目标,以静态电压稳定裕度、最小补偿容量、谐波谐振及过电压为约束,进行海上风电场无功优化配置;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 电压控制 谐波谐振
下载PDF
台风灾害下配网两阶段应急抢修恢复优化策略 被引量:4
14
作者 侯慧 刘超 +3 位作者 陈希 魏瑞增 王磊 刘通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69-179,共11页
沿海地区配网出现的事故多为自然灾害所致,其中台风灾害破坏尤为严重。尽管台风属于小概率天气事件,一旦出现影响严重,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抢修恢复优化策略有利于提高配网灾后复电速度。提出一种台风灾害下配网两阶段应急抢修恢复优化... 沿海地区配网出现的事故多为自然灾害所致,其中台风灾害破坏尤为严重。尽管台风属于小概率天气事件,一旦出现影响严重,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抢修恢复优化策略有利于提高配网灾后复电速度。提出一种台风灾害下配网两阶段应急抢修恢复优化策略。第一阶段,根据台风灾害下监测的多源异构数据计算配网线路故障概率,在此基础上以故障线路等待抢修造成失负荷量最小为目标,建立配网应急抢修临时调拨中心选址模型。第二阶段,进一步考虑台风灾害后配网故障不确定性,采用蒙特卡洛场景生成与同步回代场景缩减相结合的方法,生成灾后配网故障场景。基于移动分布式电源与抢修人员相协同的思路,利用改进遗传算法求解灾后配网故障抢修恢复优化模型。最后,利用IEEE33节点系统验证所提方法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灾害 配网 应急抢修 场景生成与缩减 移动分布式电源
下载PDF
复合绝缘子护套-芯棒界面异常老化特征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汪政 黄振 +4 位作者 彭向阳 卢煜 杨粤 何春清 方鹏飞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2-118,共7页
护套-芯棒界面是复合绝缘子内绝缘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复合绝缘子的异常运行缺陷、故障密切相关。本文针对一起发热的500 kV运行复合绝缘子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多种表征技术对护套-芯棒界面老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界面处护套的老化... 护套-芯棒界面是复合绝缘子内绝缘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复合绝缘子的异常运行缺陷、故障密切相关。本文针对一起发热的500 kV运行复合绝缘子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多种表征技术对护套-芯棒界面老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界面处护套的老化受其所在位置电场强度的影响显著。有异常温升或放电处的硅橡胶护套和环氧玻纤芯棒粘接良好,但界面处都有颗粒物缺陷存在。硅橡胶护套的Si-O键峰强由里向外逐渐增强,在1650 cm;处的-NO;键峰强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表明硅橡胶护套的老化是由里向外逐渐发展的,与正常老化顺序相反。界面处芯棒表面老化发白,其环氧树脂的相对含量由17.7%降低至11.4%。对界面颗粒物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其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推断是由小颗粒的氢氧化铝填料团聚形成的。这类界面颗粒物缺陷是在复合绝缘子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具有隐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套-芯棒界面 复合绝缘子 异常老化 界面缺陷 氢氧化铝团聚
下载PDF
架空输电线路动态增容等效散热暂态测量模型 被引量:4
16
作者 彭向阳 彭瑞东 +3 位作者 王锐 郭德明 范亚洲 刘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975-3986,共12页
随着电能需求日渐增长,通过动态增容技术评估架空线路潜在输电能力成为迫切需求。传统动态增容模型由于风速测量精度及设备安装维护等问题难以推广实施。基于非接触式等效测量原理,提出一种架空线路动态增容等效散热暂态测量模型,该模... 随着电能需求日渐增长,通过动态增容技术评估架空线路潜在输电能力成为迫切需求。传统动态增容模型由于风速测量精度及设备安装维护等问题难以推广实施。基于非接触式等效测量原理,提出一种架空线路动态增容等效散热暂态测量模型,该模型既可快速准确评估导线载流量,测量设备又独立于导线便于安装维护。在模型建立过程,分别提出数值差商求导法和解析求导法2种数据处理方法对模型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基于铝球的有限元仿真,分析不同数据处理方法对等效测量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最后通过搭建微风风洞实验平台模拟铝球装置的运行,利用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求解,确定模型计算所需的暂态数据量,并将模型计算结果与IEEE Std 738^(TM)-2012标准结果对比,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研究表明,采用解析求导法,在保证实时性前提下,模型误差≤6%,满足工程应用要求,所提出的等效散热暂态测量模型可实时动态准确地评估架空导线载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导线 动态增容 等效散热暂态测量模型 载流量计算 暂态热特性 解析求导法
原文传递
架空线路动态增容等效换热稳态模型的误差分析及改进 被引量:3
17
作者 骆书剑 王锐 +5 位作者 黄振 余欣 刘昭 彭瑞东 郭德明 刘刚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2-80,共9页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充分挖掘现有输电线路输送能力的动态增容技术越来越重要。架空输电线路动态增容等效换热稳态模型具有既不需要测量环境风速、也不需要测量导线运行状态的优点。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铝球内热源和支撑部分结构...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充分挖掘现有输电线路输送能力的动态增容技术越来越重要。架空输电线路动态增容等效换热稳态模型具有既不需要测量环境风速、也不需要测量导线运行状态的优点。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铝球内热源和支撑部分结构的存在,试验铝球装置与模型中的理想单一铝球存在结构差异,造成铝球的热特性发生了改变。本文基于已提出的架空导线动态增容的等效换热稳态模型,首先采用有限元仿真的手段分析了在利用试验铝球装置情况下的模型误差;接着基于铝球热对流的理论计算公式,提出相应的模型改进方法;最后通过搭建风洞实验平台模拟试验铝球装置的运行,并结合IEEE标准的结果对改进的等效换热稳态模型进行验证,且相对误差不超过6%。因此,本文提出的改进等效换热稳态模型能够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准确评估架空输电线路的载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容 误差分析 改进方法 架空输电线路 等效换热稳态模型
下载PDF
局部放电信号PRPD谱图输出系统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流火 谭令其 +4 位作者 王增彬 吕鸿 李端姣 蔡鋆 李军浩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32-2140,共9页
在高压试验环境下进行局部放电检测,其灵敏度受电磁干扰而降低,局部放电的定量检测、模式识别等分析也无法精准进行,且耗时耗力。为此提出了在实验室内,使用电路进行模拟局部放电脉冲的生成,并控制脉冲的相位与幅值,从而将局部放电的放... 在高压试验环境下进行局部放电检测,其灵敏度受电磁干扰而降低,局部放电的定量检测、模式识别等分析也无法精准进行,且耗时耗力。为此提出了在实验室内,使用电路进行模拟局部放电脉冲的生成,并控制脉冲的相位与幅值,从而将局部放电的放电特征进行输出的方法,设计并制作了相位分辩的局部放电(phase resolved partial discharge, PRPD)谱图输出系统。采用雪崩三极管的方法生成前沿时间<1 ns的脉冲电压,来模拟电力设备内部的特高频局部放电信号。通过微功耗比较器、数字电位器等器件,对雪崩三极管的触发过程进行控制,得到相位与幅值可控的脉冲电压信号。通过上位机与下位机通讯,读取不同类型的局部放电数据文件,对不同类型的局部放电信号进行输出。局部放电的原始PRPD谱图与输出系统所输出的PRPD谱图高度相似,可知该系统可将不同类型的局部放电特性进行输出,并可直接使用局部放电检测装置进行分析与学习,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放电特性 雪崩效应 PRPD 信号输出系统
原文传递
半桥型MMC-HVDC子模块故障诊断与定位方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马燕君 谭令其 +2 位作者 马凯 李歆蔚 李盈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600-4609,共10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是高压大容量柔直输电系统的核心设备,对其功率模块的故障诊断和快速隔离直接关系到模块内部故障范围,甚至是整个换流阀乃至系统的可靠运行能力。为了准确定位并快速隔离故障功率...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是高压大容量柔直输电系统的核心设备,对其功率模块的故障诊断和快速隔离直接关系到模块内部故障范围,甚至是整个换流阀乃至系统的可靠运行能力。为了准确定位并快速隔离故障功率模块,基于半桥型MMC的子模块故障特性,提出一种半桥型MMC子模块故障诊断与定位方法。针对子模块故障引起的充放电电容数目与阀控系统投入子模块数目的差异,利用桥臂整体电压电流构造故障判据,实现桥臂内子模块器件IGBT开路及直通短路等故障的诊断,并通过各子模块的动态电气量差异定位故障子模块。基于PSCAD/EMTDC搭建了±400 kV的双端MMC-HVDC系统,对所提故障诊断和定位方法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诊断子模块故障类型和定位故障子模块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半桥型子模块 子模块故障特性 故障诊断 故障定位
原文传递
绝缘子早强型水泥胶合剂配方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庞小峰 袁志勇 +1 位作者 唐瑛 孙帅 《广东电力》 2020年第7期121-128,共8页
为适应绝缘子现代化大规模、连续、稳定生产的要求,有必要对胶装型瓷绝缘子用水泥胶合剂进行优化,以提高水泥胶合剂的早期强度,为此研究了水泥品种、硅灰掺量、减水剂种类以及减水剂用量对胶合剂早期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快... 为适应绝缘子现代化大规模、连续、稳定生产的要求,有必要对胶装型瓷绝缘子用水泥胶合剂进行优化,以提高水泥胶合剂的早期强度,为此研究了水泥品种、硅灰掺量、减水剂种类以及减水剂用量对胶合剂早期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快硬硫铝酸盐水泥早期强度发展比早强型普通硅酸盐水泥快,但初凝时间太短,不利于大规模作业。针对早强型普通硅酸盐水泥,在保证水泥胶合剂工作性能的情况下,随着胶合剂中硅灰掺量(相对于水泥用量)从0增加到10%,NF萘磺酸型高效减水剂掺量(相对于水泥)从0.25%增加到1.0%,胶合剂的早期强度逐渐增加。通过试验优选水泥胶合剂配方,验证其使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胶合剂 工作性能 配方优化 早期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