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反应蛋白和心血管疾病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唐良秋 万槐斌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23-925,共3页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心血管疾病 血管内皮功能失调 脂质代谢异常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反应 心血管事件 危险性评价
下载PDF
胃饥饿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庞军刚 徐新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2期164-165,共2页
1999年,Kojima等在寻找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HSR)的内源性配体时发现了一种脑肠肽,主要由胃底部X/A样细胞分泌,即胃饥饿素(ghrelin)。人类ghrelin的编码基因位于第3号染色体(3p25-6),成熟ghrelin包含28个氨基酸,N端第3位... 1999年,Kojima等在寻找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HSR)的内源性配体时发现了一种脑肠肽,主要由胃底部X/A样细胞分泌,即胃饥饿素(ghrelin)。人类ghrelin的编码基因位于第3号染色体(3p25-6),成熟ghrelin包含28个氨基酸,N端第3位丝氨酸残基的N辛酞化是其牛物活性的必要修饰。人体内ghrelin以辛酰化和去辛酰化两种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底部 心血管系统 饥饿 GHRELIN 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 内源性配体 3号染色体 细胞分泌
下载PDF
动脉僵硬度与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4
3
作者 潘立敏 徐新 《心脏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555-557,共3页
动脉僵硬度增加是血管病变的早期表现,随着对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机制的深入认识,动脉僵硬度增加被认为是收缩压和脉压升高导致心血管事件最重要的病理生理因素;动脉僵硬度是心血管事件独立的预测因子。
关键词 动脉僵硬度 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在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术后前臂血肿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邓芸 陈宝峰 +3 位作者 唐良秋 肖雨雄 陈锦峰 张子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3期506-50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加压包扎在经桡动脉冠脉介入(TRI)术后前臂血肿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126例TRI术后出现非穿刺点前臂血肿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超声指导下改良加压包扎组和单纯改良加压包扎组,比较其临床情况和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加压包扎在经桡动脉冠脉介入(TRI)术后前臂血肿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126例TRI术后出现非穿刺点前臂血肿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超声指导下改良加压包扎组和单纯改良加压包扎组,比较其临床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临床情况匹配。与单纯改良加压包扎组比较,超声指导下改良加压包扎组在一次性止血成功率(96.8%vs.85.7%,P=0.027)和张力性水疱发生率(4.8%vs.17.5%,P=0.023)均有显著的优势,并且没有病例需进一步行CTA检查(0 vs.6.3%,P=0.127)或介入止血(0 vs.3.2%,P=0.476)。两组均没有病例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结论超声指导下改良加压包扎操作简单经济,效果显著,可作为治疗TRI术后非穿刺点前臂血肿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经桡动脉入路 前臂血肿 超声检查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8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9
5
作者 陈宝峰 徐新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8年第6期456-458,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多病因疾病,在其发生、发展中均渗透着炎症反应。而糖尿病、高血压、吸烟等AS危险因素也与炎症密切相关。白细胞介素18是近年发现的一种促炎因子,它与AS的关系已经得到证实;同时它与AS危险因素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危险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反应
下载PDF
盐酸曲美他嗪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心衰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爱华 唐良秋 张社兵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0期156-157,共2页
目的评价盐酸曲美他嗪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疗效。方法 70例心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培哚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曲美他嗪联合培哚普利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 目的评价盐酸曲美他嗪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疗效。方法 70例心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培哚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曲美他嗪联合培哚普利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F、步行运动耐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曲美他嗪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心衰疗效可靠,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曲美他嗪 充血性心力衰竭 培哚普利 利尿剂
下载PDF
经皮肾镜双导管超声碎石术配合尿石通治疗肾铸型结石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韩跃辅 江翠芬 +6 位作者 姚新花 吴宝国 黄洪才 张朝胜 钟晓健 田超 彭潋 《新中医》 CAS 2013年第6期115-116,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肾镜Cyberwand双导管超声碎石术后配合口服尿石通治疗肾铸型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入选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各50例。有合并症患者先作治疗纠正;碎石治疗采用C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肾镜Cyberwand双导管... 目的:观察经皮肾镜Cyberwand双导管超声碎石术后配合口服尿石通治疗肾铸型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入选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各50例。有合并症患者先作治疗纠正;碎石治疗采用C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肾镜Cyberwand双导管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治疗;治疗组患者术后配合口服尿石通。观察术后不同时点结石排出情况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全部排石37例,部分排石13例;在术后7、21、42天3个不同时段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腰部隐痛、腰腹部如绞、小便刺痛等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尿石通能有效加速碎石治疗后结石排出,有效改善疼痛等临床症状。结论:经皮肾镜Cyberwand双导管超声碎石术后配合口服尿石通排石可以促进结石排出,提高结石治愈率,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铸型结石 经皮肾镜 Cyberwand双导管超声碎石术 尿石通
原文传递
水通道蛋白-2与利尿剂抵抗的心力衰竭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启林 范文茂 +1 位作者 唐良秋 吴勤如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观察利尿剂抵抗的心力衰竭患者尿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2,AQP2)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利尿剂抵抗时尿AQP2变化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选择40例利尿剂抵抗患者,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尿AQP2值,同时记录钠排泄分... 目的:观察利尿剂抵抗的心力衰竭患者尿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2,AQP2)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利尿剂抵抗时尿AQP2变化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选择40例利尿剂抵抗患者,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尿AQP2值,同时记录钠排泄分数,左心室舒张器内径值,射血分数值。治疗前后做组间比较,各指标做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后不同时段AQP2明显下降,钠排泄分数、射血分数(EF)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QP2的变化与钠排泄分数,射血分数负相关(P<0.05)。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无相关性(P>0.05)。结论:AQP2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高,可能参与了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利尿剂抵抗,有可能成为判断心力衰竭及其严重程度的新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2 顽固性心衰 利尿剂抵抗
下载PDF
个体人性化护理对人工心脏起搏器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赖丽萍 蒋志梅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7年第7期14-15,共2页
目的 探讨个体人性化护理对减少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996—2006年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213例患者分为2组,A组89例只施行一般的常规护理,B组12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特别注意加强对... 目的 探讨个体人性化护理对减少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996—2006年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213例患者分为2组,A组89例只施行一般的常规护理,B组12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特别注意加强对患者的个体人性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4,7%,B组术后并发症为3,2%,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实施个体人性化护理,可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桂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1177-1178,共2页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护理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治疗
下载PDF
J波时限与夹角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范文茂 徐新 +5 位作者 张社兵 唐良秋 陈宝峰 陈锦峰 胡秀莲 班秀芬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中J波以及J波时限与夹角与心律失常关系。方法对我院住院治疗的356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析,观察缺血性J波,J波时限及夹角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等指标。结果伴有J波的急性心梗患者室性...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中J波以及J波时限与夹角与心律失常关系。方法对我院住院治疗的356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析,观察缺血性J波,J波时限及夹角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等指标。结果伴有J波的急性心梗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有缺血性J波患者;J波时限及或J波夹角阳性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J波时限及或J波夹角阴性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J波患者近期死亡率明显高于不伴J波急性心梗患者。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缺血性J波,尤其J波时限长及夹角增大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且死亡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J波 时限 夹角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Belkin危机干预三模式在1例下肢截肢患者围术期心理支持中的作用
12
作者 周启林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136-137,共2页
2001年Rita Charon提出了叙事医学的概念[1].研究表明,叙事医学能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减少负面情绪,改善治疗预后[2-3].截肢手术是挽救下肢坏疽患者生命不得已而采取的治疗方式.皮斌等[4]发现,患者截肢术前有较强的疾病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 2001年Rita Charon提出了叙事医学的概念[1].研究表明,叙事医学能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减少负面情绪,改善治疗预后[2-3].截肢手术是挽救下肢坏疽患者生命不得已而采取的治疗方式.皮斌等[4]发现,患者截肢术前有较强的疾病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术后表现出抑郁等负面情绪.本文通过叙事医学的形式讲述一个老年女性因心房颤动出现下肢坏疽,截肢术后伤口长达7个月的延迟愈合的病例.运用Belkin危机干预三模式对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心理危机干预[5],用极大的耐心和家庭的积极支持最后让患者活下来并治愈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负面情绪 下肢截肢 不安全感 延迟愈合 下肢坏疽 老年女性 术前术后
下载PDF
银愈生物凝胶敷料治疗盐酸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13
作者 蒋小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0年第9期00068-00070,共3页
探讨银愈生物凝胶敷料治疗盐酸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3月于本院应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泵入治疗心律失常引起不同程度静脉炎的患者56处,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处,对照组患者使用喜辽妥外敷... 探讨银愈生物凝胶敷料治疗盐酸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3月于本院应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泵入治疗心律失常引起不同程度静脉炎的患者56处,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处,对照组患者使用喜辽妥外敷,试验组使用银愈生物凝胶敷料外敷,比较2组患者发生静脉炎后红肿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条索状物消失时间及总治愈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静脉炎后红肿消失时间、条索状物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银愈生物凝胶敷料在治疗盐酸胺碘酮引起的静脉炎中优于喜辽妥外敷,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愈生物凝胶敷料 静脉炎 胺碘酮
原文传递
多媒体干预在择期冠脉介入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燕敏 蒋志梅 李文英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22期5003-5005,共3页
目的:探讨多媒体干预对择期冠脉介入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择期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多媒体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多媒体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多媒体干预。护理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 目的:探讨多媒体干预对择期冠脉介入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择期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多媒体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多媒体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多媒体干预。护理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评分比较,护理干预后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多媒体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择期冠脉介入手术患者应用多媒体干预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还能够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干预 经皮冠脉介入术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左心室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泽宇 冯应君 刘宣宣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28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血栓(LVT)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LVT分为血栓组(n=46)与非血栓组(n=86)。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血栓(LVT)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LVT分为血栓组(n=46)与非血栓组(n=86)。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LVT形成的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LVT的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室壁瘤比例、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升高、经皮冠脉介入术(PCI)<12 h、左室射血分数(LVEF)、淋巴细胞计数(LYM)、白蛋白(Alb)水平下降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LVT形成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室壁瘤形成(β=2.028,OR=7.602,95%CI=2.003~28.857)、Alb下降(β=0.152,OR=1.165,95%CI=1.015~1.337)是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发生L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NLR预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左室血栓形成的最佳截点为8.071,ROC曲线下面积为0.751,其灵敏度为0.587,特异度为0.837。结论室壁瘤形成、白蛋白水平下降是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发生LVT的独立危险因素;且NLR与LVT发生有关,随着NLR水平升高,LVT发生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左心室血栓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室壁瘤
下载PDF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左室血栓形成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泽宇 冯应君 刘宣宣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25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左室血栓形成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7月于粤北人民医院明确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13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左室血栓(LVT)分为血栓组32例...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左室血栓形成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7月于粤北人民医院明确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13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左室血栓(LVT)分为血栓组32例,对照组99例。入院时从肘正中静脉抽取血样用于测定生化和凝血四项指标,LVT由超声心动图或心脏声学造影诊断。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血栓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室壁瘤比例、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计数(NEU)、PLR、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LR(β=0.075,OR=1.078,95%CI=1.025~1.134)、室壁瘤形成(β=2.193,OR=8.960,95%CI=1.252~64.111)是发生LVT的危险因素;LVEF(β=-0.145,OR=0.865,95%CI=0.784~0.953)是发生LVT的保护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PLR预测LVT最佳截点为215.35,曲线下面积(AUC)为0.756(95%CI=0.661~0.852,P<0.001),其灵敏度为0.563,特异度为0.818。结论在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中,室壁瘤形成、PLR升高是发生LVT的独立危险因素,LVEF升高是发生LVT的保护性因素;PLR与LVT发生有关,在未来PLR可能是临床实践中判断LVT有价值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左室血栓形成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室壁瘤
下载PDF
半乳糖凝集素-3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万添 徐新 《心脏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681-683,共3页
研究证实,心力衰竭(HF)的病理生理过程是一个持续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是作为一种炎症因子,参与细胞黏附、增殖、凋亡以及炎症、免疫反应等过程。近来研究发现,galectin-3可通过介导纤维母细胞激活及巨噬细胞浸... 研究证实,心力衰竭(HF)的病理生理过程是一个持续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是作为一种炎症因子,参与细胞黏附、增殖、凋亡以及炎症、免疫反应等过程。近来研究发现,galectin-3可通过介导纤维母细胞激活及巨噬细胞浸润,参与HF的病理生理过程,同时可以预测HF患者的预后情况。本文对galectin-3与HF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LECTIN-3 心力衰竭:巨噬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