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电网可再生能源接纳能力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杨龙 胡少强 杨苹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10-115,共6页
随着广东省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广东海上风电场规划的出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将对电网造成严重影响,研究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接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广东电网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及规划,通过详细分析可再生能源的出力特... 随着广东省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广东海上风电场规划的出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将对电网造成严重影响,研究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接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广东电网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及规划,通过详细分析可再生能源的出力特性、负荷特性以及电源的调峰能力以及综合考虑了旋转备用和联络线调节能力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可再生能源接入系统后电力平衡的可再生能源接纳能力计算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广东电网2020年可再生能源接纳能力分析,得出接纳容量小于规划容量,根据对影响因素参数灵敏度分析,最后给出了广东电网最大限度接纳可再生能源的建议措施,可为电力系统电源规划、电网架结构建设以及运行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电网 可再生能源接纳能力 风电发电 光伏发电 负荷特性 调峰能力
下载PDF
需求侧智慧能源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成山 王丹 +2 位作者 李立浧 贾宏杰 王伟亮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2-140,共9页
需求侧智慧能源系统作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能源系统的重要组织形式,对实现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就地消纳,提升终端能源利用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需求侧智慧能源系统的构成特点,列举了与需求侧智慧能源系统能源生产... 需求侧智慧能源系统作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能源系统的重要组织形式,对实现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就地消纳,提升终端能源利用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需求侧智慧能源系统的构成特点,列举了与需求侧智慧能源系统能源生产、传输、分配、转换、存储、消费等环节相关的关键设备与技术,分析了需求侧智慧能源系统的产业发展模式。最后,进一步针对需求侧智慧能源系统的发展前景,分实验示范阶段、应用推广阶段以及普遍应用、完全市场化阶段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能源系统 关键技术 发展模式 发展前景
下载PDF
微电网系统建模的挑战——“智能微电网与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关键技术”专题(前言) 被引量:3
3
作者 杨苹 陈敬峰 +3 位作者 彭嘉俊 曾智基 赵卓立 梅生伟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46-1052,共7页
随着可再生和绿色分布式发电系统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含高渗透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微电网成为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分支之一.微电网系统是由负荷、分布式电源、电力电子变换器通过电气网络紧密集成的可控供电系统,逐渐成为我国城镇化进程... 随着可再生和绿色分布式发电系统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含高渗透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微电网成为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分支之一.微电网系统是由负荷、分布式电源、电力电子变换器通过电气网络紧密集成的可控供电系统,逐渐成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重要的一种供电模式.典型微电网系统通过电力电子变换器接入多种分布式电源,其中风、光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接入比例较大,这些发电单元大幅度随机变化、各单元动态特性各异、不同单元的变化呈现多个时间尺度,使得微电网系统的整体建模与稳定特性分析面临巨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电网系统 整体建模 微电网 能源系统 分布式发电系统 智能 电力电子变换器
下载PDF
南网新能源发展现状及并网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苹 许志荣 +1 位作者 郑群儒 张育嘉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41-1744,共4页
随着能源短缺问题日益显现、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发展新能源发电技术能让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多方受益。近年来,在政府的扶持下,南方电网区域的新能源发电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调研了南方电网区域新能源的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能源短缺问题日益显现、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发展新能源发电技术能让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多方受益。近年来,在政府的扶持下,南方电网区域的新能源发电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调研了南方电网区域新能源的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南方区域新能源应用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南方电网区域新能源并网应用现状,归纳出新能源并网需要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为制定新能源发电接入电网的标准规范和改进调度控制技术提供基础和依据,对推动南方区域新能源大规模的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电网 新能源 并网技术
下载PDF
新能源电力系统不确定优化调度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0
5
作者 林舜江 冯祥勇 +2 位作者 梁炜焜 杨悦荣 刘明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41,共22页
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出力的不确定性给电力系统优化调度带来很大技术挑战。文中主要介绍了考虑新能源不确定性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后续研究方向展望。首先,重点论述了各种不确定优化调度(UOD)方法,包括随机优化方法、鲁棒... 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出力的不确定性给电力系统优化调度带来很大技术挑战。文中主要介绍了考虑新能源不确定性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后续研究方向展望。首先,重点论述了各种不确定优化调度(UOD)方法,包括随机优化方法、鲁棒优化方法、随机鲁棒优化结合方法和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方法。其中,随机优化方法包括场景法、机会约束规划法和近似动态规划法;鲁棒优化方法包括传统鲁棒优化法和分布鲁棒优化法;随机鲁棒优化结合方法包括采样鲁棒优化法和分布鲁棒机会约束规划法。然后,介绍了每一种方法的优化模型形式、模型的转化和求解原理及其优缺点。最后,对UOD的后续重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包括兼顾多个目标的UOD问题及多目标不确定优化方法、输配系统UOD问题及分布式不确定优化方法、考虑稳定性约束的UOD问题及含常微分方程约束的不确定优化方法、考虑管道传输动态的综合能源系统UOD问题及含偏微分方程约束的不确定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力系统 不确定优化调度 随机优化 鲁棒优化 近似动态规划
下载PDF
基于供冷/热系统质-量调节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动态最优能流计算 被引量:1
6
作者 梁炜焜 林舜江 +2 位作者 刘明波 盛煊 潘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8-1018,共11页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egional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RIES)的最优能流计算是求解RIES的设备配置、优化调度、故障分析等问题的基础。考虑供冷/热和供气管道传输能量的动态特性,建立RIES动态最优能流计算模型,其中基于特征线法获得了供...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egional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RIES)的最优能流计算是求解RIES的设备配置、优化调度、故障分析等问题的基础。考虑供冷/热和供气管道传输能量的动态特性,建立RIES动态最优能流计算模型,其中基于特征线法获得了供冷/热管道和供气管道动态偏微分方程的代数解析解。针对基于供冷/热系统质–量调节模式下管道能量传输时滞变量造成RIES的动态能流计算模型难以求解的问题,提出采用分段插值法获得供冷/热管道两端节点温度之间关系的近似表达式并加入动态最优能流计算模型中。此外,针对优化模型中供冷/热系统的流量与温度相乘的双线性项,提出一种能够缩紧松弛间隙的分段凸包络松弛方法将原混合整数非线性优化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二次约束规划模型,能够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实现高效求解。最后以某个RIES算例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计算准确性和高效性,并与常用的质调节模式相比,表明在供冷/热系统质–量调节模式下能找到经济性更优的RIES运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动态最优能流 质–量调节 偏微分方程 特征线法 分段凸包络松弛
原文传递
沿海区域综合能源生产单元随机优化调度
7
作者 潘越 林舜江 +2 位作者 梁炜焜 盛煊 刘明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84-1895,I0021,I0022,共14页
为实现沿海区域的海上风电场、海上采气平台和陆上热电联供燃气电厂等多种能源生产子单元的协同化运行,考虑可再生能源出力和氢负荷的随机波动,提出沿海区域综合能源生产单元(coastal integrated energy production units,CIEPU)随机优... 为实现沿海区域的海上风电场、海上采气平台和陆上热电联供燃气电厂等多种能源生产子单元的协同化运行,考虑可再生能源出力和氢负荷的随机波动,提出沿海区域综合能源生产单元(coastal integrated energy production units,CIEPU)随机优化调度模型。采用参数化代价函数近似(parametric cost function approximation,PCFA)的动态规划算法求解随机优化调度模型。通过一种基于梯度下降的求解方法--Adadelta法,获得策略函数的一阶信息,并计算梯度平方的指数衰减平均值,以更新策略函数的迭代步长;对随机优化调度模型进行策略参数逼近,从而得到近似最优的策略参数,并逐一时段求解出CIEPU的最优调度计划。最后,以某个CIEPU为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获得的优化调度方案可以提高CIEPU运行的经济性并降低碳排放量,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生产单元 随机优化调度 近似动态规划 参数化代价函数近似 Adadelta算法
原文传递
考虑光伏不确定性和配电网安全校核的分布式能源聚合商参与市场竞标的优化方法
8
作者 梁梓杨 吴洋 +4 位作者 雷振兴 卢治霖 刘双全 谢一工 刘明波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8-146,共9页
随着分布式能源(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DER)广泛接入配电网以及电力市场环境的开放,DER有机会参与电力市场竞标并获得收益。为此,建立考虑光伏发电不确定性的DER聚合商参与电力市场竞标的鲁棒双层规划模型,并分析其策略性竞标行... 随着分布式能源(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DER)广泛接入配电网以及电力市场环境的开放,DER有机会参与电力市场竞标并获得收益。为此,建立考虑光伏发电不确定性的DER聚合商参与电力市场竞标的鲁棒双层规划模型,并分析其策略性竞标行为。该模型的上层问题是两阶段鲁棒优化问题,第1阶段以最大化DER聚合商收益为目标确定其竞标量,第2阶段以最小化光伏发电出力最恶劣场景下弃光惩罚成本为目标对配电网安全性进行校核,并且还考虑配电网的离散控制特性。该模型的下层问题是日前电能量市场出清问题,首先采用Karush-Kuhn-Tucker条件替代将鲁棒双层规划模型转化为两阶段鲁棒优化问题,再采用嵌套列与约束生成算法求解,最后在修改的IEEE 30节点系统和IEEE 18节点配电网构成的输配联合系统上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能源聚合商 电力市场竞标 光伏发电的不确定性 鲁棒双层规划 嵌套列与约束生成算法
下载PDF
海上风电与多类型能源生产及消费单元P-f主动协调控制策略
9
作者 刘宇 秦颖婕 +2 位作者 樊玮 陈锦昌 李丰能 《电力设备管理》 2024年第10期107-109,共3页
海上风电与多源并网运行过程中,负荷侧功率发生突变时,配电网网内有功功率平衡会遭到破坏。为保证海上风电场产生的电能能够稳定的并入电网,提出一种海上风电与多类型能源生产及消费单元P-f主动协调控制策略,设计下垂一次调频控制数学... 海上风电与多源并网运行过程中,负荷侧功率发生突变时,配电网网内有功功率平衡会遭到破坏。为保证海上风电场产生的电能能够稳定的并入电网,提出一种海上风电与多类型能源生产及消费单元P-f主动协调控制策略,设计下垂一次调频控制数学模型和虚拟惯性补偿模型,设定约束条件,调动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来平衡负荷侧功率波动,保证配电网平稳运行。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发电 虚拟惯性控制 有功功率协调 电池储能
下载PDF
零碳电力用户网购绿电消纳量测算方法及市场机制
10
作者 谢敏 李弋升 +3 位作者 黄莹 刘明波 王滔 赵文猛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5-148,共14页
据测算实现清洁能源电气化将减少73.2%的全球碳排放,电力行业是CO_(2)减排的主战场,因而对消费侧进行零碳电力消费引导对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绿电消纳量测算是零碳电力用户认证的关键技术需求,然而现行电力市场缺乏相... 据测算实现清洁能源电气化将减少73.2%的全球碳排放,电力行业是CO_(2)减排的主战场,因而对消费侧进行零碳电力消费引导对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绿电消纳量测算是零碳电力用户认证的关键技术需求,然而现行电力市场缺乏相关测算方法。为此,对市场环境下零碳电力用户绿电消纳量测算方法及市场机制开展了相关研究。首先,基于改进的电力传输分配因子潮流追踪法构建了主配网多层级潮流追踪模型,实现了零碳电力用户绿电实时消纳量多层级、高精度测算。在此基础上,基于现行的电力市场规则提出了涵盖准入指标、绿电消纳量测算方法和结算机制三方面的零碳电力用户网购绿电消纳量测算方法及市场机制。最后,通过南方某市实际电网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能为跨省跨区、邻近地区网购绿电用户提供有效的测算方法及市场机制,还能引导零碳电力用户往分布式能源区域集中和向系统绿电占比较高的时段转移负荷,促进新能源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碳电力用户 现货市场 绿电消纳量认证 潮流追踪 动态绿电比例信号
下载PDF
智能电网与能源网融合的模式及其发展前景 被引量:90
11
作者 李立浧 张勇军 +3 位作者 陈泽兴 蔡泽祥 韩永霞 杨苹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共9页
互联网技术与新能源技术将推动新一轮能源革命,智能电网与能源网的融合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催生了新一代绿色高效的能源利用体系。文中提出了智能电网与能源网可能发展的3种不同的融合模式:智能电网2.0、互联能源网和互联网+... 互联网技术与新能源技术将推动新一轮能源革命,智能电网与能源网的融合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催生了新一代绿色高效的能源利用体系。文中提出了智能电网与能源网可能发展的3种不同的融合模式:智能电网2.0、互联能源网和互联网+能源网,阐述了不同融合模式的形态特征,分析了不同融合模式的形成约束条件与应用场景。最后指出,不同的融合模式是智能电网与能源网融合在不同时间阶段或不同地区发展的主要代表性形态,分布格局存在时空差异性,并受到相关支撑技术发展、不同地域环境资源的差异、宏观政策导向等因素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能源互联网 融合 互联网+
下载PDF
新一代信息能源系统:能源互联网 被引量:48
12
作者 张勇军 陈泽兴 +2 位作者 蔡泽祥 李立浧 宋伟伟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16,共8页
"互联网+"技术正逐渐渗透能源行业,并推动智能电网与能源网深度融合。从多耦合能量流的随机动态特性、广域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能量-信息流的互作用特性3个方面分析智能电网与能源网融合背景下,能源互联网所构建的新... "互联网+"技术正逐渐渗透能源行业,并推动智能电网与能源网深度融合。从多耦合能量流的随机动态特性、广域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能量-信息流的互作用特性3个方面分析智能电网与能源网融合背景下,能源互联网所构建的新一代信息能源系统(CES)的形态特征;并以CES建模、系统分析方法、控制方法 3个核心技术为对象,概述CES在智能电网中的发展概况,进而提出相关核心技术在新一代CES中的发展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能源系统 能源互联网 互联网+ 技术挑战
下载PDF
计及需求价格弹性的区域能源中心建模与日前优化调度 被引量:23
13
作者 陈泽兴 张勇军 +2 位作者 许志恒 蔡泽祥 Thanhtung HA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7-35,共9页
能源市场管制放松的背景下,将能源价格作为一种可控资源,有望进一步推进区域能源中心(DEC)内电、气、冷/热等多种能源的优化运行。文中以能量枢纽为基础模型,提出了DEC功率平衡方程的通用线性化建模方法;同时,计及能源需求的价格弹性,... 能源市场管制放松的背景下,将能源价格作为一种可控资源,有望进一步推进区域能源中心(DEC)内电、气、冷/热等多种能源的优化运行。文中以能量枢纽为基础模型,提出了DEC功率平衡方程的通用线性化建模方法;同时,计及能源需求的价格弹性,对其进行分段线性化建模,并引入0-1变量及线性约束将分段线性函数的描述统一化。进一步,以DEC净收益最大化为目标,计及能源价格可控性,建立了DEC日前优化调度的混合整数二次规划模型,通过GAMS调用CPLEX进行求解。最后,以微网型DEC为例,验证了所提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分析了能源价格是否参与调控、不同价格弹性及新能源预测误差对调度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充分利用负荷的价格弹性,在最大化DEC净收益之余,有利于减小负荷方差和峰谷差,深度挖掘DEC的优化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弹性 区域能源中心 分段线性化 GAMS 优化调度
下载PDF
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输配电系统鲁棒经济调度分布式算法
14
作者 黄馨仪 刘明波 +1 位作者 林舜江 朱建全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5-177,共13页
随着风电以集中式和分布式的形式广泛接入输电系统和配电系统,如何在考虑风电出力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对输配电系统进行协同经济调度以确保整个系统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是新的挑战。文中首先建立了考虑风电出力不确定性的输配电系统鲁棒经济... 随着风电以集中式和分布式的形式广泛接入输电系统和配电系统,如何在考虑风电出力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对输配电系统进行协同经济调度以确保整个系统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是新的挑战。文中首先建立了考虑风电出力不确定性的输配电系统鲁棒经济调度模型,并采用多面体不确定集描述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然后,在列与约束生成(C&CG)算法框架下,分别针对C&CG主问题和C&CG子问题,提出基于利普希兹动态规划算法和目标级联分析法的分布式求解算法,以保证输电系统和配电系统信息的相对独立。最后,在小型输配电系统和某实际输配电系统上进行了仿真计算,其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系统 配电系统 不确定性 风电 鲁棒优化 经济调度 列与约束生成 利普希兹动态规划 目标级联分析
下载PDF
造纸污泥薄层干燥实验及动力学模型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刘凯 马晓茜 肖汉敏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9-154,共6页
通过造纸污泥薄层干燥实验,考察了温度对造纸污泥干燥特性的影响,引入薄层干燥模型对污泥干燥动力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泥层越薄和干燥温度越高,污泥干燥的速率就越快,当干燥温度从80℃上升到160℃时,相对应的最大干燥速率从0.008g/(... 通过造纸污泥薄层干燥实验,考察了温度对造纸污泥干燥特性的影响,引入薄层干燥模型对污泥干燥动力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泥层越薄和干燥温度越高,污泥干燥的速率就越快,当干燥温度从80℃上升到160℃时,相对应的最大干燥速率从0.008g/(g.min)上升到0.030g/(g.min);Modified page模型描述了薄层造纸污泥在烘箱中的干燥过程,应用Fick扩散模型,薄层造纸污泥在干燥温度为80℃~160℃时,有效扩散系数为2.2×10-10m2/s~3.96×10-10m2/s。通过Arrhenius方程建立温度和有效扩散系数之间的关系,得出水分扩散的活化能为9.435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污泥 薄层干燥 模拟 有效扩散系数 活化能
下载PDF
基于弱鲁棒优化的微能源网调度方法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勇军 林晓明 +1 位作者 许志恒 陈泽兴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75-82,共8页
微能源网中的新能源和负荷存在不确定性,给系统安全运行带来挑战。鲁棒优化常用于处理不确定性问题,能够保证微能源网的安全性,但具有保守性强的缺点。而弱鲁棒优化能够有效改善传统鲁棒优化的保守度。文中对典型的微能源网进行数学建模... 微能源网中的新能源和负荷存在不确定性,给系统安全运行带来挑战。鲁棒优化常用于处理不确定性问题,能够保证微能源网的安全性,但具有保守性强的缺点。而弱鲁棒优化能够有效改善传统鲁棒优化的保守度。文中对典型的微能源网进行数学建模,并构建了基于弱鲁棒优化的微能源网调度模型。模型计及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的不确定性,在能源供求关系中引入表征能源功率缺额的松弛变量,以微能源网的综合利润与惩罚项之差最大为目标,并通过对等式转化理论将不确定性约束转化为确定性约束,使其可通过常规优化方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仿真算例进行验算,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不仅可以改善调度保守性,提高调度经济性,而且可以适应不同决策者的调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能源网 不确定性 弱鲁棒优化 经济性 鲁棒性
下载PDF
孤岛型混合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0
17
作者 马艺玮 杨苹 +1 位作者 吴捷 周少雄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3-120,共8页
为有效提高孤岛型混合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等综合效益,提出了一种基于风-光-沼混合可再生能源的孤岛型分布式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文中分析了各种可再生能源的特性、分布式发电系统的主要综合效益指标以及系统... 为有效提高孤岛型混合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等综合效益,提出了一种基于风-光-沼混合可再生能源的孤岛型分布式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文中分析了各种可再生能源的特性、分布式发电系统的主要综合效益指标以及系统运行条件,并设计了相应的混合发电系统结构,建立了电源功率模型、3种优化目标模型和系统全局优化模型,提出了系统协调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方案是有效的,且在满足动态负载需求上具有较优的系统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系统 混合可再生能源 全局优化 协调控制策略
下载PDF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关键技术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47
18
作者 郭红霞 陆进威 +1 位作者 杨苹 刘泽健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5-144,共10页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ILM)技术能够利用在总线处单点测量的数据识别用户内部的负荷,是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与透明电网的基础技术之一。在分析NILM基本实现框架和技术体系的基础上,对NILM应用亟需解决的三大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综述,包括数据...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ILM)技术能够利用在总线处单点测量的数据识别用户内部的负荷,是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与透明电网的基础技术之一。在分析NILM基本实现框架和技术体系的基础上,对NILM应用亟需解决的三大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综述,包括数据源选择、算法精度和可扩展性问题。在数据源选择问题上,分析并总结了低频与高频数据源在NILM中的应用,尤其是智能电表在NILM中的应用;在算法精度问题上,对现有NILM算法模型与算法评估方案进行了回顾与分析;而针对目前少有研究涉及可扩展性问题,通过联动NILM与语音识别和机器学习领域,对去噪识别与新负荷的标记和训练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最后对NILM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 机器学习 智能电表 泛在电力物联网 透明电网
下载PDF
分布式能源动态聚合于虚拟电厂的演化博弈决策方法和机理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谢敏 黄莹 +1 位作者 李弋升 刘明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958-4970,共13页
在市场环境下,计及市场有限信息及动态环境影响的分布式能源与虚拟电厂的双边动态聚合,能够提高参与人的积极性并有效保障聚合结果的稳定性,具有实际意义。基于此背景,计及市场环境下分布式能源与虚拟电厂的双层博弈关系,该文首先提出... 在市场环境下,计及市场有限信息及动态环境影响的分布式能源与虚拟电厂的双边动态聚合,能够提高参与人的积极性并有效保障聚合结果的稳定性,具有实际意义。基于此背景,计及市场环境下分布式能源与虚拟电厂的双层博弈关系,该文首先提出了多分布式能源及多虚拟电厂背景下的虚拟电厂聚合及运营机制。然后,基于势博弈理论构建了计及多种分布式能源的虚拟电厂调度模型,在确保虚拟电厂内部成员调度博弈均衡存在的同时用于支撑聚合决策的演化分析。进而,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分布式能源动态聚合于虚拟电厂的决策演化模型,实现对市场动态聚合结果的预测。最后,通过算例仿真及方法对比,验证了该文所提模型的可行性、普适性及所得聚合结果的市场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演化博弈理论 动态聚合 势博弈 双边选择 分布式能源
原文传递
基于轨迹灵敏度技术的PSS和SVC协调优化设计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明波 黄义隆 林舜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57,72,共7页
提出了一种协调电力系统稳定器和静止无功补偿器参数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其目标函数是故障后各台发电机的转速和装设静止无功补偿器的节点电压变化量的加权和,不等式约束包括各个控制器参数的变化范围限制.通过计算发电机转速和无功补... 提出了一种协调电力系统稳定器和静止无功补偿器参数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其目标函数是故障后各台发电机的转速和装设静止无功补偿器的节点电压变化量的加权和,不等式约束包括各个控制器参数的变化范围限制.通过计算发电机转速和无功补偿节点电压变化量对各控制器参数的轨迹灵敏度,获得目标函数对各控制器参数的梯度,加快了收敛速度,有利于寻找最优解.目标函数中加入阻尼功角振荡和降低电压波动的因素,兼顾了系统功角稳定性和电压稳定性.在3机9节点和10机39节点系统的仿真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抑制低频振荡,提高暂态稳定性和小干扰稳定性,并降低故障后的电压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器 静止无功补偿器 协调优化设计 轨迹灵敏度 共轭梯度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