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电网与能源网融合的模式及其发展前景 被引量:90
1
作者 李立浧 张勇军 +3 位作者 陈泽兴 蔡泽祥 韩永霞 杨苹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共9页
互联网技术与新能源技术将推动新一轮能源革命,智能电网与能源网的融合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催生了新一代绿色高效的能源利用体系。文中提出了智能电网与能源网可能发展的3种不同的融合模式:智能电网2.0、互联能源网和互联网+... 互联网技术与新能源技术将推动新一轮能源革命,智能电网与能源网的融合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催生了新一代绿色高效的能源利用体系。文中提出了智能电网与能源网可能发展的3种不同的融合模式:智能电网2.0、互联能源网和互联网+能源网,阐述了不同融合模式的形态特征,分析了不同融合模式的形成约束条件与应用场景。最后指出,不同的融合模式是智能电网与能源网融合在不同时间阶段或不同地区发展的主要代表性形态,分布格局存在时空差异性,并受到相关支撑技术发展、不同地域环境资源的差异、宏观政策导向等因素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能源互联网 融合 互联网+
下载PDF
计及需求价格弹性的区域能源中心建模与日前优化调度 被引量:23
2
作者 陈泽兴 张勇军 +2 位作者 许志恒 蔡泽祥 Thanhtung HA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7-35,共9页
能源市场管制放松的背景下,将能源价格作为一种可控资源,有望进一步推进区域能源中心(DEC)内电、气、冷/热等多种能源的优化运行。文中以能量枢纽为基础模型,提出了DEC功率平衡方程的通用线性化建模方法;同时,计及能源需求的价格弹性,... 能源市场管制放松的背景下,将能源价格作为一种可控资源,有望进一步推进区域能源中心(DEC)内电、气、冷/热等多种能源的优化运行。文中以能量枢纽为基础模型,提出了DEC功率平衡方程的通用线性化建模方法;同时,计及能源需求的价格弹性,对其进行分段线性化建模,并引入0-1变量及线性约束将分段线性函数的描述统一化。进一步,以DEC净收益最大化为目标,计及能源价格可控性,建立了DEC日前优化调度的混合整数二次规划模型,通过GAMS调用CPLEX进行求解。最后,以微网型DEC为例,验证了所提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分析了能源价格是否参与调控、不同价格弹性及新能源预测误差对调度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充分利用负荷的价格弹性,在最大化DEC净收益之余,有利于减小负荷方差和峰谷差,深度挖掘DEC的优化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弹性 区域能源中心 分段线性化 GAMS 优化调度
下载PDF
基于弱鲁棒优化的微能源网调度方法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勇军 林晓明 +1 位作者 许志恒 陈泽兴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75-82,共8页
微能源网中的新能源和负荷存在不确定性,给系统安全运行带来挑战。鲁棒优化常用于处理不确定性问题,能够保证微能源网的安全性,但具有保守性强的缺点。而弱鲁棒优化能够有效改善传统鲁棒优化的保守度。文中对典型的微能源网进行数学建模... 微能源网中的新能源和负荷存在不确定性,给系统安全运行带来挑战。鲁棒优化常用于处理不确定性问题,能够保证微能源网的安全性,但具有保守性强的缺点。而弱鲁棒优化能够有效改善传统鲁棒优化的保守度。文中对典型的微能源网进行数学建模,并构建了基于弱鲁棒优化的微能源网调度模型。模型计及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的不确定性,在能源供求关系中引入表征能源功率缺额的松弛变量,以微能源网的综合利润与惩罚项之差最大为目标,并通过对等式转化理论将不确定性约束转化为确定性约束,使其可通过常规优化方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仿真算例进行验算,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不仅可以改善调度保守性,提高调度经济性,而且可以适应不同决策者的调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能源网 不确定性 弱鲁棒优化 经济性 鲁棒性
下载PDF
计及多评价指标的园区能源互联网双层优化配置 被引量:39
4
作者 林晓明 张勇军 +2 位作者 陈伯达 范苏纯 陈泽兴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8-15,30,共9页
在坚持走能源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背景下,园区能源互联网成为能源领域重要的发展趋势。搭建了园区能源互联网的典型架构,并对能源设备进行建模;提出了综合能源自给率、综合能源利用率和能量缺额期望的评价指标;进一步,计及上述评价指标,构... 在坚持走能源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背景下,园区能源互联网成为能源领域重要的发展趋势。搭建了园区能源互联网的典型架构,并对能源设备进行建模;提出了综合能源自给率、综合能源利用率和能量缺额期望的评价指标;进一步,计及上述评价指标,构建了园区能源互联网双层优化配置模型。所述模型考虑了能源设备N-1故障的能量缺额惩罚成本,以及综合能源自给率、综合能源利用率、能量缺额期望的约束,并以结合灾变遗传算法和CPLEX求解器的混合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典型住宅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述方法能够兼顾系统的经济性、能源可持续性、高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评价指标 能源设备 双层优化
下载PDF
基于知识迁移Q学习算法的多能源系统联合优化调度 被引量:28
5
作者 瞿凯平 张孝顺 +1 位作者 余涛 韩传家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8-25,共8页
随着能源互联网的提出,传统的单一能源优化利用模式正在发生变革,多种能源网络协调优化模式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此背景下,首先以能源中心建模方法建立了多能源系统的联合优化调度框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计及含阀点效应供能成本和碳... 随着能源互联网的提出,传统的单一能源优化利用模式正在发生变革,多种能源网络协调优化模式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此背景下,首先以能源中心建模方法建立了多能源系统的联合优化调度框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计及含阀点效应供能成本和碳排放目标的典型多能源系统联合优化调度模型。其次,对于此不连续可微、非凸的非线性问题,以知识迁移Q学习算法和内点法构成级联式算法进行求解,即上层Q学习以机组有功功率作为动作变量,下层以内点法求解机组有功功率确定后的多能源系统优化模型,并通过知识迁移提高求解效率。最后,以33能源中心测试系统为算例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源系统 优化调度 能源中心 级联式算法 知识迁移Q学习 内点法
下载PDF
基于混合自动机的综合能源系统状态转移空间建模 被引量:3
6
作者 陈炎森 王鹏宇 +3 位作者 杨义 包涛 杨苹 姚森敬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3-113,共11页
目前对于综合能源系统的建模,更多从系统输入-输出关系、内部状态与输入输出的关系进行描述,其内部状态在不同阶段的转移过程难以清晰表达。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占比大幅度提升后,综合能源系统在不同阶段的运行状态及状态转移过程需要可... 目前对于综合能源系统的建模,更多从系统输入-输出关系、内部状态与输入输出的关系进行描述,其内部状态在不同阶段的转移过程难以清晰表达。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占比大幅度提升后,综合能源系统在不同阶段的运行状态及状态转移过程需要可观可控。为此,提出了基于混合自动机的综合能源系统分阶段状态转移空间建模方法,对综合能源系统内部状态的分阶段转移条件及其转移过程进行精准描述,有利于对综合能源系统内部所有能源生产单元和能源消费单元从启动、运行到停止的全过程进行分阶段管理与优化控制。仿真算例表明,所提模型对综合能源系统分阶段的状态转移轨迹实现了全过程观测,有利于实现全过程分阶段的高效管理与优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混合自动机 状态转移空间建模 转移条件 状态轨迹
下载PDF
交直流电网故障暂态功率倒向解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李晓华 蔡泽祥 +2 位作者 黄明辉 刘之尧 李一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1-66,85,共7页
针对交直流电网出现的暂态功率倒向现象而导致继电保护误动的问题,从继电保护的视角出发,在电磁暂态时间框架下研究交直流系统相互影响机理和交流故障特征的变异机理,提出在换相失败电磁暂态过程的解析分析、特征变异对保护性能的影响... 针对交直流电网出现的暂态功率倒向现象而导致继电保护误动的问题,从继电保护的视角出发,在电磁暂态时间框架下研究交直流系统相互影响机理和交流故障特征的变异机理,提出在换相失败电磁暂态过程的解析分析、特征变异对保护性能的影响评估方法和评价指标,进而给出了交直流混合电网界定暂态功率倒向的计算模型和方法。交直流系统相互作用而引发的暂态功率倒向是由交流故障和直流系统快速变化引起的2个不同扰动源同时作用于电网元件,且满足一定电气和时序条件下"竞争"的必然结果。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述模型和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系统 继电保护 电磁暂态 暂态功率倒向 故障特征变异 电气竞争 时序竞争
下载PDF
中压馈线理论线损率标杆值的优化设计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9
8
作者 安晓华 欧阳森 +1 位作者 冯天瑞 吴裕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9-206,共8页
当前配电网馈线的理论线损率标杆值主要靠历史完成值或管理经验等因素设置,缺乏理论依据,科学性不强,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聚类?基态修正的中压配电网馈线理论线损率标杆值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从线损贡献率和数据获取性2个角度出发,... 当前配电网馈线的理论线损率标杆值主要靠历史完成值或管理经验等因素设置,缺乏理论依据,科学性不强,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聚类?基态修正的中压配电网馈线理论线损率标杆值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从线损贡献率和数据获取性2个角度出发,设计一套中压配电网馈线的线损率三维指标体系;然后,利用模糊聚类原理对馈线进行有效性模糊聚类,确定各类的基态馈线,并采用等值电阻法和统计计算法,分类对非基态馈线的理论线损率进行修正计算;最后,建立求解理论线损率标杆值的优化模型,模型以各类馈线降损空间最大为目标,以馈线运维管理水平、设备构架条件和概率分布为约束。以广东省某市供电企业的中压配电网馈线为实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线损率标杆值 模糊聚类 基态修正算法 管理线损率系数 等值电阻法 统计计算法
原文传递
考虑运行策略和投资主体利益的电转气容量双层优化配置 被引量:30
9
作者 许志恒 张勇军 +2 位作者 陈泽兴 林晓明 陈伯达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76-84,共9页
电转气(P2G)技术的日益成熟,促进了电网和天然气网间的耦合,使两者间实现大规模互联成为可能。文中利用条件风险价值(CVaR)理论,对风电不确定性给电—气互联系统带来的运行风险及其成本进行了分析。在计及风力发电企业和电—气互联系统... 电转气(P2G)技术的日益成熟,促进了电网和天然气网间的耦合,使两者间实现大规模互联成为可能。文中利用条件风险价值(CVaR)理论,对风电不确定性给电—气互联系统带来的运行风险及其成本进行了分析。在计及风力发电企业和电—气互联系统两个利益主体后,构建了P2G设备容量配置双层规划模型,以风力发电企业净利润作为上层目标,电—气互联系统运行成本为下层目标。并通过基于灾变遗传算法和内点法的混合求解算法进行仿真求解。利用IEEE 39节点电网和修改的比利时20节点天然气网组成的仿真系统,验证了配置P2G设备来提高风电消纳率和降低系统弃风风险的可行性。并进一步对比分析了置信度和弃风风险成本系数对P2G配置策略及系统运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转气 电—气互联系统 条件风险价值 双层规划
下载PDF
基于集成学习的孤岛微电网源—荷协同频率控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德志 张孝顺 +2 位作者 刘前进 余涛 潘振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6-52,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集体智慧的集成学习算法,以实现孤岛微电网下分布式电源与负荷的协同频率控制。通过引入负荷聚合商来对大规模家庭用户进行聚合,解决源—荷协同频率控制下的"维数灾难"问题。负荷聚合商根据每个家庭中温控设备的... 提出一种基于集体智慧的集成学习算法,以实现孤岛微电网下分布式电源与负荷的协同频率控制。通过引入负荷聚合商来对大规模家庭用户进行聚合,解决源—荷协同频率控制下的"维数灾难"问题。负荷聚合商根据每个家庭中温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可以连续地评估其可参与辅助调频的储备能力。集成学习算法由多个子优化器和一个学习集中器组成,子优化器发挥集体智慧能力为学习集中器提供探索和开发样本,而强化学习主要用于知识学习与迁移。通过孤岛微电网的仿真算例可以验证集成学习能够有效满足源—荷协同频率控制的周期要求和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荷协同 频率控制 集成学习 强化学习
下载PDF
基于AVC系统的省地电网关口无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勇军 张锡填 苏杰和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771-2777,共7页
定量评估省级电网的无功调控能力以确定关口无功功率控制范围,是大电网自动电压控制(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AVC)的关键。基于电网分层解耦的理念,首先给出了平均协调功率因数限值(average coordination power factor limits,ACPF)... 定量评估省级电网的无功调控能力以确定关口无功功率控制范围,是大电网自动电压控制(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AVC)的关键。基于电网分层解耦的理念,首先给出了平均协调功率因数限值(average coordination power factor limits,ACPF)的定义来评价省级电网的无功承受极限,并求解ACPF的优化数学模型,得到ACPF与省级电网下送负荷水平的相关性曲线;接着根据各500 kV变电站负荷的差异性,近似线性化计算上游关口协调功率因数限值,并以其为约束条件建立下游关口协调功率因数下限值的计算模型及其快速估算方法,实现AVC系统参数的动态整定;最后给出了AVC系统省地协调的关口无功功率控制实现方法。应用到广东某区域电网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方法在节能降损、提升电压质量、提高省级电网电压无功安全裕度以及挖掘片区变电容量等方面优势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因数 电压调控 自动电压控制 协调控制 无功功率
原文传递
计及动态管存的电—气互联系统优化调度与高比例风电消纳 被引量:35
12
作者 陈泽兴 赵振东 +2 位作者 张勇军 林晓明 陈伯达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1-40,49,共11页
面向高比例风电接入下电—气互联系统(IEGS)的日前优化调度问题,首先提出了风电并网功率比例因子,将其作为控制变量引入风电的随机性模型中,使风电建模可反映风电不确定程度与并网功率的相关性。其次,基于天然气传输的动态管存模型及流... 面向高比例风电接入下电—气互联系统(IEGS)的日前优化调度问题,首先提出了风电并网功率比例因子,将其作为控制变量引入风电的随机性模型中,使风电建模可反映风电不确定程度与并网功率的相关性。其次,基于天然气传输的动态管存模型及流量平衡方程,推导了动态管存特性在应对天然气负荷波动时所呈现的缓冲特性机理。进一步地,以IEGS外购能源费用最小为目标,计及动态管存特性,同时引入极限场景的优化方法,建立了含高比例风电的IEGS日前经济调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线性化求解。最后,构建仿真系统,验证了动态管存特性对风电不确定性功率的缓解作用,可有效提升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同时,得出电转气(P2G)设备的应用有利于提升风电消纳能力的结论,但该能力受到风电不确定程度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存 高比例风电 电-气互联系统 电转气 优化调度
下载PDF
分布式供能系统场景竞争力的分类评价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安晓华 欧阳森 杨家豪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9-75,109,共8页
分布式供能系统影响因素纷繁复杂,发展场景类型多样,针对其投建规划与经济评价中缺乏量化方法的问题,文中建立一种分布式供能系统场景竞争力的分类评价模型。首先,考虑反映场景竞争力的软硬性条件,建立分布式供能系统场景竞争力的三级... 分布式供能系统影响因素纷繁复杂,发展场景类型多样,针对其投建规划与经济评价中缺乏量化方法的问题,文中建立一种分布式供能系统场景竞争力的分类评价模型。首先,考虑反映场景竞争力的软硬性条件,建立分布式供能系统场景竞争力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指标高贡献率及数据易获取性为原则,筛选出场景竞争力的实用评价指标;然后,对分布式供能系统进行自上而下的全面逐级分类,系统分析各类型场景的发展特点;最后,以实用评价指标为输入变量,以场景竞争力的分类评价值为输出变量,在采用熵权法针对不同场景引入指标贡献系数的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进行场景竞争力评价值的求解。基于南方部分省区分布式供能系统的统计数据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供能系统 场景竞争力 分类评价 熵权法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大电网省地电压调控的博弈收益函数建模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勇军 李启峰 张锡填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4-260,共7页
提出了省地两级电网电压调控博弈的收益函数模型,由表征博弈双方所关注的调控效用和成本构成,以权重系数反映博弈方对效用或成本指标的关心程度,是博弈机制、主体对相关指标的关注程度及策略组合的函数。研究了博弈机制对收益函数的计... 提出了省地两级电网电压调控博弈的收益函数模型,由表征博弈双方所关注的调控效用和成本构成,以权重系数反映博弈方对效用或成本指标的关心程度,是博弈机制、主体对相关指标的关注程度及策略组合的函数。研究了博弈机制对收益函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对策略组合的纳什均衡的影响,揭示了省地两级电压调控失配的博弈机理。通过对某区域电网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行仿真计算,对比分析三种不同的博弈机制的纳什均衡。纳什均衡分析表明,解决省地电网电压调控失配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改变对电压调控的考核指标及对其关注程度的认知,建立合理的合作机制,使得各主体的占优策略能够符合全网的趋优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电压调控 失配 博弈论 收益函数
下载PDF
考虑光储可持续带载能力的配电网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黄伟 陈伯达 +1 位作者 羿应棋 张勇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10-1517,共8页
建立不同天气类型下的光伏出力时序模型,并提出光伏可信出力在线计算方法。通过定义持续带载功率裕度和持续带载能量裕度指标衡量光储系统可持续带载能力,据此提出含光储微电网的动态孤岛划分策略。考虑光伏出力和负荷需求的波动性,对... 建立不同天气类型下的光伏出力时序模型,并提出光伏可信出力在线计算方法。通过定义持续带载功率裕度和持续带载能量裕度指标衡量光储系统可持续带载能力,据此提出含光储微电网的动态孤岛划分策略。考虑光伏出力和负荷需求的波动性,对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算法进行改进。最后对RBTS Bus6配电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估,算例结果表明考虑光储可持续带载能力的配电网动态孤岛划分策略能保证微网内重要负荷的持续稳定运行,提高配电网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源 储能 孤岛 可持续带载能力 可靠性
原文传递
兼顾变电站暂降严重性及装置差异的电能质量监测网络优化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平 欧阳森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1-167,共7页
提出了一种兼顾变电站暂降严重性及装置差异的电能质量监测网络优化方法。首先,引入落雷密度、污区等级、电缆化率、额定容量等指标衡量变电站暂降严重性,采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进行变电站暂降严重性评价,并进行等级划分。其次,根据最新... 提出了一种兼顾变电站暂降严重性及装置差异的电能质量监测网络优化方法。首先,引入落雷密度、污区等级、电缆化率、额定容量等指标衡量变电站暂降严重性,采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进行变电站暂降严重性评价,并进行等级划分。其次,根据最新电力行业标准,将监测装置按性能划分为A,B,C,D这4类。在此基础上,提出电能质量监测网络的阶段式优化方法:第1阶段,改进传统可观测区域(MRA)矩阵法,引入严重性评价值,在若干变电站配置A类监测装置,保证对全网电压暂降完全可观测;第2阶段,根据变电站严重性等级,依次配置4类监测装置,重点监测电压暂降,并兼顾其他电能质量问题。最后,通过实例仿真计算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监测网络 暂降严重性 监测装置差异 综合评价 等级划分
下载PDF
基于PSCAD/EMTDC的电气化铁路接入电网的电能质量评估方法 被引量:11
17
作者 欧阳森 梁伟斌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2-58,共7页
目前电气化铁路接入电网对电能质量影响的建模过程复杂,仿真场景不够全面,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一种基于PSCAD/EMTDC的电气化铁路接入电网的电能质量评估方法。首先,本文提出一种基于PSCAD/EMTDC的电气化铁路接入电网的仿真模型,其中... 目前电气化铁路接入电网对电能质量影响的建模过程复杂,仿真场景不够全面,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一种基于PSCAD/EMTDC的电气化铁路接入电网的电能质量评估方法。首先,本文提出一种基于PSCAD/EMTDC的电气化铁路接入电网的仿真模型,其中包含以负荷+谐波源方式表征电力机车的功率特性和谐波特性的等效电力机车模型,该模型以机车出厂测试报告或实测数据为依据,达到简化建模过程的目的;其次,为了使分析过程更全面,提出了结合电力机车的车型、工况、数量组合三个维度的仿真场景设置方案;最后,以深茂铁路为例,对广东省某牵引站带不同电力机车场景进行详细的电能质量评估,有效分析了电气化铁路接入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电气化铁路 PSCAD/EMTDC 仿真模型 评估
下载PDF
大电网多级电压调控失配问题分析及其博弈建模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勇军 林建熙 杨银国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34-39,共6页
大电网发展的容性化、耦合化和复杂化使得其电压调控的难度越来越大,表现在工程上产生了多级调度之间的电压调控失配问题。归纳了大电网多级电压调控失配的主要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及其危害,进而分析了大电网多级电压调控失配的博弈本质... 大电网发展的容性化、耦合化和复杂化使得其电压调控的难度越来越大,表现在工程上产生了多级调度之间的电压调控失配问题。归纳了大电网多级电压调控失配的主要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及其危害,进而分析了大电网多级电压调控失配的博弈本质和机理,提出了大电网多级电压调控的博弈模型。通过算例的纳什均衡求解和合作博弈分析,证明了采用博弈论来解释电压调控失配的机理和解决失配问题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电网 多级调度 电压调控 调控失配 博弈论
下载PDF
低压脱扣器电压暂降试验分析及配置策略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平 欧阳森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4-80,共7页
当前配网中低压脱扣器因电压暂降事件动作跳闸,会导致用户负荷损失严重,针对此问题,国内外均尚未针对低压脱扣器提出行之有效的配置策略。本文首先分析了低压脱扣器工作原理,归纳并分析了影响低压脱扣器正常工作的诸多因素(电压波动、... 当前配网中低压脱扣器因电压暂降事件动作跳闸,会导致用户负荷损失严重,针对此问题,国内外均尚未针对低压脱扣器提出行之有效的配置策略。本文首先分析了低压脱扣器工作原理,归纳并分析了影响低压脱扣器正常工作的诸多因素(电压波动、过电压、谐波、欠频等)。其次,在深入分析现行国家标准基础上,设计了电压暂降试验平台和试验步骤,以目前主流DW45系列万能式断路器所配置GXQ-M型低压脱扣器为例,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其在电压暂降作用下的动作区域、不动作区域和模糊区域。最后,结合试验结果,分别从制造商、用户以及供电部门等方面提出了低压脱扣器应对电压暂降的要求与配置策略,并建议国家标准进行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脱扣器 电压暂降 试验 配置策略
下载PDF
大方式下省地电网无功电压实时趋优控制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周保荣 羿应棋 +1 位作者 张勇军 黄廷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6-133,共8页
针对大方式下省地两级电网的无功电压调控需求难以同时兼顾的问题,指出了省地电网无功电压调控失配的一种表现形式——220kV变压器中压侧电压调控失配,提出了一种新的失配风险评估模型,增加了变压器中压侧电压调控失配的判据。据此制定... 针对大方式下省地两级电网的无功电压调控需求难以同时兼顾的问题,指出了省地电网无功电压调控失配的一种表现形式——220kV变压器中压侧电压调控失配,提出了一种新的失配风险评估模型,增加了变压器中压侧电压调控失配的判据。据此制定了相应去失配策略,避免了因地调无功电压调控手段配合不当而导致的变压器中压侧电压调控失配问题。进而提出了省地电网无功电压实时趋优控制方法,以兼顾省地电网无功电压调控需求为控制目标,以关口无功、关口电压和变压器中压侧电压为控制特征参数,在不依赖于全网精确严格的优化计算的前提下,实现省地两级电网无功电压调控状态的实时趋优。应用到某区域电网的仿真结果表明,所述方法不仅能够实现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的统一,而且具备控制实时性和可靠性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电压控制 调控失配 关口无功 趋优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