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胸腔镜微创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许发珍 陈凯明 +1 位作者 朱铭 苏少萍 《中国当代医药》 2024年第1期39-42,46,共5页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微创手术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和高州市人民医院接受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0)、B组(30例)。A组行全胸...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微创手术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和高州市人民医院接受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0)、B组(30例)。A组行全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B组行传统正中开胸心脏手术。比较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长于B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引流量少于B组,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第1天、术后第三日伤口疼痛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身体应激反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2h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均高于术前,但A组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较正中开胸心脏手术,全胸腔镜微创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手术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低、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 正中开胸手术 并发症 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手术
下载PDF
外科矫治三尖瓣下移畸形13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景伟 陈海生 +5 位作者 钟焕清 钟志敏 程国栋 谢翠贤 胡楝 赖锋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8期2159-2160,共2页
目的:总结13例三尖瓣下移畸形手术矫治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对13例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施行了手术矫治,其中三尖瓣成形术10例,三尖瓣置换术3例,同期行双向腔肺分流术2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6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目的:总结13例三尖瓣下移畸形手术矫治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对13例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施行了手术矫治,其中三尖瓣成形术10例,三尖瓣置换术3例,同期行双向腔肺分流术2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6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早期并频发室性早搏1例。术后B超示10例成形术患者中3例有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术后随访心功能均达Ⅰ~Ⅱ级。结论:应根据病变情况适期选用最佳方法矫治三尖瓣下移畸形,并同期治疗合并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 畸形 外科矫治 瓣膜成形 瓣膜置换
下载PDF
原发性心脏肿瘤外科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浪 曹勇 +1 位作者 陈凯明 赖锋华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第5期558-560,565,共4页
目的回顾性总结原发性心脏肿瘤外科切除的手术方法和经验,分析其临床疗效和随访结果。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9年9月,于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149例,术前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接受全麻体外循环下肿瘤切除手术,均... 目的回顾性总结原发性心脏肿瘤外科切除的手术方法和经验,分析其临床疗效和随访结果。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9年9月,于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149例,术前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接受全麻体外循环下肿瘤切除手术,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直视下手术,完全切除148例,部分切除1例。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21例,三尖瓣成形术14例,房颤射频消融4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二尖瓣置换术1例。术中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评价手术切除效果和瓣膜功能,术后常规病理检查明确肿瘤类型。结果住院期间,全组患者死亡1例,右室肉瘤患者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第5 d死亡,其余均顺利康复出院。病理检查示良性肿瘤145例(97.32%),恶性肿瘤3例(2.01%),交界性肿瘤1例(0.67%)。134例随访2个月~14年,失访15例,良性肿瘤均未复发,随访生存良好。2例右室肉瘤分别于术后7个月、1年1个月复发,术后11个月、1年3个月死亡。结论原发性心脏肿瘤首选外科手术切除,高龄、心功能不全并非禁忌症,临床疗效取决于病理类型和手术时机。良性肿瘤预后好,把握手术时机和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恶性肿瘤易复发,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心脏肿瘤 外科治疗 疗效
下载PDF
法洛四联症伴冠状动脉畸形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4
作者 钟志敏 钟焕清 +2 位作者 谢翠贤 胡楝 刘超 《河北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302-305,共4页
目的:总结对19例法洛四联症伴冠状动脉畸形的外科治疗的结果和经验。方法:对2000年7月至2010年7月施行19例法洛四联症伴冠状动脉畸形的外科治疗进行总结。年龄8个月-25岁,体重8.5-52.0 kg。其中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状动脉或前降支6例,... 目的:总结对19例法洛四联症伴冠状动脉畸形的外科治疗的结果和经验。方法:对2000年7月至2010年7月施行19例法洛四联症伴冠状动脉畸形的外科治疗进行总结。年龄8个月-25岁,体重8.5-52.0 kg。其中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状动脉或前降支6例,左前降支起源于右冠状动脉9例,有异常粗大的圆锥动脉4例,均横跨右室流出道(近肺动脉瓣环处),其中一期手术16例,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采用绦纶片或者牛心包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采用心包片补片或心包片加绦纶片加宽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姑息手术3例。结果:手术死亡3例,手术死亡率为15.8%,手术死亡率较高,手术死亡原因主要为低心排综合征。结论:法洛四联症合并冠状动脉畸形的手术死亡率较高,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和右室流出道重建方法可提高手术效果。但横跨右室流出道的冠状动脉畸形是法洛四联症治疗手术中的风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冠状动脉畸形 外科治疗
下载PDF
婴幼儿法洛四联征177例外科治疗 被引量:2
5
作者 钟志敏 谢翠贤 +2 位作者 胡楝 余观水 刘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6期172-174,共3页
目的:总结婴幼儿法洛四联征(TOF)外科手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177例患法洛四联征患儿,1例行中心分流姑息手术,其余均行根治术,其中102例给予右心室流出道(RVOT)心包补片,72例给予跨瓣环心包补片,其中12例加宽至左肺动脉,单冠脉畸形影响... 目的:总结婴幼儿法洛四联征(TOF)外科手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177例患法洛四联征患儿,1例行中心分流姑息手术,其余均行根治术,其中102例给予右心室流出道(RVOT)心包补片,72例给予跨瓣环心包补片,其中12例加宽至左肺动脉,单冠脉畸形影响右室流出道1例行右室-肺动脉外管道,1例游离肺动脉与右室直接吻合。全组均使用膜肺、全胶体预充并采用改良超滤技术。结果:治愈171例,手术死亡6例,死亡率为3.39%。合并低心排出量综合征7例,急性肾功能衰竭5例,消化道大出血2例,肺部感染5例。结论:婴幼儿TOF行根治手术效果良好,早期手术有利于患儿全身重要器官的发育。合理畸形矫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中麻醉、体外循环技术及术后管理也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征 心脏外科手术 心肺转流术
下载PDF
重症婴儿室间隔缺损外科治疗的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海生 陈景伟 +2 位作者 钟焕清 黄志辉 谢翠贤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 :总结重症婴儿室间隔缺损 (VSD)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全组 6 1例 ,术前均有反复感染、缺氧发作、营养不良、肺动脉高压和 (或 )心功能不全等的情况。做好抗感染、氧疗、降肺压、抗心力衰竭、营养支持等充分术前准备后行心内直视... 目的 :总结重症婴儿室间隔缺损 (VSD)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全组 6 1例 ,术前均有反复感染、缺氧发作、营养不良、肺动脉高压和 (或 )心功能不全等的情况。做好抗感染、氧疗、降肺压、抗心力衰竭、营养支持等充分术前准备后行心内直视手术 ,均用补片修补室缺。结果 :全组死亡 2例 ,生存 5 9例中低心排综合征 3例 ,肺动脉高压危象 4例 ,严重肺部感染 6例 ,血气胸及痰堵导致肺叶不张各 2例 ,拔管后窒息再插管 2例 ,严重心律失常 2例 ,VSD残余分流 1例。结论 :婴儿室间隔缺损伴有反复感染、缺氧发作、营养不良、肺动脉高压和 (或 )心功能不全等宜及早手术治疗 ,提高手术技巧和加强围术期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处科手术 婴儿
下载PDF
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1
7
作者 陈海生 程云阁 +3 位作者 钟焕清 黄志辉 谢翠贤 程国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8期634-635,共2页
目的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将62例先天性心脏病,根据患者的手术选择意愿分为2组。胸腔镜组24例,采用体外循环技术,胸腔镜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8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6例;开胸组38例,直视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 目的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将62例先天性心脏病,根据患者的手术选择意愿分为2组。胸腔镜组24例,采用体外循环技术,胸腔镜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8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6例;开胸组38例,直视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4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4例。结果2组均无死亡。2组体外循环时间[(74±28)minvs.(71±24)min]、升主动脉阻闭时间[(29±13)minvs.(28±12)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3.2±1.1)hvs.(3.3±1·1)h]无显著性差异(t=0·449、0·309、-0·349;P=0·655、0·758、0·729)。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χ2=2·646,P=0·104)。与开胸组比较,胸腔镜组术后胸腔引流量明显减少[(32±18)mlvs(66±28)ml;t=-5·290,P=0·000],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6·1±1·2)dvs.(7·6±2·2)d;t=-3·059,P=0·003]。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经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行电视胸腔镜与心内直视手术138例 被引量:22
8
作者 陈海生 程云阁 +2 位作者 谢翠贤 黄志辉 许发珍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61-362,共2页
目的总结采用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CPB)技术应用于电视胸腔镜心脏手术和某些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右股动脉插供血管,右股静脉和/或上腔静脉插引流管建立CPB,在电视胸腔镜下行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46例,室间隔缺损(V... 目的总结采用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CPB)技术应用于电视胸腔镜心脏手术和某些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右股动脉插供血管,右股静脉和/或上腔静脉插引流管建立CPB,在电视胸腔镜下行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46例,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58例,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加小切口行二尖瓣置换术29例,心脏不停跳下直视肺动脉瓣狭窄矫治术5例. 结果所有患者无死亡,灌注流量1.6~2.4L/min·m2,平均1.9L/min·m2;灌注压50~80mmHg(1 kPa=7.5mmHg),平均56mmHg;CPB时间8~157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18~65min.2例患者于术后出现右下肢局部麻木、疼痛,均于7d后消失,未发生其它与周围CPB有关的并发症.结论股动、静脉插管建立CPB技术可应用于电视胸腔镜心脏手术和某些有适应证的心脏手术患者,其风险小、安全、简便、省时,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体外循环 电视胸腔镜 心脏手术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1与高压氧在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海生 谢翠贤 +5 位作者 钟焕清 黄志辉 钟志敏 陈景伟 何勇 陈凯明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10-311,共2页
目的 应用前列腺素E1 (PGE1 )和高压氧吸入对先天性心脏病 (简称先心病 ,CHD)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提高临床手术治疗效果 ,并初步确定手术时机。方法 对 1 0例先心病 (CHD)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 (PH)患儿分别应用PGE1 [30ng/ (kg·... 目的 应用前列腺素E1 (PGE1 )和高压氧吸入对先天性心脏病 (简称先心病 ,CHD)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提高临床手术治疗效果 ,并初步确定手术时机。方法 对 1 0例先心病 (CHD)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 (PH)患儿分别应用PGE1 [30ng/ (kg·min) ]和PGE1 [30ng/ (kg·min) ]+高压氧吸入 [1~ 2个疗程 (7d为一疗程 ) ,2个标准大气压 ],PGE1 于术前和 (或 )术后应用 ,高压氧仅于术前应用 ,观察手术结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在降低平均肺动脉压 (mPAP)方面有显著疗效 ,联合组应用更为显著 (P均 <0 0 5 ) ;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 )、右心射血分数(EF)亦有不同程度改善 ,术后带机时间明显缩短 ,术后并发症减少。结论 PGE1 与高压氧治疗在降低先心病患儿mPAP方面有肯定作用 ,在提高PH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 高压氧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治疗
下载PDF
改良迷宫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早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邓元子 李韬 +3 位作者 胡楝 刘超 余观水 曹永科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434-436,共3页
目的:分析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迷宫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合并心房颤动的早期疗效。方法: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39例患者在瓣膜置换术同期采用双极射频消融系统,取改良迷宫手术路径治疗心房颤动。其中男性16例,女性23例,年龄23~69岁,二尖... 目的:分析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迷宫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合并心房颤动的早期疗效。方法: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39例患者在瓣膜置换术同期采用双极射频消融系统,取改良迷宫手术路径治疗心房颤动。其中男性16例,女性23例,年龄23~69岁,二尖瓣置换28例,双瓣膜置换11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型26例(包括5例使用成型环)。记录术前,术后当日,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心电图分析早期疗效。并取同期同一医师单纯瓣膜置换手术89例作为对比。结果:同期射频消融术组出院时窦性心律34例,3例仍为心房颤动,房颤消除率为87.1%。术后予胺碘酮治疗3个月。出院后3个月窦性心律35例,心房颤动消除率为89.7%。对比单纯瓣膜置换组在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前3 d胸腔积液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手术并发症无增加。结论:改良迷宫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合并心房颤动安全、简便,早期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改良迷宫手术 双极射频消融术 瓣膜置换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326例经验总结及随访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浪 陈凯明 +3 位作者 赖锋华 朱伯卫 姚祝飞 钟瑞平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5期576-579,共4页
目的总结经皮导管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临床经验,并对326例患者的中期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326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均经临床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确诊,排除干下型室间隔缺损,采取经皮导管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术后即刻左心室... 目的总结经皮导管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临床经验,并对326例患者的中期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326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均经临床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确诊,排除干下型室间隔缺损,采取经皮导管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术后即刻左心室造影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疗效,术后1 d、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行经胸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检查随访观察。结果经皮导管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成功率为98.3%(320/326),失败原因为室间隔缺损过大或过小、位置特殊、合并主动脉瓣脱垂及反流、损伤三尖瓣或主动脉瓣、房室传导阻滞等。术后并发症:1例术后1 d封堵器移位,急诊心脏外科手术处理;2例8 kg患儿术后股动脉血栓形成,尿激酶溶栓后治愈;12例新出现三尖瓣轻度反流或原有三尖瓣反流增多;1例损伤主动脉瓣致中度反流,急诊外科手术处理;56例出现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经激素、人体白蛋白、营养心肌等治疗后恢复窦性心律;17例不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5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术后10个月出现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治疗后恢复至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术后8 d出现脑出血,开颅发现脑血管畸形,外科处理后治愈。术后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心胸比例较术前改善。结论经皮导管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无需体外循环、成功率高等特点,值得推广,但应规范选择患者和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介入封堵 房室传导阻滞 随访
下载PDF
保留二尖瓣装置的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中杰 何勇 +5 位作者 曹勇 刘光强 陈冲 谢学弟 黄创业 游荣帆 《临床医学工程》 2016年第3期325-326,共2页
目的观察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采用保留二尖瓣装置的换瓣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间接诊的9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保留二尖瓣装置的换瓣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不保... 目的观察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采用保留二尖瓣装置的换瓣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间接诊的9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保留二尖瓣装置的换瓣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不保留二尖瓣装置的换瓣术进行治疗。观察及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分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LVEDD、LVESD显著低于对照组,FS、E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二尖瓣装置的换瓣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术后左心室的舒张、收缩、射血能力,从而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换瓣术 二尖瓣装置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巨大风心病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志兰 刘容丽 李锦 《河北医药》 CAS 2005年第3期234-235,共2页
目的 探讨影响巨大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患者预后的常见并发症及其监护措施。方法 分析 86例巨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心胸比 >0 .7,术前心功能Ⅲ级 5 6例 ,Ⅳ级 3 0例 ,二尖瓣置换(MVR) +三尖瓣成形术 (TVR) 3 9例 ,MVR +主动脉瓣... 目的 探讨影响巨大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患者预后的常见并发症及其监护措施。方法 分析 86例巨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心胸比 >0 .7,术前心功能Ⅲ级 5 6例 ,Ⅳ级 3 0例 ,二尖瓣置换(MVR) +三尖瓣成形术 (TVR) 3 9例 ,MVR +主动脉瓣置换术 (AVR) +TVR 47例 ,根据心脏大小分为四型 ,并根据不同心脏类型特点实施相应性护理。结果 本组发生低心排 3 2例、心律失常 44例、肺部感染 2 0例、呼吸衰竭 8例、肾功能障碍 6例、肝功能障碍 3例、脑栓塞 3例、廷迟性心包填塞 2例。手术早期死亡 5例 ,死于低心排综合征、肾功能衰竭及多脏器功能衰竭。Ⅲ型心脏术后早期低心排发生率高(P <0 .0 1) ,Ⅳ型心律失常发生率高 (P <0 .0 1)。结论 巨大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 ,以小左室(Ⅲ型 )和大左室 (Ⅳ型 )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 ,低心排及心律失常发生率高 ,应针对不同型心脏实施规范监护。通过严密监测神志、生命体征、CVP、尿量变化 ,加强正性肌力药物使用 ,延长呼吸机使用时间 ,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加强营养及肺部护理 ,抗凝适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 并发症 低心排 患者 发生率 心律失常 心脏 结论 量变 大小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中杰 何勇 +5 位作者 曹勇 刘光强 陈冲 谢学弟 黄创业 游荣帆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23期49-50,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冠心病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观察组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照组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 目的观察分析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冠心病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观察组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照组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搭桥数目、带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RBC)、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98%,低于对照组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采取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非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复杂先心病并冠状动脉畸形重建右室流出道方法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元子 钟志敏 +2 位作者 韦华 刘超 张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4期160-161,163,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23例复杂先心病合并畸形冠状动脉横跨右心室流出道重建右室流出道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合并冠状动脉畸形的法洛四联症(18例)和右室双出口(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状... 目的总结分析23例复杂先心病合并畸形冠状动脉横跨右心室流出道重建右室流出道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合并冠状动脉畸形的法洛四联症(18例)和右室双出口(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状动脉或前降支,13例左前降支起源于右冠状动脉,4例有异常粗大的圆锥动脉,均横跨右室流出道(近肺动脉瓣环处)。11例采用畸形冠状动脉上下右心室流出道双切口,5例采用畸形冠状动脉下右心室流出道切口,3例采用心外管道,4例采用肺动脉干与右心室直接吻合术。结果手术死亡3例,死亡率为13%,无远期死亡,手术死亡原因主要为低心排综合征。随访1~30个月,患者右室-肺动脉压差为(27.2±15.3)mm Hg(1 mm Hg=0.133 kPa)。结论应仔细探查畸形冠状动脉的走行;根据右心室流出道狭窄程度和畸形冠状动脉走行特点选择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右室双出口 冠状动脉畸形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左心房内径大于60 mm心房颤动患者行改良迷宫射频消融术的疗效 被引量:2
16
作者 邓元子 李韬 +1 位作者 胡楝 刘超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5期594-597,共4页
目的 评价改良迷宫双极射频消融术在左心房内径>60 mm患者中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同一术者在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迷宫双极射频消融术并随访9个月以上的患者106例,按左心房内径大小分为两组:观察组左心房内径>60 mm... 目的 评价改良迷宫双极射频消融术在左心房内径>60 mm患者中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同一术者在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迷宫双极射频消融术并随访9个月以上的患者106例,按左心房内径大小分为两组:观察组左心房内径>60 mm(27例),对照组左心房内径<60 mm(79例).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比较两组手术疗效.结果 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当日恢复窦性心律23例,心房扑动1例,房颤2例,交界性心律1例,房颤消除率为88.9%.出院时窦性心律22例,心房扑动2例,房颤消除率为88.9%.术后9~12个月窦性心律21例,房颤6例,房颤消除率为77.8%.对照组术后当日恢复窦性心律71例,心房扑动1例,房颤5例,交界性心律2例,房颤消除率为91.1%.术后9~12个月窦性心律70例,房颤9例,房颤消除率为88.6%.随访至术后9~12个月观察组房颤消除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7.8%(21/27)vs.88.6%(70/79),P>0.05].结论 左心房内径>60 mm的患者行改良迷宫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安全、简便,仍可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对左心房显著增大的患者,增加左心房后壁消融线路,术后注意避免过高的中心静脉压、维持钾离子浓度在正常高值,有利于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改良迷宫手术 双极射频消融术 瓣膜置换
下载PDF
人工腱索联合成形环治疗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伯卫 陈凯明 +3 位作者 赖锋华 刘浪 林世廷 陈泽科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10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腱索联合成形环治疗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5例二尖瓣脱垂合并关闭不全患者,采用住院病历尾号单复数法分为对照组(n=33)和实验组(n=32)。实验组患者在胸骨正中部... 目的探讨人工腱索联合成形环治疗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5例二尖瓣脱垂合并关闭不全患者,采用住院病历尾号单复数法分为对照组(n=33)和实验组(n=32)。实验组患者在胸骨正中部位做切口,在体外循环下进行人工腱索种植以及二尖瓣成形环植入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二尖瓣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直径(LN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直径(LAD)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无死亡,实验组患者术后LNDD、LVEF、LA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二尖瓣脱垂合并关闭不全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进行人工腱索种植以及二尖瓣成形环植入手术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可改善心功能,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腱索 成形环 二尖瓣脱垂 二尖瓣关闭不全 效果
下载PDF
婴幼儿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伯卫 陈凯明 +3 位作者 赖锋华 刘浪 林世廷 陈泽科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6期181-183,共3页
目的体会婴幼儿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70例本院自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先心病婴幼儿作为研究目标,所有婴幼儿均经X线胸片、心脏彩超等确诊为法洛氏四联症,均实施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7... 目的体会婴幼儿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70例本院自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先心病婴幼儿作为研究目标,所有婴幼儿均经X线胸片、心脏彩超等确诊为法洛氏四联症,均实施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70例患儿治疗成功68例,早期死亡2例,术前死亡率2.9%(2/70);全部患儿术中体外循环平均转流(115.3±31.1)分,阻断升主动脉平均(63.9±21.0)分。治疗成功68例婴幼儿中,67例自动复跳,除颤后复跳1例。68例复跳后心律不齐者3例,其中有1例实施缝置临时起搏导线。68例出现胸腔积液2例,残余室间隔缺损2例,低心排综合征2例,实施2次开胸止血1例,一次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并发症发生率11.8%(8/68);术后40h死亡1例(1.5%)。治疗后婴幼儿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婴幼儿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治疗效果显著,临床经验表明,把握好手术机会与麻醉技术,管理好体外循环及护理措施,可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几率与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 体外循环 心律不齐 心功能
下载PDF
体外循环改良超滤在心脏瓣膜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中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6期1615-1617,共3页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改良超滤在心脏瓣膜手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行瓣膜置换及瓣膜成形手术病例82例。根据性别、年龄、体重、射血分数、心功能分级、心胸比、阻断时间进行相似配对,按随机化的原则将其分为实...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改良超滤在心脏瓣膜手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行瓣膜置换及瓣膜成形手术病例82例。根据性别、年龄、体重、射血分数、心功能分级、心胸比、阻断时间进行相似配对,按随机化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超滤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超滤技术。最后于术后统计术后24 h及48 h胸液引流量、临床用血量、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1术前以及超滤前两组红细胞比容(Hct)值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超滤之后实验组的Hct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实验组术后24 h胸液引流量、术后48 h胸液引流量、临床用血量、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超滤可在瓣膜术后短时间内浓缩血液,提高Hct,改善心肺功能,同时减少库存血的使用、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对于术后的恢复优于普通超滤,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手术 体外循环 改良超滤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海 曹勇 +3 位作者 胡楝 魏芝宝 陈海坚 朱秀龙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9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疗效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0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DES组150例和CABG组150例,术后随访10个月。观察两...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疗效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0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DES组150例和CABG组150例,术后随访10个月。观察两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临床治疗结果和随访情况。结果 CABG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高于D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死亡率、急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血管疾患、再次血运重建率、MACC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情况,CABG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再次血运重建率低于D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死亡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血管疾患、MACC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再次血运重建率低,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多支冠状动脉病变 急性心肌梗死 再次血运重建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