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应用的人本主义追求——对UNESCO《教育与研究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指南》的解读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炜 赵帅 黄慕雄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1,共9页
202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教育与研究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指南》。该指南特别强调将人本主义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价值旨归,可以视为GenAI在教育领域创新应用的有益探索和先声回应。《指南》包括的6部分内容从风险与挑战... 202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教育与研究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指南》。该指南特别强调将人本主义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价值旨归,可以视为GenAI在教育领域创新应用的有益探索和先声回应。《指南》包括的6部分内容从风险与挑战、策略与调控、突破与尝试三个维度展开,依次系统分析了GenAI在教育及科研环境中的潜在风险与挑战,设计了全面的治理策略与政策调控方案,并探索了GenAI的教育创新应用。纵览该指南发现,无论是从教育理念到具体实践,抑或是从社会责任到人的发展,GenAI与教育的深度耦合均以“人本”为最终旨归与核心要义。该指南对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具有四重启示:理念层面上,GenAI应促进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确保其先进技术的红利能够普惠所有学习者;实践层面上,GenAI应更加贴合人的自然认知和发展规律,确保其服务于教育的核心价值;社会层面上,GenAI应逐步完善伦理准则和法律框架,应对其带来的社会责任与伦理挑战;人本层面上,GenAI应凸显人的主体角色,确保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并尊重文化和个性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人本主义 人工智能教育 教育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如何发挥AIGC的教育效能?——基于响应面分析的数字素养高意识能力培养 被引量:4
2
作者 华子荀 王炜 +2 位作者 吴开华 高瑞翔 付道明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4年第9期14-25,共12页
数字素养是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字技术赋能教师数字素养高意识能力培养成为素养发展的关键一步。基于此,文章将公平性、不确定性、鲁棒性作为测试指标,将准确性、高效性作为评价指标,将字数、要点数、... 数字素养是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字技术赋能教师数字素养高意识能力培养成为素养发展的关键一步。基于此,文章将公平性、不确定性、鲁棒性作为测试指标,将准确性、高效性作为评价指标,将字数、要点数、追问轮次、正确率、拓展度、意识度作为实验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了“面向数字素养高意识能力培养的AIGC问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AIGC生成内容的测试因素(字数、要点数、追问轮次)对学习者的数字素养高意识能力具有显著影响;三个测试因素及其因素组合之间存在响应面上的交互作用;在合理控制字数的前提下,保持要点数适中并不断追问,是确保AIGC给出优质答案的最佳路径。根据此研究结论,文章基于扰动临界点机制、角色导向机制、高意识思维链机制提出了AIGC的实践路向。文章应用AIGC对学习者的数字素养高意识能力进行研究,揭示了AIGC培养学习者数字素养高意识能力的教育效能,可为应用AIGC开展教育实践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高意识能力 生成式人工智能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数智赋能下的学习分析:国际焦点与前瞻
3
作者 王炜 赵帅 《数字教育》 2024年第4期85-92,共8页
第十二届学习分析与知识国际会议(LAK)作为学习分析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平台,是探索该领域国际焦点与前瞻的抓手。研究采用LDA主题模型、社会网络及引文回溯等语义挖掘方式对LAK22收录文献进行评述与分析,发现学习分析在多模态学习数... 第十二届学习分析与知识国际会议(LAK)作为学习分析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平台,是探索该领域国际焦点与前瞻的抓手。研究采用LDA主题模型、社会网络及引文回溯等语义挖掘方式对LAK22收录文献进行评述与分析,发现学习分析在多模态学习数据挖掘、学习者精准学业预测、学习动态监控与反馈、个性化教学干预决策、安全与道德伦理保障等方面的研究焦点及其在理论、应用与技术层面的前瞻动向。这启示我们,未来学习分析研究应关注涵盖安全伦理道德的学习分析理论建设、关注各类传感器在多模态数据挖掘中的应用、关注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在监控反馈中的应用、关注情感算法在学业精准预测中的技术开发、关注符合脑认知学的干预决策系统技术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分析与知识国际会议 学习分析 多模态数据挖掘 学业预测:教学干预 教育公平与伦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