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三制”工作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张锡钦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13-15,共3页
发展学生党员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介绍广东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三三制"工作法基本内涵、实践途径、取得成效和工作启示,以恭同仁商榷、探讨,共同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 “三三制”工作法 学生党建 育人 探索
下载PDF
高校生物医药类专业学生科技创新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为例
2
作者 张锡钦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78-80,共3页
科技创新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介绍广东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科技创新管理模式的具体做法以及取得成效,以恭同仁商榷、探讨,共同促进高校生物医药类专业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 高校 科技创新 管理模式 探索
下载PDF
基于CDIO的生物制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于实践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培养的探索 被引量:4
3
作者 吴凤麟 张文峰 +1 位作者 徐彬 李黄金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42期165-168,共4页
以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为核心环节的CDIO模式代表了工程教育的系统性改革。广东药科大学生物制药专业根据专业特色,在实践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中开展了系列CDIO模式改革。包括建立基于课程群的“跨课程综合性实验”培养系统集成能力;... 以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为核心环节的CDIO模式代表了工程教育的系统性改革。广东药科大学生物制药专业根据专业特色,在实践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中开展了系列CDIO模式改革。包括建立基于课程群的“跨课程综合性实验”培养系统集成能力;通过导师制《专业拓展训练》强化创新思维培养,结合创新创业竞赛塑造构思与设计能力;建立基于生物医药企业孵化器的“3+1”协同育人模式,让学生在企业中了解项目实施、运行过程,并通过优化重组核心课程群,建立多环节、多角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障CDIO模式改革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 生物制药 实践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下载PDF
直接与产业对接的生物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田素娟 何崚 +1 位作者 张锡钦 李黄金 《基础医学教育》 2016年第12期1028-1032,共5页
文章探讨了药学院校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通过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与企业进行合作,建立了基于"3+1+专业拓展"培养模式的、面向广东区域生物医药行业、并直接与生物医药产业和技术服务产业对接... 文章探讨了药学院校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通过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与企业进行合作,建立了基于"3+1+专业拓展"培养模式的、面向广东区域生物医药行业、并直接与生物医药产业和技术服务产业对接的"厚基础、强技能、善应用"的生物科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科学 生物医药产业 应用型人才培养
下载PDF
广东地区青年指(趾)长与BMI的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苏伟文 张黎 +2 位作者 王嘉俊 房旭 徐子凯 《解剖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青年指(趾)长与身高质量指数(BMI指数)的相关性,更深入认识骨骼发育与人体BMI的关系,为探究BMI与重大疾病相关性奠定基础。方法随机抽取年龄19~22周岁的在读大学生(均来自广东药科大学)共300名,其中男性150名,女性150...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青年指(趾)长与身高质量指数(BMI指数)的相关性,更深入认识骨骼发育与人体BMI的关系,为探究BMI与重大疾病相关性奠定基础。方法随机抽取年龄19~22周岁的在读大学生(均来自广东药科大学)共300名,其中男性150名,女性150名。在知情同意条件下,用游标卡尺在手掌侧测量,分别测量双手第2指指长(2D),第4指指长(4D),双足第1趾趾长(1T),双足第2趾趾长(2T),并对研究对象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根据BMI计算公式计算出BMI值。应用在SPSS 25.0中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体2D、4D与BMI呈正相关(P<0.01);总体左右指长与BMI呈正相关(P<0.01);总体BMI各分组间2D、4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2D、4D越大,则BMI值越高。结论人的指(趾)长及与BMI水平相关。2D、4D越大的个体,BMI也就越高,未来罹患因肥胖引起慢性病的可能性也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长 趾长 身高质量指数 青年 广东地区
原文传递
不同生物活性的藻蛋白和多肽的作用机制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冯舒婷 高文艺 胡丽莉 《黑龙江科学》 2023年第8期93-95,99,共4页
藻蛋白和多肽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在化妆品、保健品和医药领域应用广泛。了解藻蛋白和多肽的作用机制对其在各领域中的产品研发有着重要的意义。综述了近年来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藻蛋白和多肽的研究成果,以期为藻蛋白和多肽的进一步开发及... 藻蛋白和多肽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在化妆品、保健品和医药领域应用广泛。了解藻蛋白和多肽的作用机制对其在各领域中的产品研发有着重要的意义。综述了近年来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藻蛋白和多肽的研究成果,以期为藻蛋白和多肽的进一步开发及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蛋白 多肽 生物活性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植物生物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7
作者 陈启助 胡耀华 +2 位作者 董斌 乔爱敏 姚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11期0179-0182,共4页
在以工业4.0为代表的工业技术快速发展时代背景下,国际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国家对大学工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以解决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并促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国家新工科课程建设的指导下,该文... 在以工业4.0为代表的工业技术快速发展时代背景下,国际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国家对大学工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以解决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并促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国家新工科课程建设的指导下,该文对生物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植物生物学》的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和研究。通过分析该课程的特点及存在的一般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拓展课程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变革实践教学内容、完善过程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的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工科思维念,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和创新创造能力。通过以上改革,以期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为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做出有益的探索,为国家培养适应于时代需求的新工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植物生物学 实践教学
下载PDF
课程思政在高校《生物资源学》教学中的探索
8
作者 朱金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4期0005-0008,共4页
《生物资源学》资源科学与生物科学交叉而产生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各类资源生物,包括资源植物、资源动物和资源微生物。把生物资源学课题与思政内容有机结合,不仅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及职业归属感,还可以加深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生物资源学》资源科学与生物科学交叉而产生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各类资源生物,包括资源植物、资源动物和资源微生物。把生物资源学课题与思政内容有机结合,不仅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及职业归属感,还可以加深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弘扬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对学生就业规划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资源学 课程思政 人才培养
下载PDF
N-甲基芸香碱通过调控ERK通路诱导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凋亡和自噬
9
作者 黎思源 罗宇悠 +9 位作者 罗雄明 王仲宇 陈晖彤 樊东 袁星怡 陈乐 唐佩 刘靖 王宗明 王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4-601,共8页
目的:已知红树林相关植物能够产生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尽管这些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但其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尚需阐明。本研究侧重探讨一种来源于红树林相关植物大管[Micromelum falcatum(Lour.)Tan.]的生物碱N-甲基芸... 目的:已知红树林相关植物能够产生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尽管这些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但其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尚需阐明。本研究侧重探讨一种来源于红树林相关植物大管[Micromelum falcatum(Lour.)Tan.]的生物碱N-甲基芸香碱对人胶质母细胞瘤U87细胞的影响。方法:从大管茎皮中分离得到15种化合物。其中,N-甲基芸香碱被筛选用于评估其对U8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划痕实验、Hoechst 33342/PI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等多种方法,研究了该化合物对细胞迁移、凋亡以及与自噬相关的蛋白的影响。结果:N-甲基芸香碱在24 h内抑制了U87细胞的迁移活动,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减少,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增加,促使U87细胞发生凋亡,同时提高了U87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LC3-II/LC3-I的比值。此外,在N-甲基芸香碱处理细胞后,发现ERK信号通路被下调。结论:N-甲基芸香碱能够诱导U87细胞的凋亡和自噬性细胞死亡,从而抑制细胞生长,这种效应似乎与ER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相关植物 N-甲基芸香碱 胶质母细胞瘤
下载PDF
药用昆虫桂花蝉共生放线菌的分离培养及抗菌活性研究
10
作者 苏雅琳 廖婧阳 +1 位作者 欧健鹏 刘文彬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7-15,共9页
目的探讨药用昆虫桂花蝉肠道共生放线菌的多样性,为抗菌药物开发提供新的微生物资源。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对桂花蝉共生放线菌进行分离和纯化;采用牛津杯法测定菌株抗菌活性;通过外观观察、扫描电镜和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分类鉴定;对具... 目的探讨药用昆虫桂花蝉肠道共生放线菌的多样性,为抗菌药物开发提供新的微生物资源。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对桂花蝉共生放线菌进行分离和纯化;采用牛津杯法测定菌株抗菌活性;通过外观观察、扫描电镜和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分类鉴定;对具有良好抗菌活性的菌株进行Nanopore第3代测序;利用Antismash、Prism、Circos、Rodigal、eggNOG、GO和KEGG等工具对基因组数据进行注释分析。结果采用6种培养基从桂花蝉肠道共分离获得34株不同放线菌,其中链霉菌属(Streptomyces)32株、戈登氏菌属(Gordonia)1株和冢村氏菌属(Tsukamurella)1株,菌株GHC 11可能为1株新的链霉菌种,73.5%的菌株对至少1种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菌株GHC 54具有显著的抗S.aureus和MRSA活性,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Gordonia terrae。菌株GHC 54基因组大小为5346952 bp,包含1个5210251 bp环状染色体和1个136601 bp质粒,共编码4828个基因,GC含量为67.91%,其中含有50个tRNA基因、9个rRNA基因。编码基因分别进行eggNOG、GO、KEGG、Nr、Pfam、Swiss-prot和TrEMBL功能注释,共注释到4776个蛋白。菌株GHC 54中含有14个生物合成基因簇,包含6个NRPS、2个Terpene、1个Ectoine、1个Arylpolyene、1个Redox-cofactor、1个NAPAA、1个Ripp-like和1个PKS基因簇,85.7%的基因簇同源性小于20%,具有较高的新颖性。结论桂花蝉共生放线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菌株GHC 54具有合成新颖抗菌化合物的潜力。本研究将为抗菌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的微生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蝉 共生放线菌 戈登氏菌 全基因组测序
下载PDF
楮实子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颜志鹏 杜小康 +4 位作者 杨鸿遒 温志刚 余腾烨 刘云 陈珺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 研究楮实子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其功能的影响,为楮实子在骨代谢疾病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培养大鼠成骨细胞,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5%、10%和20%)楮实子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据此选择最佳... 目的 研究楮实子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其功能的影响,为楮实子在骨代谢疾病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培养大鼠成骨细胞,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5%、10%和20%)楮实子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据此选择最佳浓度进行后续实验;以AKP试剂盒检测成骨细胞AKP活性、以茜素红染色检测成骨细胞形成矿化结节数量;Western blot法检测成骨细胞功能指标基因如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OSX)、I型胶原(collagen type I, Coll-I)、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骨桥蛋白(osteopontin, OPN)、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 OPG)和骨钙素(osteocalcin, OCN)等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楮实子含药血清可显著促进成骨细胞增殖(P<0.01)、提高AKP分泌水平(P<0.01)、促进矿化结节形成(P <0.01),并显著上调OSX、Coll-I、ALP、OPN和OPG等成骨功能指标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 楮实子含药血清能提高成骨细胞功能,具有较好的促成骨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楮实子 血清药理学 成骨细胞 成骨功能指标基因
下载PDF
广东历代方志研究——以广东茶史与茶文化研究为视角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崚 陈伟明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0期757-760,共4页
在广东茶史与茶文化研究中,方志是主要的文献之一,其中主要的方志包括地方志、山川志、寺观志、名胜志、游记等。本文以研究茶史文化为视角,对广东历代方志的编修撰的特点做一个初步的归纳与探讨,亦对初期从事茶史和农业史方面的研究者... 在广东茶史与茶文化研究中,方志是主要的文献之一,其中主要的方志包括地方志、山川志、寺观志、名胜志、游记等。本文以研究茶史文化为视角,对广东历代方志的编修撰的特点做一个初步的归纳与探讨,亦对初期从事茶史和农业史方面的研究者提供一个查找文献的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方志 茶史与茶文化
下载PDF
β-1,3-葡聚糖内切酶合成、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13
作者 方炯浩 刘瑜 +4 位作者 吴宇箫 段涛 陈杰 肖湲 周林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11-118,共8页
β-1,3-葡聚糖内切酶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细菌、真菌和某些植物中,并能够水解β-葡聚糖产生不同分子量葡聚糖的酶。低分子量葡聚糖具有抗菌、抗氧化、免疫调节和抗肿瘤的生理活性,已在医药、食品、化工等多个领域显现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 β-1,3-葡聚糖内切酶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细菌、真菌和某些植物中,并能够水解β-葡聚糖产生不同分子量葡聚糖的酶。低分子量葡聚糖具有抗菌、抗氧化、免疫调节和抗肿瘤的生理活性,已在医药、食品、化工等多个领域显现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生产低分子量葡聚糖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酶降解法。相较于物理和化学降解法,酶降解法具有催化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及对环境友好等特点,但现阶段已开发的β-1, 3-葡聚糖内切酶的酶活性和稳定性仍无法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因此,开发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β-1,3-葡聚糖内切酶,已成为跨越通过降解高分子量葡聚糖制备低分子量葡聚糖技术壁垒的关键。本文系统介绍了β-1,3-葡聚糖内切酶的合成调节、特点、用于低分子量葡聚糖的制备以及工艺的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促进β-1,3-葡聚糖内切酶的研究和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 3-葡聚糖内切酶 低分子量葡聚糖 酶活性 共培养发酵 酶产量
下载PDF
基于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生物医药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探索
14
作者 王辉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51期139-140,共2页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生物医药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探索为切入点,从教师团队、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几方面探讨建立以学生为主体、适应行业实际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 生物医药研究方法 教学探索
下载PDF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构建高校学生评教科学体系
15
作者 王兆玉 《文教资料》 2016年第6期148-149,共2页
学生评教是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它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学生评教的内涵、意义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构建高校学生评... 学生评教是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它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学生评教的内涵、意义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构建高校学生评教科学体系,促进教与学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评教 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
下载PDF
脾虚证患者血清微RNA表达谱的筛选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泽民 陈滢宇 +4 位作者 袁前发 陈思羽 杨小蓉 何震宇 洪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9-105,共7页
目的筛选脾虚证患者血清miRNA表达谱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miRNA水平探讨脾虚证的发病机制和辨证分型规律。方法选择高脂血症脾虚证和脾胃湿热证患者各4例,以及健康志愿者5名,提取其血清 RNA,进行 miRNA 定量 PCR 芯片检测。筛选脾虚证... 目的筛选脾虚证患者血清miRNA表达谱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miRNA水平探讨脾虚证的发病机制和辨证分型规律。方法选择高脂血症脾虚证和脾胃湿热证患者各4例,以及健康志愿者5名,提取其血清 RNA,进行 miRNA 定量 PCR 芯片检测。筛选脾虚证患者血清miRNA表达谱,进行层次聚类、靶基因预测和功能注释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筛选出脾虚证患者9个候选血清miRNA,其中6个表达上调,3 个表达下调;候选miRNA的表达在脾虚证患者、脾胃湿热证患者及健康志愿者3组样本间存在差异。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6个上调miRNA调控的83个靶基因显著富集于7个通路,主要涉及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病原虫感染性疾病、免疫/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和胰腺癌等;3个下调miRNA调控的365个靶基因显著富集于5个通路,主要涉及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RNA 运输、磷酸肌醇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结论本研究筛选出的9个脾虚证患者候选 miRNA 可作为脾虚证临床辨证的潜在血清标志物,为脾虚证患者发病机制的认识和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证 脾胃湿热证 高脂血症 微RNA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野生与人工栽培铁皮石斛内生真菌生物多样性比较及抗炭疽病活性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艳明 黄雅丽 +3 位作者 李婷 冯美茹 施文广 邓祖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55,共9页
【目的】系统分析和比较野生与人工栽培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并从中筛选抗炭疽病活性的菌株。【方法】利用组织块分离法分离铁皮石斛内生真菌,采用载玻片培养法和基于rRNA内转录间隔区基因(rDNA-ITS)的分子... 【目的】系统分析和比较野生与人工栽培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并从中筛选抗炭疽病活性的菌株。【方法】利用组织块分离法分离铁皮石斛内生真菌,采用载玻片培养法和基于rRNA内转录间隔区基因(rDNA-ITS)的分子鉴定法对它们进行鉴定,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抗炭疽病内生真菌。【结果】从铁皮石斛中分离到236株内生真菌,其中132株分离自野生植株,104株分离自人工栽培植株,野生植株内生真菌的总定殖率(50.46%)、总分离率(61.11%)及多样性指数(2.95)均明显高于人工栽培植株(其相应数值分别为39.35%、48.14%和2.49);筛选到34株对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具抑制活性的内生真菌菌株,其中菌株F102(蜡孔菌Ceriporia sp.)、F27(硬孔菌Rigidoporus sp.)、F103(蚁巢伞菌Termitomyces sp.)和F122(伏革菌Peniophora sp.)的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分别为93.06%、88.20%、87.48%和84.57%。【结论】野生与人工栽培铁皮石斛内生真菌的生物多样性和类群结构具有明显差异,并且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抗炭疽病活性菌株,这为人工栽培铁皮石斛药材品质的改良及其炭疽病的生物防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内生真菌 生物多样性 炭疽病 胶孢炭疽菌
下载PDF
Musca domestica cecropin协同头孢曲松钠抗鼠伤寒沙门氏菌及生物被膜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曾佳利 桂水清 卢雪梅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1-108,共8页
目的研究家蝇抗菌肽cecropin(Musca domestica cecropin,MDC)和头孢曲松钠的协同抗鼠伤寒沙门氏菌作用及抗生物被膜作用。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棋盘法、结晶紫染色等方法研究2种药的协同抗菌效果和抗生物被膜作用;用荧光染色、流式... 目的研究家蝇抗菌肽cecropin(Musca domestica cecropin,MDC)和头孢曲松钠的协同抗鼠伤寒沙门氏菌作用及抗生物被膜作用。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棋盘法、结晶紫染色等方法研究2种药的协同抗菌效果和抗生物被膜作用;用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FC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联合用药的抗菌机制。结果棋盘法计算FIC指数为0.218,结果表明MDC与头孢曲松钠之间存在协同抗菌作用;96孔板法联合结晶紫染色等结果显示联合用药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初始生物被膜具有抑制作用,并且能协同破坏成熟生物被膜;采用荧光染色与流式细胞术考察细胞膜的完整性,同浓度下MDC组对细胞膜的破坏为47%,头孢曲松钠组为30%,联合组能破坏89%的细胞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联合用药组中细菌细胞壁破损,细胞膜不完整,胞质内容物坏死溶解导致细胞肿胀破裂,药效强于单独用药组。结论体外联合使用抗菌肽MDC与头孢曲松钠具有协同抗鼠伤寒沙门氏菌及生物被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sca domestica cecropin 头孢曲松钠 鼠伤寒沙门氏菌 协同作用 生物被膜
下载PDF
汉防己甲素作用胃癌细胞系HGC-27后差异表达miRNAs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娜 杨艳红 +3 位作者 陈娟 黎昆东 陈雪艳 张巨峰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468-473,共6页
目的筛选汉防己甲素(Tet)处理胃癌细胞系HGC-27后差异表达的微小RNA(miRNAs),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HGC-27细胞和Tet处理后的HGC-27细胞进行miRNAs差异表达谱分析;结合文献报道确定4个与肿瘤相关的miRNAs,对... 目的筛选汉防己甲素(Tet)处理胃癌细胞系HGC-27后差异表达的微小RNA(miRNAs),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HGC-27细胞和Tet处理后的HGC-27细胞进行miRNAs差异表达谱分析;结合文献报道确定4个与肿瘤相关的miRNAs,对其进行靶基因预测及信号转导通路的分析。结果经Tet处理后,miR-7641和miR-149-3p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miR-500a-5p和miR-122-5p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结果显示miR-7641、miR-149-3p、miR-500a-5p、miR-122-5p及其靶基因参与细胞迁移、细胞周期和凋亡等通路。结论 Tet可能通过调控miR-7641、miR-149-3p、miR-500a-5p、miR-122-5p的表达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汉防己甲素 微小RNA 高通量测序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药食两用念珠藻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红雨 李海峰 黄泽波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561-564,共4页
地木耳、葛仙米、发菜等念珠藻食用和药用历史悠久,具有除疲劳、利肠胃、降脂明目等功效,外用也可以治疗烫伤等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念珠藻含有多种营养和活性成分,其中多糖类、蛋白类、脂类、色素类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感染、免疫调... 地木耳、葛仙米、发菜等念珠藻食用和药用历史悠久,具有除疲劳、利肠胃、降脂明目等功效,外用也可以治疗烫伤等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念珠藻含有多种营养和活性成分,其中多糖类、蛋白类、脂类、色素类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感染、免疫调节、抗肿瘤等生物学和药理学活性。本文以药食两用念珠藻为主,综述念珠藻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念珠藻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藻 地木耳 葛仙米 发菜 生物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