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8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2019年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急诊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及不合理用药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黄作 方永祥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分析2018-2019年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急诊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急诊儿科处方23414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9532张,分析抗菌药物应用、频次、联合及不... 目的分析2018-2019年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急诊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急诊儿科处方23414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9532张,分析抗菌药物应用、频次、联合及不合理情况。结果根据相关抗菌药物分类标准,应用的抗菌药物主要有56个品种、6大类,头孢菌素类(82.6%)、大环内酯类(14.3%)、青霉素类(2.2%)、抗真菌类(0.4%)、硝咪唑类(0.3%)、硝基呋喃类(0.1%),其中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率最高;抗菌药物品种使用频次排前10位的主要有头孢美唑(15.7%)、头孢泊肟(15.4%)、阿奇霉素(13.2%)、头孢地嗪(8.3%)、头孢西丁(7.2%)、头孢甲肟(6.0%)、头孢地尼(5.3%)、头孢克洛(5.1%)、头孢克肟(4.7%)、头孢唑肟(4.1%);抗菌药物单独使用处方8460张(88.8%),两者联合使用处方1072张(11.2%),中药注射剂联合处方2288张(24.0%);抗菌药物处方9532张中,不合理处方670张(7.0%)。结论医院门急诊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不合理用药分析中,对医院门急诊儿科抗菌药物进行有效管理非常重要,有利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门急诊儿科 抗菌药物 使用情况 调查 不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党建引领下的医务志愿服务品牌建设探析——基于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救”在身边应急救护培训项目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潘英媛 杨晓佳 庄文斌 《现代医院》 2022年第11期1660-1662,共3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公民意识的觉醒,医务志愿服务活动逐渐融入人们生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会常态,但医务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基于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救”在身边应急救护培训项目的实践研究,融入党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公民意识的觉醒,医务志愿服务活动逐渐融入人们生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会常态,但医务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基于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救”在身边应急救护培训项目的实践研究,融入党建引领在医务志愿服务品牌建设中的作用,旨在探索出具有可推广性的医务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策略和措施,实现具有目标明确、运作规范、持续稳定、效率更高、对志愿者更具吸引力等优势的医务志愿服务品牌化运作,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事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志愿服务 党建引领 品牌模式
下载PDF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年度痰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3
作者 李兰英 陈林珍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16期18-21,共4页
目的:了解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痰培养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辅助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痰来源标本分离的2745株病原菌的类别分布和药敏结果。结果:所分离出的... 目的:了解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痰培养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辅助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痰来源标本分离的2745株病原菌的类别分布和药敏结果。结果:所分离出的2745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60.55%,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5.48%)、大肠埃希菌(12.71%)、鲍曼不动杆菌(10.02%)、肺炎克雷伯杆菌(8.60%),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菌占21.42%,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0.16%)、革兰阳性杆菌(3.50%)、屎肠球菌(2.00%)、粪肠球菌(1.6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高,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万古霉素敏感。结论:痰培养药敏分析结果提示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多重耐药菌(MDRB)、广泛耐药菌(PDRB)较多,建议根据药敏结果联合、轮转选用抗生素,避免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减少细菌耐药性生成,同时加强耐药菌的监测和管理,控制耐药菌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培养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公立医院既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推进分级诊疗、改善医疗服务实践侧记
4
《中国卫生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共1页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国务院医改领导组、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及国家省市30多家主流媒体,前往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广药大附一院”)托管的连南县人民医院(下称“连南医院”)开展调研工作。广药大附一院领导通过远...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国务院医改领导组、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及国家省市30多家主流媒体,前往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广药大附一院”)托管的连南县人民医院(下称“连南医院”)开展调研工作。广药大附一院领导通过远程会诊系统,与远在300公里外的专家及媒体进行实时对话,“广药-连南”紧密结合型医联体模式赢得现场掌声一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广东省 医疗服务 大学 诊疗 温度 侧记 实践
原文传递
基于广东药科大学中医班探讨“院校+师承”教育的培养模式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奎 程曦 +5 位作者 郭昆鹰 李登峰 梁嘉健 傅南琳 洪敏 陈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8期170-174,共5页
目前中医药的快速发展和中医药人才紧缺的矛盾日趋明显,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是中医院校教育。现代中医院校的教育因忽视了传承几千年的师承教育力量,造成学生对中医的继承出现了脱节的现象。如何加快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中医药... 目前中医药的快速发展和中医药人才紧缺的矛盾日趋明显,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是中医院校教育。现代中医院校的教育因忽视了传承几千年的师承教育力量,造成学生对中医的继承出现了脱节的现象。如何加快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这成为高等中医药院校和附属医院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中医现代院校教育模式和师承教育模式,融合两种教育模式于本院的教学实践,分析教学实践的结果,探讨中医院校教育结合师承教育的教学模式,为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院校教育 中医师承教育 人才培养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基于帕累托图及鱼骨图分析法探索医院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服务质量提升的应用与实践
6
作者 吴汉彪 洪燕萍 +2 位作者 仇志坤 陈永 赖莎 《中国处方药》 2025年第7期100-105,共6页
目的探索帕累托图及鱼骨图分析法在提升医院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服务中的作用。方法制作医院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服务质量问题登记表,统计2022年7月~2022年12月(整改前)和2023年1月~2023年6月(整改后)的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服务过程中出现的质量... 目的探索帕累托图及鱼骨图分析法在提升医院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服务中的作用。方法制作医院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服务质量问题登记表,统计2022年7月~2022年12月(整改前)和2023年1月~2023年6月(整改后)的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服务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类型,同时统计整改前后的调剂时间,并随机抽取整改前后各一个月的盘点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帕累托图及鱼骨图分析法,确定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服务问题的主要类型,制定相关整改措施,持续改进质量,最后比较整改前后的调剂服务质量差异。结果整改前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服务处方3918张(22178剂),出现服务质量问题208例。整改后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服务处方7289张(39991剂),出现服务质量问题83例。帕累托图分析显示,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服务问题的主要类型(A类)为:装量差异(16.35%)、贴错标签(15.87%)、候药时间长(15.38%)、忘放药盒(12.98%)和封膜不紧漏药(10.58%);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服务问题次要因素(B类)为:机器故障(9.13%)、未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6.25%);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服务问题一般因素(C类)为:内服与外用袋混淆(5.29%)、调剂差错(3.85%)、加药错误(2.88%)、发药错误(1.44%)。经整改后,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服务人次增加,服务质量问题发生率由管理前的5.31%下降为1.14%。各类型服务质量问题发生率均有下降,其中下降最为明显的为装量差异;中药配方颗粒调剂人员平均调配时间由整改前的(7.44±2.114)min降低为整改后的(4.78±1.103)min(P<0.05)。结论利用帕累托图及鱼骨图分析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中药配方颗粒调剂人员工作技能及效率,保障中药配方颗粒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服务 帕累托图 鱼骨图 中药配方颗粒 调剂质量
下载PDF
广东省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7
作者 江洪波 冯帅新 佘杨杨 《卫生职业教育》 2025年第9期106-110,共5页
采用横断面研究法,于2023年6月对广东省开设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高等院校的教师、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公共卫生机构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教育教学现状相关的信息。结果发现大部分研究对象认为有... 采用横断面研究法,于2023年6月对广东省开设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高等院校的教师、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公共卫生机构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教育教学现状相关的信息。结果发现大部分研究对象认为有必要设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相关课程,通过课程学习能提升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然而当前存在相关课程教学中理论脱离实践、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完善专业实习内容、开设现场流行病学课程、聘请防疫一线行业专家指导等,是提高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管理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高校附属医院“党史育人”实践探索 被引量:3
8
作者 朱玮玮 杨晓佳 +2 位作者 张锡钦 庄文斌 何兴祥 《现代医院》 2022年第1期39-41,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各类新媒体平台已成为当前人民群众热衷的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的主要渠道。新媒体时代,人民群众接受信息和教育的方式在改变,“党史育人”工作也要充分把握社会信息的特点,合理利用新媒体工具积极创新工作方... 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各类新媒体平台已成为当前人民群众热衷的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的主要渠道。新媒体时代,人民群众接受信息和教育的方式在改变,“党史育人”工作也要充分把握社会信息的特点,合理利用新媒体工具积极创新工作方法,紧密贴合新的认知规律。本文以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学院)党委的具体工作实践为例,通过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融合传播形式、创新传播手段、丰富传播形态,积极探索新媒体时代高校附属医院“党史育人”的实践举措,以期为丰富和改进“党史育人”措施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附属医院 党史 思想教育
下载PDF
医疗机构视频号应用策略分析——以广东省内三甲公立医院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林锐锐 张锡钦 +1 位作者 杨晓佳 朱玮玮 《现代医院》 2023年第6期851-855,共5页
目的探讨公立医院视频号应用策略。方法通过研究广东省头部多家公立三甲医院视频号的运维现状,分析医院视频号目前的传播内容、传播力和组织运维现状。结果随着5G网络的发展,短视频平台依托强大的用户群体和强交互性已经成为公立医院对... 目的探讨公立医院视频号应用策略。方法通过研究广东省头部多家公立三甲医院视频号的运维现状,分析医院视频号目前的传播内容、传播力和组织运维现状。结果随着5G网络的发展,短视频平台依托强大的用户群体和强交互性已经成为公立医院对内对外宣传、塑造品牌形象的全新且重要窗口,有利于医院抓住话语权发出自己的声音。医院视频号应用现状存在以下问题:发布内容多、杂、乱,质量参差不齐,运营原生态缺乏系统规划。结论公立三甲医院视频号应该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服务意识,打造专业队伍以构建适应互联网平台的品牌视频号,发挥自身优势提供专业有效信息、生产优质权威健康科普视频,并加强平台运维、注重互动培养粘度吸引真用户形成完整运营闭环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短视频 视频号平台 健康科普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广东省名中医洪敏教授治疗失眠用药规律
10
作者 陶伟辰 幸冰峰 +2 位作者 郑娇蓉 黄丹萍 洪敏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973-981,共9页
[目的]探讨广东省名中医洪敏教授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洪敏教授临床治疗失眠的处方,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处方的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以及组方规律、潜在新方等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结果]收集筛选出方剂共509条,中... [目的]探讨广东省名中医洪敏教授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洪敏教授临床治疗失眠的处方,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处方的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以及组方规律、潜在新方等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结果]收集筛选出方剂共509条,中药共180味,使用频次前5位的中药依次为炒酸枣仁、法半夏、炙甘草、茯苓、黄芩,高频药物组合有法半夏-炒酸枣仁、炙甘草-法半夏、法半夏-茯苓、炙甘草-炒酸枣仁、茯苓-炒酸枣仁、法半夏-黄芩、陈皮-茯苓等,并得到7个潜在新方组合。[结论]洪敏教授治疗失眠用药以疏肝安神、清热燥湿、健脾化痰为主,临床中注重五运六气思想结合六经辨证理论,并善于灵活运用脏腑补泻理论,多脏并调,注重结合体质、运气、病机,司人、司天、司病,综合调治,使阴阳调和,失眠得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数据挖掘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用药规律 聚类分析 关联规则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以“1+2+3”工作体系加强医院通讯员队伍建设 打造医院宣传品牌
11
作者 冯伟怡 杨晓佳 林锐锐 《现代医院》 2024年第8期1164-1167,共4页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院宣传工作在医院品牌建设、形象塑造、医患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聚焦通讯员队伍建设的工作实践为例,通过建立“1+2+3”工作体系为抓手,即一个核心...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院宣传工作在医院品牌建设、形象塑造、医患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聚焦通讯员队伍建设的工作实践为例,通过建立“1+2+3”工作体系为抓手,即一个核心、两项制度、三类培训,着力锻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敬业奉献的通讯员队伍,推动医院宣传工作。2021—2023年,通讯员报送的稿件整体呈现出新闻时效渐强、视频质量渐优等喜人变化。大幅提升的通讯员报题数量及质量,对实现医院宣传作品的广泛传播和推送医院品牌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助力卫生健康行业的新闻舆论向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讯员队伍 医院宣传 品牌建设
下载PDF
人性化管理服务构建及其在医院保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2
作者 杨小我 叶嘉俊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2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构建人性化管理服务及其在医院保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0名医务工作者为研究对象。2022年1—12月采用常规医院保健管理,设置为对照组。2023年1—12月采用人性化医院保健管理,设置为观察组。比... 目的探讨构建人性化管理服务及其在医院保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0名医务工作者为研究对象。2022年1—12月采用常规医院保健管理,设置为对照组。2023年1—12月采用人性化医院保健管理,设置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医疗保健工作者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评分、心理授权量表(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Scale,PES)评分,并比较两组服务质量水平。结果观察组医务工作者职业倦怠MBI量表情感衰竭(23.39±3.83)分、去人格化评分(9.96±1.36)分低于对照组(29.07±4.36)分、(12.58±2.49)分,个人成就感(34.51±4.07)分高于对照组(26.90±4.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00、5.058、7.014,P均<0.05);观察组医务工作者心理授权PES量表自我效能、工作意义、自主性、工作影响及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服务质量评价中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各维度服务质量测评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人性化管理服务的构建与实施有利于提高医务工作者心理授权水平,减轻其职业倦怠,有利于医院保健服务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保健管理 人性化管理 医务工作者 卫生管理项目 职业倦怠
下载PDF
药学服务背景下医院药学临床带教问题及对策研究
13
作者 张昊亮 陈素芳 +2 位作者 马灶亮 方弈孚 黄会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5期0009-0012,共4页
医院药学临床带教面临能力不足、实践环境差异和带教方式单一等挑战。为提升带教质量,需提高药学专业带教能力,建立统一标准,创新带教方式,并加强实践评估。通过轮转各部门、学习药事法规、参与药例讨论、药物治疗跟踪、师徒互动和观摩... 医院药学临床带教面临能力不足、实践环境差异和带教方式单一等挑战。为提升带教质量,需提高药学专业带教能力,建立统一标准,创新带教方式,并加强实践评估。通过轮转各部门、学习药事法规、参与药例讨论、药物治疗跟踪、师徒互动和观摩访问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药学服务流程,熟悉临床治疗路径,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这些措施有助于培养药学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促进医院药学临床带教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专业 临床带教 实践环境 教学方法
下载PDF
个税改革背景下三甲医院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创新及成本核算方法研究
14
作者 吴菲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4年第3期0061-0064,共4页
本研究的目标是在个税改革背景下,探索三甲医院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创新和成本核算方法,以提供有效的财务管理策略和实践经验,适应新的税收政策要求,并提高财务效益。通过财务管理创新和成本核算方法的探索,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务决... 本研究的目标是在个税改革背景下,探索三甲医院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创新和成本核算方法,以提供有效的财务管理策略和实践经验,适应新的税收政策要求,并提高财务效益。通过财务管理创新和成本核算方法的探索,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促进医院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同时,研究还将评估实施效果和面临的挑战,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税 三甲医院 财务管理
下载PDF
瑞派替尼与舒尼替尼二线治疗晚期胃肠道间质瘤的经济性
15
作者 陈永 黄龙转 +2 位作者 顾航烨 陈亚轻 陈吉生 《中国药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0-714,共5页
目的评估瑞派替尼与舒尼替尼作为晚期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二线治疗方案的经济性。方法基于INTRIGUE研究数据构建动态Markov模型,设定模型循环周期为6周,模拟患者15年的直接医疗成本和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以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 目的评估瑞派替尼与舒尼替尼作为晚期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二线治疗方案的经济性。方法基于INTRIGUE研究数据构建动态Markov模型,设定模型循环周期为6周,模拟患者15年的直接医疗成本和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以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评价指标,比较ICER与意愿支付(WTP)阈值(我国2023年的3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68200元/QALY)的大小;并对模型输出结果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以考察模型的稳定性。结果瑞派替尼方案的健康获益低于舒尼替尼(1.21 QALYs vs.1.31 QALYs),但成本更高(323401.88元vs.227532.40元),为绝对劣势方案。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瑞派替尼和舒尼替尼费用、无进展生存状态的效用值对ICER影响较大。概率敏感性分析提示研究结果较稳定,且随着WTP增加,瑞派替尼方案具有经济性的概率始终远低于舒尼替尼,并呈下降趋势。结论在当前我国的经济背景下,与舒尼替尼相比,瑞派替尼作为晚期GIST的二线治疗方案并不具有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派替尼 舒尼替尼 胃肠道间质瘤 成本-效果分析 二线治疗 MARKOV模型
下载PDF
PD-1抑制剂联合减剂量化疗对晚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血小板的影响
16
作者 郭煜 冯大文 +3 位作者 钟惠英 汤颖思 张伟轩 谢新富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减剂量化疗对晚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选取77例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9)。对照组患者给予紫杉醇+顺铂常规剂量化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减剂量化疗对晚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选取77例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9)。对照组患者给予紫杉醇+顺铂常规剂量化疗;观察组患者给予PD-1抑制剂(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紫杉醇+顺铂减剂量化疗,1个周期为21 d,均治疗3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治疗前后免疫细胞水平[CD3^(+)细胞、CD8^(+)细胞毒性T细胞(CD8^(+)CTL)、自然杀伤细胞(NK)]和血小板(PLT)水平,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两组患者ORR、D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CD3^(+)、CD8^(+)CTL、NK细胞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D3^(+)细胞、CD8^(+)CTL、NK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LT水平均降低(P<0.05),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白细胞减少、神经毒性、肝损害、脱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Ⅰ~Ⅱ级胃肠道反应、Ⅲ~Ⅳ级贫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FS、OS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PD-1抑制剂联合减剂量化疗可增强晚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稳定PLT水平,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晚期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免疫功能 血小板
下载PDF
生物反馈助力电刺激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下肢步行功能的改善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翔 张明兴 +1 位作者 黄雅 单莎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7-553,共7页
背景:国内外关于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生物反馈疗法和三维步态功能分析的相关研究已开展很多,但是对二者结合的研究少有报道。目的:利用三维步态分析采集步态参数数据,研究生物反馈助力电刺激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步行能力的改变效果。方... 背景:国内外关于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生物反馈疗法和三维步态功能分析的相关研究已开展很多,但是对二者结合的研究少有报道。目的:利用三维步态分析采集步态参数数据,研究生物反馈助力电刺激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步行能力的改变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在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男34例,女26例,年龄32-5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30)与试验组(n=30),两组患者均接受腰部动态干扰电的常规治疗(20 min/次,1次/d,每周5次,持续治疗20次),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仰卧搭桥和俯卧搭桥的悬吊核心肌群训练(每周5次,持续治疗20次),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生物反馈助力电刺激治疗(20 min/次,1次/d,每周5次,持续治疗20次)。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腰痛评分、肌电信号平均值和步态参数。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数字类比表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治疗结束后的数字类比表评分、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腹直肌、臀大肌、竖脊肌表面肌电平均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治疗结束后的腹直肌、臀大肌、竖脊肌表面肌电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步宽、步速、步频、健患侧步长比值、健患侧支撑相比值、患健侧摆动相比值、健患侧髋关节及膝关节矢状面活动度和健患侧足偏角均优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治疗结束后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④结果表明,生物反馈助力电刺激能明显缓解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改善了患者下肢步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步态 生物反馈助力电刺激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 步行功能 核心稳定训练
下载PDF
深层肌肉刺激与肌电生物反馈干预脑卒中后患者小腿三头肌痉挛和步态的改变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其明 廖迪 +4 位作者 钟志亮 林利华 郑翔 李琼 单莎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392,共8页
背景:深层肌肉刺激疗法具有松解粘连、缓解痉挛、改善和恢复肌肉顺应性和弹性等作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能有效促进神经恢复和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和步态。目的:利用数字化肌肉检测仪和三维步态分析仪等手段综合评估深层肌肉刺激联合肌电生... 背景:深层肌肉刺激疗法具有松解粘连、缓解痉挛、改善和恢复肌肉顺应性和弹性等作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能有效促进神经恢复和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和步态。目的:利用数字化肌肉检测仪和三维步态分析仪等手段综合评估深层肌肉刺激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及步态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住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肌电生物反馈+假性深层肌肉刺激,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真性深层肌肉刺激治疗,5次/周,连续4周。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前、后患侧腓肠肌内外侧振荡频率和动态刚度、踝背屈主动关节活动度、胫骨前肌肌电信号、下肢Fugl-Meyer评分量表和三维步态分析相关参数。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治疗后患侧腓肠肌内外侧的振荡频率和动态刚度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后踝背屈主动活动度、胫骨前肌肌电信号和下肢Fugl-Meyer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大或提高(P<0.05),联合组较对照组增大或提高更明显(P<0.05);③两组患者步速、步频、步幅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大(P<0.05),联合组较对照组增大更明显(P<0.05);健患侧支撑相百分比时间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④除健侧支撑百分比治疗前后变化量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外,其余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量联合组均较对照组效果更明显(P<0.05);⑤结果说明,深层肌肉刺激治疗仪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短期内能有效缓解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改善踝背屈功能和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及改善步态,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深层肌肉刺激 数字化肌肉检测仪 痉挛 步态
下载PDF
广东地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现状及易患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杨贞文 王永剑 +3 位作者 黄穗霞 于晓春 张莉 曾育辉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173-2176,共4页
目的调查广东地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现状,分析其易患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控尤其是急诊一线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及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120... 目的调查广东地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现状,分析其易患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控尤其是急诊一线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及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120例列入病例组,并随机选择同期上述3家医院的单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列入对照组。调查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日常生活、工作、行为方式和患病情形,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年龄(x^2=9.866,P=0.007)、月工资收入(x^2=9.572,P=0.023)、睡眠时间(x^2=10.486,P=0.005)、工作时间(x^2=15.495,P=0.000)、生活压力(x^2=9.760,P=0.008)、就业压力(x^2=8.921,P=0.003)、医疗保障类型(x^2=8.877,P=0.031)、身体素质(x^2=9.347,P=0.009)、患病病程(x^2=40.652,P=0.000)、发热情况(x^2=54.024,P=0.000)、患病后运动负荷(x^2=16.229,P=0.000)、就诊态度(x^2=11.886,P=0.003)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发热(OR=2.323,95% CI 1.234~4.373,P=0.009)是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青壮年人群、失业、低收入、睡眠不足、工作超时、生活压力、缺乏必要的医疗保障、身体素质差、病程迁延、拖延就诊、患病后运动负荷大可增加本地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易患性,而中、高度发热作为独立影响因素则可进一步加大发病的风险,临床上应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性心肌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