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茱萸碱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 被引量:24
1
作者 朱丽红 刘小东 +3 位作者 谭宇蕙 李杰芬 杜标炎 吴映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抑制、诱导凋亡和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试验MIT法测存活率,DAPI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流式细胞术、彗星电泳技术分析药物对DNA作用。结果吴茱萸碱能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用64、16...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抑制、诱导凋亡和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试验MIT法测存活率,DAPI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流式细胞术、彗星电泳技术分析药物对DNA作用。结果吴茱萸碱能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用64、16、4、1、0.25μmol.L-1浓度的吴茱萸碱处理HepG2细胞72 h的抑制率分别为74.0%、69.0%、60.5%、44.0%、16.4%。DAPI染色后吴茱萸碱组癌细胞均表现出较为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1μmol.L-1吴茱萸碱作用24和36 h出现亚二倍体凋亡峰,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凋亡率对照组为4%,1μmol.L-1吴茱萸碱作用12、24、36 h的凋亡率分别为4.4%、18.0%、30.3%。彗星电泳显示1μmol.L-1吴茱萸碱作用24和48 h后,细胞后面形成长的拖尾,平均光密度值较阴性对照组降低,彗星尾距较阴性对照组增加,且二者的改变与作用时间相关。结论吴茱萸碱能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及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细胞凋亡 肝癌
下载PDF
当归多糖对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斌 李杰芬 胡岳山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3-404,464,共3页
目的:研究当归多糖(ASP)对体外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DCs)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以细胞因子即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作比较,观察不同浓度ASP以及细胞因子+不同浓度的ASP对小鼠脾脏DCs的增殖作用。结果:AS... 目的:研究当归多糖(ASP)对体外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DCs)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以细胞因子即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作比较,观察不同浓度ASP以及细胞因子+不同浓度的ASP对小鼠脾脏DCs的增殖作用。结果:ASP 31.25-250μg/ml可明显刺激小鼠脾脏DCs增殖,与细胞因子组相比,其中间浓度62.5-125 μg/ml作用明显;ASP+细胞因子,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的增殖作用,且其在较低浓度31. 25、62.5、125μg/ml明显高于细胞因子组。结论:ASP不仅能促进小鼠脾脏DCs的增殖,而且与细胞因子有显著的协同作用,具有类生长因子和协同生长因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小鼠 脾脏树突状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因子 类生长因子 中药提取物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映雅 谭宇蕙 +2 位作者 宁异真 杜标炎 李杰芬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5-278,282,共5页
目的建立既有TK活性又表达绿色荧光的融合蛋白治疗系统用于实验研究,为建立荧光活体成像技术,更为科学地进行肿瘤自杀基因增效中药成分的研究打下基础。方法DNA重组技术构建HSV1-TK cDNA与EGFP基因融合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TKGFP,用酶切... 目的建立既有TK活性又表达绿色荧光的融合蛋白治疗系统用于实验研究,为建立荧光活体成像技术,更为科学地进行肿瘤自杀基因增效中药成分的研究打下基础。方法DNA重组技术构建HSV1-TK cDNA与EGFP基因融合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TKGFP,用酶切鉴定并进行序列测定;polyFect转染液对鼠黑色素瘤细胞B16进行转染,荧光显微镜观察基因表达情况,MTT法检测转化细胞B16对GCV的敏感性。结果重组质粒pTKGFP经限制性酶切鉴定和DNA序列测定分析显示,TK基因已经成功与GFP基因连接,连接处无移码突变产生;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显示,TK-GFP融合基因在B16中获得表达。其在细胞中的定位与文献资料一致,TKGFP主要集中于胞核区而GFP弥散分布于胞质中。TKGFP组细胞对GCV的敏感性大于对照组细胞,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构建了pTKGFP融合蛋白基因表达载体,并成功在B16中进行表达,所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TK活性和GFP的荧光活性,可用于后续性的体外与体内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V1-TK/GCV 自杀基因 绿色荧光蛋白 肿瘤
下载PDF
吴茱萸碱联合CDK1抑制剂RO3306对鼠结肠癌CT26的协同杀伤作用
4
作者 崔娟 吴映雅 +3 位作者 谭宇蕙 张广献 杜标炎 常金荣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44-1250,共7页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EVO)联合CDK1的特异抑制剂RO3306对鼠结肠癌细胞CT26的生长抑制、诱导凋亡是否有协同增效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求出EVO对CT26作用24h的IC50及诱导CT26细胞发生不可逆凋亡的时间点,比较EVO和RO3306同时用药与序贯用药(...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EVO)联合CDK1的特异抑制剂RO3306对鼠结肠癌细胞CT26的生长抑制、诱导凋亡是否有协同增效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求出EVO对CT26作用24h的IC50及诱导CT26细胞发生不可逆凋亡的时间点,比较EVO和RO3306同时用药与序贯用药(EVO先作用24h,再加入RO3306共同作用6h)对CT26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金正均q值法检验其联合作用是否有协同性(q为实际药效与理论药效比值,q>1.15为协同性).同时用药实验与序贯用药实验的分组情况均为对照组、2mg/LEVO组,4mg/LEVO组,15mg/LRO3306组(加药时间同相应联合组),2mg/LEVO+15mg/LRO3306联合组,4mg/LEVO+15mg/LRO3306联合组.采用克隆集落形成法检测药物单独和联合作用下对CT26细胞的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作用对CT26凋亡率的影响.结果:MTT法结果显示EVO对结肠癌细胞CT26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作用24h的IC50为10.8mg/L;EVO诱导CT26细胞进入不可逆凋亡的时间点在24h左右.MTT检测EVO和RO3306序贯用药的各组抑制率依次分别是22.0%±4.4%、30.4%±3.2%、12.3%±4.8%、48.0%±3.2%、62.2%±2.2%(序贯用药联合组q=1.52,1.60>1.15,同时加药联合组q=0.68,0.72).克隆集落形成法显示相应各组的抑制率依次分别是9.7%±5.8%、38.9%±3.8%,10.8%±3.7%,29.8%±10.7%,68.3%±12.7%(q>1.15).流式细胞术显示各组细胞凋亡率依次分别是5.5%±1.1%,18.3%±1.9%,25.6%±1.5%,9.2%±1.1%,39.1%±9.8%,54.6%±1.2%(q>1.15).结论:EVO能抑制鼠结肠癌细胞CT26的生长,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EVO诱导CT26发生不可逆凋亡的时间点约在24h左右;EVO联合CDK1抑制剂RO3306并序贯用药对CT26的抑制作用具有协同增效效应,同时加药联合作用未显示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CDK1抑制剂 细胞凋亡 M期阻滞 M期滑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