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相蛋白芯片技术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陈云波 邓元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60-362,共3页
以荧光微球为载体基质且有别于固相蛋白芯片的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Luminex于本世纪初研制出的后基因组时代的技术平台,通常用于免疫分析、核酸研究、酶学分析、受体和配体识别分析及蛋白质一蛋白质相互作用等研究,... 以荧光微球为载体基质且有别于固相蛋白芯片的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Luminex于本世纪初研制出的后基因组时代的技术平台,通常用于免疫分析、核酸研究、酶学分析、受体和配体识别分析及蛋白质一蛋白质相互作用等研究,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包括中医药研究的各个领域。液相蛋白芯片具有灵活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单、通量大等特点,可进行细胞因子、激酶、肽类等的检测,并可用于中药复方和单体的药理学研究及有效方药和成分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蛋白芯片 后基因组 中医药现代化
下载PDF
阿尔兹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形成和沉积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的可能途径 被引量:14
2
作者 闫蓉 常翔 +7 位作者 杨从 苏如玉 侯雪芹 张磊 张春霞 方淑环 陈云波 王奇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9-632,共4页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因复杂,并缺乏有效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手段。β淀粉样蛋白(Aβ)被认为是AD治疗的关键靶标。Aβ是AD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以Aβ...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因复杂,并缺乏有效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手段。β淀粉样蛋白(Aβ)被认为是AD治疗的关键靶标。Aβ是AD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以Aβ为靶标可能是AD预防和治疗的有效策略。中药对减少Aβ生成和沉积、促进Aβ清除方面已取得了系列的研究成果。中医药治疗AD应创新研究思路,以Aβ为靶标,开展方药配伍、临床试验研究,从而提高中医药治疗AD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Β-淀粉样蛋白 中药
原文传递
核因子κB与胶质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冯梅 王奇 陈云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4-486,共3页
关键词 核因子ΚB 胶质细胞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石菖蒲活性成分对双转基因小鼠APP及神经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1
4
作者 张春霞 郭俊和 +6 位作者 陈云波 闫蓉 王奇 于旭华 魏刚 刘四军 程淑意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探讨石菖蒲活性部位β-细辛醚和丁香酚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脑内β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表达及神经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3月龄SPF级雄性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12只,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 目的探讨石菖蒲活性部位β-细辛醚和丁香酚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脑内β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表达及神经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3月龄SPF级雄性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12只,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安理申(以安理申为阳性对照药)组、β-细辛醚组及丁香酚组,每组3只,用同龄同背景APPswe/PS1dE9转基因阴性小鼠3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用药4个月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大脑内海马及皮层APP表达水平,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及神经突触的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在海马CA1区和皮质的APP阳性面积百分比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安理申组和β-细辛醚组在海马CA1区和皮质的APP阳性面积百分比显著减少(P<0.01);丁香酚组皮质的APP阳性面积百分比显著减少(P<0.01)。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神经毡内突触结构表现为大片的轴浆空泡化,突触数量减少,突触界面变短或融合消失,突触小泡数量明显减少,突触前膜、后膜及突触间隙大多模糊不清,突触后成分致密区厚度变薄,典型的突触结构已遭破坏,部分线粒体有轻微破损。安理申组、β-细辛醚组及丁香酚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突触结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比较在细胞器结构、轴浆空泡化、突触数量、突触界面、突触小泡数量及突触结构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β-细辛醚及丁香酚可以抑制APP的过量表达,对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的突触有一定的保护和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石菖蒲 Β-细辛醚 丁香酚 双转基因小鼠 Β淀粉样前体蛋白 神经突触超微结构
原文传递
人参皂苷Rg1对Aβ_(25-35)诱导的神经细胞核因子-κB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陈云波 张大鹏 +4 位作者 冯梅 王奇 程淑意 梁伟雄 温泽淮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2-617,共6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拮抗β淀粉样蛋白(Aβ)、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是否与核因子κB(NF-κB)活化机制变化有关。方法分别以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为靶标建立Alzheimer病(AD)细胞模型。采用四唑盐显色(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拮抗β淀粉样蛋白(Aβ)、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是否与核因子κB(NF-κB)活化机制变化有关。方法分别以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为靶标建立Alzheimer病(AD)细胞模型。采用四唑盐显色(MTT)法检测细胞活力,进行Aβ25-35造模浓度、时间以及人参皂苷Rg1预处理最适宜浓度的选择。经Aβ25-35和Rg1干预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分析FITC/PI双重标记的NF-κB在细胞内的激活程度,结合形态学观察分析人参皂苷Rg1对以上两种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40μmol.L-1的Aβ25-35作用24h后可激活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NF-κB(P<0.01),下调原代培养神经元的NF-κB活性(P<0.01)。2μmol.L-1的人参皂苷Rg1能明显提高神经元的NF-κB活性(P<0.01),减弱星形胶质细胞的NF-κB活性(P<0.01)。同时结合形态学观察和细胞活力检测发现,人参皂苷Rg1对两种细胞都有保护作用。结论人参皂苷Rg1通过启动神经元中NF-κB活化、下调星形胶质细胞的NF-κB活性,从两方面发挥其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从而有可能达到减缓AD发病进程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阿尔采末病 Β淀粉样蛋白 核因子ΚB 神经保护
下载PDF
石菖蒲活性成分及其不同比例配伍对痴呆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6
作者 郭俊和 陈云波 +5 位作者 魏刚 聂慧 周莹 程淑意 王奇 陈东风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观察石菖蒲两种活性成分单体β-细辛醚、丁香酚及其不同比例配伍对东莨菪碱致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筛选出学习记忆成绩及体重相近的小鼠99只,随机区组分为9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安理申阳性药... 目的观察石菖蒲两种活性成分单体β-细辛醚、丁香酚及其不同比例配伍对东莨菪碱致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筛选出学习记忆成绩及体重相近的小鼠99只,随机区组分为9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安理申阳性药对照组、β-细辛醚组、丁香酚组、β-细辛醚与丁香酚的配伍比例为1∶1,3∶1,5∶1,7∶1的配伍组,每组11只。除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灌服相同体积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给予灌服相应的治疗药液;行为学测试前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于每次测试前30 min予腹腔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3 mg.kg-1)制备学习记忆障碍痴呆模型。灌胃第8天开始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以逃避潜伏期(s)和游泳路程(cm)作为观测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逃避潜伏期16.55±12.99,游泳路程250.6±199.0)相比,模型组的逃避潜伏期(38.73±35.45)和游泳路程(555.7±474.9)均明显延长(P<0.01);与模型组相比,β细辛醚组(潜伏期18.63±9.18,路程290.5±145.8)、丁香酚组(潜伏期22.78±12.01,路程351.2±182.0)、3∶1配伍组(潜伏期19.25±14.43,路程312.2±246.7)及5∶1配伍组(潜伏期18.27±15.87,路程295.7±269.8)的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路程均明显缩短(P<0.01,P<0.05)。结论石菖蒲中两种主要活性成分β-细辛醚与丁香酚的较优配伍比例可能在3∶1和5∶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菖蒲 Β-细辛醚 丁香酚 东莨菪碱 阿尔茨海默病 学习记忆
原文传递
人参皂苷Rg1对Aβ_(25-35)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核因子κB活化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冯梅 陈云波 +3 位作者 王奇 程淑意 梁伟雄 温泽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382-1384,共3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诱导的S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核因子(NF)κB的活化及其对炎性因子IL-6的影响。方法用人参皂苷Rg1预处理星形胶质细胞24 h(终浓度分别为0、2、4、8、16μmol/L),然后再用Aβ25-35和人参皂...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诱导的S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核因子(NF)κB的活化及其对炎性因子IL-6的影响。方法用人参皂苷Rg1预处理星形胶质细胞24 h(终浓度分别为0、2、4、8、16μmol/L),然后再用Aβ25-35和人参皂苷Rg1对星形胶质细胞共同孵育24 h,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各组的细胞活性;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检测分析各组的细胞浆与细胞核内NF-κB的激活程度;用ELISA的方法检测IL-6的蛋白含量。结果人参皂苷Rg1各组的细胞活性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并且能下调NF-κB的激活水平,减少IL-6的分泌(P<0.05),该作用以2、4μmol/L为显著。结论人参皂苷Rg1对Aβ25-35诱导星形胶质细胞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阻断NF-κB的活化,减弱炎症反应,从而提高了细胞的生存率,且此作用以低浓度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Β淀粉样蛋白 星形胶质细胞 核因子ΚB 炎症
下载PDF
APP/PS1双转基因老年性痴呆小鼠早期病理和认知行为变化 被引量:13
8
作者 朱斌 陈静 +9 位作者 秦红芳 邓汝东 李伊为 黎辉 周健洪 张赛霞 宋述财 陈云波 魏刚 陈东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3-196,226,共5页
【目的】探讨APP/PS1双转基因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早期病理和行为学变化。【方法】选取5、7月龄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和非转基因小鼠,采用刚果红染色法和定量方法,并结合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对其脑内... 【目的】探讨APP/PS1双转基因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早期病理和行为学变化。【方法】选取5、7月龄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和非转基因小鼠,采用刚果红染色法和定量方法,并结合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对其脑内淀粉样斑块积聚与学习记忆能力的月龄变化关系进行研究。【结果】(1)7月龄的双转基因组小鼠的空间辨别学习记忆能力与非转基因组小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PP/PS1双转基因组小鼠在5、7月龄时海马与脑皮质均观察到明显的橘红色斑块沉积,但非转基因组小鼠海马及脑皮质均未观察到淀粉样斑块沉积。【结论】7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部位淀粉样斑块的早期出现随年龄依赖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脑/病理学 认知行为 疾病模型 动物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原文传递
蛇床子素对Aβ_(25-35)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NF-κB活化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程淑意 陈云波 +2 位作者 王奇 梁伟雄 温泽淮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36-39,101,共5页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Osthole,Ost)拮抗β淀粉样蛋白25—35(Ap25-35)毒性损伤、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及其与核因子-κB(NF—κB)活化机制的关系。【方法】以原代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为靶标建立阿尔茨海默病...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Osthole,Ost)拮抗β淀粉样蛋白25—35(Ap25-35)毒性损伤、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及其与核因子-κB(NF—κB)活化机制的关系。【方法】以原代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为靶标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细胞模型。采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细胞活力,进行AB25-35造模浓度、时间以及Ost预处理最适宜浓度的选择。经Aβ25-35和Ost干预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分析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FITC/PI)双重标记的NF—κB与其抑制蛋白(IKBot)在细胞内的激活程度,结合形态学观察分析Ost对星形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Ost可拮抗Aβ25-35的神经毒性作用,尤其以低浓度(0.01-1μmol/L)为佳,随着浓度的升高,对细胞的保护作用呈减弱趋势。40μmol/L的Aβ25-35作用于As24h可过度活化NF—κB的表达(P〈0.01),激活IκBα发生磷酸化及降解(P〈0.01)。低浓度的Ost可显著抑制NF—κB的过度活化(P〈0.01),上调细胞核内IκBα的表达(P〈0.01)。【结论】Ost抑制Aβ25-35的神经毒性作用,延缓AD发生发展的作用机理可能与NF—κB活化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素/药理学 阿尔茨海默病/中药疗法 星形胶质细胞/病理学 细胞培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对淀粉样β蛋白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大鹏 陈云波 +3 位作者 王奇 程淑意 梁伟雄 温泽淮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39-42,i0001,共5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对淀粉样β蛋白25~35诱导的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03/2005-03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DME中心完成。①取新生24h清洁级SD大鼠,无菌环境下取出海马组织进...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对淀粉样β蛋白25~35诱导的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03/2005-03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DME中心完成。①取新生24h清洁级SD大鼠,无菌环境下取出海马组织进行贴壁培养并以B27无血清培养基添加剂抑制非神经元细胞的生长。②海马神经元形态及细胞活力观察:细胞培养7d至分化成熟状态,然后被随机分为3组:人参皂苷Rg1预处理组(分为1,2,4,8,16μmol/L5个浓度组),首先每加入各浓度的Rg1(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0703-200221)预作用24h后,再加入40μmol/L淀粉样β蛋白25~35共孵育24h;模型组:每孔加入40μmol/L淀粉样β蛋白25~35作用24h;空白组:正常细胞培养用液;每组均为8孔。运用倒置显微镜进行海马神经元形态学观察,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法检测细胞活力,即吸光度(A值),该值越高说明细胞活力越强。③检测核因子κB活性:调整细胞悬液密度为2×108L-1,接种于6孔板(内置已用多聚赖氨酸包被的盖玻片),1mL/孔。随机分为5组(3孔/组):正常组,模型组,2,4,8μmol/L人参皂甙Rg1预处理组。细胞培养7d后,2,4,8μmol/L人参皂甙Rg1预处理组加终浓度为2,4,8μmol/L的人参皂甙Rg1预作用24h后,与模型组一起加40μmol/L淀粉样β蛋白,作用24h。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核因子κB在细胞内的激活程度,以图像分析仪计算核区荧光与胞浆区荧光比值,比值越高说明核因子κB活性越高。④计量结果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①神经元细胞形态:相差显微镜下可见人参皂甙Rg1预处理组细胞损伤相对较模型组轻,但较正常组严重。②海马神经元细胞活力:正常组和2,4μmol/L人参皂甙Rg1预处理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以4μmol/L人参皂甙Rg1预处理组最高;1,8,16μmol/L人参皂甙Rg1预处理组虽然也高于模型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③神经元细胞核因子κB活性:正常组和2,4,8μmol/L人参皂甙Rg1预处理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以4μmol/L人参皂甙Rg1预处理组最高;4,8μmol/L人参皂甙Rg1预处理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人参皂甙Rg1对淀粉样β蛋白25~35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尤以4μmol/L人参皂甙Rg1作用效果最明显。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可能是人参皂甙Rg1对抗淀粉样β蛋白25~35细胞毒性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Β蛋白 人参皂苷类 NF-ΚB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淀粉样β蛋白的神经毒性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大鹏 王奇 陈云波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5期174-175,共2页
目的:学习和掌握淀粉样β蛋白的生物学特征,认识其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中的几种可能作用以及以淀粉样β蛋白为靶点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策略的最新进展研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4-01/2004-01”与淀粉样β蛋白相关文献,... 目的:学习和掌握淀粉样β蛋白的生物学特征,认识其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中的几种可能作用以及以淀粉样β蛋白为靶点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策略的最新进展研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4-01/2004-01”与淀粉样β蛋白相关文献,检索词为“β-amyloid”,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1994-01/2004-01与淀粉样蛋白相关文献,检索词为“淀粉样蛋白”,二次检索词为“阿尔茨海默病”,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汉语。资料选择:就检索到的400余篇文献进行筛选,选择以阿尔茨海默病为研究对象、以淀粉样β蛋白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文献60多篇,其中研究内容相似的,以近5年且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排除综述类文献。资料提炼:将筛选到的30篇文献按结构、功能和疾病关系分类:其中2篇与淀粉样β蛋白的结构相关,13篇与淀粉样β蛋白神经毒性相关,15篇与淀粉样β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的作用以其为治疗靶点的研究有关。资料综合:32篇文献包括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研究,说明了淀粉样β蛋白的神经毒性作用,它可诱导性活氧产生自由基损伤,诱导细胞凋亡,并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炎症反应,故大多数学者认为淀粉样β蛋白在脑组织中的沉积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因此以阻止或减少脑内淀粉样β蛋白的数量为目标的治疗策略,可能直接作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过程。结论:淀粉样β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起关键作用,以淀粉样β蛋白为靶点的阿尔茨海默病防治策略正在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Β蛋白 综述文献 神经毒性作用
下载PDF
基于诊断相似度评价的强直性脊柱炎古代医案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新峰 李冠海 +5 位作者 何羿婷 温泽淮 刘少南 杨丽虹 赵国青 李晓彦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6-599,共4页
【目的】通过对古医籍中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相关病案报告进行基于典型症状和病史的诊断相似度评价,以期在提高古代病案诊断正确性的基础上,对古代中医治疗AS的临证经验进行挖掘。【方法】以AS病名源流梳理得到的1... 【目的】通过对古医籍中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相关病案报告进行基于典型症状和病史的诊断相似度评价,以期在提高古代病案诊断正确性的基础上,对古代中医治疗AS的临证经验进行挖掘。【方法】以AS病名源流梳理得到的17个相关中医病症名为检索词,检索《中华医典》中的医案类文献,对医案诊断相似度进行评价,对经过诊断相似度评价的病因病机、方药等诊疗经验进行总结。【结果】按症状词共检索出8 053条古文献条文,医案类文献275例,具有AS的3大主症之一的医案共11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古医案共26例。26例医案分析结果显示,AS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以肾督亏虚,气血不足为本,风寒湿邪为标,治法以补虚祛邪、活血化瘀为主。【结论】古代AS的中医典籍普遍存在重理论探讨、轻诊疗证据的情况,且记录简单、不规范;基于诊断相似度评分与筛选的古医案评价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诊断相似性评价 古代医案
原文传递
优化石菖蒲组份配伍对谷氨酸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13
作者 钟言 曾志杰 +5 位作者 龚玉滢 陈晓燕 陈云波 魏刚 程淑意 周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6期193-194,共2页
目的探讨优化石菖蒲组份配伍对谷氨酸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对PC12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使用的模型是谷氨酸促使PC12细胞出现损伤,将其分成β-细辛醚、丁香酚不同浓度配伍组及β-细辛醚单体组、丁香酚单体组、谷氨酸损伤模型组、... 目的探讨优化石菖蒲组份配伍对谷氨酸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对PC12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使用的模型是谷氨酸促使PC12细胞出现损伤,将其分成β-细辛醚、丁香酚不同浓度配伍组及β-细辛醚单体组、丁香酚单体组、谷氨酸损伤模型组、正常对照组进行筛选试验,对损伤PC12细胞活力(OD值)变化情况进行测算,使谷氨酸促使PC12细胞出现损伤保护作用的丁香酚配伍与β-细辛醚的最佳配比进行有效的筛选。结果取最低浓度考虑β-细辛醚单体和丁香酚单体的起效浓度分别为49μmol/L和14μmol/L。本次结果显示细胞OD值9μmol/L∶14μmol/L组>9μmol/L∶2μmol/L组>49μmol/L∶0.5μmol/L组>49μmol/L∶14μmol/L组>9μmol/L∶0.5μmol/L组>1.9μmol/L∶14μmol/L组>49μmol/L∶2μmol/L组>正常对照组>β-细辛醚单体组>1.9μmol/L∶2.9μmol/L组>1.9μmol/L∶0.5μmol/L组>丁香酚单体组>谷氨酸损伤模型组,OD值分别为(1.88±0.04)、(1.80±0.05)、(1.80±0.03)、(1.79±0.07)、(1.79±0.02)、(1.78±0.03)、(1.76±0.05)、(1.72±0.07)、(1.72±0.06)、(1.72±0.04)、(1.71±0.03)、(1.68±0.08)、(1.65±0.05)。除丁香酚单体组,其余各组OD值与谷氨酸损伤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细辛醚与丁香酚配伍对谷氨酸致PC12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较佳的浓度配比可能在9μmol/L∶0.5μmol/L^9μmol/L∶2μmol/L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细辛醚 丁香酚 谷氨酸 PC12细胞 优化
下载PDF
HIF-1α基因RNA干扰质粒在胃癌细胞中的构建与鉴定
14
作者 龚青 方淑环 高国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254-2258,共5页
目的:构建转录因子HIF-1α表达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质粒,为研究HIF-1α参与的细胞信号通路及以HIF-1α为靶点的基因治疗提供稳定转染细胞的RNAi.方法:选取HIF-1α基因的19nt特异性序列,设计针对HIF-1α的shRNA序列,应用基... 目的:构建转录因子HIF-1α表达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质粒,为研究HIF-1α参与的细胞信号通路及以HIF-1α为靶点的基因治疗提供稳定转染细胞的RNAi.方法:选取HIF-1α基因的19nt特异性序列,设计针对HIF-1α的shRNA序列,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克隆到pSilencer1.0-U6表达载体中,利用EcoRⅠ和ApaⅠ双酶切和DNA测序鉴定重组克隆.低氧条件下,将包含HIF-1α基因RNAi序列的重组载体转染人胃癌细胞SGC-7901,转染48h后,收集细胞裂解液,Western blotting分析低氧条件下对照组与转染组HIF-1α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双酶切证实shRNA插入pSilencer1.0-U6质粒,DNA测序证实插入的序列正确;HIF-1α基因RNAi质粒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成功;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空质粒对照组比转染组细胞HIF-1α表达下调.结论:成功构建人HIF-1α基因RNAi质粒,为研究HIF-1α参与的细胞信号通路提供了稳定转染细胞的干扰质粒.同时,阻断HIF-1α的信号通路将为肿瘤基因治疗提供一个较好的靶点,研究结果为以HIF-1α为靶向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有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体 低氧诱导因子1Α RNA干扰 胃癌
下载PDF
NF-κB基因RNA干扰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15
作者 方淑环 龚青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3期3504-3505,3508,共3页
目的构建转录因子NF-κB的RNA干扰(RNAi)质粒,为研究NF-κB参与的细胞信号通路及以其为靶点的基因治疗提供稳定转染的RNAi质粒。方法设计针对NF-κB的shRNA特异性序列,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克隆到pSilencer 1.0-U6表达载体,EcoRⅠ和ApaⅠ双... 目的构建转录因子NF-κB的RNA干扰(RNAi)质粒,为研究NF-κB参与的细胞信号通路及以其为靶点的基因治疗提供稳定转染的RNAi质粒。方法设计针对NF-κB的shRNA特异性序列,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克隆到pSilencer 1.0-U6表达载体,EcoRⅠ和ApaⅠ双酶切及DNA测序鉴定重组克隆;脂质体转染RNAi重组载体至前列腺癌细胞PC-3后,Western blot分析各组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双酶切和DNA测序证实shRNA正确插入pSilencer 1.0-U6质粒;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质粒对照组比较NF-κB转染组细胞NF-κB表达明显下调。结论成功构建人NF-κB基因RNAi质粒,为研究NF-κB参与的细胞信号通路提供了稳定转染细胞的干扰质粒,为靶向NF-κB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RNA干扰 质粒
下载PDF
人参皂苷对Aβ_(25-35)蛋白诱导的老年性痴呆体外模型NG108-15神经元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4
16
作者 吴蕾 陈云波 +3 位作者 王奇 程淑意 梁伟雄 温泽淮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26-131,共6页
【目的】探讨在以NG108-15细胞作为神经元代表、β-淀粉样蛋白25-35片段(Aβ25-35)诱导凋亡的阿尔茨海默病体外细胞模型中,人参皂苷Rg1保护神经元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进行Aβ... 【目的】探讨在以NG108-15细胞作为神经元代表、β-淀粉样蛋白25-35片段(Aβ25-35)诱导凋亡的阿尔茨海默病体外细胞模型中,人参皂苷Rg1保护神经元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进行Aβ25-35造模浓度与时间的选择以及Rg1预处理最佳浓度时间的选择;在此基础上,采用荧光显微镜和数据处理系统(DMR)图像分析仪检测免疫细胞化学法标记的核因子-κB(NF-κB)的活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的表达;采用酶标光度计、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比色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20μmol/L Aβ25-35作用24 h可诱导NG108-15细胞凋亡,2μmol/L Rg1组的NF-κB活性与模型组比较显著性提高(P<0.01),Rg1预处理组Bcl-2表达呈阳性,且caspase-3活性较模型组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高浓度聚焦状的Aβ25-35可下调神经元内NF-κB的活性,诱导细胞凋亡,Rg1通过启动神经元中NF-κB的活化从而上调Bcl-2表达,抑制caspase-3活性而发挥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药理学 阿尔茨海默病/中药疗法 细胞凋亡 淀粉样口蛋白 细胞培养
下载PDF
乳鼠脑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世 侯雪芹 +2 位作者 陈云波 程淑意 王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16-1318,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单、高效的脑血管平滑肌细胞分离和培养方法,对脑血管疾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实验材料基础。方法用不含EDTA胰蛋白酶消化组织获取细胞,继而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对第3代细胞采用α-肌动蛋白荧光免疫...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单、高效的脑血管平滑肌细胞分离和培养方法,对脑血管疾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实验材料基础。方法用不含EDTA胰蛋白酶消化组织获取细胞,继而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对第3代细胞采用α-肌动蛋白荧光免疫染色法,同时MTT检测细胞的生长趋势。结果运用胰酶消化法获得并培养出大量的脑血管平滑肌细胞,荧光免疫染色法鉴定结果显示阳性表达,纯度98%。结论此方法简单、操作性强,目标细胞获得率高,为老年性脑血管疾病机制研究提供材料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肌细胞 平滑肌 胰蛋白酶 肌动蛋白类 抗体 单克隆 荧光免疫测定
下载PDF
随机对照试验偏倚风险评估方法及其运用情况调查 被引量:5
18
作者 许卫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1452-1458,共7页
【目的】了解随机对照试验偏倚风险评估方法及运用情况。【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录的干预措施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文献,选取发表于《中国循证医学杂志》的所有文献以及发表于其他中... 【目的】了解随机对照试验偏倚风险评估方法及运用情况。【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录的干预措施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文献,选取发表于《中国循证医学杂志》的所有文献以及发表于其他中文核心期刊的部分文献为调查样本,收集调查样本中偏倚风险评估采用的方法、评估的内容、判断依据,以及评估结果的报告及应用等信息。【结果】《中国循证医学杂志》和其他核心期刊分别有66篇和109篇文献(共计175篇)纳入分析,文献类型均为Meta分析。所有发表于《中国循证医学杂志》的Meta分析均采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估工具(RoB);发表于其他核心期刊的文献中有74篇(67.9%)采用该工具,25篇(22.9%)采用Jadad量表,2篇(1.8%)同时采用上述两种方法,2篇(1.8%)用其他方法,5篇(4.6%)未说明评估方法,1篇(0.9%)未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在使用2011年版RoB的Meta分析中分别有54.3%(25/46)的《中国循证医学杂志》文献和30.4%(14/46)的其他中文核心期刊文献未根据施盲对象的不同分开评估"盲法"相关偏倚;超过92%的Meta分析评估了"报告偏倚"及"其他偏倚";发表于其他中文核心期刊的Meta分析中有4篇基于结局指标分别评估"测量偏倚"、"实施偏倚",各有1篇Meta分析将偏倚风险评估结果作为纳入标准及敏感性分析依据。【结论】RoB为随机对照试验偏倚风险评估的最常用方法,但实际运用时与该工具的操作指引存在偏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倚风险 评估方法 Cochrane协作网随机对照试验偏倚风险评估工具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不同治法方药对快速老化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奇 陈云波 +4 位作者 冯炯 鹿俊磊 程淑意 温泽淮 梁伟雄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治法方药对快速老化痴呆模型小鼠SAMP8学习记忆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7月龄快速老化亚系SAMP8小鼠分为痴呆模型组、脑复康组、六味地黄汤组、四君子汤组、归脾汤组和当归芍药散组等6个组;15只抗快速老化亚系SAMR1作为正常... 目的:观察不同治法方药对快速老化痴呆模型小鼠SAMP8学习记忆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7月龄快速老化亚系SAMP8小鼠分为痴呆模型组、脑复康组、六味地黄汤组、四君子汤组、归脾汤组和当归芍药散组等6个组;15只抗快速老化亚系SAMR1作为正常对照组。给药4周后,进行为期6天的Morris水迷宫测试。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AMP8模型组的逃避潜伏期时间明显增加(P<0.05),游泳速度则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四君子汤组、六味地黄汤组、归脾汤组的逃避潜伏期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P<0.01),四君子汤组的游泳路程明显缩短(P<0.05),脑复康组和当归芍药散组的逃避潜伏期时间较模型组有减少趋势。结论:8月龄SAMP8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是理想的痴呆动物模型;六味地黄汤、四君子汤、归脾汤均可以明显改善SAMP8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脾汤 四君汤 当归芍药散 阿尔茨海默病 快速老化小鼠 学习记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