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35年文献的银屑病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陈秀敏 卢传坚 +3 位作者 黄清春 黄闰月 储永良 柳林林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603-606,共4页
【目的】分析对1979~2013年35年间的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 A)研究文献,探讨Ps A的中医证候特点,为临床辨证分型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多个数据库对1979~2013年的中医药期刊所报道的Ps A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进行检索,... 【目的】分析对1979~2013年35年间的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 A)研究文献,探讨Ps A的中医证候特点,为临床辨证分型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多个数据库对1979~2013年的中医药期刊所报道的Ps A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进行检索,提取其中涉及到的中医证候信息,对文献中出现的Ps A证候进行名称规范并归类,应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证候、证素、舌脉的频次、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文献84篇,符合要求者26篇。共出现10种舌质、15种舌苔、22种脉象。经规范证候名称后,获得共计39种中医证型,进一步对相近证候进行归并,最终得到14种证型,最常见的前5位证型为风湿热痹、风热血燥、热毒炽盛、风寒湿痹、肝肾亏虚。将上述证型按病性证素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得到Ps A相关病性证素有14种,对其进行二次归并后得到9种证素,居于前6位的为热、痰湿、风、燥、虚、血瘀。【结论】Ps A的证候类型繁多,证素分布中除寒、热外,亦与痰湿、风、燥、血瘀相关,提示寒、热、痰湿、风、燥、血瘀在Ps A发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关节炎 中医证候 分布规律 文献研究
原文传递
扶正通络解毒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炎-癌”转化小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
作者 杨泽虹 麦紫涵 +7 位作者 陈彦彤 江晓涛 安金琪 阮舒琪 曾颖凤 文艺 刘凤斌 李培武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8-348,共11页
目的探讨扶正通络解毒方(FTJF)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炎-癌”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1)通过检索TCMSP、HERB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出FTJF方中各中药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Drugbank、TTD和DisD... 目的探讨扶正通络解毒方(FTJF)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炎-癌”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1)通过检索TCMSP、HERB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出FTJF方中各中药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Drugbank、TTD和DisDeNet数据库检索、筛选获得CAG“炎-癌”转化相关疾病靶点;使用Venny 2.1在线平台对FTJF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CAG“炎-癌”转化疾病靶点取交集,获得FTJF干预CAG“炎-癌”转化的潜在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筛选出核心活性成分;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潜在作用靶点蛋白互作(PPI)网络分析,筛选核心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2)采用N-甲基-N-亚硝基脲(MNU)化学诱导法复制CAG“炎-癌”转化小鼠模型。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FTJF低、中、高剂量组(生药量9.56、19.11、38.22 g·kg^(-1)),每组10只,灌胃给药,每日1次,持续8周。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及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法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胃功能激素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17)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L-1β)的水平;q-PCR法检测胃黏膜组织肿瘤蛋白p53(TP53)、髓细胞增生原癌基因(MY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表达水平。结果(1)共筛选得到199种活性成分,795个作用靶点,2074个疾病相关靶点,FTJF干预CAG“炎-癌”转化的307个潜在作用靶点。分析得到槲皮素、芹菜素、木犀草素、熊果酸等核心活性成分;TP53、AKT1、GAPDH、MYC、EGFR、VEGFA、TNF、JUN、CASP3、INS等核心靶点;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涉及癌症通路、乙型肝炎、PI3K/Akt信号通路等。(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胃黏膜结构严重破坏,细胞排列紊乱,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细胞明显空泡样变,腺腔形成大小不等的黏液湖,有分泌酸性黏液的肠化生腺体形成;部分黏膜呈锯齿样或U型管样,两个或多个腺腔单层上皮变为多层无规则排列、无管腔结构的细胞团,表现出组织异型性;血清PGⅠ水平显著降低(P<0.001),PGⅡ、G-17、IL-6、TNF-α、IL-1β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1);胃黏膜组织TP53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01),MYC、EGFR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FTJF各剂量组小鼠胃黏膜组织细胞形态异常情况均有所好转,炎性浸润区域减少,空泡样变、黏液湖及组织异型性减少;血清PGI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01),PGⅡ、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P<0.001);胃黏膜组织TP53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P<0.01),MYC、EGFR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P<0.01)。FTJF中、高剂量组的血清G-17、IL-1β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P<0.001)。结论FTJF可能通过槲皮素、芹菜素等多种活性成分,调节胃功能激素分泌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下调癌症信号通路,发挥干预CAG“炎-癌”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通络解毒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 “炎-癌”转化 胃功能激素 炎症反应 癌症通路 小鼠
原文传递
护心方对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TLR4炎症通路和中医血瘀证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李俊哲 何冠蘅 +1 位作者 赵青武 阮新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0期2475-2477,共3页
目的:同步研究护心方对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Toll样受体4信号转导通路及中医血瘀证的影响,探讨以TLR4炎症通路为靶点护心方的干预机制,及炎症反应与血瘀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 目的:同步研究护心方对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Toll样受体4信号转导通路及中医血瘀证的影响,探讨以TLR4炎症通路为靶点护心方的干预机制,及炎症反应与血瘀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护心方,总疗程为60 d。运用Realtime PCR法分别测定治疗前、治疗30 d、60 d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 mRNA;ELISA检测外周血血清中C反应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护心方治疗组能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减少了TLR4 mRNA的表达(P<0.05),其抑制炎症的效果与TLR4通路下游指标CRP基本一致。经过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中医血瘀证评分逐渐降低,至60 d时显示出统计学意义(P<0.05),与TLR4、CRP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护心方能显著改善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血瘀证候,而抑制外周血单核细胞To ll样受体4转导通路的激活,减少炎症反应,可能是其重要机制之一,中医的血瘀证候与炎症反应其本质有一定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心方 冠心病 糖代谢异常 TOLL样受体4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195例慢性肾脏病3~5期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析 被引量:34
4
作者 张蕾 刘旭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980-983,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病人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疾病分期、中医症状积分,血生化指标等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在广东地区5家中医院前瞻性收集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病人的四诊及相关资料,由经过培训的中医副主任...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病人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疾病分期、中医症状积分,血生化指标等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在广东地区5家中医院前瞻性收集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病人的四诊及相关资料,由经过培训的中医副主任医师对证候分型进行判断。结果:从CKD 3期到5期,脾肾气虚证和血瘀证出现频次均为最高,但脾肾阳虚和浊毒证所占比例分别在本虚证和标实证中呈递增趋势。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纳呆,恶心呕吐,脘腹胀满,水肿症状在脾肾阳虚证表现最明显(P<0.05),口干症状在气阴两虚证表现最明显(P<0.05),口苦症状在肝肾阴虚证表现最明显(P<0.05)。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eGFR、血清白蛋白指标在阴阳两虚证或脾肾阳虚证病人中较差(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患者本虚证以脾肾气虚为主,标实证中血瘀证贯穿疾病始终,但多与其他标证兼杂。从CKD 3期到5期,随着病情的加重,脾肾阳虚证、浊毒内蕴证的临床表现逐渐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中医 证候分布
原文传递
基于补土思想的中医湿疹内治思路探讨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奇 闫玉红 +2 位作者 李秋萍 陈延 卢传坚 《吉林中医药》 2015年第8期769-771,781,共4页
湿疹为临床多发皮肤病,其病情顽固,极难痊愈,结合古医家的相关论述,湿疹的根本病机为中土不足,感受湿邪。针对其脾虚湿蕴的核心病机,从补土理论论治湿疹的思想贯穿始终,以中土为轴,注重其与他脏他腑的联络,从而可收到良好的疗效。其具... 湿疹为临床多发皮肤病,其病情顽固,极难痊愈,结合古医家的相关论述,湿疹的根本病机为中土不足,感受湿邪。针对其脾虚湿蕴的核心病机,从补土理论论治湿疹的思想贯穿始终,以中土为轴,注重其与他脏他腑的联络,从而可收到良好的疗效。其具体治法治则又分为培土生金法、培土达木法,清心补土法和两本兼顾法。湿疹临床虽可表现为燥热之象,但切忌滥用苦寒之药,否则造成中土衰败、血凝湿滞,变生他症,是为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补土 治则 治法
下载PDF
女性生理周期中医指导原则的拟定与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欣燕 张嘉文 +8 位作者 苏俊杰 赖月红 梁嘉恩 李海 叶子怡 谭健成 范宇鹏 宾炜 林嬿钊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49-1653,共5页
目的通过德尔菲专家问卷调查,对女性生理周期的中医指导原则进行拟定与评价。方法在前期文献研究基础上,形成策略池,对中医治未病、中医妇科等领域的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探讨女性生理周期中医指导原则框架及条目。研究对专家... 目的通过德尔菲专家问卷调查,对女性生理周期的中医指导原则进行拟定与评价。方法在前期文献研究基础上,形成策略池,对中医治未病、中医妇科等领域的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探讨女性生理周期中医指导原则框架及条目。研究对专家积极度、集中程度、协调程度、权威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2轮调查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4.93%与88.71%;权威程度均>0.7;专家意见评分平均值中位数分别为9.10与8.68,加权平均值中位数为8.01与7.72,满分率中位数为60.32%与60.38%,2轮调查变异系数最大值均为0.26。结论在调查研究中,专家的积极性和专业水准均较高,可信度较高,专家意见较为集中。通过德尔菲调查的方式,基本确定女性生理周期中医指导原则的研究框架及条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理周期 维护 指导原则 德尔菲法 中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名源流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41
7
作者 张蕾 刘旭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对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名源流进行探索性研究。方法:检索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名相关现代文献,采用内容分析法初步确定检索词。古籍文献梳理相关度高的古籍条文制定专家咨询问卷,通过专家咨询判断中医病名与糖尿病肾病的吻合程度,对糖尿... 目的:对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名源流进行探索性研究。方法:检索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名相关现代文献,采用内容分析法初步确定检索词。古籍文献梳理相关度高的古籍条文制定专家咨询问卷,通过专家咨询判断中医病名与糖尿病肾病的吻合程度,对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名源流进行初步探索。结果:现代文献检索到相关文献17篇,提取相关中医病名11个,采用内容分析法,确定初步检索词"消肾,肾消,内消,肾渴,下消"。专家咨询研究认为"肾消"、"下消"与糖尿病肾病的吻合度较高。"消肾"与糖尿病肾病的吻合度,专家之间争议较大。而"肾渴"和"内消"的吻合度则相对较低。结论:中医病名源流探索研究是中医病名规范化的前提,其研究方法仍有待不断完善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中医病名
原文传递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张景岳《新方八阵》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徐福平 黄遂和 +1 位作者 林立宇 杨志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683-685,共3页
目的:分析和挖掘张景岳《新方八阵》用药规律和组方特点。方法: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构建新方八阵的方剂数据库,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通过对186... 目的:分析和挖掘张景岳《新方八阵》用药规律和组方特点。方法: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构建新方八阵的方剂数据库,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通过对186首方剂分析,涉及中药208味,使用频次≥10次的药物共21味,进而演化到3-4味的核心药物组合26个,形成新处方13个。结论:张景岳擅长应用熟地、当归和人参等药物,治疗上以温补思想为主,重视阴阳互济、气血互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方八阵 用药规律 温补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原文传递
具有中医特色的银屑病慢病管理模式初探 被引量:10
9
作者 闫玉红 卢传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43-44,共2页
慢性疾病发生率的不断增加,带来各种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进行有效的慢病管理十分必要。银屑病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属于慢性病,被国际医疗协会列为皮肤科领域的重点防治疾病之一。本病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慢病管理是中医治未病思... 慢性疾病发生率的不断增加,带来各种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进行有效的慢病管理十分必要。银屑病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属于慢性病,被国际医疗协会列为皮肤科领域的重点防治疾病之一。本病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慢病管理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体现,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银屑病慢病管理体系,将中医治未病理念和方法贯彻到患者的日常自我管理中,并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是中医药在银屑病研究领域的切入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管理 银屑病 中医特色
原文传递
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春芳 徐立然 符林春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521-523,共3页
目的:探索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中医证型与外周血CD45RO+、CD45RA+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选择HIV/AIDS 276例,健康对照者11例,均进行外周血CD45RO+、CD45RA+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并对HIV/AIDS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 目的:探索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中医证型与外周血CD45RO+、CD45RA+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选择HIV/AIDS 276例,健康对照者11例,均进行外周血CD45RO+、CD45RA+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并对HIV/AIDS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HIV/AIDS各证型与健康人相比,在CD4/CD45RA+、CD4/CD45RO+方面多表现为显著性下降(P<0.05);各证型间比较,气血亏虚、气血亏虚兼血瘀组CD4/CD45RO高于痰湿内蕴组,气血亏虚、脾肾两虚组高于阴虚火旺组(P<0.05)。结论:在HIV感染所致的免疫损害中,反映机体免疫功能改变的CD45RO+、CD45RA+T淋胞亚群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HIV/AIDS中医证型及病程演变,表现出由虚证-虚实夹杂证-实证之间免疫损害逐渐加深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 中医证型 CD45RO+ CD45RA+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颜德馨膏方精华》用药规律研究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福平 孙玉姣 +1 位作者 林立宇 杨志敏 《四川中医》 2017年第8期1-4,共4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软件,分析和挖掘《颜德馨膏方精华》中所载膏方的组方规律和用药特色,为传承颜德馨膏方学术思想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颜德馨膏方精华》所载膏方,构建颜德馨膏方数据库,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复杂...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软件,分析和挖掘《颜德馨膏方精华》中所载膏方的组方规律和用药特色,为传承颜德馨膏方学术思想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颜德馨膏方精华》所载膏方,构建颜德馨膏方数据库,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通过对378首方剂分析,涉及中药439味,使用频次≥150次的药物共35味,药组多以调畅气血药物为主。结论:颜德馨教授膏方体现了气血衡法的学术思想,也显示了组药配伍的"动静结合"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方 颜德馨 用药规律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原文传递
简约的病证辨治——中医现代化的初级阶段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恩丽 蔡业峰 黄燕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2-545,共4页
现阶段中医现代化首先是中医疗效的现代化,简约的病证辨治是中医现代化的初级阶段。简约的病证辨治即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发挥中医核心优势(辨证论治),保持中医疗效的前提下,简化中医辨病辨证相结合的理论,使之容易被广大医学工作者... 现阶段中医现代化首先是中医疗效的现代化,简约的病证辨治是中医现代化的初级阶段。简约的病证辨治即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发挥中医核心优势(辨证论治),保持中医疗效的前提下,简化中医辨病辨证相结合的理论,使之容易被广大医学工作者接受。其优势在于简洁、规范,易于操作,适于在各级各类医院推广。简约是中医学理论精髓指导下的简约,不是废医存药,也不是单纯的简单化。简约的病证辨治是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的标准的规范性治疗,可能减低了部分临床疗效,却换来了中医疗效的认可,从而为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约 病证辨治 中医现代化
下载PDF
月经过少中医诊疗指南评价与修订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旭春 曹晓静 王小云 《河南中医》 2019年第2期211-215,共5页
目的:系统检索已发表的关于月经过少中医药治疗方面文献,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德尔菲法进行三轮专家问卷调查,并组织专家会议评审,最终形成月经过少中医诊疗指南修订征求意见稿,为临床指南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符合条件的文... 目的:系统检索已发表的关于月经过少中医药治疗方面文献,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德尔菲法进行三轮专家问卷调查,并组织专家会议评审,最终形成月经过少中医诊疗指南修订征求意见稿,为临床指南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整理总结,为专家调查问卷条目提供依据。采用改良的德尔菲法,事先拟定专家库,通过三轮专家咨询,收集专家意见,采用SPSS 17. 0对专家的权威程度、专家的积极系数、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进行计算,最后根据专家咨询的结果确定需要纳入的条目。结果:共检出文献395篇,其中筛选符合要求的目标文献87篇,高质量文献13篇,结合文献研究,进行3轮专家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形成了月经过少中医诊疗指南修订初稿,通过专家论证会及评审,最终制定出科学规范的月经过少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修订征求意见稿。结论:采用文献研究、德尔菲法专家问卷调查和专家论证会相结合的办法修订的《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月经过少》为月经过少的中医诊疗提供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过少 诊疗指南 德尔菲法 问卷调查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中医临床路径构建及实施体会
14
作者 张蕾 刘旭生 吴大嵘 《中医药导报》 2012年第4期11-13,共3页
分析探讨了慢性肾衰竭中医临床路径的构建的思路与实施体会,认为中医诊疗方案的规范化,名医临证经验、古籍与现代文献证据的统一及临床路径构建的结构化和流程化是路径构建的关键环节,保证路径实施质量是体现慢性肾衰中医临床路径效益... 分析探讨了慢性肾衰竭中医临床路径的构建的思路与实施体会,认为中医诊疗方案的规范化,名医临证经验、古籍与现代文献证据的统一及临床路径构建的结构化和流程化是路径构建的关键环节,保证路径实施质量是体现慢性肾衰中医临床路径效益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中医 临床路径
下载PDF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与中医体质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芦环玉 黄鹂 +3 位作者 原嘉民 林嬿钊 林睿爽 杨志敏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41-444,共4页
目的探索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与中医体质关系。方法以符合纳入标准的18~60岁之间的6853例样本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一般特性,采用chi—squaretest分析;不同中医体质人群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采用chi—squaretest分析;采用Logistic... 目的探索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与中医体质关系。方法以符合纳入标准的18~60岁之间的6853例样本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一般特性,采用chi—squaretest分析;不同中医体质人群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采用chi—squaretest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中医体质类型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结果①无论什么体质,TG均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有正相关关系;平和质人群LDL—C、年龄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有正相关关系;气虚质人群FBG、吸烟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有负相关关系;湿热质人群年龄、TC、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有负相关关系,LDL—C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有正相关关系;痰湿质人群BMI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有正相关关系;特禀质人群LDL—C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有正相关关系;阳虚质人群BMI、LDL—C、FBG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有正相关关系,TC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有负相关关系;阴虚质人群BMI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有正相关关系。②痰湿质和气虚质是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通过调理体质偏颇和对多种代谢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能有效降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中医体质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裙带菜多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机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伟萍 陈建芬 +2 位作者 安金琪 罗艺 刘凤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0-678,共9页
目的探讨裙带菜多糖(sulfated polysaccharide from Undaria pinnatifida,SPUP)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MTT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SPUP对肝癌细胞HepG2、SMMC-7721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PU... 目的探讨裙带菜多糖(sulfated polysaccharide from Undaria pinnatifida,SPUP)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MTT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SPUP对肝癌细胞HepG2、SMMC-7721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PUP干预后对HepG2、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Transwell和划痕法检测HepG2、SMMC-772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PUP对肝癌细胞自噬、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MMP-9蛋白的影响。结果SPUP对HepG2、SMMC-7721细胞有短期和长期的抑制增殖作用,对正常肝细胞L-02无明显抑制作用,SPUP可促进两种肝癌细胞凋亡和自噬水平。同时,SPUP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降低EMT和MMPs水平。结论SPUP通过促进凋亡和自噬、抑制EMT和MMPs,进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裙带菜多糖 肝细胞癌 增殖 自噬 凋亡 侵袭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浅谈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之特色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俊峰 李鸿涛 陈达灿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第5期475-476,共2页
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又名异位性皮炎,相当于中医的“四弯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皮肤病。多发于婴幼儿时期,并迁延至儿童期或成年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局部给予糖皮质激素仍是治疗AD的一线药物,但... 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又名异位性皮炎,相当于中医的“四弯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皮肤病。多发于婴幼儿时期,并迁延至儿童期或成年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局部给予糖皮质激素仍是治疗AD的一线药物,但存在的不足之处归纳如下:①局部糖皮质激素外用有一定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治疗 特应性皮炎 糖皮质激素 瘙痒性皮肤病 异位性皮炎 婴幼儿时期 生活质量 一线药物
原文传递
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现代康复治疗对气虚型脑卒中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8
作者 潘锐焕 周明超 +6 位作者 杨志敬 郭友华 詹乐昌 李梅 王知非 詹杰 陈红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02-1204,共3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现代康复治疗改善气虚型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70例气虚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加现代康复治疗,n=35)、对照组(现代康复治疗,n=35),其中中药选用补阳还五...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现代康复治疗改善气虚型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70例气虚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加现代康复治疗,n=35)、对照组(现代康复治疗,n=35),其中中药选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现代康复治疗包括西药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治疗4周,并随访至12周。观察指标为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生活质量评分(SS-QOL)。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MBI评分及SS-QOL评分均提高,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至12周时,两组患者的的FMA、MBI及SS-QOL评分较4周时评分上升幅度小,但仍较基线水平评分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现代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其中对运动功能、生活质量改善作用的持续性更明显,效果优于单用现代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补阳还五汤 现代康复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遗传易感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9
作者 曾平 韦标方 +1 位作者 何伟 苏式兵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2期156-159,共4页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发病与遗传易感因素有关。本文就激素代谢、转运、抵抗和激素受体基因以及血液凝溶系统、脂肪代谢、骨代谢的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股骨头坏死对激素敏感性...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发病与遗传易感因素有关。本文就激素代谢、转运、抵抗和激素受体基因以及血液凝溶系统、脂肪代谢、骨代谢的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股骨头坏死对激素敏感性的关联研究概况予以综述,讨论了研究的有关问题及对策,并就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糖皮质激素 遗传易感性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活血补肾中药联合植骨支撑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23
20
作者 韦标方 孙丙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9期4706-4711,共6页
背景:股骨头坏死保头治疗的关键在于重建并改善股骨头内的血运,保留股骨头的完整性,恢复股骨头的力学环境和血供,中药具有整体优势。高位头颈开窗支撑植骨能够恢复股骨头内的力学环境。目的:观察活血补肾中药联合高位头颈开窗植骨支撑... 背景:股骨头坏死保头治疗的关键在于重建并改善股骨头内的血运,保留股骨头的完整性,恢复股骨头的力学环境和血供,中药具有整体优势。高位头颈开窗支撑植骨能够恢复股骨头内的力学环境。目的:观察活血补肾中药联合高位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对比试验设计方案,将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60髋口服活血补肾方联合高位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治疗,自拟活血补肾方由临沂市人民医院股骨头专科自制;对照组51例60髋单纯采用高位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治疗。随访12个月,从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其优良率两方面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治疗组患者Harris总分、疼痛程度、关节活动范围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关节畸形、功能分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8%,74%,χ2=4.54,P<0.05)。提示活血补肾中药联合高位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疗效肯定,在缓解或减轻疼痛、改善髋关节活动范围等方面优于单纯高位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股骨头坏死 骨移植 疼痛 活动范围 关节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植入物 骨植入物 活血补肾中药 植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