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控肝星状细胞糖酵解抗肝纤维化的机制及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
1
作者 郝梦梦 刘璐 +7 位作者 易浪平 李双伟 陈鑫 杨虹颖 高铭凰 莫友胜 李伟荣 王奇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1-1106,共6页
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活化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活化HSC的代谢重编程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尤其糖酵解的改变是调控HSC活化的重要因素。该文基于HSC活化过程中的代谢重编程,阐述了通过糖酵解调控HSC... 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活化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活化HSC的代谢重编程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尤其糖酵解的改变是调控HSC活化的重要因素。该文基于HSC活化过程中的代谢重编程,阐述了通过糖酵解调控HSC活化及肝纤维化的机制,并对中药及其活性成分调节HSC糖酵解防治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肝纤维化是涉及多因素、多通路的复杂病理过程,调节活化HSC的糖酵解为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研发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活化 肝纤维化 糖酵解 代谢重编程 中药 活性成分
原文传递
基于肠道微生态研究运动性疲劳的中医药治疗策略
2
作者 韦华妮 朱梦露 +2 位作者 彭娟 杨雅琴 潘华山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6-501,共6页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过程中常见的机体工作能力暂时性降低的现象,会影响机体的运动表现。肠道微生态改变会引起运动过程中机体能量代谢、免疫反应、内分泌等发生相应的变化,对机体的运动状态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中医药凭借其疗效好、副作用...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过程中常见的机体工作能力暂时性降低的现象,会影响机体的运动表现。肠道微生态改变会引起运动过程中机体能量代谢、免疫反应、内分泌等发生相应的变化,对机体的运动状态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中医药凭借其疗效好、副作用小等独特优势,在缓解运动性疲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肠道微生态与运动性疲劳的研究现状,探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并根据肠道微生态参与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可能机制,分析中医药缓解运动性疲劳的策略,以期为采用中医药调节肠道微生态系统缓解运动性疲劳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肠道微生态 中医药
原文传递
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文化认同、历史特征及启示
3
作者 张晓雯 李建国 +1 位作者 郑嘉怡 潘华峰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10期1-5,共5页
为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基于历史归纳方法,分析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三种状态,即主体化、客体化、同化化,总结主要历史特征,发现我国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以社交传播、大众传播和学术传播为主,缺乏战略传播;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 为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基于历史归纳方法,分析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三种状态,即主体化、客体化、同化化,总结主要历史特征,发现我国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以社交传播、大众传播和学术传播为主,缺乏战略传播;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传播次序倒置;缺乏政府主导和企业利润支撑,可持续性不强等。对我国现代中医药国际传播带来如下启示:第一,注重中医药现代学术大作的出版,推广学术传播;第二,完善中医药文化国际战略传播体系,提高中医药文化认同度;第三,充分利用中医药温病治疗等传统优势,提升中医药科技水平;第四,着重传播中医药的医药学知识和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 国际传播 战略传播 文化认同
原文传递
中医药调控代谢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赖奕奕 方坚松 方淑环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6-182,共7页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代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衰老过程中能量代谢障碍导致正气亏虚,中医药以补肾、健脾、活血等有效防治AD。本文从AD与能量代谢、AD的三大物质代谢特征及...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代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衰老过程中能量代谢障碍导致正气亏虚,中医药以补肾、健脾、活血等有效防治AD。本文从AD与能量代谢、AD的三大物质代谢特征及中药调节代谢防治AD方面论述,为AD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症 糖代谢 脂代谢 氨基酸代谢 中医药
下载PDF
从调节胆固醇代谢角度探讨阿尔茨海默病及中医药的防治 被引量:1
5
作者 谢丽媛 吴明安 +2 位作者 李伟荣 王宏 王奇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4-148,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与基础性代谢疾病如高血脂、糖尿病等相关。高胆固醇血症是AD发病的重要风险因素,其引起的胆固醇代谢异常会加剧AD进程。该文从27-羟基胆固醇(27-hydroxycholesterol,27-OH)入手,对高胆固醇血症...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与基础性代谢疾病如高血脂、糖尿病等相关。高胆固醇血症是AD发病的重要风险因素,其引起的胆固醇代谢异常会加剧AD进程。该文从27-羟基胆固醇(27-hydroxycholesterol,27-OH)入手,对高胆固醇血症对AD的相关致病机制进行阐述,并综述降脂药物防治AD的研究进展,特别是中医药防治AD所取得的成果。AD是涉及多因素、多环节的一种复杂病症,分型防治尤为重要。从调节胆固醇代谢角度入手,可为药物防治AD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高胆固醇血症 降脂药物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基于“脾虚邪滞”理论探讨胃解痉多肽表达化生中医病机与微观辨证
6
作者 李新龙 李思怡 +2 位作者 杨鹏辉 李秋月 潘华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4-1110,共7页
胃癌前病变(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GPL)具有发展为胃癌的风险,而胃解痉多肽表达化生(Spasmolytic polypeptide expressing metaplasia,SPEM)是GPL的初始步骤,具有恶性进展为胃癌前病变的风险。目前关于该化生阶段发病机制的探... 胃癌前病变(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GPL)具有发展为胃癌的风险,而胃解痉多肽表达化生(Spasmolytic polypeptide expressing metaplasia,SPEM)是GPL的初始步骤,具有恶性进展为胃癌前病变的风险。目前关于该化生阶段发病机制的探讨尚不完整,中医药依托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及丰富的中药资源,在防治GPL上具有独特优势。因此,笔者基于“脾虚邪滞”理论,从疾病的病理生理状态、标志物、信号通路三方面进行微观辨证分析,提出以健脾化瘀解毒法为主要疗法,结合文献分析其可行性,以期为SPEM的中医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解痉多肽表达化生 微观辨证 胃癌前病变 健脾化瘀解毒法
下载PDF
中医药相关核心结局指标集研究的文献质量评价
7
作者 邱幸莹 唐淇 +3 位作者 曹文聪 刘冰清 温泽淮 李庚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201,共10页
目的评价中医药相关核心结局指标集(COS-TCM)研究发表的方案及结果的文献质量,为提高COS-TCM研究报告水平和方法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搜集从建库至2023年4月18日收录的COS-TCM研究方案或研究结果,按照纳入、... 目的评价中医药相关核心结局指标集(COS-TCM)研究发表的方案及结果的文献质量,为提高COS-TCM研究报告水平和方法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搜集从建库至2023年4月18日收录的COS-TCM研究方案或研究结果,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采用《核心指标集研制规范》(COSSTAD)、《核心指标集报告规范》(COS-STAR)和《核心指标集研究方案报告规范》(COS-STAP)进行质量评价。此外,对发表了研究方案和研究结果的同一个研究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共纳入14篇研究方案和14篇研究结果报告,涉及23项COS-TCM研究。研究方案采用COS-STAP进行评价,发现报告率相对较低的两个条目为“利益相关者”和“缺失数据”。基于COS-STAD对COS-TCM结果进行评价发现,条目“COS涵盖的人群”(35.7%)和“关注结局指标清单的语言描述”(28.6%)的报告率较低;而基于COS-STAR,报告率较低的条目为“方案偏离”(7.1%)、“参与者”(21.4%)和“利益冲突”(28.6%)。此外,一致性评价发现,研究方案与研究结果之间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包括系统评价纳入的研究类型、定性研究的方法及共识会议的举办方式、评分方法等,且仅有1项研究报告了方案偏离及其原因。结论COS-TCM研究仍需提高其方法学质量和报告透明度,在遵循国际规范的基础上,需结合中医特色。未来有必要研制适合COS-TCM研究的质量评价指南和报告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结局指标集 中医药 文献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从“脾-肠道微生态”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新机制
8
作者 张喜 朱佳杰 +1 位作者 潘华峰 杨良俊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5-697,共3页
肠道菌群是人体胃肠道的微生物的总称,在人体物质代谢及免疫调节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与中医“脾主运化”及“脾为之卫”有着一定的联系。目前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参与慢性胃炎的发病、进展,而调控肠道微生态则对改善慢性胃炎患... 肠道菌群是人体胃肠道的微生物的总称,在人体物质代谢及免疫调节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与中医“脾主运化”及“脾为之卫”有着一定的联系。目前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参与慢性胃炎的发病、进展,而调控肠道微生态则对改善慢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病理损伤有一定的作用。脾胃湿热及脾虚是慢性胃炎的常见证候,文章基于“脾-肠道微生态”,阐明清热利湿及健脾益气法可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治疗慢性胃炎,揭示了中医药治疗CG的新机制,为临床中医治疗CG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肠道菌群 清热利湿 健脾益气
原文传递
从中医辨证分型探讨中药复方防治阿尔茨海默病 被引量:8
9
作者 陈玮纯 梁筱旖 +5 位作者 吴明安 翟莹莹 姚丽梅 周兴挺 王奇 李伟荣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5-141,共7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致病因素多、病理机制复杂。现临床用于治疗AD的西药多针对单一靶点,且副作用较大。中药复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多系统、多环节的治疗特点。中医通过...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致病因素多、病理机制复杂。现临床用于治疗AD的西药多针对单一靶点,且副作用较大。中药复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多系统、多环节的治疗特点。中医通过辨证分型采用不同中药复方防治AD是研发防治AD新药的一种有效途径。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可将中药治疗AD复方分为补肾填髓类、补血养心类、健脾益气类、疏肝解郁类、活血祛瘀类、化痰开窍类及清热解毒类。该文整理近年来治疗AD的相关中药复方,从临床研究、现代药理研究两方面系统阐述其防治AD的研究,为寻找AD防治药物的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补肾填髓 阿尔茨海默病 辨证分型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探讨橙皮素对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的改善作用
10
作者 高欣 刘俊君 +6 位作者 荆尚文 潘亚茹 苏世杰 李伟荣 赵威 黄水清 王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07-1715,共9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研究橙皮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的改善作用。方法筛选橙皮素治疗神经炎症的关键成分,构建PPI网络,筛选核心节点网络,并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LPS(100 ng/mL)+A...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研究橙皮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的改善作用。方法筛选橙皮素治疗神经炎症的关键成分,构建PPI网络,筛选核心节点网络,并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LPS(100 ng/mL)+ATP(5μmol/L)组、橙皮素组(20、40μmol/L),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Griess法检测NO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ROS以及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表达,RT-qPCR法检测TNF-α、IL-1β、IL-6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RAGE蛋白表达。结果PPI网络分析得到88个核心靶点。KEGG富集分析显示,橙皮素主要通过对细菌起源分子的反应、脂多糖反应调节、炎症反应调节等改善经炎症。细胞实验显示,橙皮素能抑制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降低细胞上清液NO水平、细胞ROS水平、IBA1表达以及TNF-α、IL-1β、IL-6 mRNA表达、RAGE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橙皮素具有改善小胶质细胞极化、抗神经炎症作用,其机制与下调AGE/RAGE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皮素 脂多糖 小胶质细胞 神经炎症 网络药理学 细胞实验
下载PDF
胃癌前病变中免疫细胞功能多样性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刘雪雯 刘乃华 潘华峰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13-122,共10页
胃癌前病变(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GPL)是胃黏膜慢性炎症病理逐步癌变转化的过程,而机体免疫状态及表型转换是胃癌前病变的核心调控机制。本文系统性总结不同免疫细胞在胃癌前病变过程中成熟、分化、炎症浸润及活化的关键分子事... 胃癌前病变(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GPL)是胃黏膜慢性炎症病理逐步癌变转化的过程,而机体免疫状态及表型转换是胃癌前病变的核心调控机制。本文系统性总结不同免疫细胞在胃癌前病变过程中成熟、分化、炎症浸润及活化的关键分子事件,深入分析病灶免疫微环境中不同免疫细胞、免疫细胞与非免疫细胞相互间对话机制;并基于“扶正祛邪”探讨中医药靶向免疫细胞干预胃癌前病变的特色优势与前景应用,将为胃癌前病变的免疫干预及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炎症损伤 免疫细胞 细胞对话 免疫干预
下载PDF
艾可清对药物代谢酶活性及对洛匹那韦与利托那韦的大鼠血浆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12
作者 何晓峰 卢元媛 +3 位作者 陈剑涛 符林春 沈小玲 胡英杰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6-1054,共9页
目的考察中药复方艾可清对药物代谢酶和抗艾滋病病毒(HIV)药物克力芝组分洛匹那韦(LPV)和利托那韦(RTV)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人肝微粒体与混合探针和艾可清共孵育,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技术测定探针的含量变化,计... 目的考察中药复方艾可清对药物代谢酶和抗艾滋病病毒(HIV)药物克力芝组分洛匹那韦(LPV)和利托那韦(RTV)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人肝微粒体与混合探针和艾可清共孵育,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技术测定探针的含量变化,计算艾可清对肝微粒体中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不同亚型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确定艾可清抑制的P450亚型。建立HPLC-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LPV和RTV含量;大鼠灌胃艾可清或溶媒,每日1次,连续7 d,末次灌胃艾可清后0.5 h灌胃克力芝,检测LPV和RTV的血药浓度,分析艾可清对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艾可清甲醇提取物在0~500μg·mL^(-1)浓度范围内,对P450代谢酶表型CYP2D6、CYP2C8、CYP2E1、CYP2C19、CYP1A2、CYP2B6、CYP2C9和CYP3A4酶活性的IC50值依次为7.7、75.3、144.0、99.5、43.5、104.5、49.3和204.9μg·mL^(-1)。建立了定量分析LPV和RTV的HPLC-MS/MS方法,LPV和RTV分别在30~10000 ng·mL^(-1)和3~1000 ng·mL^(-1)范围呈线性关系,最低定量限分别为30 ng·mL^(-1)和3 ng·mL^(-1),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5%,LPV和RTV的准确度均在96.3%~109.0%之间,提取回收率均不小于88.7%,基质效应均在93.8%~105.0%之间,血浆样品稳定性较好。与克力芝组比较,艾可清与克力芝联用组LPV的非房室模型参数AUC0-t、AUC0-∞、MRT0-t、t1/2z、tmax、Vz/F、Clz/F、Cmax均无明显影响(P>0.05),但可延长MRT0-∞(P<0.05);联用组RTV所有药动学参数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艾可清对人肝脏药物代谢酶CYP450中8个亚型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CYP2D6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大鼠灌胃人等效剂量艾可清对洛匹那韦和利托那韦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可清 细胞色素P450 洛匹那韦 利托那韦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药代动力学 大鼠
原文传递
丹参保心茶调节AMPK/OPA1通路对冠心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大鼠的影响
13
作者 黄怡 杜雨欣 +6 位作者 康舒悦 郑开荣 郑国扬 黄水明 潘华峰 李伟荣 姚丽梅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42-1551,共10页
目的探讨丹参保心茶(Danshen Baoxin Cha)对冠心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大鼠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复制组。模型复制组大鼠双侧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造认知功能障碍模型,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造心肌缺... 目的探讨丹参保心茶(Danshen Baoxin Cha)对冠心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大鼠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复制组。模型复制组大鼠双侧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造认知功能障碍模型,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造心肌缺血模型。通过行为学实验验证心肌缺血模型及认知功能障碍造模成功后,将模型复制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通心络胶囊组(1.6 g·kg^(-1))及丹参保心茶低(4 g·kg^(-1))、中(8 g·kg^(-1))、高(16 g·kg^(-1))剂量组,连续给药2周。采用Y迷宫、新物体识别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采用试剂盒检测大鼠脑内氧化应激水平和线粒体中三磷酸腺苷(ATP)含量;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和Nissl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病理变化;采用电镜观察海马CA1区线粒体的病理变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视神经萎缩蛋白1(OPA1)的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AMPK/OPA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模型组自主交替率、识别指数、穿越原平台区域的次数和路程比明显降低(P<0.01);海马CA1区神经元密度下降,尼氏小体减少,胞核固缩增加;线粒体中ATP和脑组织中ATP、SOD、GSH-PX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ROS、MDA含量明显增加(P<0.05,P<0.01);海马CA1区线粒体肿胀,嵴稀疏,呈空泡化;GLUT4、PGC-1α、OPA1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GLUT4、SIRT1、PGC-1α、OPA1的蛋白表达水平和p-AMPK/AMPK比值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丹参保心茶给药组大鼠的行为学指标明显改善(P<0.05,P<0.01),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尼氏小体、核固缩改善;线粒体中ATP和脑组织中ATP、SOD、GSH-PX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ROS、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海马CA1区线粒体嵴结构较完整;GLUT4、PGC-1α、OPA1mRNA表达水平改善(P<0.05,P<0.01);AMPK/OPA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丹参保心茶可以改善冠心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轻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脑部氧化应激损伤,激活AMPK/OPA1信号通路,恢复能量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保心茶 冠心病 认知功能障碍 氧化应激 能量代谢 AMPK/OPA1信号通路 大鼠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NLRP3炎症通路探讨丹参保心茶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症小鼠的作用机制
14
作者 赵荻 黄怡 +5 位作者 陈玟璇 郑国扬 郑开荣 姚丽梅 潘华峰 李伟荣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52-1561,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NLRP3炎症通路探讨丹参保心茶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症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1)利用TCMSP、BATMAN-TICAM数据库筛选丹参保心茶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 Cards、OMIM数据库筛选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疾病相关靶点。将...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NLRP3炎症通路探讨丹参保心茶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症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1)利用TCMSP、BATMAN-TICAM数据库筛选丹参保心茶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 Cards、OMIM数据库筛选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疾病相关靶点。将丹参保心茶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疾病相关靶点导入Venny 2.1在线平台,获得二者的交集靶点(共同靶点),即为丹参保心茶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潜在作用靶点。通过STRING平台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蛋白互作(PPI)网络分析,筛选出关键靶点;构建“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筛选丹参保心茶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关键活性成分以及重要靶点;将潜在作用靶点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2)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酒石酸美托洛尔片5.14 mg·kg^(-1)+盐酸舍曲林片10.3 mg·kg^(-1))及丹参保心茶高、中、低剂量组(30.8、15.4、7.7 g·kg^(-1)·d^(-1)),每组8只。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性刺激(CUMS)和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冠心病合并抑郁小鼠模型。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18 d。采用行为学实验(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检测小鼠抑郁水平;HE、尼氏染色法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变化;q PCR法检测海马组织中IL-6、TNF-α、NLRP3、IL-1β、Caspase-1、IL-10 m RNA表达水平。结果(1)筛选出65种丹参活性成分、9种绿茶活性成分,共得到1042个作用靶点以及2116个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疾病相关靶点。将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疾病相关靶点经Venny 2.1平台取交集,共得到丹参保心茶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潜在作用靶点(共同靶点)299个。通过潜在作用靶点PPI网络分析筛选出IL-1β、AKT1、TNF-α、IL-6、VEGFA、CASP3、IL-10等关键靶点。通过“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分析得到维生素B、木犀草素、丹酚酸、丹参酮ⅡA、儿茶素等关键活性成分,以及PTGS2、IL-1β、IL-6、TNF-α和IL-10等重要靶点。潜在作用靶点主要集中在炎症反应、肿瘤坏死因子调控、糖皮质激素调控、核因子κB(NF-κB)转录因子调控等生物过程,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等主要通路。(2)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旷场总距离和中心距离均显著缩短(P<0.01),漂浮时间及摇摆不动时间显著延长(P<0.01);海马组织的IL-6、TNF-α、Caspase-1、NLRP3、IL-1βm RNA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IL-10m 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参保心茶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的旷场总距离、中心距离均显著增加(P<0.05,P<0.01),漂浮时间及摇摆不动时间显著缩短(P<0.01);丹参保心茶高、中、低剂量组小鼠海马组织的IL-6、IL-1β、NLRP3、TNF-α、Caspase-1 m RNA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丹参保心茶高、中剂量组小鼠海马组织的IL-10 m 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结论丹参保心茶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症小鼠的干预作用可能是通过木犀草素、丹参酮、丹酚酸、儿茶素等活性成分,作用于IL-6、TNF-α、IL-1β和IL-10等关键靶点,调控NLRP3炎症通路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保心茶 冠心病 抑郁症 网络药理学 NLRP3炎症通路 小鼠
原文传递
异紫花前胡内酯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15
作者 刘壮壮 苏世杰 +6 位作者 杨虹颖 丁海霞 潘亚茹 蔡晗 林蕾洁 李伟荣 王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2758-2768,共11页
【目的】探讨异紫花前胡内酯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异紫花前胡内酯低、高剂量组及多奈哌齐(阳性药)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21 d后,除空白组,其他各组小鼠给... 【目的】探讨异紫花前胡内酯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异紫花前胡内酯低、高剂量组及多奈哌齐(阳性药)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21 d后,除空白组,其他各组小鼠给予腹腔注射东莨菪碱建立AD模型。采用网络药理学构建异紫花前胡内酯治疗AD共同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进行基因本体论(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提供研究方向。通过Morris水迷宫、旷场试验和新物体识别试验对AD模型小鼠认知功能进行药效评价,Nissl染色法观察海马组织神经元损伤情况,应用试剂盒检测小鼠海马乙酰胆碱(Ach)、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同源蛋白3(SIRT3)、Kelch样ECH关联蛋白1(KEAP1)、醌氧化还原酶1(NQO1)、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异紫花前胡内酯高剂量组小鼠Morris水迷宫试验潜伏期显著缩短,旷场新物体试验进入目标区域时间、旷场中央区域运动距离延长,海马CA1和CA3区神经元数目显著增加,海马ChAT、Ach水平显著升高,AChE水平显著降低,CAT水平显著升高,ROS、MDA水平显著降低,TNF-α表达水平降低,SIRT3、HO-1表达水平升高,KEAP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或P<0.001)。【结论】异紫花前胡内酯可有效改善AD小鼠认知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SIRT3信号通路,进而缓解氧化应激水平和神经炎症、修复胆碱能神经元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紫花前胡内酯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网络药理学 NRF2/SIRT3通路 氧化应激 神经炎症 小鼠
原文传递
基于病毒-宿主交互网络的加味芦根方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6
作者 吴鹏 江勇 +8 位作者 李莎 吴文玉 纪丽纯 洪海都 张高 黄慧婷 刘小虹 詹少锋 赖艳妮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8-367,共10页
目的从病毒-宿主交互界面探讨加味芦根方(芦根、全蝉蜕、僵蚕、金银花、生甘草、薄荷、羌活、葛根、柴胡)治疗流行性感冒的分子机制。方法从本草组鉴数据库收集复方的化学成分,经里宾斯基五原则筛选潜在的活性成分后,进一步在瑞士靶点... 目的从病毒-宿主交互界面探讨加味芦根方(芦根、全蝉蜕、僵蚕、金银花、生甘草、薄荷、羌活、葛根、柴胡)治疗流行性感冒的分子机制。方法从本草组鉴数据库收集复方的化学成分,经里宾斯基五原则筛选潜在的活性成分后,进一步在瑞士靶点预测网站预测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从GEO数据库挖掘人类流感芯片GSE90732的差异表达基因;从病毒-宿主相互作用搜索工具检索H1N1流感-智人蛋白交互组;整合上述生物信息集,通过Cytoscape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和加味芦根方-病毒-宿主交互网络,使用R软件对交集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最后对关键活性成分及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获得1252个活性成分,1415个作用靶点,951个流感差异表达基因和10142对H1N1-智人蛋白互作信息。加味芦根方与流感的交集靶点有72个,功能富集显示这些靶点与宿主防御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密切相关。交互网络拓扑分析表明,加味芦根方通过齐墩果酸、γ-十一碳酸内酯、长棘素等多种活性成分调控病毒M2、NA、NS1和HA蛋白和/或宿主HSP90AA1、NRAS和ITGB1等多个关键靶标发挥治疗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活性成分与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加味芦根方通过多种活性成分直接靶向流感病毒蛋白和/或宿主因子,从抑制病毒复制、调节宿主防御和细胞死亡等多个维度发挥抗击流感的作用。该研究为进一步实验解析加味芦根方治疗流感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芦根方 流行性感冒 病毒-宿主交互网络 HSP90AA1 齐墩果酸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青藤碱调节GSK3β/Nrf2/HO-1及NF-κB信号通路对帕金森病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17
作者 张玲玉 何长宏 +3 位作者 赵忠正 倪浩杰 易浪 董燕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7-614,共8页
目的基于GSK3β/Nrf2/HO-1及NF-κB信号通路探讨青藤碱(Sinomenine,SIN)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左旋多巴,75 mg·kg^(-1))及青藤碱低... 目的基于GSK3β/Nrf2/HO-1及NF-κB信号通路探讨青藤碱(Sinomenine,SIN)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左旋多巴,75 mg·kg^(-1))及青藤碱低、中、高剂量组(20、40、80 mg·kg^(-1)),每组8只。腹腔注射20 mg·kg^(-1)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每天1次,共造模5 d。在注射MPTP后1 h进行灌胃给药,每天1次,共12 d。在给药第11天对小鼠进行爬杆实验,第12天进行转棒实验,测试小鼠行为学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含量;RT-qPCR法检测脑组织中TNF-α、IL-1β、IL-6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TH、Nrf2、HO-1、p-GSK3β、GSK3β、p-IκB、IκB、p-NF-κB、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自动转身潜伏期(T-turn)明显延长(P<0.05),掉落次数显著增多(P<0.001);脑组织中TH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IL-1β、TNF-α、IL-6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1);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脑组织中p-GSK3β/GSK3β、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01),p-IκB/IκB、p-NF-κB/NF-κB蛋白表达比值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青藤碱中、高剂量组小鼠的T-turn明显缩短(P<0.05,P<0.001),掉落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P<0.01),掉落次数显著减少(P<0.001),脑组织中TH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01),血清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各给药组小鼠脑组织中IL-1β、TNF-α、IL-6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血清IL-1β、IL-6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01),脑组织中p-GSK3β/GSK3β、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P<0.001),p-IκB/IκB、p-NF-κB/NF-κB蛋白表达比值显著降低(P<0.001)。结论青藤碱可通过调节帕金森病小鼠脑内GSK3β/Nrf2/HO-1和NF-κB通路,增强抗氧化应激能力和抑制神经炎症,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 帕金森病 GSK3β/Nrf2/HO-1通路 NF-κB通路 神经炎症 氧化应激 小鼠
原文传递
补肾健脾中药复方激活AMPK信号通路抑制雌激素缺乏小鼠超重
18
作者 解书佳 吴陶瑞 +3 位作者 李国艺 胡原豪 沈小玲 胡英杰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2769-2777,共9页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中药复方(振元颗粒)对雌激素缺乏所致小鼠超重的干预效果及机制。【方法】构建卵巢摘除雌性小鼠模型,观察连续14周灌胃振元颗粒对小鼠体质量和脂肪堆积的影响。构建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模型,观察振元颗粒干预对成...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中药复方(振元颗粒)对雌激素缺乏所致小鼠超重的干预效果及机制。【方法】构建卵巢摘除雌性小鼠模型,观察连续14周灌胃振元颗粒对小鼠体质量和脂肪堆积的影响。构建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模型,观察振元颗粒干预对成脂分化的影响。检测小鼠脂肪组织和3T3-L1细胞中调控脂肪细胞形成和脂肪合成的关键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振元颗粒体内外减脂作用的机制。【结果】振元颗粒干预显著降低卵巢摘除小鼠的体质量增量(P<0.01)、性腺周围和腹股沟脂肪指数(P<0.05),显著抑制前脂肪细胞向脂肪细胞的分化,显著下调脂肪组织和3T3-L1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和脂肪酸合酶(FAS)表达水平(P<0.05),显著提高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ACC1的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振元颗粒能抑制脂肪细胞生成,改善雌激素缺乏造成的雌性小鼠超重,其机制与激活AMPK信号通路有关。提示补肾健脾中药复方振元颗粒有助于绝经后女性的体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元颗粒 补肾健脾 超重 卵巢摘除 脂肪分化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 3T3-L1细胞 小鼠
原文传递
葛根素通过AMPK/ASMase激活自噬减轻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细胞毒性
19
作者 李银萍 宣悦 +6 位作者 廖玮嫣 赵倩 何芊 熊胜涛 陈泽屿 王萧 陈扬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20-1530,共11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减轻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细胞毒性的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卡托普利组(1 mmol·L^(-1))及葛根素低(20 mmol·L^(-1))、中(40 mmol·L^(-1))、高(80 mmol·L^(-1))... 目的探讨葛根素减轻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细胞毒性的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卡托普利组(1 mmol·L^(-1))及葛根素低(20 mmol·L^(-1))、中(40 mmol·L^(-1))、高(80 mmol·L^(-1))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每组加入阿霉素5 mmol·L^(-1)共同孵育。通过CCK-8法和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ROS探针检测ROS产生水平;HBAD-mcherry-EGFP-LC3腺病毒转染检测自噬流;Western Blot法检测Beclin-1、LC3、p62、p-AMPKα、AMPKα蛋白表达水平;溶酶体探针检测溶酶体功能;免疫荧光检测酸性鞘磷脂酶(ASMase)和溶酶体相关膜蛋白1(LAMP1)相对荧光强度和共定位程度;分子对接分析预测葛根素与ASMase的结合能力。基因富集分析揭示差异表达基因。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活力降低(P<0.01),LDH和ROS的释放水平升高(P<0.05,P<0.01),自噬小体数量增加(P<0.01)而自噬溶酶体数量减少(P<0.05),Beclin-1蛋白表达及LC3-II/LC3-I比值下降(P<0.01),p62蛋白表达升高(P<0.01),溶酶体荧光强度降低(P<0.01),ASMase的荧光强度升高(P<0.01),ASMase与LAMP1的免疫荧光共定位现象增加(P<0.01),p-AMPKα/AMPKα蛋白表达比值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葛根素高剂量组细胞活力回升(P<0.05),葛根素中、高剂量组LDH水平呈现下降趋势(P<0.05),葛根素低、中、高剂量组ROS水平呈现下降趋势(P<0.01),葛根素高剂量组自噬小体数量减少(P<0.01),葛根素低、中、高剂量组自噬溶酶体数量增多(P<0.05,P<0.01),葛根素高剂量组Beclin-1蛋白表达比值上升(P<0.05),LC3-II/LC3-I蛋白表达比值上升,p62蛋白表达下降(P<0.01),葛根素低、中、高剂量组溶酶体荧光强度升高(P<0.05,P<0.01),葛根素中、高剂量组ASMase荧光强度降低(P<0.05),ASMase与LAMP1的免疫荧光共定位现象减少(P<0.01),p-AMPKα/AMPKα蛋白表达比值上升(P<0.01)。葛根素与ASMase分子对接分析结合能是-8.6 kcal·mol^(-1)。基因富集分析显示阿霉素诱导的心脏毒性模型差异基因与细胞凋亡、自噬和溶酶体功能有关。结论葛根素可以通过AMPK/ASMase调控自噬,恢复自噬通量,减轻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细胞毒性,保护心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ASMase 阿霉素 心脏毒性 自噬 大鼠心肌细胞(H9c2)
原文传递
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线粒体自噬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及其诊断价值
20
作者 蔡东红 李青 +4 位作者 柯铃铃 钟慧雅 江其龙 张涵 宋雅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1-488,共8页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线粒体自噬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阐明其对MG诊断的指导价值。方法:收集并提取5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和50例MG患者(MG组)的PBMC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和Western b...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线粒体自噬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阐明其对MG诊断的指导价值。方法:收集并提取5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和50例MG患者(MG组)的PBMC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线粒体自噬因子磷脂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诱导激酶1(PINK1)、E3泛素连接酶PARK2(Parkin)、泛素结合蛋白62(p6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及凋亡因子细胞色素C(Cyt-C)、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 9)的mRNA以及蛋白表达水平,根据mRNA检测结果设定多个不同临界值,在每个临界值处计算出相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G组患者PBMCs中的自噬因子PINK1、Parkin和LC3Ⅱ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p6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凋亡因子Cyt-C、Bax、caspase 3和caspase 9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Cyt-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而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ROC曲线检测,PINK1、Parkin、p62和LC3Ⅱ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96(95%CI:0.9435~0.9957)、0.9440(95%CI:0.9047~0.9833)、0.8556(95%CI:0.7767~0.9345)及0.9088(95%CI:0.8526~0.9650)(P<0.01),灵敏度分别为92%、92%、78%和84%,特异度分别为88%、82%、92%和82%;而Cyt-C、Bax、Bcl-2、caspase 3和caspase 9的AUC均为1.000(P<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达到100%。结论:MG患者PBMCs中存在线粒体自噬障碍和凋亡增加现象,其对临床诊断MG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线粒体自噬 细胞凋亡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