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后遗忘关节的预测因素
1
作者 黄艺伟 彭波 +6 位作者 张辰 葛昊 黎嘉澔 李宜金 陈锦伦 冯文俊 曾意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903-3909,共7页
背景: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有效保膝手段,相关研究证明相对于传统评价工具,遗忘关节评分应用于评价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具有更低的天花板效应和一致性。目的:探讨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后遗... 背景: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有效保膝手段,相关研究证明相对于传统评价工具,遗忘关节评分应用于评价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具有更低的天花板效应和一致性。目的:探讨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后遗忘关节的预测因素。方法:选择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手术治疗的患者117例,男35例,女82例,平均年龄61岁,术后获得了至少2年的随访。通过评价患者术后是否达到遗忘关节分为遗忘关节组(n=28)和非遗忘关节组(n=89),以术前患者特征和手术相关因素为潜在预测因素,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术前的胫骨近端内侧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遗忘关节评分(FJS)、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KOOS)、膝关节协会功能评分和关节感知问题(PJP)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髋膝踝角和胫骨近端内侧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胫骨近端内侧角对遗忘关节存在显著影响[OR=0.755,95%CI(0.635-0.897),P<0.001],术后髋膝踝角和术后胫骨近端内侧角对遗忘关节存在显著影响[OR=1.546,95%CI(1.242-1.924),P<0.001;OR=0.815,95%CI(0.713-0.931),P=0.003];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膝骨关节炎K-L分级为1级是获得遗忘关节的有利因素,术前胫骨近端内侧角和术后髋膝踝角是遗忘关节的独立预测因素,两者与实现遗忘关节概率呈曲线关系;当术前胫骨近端内侧角每增加1°,实现遗忘关节的概率就会减少27.7%[OR=0.723,95%CI(0.593-0.882),P<0.001];当术后髋膝踝角每增加1°,实现遗忘关节的概率就会增加46.4%[OR=1.464,95%CI(1.153-1.860),P=0.002];④结果显示,术前膝骨关节炎K-L分级为1级、胫骨近端内侧角较小(<85.5°)和术后髋膝踝角较大(>176.0°)是患者实现遗忘关节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 遗忘关节评分 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 预测因素 遗忘关节
下载PDF
以3D图形观察不同中医证型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形态差异:评价非手术保髋的可行性 被引量:8
2
作者 林天烨 杨鹏 +8 位作者 魏秋实 徐景利 邹启昭 熊冰朗 赖启忠 赵赫然 陈镇秋 何伟 张庆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773-3779,共7页
背景:有研究发现中医证型分布与股骨头坏死的形态差异表现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目的:通过3D图形观察不同中医证型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的形态差异,同时评价规范化综合非手术保髋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广州... 背景:有研究发现中医证型分布与股骨头坏死的形态差异表现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目的:通过3D图形观察不同中医证型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的形态差异,同时评价规范化综合非手术保髋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非手术保髋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73例(108髋),按中医证型分为肾虚血瘀组47髋、痰瘀蕴结组30髋、气滞血瘀组31髋,拍摄双髋正蛙位X射线片与CT螺旋扫描,测量患髋中心边缘角、Sharp角、髋臼上下径、髋臼前后径、髋臼深度、髋臼外展角、髋臼前倾角。纳入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中医药、物理治疗、功能锻炼等规范化综合保髋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88例(131髋),治疗前及治疗后2年采用目测类比评分与Harris评分患髋临床功能,并通过X射线片评估治疗区坏死情况。试验已通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NO.Y[2019]118。结果与结论:①X射线显示,不同中医证型组间Sharp角、中心边缘角存在明显差异(P<0.01),其中肾虚血瘀型组Sharp角最大、中心边缘角最小,气滞血瘀型组Sharp角最小、中心边缘角最大;②CT螺旋扫描显示,不同中医证型组间外展角存在差异(P<0.001),其中肾虚血瘀型组最大;肾虚血瘀型组髋臼深度小于气滞血瘀型组(P<0.05);3组间髋臼上下径、髋臼前后径、髋臼前倾角无明显差异;③综合保髋治疗2年后,88例患者的疼痛与髋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影像学评估显示改善89髋、不变21髋,改善率为67.9%;④结果表明,不同证型之间的髋关节形态存在差异,肾虚血瘀型髋臼发育情况较气滞血瘀型、痰瘀蕴结型差,规范化综合非手术保髋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在短期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可视化 形态 证型 保守治疗 中医 差异 可行性
下载PDF
后交叉韧带重建的国际研究趋势与热点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葛昊 刘贤旺 +3 位作者 黄艺伟 叶鹏程 樊粤光 曾建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947-2952,共6页
背景:现如今由运动损伤或车辆创伤引起的后交叉韧带损伤比人们想象的更常见,后交叉韧带重建是其主要治疗方式之一,而目前后交叉韧带重建的手术方式和韧带选择尚存在大量争议。目的:全面分析全球后交叉韧带重建的应用趋势,并基于文献计... 背景:现如今由运动损伤或车辆创伤引起的后交叉韧带损伤比人们想象的更常见,后交叉韧带重建是其主要治疗方式之一,而目前后交叉韧带重建的手术方式和韧带选择尚存在大量争议。目的:全面分析全球后交叉韧带重建的应用趋势,并基于文献计量学和视觉分析确定有前景的后交叉韧带重建研究热点。方法: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WOS)中检索了2000-2022年与后交叉韧带重建相关的出版物(文章和评论),提取并详细分析了国家、机构、出版年份、作者、期刊、每篇文章的平均引用率、H指数、标题、出版物的关键词以及被引用次数最多的25篇文章。利用VOSviewer/citespace/Pajek软件分析关键词的共现结果,预测后交叉韧带重建的热点。结果与结论:共纳入664篇文章。①在过去的22年里,后交叉韧带重建文章的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前3个国家(美国、中国和韩国)占所有发表文章的65.51%,美国的文章数量最多。University of Pittsburgh是最大的贡献者。《Knee Surgery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和《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是最有影响力的杂志。Laprade,Robert F是在后交叉韧带重建领域发文量最多的教授,Fanelli,GC是在后交叉韧带重建领域总链强度最高的教授。②研究方向可分为以下5个组别:“后交叉韧带解剖及生物力学研究”“后交叉韧带重建的预后、结果和并发症”“后交叉韧带重建方式与肌腱选择”“手术技术”和“后交叉韧带撕裂联合多韧带损伤”。③提示:从往年的趋势来看,未来将有越来越多与后交叉韧带重建有关的文献发表。在后交叉韧带重建领域,美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和韩国则呈现出巨大的潜力。后交叉韧带解剖及生物力学研究、后交叉韧带重建方式与肌腱选择、后交叉韧带撕裂联合多韧带损伤可能是未来后交叉韧带重建研究领域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研究趋势 热点 后交叉韧带重建术 可视化图谱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骨科祛痰逐瘀方经MAPK/ERK通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迁移与血管管腔形成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镇秋 洪郭驹 +3 位作者 韩晓蕊 何伟 张庆文 魏秋实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47-752,共6页
目的探究祛痰逐瘀方(Qutan Zhuyu Decoction,QZD)经MAPK/ERK通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迁徙与血管管腔形成的作用,明确QZD在骨血管化重建中的机制。方法对大鼠进行QZD灌胃,并采集和分离获得含药血清;培养SVEC和10T1/2细胞,分别将二者分为空... 目的探究祛痰逐瘀方(Qutan Zhuyu Decoction,QZD)经MAPK/ERK通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迁徙与血管管腔形成的作用,明确QZD在骨血管化重建中的机制。方法对大鼠进行QZD灌胃,并采集和分离获得含药血清;培养SVEC和10T1/2细胞,分别将二者分为空白组、bFGF组(阳性对照组)、QZD中药组(实验组),其中实验组为将QZD含药血清加入细胞培养基中。对干预后的SVEC进行迁徙实验,另外对SVEC进行管腔形成实验,对10T1/2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中药促管腔形成效果,运用Western blot检测ERK1/2、p38等蛋白表达,研究QZD对SVEC的作用机制。结果 (1)QZD含药血清较空白组促进SVEC细胞的迁徙(P<0.05);(2)QZD含药血清较空白组可促进SVEC血管管腔形成,包括管腔面积(P<0.05)和管腔腔周长度(P<0.05);(3)荧光染色实验提示,QZD含药血清较空白组促进10T1/2细胞呈规律性聚集,并形成管腔状状态;(4)Western blot实验提示,QZD含药血清可促进SVEC中ERK1/2和p38的磷酸化(P<0.05)。结论 QZD经MARK/ERK通路调控和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迁徙和血管官腔的形成,提示其可运用于骨血管化重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祛痰逐瘀方 血管内皮细胞 管腔形成 MARK/ERK 周细胞
下载PDF
D-二聚体诊断髋关节置换后慢性假体周围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永裕 徐景利 +6 位作者 林天烨 吴峰 沈楚龙 熊冰朗 邹启昭 赖启忠 张庆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53-1857,共5页
背景:目前慢性髋关节假体周围关节感染的诊断尚缺乏有效特异性的指标,研究发现D-二聚体水平在炎症疾病中会升高,因此D-二聚体可能成为诊断慢性髋关节假体周围关节感染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目的:观察D-二聚体检测慢性髋关节假体周围关节... 背景:目前慢性髋关节假体周围关节感染的诊断尚缺乏有效特异性的指标,研究发现D-二聚体水平在炎症疾病中会升高,因此D-二聚体可能成为诊断慢性髋关节假体周围关节感染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目的:观察D-二聚体检测慢性髋关节假体周围关节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提高慢性髋关节假体周围关节感染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至2018年收治的髋关节翻修病例,根据诊断标准分为无菌性松动组(n=83)和慢性假体周围感染组(n=61)。术前3 d测定D-二聚体、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和白细胞总数,对比两组之间的差异,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曲线下面积分析诊断的准确性。结果与结论:(1)慢性假体周围感染组的D-二聚体、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血沉和白细胞总数均高于无菌性松动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2)D-二聚体曲线下面积为0.898,比降钙素原(0.816)、红细胞沉降率(0.773)、C-反应蛋白(0.708)和白细胞总数(0.669)都要更准确,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3)D-二聚体的最佳截断值为1470.5μg/L,诊断慢性髋关节假体周围关节感染的敏感性为83.6%,特异性为89.2%;(4)提示D-二聚体在慢性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中的诊断价值优于其他炎性指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血沉和白细胞总数),D-二聚体与其他炎性指标联用有利于早期诊断慢性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及评估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关节翻修 假体 感染 D-二聚体 白细胞
下载PDF
第4代全陶瓷全髋关节置换后陶瓷部件碎裂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周驰 何伟 +4 位作者 刘予豪 郭海 唐宏宇 张罡瑜 王海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5期5577-5582,共6页
背景:目前全髋关节置换已经成为最成功、技术最成熟的外科手术之一,尽管材料选择已取得巨大进步,但诸如界面磨损、骨溶解及假体松动等现象严重影响其远期疗效。目的:分析第4代全陶瓷全髋关节置换后陶瓷部件碎裂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病... 背景:目前全髋关节置换已经成为最成功、技术最成熟的外科手术之一,尽管材料选择已取得巨大进步,但诸如界面磨损、骨溶解及假体松动等现象严重影响其远期疗效。目的:分析第4代全陶瓷全髋关节置换后陶瓷部件碎裂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病例资料,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PubMed数据库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综述第4代全陶瓷全髋关节置换后陶瓷部件碎裂的相关因素。结果与结论:(1)虽然第4代全陶瓷全髋关节假体具有较高的硬度及耐磨性,但仍存在碎裂的可能,其发生的原因与体质因素、机械因素、假体的选择和匹配、手术相关因素等密切相关;(2)提示行该类手术之前应与患者解释清楚,并告知其有碎裂的风险,在保证陶瓷部件恰当置入的前提下,尤其对于年轻、活跃的患者,陶瓷界面关节可以提供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陶瓷部件 碎裂 骨科植入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假体植入 陶瓷制品 组织工程
下载PDF
Salter骨盆截骨及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中长期随访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永裕 徐景利 +6 位作者 林天烨 吴峰 沈楚龙 熊冰朗 邹启昭 赖启忠 张庆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380-2384,共5页
背景: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儿童骨科髋关节疾病,Salter骨盆截骨治疗此病的短期随访效果满意,目前国内尚缺少中长期的临床随访研究。目的:探究Salter骨盆截骨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中长期随访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背景: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儿童骨科髋关节疾病,Salter骨盆截骨治疗此病的短期随访效果满意,目前国内尚缺少中长期的临床随访研究。目的:探究Salter骨盆截骨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中长期随访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65例(70髋),采用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或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截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按Tonnis分度:Ⅰ度10髋,Ⅱ度17髋,Ⅲ度12髋,Ⅳ度31髋。观察患儿术前及术后中心边缘角、髋臼指数、Sharp角、髋臼深度,术后疗效采用Mckay功能标准及X射线片Severin标准评定。结果与结论:①65例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1-10.2年;②患儿术后髋臼指数及Sharp角均较术前明显减小,中心边缘角、髋臼深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大,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术后末次随访,按Mckay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7%;按X射线片Severin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0%;④3例患儿出现患侧股骨头坏死,1例患儿出现髋关节再脱位,1例患儿出现股骨近端畸形,1例患儿出现患侧肢体感觉异常;⑤提示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截骨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中长期随访临床疗效满意,可有效改善患儿髋臼覆盖,提高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髋关节 SALTER骨盆截骨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儿童 复位
下载PDF
PBL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周驰 张庆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9期28-29,共2页
目的比较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中的差别,探索PBL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84名学生随机分为PBL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各42名,分别采用PBL教学和传统教学后,采用考核和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析教学效... 目的比较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中的差别,探索PBL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84名学生随机分为PBL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各42名,分别采用PBL教学和传统教学后,采用考核和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析教学效果。结果 PBL教学组的病例分析得分、总分、满意度和专业兴趣的帮助程度均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PBL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教学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 中医骨伤科 临床教学
下载PDF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朝鸣 林天烨 +5 位作者 陈雷雷 杨鹏 徐景利 陈镇秋 何伟 张庆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3期5277-5282,共6页
背景:膝关节外翻畸形的病例较少见而手术难度大,目前国内外的截骨及软组织平衡技术规范尚不统一。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8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膝关... 背景:膝关节外翻畸形的病例较少见而手术难度大,目前国内外的截骨及软组织平衡技术规范尚不统一。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8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膝关节外翻畸形初次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外翻程度进行分组,选择个体化软组织松解、精准截骨、合适假体及手术入路。评估患者术前、术后3年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膝关节协会评分、股胫角、膝关节活动度、EQ-5D量表评分,定期复查X射线片,观察膝关节有无松动和移位,并记录生存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32例患者(32膝),随访时间3-9年;②术后3年随访膝关节协会临床和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前不同畸形组别的膝关节协会临床和功能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3年不同畸形组别的膝关节协会临床和功能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轻度畸形组、中度畸形组评分要高于重度畸形组;③术后3年EQ-5D量表评分与术前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前不同畸形组别的EQ-5D量表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3年不同畸形组别的EQ-5D量表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且轻度畸形组、中度畸形组评分高于重度畸形组;④术后3年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前不同畸形组别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不同畸形组别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轻度畸形组、中度畸形组骨关节炎指数低于重度畸形组;⑤患者置换后膝关节活动度均明显增大,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不同畸形组别的膝关节活动度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⑥随访期内膝关节假体固定良好,未出现松动及脱位,无明显深静脉血栓事件、假体感染等情况发生,假体生存率为100%;⑦提示在个体化软组织平衡技术及精准截骨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膝关节假体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安全有效,中长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假体 全膝关节置换 外翻膝 截骨 软组织平衡 畸形
下载PDF
补肾健脾活血中药干预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软骨细胞IL-1β/ERRα/SOX9/Col2α1信号通路的变化 被引量:9
10
作者 霍少川 王海彬 +4 位作者 唐宏宇 王粤淇 陈群群 冯梓誉 李义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5期5577-5581,共5页
背景:膝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高,已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发现,补肾健脾活血中药能够改善膝骨关节炎临床症状,但其具体机制仍未阐明。目的:通过膝骨关节炎去势大鼠模型研究补肾健脾活血中药调节IL-... 背景:膝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高,已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发现,补肾健脾活血中药能够改善膝骨关节炎临床症状,但其具体机制仍未阐明。目的:通过膝骨关节炎去势大鼠模型研究补肾健脾活血中药调节IL-1β/ERRα/SOX9/Col2α1信号通路治疗大鼠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6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摘除卵巢及切除交叉韧带和内侧半月板制作去势大鼠膝骨关节炎模型,术后2周实验组采用补肾健脾活血中药灌胃,阳性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6周后取血清及膝关节软骨组织,采用ELISA检测血清雌二醇含量,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关节软骨组织中IL-1β/ERRα/SOX9/Col2α1信号通路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白细胞介素1β表达量明显升高,雌二醇、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SRY相关蛋白9、Ⅱ型胶原的α1链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白细胞介素1β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雌二醇、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SRY相关蛋白9、Ⅱ型胶原的α1链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白细胞介素1β、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及Ⅱ型胶原的α1链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SRY相关蛋白9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实验结果表明,IL-1β/ERRα/SOX9/Col2α1信号通路参与膝骨关节炎软骨病变,补肾健脾活血中药可通过该机制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健脾活血中药 膝骨关节炎 IL-1β/ERRα/SOX9/Col2α1信号通路 动物实验 大鼠
下载PDF
开放性滑膜切除或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1
作者 赖启忠 林天烨 +4 位作者 杨鹏 熊冰朗 邹启昭 蔡开沈 张庆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153-3157,共5页
目的观察开放性滑膜切除或滑膜切除联合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PVN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9年8月32例弥漫型髋关节PVNS患者,其中20例仅行开放性滑膜切... 目的观察开放性滑膜切除或滑膜切除联合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PVN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9年8月32例弥漫型髋关节PVNS患者,其中20例仅行开放性滑膜切除术(切开组),12例行滑膜切除联合全髋关节置换术(置换组)。以治疗前后Harris髋关节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复发、脱位)等作为评价指标。结果32例患者平均随访(3.9±2.3)年,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的(56.9±6.1)分改善至术后1年的(87.8±4.4)分(P<0.05)。其中,切开组由术前的(57.0±6.0)分提高至术后1年的(86.3±3.9)分(P<0.05);置换组由术前的(54.0±6.3)分提高至术后1年的(90.1±2.6)分(P<0.05);分别改善(28.9±3.6)分和(35.6±4.3)分(P<0.05)。随访期间,2例出现复发,1例出现髋关节半脱位,均为行开放性滑膜切除术治疗患者。置换组中未发现假体周围感染、假体松动及翻修等情况。结论开放性滑膜切除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弥漫型髋关节PVNS不同病变程度的治疗方法。两者均可改善髋PVNS患者关节功能,后者改善程度可能好于前者,开放性滑膜切除存在术后复发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滑膜切除 关节置换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骨科相关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朝鸣 林天烨 +5 位作者 杨鹏 徐景利 熊冰朗 邹启昭 赖启忠 张庆文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18期4-8,共5页
目的 系统评价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骨科相关疾病下肢深静脉血的栓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 目的 系统评价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骨科相关疾病下肢深静脉血的栓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内有关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联合组)对比单纯使用低分子肝素(对照组)预防骨科相关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11月.按照既定的纳入、排除标准检出文献,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数据,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1篇研究共95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后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D-二聚体、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相关疾病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且安全性较高,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 低分子肝素 深静脉血栓 骨折 关节置换 META分析
下载PDF
股骨远端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后继发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例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锦伦 冯文俊 +6 位作者 曾建春 叶鹏程 李杰 邓鹏 曹厚然 揭珂 曾意荣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第1期89-91,共3页
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罕见,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常用术式为局部病灶刮除联合骨水泥填充或植骨术,根据病灶范围亦可行局部切除术,一般预后良好,复发率较低。该病术后继发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PV... 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罕见,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常用术式为局部病灶刮除联合骨水泥填充或植骨术,根据病灶范围亦可行局部切除术,一般预后良好,复发率较低。该病术后继发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PVNS)则更为罕见,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文献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股骨远端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后继发膝关节PVNS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纤维组织细胞瘤 骨水泥填充 右膝关节 滑膜切除
下载PDF
槲皮素调控关节炎软骨细胞胆固醇代谢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肖嘉聪 麦嘉乐 +4 位作者 张罡瑜 何琪 杨均政 潘兆丰 王海彬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36-1341,共6页
目的 探讨槲皮素对关节炎软骨细胞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小鼠软骨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浓度组、高浓度组。CCK-8检测槲皮素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胆固醇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总胆固醇(TC)水平;qRT-PCR... 目的 探讨槲皮素对关节炎软骨细胞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小鼠软骨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浓度组、高浓度组。CCK-8检测槲皮素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胆固醇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总胆固醇(TC)水平;qRT-PCR检测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中Cyp7b1、CH25H、RORα、Mmp3、Mmp13、Col2a1、Il-6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细胞中CYP7B1、CH25H、RORα、MMP3和MMP1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CCK-8结果显示浓度在10μmol/L以下的槲皮素对软骨细胞没有毒性,而高浓度(25、50、100μmol/L)的槲皮素会抑制软骨细胞增殖。(2)细胞内总胆固醇水平测定结果显示,使用槲皮素处理后的关节炎软骨细胞内总胆固醇水平较模型组低(P<0.05)。(3)qRT-PCR结果显示,槲皮素组中软骨细胞的Cyp7b1、CH25H、RORα、Mmp3、Mmp13、Il-6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降低,Col2a1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升高(P<0.05)。(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药物干预组中CYP7B1、CH25H、RORα、MMP3、 MMP13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比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 槲皮素可以通过CH25H/CYP7B1/RORα信号通路调控关节炎软骨细胞中的胆固醇代谢,减轻关节炎软骨细胞中的炎症和细胞外基质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槲皮素 胆固醇代谢 CH25H/CYP7B1/RORα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活血祛瘀法干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组织的修复 被引量:35
15
作者 陈雷雷 陈晓波 +3 位作者 洪郭驹 陈达 杨鹏 何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148-2155,共8页
背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该病所伴随的塌陷破坏和重建性修复或与"骨形成-吸收"偶联失效所引起微观骨结构改变有关。活血祛瘀法经临床证实对该病有积极作用。但目前针对活血祛瘀法促进骨坏死修复的作用机制... 背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该病所伴随的塌陷破坏和重建性修复或与"骨形成-吸收"偶联失效所引起微观骨结构改变有关。活血祛瘀法经临床证实对该病有积极作用。但目前针对活血祛瘀法促进骨坏死修复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相关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目的:制备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兔模型,探究活血祛瘀法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修复的干预作用。方法:5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和中药组(桃红四物汤组)各20只,采用内毒素联合甲强龙的方法制备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最后一次肌肉注射甲强龙后24 h,中药组给予0.3 g/kg桃红四物汤混悬液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等体积超纯水,连续8周。实验第8周分别进行高分辨率MRI检查和病理学组织检测以评估建模效果,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兔股骨头ABCB1、RUNX2、OPN、RANK、RANKL、PPAR、骨保护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和结论:(1)经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模型组可见部分骨小梁断裂,骨细胞核固缩,骨小梁空骨陷窝,骨髓细胞坏死,与正常组相比空骨陷窝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组可见成骨活动仍较为活跃,骨小梁形态较好,说明活血祛瘀法可改善坏死区域组织修复。(2)高分辨率MRI显示:模型组股骨头外形基本正常,股骨头内可见低信号带;中药组股骨头外形趋于正常,股骨头内近骨骺处有小块低密度区,大部分骨组织灰度值正常,提示活血祛瘀法可改善坏死区域影像学改变。(3)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RUNX2、RANK、RANKL的蛋白表达升高,ABCB1、骨保护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下降;中药组与模型组相比,除RANK、RANKL表达下降外,其余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结果说明:活血祛瘀法促进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修复可能与调节ABCB1、RUNX2、RANK、RANKL、骨保护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糖皮质激素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活血祛瘀 成骨-破骨 高分辨率MRI Western BLOT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联合高分辨率MRI和micro-CT评价桃红四物汤对兔股骨头坏死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22
16
作者 陈雷雷 陈晓波 +1 位作者 洪郭驹 何伟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IONFH)家兔模型,联合高分辨率MRI和micro-CT评价桃红四物汤(THSWD)对于SIONFH微观骨性结构破坏的修复作用。方法将25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5只、模型组和中药组(桃红四物汤组)各10只,采用内毒素(LPS)... 目的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IONFH)家兔模型,联合高分辨率MRI和micro-CT评价桃红四物汤(THSWD)对于SIONFH微观骨性结构破坏的修复作用。方法将25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5只、模型组和中药组(桃红四物汤组)各10只,采用内毒素(LPS)联合甲强龙(MPS)的方法制备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中药组给予0.3 g/kg桃红四物汤混悬液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等体积超纯水。实验第8周分别进行股骨头部3.0 T高分辨率磁共振影像仪高分辨率MRI检查,对股骨头部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检测及micro CT检测。结果1)高分辨率MRI中模型组股骨头内可见低信号带;中药组股骨头外形趋于正常,股骨头内近骨骺处有小块低密度区,大部分骨组织灰度值正常。模型组和正常组相比,结构参数前者ROE值增加,ROE/NR比例增加,中药组与模型组相比,ROE值减少,ROE/NR比例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经苏木精-伊红染色中,模型组可见部分骨小梁断裂,骨细胞核固缩,骨小梁空骨陷窝,骨髓细胞坏死,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药组可见成骨活动仍较为活跃,骨小梁形态较好。3)在micro-CT中,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前者BV/TV、Conn.D.、SMI、Tb.N、Tb.Th、值降低,BS/BV、Tb.Sp增高。中药组中,BS/BV、Tb.Sp显著低于模型组,Conn.D.、SMI、Tb.N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ROI三维重建可见模型组骨小梁紊乱,可见普遍断裂,骨质较少;中药组相对而言骨质改善,骨小梁有局部性修复。结论桃红四物汤能促进兔SIONFH模型的微观骨性结构修复和生物力学环境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高分辨率MRI MICRO-CT 桃红四物汤 骨小梁
下载PDF
有限元分析运用于股骨头坏死诊断与治疗应用的最新进展(英文) 被引量:8
17
作者 洪郭驹 韩晓蕊 +3 位作者 方斌 周广全 何伟 陈雷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0-455,共6页
背景:目前有限元分析技术已可以完成建模,预测诊断,治疗的设计,以及手术方案等功能,并应用于股骨头坏死领域。目的:总结和汇总有限元分析对在股骨头坏死生物力学领域的最新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Go... 背景:目前有限元分析技术已可以完成建模,预测诊断,治疗的设计,以及手术方案等功能,并应用于股骨头坏死领域。目的:总结和汇总有限元分析对在股骨头坏死生物力学领域的最新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Google,SpringerL ink,CNKI等数据库在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已发表文献。检索式为(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R finite elment)AND(osteonecrosis OR osteonecrosis offemoral head)或(有限元分析OR有限元)AND(骨坏死OR股骨头坏死)。纳入原始文献内容与文章主旨紧密相关,原始文献有可靠依据与主题,原始文献观点及数据分析充分,活体与离体研究。结果与结论:共纳入27篇。文章综述近5年来有关股骨头坏死中有限元分析应用文献,总结发现目前最新的有关运用有限元进行股骨头坏死建模可行性分析、特征病理的预测和诊断、手术治疗的创新技术辅助等发展水平,从而明确有限元分析在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和治疗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数字化骨科 有限元分析 股骨头坏死 保髋手术 应力分析 塌陷预测 髋关节表面置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复方贞术调脂胶囊调控MEKK2-Wnt偶联拮抗β-catenin泛素化改善大鼠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12
18
作者 洪郭驹 陈鹏 +2 位作者 韩晓蕊 何伟 孙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44,共9页
目的探究复方贞术调脂胶囊(FTZ)干预下调控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2(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kinase 2,MEKK2)-Wnt偶联拮抗β-catenin泛素化,及对骨量变化、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 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 目的探究复方贞术调脂胶囊(FTZ)干预下调控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2(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kinase 2,MEKK2)-Wnt偶联拮抗β-catenin泛素化,及对骨量变化、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 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甲强龙组(模型组)、甲强龙+生理盐水组(空白对照组)和甲强龙+FTZ组(实验组)。分别对股骨近端松质骨进行Micro-CT检查、组织病理染色,测定Wnt3a、MEKK2、β-catenin蛋白表达;提取模型BMSCs,经FTZ含药血清干预后,进行碱性磷酸酶和茜素红染色;测定成骨分化相关基因ALP、Runx2、OCN表达;测定MEKK2、β-catenin蛋白表达;以及β-catenin/TCF转录水平。结果 1)在Micro-CT中,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前者BV/TV、Tb.Th、Tb/N等值降低,Tb/sp升高(P<0.05)。ROI三维重建可见实验组骨小梁骨质改善,局部性修复;2)经苏木精-伊红染色中,实验组可见骨小梁密度较模型组高、骨小梁形态较好;3)实验组骨组织中Wnt3a、MEKK2、β-catenin表达较模型组增加(P<0.05);4)GIOP大鼠模型提取BMSCs并予BMP2诱导,经FTZ含药血清(实验组)干预后,碱性磷酸酶和茜素红染色结果提示实验组成骨反应增强(P<0.05);5)BMSCs经FTZ含药血清干预,可提高β-catenin/TCF转录活性(P<0.05);促进β-catenin、MEKK2蛋白表达(P<0.05)。结论FTZ通过调控MEKK2-Wnt偶联拮抗β-catenin泛素化防治GIOP,从而改善微观骨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复方贞术调脂胶囊 MICRO-CT BMSCS 成骨
下载PDF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血清标志物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何敏聪 魏秋实 何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4-156,共3页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traumatic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head,NONFH)是骨科领域中至今尚未解决的疑难疾病之一,晚期所导致的髋关节骨关节炎甚至会导致患者丧失劳动能力。因此早预测和诊断ONFH并提前作出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traumatic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head,NONFH)是骨科领域中至今尚未解决的疑难疾病之一,晚期所导致的髋关节骨关节炎甚至会导致患者丧失劳动能力。因此早预测和诊断ONFH并提前作出预防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早期诊断的方法主要为核素扫描及MRI检查,出现明显X线改变往往提示疾病已达中晚期,错过早期保髋治疗的最佳时机,核素扫描及MRI检查费用昂贵,并不利于基层医疗单位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血清标志物 临床应用 髋关节骨关节炎 MRI检查 早期诊断 基层医疗单位 疑难疾病
下载PDF
空心钉联合同种异体腓骨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驰 陈国铭 +5 位作者 黄楚瑶 陈腾宇 刘韵韵 黄睿澜 何伟 吕慧页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01-607,共7页
目的 比较空心钉联合同种异体腓骨内固定(改良术式)和单纯行空心钉内固定(传统术式)在治疗中青年PauwelsⅠ、Ⅱ、Ⅲ型股骨颈骨折中的力学稳定性差异。方法 建立传统及改良术式固定的PauwelsⅠ、Ⅱ、Ⅲ型股骨颈骨折模型,分析模型股骨头... 目的 比较空心钉联合同种异体腓骨内固定(改良术式)和单纯行空心钉内固定(传统术式)在治疗中青年PauwelsⅠ、Ⅱ、Ⅲ型股骨颈骨折中的力学稳定性差异。方法 建立传统及改良术式固定的PauwelsⅠ、Ⅱ、Ⅲ型股骨颈骨折模型,分析模型股骨头皮质骨壳负重区、股骨颈骨折端应力分布情况,以及股骨头皮质骨壳与股骨颈骨折面剪应力分布情况,并根据预测数据绘制股骨冠状位最大主应变云图,比较两组股骨颈骨折端位移。结果 股骨头皮质骨壳在S12、S13方向剪应力分布均显示采用改良术式优于或相近于采用传统术式。此外,股骨颈骨折面S12、S23方向剪应力情况亦显示采用改良术式固定优于传统术式。PauwelsⅡ、Ⅲ型传统术式固定的股骨颈骨折端位移大于改良术式,其中PauwelsⅡ型传统术式固定的位移明显大于改良术式,而PauwelsⅠ型改良术式固定的位移显著大于传统术式。结论 改良术式相对适用于PauwelsⅡ、Ⅲ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而传统术式则适用于PauwelsⅠ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钉 同种异体腓骨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