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3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质组学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建仁 樊粤光 +4 位作者 王海彬 史风雷 袁浩 彭宣宪 王三英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6,共4页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的最重要研究课题,能够深化对生命现象本质的了解。对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蛋白质组学作为高通量平行筛选技术在理论体系上与中医药的整体观相契合,能够深化证候的内在本质研究及中药复方的组成与作用机理研究,...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的最重要研究课题,能够深化对生命现象本质的了解。对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蛋白质组学作为高通量平行筛选技术在理论体系上与中医药的整体观相契合,能够深化证候的内在本质研究及中药复方的组成与作用机理研究,并能有力促进中药新药开发随着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的发展完善,其对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帮助将进一步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证候 中药学 中医发展研究
下载PDF
中医药外治法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何才勇 姜自伟 +1 位作者 林晓光 白曼莫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6期154-156,共3页
慢性骨髓炎是一种发病率高、病位深在、病程绵长、反复难愈的骨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常规临床治疗采用抗生素或手术,疗效均不显著。而在现代,中医药对本病的研究和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 慢性骨髓炎是一种发病率高、病位深在、病程绵长、反复难愈的骨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常规临床治疗采用抗生素或手术,疗效均不显著。而在现代,中医药对本病的研究和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的方法和技术与中医药结合,使得临床疗效显著提高,现对慢性骨髓炎的中医药外治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用药 中医中药 慢性骨髓炎
下载PDF
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配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3
作者 巫敬文 周琦石 +1 位作者 陈信军 杨林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635-640,共6页
目的:研究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配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回顾性分析为法,观察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清远市中医院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在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的... 目的:研究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配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回顾性分析为法,观察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清远市中医院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在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正骨手法辅助治疗,对照组实施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影像学参数,并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疼痛程度、跟骨参数、足踝功能以及并发症予以分析。结果:组间对比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均下降,以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Gissane角、Bohler角、Pitch角、足踝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术前,两组术后Gissane角、Bohler角、Pitch角均增大,足踝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issane角、Bohler角、Pitch角、足踝评分手术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8%,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5,P>0.05)。结论: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配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跟骨骨折患者临床疗效较好,能够配合手术进程,弥补不能充分暴露的缺点,达到良好复位的目的,并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疼痛程度,促进足部功能与骨折端解剖结构的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 中医正骨 顺势复位 加速康复
下载PDF
中医骨科研究生科研思维的培养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海彬 余前顺 +2 位作者 罗涛 董路觉 舒雯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第3期78-79,共2页
研究生科研思维的培养是学习的主要内容。针对中医骨科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存在忽视中医经典的学习、科研实践的参与机会偏低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导师素质培养、提高研究生课程教育、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为探讨中医院校骨科研究... 研究生科研思维的培养是学习的主要内容。针对中医骨科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存在忽视中医经典的学习、科研实践的参与机会偏低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导师素质培养、提高研究生课程教育、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为探讨中医院校骨科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式、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科研思维 科研实践 科研环境 中医骨科
下载PDF
骨科相关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铁超载 被引量:5
5
作者 黎淼 何琪 +6 位作者 曾嘉旭 陈柏豪 黎少聪 潘兆丰 杨均政 肖嘉聪 王海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723-2728,共6页
背景:铁是人体必需的金属,它的储存和运输机制复杂,且铁代谢平衡受多种因素的调节。当平衡被破坏时,机体发生铁超载会产生大量活性氧和细胞毒性,甚至引发细胞发生铁死亡进而导致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但目前关于铁超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背景:铁是人体必需的金属,它的储存和运输机制复杂,且铁代谢平衡受多种因素的调节。当平衡被破坏时,机体发生铁超载会产生大量活性氧和细胞毒性,甚至引发细胞发生铁死亡进而导致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但目前关于铁超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神经系统和肿瘤疾病方面,而对于其导致的骨稳态平衡失调以及在骨相关疾病中的机制研究仍然有限。目的:重点针对近年来铁超载在相关骨科疾病中的研究展开综述,并通过回顾铁超载在骨科疾病中的最新研究,为骨科相关疾病的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中文检索词“铁,铁超载,铁死亡,骨质疏松,骨关节炎,骨肿瘤,骨相关疾病”以及英文检索词“iron,iron overload,ferroptosis,osteoporosis,osteoarthritis,osteosarcoma,bone related diseases”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等平台进行检索,检索1978年1月至2022年1月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文献1085篇,根据入组标准,最终纳入文献79篇。结果与结论:①铁超载引起的铁死亡在治疗骨科疾病中具有巨大潜力,但存在缺乏临床应用数据、未进入临床试验环节等问题;②铁超载引起铁死亡的研究集中于与铁结合产生活性氧的酶以及铁本身直接参与Fenton反应介导活性氧积累;铁死亡作为一种独立的细胞死亡方式,为治疗这些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以及联合应用现有治疗方案的可能性,并有助于解决某些疾病的耐药性问题;③铁超载通过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和功能、促进破骨细胞分化和活化来参与骨质疏松症发展过程;铁超载可加速骨关节炎进展并促进软骨细胞凋亡及基质降解;铁超载能够诱导骨肉瘤细胞的铁死亡、凋亡和自噬,并抑制其侵袭能力;④铁超载引起铁死亡相关机制的研究为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骨肉瘤等骨科相关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超载 铁死亡 骨质疏松 骨关节炎 骨肿瘤 骨相关疾病
下载PDF
中国内地地区17家三甲综合医院血友病性骨关节病外科治疗现状调查
6
作者 徐溢明 彭慧明 +15 位作者 吕帅洁 童培建 李虎 陈奋勇 王海彬 杨琪 陈滨 袁振 毕荣修 冯建民 姜文学 周宗科 范猛 李想 雷光华 翁习生 《罕见病研究》 2023年第4期516-522,共7页
目的了解中国血友病性骨关节病外科治疗的现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调查、在线问卷形式,选取参加《中国血友病骨科手术围术期管理指南》、中国血友病协作组、全国关节外科学组成员单位及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成员医院,对各参与调查单位自开... 目的了解中国血友病性骨关节病外科治疗的现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调查、在线问卷形式,选取参加《中国血友病骨科手术围术期管理指南》、中国血友病协作组、全国关节外科学组成员单位及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成员医院,对各参与调查单位自开始进行血友病性骨关节病以来的手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纳入国内17家医院,均为综合性医院。2000年前开展血友病性骨关节病手术的医院占35.29%。各医院共报告3057例血友病性骨关节病外科手术。开展最多的术式为膝、髋关节置换术。选用最多的凝血因子替代方案为重组凝血因子制剂。有10家医院报告发现患者合并有输血相关传染病。出血和血肿形成是被报告最多的手术并发症。住院康复时间过长和经济花费过高是被报告最多的问题。结论相比患者基数,17家医院中血友病性骨关节病的外科手术普及情况和开展数量仍相对不足,需要从规范因子替代、加强康复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治疗体系规范化建设,改善手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 血友病性骨关节病 手术 问卷调查
原文传递
顺行和逆行髓内钉治疗不同部位股骨干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培镇 董航 +2 位作者 蔡群斌 林梓凌 黄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8-872,共5页
背景: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并发无菌性骨不连,其原因为机械性不稳定。股骨作为人体最长最大的骨骼,不同部位骨折是否具有不同的生物力学特征,及不同进钉方式对于不同部位骨折端稳定性存在何种影响... 背景: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并发无菌性骨不连,其原因为机械性不稳定。股骨作为人体最长最大的骨骼,不同部位骨折是否具有不同的生物力学特征,及不同进钉方式对于不同部位骨折端稳定性存在何种影响均研究甚少。目的:分析顺行和逆行髓内钉治疗不同部位股骨干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评估最佳进钉方式,减少骨不连发生率。方法:选取一名志愿者CT资料导入Mimics 19.0和Geomagic studio 2017软件中进行提取、优化得到右侧股骨三维模型;运用Solidworks 2017软件画出顺行和逆行髓内钉模型并与不同骨折部位股骨干骨折模型按照标准手术技术装配,以STEP格式导入Abaqus 2017软件中设置材料属性参数、边界条件、施加载荷、提交运算,于可视化模块中查看结果。其中上段股骨干骨折顺行和逆行髓内钉分别为A1、A2模型,中段为B1、B2模型,下段为C1、C2模型。结果与结论:(1)A1、B1、C2模型股骨整体应力分布更为均匀,位移、骨折端间隙与成角、股骨近折端骨块内翻均更小;(2)对于上段和中段股骨干骨折,顺行髓内钉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效果;对于下段股骨干骨折,逆行髓内钉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行髓内钉 逆行髓内钉 股骨干骨折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骨不连
下载PDF
后交叉韧带重建的国际研究趋势与热点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葛昊 刘贤旺 +3 位作者 黄艺伟 叶鹏程 樊粤光 曾建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947-2952,共6页
背景:现如今由运动损伤或车辆创伤引起的后交叉韧带损伤比人们想象的更常见,后交叉韧带重建是其主要治疗方式之一,而目前后交叉韧带重建的手术方式和韧带选择尚存在大量争议。目的:全面分析全球后交叉韧带重建的应用趋势,并基于文献计... 背景:现如今由运动损伤或车辆创伤引起的后交叉韧带损伤比人们想象的更常见,后交叉韧带重建是其主要治疗方式之一,而目前后交叉韧带重建的手术方式和韧带选择尚存在大量争议。目的:全面分析全球后交叉韧带重建的应用趋势,并基于文献计量学和视觉分析确定有前景的后交叉韧带重建研究热点。方法: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WOS)中检索了2000-2022年与后交叉韧带重建相关的出版物(文章和评论),提取并详细分析了国家、机构、出版年份、作者、期刊、每篇文章的平均引用率、H指数、标题、出版物的关键词以及被引用次数最多的25篇文章。利用VOSviewer/citespace/Pajek软件分析关键词的共现结果,预测后交叉韧带重建的热点。结果与结论:共纳入664篇文章。①在过去的22年里,后交叉韧带重建文章的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前3个国家(美国、中国和韩国)占所有发表文章的65.51%,美国的文章数量最多。University of Pittsburgh是最大的贡献者。《Knee Surgery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和《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是最有影响力的杂志。Laprade,Robert F是在后交叉韧带重建领域发文量最多的教授,Fanelli,GC是在后交叉韧带重建领域总链强度最高的教授。②研究方向可分为以下5个组别:“后交叉韧带解剖及生物力学研究”“后交叉韧带重建的预后、结果和并发症”“后交叉韧带重建方式与肌腱选择”“手术技术”和“后交叉韧带撕裂联合多韧带损伤”。③提示:从往年的趋势来看,未来将有越来越多与后交叉韧带重建有关的文献发表。在后交叉韧带重建领域,美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和韩国则呈现出巨大的潜力。后交叉韧带解剖及生物力学研究、后交叉韧带重建方式与肌腱选择、后交叉韧带撕裂联合多韧带损伤可能是未来后交叉韧带重建研究领域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研究趋势 热点 后交叉韧带重建术 可视化图谱 生物力学
下载PDF
绝经后女性椎旁肌退化与经皮穿刺椎体成形后再骨折的相关性 被引量:1
9
作者 杨策凯 蔡卓延 +5 位作者 陈明 刘昊 翁汭 崔健超 张顺聪 姚珍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14-1419,共6页
背景:目前关于绝经后女性椎旁肌退化程度对经皮穿刺椎体成形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再骨折的影响研究较少,此次研究旨在揭示二者之间的联系。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椎旁肌退化与经皮穿刺椎体成形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再骨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 背景:目前关于绝经后女性椎旁肌退化程度对经皮穿刺椎体成形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再骨折的影响研究较少,此次研究旨在揭示二者之间的联系。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椎旁肌退化与经皮穿刺椎体成形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再骨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1年3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1例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住院接受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治疗的绝经后女性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经皮穿刺椎体成形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再骨折分为2组,再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组39例,对照组42例。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椎体骨矿物密度、椎旁肌的横截面积及平均CT值(Hu)。结果与结论:①单因素分析提示,两组患者的年龄及腰大肌平均CT值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的体质量指数、椎体骨密度、椎旁肌横截面积及椎后肌群的平均CT值明显高于再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低椎体骨矿物密度(OR=0.004,95%CI:0.000-0.555,P<0.05)、低椎后肌群平均CT值(OR=0.940,95%CI:0.894-0.988,P<0.05)是绝经后骨质疏松性再发椎体压缩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③提示椎旁肌退化会导致经皮穿刺椎体成形后再骨折风险增高,其中椎后肌群平均CT值较低的绝经后女性,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后再发生椎体压缩骨折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再骨折 椎旁肌 骨矿物密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患者中医生存质量量表的建立及应用评价 被引量:28
10
作者 郑晓辉 王建凯 +1 位作者 沈泽培 黄枫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探索建立膝骨关节炎中医生存质量量表及中医药温通活血法对血瘀寒凝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价。【方法】分别采用自拟膝骨关节炎中医生存质量量表和SF-36生存质量调查问卷,对温通活血制剂(筋骨痛消丸)治疗的32例膝骨关节... 【目的】探索建立膝骨关节炎中医生存质量量表及中医药温通活血法对血瘀寒凝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价。【方法】分别采用自拟膝骨关节炎中医生存质量量表和SF-36生存质量调查问卷,对温通活血制剂(筋骨痛消丸)治疗的3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了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研究。【结果】膝骨关节炎中医临床症状及日常活动量化评分表评分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日常活动及综合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说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日常活动均有明显改善;SF-36生存质量调查问卷评分结果也显示,治疗后患者在躯体健康(PF)、躯体角色功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绪角色功能(RE)、心理健康(MH)等8个维度上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善(均P<0.01),在综合评分上也有显著性提高(P<0.01)。【结论】自拟膝骨关节炎中医生存质量量表和SF-36生存质量调查问卷对中医药温通活血法治疗血瘀寒凝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做出了基本一致性的评价,既说明温通活血法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改善作用,也说明该量表能较客观地对该病患者的临床情况作出评价,也反映中国文化和中医特色,为如何建立中医自己的生存质量评价标准提供一条可行的途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中药疗法 生活质量 温通活血法 筋骨痛消丸/治疗应用
下载PDF
不同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方式对股骨颈垂直型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11
作者 谭能贤 吴文正 +4 位作者 郑楚荣 罗列良 古鹏 欧阳崇志 郑晓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3-878,共6页
背景:股骨颈骨折线越垂直的股骨颈骨折可能承受更多的剪切力,因此可能容易发生内固定失效、骨不连或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目前关于哪种空心钉固定模式是理想的还存在争议。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评估不同构型及数目的空心螺钉构型对股... 背景:股骨颈骨折线越垂直的股骨颈骨折可能承受更多的剪切力,因此可能容易发生内固定失效、骨不连或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目前关于哪种空心钉固定模式是理想的还存在争议。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评估不同构型及数目的空心螺钉构型对股骨颈垂直骨折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收集1名24岁健康男性志愿者的股骨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构建股骨三维几何模型;在Geomagic软件进行模型细化及拟合曲面处理;导入SolidWorks软件,建立股骨颈垂直骨折模型。通过建立3枚正三角构型、3枚倒三角构型、3枚双平面双支撑构型(F方案)、3枚横行构型、4枚菱形构型、4枚Alpha构型6种空心螺钉模型,比较各构型内固定和股骨骨折模型在不同载荷(350,700,1400,2100 N)作用下的应力分布情况及位移峰值。结果与结论:(1)在4种载荷下,螺钉应力情况:双平面双支撑构型(F方案)>横行构型>倒三角构型>正三角构型>Alpha构型>菱形构型,各组螺钉的Von mises应力峰值均集中在靠近断裂线的螺钉处。(2)在4种载荷下,螺钉位移情况:Alpha构型>倒三角构型>正三角构型>双平面双支撑构型(F方案)>菱形构型>横行构型,位移峰值主要集中于空心螺钉头部。(3)在4种载荷下,股骨近端骨块应力情况:双平面双支撑构型(F方案)>横行构型>倒三角构型>Alpha构型>正三角构型>菱形构型,应力峰值主要集中在股骨颈下部。(4)在350 N载荷下,股骨近端骨块位移情况:横行构型>双平面双支撑构型(F方案)>正三角构型>Alpha构型>倒三角构型>菱形构型;在其他3种载荷中,倒三角构型位移峰值均小于菱形构型,位移峰值主要集中于头部;(5)股骨近端骨块断面应力分布中棱形构型最为分散,股骨位移峰值中棱形构型最小;各内固定模型的应力、位移、断裂端位移峰值随载荷的增加而逐渐增大;(6)4枚菱形构型模型对股骨颈垂直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优于其他各组模型,其固定牢靠,骨折端位移值小,应力分散,有助于抵抗剪切力和防止内翻坍塌发生,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的机械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垂直骨折 部分螺纹空心螺钉 螺钉配置 有限元 应力 位移
下载PDF
PRP和臭氧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12
作者 陈旭 董航 +1 位作者 王湘宏 陈莉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5-1068,共4页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富血小板血浆(PRP)和臭氧关节腔内注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治疗效果。方法 KOA患者66例随机分为臭氧治疗组、PRP治疗组和PRP联合臭氧治疗组,每组22例,治疗持续4 w。臭氧治疗组每周1次臭氧注射;PRP治疗组每周1次...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富血小板血浆(PRP)和臭氧关节腔内注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治疗效果。方法 KOA患者66例随机分为臭氧治疗组、PRP治疗组和PRP联合臭氧治疗组,每组22例,治疗持续4 w。臭氧治疗组每周1次臭氧注射;PRP治疗组每周1次PRP注射;联合治疗组每周1次PRP注射和1次臭氧注射。在首次就诊时、治疗结束后第1、3、6个月,分别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西安大略和麦马斯特大学关节炎指数(WOMAC)问卷评估患者的临床功能评分。结果 3组均有显著效果,联合治疗组在治疗结束后1和3个月的VAS优于PRP治疗组和臭氧组,在结束后1、3、6个月的WOMAC功能评分均优于臭氧治疗组和P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P联合臭氧可为KOA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臭氧 富血小板血浆(PRP) 视觉模拟评分(VAS) 西安大略和麦马斯特大学关节炎指数(WOMAC)
下载PDF
巨噬细胞中Piezo1调控铁代谢在年龄相关骨量丢失中的研究
13
作者 陈楚仪 何琪 +12 位作者 杨均政 曾嘉旭 陈柏豪 池伟进 肖嘉聪 潘兆丰 黎淼 黎少聪 林跃玮 王璠琛 谢辉 王海彬 陈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5-359,共5页
目的对Piezo1蛋白在巨噬细胞参与铁代谢平衡调控中作用作一综述,总结近年来关于年龄相关骨量丢失及巨噬细胞Piezo1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治疗年龄相关骨量丢失提供新思路。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PubMed等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1月与巨噬细胞Pi... 目的对Piezo1蛋白在巨噬细胞参与铁代谢平衡调控中作用作一综述,总结近年来关于年龄相关骨量丢失及巨噬细胞Piezo1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治疗年龄相关骨量丢失提供新思路。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PubMed等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1月与巨噬细胞Piezo1在年龄相关骨量丢失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关键词为“巨噬细胞、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蛋白、年龄相关骨量丢失、骨质疏松症”,英文检索关键词为“Macrophages、Piezo1、age⁃related bone loss、ARBL、Osteoporosis”,最终将42篇文献纳入。结果与结论巨噬细胞参与铁代谢平衡的调控,骨髓巨噬细胞中Piezo1高表达能导致机体出现铁超载,进而导致ARBL的发生。Piezo1为治疗年龄相关骨量丢失提供了分子层面的新思路和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量丢失 巨噬细胞 Piezo1蛋白 铁代谢
下载PDF
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后遗忘关节的预测因素
14
作者 黄艺伟 彭波 +6 位作者 张辰 葛昊 黎嘉澔 李宜金 陈锦伦 冯文俊 曾意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903-3909,共7页
背景: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有效保膝手段,相关研究证明相对于传统评价工具,遗忘关节评分应用于评价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具有更低的天花板效应和一致性。目的:探讨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后遗... 背景: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有效保膝手段,相关研究证明相对于传统评价工具,遗忘关节评分应用于评价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具有更低的天花板效应和一致性。目的:探讨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后遗忘关节的预测因素。方法:选择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手术治疗的患者117例,男35例,女82例,平均年龄61岁,术后获得了至少2年的随访。通过评价患者术后是否达到遗忘关节分为遗忘关节组(n=28)和非遗忘关节组(n=89),以术前患者特征和手术相关因素为潜在预测因素,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术前的胫骨近端内侧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遗忘关节评分(FJS)、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KOOS)、膝关节协会功能评分和关节感知问题(PJP)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髋膝踝角和胫骨近端内侧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胫骨近端内侧角对遗忘关节存在显著影响[OR=0.755,95%CI(0.635-0.897),P<0.001],术后髋膝踝角和术后胫骨近端内侧角对遗忘关节存在显著影响[OR=1.546,95%CI(1.242-1.924),P<0.001;OR=0.815,95%CI(0.713-0.931),P=0.003];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膝骨关节炎K-L分级为1级是获得遗忘关节的有利因素,术前胫骨近端内侧角和术后髋膝踝角是遗忘关节的独立预测因素,两者与实现遗忘关节概率呈曲线关系;当术前胫骨近端内侧角每增加1°,实现遗忘关节的概率就会减少27.7%[OR=0.723,95%CI(0.593-0.882),P<0.001];当术后髋膝踝角每增加1°,实现遗忘关节的概率就会增加46.4%[OR=1.464,95%CI(1.153-1.860),P=0.002];④结果显示,术前膝骨关节炎K-L分级为1级、胫骨近端内侧角较小(<85.5°)和术后髋膝踝角较大(>176.0°)是患者实现遗忘关节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 遗忘关节评分 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 预测因素 遗忘关节
下载PDF
冻结肩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文献研究和系统评价 被引量:10
15
作者 高大伟 何伟 +2 位作者 吴宇峰 唐剑邦 吴微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11期1494-1497,共4页
目的针对冻结肩中医证型的辨证与分布情况进行文献研究及系统评价。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1979-2016年间多个数据库有关冻结肩中医证型的研究文献,通过对中医复合证型进行频数分布、卡方检验等的统计分析,对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各种复合证... 目的针对冻结肩中医证型的辨证与分布情况进行文献研究及系统评价。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1979-2016年间多个数据库有关冻结肩中医证型的研究文献,通过对中医复合证型进行频数分布、卡方检验等的统计分析,对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各种复合证型进行合理拆分并运用聚类分析归纳总结,以明确冻结肩临床应用适宜的证型体系。结果经文献检索及排除、纳入标准分筛后共有3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其中出现证型共25种,涉及冻结肩病例数3392例,相关证型合理兼并后共得13种复合证型,数据统计比较后发现气血亏虚、气滞血瘀出现频率较高,而复合证型进行两两拆分归纳后,共得到11种单证证型,经聚类分析可以聚成两类,第1类为风寒、寒湿、气滞、血瘀、气虚、血虚,此6组单证在冻结肩的辨证分型中有较大的意义。结论冻结肩各类报道中的中医证型离散性较大,根据文献研究数据统计结果,可认为风寒湿痹、气滞血瘀、气血亏虚是冻结肩的基本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肩 中医证型 辨证论治 文献研究
下载PDF
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治疗骨科中重度慢性疼痛1241例回顾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庞智晖 郭富明 +3 位作者 周勇 魏鲁青 利云峰 罗双龙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9-311,314,共4页
疼痛是骨科常见的临床问题,WHO和国际疼痛学会把疼痛定义为: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美国疼痛学会主席James CamPell 在1995 年提出将疼痛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1]。疼痛在初始阶段得不到有效控制,持续的... 疼痛是骨科常见的临床问题,WHO和国际疼痛学会把疼痛定义为: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美国疼痛学会主席James CamPell 在1995 年提出将疼痛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1]。疼痛在初始阶段得不到有效控制,持续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理性重构,可能发展为难以控制的慢性疼痛[2]。慢性疼痛不仅是病人的一种痛苦体验,而且会严重影响病人的躯体和社会功能[3]。全球范围内,慢性疼痛的患病率为8%~ 48%,平均高达22%的人群正遭受慢性疼痛的困扰[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透皮贴剂 丁丙诺啡 骨科 中重度 治疗 中枢神经系统 组织损伤
下载PDF
骨科祛痰逐瘀方经MAPK/ERK通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迁移与血管管腔形成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镇秋 洪郭驹 +3 位作者 韩晓蕊 何伟 张庆文 魏秋实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47-752,共6页
目的探究祛痰逐瘀方(Qutan Zhuyu Decoction,QZD)经MAPK/ERK通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迁徙与血管管腔形成的作用,明确QZD在骨血管化重建中的机制。方法对大鼠进行QZD灌胃,并采集和分离获得含药血清;培养SVEC和10T1/2细胞,分别将二者分为空... 目的探究祛痰逐瘀方(Qutan Zhuyu Decoction,QZD)经MAPK/ERK通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迁徙与血管管腔形成的作用,明确QZD在骨血管化重建中的机制。方法对大鼠进行QZD灌胃,并采集和分离获得含药血清;培养SVEC和10T1/2细胞,分别将二者分为空白组、bFGF组(阳性对照组)、QZD中药组(实验组),其中实验组为将QZD含药血清加入细胞培养基中。对干预后的SVEC进行迁徙实验,另外对SVEC进行管腔形成实验,对10T1/2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中药促管腔形成效果,运用Western blot检测ERK1/2、p38等蛋白表达,研究QZD对SVEC的作用机制。结果 (1)QZD含药血清较空白组促进SVEC细胞的迁徙(P<0.05);(2)QZD含药血清较空白组可促进SVEC血管管腔形成,包括管腔面积(P<0.05)和管腔腔周长度(P<0.05);(3)荧光染色实验提示,QZD含药血清较空白组促进10T1/2细胞呈规律性聚集,并形成管腔状状态;(4)Western blot实验提示,QZD含药血清可促进SVEC中ERK1/2和p38的磷酸化(P<0.05)。结论 QZD经MARK/ERK通路调控和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迁徙和血管官腔的形成,提示其可运用于骨血管化重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祛痰逐瘀方 血管内皮细胞 管腔形成 MARK/ERK 周细胞
下载PDF
股骨头坏死的现代中医保髋治疗需要宏观与微观辨证相结合 被引量:5
18
作者 葛辉 李鹏飞 +2 位作者 庞智晖 唐立明 何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20-1623,I0002,共5页
由于不能有效阻止坏死股骨头的塌陷,股骨头坏死保髋疗效如今仍然不尽如人意。根源在于传统中医宏观辨证对坏死股骨头内部的生物力学状况和塌陷相关生物力学规律普遍存在认识盲区。其疗效的获得主要是通过中药促进坏死骨组织修复来实现的... 由于不能有效阻止坏死股骨头的塌陷,股骨头坏死保髋疗效如今仍然不尽如人意。根源在于传统中医宏观辨证对坏死股骨头内部的生物力学状况和塌陷相关生物力学规律普遍存在认识盲区。其疗效的获得主要是通过中药促进坏死骨组织修复来实现的,难以克服引起塌陷的生物力学因素以及塌陷后的头内生物力学不稳定状态,因此这种修复的速度和强度往往不足以有效预防坏死股骨头的塌陷与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保髋 微观辨证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浅谈PCE三联合教学法在骨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唐永超 周腾鹏 +6 位作者 杨志东 张顺聪 梁德 郭丹青 崔健超 李永贤 李大星 《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10期39-41,共3页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越来越无法满足骨科教学的需要,采取新型教学模式成为必然趋势。作者根据多年临床带教经验,针对传统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PBL、CBL、EBL三种教学模式,将"PCE三联合教学模式"应用于骨科临...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越来越无法满足骨科教学的需要,采取新型教学模式成为必然趋势。作者根据多年临床带教经验,针对传统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PBL、CBL、EBL三种教学模式,将"PCE三联合教学模式"应用于骨科临床带教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教学 PBL CBL EBL PCE三联合教学
下载PDF
雨课堂联合OSCE在中医骨伤科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袁凯 谢波 +5 位作者 廖楷濠 李宗瑶 舒雯 唐永超 梁德 张顺聪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11期17-20,共4页
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是医生职业培养教育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线上教学和智慧教学的发展,探索以雨课堂为平台的智慧教学,并将其与传统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是目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热点。在对中医骨伤科研究生临床综合... 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是医生职业培养教育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线上教学和智慧教学的发展,探索以雨课堂为平台的智慧教学,并将其与传统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是目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热点。在对中医骨伤科研究生临床综合技能的考核评测方法过程中,如何减少考评教师的主观差异,设计一套具有较强真实性、客观性、可重复性的评测系统至关重要。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是一种形式新颖、分站式、考核单元多元化的考试,同以往传统的纸笔考核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将雨课堂智慧课堂模式与OSCE考核模式进行有机结合,有利于中医骨伤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这对于推进中医骨伤科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课堂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中医骨伤科 研究生 混合式学习 高等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