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6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师承教育的创新及其与现代规范教育的结合——基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的探索 被引量:10
1
作者 何殷 舒彤 +1 位作者 黄亮 吴薇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6-99,共4页
人才培养是中医教育的根本,培养"厚基础、重经典、强临床、有特长"的中医人才是中医高等院校教学的目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通过高标准高要求的名师带徒、走出去请进来的跨地域培养途径、一代带二代连动式点面结... 人才培养是中医教育的根本,培养"厚基础、重经典、强临床、有特长"的中医人才是中医高等院校教学的目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通过高标准高要求的名师带徒、走出去请进来的跨地域培养途径、一代带二代连动式点面结合的培养方式,实施师承教育的创新与高校现代规范教育相结合的中医教育新模式,取得显著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师承教育 新模式
下载PDF
基于易班微社区视角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网络宣传新探——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黄磊 陈玉霏 朱旭红 《科技风》 2020年第6期213-213,220,共2页
“三下乡”不论是对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人文道德素养,还是对农村的建设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如何利用好新媒体,深入挖掘“三下乡”期间各队伍感人故事及精彩瞬间、充分展现青年担当及学生风采是一个值得... “三下乡”不论是对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人文道德素养,还是对农村的建设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如何利用好新媒体,深入挖掘“三下乡”期间各队伍感人故事及精彩瞬间、充分展现青年担当及学生风采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青春担当新时代,风采展示三下乡”主题教育特色活动为例,系统介绍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在易班微社区进行网络宣传的做法、影响与意义,为拓展“三下乡”宣传阵地及活跃易班平台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班 微社区 三下乡 网络宣传
下载PDF
浅谈中医院校“三位一体”学生工作新模式的构建——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永臻 左志富 伍世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第12期14-16,共3页
基于基本观念革新而建立的"教育、管理、研究"三位一体的学生工作模式,在教育方面倡导双向平等的思想教育、主动介入式的心理教育、群体和个体教育相结合、主题教育等;在管理方面,它强调发挥辅导员的"导师"作用、... 基于基本观念革新而建立的"教育、管理、研究"三位一体的学生工作模式,在教育方面倡导双向平等的思想教育、主动介入式的心理教育、群体和个体教育相结合、主题教育等;在管理方面,它强调发挥辅导员的"导师"作用、实用目标和品牌化管理、积极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等;在科研方面,它推崇师生共同深入开展科研工作,构建科研保障机制,在实践中对于推进中医院校的学生工作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工作 三位一体 模式
下载PDF
科学管理 管理育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实践
4
作者 陆金国 林琦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5年第4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中医药院校 学生工作管理 创新实践 广州中医药大学 医学院学生 临床医学院 科学管理 管理工作 育人 中医药人才
下载PDF
医学生寝室分配与文化建设整合优化方案新探——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学院2015级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梁媛园 张广清 郑永臻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37期23-24,共2页
寝室管理是辅导员的基本工作之一,本方案通过找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环境中寝室矛盾的主要诱因,重新设计寝室分配制度和寝室文化建设活动,帮助新生建立和谐的寝室关系,平稳度过大学适应期,促进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提高辅导员的... 寝室管理是辅导员的基本工作之一,本方案通过找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环境中寝室矛盾的主要诱因,重新设计寝室分配制度和寝室文化建设活动,帮助新生建立和谐的寝室关系,平稳度过大学适应期,促进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提高辅导员的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寝室管理 医学生 辅导员
下载PDF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研究
6
作者 陈丽仙 陈志强 +2 位作者 黄亮 舒彤 孙娟 《西北医学教育》 2016年第2期278-282,共5页
目的调查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临床课程的学情。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中医临床专业高年级学生,应用"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问卷"测量,比较分析我校学生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和中国国内"211院校"学生的异同。结果我校16... 目的调查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临床课程的学情。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中医临床专业高年级学生,应用"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问卷"测量,比较分析我校学生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和中国国内"211院校"学生的异同。结果我校167名学生在五大可比指标中的学业挑战度、主动合作学习水平、生师互动等三个方面显著低于美国研究型大学(P<0.01),但是并不是学习挑战度的各个条目都弱于美国同类院校的学生;我校学生的就读满意度得分明显低于中国国内"211院校"(P<0.01)。结论我校高年级学生陷于高强度低认知能力的学习任务中,缺乏主动学习和深层学习能力地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性投入 本科教育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组方规律
7
作者 杨彩凤 张锦明 +4 位作者 赵玲 丁源 陈丽春 王李子牛 曾慧妍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挖掘国内关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文献,探索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中药组方用药规律及特点。方法通过检索维普、万方和CNKI等数据库,筛选纳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Traditional Chine... 目的挖掘国内关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文献,探索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中药组方用药规律及特点。方法通过检索维普、万方和CNKI等数据库,筛选纳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TCMISS)2.5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筛选出54个中药复方用于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其中出现频次超过20次的药物分别为黄芪、川芎、当归、丹参、桂枝、水蛭、牛膝和地龙,进一步挖掘出44个高频药对,提炼核心组合12个,形成新处方5个。结论借助TCMISS软件定量分析药物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各医家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用药经验和方药规律,凝练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新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辅助传承系统(TCMISS) 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组方规律
下载PDF
浅探中医药大学硕博连读卓越中医师培养模式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济源 潘建科 +4 位作者 刘军 潘华峰 史亚飞 赵巍 江文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第11期28-29,共2页
我校从新时期我国国情出发,率先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实施与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相结合的硕博连读卓越中医师计划,由于处于改革创新的初期,尚未构建完善的培养模式。本文通过对临床专业型硕博连读卓越中医师五年的具体培养模式进行初... 我校从新时期我国国情出发,率先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实施与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相结合的硕博连读卓越中医师计划,由于处于改革创新的初期,尚未构建完善的培养模式。本文通过对临床专业型硕博连读卓越中医师五年的具体培养模式进行初步的探讨,以及对培养工作的实施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博连读 卓越中医师 研究生 教育改革 住院医师培训
下载PDF
2009年循证医学与中医药临床实践研讨会会议纪要
9
作者 杨小波 吴大嵘 赖世隆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52-1052,共1页
关键词 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临床实践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广东省中医院 临床医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主任委员
下载PDF
中医在现代的生存法则——访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
10
作者 徐碧云 何志凌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5年第5期3-6,共4页
王琦,著名中医学家,1943年出生,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届研究生毕业.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带头人,"全国500名老中医"之一,国务院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 王琦,著名中医学家,1943年出生,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届研究生毕业.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带头人,"全国500名老中医"之一,国务院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体质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国家科学名词中医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医卷>副主编,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国际中医体质学会主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生存法则 教授 王琦 中国中医研究院 有突出贡献专家 中华中医药学会 现代 中医基础理论 博士研究生 学科带头人 学术委员会 中医学家 重点学科 名老中医 常务理事 主任委员
下载PDF
信息时代中医药大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11
作者 刘军 翟理祥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6年第4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信息时代 中医药大学生 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
下载PDF
中医药靶向神经血管单元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思考 被引量:10
12
作者 雷亚玲 刘擎 罗翌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76-1280,共5页
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概念的提出,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提供了新靶点,即应针对包括神经元、微循环及神经胶质在内的整体进行治疗,弥补以往单一针对神经元或血管治疗的局限性。同时,国内... 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概念的提出,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提供了新靶点,即应针对包括神经元、微循环及神经胶质在内的整体进行治疗,弥补以往单一针对神经元或血管治疗的局限性。同时,国内外针对AIS后NVU保护的药物研究陆续展开,临床试验存在诸多失败。中医药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及整体调节的优势特点,符合靶向NVU多靶点整体治疗的临床要求。目前中医药靶向NVU治疗AIS的临床研究极少,亦缺乏规范系统的临床疗效评价,更少有针对中医药改善AIS-NVU损伤的血液标记物的临床研究。笔者从上述多方面进行思考,以期为进一步中医药靶向NVU治疗AIS的临床研究做好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血管单元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中医药 整合靶点治疗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绝经综合征的临床证据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小云 聂广宁 +2 位作者 杨洪艳 邓霭静 刘格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9期685-689,共5页
目的总结国内外有关中医药治疗绝经综合征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证据,了解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更年期综合征、绝经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和"中医、中药、中医药"和"系统评价、Meta分析、循证医学"为... 目的总结国内外有关中医药治疗绝经综合征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证据,了解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更年期综合征、绝经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和"中医、中药、中医药"和"系统评价、Meta分析、循证医学"为检索词,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6年第4期)、MEDLINE(1991~2006)、OVID(1990~2006)、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1990~2006)、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06)、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06)。查找有关中医药治疗绝经综合征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结果外文数据库共检索到4篇,中文数据库共检索到2篇,均为中医药治疗绝经综合征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对6篇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结论中医药治疗绝经综合征有一定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但由于国外研究多为单味药研究,且研究数量偏少;国内研究的原始文献质量偏低等原因,降低了上述结论的可靠性,因此目前中医药对于绝经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的证据尚不够充分,尚需更严谨科学的试验以提供可靠性高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绝经综合征 临床证据
下载PDF
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16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霓芝 王立新 +7 位作者 毛炜 林启展 刘旭生 徐大基 李芳 庞嶷 包昆 卢富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3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组160例、单纯辨证对照组80例及西药对照组80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中医药综合疗法组予中医辨证分型、口服院内制剂及中医辨证结... 目的:探讨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3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组160例、单纯辨证对照组80例及西药对照组80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中医药综合疗法组予中医辨证分型、口服院内制剂及中医辨证结肠透析。单纯辨证对照组予辨证分型治疗,西药对照组予包醛氧化淀粉,观察各组患者用药前后临床症状以及肾功能、免疫功能、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中医药综台疗法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3%,明显高于单纯辨证对照组及西药对照组(P<0.01)。且未发现有明显毒副作用。结沦:中医药综合疗法疗效高于西药对照组及单纯辨证组,能明显延缓肾功能衰竭进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中医药疗法 综合疗法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绝经综合征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沈亚诚 王小云 +1 位作者 傅昊阳 黎霄羽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7-390,共4页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疗效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探讨它在绝经综合征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应用。方法采用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考察指标进行归类并确定其权重;并基于病例、考察指标和时间等构建疗效矩阵,采用矩阵Frobenius范数作为矩...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疗效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探讨它在绝经综合征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应用。方法采用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考察指标进行归类并确定其权重;并基于病例、考察指标和时间等构建疗效矩阵,采用矩阵Frobenius范数作为矩阵的相似度,分别将疗效矩阵转化为疗效时间序列;采用欧氏距离对疗效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这一方法与临床判定结果较为吻合,并发现中医药疗效分析结果与生存质量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以上方法有助于为绝经综合征中医药治疗效果提供有力的科学证据,并通过指标的调整,可辅助临床专家建立较完整的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综合征 数据挖掘 疗效评价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老年急性嵌顿痔6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范小华 任东林 +1 位作者 罗湛滨 王建春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嵌顿痔 中医药疗法 老年人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试验的文献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珉 司徒仪 +3 位作者 老鹰荣 郭新峰 温泽淮 赖世隆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399-402,共4页
【目的】 对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科研设计质量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按照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和循证医学的原则,采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药治疗文献评价表》收集文献信息,建立文献数据库,进行描述性分析... 【目的】 对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科研设计质量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按照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和循证医学的原则,采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药治疗文献评价表》收集文献信息,建立文献数据库,进行描述性分析和一致性检验。【结果】 采用了随机对照方法的研究文献占6.4%,但随机对照的质量欠佳;大部分研究缺乏诊疗标准或标准不一;盲法未被采用;无退出与失访病例的报道与分析;不良反应观察较少提及。【结论】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实施还存在很多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药疗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医药学文献 评价研究 循证医学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忠德 张瑜 江俊珊 《河南中医》 2004年第3期33-34,共2页
目的 :通过临床实验 ,观察珠贝定喘丸和金喉健气雾剂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具有支气管哮喘典型临床表现并为急性发作期的患者 4 2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服用珠贝定喘丸并金喉健气雾剂雾化吸入 ,同时寒哮方选... 目的 :通过临床实验 ,观察珠贝定喘丸和金喉健气雾剂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具有支气管哮喘典型临床表现并为急性发作期的患者 4 2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服用珠贝定喘丸并金喉健气雾剂雾化吸入 ,同时寒哮方选射干麻黄汤合小青龙汤加减 ,热哮方选清肺定喘汤 ;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结果 :两组疾病疗效、证候疗效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 ) ;两组患者治疗前证候积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后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 <0 .0 5 ) ,治疗后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患者血清EOS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后均有显著性降低 (P <0 .0 5 ) ,且对照组更为显著。结论 :中医药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症状改善有较明显的作用 ,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EOS水平 ,从而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 ,减轻气道高反应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寒哮 热哮 珠贝定喘丸 金喉健气雾剂 射干麻黄汤 小青龙汤 清肺定喘汤
下载PDF
临床医学院教研室教学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成效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旭红 卢传坚 +7 位作者 舒彤 何殷 吴薇 陈丽仙 黄亮 何建强 林燕璇 李洁藏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13期1605-1607,共3页
临床医学院教师队伍具有医疗、教学、科研等多重职责的特殊性,教研室作为一线教学组织,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临床医学院可通过构建教研室教学绩效评价体系,加强教研室管理,提高教研室教学积极性,实现绩效与教学的良性互动,促进教... 临床医学院教师队伍具有医疗、教学、科研等多重职责的特殊性,教研室作为一线教学组织,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临床医学院可通过构建教研室教学绩效评价体系,加强教研室管理,提高教研室教学积极性,实现绩效与教学的良性互动,促进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稳步提升,达到以评促建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院 教研室 绩效评价
下载PDF
基于TQM理念改革完善医学院校临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娟 黄燕 +1 位作者 吴薇 陈丽仙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年第3期9-11,共3页
基于TQM理念,从管理制度、监控方式、支撑条件等多方面,逐步构建一个全程监控、全员参与、多方法多角度的临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效提升学院的临床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活力和实效,达到提升学院临床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全面质量管理(TQM) 临床教学质量 监控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