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特应性皮炎脾虚湿蕴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
2
1
作者
钟婷靖
刘秦
+4 位作者
黎雄
刘俊峰
莫秀梅
陈达灿
晏烽根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2-869,共8页
目的通过比较2,4-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DNCB)诱导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小鼠疾病模型、“外湿+饮食失节+番泻叶灌胃”复合因素诱导脾虚湿蕴证小鼠模型,以及两者病证结合模型,建立特应性皮炎脾虚湿蕴病证结...
目的通过比较2,4-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DNCB)诱导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小鼠疾病模型、“外湿+饮食失节+番泻叶灌胃”复合因素诱导脾虚湿蕴证小鼠模型,以及两者病证结合模型,建立特应性皮炎脾虚湿蕴病证结合小鼠研究模型,探索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外湿+饮食失节+番泻叶灌胃”复合因素造模方法,探索构建小鼠(Balb/c)脾虚湿蕴证,进一步应用DNCB诱导Balb/c小鼠出现特应性皮炎样病变,建立脾虚湿蕴证特应性皮炎病证结合模型。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及体质量,进行脾虚、湿证症状评分;通过比较各组皮损程度、EASI评分、经皮水分散失(TEWL)值、脾脏系数和胸腺系数评价小鼠特应性皮炎严重程度;测定小鼠肌酐、葡萄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胃泌素、淀粉酶水平。结果(1)在脾虚湿蕴证造模期间,与正常组比较,脾虚湿蕴证组、脾虚湿蕴型特应性皮炎组小鼠出现肥胖、精神萎靡、毛发污秽油腻、腹泻、肛周清洁度差等情况。在结合施加特应性皮炎模型后,与正常组比较,特应性皮炎组(P<0.001)、脾虚湿蕴证组(P<0.05)、脾虚湿蕴型特应性皮炎组(P<0.001)的体质量都有所降低。(2)与特应性皮炎组比较,脾虚湿蕴型特应性皮炎组的皮损程度更严重,EASI评分(P<0.05)、TEWL值(P>0.05)更高。(3)与正常组比较,特应性皮炎组的脾脏系数升高(P<0.001)、胸腺系数降低(P<0.001);与特应性皮炎组比较,脾虚湿蕴型特应性皮炎组脾脏系数(P>0.05)、胸腺系数都降低(P<0.05)。(4)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脾虚湿蕴证组小鼠肌酐(P<0.01)、葡萄糖(P<0.001)、总胆固醇(P>0.05)、甘油三酯(P>0.05)、胃泌素(P<0.001)水平升高,淀粉酶水平降低(P<0.01);与特应性皮炎组比较,脾虚湿蕴型特应性皮炎组小鼠肌酐(P>0.05)、葡萄糖(P<0.05)、总胆固醇(P>0.05)、甘油三酯(P>0.05)、胃泌素(P<0.001)水平升高,淀粉酶水平降低(P>0.05)。结论“外湿+饮食失节+番泻叶灌胃”复合因素结合DNCB诱导特应性皮炎脾虚湿蕴病证结合小鼠模型既可表现出明显的脾虚湿蕴证中医指征,也可表现出特应性皮炎病样特征,可作为可靠的特应性皮炎脾虚湿蕴证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为后续脾虚湿蕴型特应性皮炎病理机制探讨、中药复方药效评价、药理机制探讨等方面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脾虚湿蕴证
病症结合
动物模型
高脂饲料
小鼠
原文传递
特应性皮炎不同T细胞亚群平衡紊乱与中医证型关联及YAP对其调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贾金靖
叶思祺
+5 位作者
张瑜
晏烽根
刘俊峰
莫秀梅
李红毅
陈达灿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582-587,共6页
目的研究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在特应性皮炎(AD)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差异,并探索Yes相关蛋白(YAP)在不同T细胞亚群中的表达量与其平衡紊乱之间的关联。方法收集AD患者35例(其中心火脾虚证21例、脾虚蕴湿证9...
目的研究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在特应性皮炎(AD)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差异,并探索Yes相关蛋白(YAP)在不同T细胞亚群中的表达量与其平衡紊乱之间的关联。方法收集AD患者35例(其中心火脾虚证21例、脾虚蕴湿证9例、血虚风燥证5例)及健康对照者24例,分析其临床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组Th1/Th2/Th17/Treg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的表达,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诱导分化为不同T细胞亚群后检测YAP mRNA的表达量。结果AD组及健康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患者中心火脾虚组AD严重程度评分(SCORAD)高于脾虚湿蕴组和血虚风燥组(P<0.001),性别、年龄、病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Ig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h2及Th17比例在心火脾虚组升高(P<0.05),Treg在心火脾虚组降低(P<0.05)、在血虚风燥组升高(P<0.05),Th1/Th2及Th17/Treg比例在心火脾虚组均升高(P<0.05);Th1相关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在心火脾虚组降低(P<0.01),Th2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在心火脾虚组升高(P<0.001),Th17相关细胞因子IL-17A及IL-21在心火脾虚组升高(P<0.01),Treg相关细胞因子IL-10在心火脾虚组降低(P<0.001),其余IL-6、转化生长因子(TGF)-β及IL-2均无明显变化;健康对照组中YAP mRNA在Treg中明显升高,(P<0.05),而在AD组中YAP mRNA在Th17中表达升高,在Treg中相对降低,YAP mRNA在Th17中的表达在心火脾虚组明显升高(P<0.01),在Treg中的表达在心火脾虚组明显降低(P<0.05),在Th1及Th2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AD中存在Th2/Th1、Th17/Treg平衡紊乱,且在心火脾虚证中Treg下降、Th2及Th17为主导的免疫反应更明显,YAP在Treg中的表达下调、Th17中的表达上调很可能是介导AD Th17/Treg平衡向Th17偏移的关键因素,且这一特征在心火脾虚证中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Yes相关蛋白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应性皮炎脾虚湿蕴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
2
1
作者
钟婷靖
刘秦
黎雄
刘俊峰
莫秀梅
陈达灿
晏烽根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二
临床医学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二
附属
医院
(
省
部
共建
中医
湿
证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
广东
省
中医药
防治难治性慢病
重点
实验室
粤港澳
中医药
与免疫疾病研究联合
实验室
出处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2-869,共8页
基金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20B1111100010)
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SZ2021ZZ17,SZ2021ZZ39)
+3 种基金
市校(院)企联合资助项目(2024A03J0544)
粤港澳中医药与免疫疾病研究联合实验室项目(2020B1212030006)
广州中医药大学“双一流”与高水平大学学科协同创新团队项目(2021XK08)
广州科技局农业和社会发展科技专题(2023B03J0562)。
文摘
目的通过比较2,4-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DNCB)诱导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小鼠疾病模型、“外湿+饮食失节+番泻叶灌胃”复合因素诱导脾虚湿蕴证小鼠模型,以及两者病证结合模型,建立特应性皮炎脾虚湿蕴病证结合小鼠研究模型,探索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外湿+饮食失节+番泻叶灌胃”复合因素造模方法,探索构建小鼠(Balb/c)脾虚湿蕴证,进一步应用DNCB诱导Balb/c小鼠出现特应性皮炎样病变,建立脾虚湿蕴证特应性皮炎病证结合模型。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及体质量,进行脾虚、湿证症状评分;通过比较各组皮损程度、EASI评分、经皮水分散失(TEWL)值、脾脏系数和胸腺系数评价小鼠特应性皮炎严重程度;测定小鼠肌酐、葡萄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胃泌素、淀粉酶水平。结果(1)在脾虚湿蕴证造模期间,与正常组比较,脾虚湿蕴证组、脾虚湿蕴型特应性皮炎组小鼠出现肥胖、精神萎靡、毛发污秽油腻、腹泻、肛周清洁度差等情况。在结合施加特应性皮炎模型后,与正常组比较,特应性皮炎组(P<0.001)、脾虚湿蕴证组(P<0.05)、脾虚湿蕴型特应性皮炎组(P<0.001)的体质量都有所降低。(2)与特应性皮炎组比较,脾虚湿蕴型特应性皮炎组的皮损程度更严重,EASI评分(P<0.05)、TEWL值(P>0.05)更高。(3)与正常组比较,特应性皮炎组的脾脏系数升高(P<0.001)、胸腺系数降低(P<0.001);与特应性皮炎组比较,脾虚湿蕴型特应性皮炎组脾脏系数(P>0.05)、胸腺系数都降低(P<0.05)。(4)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脾虚湿蕴证组小鼠肌酐(P<0.01)、葡萄糖(P<0.001)、总胆固醇(P>0.05)、甘油三酯(P>0.05)、胃泌素(P<0.001)水平升高,淀粉酶水平降低(P<0.01);与特应性皮炎组比较,脾虚湿蕴型特应性皮炎组小鼠肌酐(P>0.05)、葡萄糖(P<0.05)、总胆固醇(P>0.05)、甘油三酯(P>0.05)、胃泌素(P<0.001)水平升高,淀粉酶水平降低(P>0.05)。结论“外湿+饮食失节+番泻叶灌胃”复合因素结合DNCB诱导特应性皮炎脾虚湿蕴病证结合小鼠模型既可表现出明显的脾虚湿蕴证中医指征,也可表现出特应性皮炎病样特征,可作为可靠的特应性皮炎脾虚湿蕴证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为后续脾虚湿蕴型特应性皮炎病理机制探讨、中药复方药效评价、药理机制探讨等方面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脾虚湿蕴证
病症结合
动物模型
高脂饲料
小鼠
Keywords
Atopic dermatitis
spleen deficiency and dampness stagnation syndrome
combination of disease and symptom
animal model
high-fat diet
mice
分类号
R-332 [医药卫生]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特应性皮炎不同T细胞亚群平衡紊乱与中医证型关联及YAP对其调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贾金靖
叶思祺
张瑜
晏烽根
刘俊峰
莫秀梅
李红毅
陈达灿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二
附属
医院
(
省
部
共建
中医
湿
证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582-587,共6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2019M652868)
广东省中医药防治难治性慢病重点实验室(编号:2018B030322012)
+1 种基金
广东省中医院陈达灿名医工作室项目
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岐黄学者。
文摘
目的研究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在特应性皮炎(AD)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差异,并探索Yes相关蛋白(YAP)在不同T细胞亚群中的表达量与其平衡紊乱之间的关联。方法收集AD患者35例(其中心火脾虚证21例、脾虚蕴湿证9例、血虚风燥证5例)及健康对照者24例,分析其临床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组Th1/Th2/Th17/Treg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的表达,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诱导分化为不同T细胞亚群后检测YAP mRNA的表达量。结果AD组及健康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患者中心火脾虚组AD严重程度评分(SCORAD)高于脾虚湿蕴组和血虚风燥组(P<0.001),性别、年龄、病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Ig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h2及Th17比例在心火脾虚组升高(P<0.05),Treg在心火脾虚组降低(P<0.05)、在血虚风燥组升高(P<0.05),Th1/Th2及Th17/Treg比例在心火脾虚组均升高(P<0.05);Th1相关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在心火脾虚组降低(P<0.01),Th2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在心火脾虚组升高(P<0.001),Th17相关细胞因子IL-17A及IL-21在心火脾虚组升高(P<0.01),Treg相关细胞因子IL-10在心火脾虚组降低(P<0.001),其余IL-6、转化生长因子(TGF)-β及IL-2均无明显变化;健康对照组中YAP mRNA在Treg中明显升高,(P<0.05),而在AD组中YAP mRNA在Th17中表达升高,在Treg中相对降低,YAP mRNA在Th17中的表达在心火脾虚组明显升高(P<0.01),在Treg中的表达在心火脾虚组明显降低(P<0.05),在Th1及Th2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AD中存在Th2/Th1、Th17/Treg平衡紊乱,且在心火脾虚证中Treg下降、Th2及Th17为主导的免疫反应更明显,YAP在Treg中的表达下调、Th17中的表达上调很可能是介导AD Th17/Treg平衡向Th17偏移的关键因素,且这一特征在心火脾虚证中更明显。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Yes相关蛋白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Keywords
Atopic dermatitis
Yes-associated protein
Th17 cells
Treg cells
分类号
R758.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特应性皮炎脾虚湿蕴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钟婷靖
刘秦
黎雄
刘俊峰
莫秀梅
陈达灿
晏烽根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原文传递
2
特应性皮炎不同T细胞亚群平衡紊乱与中医证型关联及YAP对其调控作用的研究
贾金靖
叶思祺
张瑜
晏烽根
刘俊峰
莫秀梅
李红毅
陈达灿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1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