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3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71
1
作者 周福生 胡玲 +2 位作者 崔琦珍 黄志新 罗琦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2-234,共3页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中医药疗法 溃疡愈合质量 复发 治疗
下载PDF
中医药研究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相关文献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陈玉龙 尹素改 陈蔚文 《中医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1023-1026,共4页
目的:总结中医药研究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的经验和成果,使该技术更好地为中医药研究服务。方法:从2001.01-2008.12年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下载相关文献,从发表时间、研究领域、芯片平台、样品情况、杂交方法、数据挖掘方法等方面进行整... 目的:总结中医药研究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的经验和成果,使该技术更好地为中医药研究服务。方法:从2001.01-2008.12年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下载相关文献,从发表时间、研究领域、芯片平台、样品情况、杂交方法、数据挖掘方法等方面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中医药研究论文数目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涉及中医证候、诊断、中药药理、药效等多个领域;多个基因芯片平台被利用于研究,主要为cDNA芯片;样品数量较少、多混合样品杂交,缺乏技术、生物重复和其他方法确认差异基因;数据分析方法单一,缺乏必要的聚类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论:中医药研究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已涉及多个领域,但尚处于尝试阶段,技术和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中医 中药 文献研究
下载PDF
中医药抗大肠癌的研究思路 被引量:4
3
作者 胡丽娟 黄绍刚 +1 位作者 周福生 黄穗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51-53,共3页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对手术后、放化疗后的大肠癌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能延长大肠癌术后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其抑瘤作用机理可能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周期、抑制肿瘤内血管生成等,但仍需进一步从分子水...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对手术后、放化疗后的大肠癌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能延长大肠癌术后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其抑瘤作用机理可能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周期、抑制肿瘤内血管生成等,但仍需进一步从分子水平等方面研究中医药复方抗肿瘤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大肠癌 研究思路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胃癌癌前病变实验研究的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胡玲 劳绍贤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281-283,287,共4页
本文就近年来有关中医药对胃癌癌前病变实验方面的研究及实验性胃癌癌前病变模型的复制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回顾,认为从细胞形态学、超微结构、细胞免疫学及细胞动力学等方面对胃癌癌前病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尚待加强;动物... 本文就近年来有关中医药对胃癌癌前病变实验方面的研究及实验性胃癌癌前病变模型的复制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回顾,认为从细胞形态学、超微结构、细胞免疫学及细胞动力学等方面对胃癌癌前病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尚待加强;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也有待进一步的完善。由于基因的改变能提供研究癌前病变更早期的信息,因此提出从该角度深入研究中医药逆转胃癌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可能会是今后探索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癌前状态 中医药疗法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中医药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机理研究思路 被引量:1
5
作者 周福生 胡 玲 +2 位作者 崔琦珍 黄志新 罗 琦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47-251,共5页
从溃疡愈合质量(QUH),以及QUH与表皮生长因子、前列腺素、热休克蛋白、免疫功能(T细胞和IL-8) 和HP等方面关系,探讨消化性溃疡(PU)复发机制;并从中医药抗PU的复发,改善胃粘膜血流,增强胃粘膜屏障,根除HP,提高QUH等方面阐述了抗PU复发的... 从溃疡愈合质量(QUH),以及QUH与表皮生长因子、前列腺素、热休克蛋白、免疫功能(T细胞和IL-8) 和HP等方面关系,探讨消化性溃疡(PU)复发机制;并从中医药抗PU的复发,改善胃粘膜血流,增强胃粘膜屏障,根除HP,提高QUH等方面阐述了抗PU复发的具体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病理生理学 免疫学 溃疡愈合质量 中医药疗法 治疗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对中医药抗肿瘤研究思路的启发 被引量:3
6
作者 谭宇蕙 陈蔚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284-287,共4页
肿瘤基因治疗是分子生物学应用于肿瘤治疗研究的新成果,是前景乐观的肿瘤治疗新模式。本文概述了肿瘤形成与癌基因、抑癌基因变异的关系,肿瘤基因治疗的途径和进展,在此基础上引出肿瘤中医药治疗研究与肿瘤分子生物学结合的研究思路... 肿瘤基因治疗是分子生物学应用于肿瘤治疗研究的新成果,是前景乐观的肿瘤治疗新模式。本文概述了肿瘤形成与癌基因、抑癌基因变异的关系,肿瘤基因治疗的途径和进展,在此基础上引出肿瘤中医药治疗研究与肿瘤分子生物学结合的研究思路,并以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理论及国内外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分析其可行性,简介中医药在这一领域的一些初步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致癌基因 抑癌基因 中医药疗法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中医药逆转胃癌癌前病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胡玲 龚琳 劳绍贤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3年第2期93-95,共3页
本文对在体和体外胃癌癌前病变(PLGC)模型复制方法、中医药逆转实验性和临床PLGC的实验研究进行系统回顾,指出相关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对推动PLGC的有效防治并体现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肠化生分型、致癌剂MNNG复... 本文对在体和体外胃癌癌前病变(PLGC)模型复制方法、中医药逆转实验性和临床PLGC的实验研究进行系统回顾,指出相关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对推动PLGC的有效防治并体现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肠化生分型、致癌剂MNNG复制模型不易完全控制在PLGC阶段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探讨;针对PLGC患者不同体质和证型的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也有待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癌前病变 模型 中医药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胃癌癌前病变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述评 被引量:4
8
作者 胡玲 劳绍贤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综述近年来胃癌癌前病变(PLGC)的临床防治和实验机理。认为PLGC属脾胃气阴两虚,兼有气滞、血瘀、热毒之 本虚标实证,这一病机特点在国内已基本达成共识,临床多样性的辨证也已渐趋一致;治疗以健脾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解毒散结为基本大... 综述近年来胃癌癌前病变(PLGC)的临床防治和实验机理。认为PLGC属脾胃气阴两虚,兼有气滞、血瘀、热毒之 本虚标实证,这一病机特点在国内已基本达成共识,临床多样性的辨证也已渐趋一致;治疗以健脾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解毒散结为基本大法,固定专方的应用和研究已渐成主流趋势;从抗胃粘膜损伤、提高免疫力及调控胃粘膜相关癌基因异 常表达等方面探讨中医药的疗效机理已显示出可喜苗头,但显得分散和力度不够;有关PLGC的概念和诊断标准仍应进一 步明确;逆转机制研究尚需加强,特别是大样本、多中心合作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前状态/中药疗法 胃肿瘤/中药疗法 综述 指导性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钟毅 连至诚 《河南中医》 2005年第1期84-87,共4页
关键词 糖尿病性胃轻瘫 辨证论治 经方 复方 单方 验方 综述
下载PDF
胃癌癌前病变的中医药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劳绍贤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9,共1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合并有胃黏膜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和不完全性结肠型肠上皮化生是重要的胃癌癌前疾病,倍受医界重视,也是中医药发挥治疗优势的病种与研究重点,被列为国家攻关项目和"十一·五"...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合并有胃黏膜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和不完全性结肠型肠上皮化生是重要的胃癌癌前疾病,倍受医界重视,也是中医药发挥治疗优势的病种与研究重点,被列为国家攻关项目和"十一·五"支撑计划,目前已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病变的研究,我们特邀请国内在该领域有较深造诣的名老中医和中青年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介绍各自的研究体会与治疗经验,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癌基因表达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不典型增生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纯志 劳绍贤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1998年第6期399-400,共2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病理特点表现为胃腺体萎缩,粘膜变薄、粘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肠化),不典型增生。早在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列为癌前状态之一,而今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完全型结肠化生和中、重度不典型增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病理特点表现为胃腺体萎缩,粘膜变薄、粘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肠化),不典型增生。早在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列为癌前状态之一,而今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完全型结肠化生和中、重度不典型增生也已被公认为癌前病变是难以逆转的,对该病的防治主要是追踪观察和手术治疗。但中医经过10多年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证实,可以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萎缩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萎缩性胃炎 不典型增生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思路方法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福生 程宏辉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6期969-971,共3页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 ,祖国医学虽无肠易激综合征这一病名 ,但可将其归于“腹痛”“腹泻”“便秘”等疾病进行治疗及研究。近年来 ,中医药研究肠易激综合征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仍存在无统一的疗效及证型标准等问题。...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 ,祖国医学虽无肠易激综合征这一病名 ,但可将其归于“腹痛”“腹泻”“便秘”等疾病进行治疗及研究。近年来 ,中医药研究肠易激综合征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仍存在无统一的疗效及证型标准等问题。故从心主神志、中医证型、生存质量量表与肠易激综合征几个方面探讨中医药研究肠易激综合征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药研究 研究思路 研究方法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慢性腹泻研究摄要 被引量:5
13
作者 傅肖岩 劳绍贤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7期1068-1070,共3页
关键词 中医药 慢性腹泻 研究
下载PDF
中医药对胃粘膜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述评及思考
14
作者 陈艳芬 陈蔚文 古炽明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10期1724-1726,共3页
近年来有关胃粘膜损伤与保护的研究涉及到各个方面并且深入到细胞分子基因各个层次 ,中医药在这方面的实验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将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复方、单味药以及针灸的相关方面分别进行了概括总结 ,并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 近年来有关胃粘膜损伤与保护的研究涉及到各个方面并且深入到细胞分子基因各个层次 ,中医药在这方面的实验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将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复方、单味药以及针灸的相关方面分别进行了概括总结 ,并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损伤 保护作用 中医药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中医药靶向干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治疗胃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余莹 胡玲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1-476,共6页
该文从中药单体、中药复方两方面对中医药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作为胃癌治疗靶点的相关理论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就现阶段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治疗胃癌的中医药研究现状提出问题与思考,以期为中医药靶向干预该信号通路治疗胃癌... 该文从中药单体、中药复方两方面对中医药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作为胃癌治疗靶点的相关理论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就现阶段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治疗胃癌的中医药研究现状提出问题与思考,以期为中医药靶向干预该信号通路治疗胃癌的科研工作提供一定启发,并为临床抗胃癌中医药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Β-CATENIN 中医 胃癌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构建互联网+中医药科普平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思怡 潘华峰 +2 位作者 叶晓宪 刘洋 赖秋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第10期132-134,共3页
近年来, 中国互联网等新媒体发展迅速, 世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提出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传播文化的进程.中医药新媒体的传播紧跟趋势迅速崛起并迎来新机遇, 笔者在深入研究中医药新媒体传播背景、现状及机遇的前提下, 探索构建中医药... 近年来, 中国互联网等新媒体发展迅速, 世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提出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传播文化的进程.中医药新媒体的传播紧跟趋势迅速崛起并迎来新机遇, 笔者在深入研究中医药新媒体传播背景、现状及机遇的前提下, 探索构建中医药互联网科普平台的新思路, 为有效运用新媒体科普中医药文化提供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中医药 互联网 科普
下载PDF
30年来中医脾胃学说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建华 劳绍贤 +2 位作者 王汝俊 周福生 李燕舞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340-343,共4页
总结30多年来中医脾胃学说研究的成果:(1) 证实脾虚证患者的唾液淀粉酶活性比值和D-木糖排泄率与正常人比较有不同改变;(2) 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现在中药药理学上就是复方药理思路;(3) 以上结果在分子细胞水平上的研究得到进一步证实,认为... 总结30多年来中医脾胃学说研究的成果:(1) 证实脾虚证患者的唾液淀粉酶活性比值和D-木糖排泄率与正常人比较有不同改变;(2) 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现在中药药理学上就是复方药理思路;(3) 以上结果在分子细胞水平上的研究得到进一步证实,认为中医证候是有其物质基础的;中药的药理机制也是有其物质基础的;中药的药理机制也是中药复方对证候的调整作用。提出中医药的研究要依靠中医理论指导,并要联系实际,与临床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学说 中医理论 药理机制 正常人 中药药理学 脾虚证 患者 物质基础 联系实际 启示
下载PDF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探讨 被引量:92
18
作者 刘凤斌 方积乾 王建华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90-292,共3页
作者回顾分析了中西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现代西方医学随着社会生物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评价的方案和指标有了重大转变,除了注重生理报告的指标之外,也开始注重病人报告的结局(PRO)指标。中医药临床的疗效评价指标和方法也在不断探... 作者回顾分析了中西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现代西方医学随着社会生物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评价的方案和指标有了重大转变,除了注重生理报告的指标之外,也开始注重病人报告的结局(PRO)指标。中医药临床的疗效评价指标和方法也在不断探索和逐步完善。作者认为以症状疗效评价为主的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可以借鉴西方的PRO量表评价的方法来研制评价工具,建立中医特色的量表评价体系,使中医药疗效评价达到客观化和定量化,以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疗效评价 量表
下载PDF
对中医药防治抗生素相关苔腻症的思考 被引量:5
19
作者 苏玲玲 胡玲 +2 位作者 陈万群 陈苇菁 劳绍贤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096-3096,共1页
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临床抗生素相关苔腻症的发生逐年增加。文章通过对抗生素进行剖析,认为其作用类似于中药苦寒、祛邪之品易损伤脾胃,致湿浊内生而引起苔腻相关症状;初步提出其治疗当以芳香运脾化浊为先,辅以调理气机为法,并注重&qu... 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临床抗生素相关苔腻症的发生逐年增加。文章通过对抗生素进行剖析,认为其作用类似于中药苦寒、祛邪之品易损伤脾胃,致湿浊内生而引起苔腻相关症状;初步提出其治疗当以芳香运脾化浊为先,辅以调理气机为法,并注重"治未病"和"既病防变"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相关苔腻症 运脾化浊 治未病 既病防变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特点探微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玲 劳绍贤 +1 位作者 陈蔚文 唐纯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0-12,共3页
通过比较中、西医治疗肿瘤的不同特点 ,认为西药治疗可以在较短时期内使瘤体迅速缩小或消退 ,近期有效率较高 ,但并不能使之完全消灭 ,仅能达到的也就是临床上的完全缓解而不是彻底清除癌细胞 ,故而复发和转移最终仍然难以避免。近年来... 通过比较中、西医治疗肿瘤的不同特点 ,认为西药治疗可以在较短时期内使瘤体迅速缩小或消退 ,近期有效率较高 ,但并不能使之完全消灭 ,仅能达到的也就是临床上的完全缓解而不是彻底清除癌细胞 ,故而复发和转移最终仍然难以避免。近年来兴起的基因治疗由于在体内易失活、治疗靶向性差及转染的致瘤性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仍停留在实验阶段而未试用之临床。中医治疗以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及生存期延长的整体调控为特点 ,虽然近期有效率低 ,远期稳定率却高。但由于对相关证型标准及疗效的评价仍欠客观、规范 ,故而疗效容易受到怀疑 ;而作用机理的探讨也不够深入 ,从而影响了与国际的接轨。因此 ,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对于揭示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奥秘将会产生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肿瘤 中医药疗法 研究思路 西医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