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7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山地区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经验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曾婷婷 赖海标 +5 位作者 缪灿铭 缪英年 孟繁甦 曾建峰 陈星谕 李乐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9期155-158,162,共5页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中山地区66例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症状、舌脉、治则治法、中药处方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出中山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属湿温病范畴,病因多为湿温之邪侵袭肺脾,治疗上通过辨证论治,运用符合中山特色的协定方,...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中山地区66例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症状、舌脉、治则治法、中药处方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出中山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属湿温病范畴,病因多为湿温之邪侵袭肺脾,治疗上通过辨证论治,运用符合中山特色的协定方,配合岭南特色中草药的加减,大大提高同期治愈率及危重症救治成功率。同时运用特色预防方,积极开展治未病,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湿温 中山地区 防治 中医药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尿酸性肾病辨证及用药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郭聂涛 杨进 +3 位作者 丁谊 刘琳娜 李燕林 秦彩霞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9-10,共2页
目的:分析近年来临床治疗尿酸性肾病的常见证型和常用中药。方法:回顾分析1994—2008年间中医或中西医治疗尿酸性肾病的国内期刊文献的辨证和用药情况。结果:18篇文献纳入辨证研究,54篇文献纳入用药分析。根据分析,证型以虚证和虚实夹... 目的:分析近年来临床治疗尿酸性肾病的常见证型和常用中药。方法:回顾分析1994—2008年间中医或中西医治疗尿酸性肾病的国内期刊文献的辨证和用药情况。结果:18篇文献纳入辨证研究,54篇文献纳入用药分析。根据分析,证型以虚证和虚实夹杂证为主,或夹湿夹瘀;临床用药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清热药最常用。结论:尿酸性肾病以虚证和虚实夹杂证为主,具有夹湿夹瘀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性肾病 证型 用药特点 分析
原文传递
中医药在卒中单元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郑利群 谭吉林 《针灸临床杂志》 2008年第7期3-5,共3页
卒中单元是治疗卒中最有效的模式,中医药治疗中风与卒中单元有相似之处,在卒中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卒中单元。
关键词 卒中 中医药 卒中单元 中国特色
下载PDF
中医药膳原料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范文昌 莫妙玲 +1 位作者 蔡丽华 梅全喜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第1期198-200,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药膳作为一种预防亚健康的安全有效方式,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通过分析20种谷粟豆类食物的功效,发现其中具有健脾和胃功效的最多,有6种;39种蔬菜类食物,最多的是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食物,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药膳作为一种预防亚健康的安全有效方式,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通过分析20种谷粟豆类食物的功效,发现其中具有健脾和胃功效的最多,有6种;39种蔬菜类食物,最多的是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食物,有9种;37种禽畜水产类食物,补气健脾功效的最多,有9种;26种水果和坚果类食物,具有生津止渴功效的最多,有5种;总结了100种药食同源的功效,最多的是具有温中散寒功效的药物,有10种。对药膳所需原料进行归类整理,根据功效分类进行总结分析,为药膳制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膳原料 谷粟豆类食物 功效分类 药食同源
原文传递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曾东兴 陈一兵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5年第8期1183-1184,共2页
黄斑囊样水肿(cystoid macular edema,CME)是眼底的常见病,但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特发性疾病,而是很多眼底疾病在黄斑区的表现,为黄斑水肿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见到一些白内障手术后的患者发生黄斑囊样水肿,特称为Irvine-Gass综合征[1]。... 黄斑囊样水肿(cystoid macular edema,CME)是眼底的常见病,但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特发性疾病,而是很多眼底疾病在黄斑区的表现,为黄斑水肿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见到一些白内障手术后的患者发生黄斑囊样水肿,特称为Irvine-Gass综合征[1]。Irvine—Gass综合征是引起白内障术后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的最主要并发症,是白内障术后最不具有预测性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范围为:0%~7.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黄斑囊样水肿 中医药
下载PDF
中山市中医院健康管理学科探索与实践
6
作者 濮欣 孔祥廉 林棉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9年第2期111-113,共3页
文章系统总结了中山市中医院健康管理学科建设与探索历程。医院领导将健康管理中心作为一个专业学科来规划和建设,注重健康管理理念的培育和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使得该学科建设从一开始就在比较科学和规范的轨道上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 文章系统总结了中山市中医院健康管理学科建设与探索历程。医院领导将健康管理中心作为一个专业学科来规划和建设,注重健康管理理念的培育和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使得该学科建设从一开始就在比较科学和规范的轨道上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健康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管理 学科建设 探索 实践
下载PDF
中医药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曾焘 高大伟 +2 位作者 吴宇峰 陈亮 詹晓欢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12期1657-1660,1665,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资源库、PubMed、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 Library中2010年-2018年采用中医药预防骨科术后下...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资源库、PubMed、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 Library中2010年-2018年采用中医药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系统对纳入文献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3对结果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篇,50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药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29,95%CI(0.13,0.65)];术后D-二聚体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MD=-0.42,95%CI(-0.82,-0.02)];凝血酶原时间中医药试验组优于对照组[MD=1.10,95%CI(0.24,1.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药在骨科术后的应用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拮抗术后血液高凝状态,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中医药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骨科手术
下载PDF
多维度数据建模方法在中医药人才岗位胜任力匹配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洪慧斯 高大伟 +8 位作者 黄谨 黄建龙 刘茵 黄杏 孙奕纯 冯冬妮 胡煜 梁晚福 袁一鸣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1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为目前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提供成效评价,明确中医住培改革方向。方法以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培训基地持续改进的中医住培实践为对象,以动态的出科考核数据为依据,利用因子分析多维度数据建模方法,从职业价值、态度、... 目的为目前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提供成效评价,明确中医住培改革方向。方法以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培训基地持续改进的中医住培实践为对象,以动态的出科考核数据为依据,利用因子分析多维度数据建模方法,从职业价值、态度、行为维度,医学基础知识、操作技能维度,临床基础业务能力维度对中医药人才岗位胜任力进行考量。结果以定期的因子分析得出的结果为标杆,按照分数比重动态分析每一位住院医师与上述3个维度的岗位胜任力对比匹配情况,为住院医师、培训基地教学管理者以及用人单位人才甄选提供参考。结论国家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日益重视,进一步拓宽新体制下的评价体系,对目前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人才 规范化培训 数据建模 因子分析 岗位胜任力
下载PDF
中山市16292例体检者中医体质调查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灵芝 何希俊 +4 位作者 李燕明 江静华 黄艳 汤双齐 邱奕文 《中医研究》 2014年第11期13-15,共3页
目的:了解中山地区人群中医体质类型构成,以便更好地为养生、疾病治疗和康复服务。方法:采用中医问卷结合辨证方法对16 292名体检者进行中医学体质调查。结果:湿热质占17.75%,平和质占16.58%,痰湿质占12.93%,阴虚质占11.45%,气郁质占10.... 目的:了解中山地区人群中医体质类型构成,以便更好地为养生、疾病治疗和康复服务。方法:采用中医问卷结合辨证方法对16 292名体检者进行中医学体质调查。结果:湿热质占17.75%,平和质占16.58%,痰湿质占12.93%,阴虚质占11.45%,气郁质占10.46%,气虚质占9.56%,燥热质占9.42%,特禀质占8.59%,瘀血质占6.41%,血虚质占5.51%,阳虚质占5.04%。其中偏实质(湿热质、痰湿质、瘀血质、燥热质)男性多于女性,偏虚质(气虚质、阳虚质、血虚质、阴虚质)女性多于男性,气郁质女性多于男性。瘀血质、湿热质、平和质、阴虚质、气虚质、燥热质、特禀质在各年龄组差别有显著性。随着年龄增长,平和质、气郁质、燥热质、特禀质比例逐渐减少,湿热质、痰湿质、瘀血质比例逐渐增加。阳虚质和血虚质在各年龄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山地区人群中医体质类型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年龄与性别对体质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调查 临床 调查/分析 中山市
下载PDF
中山人健康养生理念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何希俊 谭战 +5 位作者 黄娜娜 唐敏 蔡晓静 何淑玲 成金乐 梅全喜 《亚太传统医药》 2016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通过对群体性养生理念与中医体质的研究,探索广东中山地区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特征及规律,探讨养生理念与体质之间的关系,旨在为进一步开展群体性健康保健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健康养生理念调查问卷及中医体质测评问卷,对在中山市居... 目的:通过对群体性养生理念与中医体质的研究,探索广东中山地区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特征及规律,探讨养生理念与体质之间的关系,旨在为进一步开展群体性健康保健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健康养生理念调查问卷及中医体质测评问卷,对在中山市居住超过1年以上的个体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参与调查5326人,有效问卷共4 953份。养生理念方面,具有养生理念的人群仅占11.15%,并且与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相关。中医体质分布方面,平和质1580人(31.9%),偏颇体质3373人(68.10%)。其中阳虚质909人(18.35%),气虚质513人(10.36%),湿热质482人(9.72%),痰湿质430人(8.68%),气郁质410人(8.28%),阴虚质307人(6.20%),瘀血质207人(4.18%),特禀质115人(2.32%)。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群中偏颇体质逐渐增多,尤其以阳虚质为著。女性阳虚质、气郁质、血瘀质较男性偏多;脑力劳动者中气郁质所占比例较高。结论:具备养生理念人群中偏颇体质所占比例较低,提示养生理念与个体体质之间具有相关性。因此,健康养生理念对个人保持身体健康及预防疾病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养生理念 中医体质 中山人
原文传递
2011年某中医院中药不良反应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食 吴惠妃 +2 位作者 刘朝晖 梅全喜 霍伟洋 《亚太传统医药》 2013年第5期210-212,共3页
目的:对中药的使用现状、出现的安全性问题及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等进行分析研究,为如何预防、避免和减少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提供依据,提高中药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拟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查阅统计中山市某中医院2011年内临... 目的:对中药的使用现状、出现的安全性问题及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等进行分析研究,为如何预防、避免和减少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提供依据,提高中药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拟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查阅统计中山市某中医院2011年内临床使用中药发生的不良反应病历资料,对中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合理性、安全性及影响因素。结果:影响中药的安全使用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①老年人居多占总数的42.3%;②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占总数76.9%;③静脉滴注引起不良反应占总数92.3%;④联合用药引起不良反应占总数67.3%。结论:正确、合理使用中药及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可以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安全性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某中医医院1010张中药含醋香附处方临床使用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特津 梅全喜 +1 位作者 杨东辉 辛晓芳 《抗感染药学》 2017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分析医院中药醋香附的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有效使用醋香附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系统抽取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中药房2015年1月—2016年3月间含醋香附中药饮片的住院患者用药处方1 010张,按照分类汇总的方法分... 目的:分析医院中药醋香附的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有效使用醋香附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系统抽取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中药房2015年1月—2016年3月间含醋香附中药饮片的住院患者用药处方1 010张,按照分类汇总的方法分析其临床使用的相关因素。结果:1 010张含醋香附中药饮片处方中,骨一科、内二科和内五科是中药醋香附用量最多的前3个科室,使用醋香附最多的患者是46~65岁的中老年人群,女性患者醋香附的使用量是男性患者的1.26倍;处方含12味中药的数量537张为最多占53.17%;处方中平均中药味数11味;与中药醋香附配伍使用频率最高的4味中药依次为川芎、白芍、延胡索和木香。结论:中药醋香附在医院临床配伍用药疗效较为显著,也是合理的,它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醋香附 临床用药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某中医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分析
13
作者 黄菊 杨坚娥 +1 位作者 肖瑜 黄少君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6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变化趋势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床边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调查2014年6月25日1844例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医院感染72例次,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变化趋势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床边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调查2014年6月25日1844例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医院感染72例次,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为3.90%。现患率居前4位的科室依次为综合ICU、综合科、神经外科、显微手外科。居前3位的医院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表浅切口、泌尿道。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为68.42%,呈逐年上升趋势(x^2=7.25,P〈0.05)。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为84.62%,近三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8,P〈0.05)。结论中医医院的医院感染分布与综合医院有所不同,应根据自身病种特点开展目标性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医院 医院感染 现患率 结果分析
下载PDF
中医院校教学基地带教老师激励机制探讨
14
作者 祝向红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5年第6期33-34,共2页
教学基地的师资队伍是临床教学中的骨干力量,是教学中的生力军,其整体素质决定着临床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师是合格人才培养者,教师自身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材培养质量.
关键词 中医院校 带教老师 激励机制 探讨
下载PDF
中山市社区中老年人个体化健康管理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30
15
作者 刘勇 濮欣 +2 位作者 王伟英 朱丽娟 杨玉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05-406,共2页
本文以2005年8月-2007年8月到我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所有中老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健康管理中心这个平台,利用综合手段,如健康教育宣传、电话咨询、电视和电台健康节目互动,互联网、健康评估、心理治疗.社会生活方式指导等,对中老... 本文以2005年8月-2007年8月到我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所有中老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健康管理中心这个平台,利用综合手段,如健康教育宣传、电话咨询、电视和电台健康节目互动,互联网、健康评估、心理治疗.社会生活方式指导等,对中老年人群进行个体化的健康管理,以探索一条对中老年人进行个体化健康管理的模式,以便更早、更全面地控制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达到减少管理对象罹患慢性病的危险性,从而减少医疗费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年人 老年人 健康管理 模式 慢性病 预防和控制
下载PDF
FMEA风险评估法在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52
16
作者 黄菊 杨坚娥 黄少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79-1083,共5页
目的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MEA)筛选出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高风险因素,为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FMEA风险评估法筛选出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高风险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比较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筛选出的高风险事... 目的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MEA)筛选出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高风险因素,为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FMEA风险评估法筛选出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高风险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比较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筛选出的高风险事件为患者过多需加床,清洁工隔离意识薄弱,实习生和轮科生隔离意识薄弱。干预前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78%(89/1 861),干预后为2.08%(34/1 636),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χ^2=18.76,P<0.05)。干预后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31%,低于干预前的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FMEA可指导医院感染管理科和ICU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进行预防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EA 风险评估 ICU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下载PDF
基于FMEA法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风险评估 被引量:45
17
作者 黄菊 杨坚娥 +1 位作者 肖瑜 黄少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4期156-159,共4页
目的通过风险评估筛选出高风险的医院感染事件,据此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和防控措施。方法院感科专职人员和临床医院感染监控小组成员采用FMEA法进行风险评估,针对高风险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比较FMEA前后的效果。结果筛选出的高风险事... 目的通过风险评估筛选出高风险的医院感染事件,据此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和防控措施。方法院感科专职人员和临床医院感染监控小组成员采用FMEA法进行风险评估,针对高风险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比较FMEA前后的效果。结果筛选出的高风险事件为多重耐药菌感染和血源性病原体暴露,院感科和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评估的高风险事件排序不同。进行FMEA后,实习生、清洁工和护工多重耐药菌知识知晓率有所提高(P<0.05),多重耐药菌各项隔离措施落实情况明显好转(P<0.05),职业暴露发生率由2.37%下降至1.31%(P<0.05)。结论 FMEA法可指导院感科在全程管理中抓住关键风险事件,较真实地反映感控中的薄弱环节,有效避免霍桑效应,体现了持续改进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 风险评估
下载PDF
运用“三因制宜”理论指导中山地区新冠肺炎诊疗探微 被引量:8
18
作者 曾建峰 李乐愚 +8 位作者 缪灿铭 缪英年 孟繁甦 陈星谕 李娜 丘奕文 阚丽娜 曾婷婷 赖海标 《天津中医药》 CAS 2020年第7期743-746,共4页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专家组诊治新冠肺炎患者66例,表现以发热但热势不高,胸闷,乏力以及纳差,大便稀溏等为主,其病机是"湿郁"为基本病机,具有一定地域特点。在辨...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专家组诊治新冠肺炎患者66例,表现以发热但热势不高,胸闷,乏力以及纳差,大便稀溏等为主,其病机是"湿郁"为基本病机,具有一定地域特点。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三因制宜"理论,充分运用广东地产药材,全程参与新冠肺炎防治,以期为中医防治新冠肺炎提供借鉴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因制宜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疫病
下载PDF
品管圈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9
作者 梅全喜 戴卫波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021-2023,共3页
目的总结探讨品管圈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介绍品管圈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步骤,并从药房调剂、制剂生产、静脉配置中心及库存管理等方面分析探讨品管圈在医院药事管理上的应用情况。结果与结论将品管圈改善方法导入到医院药事... 目的总结探讨品管圈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介绍品管圈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步骤,并从药房调剂、制剂生产、静脉配置中心及库存管理等方面分析探讨品管圈在医院药事管理上的应用情况。结果与结论将品管圈改善方法导入到医院药事管理中,可以全面提升医院药事管理的品质,并增加医院药剂科的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医院药事管理 药房调剂 制剂生产 静脉配置中心 库存管理
下载PDF
EB病毒感染与中医“伏邪” 被引量:16
20
作者 周小军 田道法 王士贞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17-18,共2页
通过探讨中医伏邪理论及其发展规律,综合分析EB病毒感染者的发病病因、证候特征及免疫功能特点,提出"EB病毒感染乃中医伏邪致病"观点,及非特异性的系统干预原则即整体治疗用于指导EB病毒感染者的治疗。
关键词 EB 病毒感染 伏邪 体质学说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