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位因素对全凭静脉麻醉患者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朱小兵 吴论 +1 位作者 刘志群 彭学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08-709,共2页
脑电双频指数(BIS)是目前用来监测全麻患者意识水平的。研究发现,在不影响麻醉深度的情况下,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或阿片类药物可引起BIS的变化。体位变化是手术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研究发现不同体位可影响大脑各脑室脑脊液和部位血流量... 脑电双频指数(BIS)是目前用来监测全麻患者意识水平的。研究发现,在不影响麻醉深度的情况下,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或阿片类药物可引起BIS的变化。体位变化是手术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研究发现不同体位可影响大脑各脑室脑脊液和部位血流量的分布,但在麻醉深度不变的情况下,其对全麻患者BIS值的影响的报道很少。本研究拟评价在麻醉深度不变的情况下体位因素对全麻患者BIS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全麻患者 体位变化 全凭静脉麻醉 麻醉深度 BIS值 阿片类药物 意识水平
下载PDF
咪达唑仑在重度创伤患者麻醉诱导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邹伟伟 刘志群 戚志超 《海南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19-20,9,共3页
目的比较重度创伤患者在不同麻醉深度下气管插管时的咪达唑仑用量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将36例非颅脑损伤的重度创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18例。所有患者入室行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以咪达唑仑1.5mg/min缓慢静注,当BIS达到预定值〔... 目的比较重度创伤患者在不同麻醉深度下气管插管时的咪达唑仑用量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将36例非颅脑损伤的重度创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18例。所有患者入室行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以咪达唑仑1.5mg/min缓慢静注,当BIS达到预定值〔A组(60±3),B组(45±3)〕时立即给予芬太尼3ug/kg,琥珀胆碱1.5mg/kg,肌肉松弛后气管插管。分别记录入室时(T0)、BIS达预定值时(T1)、气管插管即刻(T2)、插管后1min(T3)、3min(T4)的心率(HR)、收缩压(SBP)、BIS和咪达唑仑的用量。结果两组患者入室时HR、SBP、BI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A组各时点HR、S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HR、SBP在T2、T3、T4时点与T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的HR、SBP在T3、T4时点与B组相同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咪达唑仑的用量为(0.115±0.014)mg/kg。结论重度创伤患者使用小剂量咪达唑仑麻醉诱导既有利于创伤患者的循环稳定又可使患者处于一个合适的麻醉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创伤 咪达唑仑
下载PDF
丙泊酚靶控输注对创伤患者二期手术麻醉诱导的影响
3
作者 邹伟伟 刘志群 +1 位作者 郭能起 戚志超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70-171,共2页
目的观察重度创伤患者二期手术时丙泊酚诱导过程中脑电双频指数(BIS)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重度创伤后7~14天,拟行二期手术的患者19例为创伤组,19例无创伤史行择期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入室后行BIS及常规心电图、有创... 目的观察重度创伤患者二期手术时丙泊酚诱导过程中脑电双频指数(BIS)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重度创伤后7~14天,拟行二期手术的患者19例为创伤组,19例无创伤史行择期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入室后行BIS及常规心电图、有创动脉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以丙泊酚效应室浓度靶控输注进行诱导,靶控浓度从0.5μg/ml开始,每3min增加0.5μg/ml,直到3.5μg/ml,记录诱导前及每个浓度下的BIS值、HR及收缩压。结果对照组靶控浓度≥3.0μg/ml及创伤组靶控浓度≥2.0μg/ml时的SBP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两组间靶控浓度为3.0μg/ml及3.5μg/ml时BIS及SBP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初期复苏后的重度创伤患者对丙泊酚的药效学有很大改变,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这类患者应更加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二异丙酚 创伤和损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左倾位和平卧位用于麻醉前液体预扩容剖宫产术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肖明湖 朱小兵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8期127-130,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体位用于麻醉前液体预扩容剖宫产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5月广东省中山市西区医院足月妊娠择期剖宫产术的12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平卧位组(P组)和左倾位组(Z组),每组各60例。入室后分别采用平...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体位用于麻醉前液体预扩容剖宫产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5月广东省中山市西区医院足月妊娠择期剖宫产术的12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平卧位组(P组)和左倾位组(Z组),每组各60例。入室后分别采用平卧位和左侧斜卧15°,同时输注林格液6ml/kg,腰麻后产妇平卧即刻给药麻黄碱5mg,麻醉后恢复术前体位。记录术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麻黄碱的使用情况,记录产妇的不良反应及新生儿1、5min阿氏评分,胎儿娩出时脐动脉血气。结果两组产妇T0、T1、T2、T3、T4、T5的收缩压(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4时点心率高于T0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1、T2、T3、T5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低血压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血气分析及阿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Z组2例胎儿娩出时间>10min,Z组胎儿娩出时间>10min的发生率高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麻醉前液体扩容下,剖宫产产妇左倾位或平卧位临床应用效果基本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 剖宫产 腰麻 效果
下载PDF
发热对全凭静脉麻醉患者顺苯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肖明湖 朱小兵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3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发热对全凭静脉麻醉患者顺苯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2014年12月~2018年5月中山市中医院及中山市西区医院拟在全凭静脉麻醉手术患者64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BMI18~22kg/m^2,ASA分级Ⅱ~Ⅲ级,根据患者术前体温分为两... 目的探讨发热对全凭静脉麻醉患者顺苯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2014年12月~2018年5月中山市中医院及中山市西区医院拟在全凭静脉麻醉手术患者64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BMI18~22kg/m^2,ASA分级Ⅱ~Ⅲ级,根据患者术前体温分为两组(n=32):对照组(术前体温正常组,C组)和发热组(术前发热组,H组)。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2mg/kg,异丙酚2.5mg/kg,睫毛反射消失后,顺苯阿曲库铵0.15mg/kg后静注瑞芬太尼2μg/kg,于30s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持续输注异丙酚及瑞芬太尼维持麻醉,采用T_OF-Watch SX加速度仪监测肌松程度,记录肌松药的起效时间、肌颤搐最大抑制度、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记录患者麻醉前(T_0)、气管插管后(T_1)、手术结束时(T_2)、出手术室时(T_3)体温及心率(HR)。结果 H组1例患者因手术原因,剔除出研究。H组顺苯阿曲库铵起效时间较C组延长,起效时间为(4.9±0.1)min,肌颤搐最大抑制程度较C组降低,为(96±1)%,临床作用时间较C组缩短,为(50±3)min,恢复指数减小(10.0±0.3)min(P <0.05)。H组患者T_0、T_1、T_2体温及HR高于C组,T_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发热因素可减弱全凭静脉麻醉患者顺苯阿曲库铵肌松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全凭静脉麻醉 肌松 药效学
下载PDF
熵指数监测用于老年患者纤支镜检查喉罩全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吴论 朱小兵 +1 位作者 王冲 彭学强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7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熵指数(EI)监测麻醉深度对老年纤支镜检查患者喉罩全麻质量及麻醉用药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择期行纤支镜检查老年患者64例,男性29例,女性35例,年龄≥64岁,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EI监... 目的探讨熵指数(EI)监测麻醉深度对老年纤支镜检查患者喉罩全麻质量及麻醉用药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择期行纤支镜检查老年患者64例,男性29例,女性35例,年龄≥64岁,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EI监测组,每组32例。对照组根据传统麻醉深度监测指导用药,EI监测组根据EI指导麻醉用药,麻醉方式均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双通道靶控输注。观察术中各时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变化;记录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记录检查时间、睁眼时间、喉罩拔除时间和清醒时间;观察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躁动及术中知晓等不良反应,进行患者满意度和纤支镜检查医师评分。结果相比对照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睁眼时间、喉罩拔除时间和清醒时间缩短;术后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患者满意度及纤支镜检查医师评分增高(P<0.05)。结论EI监测能够提高老年纤支镜检查患者喉罩全麻的麻醉质量,节省麻醉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指数 麻醉深度 全凭静脉麻醉 麻醉质量
下载PDF
持续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与单次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啶对全麻患者复苏质量比较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根保 吴论 +2 位作者 戚志超 刘志群 彭学强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4年第2期16-19,共4页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与单次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啶对全麻患者的复苏质量。方法择期全麻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30):瑞芬太尼(R)组和右美托咪啶(D)组。麻醉诱导以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2mg/kg静注...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与单次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啶对全麻患者的复苏质量。方法择期全麻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30):瑞芬太尼(R)组和右美托咪啶(D)组。麻醉诱导以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2mg/kg静注,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为2ng/ml TCI,待患者意识消失后给予0.15mg/kg顺式阿曲库铵后插入加强钢丝气管导管,接呼吸机控制呼吸。麻醉维持以2ng/ml瑞芬太尼TCI和吸入七氟醚。R组瑞芬太尼持续输注到拔管,D组手术结束前10min停止输注瑞芬太尼改为右美托咪啶0.5μg/kg。记录手术结束前5min(T0),手术结束即刻(T1),拔管后1min(T2)、3min(T3)、5min(T4)平均血压(MAP)和心率(HR);记录麻醉复苏期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咳嗽反应、拔管时间。记录PACU停留时间,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缓、术后痛、寒颤和恶心呕吐等麻醉恢复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ASA分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比较:T0、T1时点D组MAP升高,T4时点D组MAP降低(P<0.05);T3、T4时点D组HR降低(P<0.05);D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缩短,麻醉恢复期咳嗽增多(P<0.05);R组患者麻醉恢复期高血压、疼痛、恶心呕吐增多(P<0.05)。结论靶控持续输注瑞芬太尼减轻全麻复苏期咳嗽反应较单次静注右美托咪定有效,但右美托咪啶复苏期呼吸循环更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靶控输注 瑞芬太尼 并发症
下载PDF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浩 戚志超 刘志群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12期1907-1908,共2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结肠镜检查中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并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比较。方法选择ASAⅠ~Ⅱ级门诊结肠镜检查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组)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组),每组30例。在置入肠镜前...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结肠镜检查中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并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比较。方法选择ASAⅠ~Ⅱ级门诊结肠镜检查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组)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组),每组30例。在置入肠镜前、镜检时及镜检5 min各时点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镇静起效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镜检满意度、术中知晓、肠镜操作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与R组相比,F组在置入结肠镜前、镜检时及镜检后5 min各时点HR明显减慢(P<0.05),MAP明显降低(P<0.05);F组低血压发生率、注药时静脉疼痛及术后头晕发生率较R组明显增高(P<0.05);F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增加(P<0.05)。定向力恢复时间R组较F组短(P<0.05)。镜检满意度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知晓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镜检查中采用R和丙泊酚联合镇静,定向力恢复时间短、镜检满意度高、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副作用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泊酚 瑞芬太尼 芬太尼 结肠镜
下载PDF
中药对急性肺损伤保护的药理作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常龙海 刘志群 +1 位作者 范文昌 戚志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33期153-154,共2页
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是一种因肺组织内过度、失控的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血氧不足、呼吸衰竭、最终甚至威胁生命。最新随机调查表明,急性肺损伤患者死亡率高达35%~40%,其中28d内死亡率25%~30%[1]。中药在预防、... 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是一种因肺组织内过度、失控的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血氧不足、呼吸衰竭、最终甚至威胁生命。最新随机调查表明,急性肺损伤患者死亡率高达35%~40%,其中28d内死亡率25%~30%[1]。中药在预防、治疗ALI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对单味中药及组方保护急性肺损伤的药理作用研究做一综述,为中药在预防、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急性肺损伤 药理作用
下载PDF
依托咪酯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论 朱小兵 +1 位作者 戚志超 刘志群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20期216-217,共2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对远隔器官心肌组织的损伤作用,探讨依托咪酯对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6只,体质量300~350g,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发大鼠糖尿病。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n=12),B组肾缺...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对远隔器官心肌组织的损伤作用,探讨依托咪酯对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6只,体质量300~350g,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发大鼠糖尿病。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n=12),B组肾缺血再灌注组(n=12),C组肾缺血再灌注+依托咪酯组(n=12),实验结束,24h后处死大鼠,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的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TNF-α和NF-κB进行定性、半定量检测。结果与A组相比,B组大鼠心肌组织TNF-α和NF-κB表达上调(P<0.05),C组大鼠心肌组织TNF-α和NF-κB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较,C组大鼠心肌组织TNF-α和NF-κB表达下调(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肾缺血再灌注继发心肌组织损伤,依托咪酯能够明显减轻这种损伤,其保护作用可能与TNF-α表达抑制,TNF-α/NF-κB正反馈信号阻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缺血再灌注 心肌损伤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与艾司洛尔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控制性降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根保 吴论 +2 位作者 戚志超 彭学强 刘志群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4期3-5,共3页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艾司洛尔在鼻内镜手术患者控制性降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采用右美托咪定(D组)、艾司洛尔(E组)行控制性降压。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有创动脉压,维持平均动脉压...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艾司洛尔在鼻内镜手术患者控制性降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采用右美托咪定(D组)、艾司洛尔(E组)行控制性降压。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有创动脉压,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55~65 mmHg。记录入室麻醉前(t0)、麻醉后5 min(t1)、术中30 min(t2)、术中60 min(t3)、停止降压后5 min(t4)、恢复室拔管后5 min(t5)6个时点的HR、MAP。记录降压达标时间、降压持续时间、丙泊酚诱导用量、芬太尼用量、出血量、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对术野质量和苏醒期清醒镇静程度进行评定,观察有无副作用,并于术前、降压后45 min和手术结束即刻抽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在手术时间、降压达标时间、降压持续时间、出血量、术野质量、血气分析中,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MAP均能维持在目标范围。与E组比较,D组HR、MAP在t0、t1、t2、t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t5时点降低(P〈0.05)。与E组比较,D组患者丙泊酚诱导用量、芬太尼用量减少(P〈0.05),拔管时间、疼痛耐受时间延长(P〈0.05),苏醒期清醒镇静程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和艾司洛尔均可安全用于鼻内镜手术患者控制性降压,但右美托咪定在镇痛、镇静和节省麻醉药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艾司洛尔 鼻内镜手术 控制性降压
下载PDF
术前胸部物理治疗和宣教对老年上腹部手术后谵妄发生的预防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根保 吴论 +3 位作者 彭学强 朱小兵 郭能起 陈海生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9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胸部物理治疗和宣教对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后谵妄发生的预防价值。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并能配合肺功能测定老年患者24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123):术前3天发放物理治疗宣教手册并让患者自己获... 目的探讨术前胸部物理治疗和宣教对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后谵妄发生的预防价值。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并能配合肺功能测定老年患者24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123):术前3天发放物理治疗宣教手册并让患者自己获取相关信息。试验组(n=120):术前3天行胸部物理治疗和宣教并指导患者至少3次重复呼吸练习训练。术后:所有参与者都进行标准化的早期呼吸练习和下床活动。两组患者术前1天、术中、术后1、2、3天行动脉血气检查并记录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等数值,记录术前和术后肺功能,记录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术后谵妄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后1、2、3天PaO2、SaO2升高,PaCO2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肺部并发症总发生率降低,肺不张、肺部感染和胸腔积液发生率降低,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术后肺功能降低更少(P<0.05),两组患者谵妄主要发生在术后前两天,试验组患者谵妄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术前胸部物理治疗和宣教能减少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和谵妄发生,对谵妄的发生具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治疗 术后谵妄 上腹部手术 老年
下载PDF
氨甲环酸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的血液保护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彭学强 吴论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2年第11期30-31,共2页
目的评价氨甲环酸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择期脊柱手术患者 80 例,性别不限,年龄65~70 岁,体重指数16~22kg/m2,ASA 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 2 组,各 40 例:对照组(C组)和氨甲环酸组(T组)。切皮前 T ... 目的评价氨甲环酸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择期脊柱手术患者 80 例,性别不限,年龄65~70 岁,体重指数16~22kg/m2,ASA 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 2 组,各 40 例:对照组(C组)和氨甲环酸组(T组)。切皮前 T 组经 15min 静脉输注氨甲环酸 15mg/kg,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术中监测 Hb、Plt、PT 和 APTT 指导输血。记录术中出血量、术后 12h 和 48h 出血量,术中、术后异体血输注情况。记录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T 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异体红细胞使用率降低(P<0.05),两组未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氨甲环酸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具有一定血液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脊柱 手术 术中出血 输血
下载PDF
不同肺功能状态下多发肠息肉老年患者进行无痛肠镜的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根保 张萌 +4 位作者 彭学强 朱小兵 欧阳赋斌 郑少康 吴论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9年第3期365-368,共4页
目的探讨简易肺功能测定对老年无痛肠镜下多发息肉切除的评估意义。方法行肠镜息肉切除并能配合简易肺功能测定的老年患者180例,根据术前肺功能检测结果将其分为肺功能正常组A(n=108)108例、肺功能轻中度异常组B组(n=47)及肺功能重度异... 目的探讨简易肺功能测定对老年无痛肠镜下多发息肉切除的评估意义。方法行肠镜息肉切除并能配合简易肺功能测定的老年患者180例,根据术前肺功能检测结果将其分为肺功能正常组A(n=108)108例、肺功能轻中度异常组B组(n=47)及肺功能重度异常组C组(n=25)。比较给药前(T1)、置入肠镜时(T2)、治疗开始10min(T3)、退镜时(T4)、离开手术室(T5)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及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后恢复室(PACU)的停留时间、术中麻黄碱、阿托品、丙泊酚的应用量,不良反应,包括呼吸抑制、低血压、体动等。结果T2与T1时点比较,A组和B组患者MAP、SpO2和HR降低,C组患者时点MAP、SpO2、HR及RR均降低(P<0.05);在T2、T3时间点C组显著低于A组和/或B组(P<0.01);与A、B组比较,C组患者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延长(P<0.01);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应用血管活性药比较,C组患者与A、B组比较,血压下降、呼吸抑制发生率升高,阿托品、麻黄素使用增加(P<0.01)。结论简易肺功能测定对老年无痛肠镜下多发息肉切除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重度肺功能不全患者行无痛肠镜下息肉切除术不良反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功能测定 老年 肠镜
下载PDF
地塞米松和托烷司琼预防小儿斜视矫正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日凤 刘志群 +1 位作者 邹伟伟 吴论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628-629,共2页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和托烷司琼预防小儿斜视矫正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年龄2~12岁择期手术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A组(对照组):麻醉诱导前及手术结束前,均给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B组(地塞...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和托烷司琼预防小儿斜视矫正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年龄2~12岁择期手术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A组(对照组):麻醉诱导前及手术结束前,均给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B组(地塞米松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地塞米松0.2 mg/kg,手术结束前,给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C组(托烷司琼组):麻醉诱导前给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手术结束前给予托烷司琼0.1 mg/kg;D组(地塞米松+托烷司琼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地塞米松0.2 mg/kg,手术结束前给予托烷司琼0.1 mg/kg.记录各组患儿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四组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53.33%、30.00%、20.00%、6.67%.B、C、D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小于A组(P〈0.05),D组小于B、C组(P〈0.05).结论 地塞米松、托烷司琼能安全有效地预防小儿斜视矫正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两者联合预防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烷司琼 地塞米松 斜视 眼外科手术 手术后恶心呕吐 儿童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和瑞芬太尼持续静脉输注在纤维支气管镜清醒插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6
作者 张良清 朱小兵 +3 位作者 刘志群 吴论 石翊飒 李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0-261,共2页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瑞芬太尼在纤维支气管镜(FOB)清醒插管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困难气道FOB清醒插管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8~59岁,体重46~80 kg,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气管内表面麻醉后,D组给予右...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瑞芬太尼在纤维支气管镜(FOB)清醒插管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困难气道FOB清醒插管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8~59岁,体重46~80 kg,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气管内表面麻醉后,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后以0.5μg·kg^(-1)·h^(-1)持续静脉输注;R组给予瑞芬太尼1μg/kg后以0.1μg·kg^(-1)·min^(-1)持续静脉输注。记录入室后(基础值,T_0)、插管前即刻(T_1)、气管导管进入声门即刻(T_2)、插管后2min(T_3)、5 min(T_4)、10 min(T_5)时的HR、SBP、DBP,并于各时点采静脉血检测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结果与T_0时比较,T_2~T_4时两组SBP、DBP明显增高,HR明显增快,且R组显著高于、快于D组(P<0.05);T_3~T_5时,两组NE均明显升高,且R组明显高于D组,R组E明显升高,且高于D组(P<0.05)。结论气管表面麻醉后持续静注右美托咪定较瑞芬太尼能更好地完成困难气道FOB清醒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变化更小,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瑞芬太尼 清醒插管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胃镜检查中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卢盛位 刘志群 +3 位作者 吴论 朱小兵 楼莹莹 李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58-660,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胃镜检查中血流动力学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镜检查的高血压患者60例,年龄40~65岁,体重45~78kg,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右美托咪定0.5μg/kg,5min持续...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胃镜检查中血流动力学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镜检查的高血压患者60例,年龄40~65岁,体重45~78kg,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右美托咪定0.5μg/kg,5min持续泵注完毕,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随后两组丙泊酚缓慢静注,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开始胃镜检查。记录给药前(T0)、给右美托咪定(生理盐水)后(T1)、给丙泊酚后(T2)、入镜时(T3)、胃镜检查结束10min(T4)时的HR、MAP、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值。结果 T2时C组HR明显慢于,MAP明显低于T0时(P<0.05);T3、T4时C组HR明显快于、MAP明显高于T0时和D组(P<0.05)。两组患者T3、T4时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浓度均明显高于T0时,且C组明显高于D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合并高血压患者胃镜检查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可以降低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高血压 胃镜检查
下载PDF
不同剂量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8
作者 卢盛位 刘志群 +3 位作者 朱小兵 楼莹莹 黄莉 王立勋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期60-61,64,共3页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适宜剂量。方法选择人工流产患者150例,ASA I~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根据地佐辛的用量分为D1组(0.05mg/kg)、D2组(0.075mg/kg)、D3组(0.10mg/kg),三组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观察术...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适宜剂量。方法选择人工流产患者150例,ASA I~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根据地佐辛的用量分为D1组(0.05mg/kg)、D2组(0.075mg/kg)、D3组(0.10mg/kg),三组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观察术中麻醉效果,记录丙泊酚的总剂量、意识消失及恢复时间,药物不良反应,术后15min、30min、60min各时点宫缩疼痛(VAS)评分。结果三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D1组比较,D2组和D3组麻醉显效率和有效率升高(P<0.05),D2组和D3组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丙泊酚总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15min、30min VAS评分比较明显降低(P<0.05);与D2组比较,D3组不良反应明显增加。结论适当剂量的地佐辛(0.075mg/kg)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手术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丙泊酚 无痛人流
下载PDF
术前物理治疗和宣教对肺功能不全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后谵妄发生的预防价值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根保 吴论 +3 位作者 彭学强 朱小兵 夏莹 陈海生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16期2783-2786,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胸部物理治疗和宣教对肺功能不全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后谵妄发生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该院肺功能不全择期行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18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93):术前3d发放物理治疗宣教手册并让患者自己获取相关信息;试验... 目的探讨术前胸部物理治疗和宣教对肺功能不全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后谵妄发生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该院肺功能不全择期行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18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93):术前3d发放物理治疗宣教手册并让患者自己获取相关信息;试验组(n=90):术前3d发放物理治疗宣教手册,指导和解释宣教手册内容,指导呼吸和咳嗽练习训练且至少完成3次重复训练。术后:所有参与者都尽早下床活动和作呼吸练习,不作其他物理治疗。记录术前,术中,术后1、2、3d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记录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术后谵妄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3dPaO2均降低,对照组术后1、2、3dSaO2降低,PaCO2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后1、2、3dPaO2、SaO2升高,PaCO2降低(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麻醉后PACU停留时间缩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和谵妄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术前胸部物理治疗和宣教能减少肺功能不全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后谵妄发生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对术后谵妄的发生具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治疗方法 老年人 呼吸功能不全 谵妄 上腹部手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腰骶丛阻滞联合鼻咽通气道用于合并肺部及腰椎疾病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 被引量:15
20
作者 朱小兵 吴论 +3 位作者 彭学强 陈浩 王冲 王根保 《中华麻醉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56-858,共3页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腰骶丛阻滞联合鼻咽通气道用于合并肺部及腰椎疾病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方法 择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18例,术前确诊合并肺部疾病及腰椎疾病,性别不限,年龄75- 97岁,体重指数18- 22 kg/m^2,ASA分...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腰骶丛阻滞联合鼻咽通气道用于合并肺部及腰椎疾病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方法 择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18例,术前确诊合并肺部疾病及腰椎疾病,性别不限,年龄75- 97岁,体重指数18- 22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超声引导下行单侧腰丛+骶丛阻滞,完成神经阻滞后轻度镇静置入鼻咽通气道,面罩给氧,术中持续小剂量丙泊酚镇静,术中维持BIS值60-75.于神经阻滞前、阻滞完成15 min时、鼻咽通气道置入前和置入后1min时记录MAP和HR,记录术后拔除鼻咽通气道时间,记录术后7d认知功能障碍和新出现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30 d内死亡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毕5min内拔除鼻咽通气道,未出现新发的肺部疾病,术后7d内未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术后30 d内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 超声引导腰骶丛阻滞联合鼻咽通气道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效果确切,并发症少,适用于合并肺部及腰椎疾病高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阻滞 腰骶丛 老年人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