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次口服三苯双脒与不同剂量吡喹酮治疗华支睾吸虫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韦洪怀 刘玲 李慧萍 《中国处方药》 2022年第4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单次口服三苯双脒与不同剂量吡喹酮治疗华支睾吸虫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2021年6月31日共收治100例罹患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所使用药物的不同分为三苯双脒组(A组)、吡喹酮25 mg/kg组(B组)... 目的探讨单次口服三苯双脒与不同剂量吡喹酮治疗华支睾吸虫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2021年6月31日共收治100例罹患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所使用药物的不同分为三苯双脒组(A组)、吡喹酮25 mg/kg组(B组)、吡喹酮50 mg/kg(C组),其中A组、B组分别有33例患者,C组有34例患者,分析各组华支睾吸虫虫卵阴转率,轻度感染、中度感染、重度感染虫卵阴转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合并其他肠道寄生线虫的阴转情况。结果A组虫卵阴转率为93.94%,B组虫卵阴转率为66.67%,C组虫卵阴转率为88.24%,A组与C组虫卵阴转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患者轻度感染、中度感染阴转率明显高于B组,A组重度感染阴转率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24%,明显低于B组、C组的48.48%、6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患者均有合并感染其他肠道寄生线虫情况,治疗后,A组、C组肠道寄生线虫阴转情况优于B组(χ^(2)=4.29,P=0.117)。结论单次口服三苯双脒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吡喹酮的疗效,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更高,可避免医疗资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次口服三苯双脒 不同剂量吡喹酮 华支睾吸虫
下载PDF
复方白虎汤联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申屠进军 范海聆 +1 位作者 欧阳秀珊 刘传桂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11期168-171,共4页
目的 探究复方白虎汤联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患者疗效及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 目的 探究复方白虎汤联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患者疗效及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皮下注射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白虎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血清指标、免疫功能、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P <0.05);治疗后研究组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评分)低于对照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少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研究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14-3-3η蛋白、anti-CC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研究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复方白虎汤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血清水平指标、免疫功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白虎汤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类风湿性关节炎 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下载PDF
正清风痛宁片联合甲氨蝶呤与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申屠进军 《北方药学》 2022年第5期155-157,共3页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疾病采用正清风痛宁片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甲氨蝶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进行研究,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非甾体类抗炎...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疾病采用正清风痛宁片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甲氨蝶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进行研究,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用药基础上增加正清风痛宁片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要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好,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清风痛宁片与甲氨蝶呤、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应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其临床疗效非常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类抗炎药 类风湿性关节炎 正清风痛宁片 甲氨蝶呤
下载PDF
三苯双脒治疗华支睾吸虫病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邵光辉 潘慧敏 李广松 《北方药学》 2023年第3期79-81,共3页
目的:观察三苯双脒治疗华支睾吸虫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佛山地区华支睾吸虫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三苯双脒(三苯双脒组)和吡喹酮(吡喹酮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分析不良反应。结果:三苯双脒组和吡喹酮组总体... 目的:观察三苯双脒治疗华支睾吸虫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佛山地区华支睾吸虫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三苯双脒(三苯双脒组)和吡喹酮(吡喹酮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分析不良反应。结果:三苯双脒组和吡喹酮组总体治愈率分别为89.9%、93.5%,减卵率分别为98.8%、99.3%,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在治疗结束后24小时较首次治疗后3小时明显减少,首次治疗后3小时和治疗结束24小时三苯双脒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吡喹酮,大部分不良反应在治疗结束24小时后缓解。结论:单次口服三苯双脒(成年人400mg)治疗华支睾吸虫与吡喹酮有同等疗效,但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吡喹酮方案,可以作为吡喹酮的替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 三苯双脒 吡喹酮 有效性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