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靛玉红类衍生物电子结构与抗癌活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许旋
罗一帆
徐志广
李卫华
-
机构
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系
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天然药物研究室
-
出处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383-1386,共4页
-
文摘
目的:研究靛玉红类衍生物电子结构与抗癌活性的构效关系。方法:采用CNDO/2分子轨道法计算靛玉红类衍生物分子的电子结构,应用分子力学方法计算分子的构象,并结合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其构效关系。结果:靛玉红类衍生物分子中4号氧原子的净电荷Q4、3号C原子的净电荷Q3与其抗癌活性显著相关,并得到与Q4的定量构效关系:Iw=-40.03-246.96×Q4。当分子的键角L1为125°-132°,扭转角L2为11°-12°时,分子活性构象能够与靶标的活性部位更好地结合。结论:靛玉红类衍生物分子构象中有两个活性点(即药效基团),这两个活性点提供电子给靶标的活性部位。而有利于它们之间结合的构象,都可使其相互间的结合力提高,从而使抗癌活性增加。
-
关键词
靛玉红
CNDO/2量子化学方法
分子力学方法
构效关系
-
Keywords
Indirubin
CNDO/2 quantum chemical method
Molecular mechanics method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
-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茜草科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张敏生
-
机构
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室
-
出处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72-75,共4页
-
文摘
本文综述了茜草科主要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环烯醚萜及其甙、蒽醌衍生物和生物碱以及各成分的主要药理作用。
-
关键词
茜草科
环烯醚萜甙
生物碱
-
分类号
R282.710.3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抗癌活性与电子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罗一帆
许旋
梁尧
蔡文正
-
机构
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天然药物研究室
-
出处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673-679,共7页
-
文摘
用CNDO/2量化方法计算了32个异羟肟酸化合物、6个酰胺化合物和9个羧甲酯类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对其中的44个化合物的量化指数与其抑制核苷酸还原酶的活性参数PC进行逐步回归计算,得到关于异羟肟酸化合物、酰胺类化合物和羧甲酯类化合物的二个QSAR,由QSAR表明化合物抑制核苷酸还原酶的机制是络合机制。同时,用模式识别方法研究了其中35个化合物的结构对治疗患L1210肿瘤小鼠药效的影响,得到满意的分类图,结果表明化合物的抗癌活性是通过抑制核苷酸还原酶所致,但化合物在体内到达受体的过程和难易程度对药效的影响较大。
-
关键词
核苷酸还原酶
抑制剂
抗癌活性
-
Keywords
CNDO/2quantum chemistry
method
Pattern recognition
Ribonucleotltie
reductaseinhibitor
QSAR
Antitumor activity.
-
分类号
R979.1
[医药卫生—药品]
-
-
题名硝基芳族化合物对发光菌毒性的构效关系
- 4
-
-
作者
罗一帆
许旋
何峰
李凯新
孙艳梅
-
机构
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天然药物研究室
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系
-
出处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0年第2期155-156,共2页
-
文摘
应用 CND0 /2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 2 1个硝基芳族化合物的电子结构 ,并结合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 ,探讨了硝基芳族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对发光细菌 ( Microtox)半致死量负对数 ( -lg Ec5 0 )之间的定量关系 ,得到分子最低空轨道能 ( Elumo)、苯环上硝基对位即第 4号碳上净电荷 ( Q4)、苯环上硝基第 9号氧原子的净电荷 ( Q9)与 -lg Ec5 0之间的线性方程 :-lg Ec5 0 =7.13 9-1.0 43 Elumo+4.3 81Q4+7.717Q9。结果表明 :Elumo越小 ,则硝基芳族化合物对 Microtox的毒性越大 ;Q4值越大 ,则硝基芳族化合物对 Microtox的毒性越大 ;Q9值越大 ,则硝基芳族化合物对 Microtox的毒性越大。
-
关键词
硝基芳族化合物
电子结构
发光细菌
-
分类号
O625.61
[理学—有机化学]
-
-
题名桂皮酰胺类化合物分子扭角与抗惊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4
- 5
-
-
作者
黄鸿新
罗一帆
许旋
-
机构
广东肇庆市西江大学轻化系
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天然药物研究室
华南师大化学系
-
出处
《数理医药学杂志》
1997年第3期256-258,共3页
-
文摘
本文应用分子力学方法计算了26个桂皮酰胺类化合物分子的扭角θ1和θ2,讨论了顺反异构体药物分子对抗惊活性的影响,分析了分子扭角与抗惊活性的关系,并探讨了药物分子抗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由于顺反异构体的分子扭角相差较大,从而对抗惊活性的影响也较大;分子扭色与抗惊活性关系表明:有抗惊活性和无抗惊活性的药物分子在θ1~θ2图中存在明显的分界线,分子处于一定的扭角范围才有活性,扭角的最佳范围是θ1=32~35°,θ2=37~39°。在探讨药物分子的作用机制时,我们推测药物分子的活性部位应该是羰基或α位取代的含有π电子的基团,这一活性部位只有在分子处于一定角度时,才能与受体结合,从而显示出抗惊活性。
-
关键词
桂皮酰胺类
化合物
扭角
抗惊活性
药理
-
分类号
R971.6
[医药卫生—药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