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身体素养的理论溯源、内在机理及其对我国幼儿体育教育的启示
1
作者 梁坤 庄弼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8,共7页
以具身认知为根基的身体素养理论,从身体、认知、情感、行为4个维度揭示幼儿身体活动参与的整体性循环,指出幼儿体育活动应是具身性、体验性、综合性的身体活动,并针对性提出要转变教育理念,增进“具身性”理解;聚焦身体体验,推动幼儿... 以具身认知为根基的身体素养理论,从身体、认知、情感、行为4个维度揭示幼儿身体活动参与的整体性循环,指出幼儿体育活动应是具身性、体验性、综合性的身体活动,并针对性提出要转变教育理念,增进“具身性”理解;聚焦身体体验,推动幼儿体育回归“身体”本源;强化动作教育,夯实身体活动促动幼儿健全人格之根基;创设具身情境,构建健康生活与健康行为的可供性环境等建议,以期为幼儿体育教育变革提供理论框架及操作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素养 幼儿体育教育 具身认知 身体体验 身体活动
下载PDF
锻炼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体育课技术学习投入的影响:体育学习动机和心流体验的链式中介作用
2
作者 黄文哲 成波锦 《体育科研》 2024年第1期58-65,77,共9页
为探究大学生体育课学习过程中技术学习投入的形成机制,采用锻炼自我效能感量表、体育学习动机量表、心流体验量表和技术学习投入量表,调查了广东省部分高校的551名大学生,检验了变量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1)锻炼自我效能感、体育学... 为探究大学生体育课学习过程中技术学习投入的形成机制,采用锻炼自我效能感量表、体育学习动机量表、心流体验量表和技术学习投入量表,调查了广东省部分高校的551名大学生,检验了变量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1)锻炼自我效能感、体育学习动机、心流体验和技术学习投入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2)锻炼自我效能感正向影响技术学习投入;(3)体育学习动机、心流体验在锻炼自我效能感与技术学习投入之间分别起中介作用,且体育学习动机—心流体验的链式中介作用亦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学习投入 锻炼自我效能感 学习动机 心流体验 体育课
下载PDF
学习压力源对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的影响机制
3
作者 黄威 陈志军 +2 位作者 龙腾辉 张玉娴 成波锦 《湖北体育科技》 2024年第1期64-71,共8页
目的基于压力源二维结构理论,探讨挑战性压力源与阻碍性压力源这两种压力源和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挑战性和阻碍性压力源量表、学习倦怠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和心理弹性量表,对广东省地区415名全日... 目的基于压力源二维结构理论,探讨挑战性压力源与阻碍性压力源这两种压力源和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挑战性和阻碍性压力源量表、学习倦怠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和心理弹性量表,对广东省地区415名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结论1)挑战性学习压力源对学习倦怠无显著影响,而阻碍性学习压力源对学习倦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挑战性学习压力源通过积极应对方式的完全中介作用对学习倦怠有负向影响,阻碍性学习压力源通过消极应对方式的部分中介作用对学习倦怠有正向影响。3)心理弹性负向调节阻碍性学习压力源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相对于高心理弹性的学生,低心理弹性的学生其阻碍性学习压力源对学习倦怠的正向影响更强。本研究扩宽了压力源二维结构理论的应用范围,为高校对体育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的干预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倦怠 挑战性压力源 阻碍性压力源 应对方式 心理弹性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体育消费对体育产业发展的驱动——评《消费与反哺:当代体育产业发展新思路》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菁 侯嵘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I0018-I0018,共1页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的深入推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逐渐成为新时期实现经济增长动能转换、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效推动力。为加快推进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的深入推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逐渐成为新时期实现经济增长动能转换、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效推动力。为加快推进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要求深入激发体育消费内在潜力,充分挖掘体育市场发展活力,构建以消费促生产、强需求优供给的体育经济发展格局。基于此,本文结合新发展格局战略背景,围绕体育消费对体育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探索出良好的体育产业发展路径。由韩志勇著,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的《消费与反哺:当代体育产业发展新思路》一书,深入分析了中国体育产业的组织结构和发展模式,系统讨论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体育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有效建议,为体育产业经济增长提供了有效推动力,具有良好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发展 当代体育 经济管理出版社 经济发展格局 体育消费 内在潜力 驱动作用
下载PDF
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多元协同策略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徐荥 徐焰 +2 位作者 朱琳 廖文辉 蒲毕文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6-111,共6页
以广东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调查数据为依据,构建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广东省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从大到小依次受到“学校条件”“教育制度”“体育课学习”“经济支持”“家长示范”“学生认知”“社区... 以广东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调查数据为依据,构建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广东省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从大到小依次受到“学校条件”“教育制度”“体育课学习”“经济支持”“家长示范”“学生认知”“社区教育”7个潜在因子的影响,潜在因子间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互为补充、互为渗透,形成一个多元协同整体。研究结果显示,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多元协同理论模型成立,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是影响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的2阶潜在因子;“学校教育”对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影响最大;随着年龄增长,学生对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认知趋于下降。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多元协同模型的成立说明学校、家庭、社区多元协同教育模式与结构合理,但在多元协同的基础上要依据地区和年龄的不同进行针对性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与健康教育 中小学生 结构方程模型 广东省
下载PDF
普通高校体育术科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向度:“学—练—赛—评”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罗秋兰 孙军 黄诗萌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64-70,共7页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体育课堂教学中是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重难点。“学—练—赛—评”是体育术科课程教学的基本环节,基于这四个环节的教学过程契合体育术科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体育课堂教学中是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重难点。“学—练—赛—评”是体育术科课程教学的基本环节,基于这四个环节的教学过程契合体育术科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基本模式。通过文献资料、内容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对“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生成的背景与运动逻辑,以及在高校体育术科课程中的适应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与探讨了“学—练—赛—评”教学模式在体育术科课程中的运行机制,研究认为:推进体育术科课程思政建设,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建立体育术科课程思政教学的保障机制;二要加强课程联动与衔接,构建体育学科全课程的协同育人体系;三要提高学科专业素养,强化体育教师的思政意识和育人能力;四要强化评价标准与过程,完善体育术科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术科课程 课程思政 学练赛评 教学模式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校园传统体育文化再生产的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高佳佳 韩会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51,共8页
校园传统体育是在粤港澳大湾区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少年文化认同感的重要途径。基于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在传统体育进校园和“双减”政策背景下,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以广州市、深圳市、香港特别行政... 校园传统体育是在粤港澳大湾区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少年文化认同感的重要途径。基于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在传统体育进校园和“双减”政策背景下,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以广州市、深圳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校园传统体育活动为案例,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校园传统体育文化再生产的过程、动力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校园传统体育在现代语境下的文化再生产呈现形式体现为作为符号、融入教育、形成组织、成为资源、利用文化遗产。在这些形式背后,国家和地方政策、短视频平台、校园体育文化空间构成的外在推力,体育教师推动、学生意识觉醒和家长积极配合组成的内在动力,以及这些动力内在运行组成的动力机制共同作用,使校园传统体育文化再生产得以实现,为粤港澳大湾区传统体育进校园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校园传统体育 文化再生产 动力机制 “双减”政策
下载PDF
卓越体育教师职前培养的现实困境和突破策略 被引量:2
8
作者 任雅琴 吴劲松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62,共7页
卓越体育教师培养是体育教师教育大势所趋,卓越体育教师职前培养是卓越体育教师成长至关重要的阶段。探析我国高等院校卓越体育教师职前培养取向宽泛化和同质化倾向、协同培养主体模糊化、课程设置和结构失衡、培养效果质量监督和评测... 卓越体育教师培养是体育教师教育大势所趋,卓越体育教师职前培养是卓越体育教师成长至关重要的阶段。探析我国高等院校卓越体育教师职前培养取向宽泛化和同质化倾向、协同培养主体模糊化、课程设置和结构失衡、培养效果质量监督和评测延滞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认为,明确培养取向的“卓越化”期许、构建“四位一体”协同培养新范式、建立模块化的课程网络体系、建设卓越体育教师职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是突破卓越体育教师职前培养困境的有效策略,有利于促进“四有好老师”标准的践行,为我国高等院校全面推进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 体育教师职前培养 卓越体育教师标准 卓越体育教师培养标准
下载PDF
简论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9
作者 付海燕 《青少年体育》 2018年第9期42-43,27,共3页
中国共产党第19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年10月27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交流学习19大会议精神中强调:“要在党的旗帜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中国共产党第19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年10月27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交流学习19大会议精神中强调:“要在党的旗帜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怎样让人民满意?笔者认为教育要突出实用主义功能,让学生真正获得益处,实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与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教学 大学生 高校体育 社会主义建设者 简论 党的教育方针 全国代表大会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计量分析体育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发展进程
10
作者 李文敏 黎东宇 +4 位作者 方强 谢雨宏 吕汶婷 周超慧 杨泽臣 《湖北体育科技》 2023年第3期224-229,共6页
将课程思政的教育优化路径贯彻在体育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促使体育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方向与要求,把身体素质培育和思政“五育并举”协同构筑。运用文献计量法和文献分析法,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我国体育课程思政进行研究。... 将课程思政的教育优化路径贯彻在体育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促使体育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方向与要求,把身体素质培育和思政“五育并举”协同构筑。运用文献计量法和文献分析法,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我国体育课程思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体育课程思政可分3个阶段:萌芽期(2015年以前)、起步和发展初期(2016~2019年)和全面发展期(2021年以后);高产学者群尚未形成,学者间和研究机构间合作较少;研究机构主要为高校的体育类二级学院;体育课程思政研究主要有体育课程、课程思政、思政教育、体育教学、立德树人5个主题方向;研究内容受政策导向明显;体育课程思政发展对策研究较多,基础理论研究还未成熟。在国内“宜融则融”与“能融则融”工作思路指引下,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将深度融合方向发展,将来体育课程思政研究仍占主流,新内容、新思路与新形式是研究重点,应重视体教融合的推动力,应用多角度和多方法结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程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 思政教育
下载PDF
民俗民间体育文化在中小学传承的价值和策略——以雷州为例 被引量:11
11
作者 姚琼 张懿 马晓伟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7-102,共6页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以雷州民俗民间体育文化为例,探讨中小学传承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价值和策略。主要结论:学校体育,尤其是体育课堂教学具有计划性、规范性和教育性,对民族、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以雷州民俗民间体育文化为例,探讨中小学传承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价值和策略。主要结论:学校体育,尤其是体育课堂教学具有计划性、规范性和教育性,对民族、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雷州民俗民间体育的发展困境,建议强化责任教育,将民俗民间体育文化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之中;挖掘整理民俗民间体育项目,编写不同学段的《雷州民俗民间体育》教材;建立完善的师资培训体系,提升体育教师的执教能力;拓展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播路径,提高雷州体育文化在学生群体的知名度;加大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优化民俗民间体育的发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民俗民间体育 文化传承 中小学 雷州
下载PDF
精准扶贫视阈下广东省贫困县学校体育发展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徐荥 徐焰 +1 位作者 蒲毕文 廖文辉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9-124,共6页
对广东省政府划定的"13个省级重点扶贫特困县"之中的11个县的66所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得到改善,但区域不平衡,浪费与紧缺现象并存;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困难,体育课教学质量不高... 对广东省政府划定的"13个省级重点扶贫特困县"之中的11个县的66所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得到改善,但区域不平衡,浪费与紧缺现象并存;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困难,体育课教学质量不高;体育教师紧缺的问题得到局部缓解,但城乡结构性缺编严重,职称结构不合理与晋升难并存、职业前景悲观造成体育教师队伍不稳定;喜欢体育课、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例均高于全国和广东省非贫困县学生。广东省贫困县或非贫困县学生睡眠时间小于教育部的规定值及全国学生平均值。在广东省开展精准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厘清贫困县学校体育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广东省贫困县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精准定位、精准识别及采取精准措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精准扶贫 贫困县 广东省
下载PDF
体育院系术科专项学生学业成就动机对技术学习投入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成波锦 陈鹏 陈宇晟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96-106,共11页
为检验体育院系术科专项学生学业成就动机与技术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及自我效能感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依据自我效能感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广东省部分高校体育院系768名专项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和技术学习... 为检验体育院系术科专项学生学业成就动机与技术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及自我效能感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依据自我效能感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广东省部分高校体育院系768名专项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和技术学习投入进行测量,运用相关、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等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①学业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和技术学习投入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②学业成就动机正向影响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正向影响技术学习投入,并且自我效能感在学业成就动机和技术学习投入间起完全中介作用;③学业成就动机和技术学习投入维度的得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而自我效能感得分不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学业成就动机得分高于女生,但男生的技术学习投入得分却低于女生;④学业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和技术学习投入的维度得分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自我效能感和技术学习投入的维度得分高于运动训练专业学生,但其学业成就动机得分低于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认为体育院系术科专项学生学业成就动机不是直接影响其技术学习投入,而是通过自我效能感的强化才会更稳定、持久地影响技术学习投入;树立目标、榜样和情感激励、建立正确的归因方式、合理转换外部动机、优化动机结构以及积累成功体验等,有助于直接或间接改善体育院系术科专项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上进心缺乏、成就动机和技术学习投入不足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业成就动机 自我效能感 技术学习投入 体育院系
下载PDF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 被引量:10
14
作者 付海燕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年第8期48-49,共2页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不仅为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要求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进一步推动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之需求,文章从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体...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不仅为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要求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进一步推动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之需求,文章从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体育健康理论知识渗透、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促进体育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普通高校 终身体育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提升青少年体育素养的传播策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付海燕 《铜仁学院学报》 2018年第8期123-128,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法,结合当前媒体生态环境变化对话语方式和社会舆论引导改变的现实,即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强化青少年体育认知感以及融合媒介多元传播倡导体育健身理念,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来探究提升青少年体育精...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法,结合当前媒体生态环境变化对话语方式和社会舆论引导改变的现实,即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强化青少年体育认知感以及融合媒介多元传播倡导体育健身理念,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来探究提升青少年体育精神文化素养的传播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生态环境 主流媒体 新媒体 体育素养 青少年
下载PDF
“后现代”视域下体育传播特征解析
16
作者 李涛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6-58,63,共4页
"后现代"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思潮,已经渗透到当代大众文化的不同主题之中,而体育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在其传播的过程中亦受到"后现代"思想大潮的影响。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后现代"视域下体育传播的狂... "后现代"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思潮,已经渗透到当代大众文化的不同主题之中,而体育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在其传播的过程中亦受到"后现代"思想大潮的影响。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后现代"视域下体育传播的狂欢化、媒介奇观、视觉文化等主要特征进行了思辨和解析。当代体育传播的狂欢化体现在大众性、无等级性和仪式性;媒介奇观既体现了体育自身的力与美,也打造了以女性为消费符号的情欲奇观和体育明星奇观;视觉文化体现出多视点、超视角、时空转移的方式,形成令人瞩目的文化传播镜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体育传播 狂欢 猎奇 视觉文化
下载PDF
泛在化学习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瓶颈与破解路径
17
作者 李涛 廖子龙 雷婷 《体育师友》 2022年第4期6-8,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在U-Learning(泛在学习)引领教育领域新潮流的背景下,通过将其融入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改良的新契机,从教师、学生及家长等层面探究泛在化学习融入中小学体育教育现存的困境,并提出与之匹配的实现...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在U-Learning(泛在学习)引领教育领域新潮流的背景下,通过将其融入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改良的新契机,从教师、学生及家长等层面探究泛在化学习融入中小学体育教育现存的困境,并提出与之匹配的实现路径。研究结果从以下三个层面指出问题:课程资源不够多元化,中小学学生进行泛在学习的课程资源缺乏;教学资源结构按部就班,无法依据学生兴趣有效进行个性化学习;家长“工作繁忙”没时间监督,学生学习质量及效率无法得到保障。提出解决方案:充分将体育文化资源与体育课堂进行融合,促进课程资源多元化发展;教学资源结构及时更新,依据学生兴趣合理安排体育活动时间;家校合作促进家长的“有效”陪伴,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及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在化学习 中小学 体育教育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女性运动健康促进策略的中间路径--“亲子体育”的行动与反思 被引量:4
18
作者 熊欢 温朋飞 杨慧芸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22,共11页
针对我国女性运动健身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设计实施“亲子体育”行动研究,旨在消解已婚已育女性在体育参与中面临的家庭结构性障碍,促进女性运动健康。从微观和实操层面对女性参与者健身过程进行记录、反思、调整,发现“亲子体育”在... 针对我国女性运动健身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设计实施“亲子体育”行动研究,旨在消解已婚已育女性在体育参与中面临的家庭结构性障碍,促进女性运动健康。从微观和实操层面对女性参与者健身过程进行记录、反思、调整,发现“亲子体育”在现有社会条件和性别秩序下可有效促进女性的体育参与,不仅能协调女性自我发展需求与家庭角色间的矛盾,将女性体育参与的家庭结构性束缚转化为结构性支持,还能改变女性对体育的认知,促进健康运动行为的代际传递。虽然“亲子体育”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女性的社会角色,也无法完全扫清女性体育参与的障碍,但在现有社会文化制度下其是一种有效的女性运动健康促进的改良措施和中间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子体育 女性 健康促进 代际传递 行动研究
下载PDF
新中国体育课程指导性文件的历史沿革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宋宗佩 韩凤月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2-105,共4页
新中国体育课程指导性文件的推行为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为学校体育的繁荣发展,为体育强国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运用历史研究、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新中国体育课程指导性文件的历史沿革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从体育教学大... 新中国体育课程指导性文件的推行为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为学校体育的繁荣发展,为体育强国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运用历史研究、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新中国体育课程指导性文件的历史沿革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从体育教学大纲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课程指导性文件的理念走过了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从增强体质、发展素质到培育核心素养的发展历程。未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体育课程指导性文件的推行,需要加强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的培育、丰富课程资源并遵从素养达成的内在逻辑,以谋取体育课程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程指导性文件 体育核心素养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体育教学大纲
下载PDF
幼儿体育活动“热身操”创编新视角:由“模型”学习转向“模式”学习 被引量:3
20
作者 梁坤 马欣悦 韩会君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3-109,共7页
以"模型"学习与"模式"学习概念辨析为基础,基于时间、空间和内容维度构建幼儿体育活动"热身操"创编过程中幼儿观察模仿学习的三维阶段模型,探讨由"模型"学习转向"模式"学习的教育价... 以"模型"学习与"模式"学习概念辨析为基础,基于时间、空间和内容维度构建幼儿体育活动"热身操"创编过程中幼儿观察模仿学习的三维阶段模型,探讨由"模型"学习转向"模式"学习的教育价值,阐述幼儿动作学习由形似模仿的观察模仿学习阶段逐渐向神似模仿的探究创造学习阶段和超模仿的问题解决学习阶段过渡的内在机制。在此过程中教师由主动示范者转变为主动示范者和精明引导者,幼儿由被动模仿者转变为自觉模仿者和主动创造者。"模型"学习转向"模式"学习促使幼儿动作学习由低层次的"模型"学习向高层次的"模式"学习过渡,推动幼儿从被动的观察模仿学习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创造学习者,直至成为问题解决学习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体育活动 热身操 “模型”学习 “模式”学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