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等级评审中口腔门诊感染控制达标的体会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浪 段建民 《广东牙病防治》 2014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口腔科门诊感染控制与管理的有效措施,提高口腔科感染管理水平。方法口腔科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加强全体医务人员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加大投入,做好场地改造和仪器设备等硬件配置;制定感染控制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并组织实... 目的探讨医院口腔科门诊感染控制与管理的有效措施,提高口腔科感染管理水平。方法口腔科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加强全体医务人员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加大投入,做好场地改造和仪器设备等硬件配置;制定感染控制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并组织实施;落实定期检查制度和追责制度。结果口腔科的感染控制与管理逐渐规范化,全科医护人员对感染控制重要性的认识提高,防护意识明显加强,重新重视工作中易被忽视的细节,修正认识误区,提高了实际工作中感染控制的能力,从而确保口腔科门诊感控在军队等级医院评审中达标。结论在配备良好的感染控制硬件的基础上,通过严格的制度化管理,执行规范的工作流程,以及不断强化全体医护人员感染控制知识和感染控制意识,可以提高口腔科门诊感染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科门诊 医院感染控制 管理措施
下载PDF
口腔科首诊治疗破伤风2例体会
2
作者 肖成英 朱光第 《广东牙病防治》 2001年第3期213-213,共1页
关键词 口腔科 首诊 治疗 破伤风
下载PDF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下颌前突口腔功能间隙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匡威 段建民 +7 位作者 汪维健 谭家莉 王桥 李潇 何黎升 商洪涛 赵晋龙 刘彦普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7期992-994,共3页
目的: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下颌前突病例,随着关系的改变,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5例骨性下颌前突病例,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观察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改变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20例骨性下... 目的: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下颌前突病例,随着关系的改变,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5例骨性下颌前突病例,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观察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改变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20例骨性下颌前突患者观察期内不经任何治疗,作为对照组,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t检验。结果:术后较术前口腔功能间隙测量值减小(P<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前口腔功能间隙面积实验组和对照组无差异(P>0.05),术后实验组口腔功能间隙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口腔功能间隙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下颌前突可使口腔功能间隙明显减小,术后应防止发生舌咽功能紊乱,并防止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骨性下颌前突:口腔功能间隙
下载PDF
缓释型氟尿嘧啶局部植入治疗口腔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汪维健 匡威 +3 位作者 李洪涛 王桥 段建民 施海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第6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癌局部植入缓释型氟尿嘧啶间质化疗加手术及全身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间质化疗组:22例患者实施口腔鳞癌根治手术及全身静脉化疗,术前在癌灶内及癌灶周边植入缓释型氟尿嘧啶间质化疗药物,平均用药剂量为300mg;对照组18... 目的探讨口腔癌局部植入缓释型氟尿嘧啶间质化疗加手术及全身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间质化疗组:22例患者实施口腔鳞癌根治手术及全身静脉化疗,术前在癌灶内及癌灶周边植入缓释型氟尿嘧啶间质化疗药物,平均用药剂量为300mg;对照组18例为手术结合全身静脉化疗患者。两组均随访36个月,比较其术后复发率以及各种化疗毒副反应。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访观察的患者中,间质化疗组术后24、36个月的复发率低于静脉化疗组(P<0.05),且其毒副反应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术切除+全身化疗结合局部癌灶植入缓释氟尿嘧啶间质化疗药物,可以提高肿瘤局部化疗药物的浓度,延长作用时间,在不增加毒副反应的同时提高疗效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间质化疗 缓释
下载PDF
锥形束CT在口腔种植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金柱坤 李潇 《医学综述》 2012年第9期1400-1402,共3页
口腔种植术由于有较高的成功率,已成为牙齿缺失修复的一种常规方法。新型的口腔放射学检查技术能使临床医师精确地评估种植区域的颌骨结构和制订准确的术前计划。与传统的医用CT相比,锥形束CT具有许多潜在的优势,例如辐射剂量的降低、... 口腔种植术由于有较高的成功率,已成为牙齿缺失修复的一种常规方法。新型的口腔放射学检查技术能使临床医师精确地评估种植区域的颌骨结构和制订准确的术前计划。与传统的医用CT相比,锥形束CT具有许多潜在的优势,例如辐射剂量的降低、高分辨率、较少的伪影等。近年来,锥形束CT在口腔种植学的植入计划、模拟计划及手术导板制作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就锥形束CT在口腔种植学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种植牙科学 种植计划 模拟计划
下载PDF
颅颌弹性绷带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3
6
作者 黄稳静 王石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9期1036-1036,共1页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 颅颌弹性绷带 临床观察 口腔护理 手术切口护理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口腔矫治器治疗
7
作者 李潇 汪维健 戴威林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7-588,共2页
目的:探讨口腔矫治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治疗效果。方法:11例经多导睡眠图监测确诊OSAS的患者,用德国EBKODENT器材制作可调节型的软塑料口腔矫治器(OA),患者佩戴2~3个月后复查,了解患者的自觉症状,并再次进行多导睡眠... 目的:探讨口腔矫治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治疗效果。方法:11例经多导睡眠图监测确诊OSAS的患者,用德国EBKODENT器材制作可调节型的软塑料口腔矫治器(OA),患者佩戴2~3个月后复查,了解患者的自觉症状,并再次进行多导睡眠图监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睡眠结构以及呼吸情况的各项指标。结果:11例患者均感到夜间睡眠质量明显提高。患者的呼吸暂停时间和低通气时间在睡眠时间中所占的比例有明显下降,呼吸暂停指数和低通气指数也显著降低;而最低血氧饱和度和平均血氧饱和度则显著增高。患者的睡眠结构以及呼吸情况的各项指标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OA对于轻中度的OSAS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口腔矫治器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谢明杰 李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17-1221,共5页
3D打印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首先应用于工程领域,随后被推广到医学领域。起初,3D打印技术主要应用于医用植入物如人工骨关节以及假体;随着技术的发展,3D打印技术在逐渐向打印具有生物活性的组织器官如血管、皮肤和内耳等方向发展。在口... 3D打印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首先应用于工程领域,随后被推广到医学领域。起初,3D打印技术主要应用于医用植入物如人工骨关节以及假体;随着技术的发展,3D打印技术在逐渐向打印具有生物活性的组织器官如血管、皮肤和内耳等方向发展。在口腔医学领域,3D打印技术以其独有的优势逐渐应用于口腔种植和口腔修复。文章重点对3D打印技术的基本步骤、3D打印技术在口腔种植、口腔修复的应用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数字化技术 口腔种植 口腔修复
下载PDF
影响3D打印的口腔修复体精密度的因素 被引量:3
9
作者 谢明杰 李潇 《口腔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860-864,共5页
3D打印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它首先应用于工程领域,随后被推广到医学领域。在口腔修复领域,3D打印技术使口腔修复体在精密度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该文对临床上影响3D打印修复体精密度的因素进行综述,以便3D打印技术更好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数字化印模 精密度 口腔修复
下载PDF
沙利度胺联合白芍总苷治疗白塞病黏膜损害的疗效及其对TLR2、TLR4mRNA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董子翱 马军利 +1 位作者 谈珺 李斯瀚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279-281,共3页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白芍总苷对老年人白塞病黏膜损害的疗效及对血MDMs中TLR2、TLR 4m R NA的影响。方法:收集42例白塞病患者,入组条件:临床诊断白塞病,年龄≥60岁,不累及重要内脏器官的损害;予沙利度胺50mg 1/晚联合白芍总苷0.6g/次...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白芍总苷对老年人白塞病黏膜损害的疗效及对血MDMs中TLR2、TLR 4m R NA的影响。方法:收集42例白塞病患者,入组条件:临床诊断白塞病,年龄≥60岁,不累及重要内脏器官的损害;予沙利度胺50mg 1/晚联合白芍总苷0.6g/次,3/日,疗程6周,观察治疗效果并采用R T-PCR检测治疗前后TLR 2、TLR 4m R NA变化。结果:42例完全缓解(在治疗期间无口腔及外生殖器溃疡),治疗后BD患者MDMs中TLR2和TLR4 m RNA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白芍总苷对老年人白塞病的黏膜损害治疗有效,可能通过调节TLR2、TLR4m RNA的表达达到治疗白塞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病 沙利度胺 白芍总苷 TOLL样受体
下载PDF
口腔粘膜扁平苔藓65例分析
11
作者 张元坚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1年第2期36-37,共2页
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口腔粘膜扁平苔藓发病率愈来愈高,已成为口腔粘膜病中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我科自1978年以来收治80余例,现将资料较完整的65例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65例中男22例,女43例,男∶女=1∶1.95,与国外资料相符。
关键词 口腔粘膜病 扁平苔藓 病因
下载PDF
骨内牙种植体在牙缺失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桥 段建民 +1 位作者 牛书铭 李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骨内牙种植体的适应证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94例患者的157个骨内牙种植体进行4个月~8年的临床观察,根据种植体的分布情况了解种植牙适应证的变化。通过对种植体周软组织状况、种植体动度、种植体周骨吸收情况及抗旋转扭... 目的回顾分析骨内牙种植体的适应证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94例患者的157个骨内牙种植体进行4个月~8年的临床观察,根据种植体的分布情况了解种植牙适应证的变化。通过对种植体周软组织状况、种植体动度、种植体周骨吸收情况及抗旋转扭力的检查,评价其骨整合成功率和修复成功率。结果有7.6%和25.5%的骨内牙种植体分别用于修复全颌缺失和游离端缺失,66.9%用于修复非游离端缺失。种植后初期骨整合成功率达98.1%,修复后5年种植成功率为93.8%。种植体初期稳定性<10N.cm者与≥10N.cm者相比种植成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骨内牙种植体是临床上修复各种类型缺牙的理想手段之一,成功率高,初期稳定性对于提高种植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骨内 牙缺失 骨整合 牙修复体
下载PDF
基于螺旋CT对68例中国人下颌神经管的位置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金柱坤 李潇 杨凯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5-499,共5页
目的:利用64排螺旋CT分析下颌神经管与下颌骨的位置关系。方法:收集68例中国人下颌骨64排螺旋CT扫描的数据,将其导入Simplant软件中,测量下颌神经管的位置。结果:下颌神经管上缘至牙槽嵴顶的平均距离为(15.9±2.5)mm~(18.4±2.... 目的:利用64排螺旋CT分析下颌神经管与下颌骨的位置关系。方法:收集68例中国人下颌骨64排螺旋CT扫描的数据,将其导入Simplant软件中,测量下颌神经管的位置。结果:下颌神经管上缘至牙槽嵴顶的平均距离为(15.9±2.5)mm~(18.4±2.3)mm,由后向前逐步增加。下颌神经管下缘至下颌骨下缘的平均距离在颏孔后部区域为(8.7±1.4)mm~(9.0±1.1)mm,在颏孔前部区域距离为(9.9±1.1)mm~(10.9±1.3)mm。颏孔上缘至牙槽嵴顶的平均距离为(13.0±1.8)mm,颏孔下缘至下颌骨下缘的平均距离为(15.5±1.5)mm。颏管的出现率为83.1%,颏管向后、上、外方走行,终止于颏孔。结论:下颌神经管至下颌骨下缘的距离在颏孔后部区域较为恒定,而在颏孔前部区域逐渐增大。中国人颏孔的位置及颏管的长度具有一定的变异性,且颏管的出现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三维重建 下颌神经管 颏孔 颏管
下载PDF
桩核冠修复不同缺损程度后牙残冠的疗效 被引量:8
14
作者 段建民 李洪涛 +1 位作者 李斯翰 谈珺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77-480,共4页
目的:观察桩核冠修复后牙不同缺损程度残冠的疗效。方法:根据牙冠缺损程度(残存洞壁数)将后牙残冠分为4类,随访观察226个后牙残冠桩核冠修复的疗效。结果:226个后牙残冠治疗后,随访观察3~7年,随访到201个,其中成功190个(成功率94... 目的:观察桩核冠修复后牙不同缺损程度残冠的疗效。方法:根据牙冠缺损程度(残存洞壁数)将后牙残冠分为4类,随访观察226个后牙残冠桩核冠修复的疗效。结果:226个后牙残冠治疗后,随访观察3~7年,随访到201个,其中成功190个(成功率94.5%),失败11个;在4类缺损后牙残冠中,缺损3洞壁的Ⅲ类残冠成功率(83.9%)明显低于缺损1、2和4洞壁的Ⅰ、Ⅱ、Ⅳ类残冠;在Ⅲ类残冠中树脂桩核和纤维桩核修复的疗效略好于金属铸造桩核,前磨牙桩核冠修复的疗效略好于磨牙,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后牙残冠的桩核冠修复疗效与其缺损洞壁数目有关,残存1洞壁并丧失完整肩领结构的Ⅲ类残冠修复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冠 分类 桩核冠 修复
下载PDF
前牙残冠、残根的定义与缺损程度分类的探讨 被引量:7
15
作者 段建民 李斯翰 +1 位作者 吴磊 汪维健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665-668,664,共5页
本文根据离体牙生物力学实验研究结果以及残冠、残根临床疗效评价的客观需要对前牙残冠、残根进行了新的定义和缺损程度分类。分别根据牙冠缺损面积以及龈上残留健康牙体组织高度将残冠、残根进行定义和分类:牙冠1/2≤牙冠缺损面积<... 本文根据离体牙生物力学实验研究结果以及残冠、残根临床疗效评价的客观需要对前牙残冠、残根进行了新的定义和缺损程度分类。分别根据牙冠缺损面积以及龈上残留健康牙体组织高度将残冠、残根进行定义和分类:牙冠1/2≤牙冠缺损面积<牙冠2/3的前牙定义为残冠,牙冠缺损面积≥2/3的前牙定义为残根。然后,根据残留牙面肩领高度将前牙残冠缺损程度分为2类(Ⅰ、Ⅱ类),将前牙残根缺损程度分为5类(Ⅰ、Ⅱ、Ⅲ、Ⅳ、Ⅴ类)。对前牙残冠、残根进行定义和缺损程度分类便于客观评定其牙体缺损程度,指导医师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和修复材料,并为预测和评估修复疗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 残冠 残根 定义 缺损程度 分类
下载PDF
军事训练及运动伤所致上颌前牙冠折的即刻再接疗效 被引量:8
16
作者 段建民 李洪涛 +1 位作者 匡威 谭家莉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37-540,共4页
目的:观察军事训练及运动伤所致上颌前牙冠折即刻再接的疗效;方法:对军事训练和运动中牙冠折断的34个中切牙和2个侧切牙采用树脂粘结或(和)髓室桩钉辅助固位技术即刻再接上颌前牙折断的牙冠,随访观察1~5年。结果:上颌前牙冠折即刻再接... 目的:观察军事训练及运动伤所致上颌前牙冠折即刻再接的疗效;方法:对军事训练和运动中牙冠折断的34个中切牙和2个侧切牙采用树脂粘结或(和)髓室桩钉辅助固位技术即刻再接上颌前牙折断的牙冠,随访观察1~5年。结果:上颌前牙冠折即刻再接的累计成功率为66.7%(24/36),其中,冠颈1/3以下为100%(8/8),冠颈1/3以上为57.1%(16/28)。自切缘向根舌侧斜折再接的成功率100%(10/10),横折及自切缘向根唇侧斜折的成功率53.8%(14/26)。采用唇侧贴面和髓室固位再接的成功率93.8%(15/16),根管桩固位的牙齿成功率42.1%(8/19)。牙冠未完全萌出年轻恒牙断冠再接的成功率92.9%(13/14),牙冠完全萌出的恒牙成功率50%(11/22)。结论:即刻再接是治疗上颌前牙冠折的一种快捷有效的过渡性修复方法,唇侧贴面或髓室固位可以提高断冠再接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训练 牙冠折 即刻再接
下载PDF
派丽奥用于窦道型难治性根尖周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7
17
作者 王桥 段建民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524-526,共3页
目的:观察派丽奥根管封药治疗窦道型难治性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129例窦道型难治性根尖周炎病人,随机均分为3组:实验(A)组采用派丽奥根管内封药,对照(B、C)组分别采用Vitapex和甲醛甲酚(FC)根管内封药,观察封药后效果。结果:A组有效率8... 目的:观察派丽奥根管封药治疗窦道型难治性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129例窦道型难治性根尖周炎病人,随机均分为3组:实验(A)组采用派丽奥根管内封药,对照(B、C)组分别采用Vitapex和甲醛甲酚(FC)根管内封药,观察封药后效果。结果:A组有效率83.72%;B组有效率81.40%;C组有效率13.95%。A、B组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A、B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派丽奥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窦道型难治性根尖周炎的根管消毒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周炎 派丽奥 VITAPEX 甲醛甲酚 根管消毒
下载PDF
miR-146a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匡威 谭家莉 +3 位作者 张红梅 段建民 汪维健 李潇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1年第5期413-416,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miR-146a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贴壁法分离培养小鼠BMSC,检测成骨分化早期标志物Runx 2的变化,观察BMSC体外成骨分化,利用miRNA特异性的聚合酶链式反应(miRNAspecific qPCR)观察miR-146a... 目的探讨miR-146a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贴壁法分离培养小鼠BMSC,检测成骨分化早期标志物Runx 2的变化,观察BMSC体外成骨分化,利用miRNA特异性的聚合酶链式反应(miRNAspecific qPCR)观察miR-146a的变化情况,并干预miR-146a表达,明确miR-146a对BMSC成骨分化的调控作用。结果成功建立了稳定的BMSC体外培养体系,该细胞能够成功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在成骨诱导培养条件下,随着成骨分化,miR-146a水平降低,过表达miR-146a,成骨分化早期标志分子Runx 2表达降低;转染miR-146a拮抗体antago-miR-146a可以补救Runx 2表达的降低。结论 miR-146a负向调控BMSC成骨分化,拮抗miR-146a可以补救BMSC成骨分化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MIR-146A RUNX2
原文传递
后牙残冠、残根的定义与缺损程度分类的探讨 被引量:6
19
作者 段建民 李洪涛 谈珺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86-591,共6页
本文根据离体牙生物力学实验研究结果以及残冠、残根临床疗效评价的客观需要对目前临床常见的牙体组织缺损——后牙残冠、残根进行了新的定义和缺损程度分类。分别根据牙冠咬合面缺损面积、缺损牙面数目以及牙面残留健康牙体组织高度等... 本文根据离体牙生物力学实验研究结果以及残冠、残根临床疗效评价的客观需要对目前临床常见的牙体组织缺损——后牙残冠、残根进行了新的定义和缺损程度分类。分别根据牙冠咬合面缺损面积、缺损牙面数目以及牙面残留健康牙体组织高度等将残冠、残根进行定义和分类。将后牙咬合面缺损面积达到5/9的牙冠定义为残冠,将咬合面完全缺损且4个牙面中有1个牙面龈上残存健康牙体组织不足2 mm的残冠定义为残根。然后,再按缺损牙面分别将残冠、残根分为4类(Ⅰ、Ⅱ、Ⅲ、Ⅳ类)。对后牙残冠、残根进行定义和缺损程度分类便于客观地评定残冠、残根牙体缺损程度,提高其临床疗效评估的科学性,指导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和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冠 残根 定义 缺损程度 分类
下载PDF
c-myc反义寡核苷酸对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石光 司徒镇强 +1 位作者 吴军正 刘斌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91-393,共3页
目的 :探讨 c- myc基因的反义寡核苷酸 (ASODN)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基因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人工合成与 c- myc基因第二外显子翻译起始区序列互补的寡核苷酸 ,处理培养的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 MEC- 1细胞。应用 MTT比色法观察其对细胞增... 目的 :探讨 c- myc基因的反义寡核苷酸 (ASODN)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基因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人工合成与 c- myc基因第二外显子翻译起始区序列互补的寡核苷酸 ,处理培养的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 MEC- 1细胞。应用 MTT比色法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C- MYC蛋白的表达。结果 :c- myc反义寡核苷酸能抑制粘液表皮样癌 MEC- 1细胞的增殖 ,抑制作用具有浓度及时间依赖性。 5 0 %抑制浓度 (IC5 0 )为 8.2 μmol/ L。用浓度为 10 μmol/ L 的 c- myc ASODN处理 72 h,对 MEC- 1细胞的抑制率达 5 9%。c- myc ASODN抑制 MEC- 1细胞从 G1 期进入 S期 ;并能抑制 C- MYC蛋白的表达。结论 :c- myc反义寡核苷酸对粘液表皮样癌 M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液表皮样癌 MYC基因 反义寡核苷酸 抑制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