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成像的信噪比:计量方法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
作者 彭光明 黄新华 +1 位作者 周文化 李乐红 《影像技术》 CAS 1997年第4期22-24,共3页
在临床上研究不同的MRI扫描技术时,必须要用信噪比这个参数来对图像的成像质量进行评价。最大限度地提高信噪比能有效地改善图像质量。本文描述了信噪比的常用计量方法及在临床磁共振成像扫描中选择不同的参数对信噪比的影响。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MRI 信噪比 质量保证
下载PDF
空间记忆广度的脑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韩立新 吴永明 +2 位作者 郑金龙 张增强 舒斯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30-334,共5页
目的本实验拟通过功能磁共振研究参与正常人空间记忆广度任务的脑功能区和特点。方法10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进行一项空间记忆广度任务作业的同时进行脑功能磁共振扫描,实验采用组块设计,实验任务与对照任务交替进行,数据采用SPM99软件进... 目的本实验拟通过功能磁共振研究参与正常人空间记忆广度任务的脑功能区和特点。方法10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进行一项空间记忆广度任务作业的同时进行脑功能磁共振扫描,实验采用组块设计,实验任务与对照任务交替进行,数据采用SPM99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区定位。结果当统计阈值设定为P(0.0001时,被试者的双侧Brodmann区(Brodmann area,BA)6区(额中下回)、右BA9区(额中下回)、左额下回BA47区、双侧顶叶BA7区(楔前叶、顶上小叶)、双侧顶叶BA40区(缘上回),右枕叶BA18、19区、右海马回BA30区、左枕颞交界处BA37区、双侧顶叶中央后回BA3区、左顶叶中央后回BA2区、右中央前回BA4区及左中脑黑质、右小脑均有激活,以顶叶的激活最为显著,其次为额叶、枕叶,其中额叶的BA9区和枕叶的BA18、19区及海马回、小脑的激活有极其明显的右侧半球优势;当统计阈值设定为P(0.001时,脑激活区增加了右前扣带回BA25区,右侧额下回BA47区、左额叶BA9区,左侧枕叶BA17、18、19区及右屏状核,左丘脑侧后核。结论与空间记忆广度有关的主要脑区有BA9、6、7、40、19区和海马回、小脑。它们在进行短时空间记忆任务时所起的作用不同。通过fMRI的研究,揭示了大脑进行空间信息的处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记忆 短时记忆 功能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功能磁共振成像分析多语者的母语语言区 被引量:2
3
作者 韩立新 翟洪昌 李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4337-4339,共3页
目的:观察多语者用母语识别汉字时,脑语言区的活动变化。方法:实验于2006-10/12在解放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磁共振室完成。①18名母语为广州话的大学生,用广州话对汉语单音节实物名词进行默读,在完成词汇默读过程中,进行功能成像扫描。②... 目的:观察多语者用母语识别汉字时,脑语言区的活动变化。方法:实验于2006-10/12在解放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磁共振室完成。①18名母语为广州话的大学生,用广州话对汉语单音节实物名词进行默读,在完成词汇默读过程中,进行功能成像扫描。②设计:Block设计,每个字呈现1500ms,注释点“+”1500ms。③扫描方法:应用Siemens Sonata1.5T超导型磁共振仪进行扫描,首先进行全脑轴位T1WI扫描,然后在其进行记忆任务及对照任务时采集其血氧水平依赖性信号,采用的是梯度回波结合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技术。④评估:用统计软件AFNI2004版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脑的激活阈值为0.05水平,并激活脑区与以往单一语言者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8名被试的数据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呈现名次默读任务时,18名被试结果平均后,相对于基线条件,在左侧额叶下部,即Broca区(BA47)出现激活,比单一母语者激活面积小;此外左额叶BA6,右额前回下部,左侧颞回上部,右枕叶BA31激活,其他脑区未表现出显著激活。结论:①汉字的处理主要与左侧大脑半球有关,多语者在语言区左额叶的激活较单一语言者弱化。②多语者与语音有关的左侧颞回活动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认知 双语 母语 功能磁共振
下载PDF
核磁共振动态扫描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芳 韩立新 曹惠霞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年第21期47-49,共3页
目的:总结提高核磁共振动态扫描患者检查质量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597例患者实施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的全方位护理,不但可以使核磁共振动态扫描检查得以顺利进行,而且有利于提高图像质量和效果以及检查速度。结果:595例患者顺利... 目的:总结提高核磁共振动态扫描患者检查质量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597例患者实施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的全方位护理,不但可以使核磁共振动态扫描检查得以顺利进行,而且有利于提高图像质量和效果以及检查速度。结果:595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2例患者因液体渗漏未能完成检查。结论:对患者实施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全程护理,有助于提高核磁共振动态扫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动态扫描 穿刺针 高压注射器 护理
下载PDF
幽闭恐惧症患者磁共振检查的心理护理 被引量:10
5
作者 付立敏 韩立新 曹惠霞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08年第10期71-71,共1页
总结了幽闭恐惧症患者磁共振检查时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患者因素和知识缺乏3个方面,并提出心理护理对策。认为应用适当的方法能够减轻幽闭恐惧症患者的恐惧心理,使其配合医务人员完成磁共振检查,使患者及家属对医... 总结了幽闭恐惧症患者磁共振检查时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患者因素和知识缺乏3个方面,并提出心理护理对策。认为应用适当的方法能够减轻幽闭恐惧症患者的恐惧心理,使其配合医务人员完成磁共振检查,使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服务感到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检查 幽闭恐惧症 心理护理
下载PDF
非增强磁共振肾动脉成像技术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兰 曹惠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02-2004,共3页
非增强磁共振肾动脉成像技术是一种无创诊断肾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对非增强磁共振肾动脉成像技术的研究背景、成像原理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肾动脉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对比剂
下载PDF
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文拉法辛对健康成人的运动皮质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黎春镛 李映凯 +4 位作者 罗高权 王伶杰 刘雷媛 王俊 刘雁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772-777,共6页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方法,研究文拉法辛对成人大脑运动皮质区基线脑活动变化的影响,探讨该药对健康成...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方法,研究文拉法辛对成人大脑运动皮质区基线脑活动变化的影响,探讨该药对健康成人男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8例健康成年男性,分为组A和组B,组A受试者先服用文拉法辛胶囊1粒/d,连续服用7 d后,停用3 d接着服用7 d的安慰剂1粒/d;组B受试者服药秩序与组A相反。受试者在干预前、服文拉法辛7 d后、及服安慰剂7 d后分别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ALFF)及食指轻叩试验检查,以比较8例受试者在不同阶段的上肢远端运动的灵活性,以及运动皮质区ALFF的改变,并分析运动皮质区存在显著差异脑区的ALFF值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8例入选受试者完成了整个实验过程;文拉法辛胶囊较安慰剂能显著改善受试者食指轻叩的执行能力;与服用安慰剂相比,服用文拉法辛胶囊后健康成人皮质运动区ALFF值升高区域主要位于双侧初级运动区、辅助运动区及双侧顶叶皮质,其中初级运动区的ALFF值的增高与对侧食指轻叩实验的执行能力改善存在正相关(person相关,r左手=0.82,P <0.01;r右手=0.88,P <0.01)。结论文拉法辛胶囊能调节运动皮质区神经元活动的兴奋性,提高运动效率,这为研究文拉法辛胶囊对脑损伤后运动功能的康复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功能重塑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文拉法辛胶囊
下载PDF
多语者第二语言脑加工的功能磁共振成像
8
作者 韩立新 翟洪昌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年第11期1015-1016,共2页
目的研究多语者默读英语时,脑的功能活动。方法12名广州话母语右利手大学生,男7女5,年龄21~22岁。默英语单词,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对作业过程中的被试进行扫描,用AFNI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执行英语单词默读作业时,小脑... 目的研究多语者默读英语时,脑的功能活动。方法12名广州话母语右利手大学生,男7女5,年龄21~22岁。默英语单词,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对作业过程中的被试进行扫描,用AFNI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执行英语单词默读作业时,小脑,右(BA18),右颞叶下部(BA20),左前额叶下部(BA47),左前额叶中部(B10),右豆状核,左前额叶上部(BA9),左前额叶上部(BA6)有明显激活。结果显示,左侧额叶与英语加工有关,右侧颞叶、小脑参与。结论英语加工,多语者布洛卡脑区激活不显著,主要分布在其他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词汇认知 多语者 功能磁共振
原文传递
交叉性失语语言功能重组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伶杰 张洧 +7 位作者 李映凯 刘榴 黎春镛 罗高权 武肖娜 王俊 韩立新 刘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5007-5010,共4页
目的探讨交叉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区的动态重组。方法 8例脑卒中后交叉性失语患者在脑卒中发病后第(7±2)天(T1期)、第(30±7)天(T2期)和第(90±7)天(T3期)分别进行3次语言功能测试和功能磁共振检查,健康对照组仅行1次上述... 目的探讨交叉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区的动态重组。方法 8例脑卒中后交叉性失语患者在脑卒中发病后第(7±2)天(T1期)、第(30±7)天(T2期)和第(90±7)天(T3期)分别进行3次语言功能测试和功能磁共振检查,健康对照组仅行1次上述各项检查。使用xjview软件呈现脑区激活图。结果病例组在T1期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功能障碍,其中以自发语流畅度和命名功能受损最为明显。病例组在单因子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比较中,T1期、T2期和T3期失语指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2.96,P<0.001)。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病例组在T1期、T2期和T3期的失语指数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3期自发语流畅度测试和图片命名测试得分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1.26;P=0.243,0.487)。在进行图片命名时,健康对照组主要表现为左侧语言区激活,同时在双侧额叶中下回、左侧额上回、左侧颞中回、左侧梭状回、双侧枕中回观察到显著激活。而病例组在T1期表现为激活降低的双侧激活模式,其中左侧额下回后部、左侧中央前回、右侧额叶上中回激活较为显著。在T2期和T3期均表现为激活增强偏左的双侧激活模式,但T3期的激活强度高于T2期。T1期至T2期左侧Broca区的激活增加与失语指数的改善呈正相关(r=0.916,P=0.001),而T2期至T3期左侧颞叶上中回的激活增加与失语指数的改善呈正相关(r=0.873,P=0.005)。结论交叉性失语患者主要表现为非流畅性失语,大部分患者的语言功能在发病后3个月逐渐恢复。交叉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区重组主要通过左侧大脑半球语言区的功能上调来实现且上调程度与语言能力改善呈正相关,这表明在交叉性失语患者的语言恢复过程中左侧大脑半球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性失语 功能磁共振 功能重组 失语恢复
下载PDF
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
10
作者 王蔚 陈晓东 +4 位作者 陈炳旭 廖秋林 赖日权 赖续文 韩立新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9例肿瘤均发生于脊髓圆锥、马尾终丝区,典型病理形态为立方形或梭形肿... 目的探讨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9例肿瘤均发生于脊髓圆锥、马尾终丝区,典型病理形态为立方形或梭形肿瘤细胞,以乳头放射状结构排列在血管黏液样间质轴心周围,大量黏液聚集在血管和瘤细胞之间或微囊内,伴血管壁增厚、玻璃样变;瘤细胞大小、形态较一致,核分裂像少见或无。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vimentin及S-100阳性,细胞角蛋白(CK)及上皮膜抗原(EMA)阴性。病人均手术全切,术后辅助放疗2例。6例随访17个月~5年,MRI复查仅1例复发。结论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特征性发病部位、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是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肿瘤全切后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瘤 黏液乳头型 病理学 临床
下载PDF
3.0 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和VIBRANT动态增强在鉴别乳腺腺病与乳腺癌中的价值 被引量:49
11
作者 张丽 韩立新 +3 位作者 曹惠霞 杜渭清 陈耿 王俊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2-346,共5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结合乳腺容积成像(VIBRANT)在鉴别乳腺腺病与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乳腺外科触诊可疑乳腺肿物、乳腺钼靶或乳腺B超检查发现病变但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行乳腺MRI检查。搜集经手术或穿刺活...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结合乳腺容积成像(VIBRANT)在鉴别乳腺腺病与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乳腺外科触诊可疑乳腺肿物、乳腺钼靶或乳腺B超检查发现病变但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行乳腺MRI检查。搜集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91例女性乳腺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年龄20~78岁,平均(44.49±10.80)岁。其中乳腺腺病患者48例,乳腺癌患者43例,回顾性分析两组病变的MR多期动态增强及DWI表现,评价指标包括:强化形态、内部强化特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及表观扩散系数(ADC)。结果乳腺腺病的MRI形态学表现与乳腺癌存在重叠。按照2003年美国放射学会(ACR)提出的针对乳腺MR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对所发现的乳腺病灶进行分析,将病灶分为点状病灶、肿块及非肿块样强化病灶3大类。乳腺腺病表现为肿块样强化共24例,非肿块样强化21例,点状强化3例;乳腺癌MRI表现为肿块样强化共31例,非肿块样强化病变12例。乳腺腺病组平均ADC值为(1.38±0.29)×10^(-3)mm^2/s,乳腺癌组平均ADC值为(1.09±0.31)×10^(-3)mm^2/s,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6,P=0.002)。结论乳腺腺病的动态增强表现与乳腺癌存在重叠,易误诊,DWI有助于病变的定性诊断,尤其对于MRI增强表现为肿块样强化的腺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腺病 乳腺 磁共振 动态增强
原文传递
MRI多征象分析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12
作者 梁绮玲 韩立新 +2 位作者 曹惠霞 杜渭清 崔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9期1351-1354,共4页
目的:评价MRI对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多种征象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128个膝关节的MR图像。全部膝关节均行关节镜检查,其中52个膝关节的ACL损伤,另外76个膝关节的ACL显示完整。在不告知关节镜结果的前... 目的:评价MRI对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多种征象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128个膝关节的MR图像。全部膝关节均行关节镜检查,其中52个膝关节的ACL损伤,另外76个膝关节的ACL显示完整。在不告知关节镜结果的前提条件下,2名影像科医生共同对ACL损伤的5个直接征象和10个间接征象进行评价,意见不一致时协商解决差异。结果:在评价的5个直接征象中,ACL不连续和ACL走行异常具有相对高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在评价的10个间接征象中,大多数具有相对高的特异性和低的敏感性,其中空髁间窝征、Notch征、外侧半月板后角裸露征、PCL指数、冠状面PCL单层显示等征象特异性较高。结论:ACL损伤的直接征象为诊断的主要依据,以ACL不连续和ACL走行异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CL损伤的间接征象具有辅助诊断意义,其中空髁间窝征、Notch征、外侧半月板后角裸露征、PCL指数、冠状面PCL单层显示等征象最具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RI多征象分析诊断半月板桶柄状撕裂 被引量:8
13
作者 梁绮玲 韩立新 +2 位作者 曹惠霞 杜渭清 崔静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6期492-495,共4页
目的探讨MRI多征象分析诊断半月板桶柄状撕裂(BHT)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个经关节镜证实为半月板损伤的膝关节的MR图像,其中42个膝关节为半月板BHT,另42个膝关节为非BHT。观察以下8种征象:双后交叉韧带(PCL)征、半月板翻转征、空领... 目的探讨MRI多征象分析诊断半月板桶柄状撕裂(BHT)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个经关节镜证实为半月板损伤的膝关节的MR图像,其中42个膝关节为半月板BHT,另42个膝关节为非BHT。观察以下8种征象:双后交叉韧带(PCL)征、半月板翻转征、空领结征、领结残破征、后角残破征、厚饼征、碎块内移征及外周残半月板征,分别计算每种征象诊断半月板BHT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结果双PCL征、半月板翻转征、厚饼征、碎块内移征及外周残半月板征具有相对高的特异度,但除碎块内移征及外周残半月板征的敏感度相对高外,其余6种MRI征象的敏感度均较小。结论半月板BHT可有多种MRI表现,碎块内移征与外周残半月板征最具诊断价值,而双PCL征、半月板翻转征及厚饼征特异度较高,这些征象的出现强烈提示半月板B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半月板 胫骨 撕裂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功能区胶质瘤术中应用DTI-FT导航定位和保护锥体束(附13例报告) 被引量:17
14
作者 何黎民 李天栋 +8 位作者 白红民 任晓琳 高寒 韩立新 曹惠霞 施冲 贾富仓 李修往 王伟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研究功能区胶质瘤术中完善而有效的锥体束空间定位和功能保护方法。方法对13例功能区胶质瘤应用1.5T磁共振系统采集弥散张量成像(DTI)数据,在功能神经导航中进行纤维束示踪(FT),在导航中确定肿瘤与锥体束界面的标记点,应用自制导航... 目的研究功能区胶质瘤术中完善而有效的锥体束空间定位和功能保护方法。方法对13例功能区胶质瘤应用1.5T磁共振系统采集弥散张量成像(DTI)数据,在功能神经导航中进行纤维束示踪(FT),在导航中确定肿瘤与锥体束界面的标记点,应用自制导航穿刺针、着色明胶海绵对白质内锥体束走行进行空间定位。在空间定位锥体束基础上,应用皮质、皮质下直接电刺激或唤醒麻醉技术在肿瘤切除中对锥体束功能进行评估监测,保证其正常功能。结果本组锥体束与肿瘤交界区在神经导航中均得到确定,术中在DTI-FT导航下空间定位满意;锥体束功能判定明确者10例。均全切肿瘤,运动功能保持术前正常水平或得到改善。结论联合应用DTI-FT导航、神经电生理或唤醒麻醉技术可确保锥体束功能不出现手术损伤,同时为明确胶质瘤在脑白质内功能性边界提供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体束 磁共振成像 弥散 纤维束示踪 神经导航 电刺激 胶质瘤
下载PDF
晚双语者语言区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高寒 韩立新 +10 位作者 白红民 李天栋 王伟 刘一兵 林健 曾翾 王国良 王玉宝 王丽敏 张小鹏 王伟民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97-1100,共4页
目的应用BOLD—fMRI技术分析母语为汉语普通话、英语为第二语言的非熟练晚双语者皮层语言区定位特点。方法12名健康志愿者,均为大学英语专业的四年级学生,执行语义、语音、字形的视觉呈现普、英双语任务,所得图像数据应用SPM软件进... 目的应用BOLD—fMRI技术分析母语为汉语普通话、英语为第二语言的非熟练晚双语者皮层语言区定位特点。方法12名健康志愿者,均为大学英语专业的四年级学生,执行语义、语音、字形的视觉呈现普、英双语任务,所得图像数据应用SPM软件进行分析,生成不同语言任务的脑激活图后进行研究,并计算不同语言任务的偏侧化指数。结果对于单纯汉语任务这三种语言任务均可激活大部分的传统语言区,其中共同激活区包括右中央后回、右顶下小叶、右侧丘脑、右小脑、右扣带回、左中央前回、左中央后回、左顶下小叶、左岛叶、左额中回,均出现明显的左侧激活优势P〈0.001。对于单纯英语任务也可激活大部分的传统语言区,其中共同激活区包括右岛叶、右额中回、右中央前回、右中央后回、右顶下小叶、右扣带回、右小脑、右楔前叶、左岛叶、左额中回、左中央前回、左顶下小叶、左扣带回,仅语义判断任务出现左侧偏侧化,语音及字形任务的左侧偏侧化不明显,无论是语音、语义、字形任务在群组水平上均未发现普通话与英语间存在特定语言区。结论语音、语义、字形任务均可激活语言网络中的多个脑区,体现各自的认知加工特点,母语为普通话、英语为第二语言的非熟练晚双语者其双语加工存在类似的神经机制,但执行英语语音和字形任务时左侧偏侧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 脑功能区 功能磁共振
原文传递
11碳-蛋氨酸与18氟-脱氧葡萄糖在脑良性病变及低级别胶质瘤诊断中的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欣璐 韩立新 +4 位作者 王成 姜丽莎 谭思婷 王伟民 尹吉林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1-265,共5页
目的:鉴于11碳-蛋氨酸(11C-Methionine,MET)在良性病变和在低级别胶质瘤鉴别诊断价值的研究尚少,本研究目的是筛选出术前用11C-MET和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两种显像剂进行脑正电子断层显像(PET/CT)成像对良性和低级别胶质瘤(共22例)... 目的:鉴于11碳-蛋氨酸(11C-Methionine,MET)在良性病变和在低级别胶质瘤鉴别诊断价值的研究尚少,本研究目的是筛选出术前用11C-MET和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两种显像剂进行脑正电子断层显像(PET/CT)成像对良性和低级别胶质瘤(共2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评价两种显像剂分别对上述两种病变的显示能力,病变边界勾画情况以及鉴别诊断价值,为11C-蛋氨酸在脑内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包括脑内占位病变22例(其中良性病变5例,新发低级别胶质瘤WHO I级和II级共17例).每例外科手术或活检前均行18F-FDG和11C-MET PET扫描(两次扫描间隔时间在1周以内),根据病灶及正常对照区(大脑对侧相应正常区域)勾画出的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进行标准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平均值测量,计算良性及低级别胶质瘤的肿瘤/非瘤比(tumor/normal brain uptake ratio,T/NT比值)的平均值及标准差.对比两种显像剂在上述两组病变中T/N比值的差别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1C-MET在良性病变和低级别胶质瘤中的T/NT比值分别是1.59±0.28和1.52±0.48,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18F-FDG在良性病变和低级别胶质瘤中的T/NT比值分别是0.91±0.48和0.77±0.65,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本组所有22例病变中,11C-MET显示病变呈高代谢者19例,18F-FDG显示病变呈低代谢者17例.(3)11C-MET所示病灶边界清晰者17例,18F-FDG对病灶边界显示清晰者仅2例.(4)17例病灶显示清晰的患者11C-MET显示病变范围均大于18F-FDG.结论:虽然11CMET和18F-FDG两种显像剂均无法将良性病变与低级别胶质瘤区分开,但11C-MET对病灶侵犯范围及边界的显示均明显优于18F-FDG FDG,11C-MET还可检测和随访低级别胶质瘤(即惰性肿瘤)的生长情况,可为临床提供更多诊断、预后及治疗信息,因此,11C-MET可常规应用于脑内占位病变的显示,且其效果优于18F-FD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11 -蛋氨酸 18氟 -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断层显像
下载PDF
BOLD和DTI图像在神经导航中的配准、纤维束示踪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何黎民 贾富仓 +5 位作者 李修往 高寒 白红民 韩立新 曹惠霞 王伟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5-499,共5页
目的实现神经导航系统中BOLD激活图和DTI图像的配准融合,并进行白质纤维束示踪。方法在1.5T场强磁共振系统中根据特定任务采集BOLD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到脑功能区激活图;采集DTI数据和导航T1结构像,通过图像传输及格式处理,输入导航系... 目的实现神经导航系统中BOLD激活图和DTI图像的配准融合,并进行白质纤维束示踪。方法在1.5T场强磁共振系统中根据特定任务采集BOLD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到脑功能区激活图;采集DTI数据和导航T1结构像,通过图像传输及格式处理,输入导航系统。利用图像DICOM信息,进行图像配准。采用线延伸算法对兴趣区内的体素进行纤维束跟踪,在导航系统中以彩色融合图像显示激活区和神经纤维束。结果上述图像配准融合结果良好,融合图像成功用于26例神经外科术中导航,使用效果满意。结论功能磁共振图像在神经导航中的配准融合,为颅脑病变术前制订手术计划、术中保护正常脑功能及进行脑功能研究提供有力的研究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功能性 扩散张量成像 神经导航
下载PDF
3种无创检查在前列腺癌初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8
作者 曹曙 胡卫列 +1 位作者 韩立新 曹惠霞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868-2869,2872,共3页
目的:研究直肠指检(DRE)、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及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在前列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3例临床疑似前列腺癌患者数据。结果所有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中,DRE的灵敏度为33.3%,特异度为88.7%;TRU... 目的:研究直肠指检(DRE)、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及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在前列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3例临床疑似前列腺癌患者数据。结果所有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中,DRE的灵敏度为33.3%,特异度为88.7%;TRUS的灵敏度为62.7%,特异度为67.7%;MP-MRI的灵敏度为86.3%,特异度为83.9%。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 PSA 4.0~10.0 ng/mL的 PSA灰区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中,DRE的灵敏度为27.8%,特异度为86.5%;TRUS的灵敏度为44.4%,特异度为59.5%;MP-MRI的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81.1%。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MR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表现出了较好的检测效能,并能减少灰区前列腺癌的漏诊,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经直肠超声检查 直肠指检
下载PDF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的MRI特点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耿 韩立新 +1 位作者 曹慧霞 王俊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2-684,共3页
目的探讨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A)的MRI表现特点,研究MRI对该类肿瘤的诊断要点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Ⅲ级)的MRI影像特点。结果肿瘤多位于额叶(50%),可呈多发病灶表现(1例);肿瘤多呈囊实性改... 目的探讨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A)的MRI表现特点,研究MRI对该类肿瘤的诊断要点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Ⅲ级)的MRI影像特点。结果肿瘤多位于额叶(50%),可呈多发病灶表现(1例);肿瘤多呈囊实性改变(83.33%),实性部分与灰质信号相比呈等T1、稍长T2信号,FLAIR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规则环形明显强化;主要累及皮层,相邻白质受累,病变大者占位效应重、水肿重,内有坏死或钙化,边界不清,周围组织受压明显,中线结构偏移,但病变很少向对侧大脑半球侵犯;多发病灶病例表现缺乏特异性。结论 MRI能清楚地显示病变的范围和特点,具有一定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间变性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弥散张量纤维示踪技术显示锥体束及其变异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何黎民 韩立新 +4 位作者 曹惠霞 王俊 吴迪 王伟 王伟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506-50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弥散张量成像和纤维示踪技术显示变异锥体束的可行性。方法对62例神经外科病人和4名正常人应用1.5TMRI设备进行弥散张量成像,选用延髓、中脑、内囊后支和中央前回手结四个兴趣区中的两个进行联合纤维示踪。结果示踪锥体束... 目的探讨应用弥散张量成像和纤维示踪技术显示变异锥体束的可行性。方法对62例神经外科病人和4名正常人应用1.5TMRI设备进行弥散张量成像,选用延髓、中脑、内囊后支和中央前回手结四个兴趣区中的两个进行联合纤维示踪。结果示踪锥体束符合解剖学特征,47例病人和4名正常人示踪到变异的锥体束,另有3例病人存在显著的锥体束走行方式异常。结论弥散张量成像和纤维示踪技术可以在宏观上显示锥体束及其变异;有必要选用延髓全部横断面和中脑全部横断面或内囊后支作为兴趣区进行联合示踪,以防遗漏变异的锥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体束 磁共振成像 弥散 纤维示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