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科患者走失防范措施的实施 被引量:16
1
作者 徐习 谢红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5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防范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走失的方法。方法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实施走失的防范措施,即对患者进行走失危险因素评估、高危情况告知、防走失知识宣教及防走失护理措施落实,观察实施1年后患者走失发生率。结果实施走失防范措施后,高危... 目的探讨防范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走失的方法。方法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实施走失的防范措施,即对患者进行走失危险因素评估、高危情况告知、防走失知识宣教及防走失护理措施落实,观察实施1年后患者走失发生率。结果实施走失防范措施后,高危患者的走失发生率由11.11%降至零,与实施防范措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走失防范措施能有效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走失的发生,提高患者住院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住院患者 走失 预防 危险因素评估 健康教育 护理安全
下载PDF
广州市离退休干部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虞容豪 熊美华 黄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926-927,共2页
目的 :了解广州市离退休干部脑血管病 (CVD)的流行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本市 2 0 0 5名离退休干部CVD的流行情况进行现患调查 ,以 1∶1病例对照研究探讨CVD的危险因素。结果 :发现该人群CVD患病率为 783 0 4/10万 ;CVD的危险因... 目的 :了解广州市离退休干部脑血管病 (CVD)的流行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本市 2 0 0 5名离退休干部CVD的流行情况进行现患调查 ,以 1∶1病例对照研究探讨CVD的危险因素。结果 :发现该人群CVD患病率为 783 0 4/10万 ;CVD的危险因素按比数比大小分别为 :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A型行为、CVD家族史、吸烟及高尿酸血症。结论 :本调查人群CVD流行情况较当地一般人群严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休干部 脑血管病 流行病学调查 危险因素 广州市
下载PDF
脉冲射频不同作用时间对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罗高权 肖芳 +2 位作者 杨忠民 武肖娜 项薇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82-1583,共2页
目的观察脉冲射频不同作用时间对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影响。方法 58例接受脉冲射频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60、120、180 s),观察不同时间点的NRS评分,统计有效率。结果治疗后各组均有较好的镇痛效应,各组各时间点NRS评分差... 目的观察脉冲射频不同作用时间对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影响。方法 58例接受脉冲射频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60、120、180 s),观察不同时间点的NRS评分,统计有效率。结果治疗后各组均有较好的镇痛效应,各组各时间点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疗效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60、120及180 s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脉冲射频 射频热凝
下载PDF
移植活化小胶质细胞改善急性脑梗死小鼠神经功能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4
作者 项薇 潘速跃 +4 位作者 谭焱 武肖娜 张洧 邓镇 田灿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552-2557,共6页
背景:静止状态的小胶质细胞担负免疫监视的重任,而对活化后小胶质细胞的作用则存在较大争议。目的:分析活化小胶质细胞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96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移植组、安慰剂组及空白对照组小鼠经线栓... 背景:静止状态的小胶质细胞担负免疫监视的重任,而对活化后小胶质细胞的作用则存在较大争议。目的:分析活化小胶质细胞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96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移植组、安慰剂组及空白对照组小鼠经线栓栓塞大脑中动脉法建立永久性局灶性脑梗死动物模型,移植组建模后12 h经锁骨下静脉注入小胶质细胞悬液,安慰剂组注入同体积小胶质细胞培养基;空白对照组仅建模;假手术组小鼠经假手术12 h后注入同移植组同体积的小胶质细胞悬液。观察建模后12,24,72 h时神经功能Zea-longa评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情况及72 h时脑梗死体积、存活神经细胞(即微管相关蛋白2阳性率)差异。结果与结论:(1)假手术组小鼠各时段Zea-longa评分均为0分,显著低于其他3组小鼠(P<0.01);小胶质细胞移植24,72 h时,移植组Zea-longa评分显著低于安慰剂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P<0.01);(2)移植组各时段脑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小鼠(P<0.01);(3)假手术组未见脑梗死,小胶质细胞移植72 h时,移植组小鼠脑梗死体积为显著低于安慰剂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微管相关蛋白2阳性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4)结果表明,活化小胶质细胞对提高神经细胞存活率、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抑制脑梗死体积扩大等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 脑梗塞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活化小胶质细胞 急性脑梗死 作用机制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小脑顶核电刺激对大鼠脑梗死后皮层神经纤维再生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又福 黎春镛 +1 位作者 邹海强 刘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647-1649,共3页
目的观察预防性小脑顶核电刺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实验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组织内GAP-4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持续性双侧顶核电刺激60min,24h后行大脑中动脉栓死术(MCAO),而对照组仅行MCAO,两组动物在脑梗... 目的观察预防性小脑顶核电刺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实验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组织内GAP-4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持续性双侧顶核电刺激60min,24h后行大脑中动脉栓死术(MCAO),而对照组仅行MCAO,两组动物在脑梗死后不同时相处死,定期测定大鼠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同时取脑组织标本送荧光定量PCR。结果在MCAO后3d及7d,FN组神经运动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25±0.46和1.0±0.82较MCAO组(2.33±0.82和1.43±0.79)无明显差异,而FNs组梗死后14d为0.50±0.55,较MCAO组(1.25±0.71)明显降低(P<0.05)。脑梗死后病灶边缘区12h和3d时相点GAP-43mRNA表达水平在FNs组分别为0.70±0.23及1.44±0.62和MCAO组0.57±0.25及1.18±0.42无明显差异,FNs组GAP-43mRNA在7d及14d时相点分别升至3.03±1.45和1.82±0.9,较MCAO组1.55±0.72及0.92±0.52明显升高(P<0.05)。结论预防性小脑电刺激可明显降低脑梗死后神经运动功能缺损,使梗死边缘区GAP-43mRNA的表达上调,可能与促进神经可塑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小脑顶核电刺激 神经可塑性 GAP-43
下载PDF
三叉神经半月节与上颌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对比 被引量:7
6
作者 熊铁根 武肖娜 +1 位作者 黎振声 杨红军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300-302,共3页
目的比较三叉神经半月节与上颌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上颌区痛的疗效。方法将4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上颌区痛病人随机分为三叉神经半月节组和上颌神经组。三叉神经半月节组(n=21)行X-线定位下经卵圆孔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 目的比较三叉神经半月节与上颌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上颌区痛的疗效。方法将4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上颌区痛病人随机分为三叉神经半月节组和上颌神经组。三叉神经半月节组(n=21)行X-线定位下经卵圆孔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上颌神经组(n=21)行经翼腭窝上颌神经射频热凝术。分别对两组病人治疗前、术中镇痛后、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疼痛VAS评分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中镇痛后有效率100%,三叉神经半月节组疗效在术后3个月、6个月、1年明显优于上颌神经组(P<0.05),但术后咀嚼肌无力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三叉神经半月节与上颌神经射频热凝术对原发性三叉神经上颌区痛均有良好的疗效,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疗效更好,但并发症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 半月节 上颌神经 射频热凝术
下载PDF
低剂量伽玛刀照射对致大鼠皮质及海马神经元c-fos和nN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梁军潮 徐波涛 +4 位作者 杨红军 杨传红 赖显文 吴小莉 王伟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低剂量伽玛刀照射对致疒间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神经元c-fos和脑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影响,探讨伽玛刀治疗癫疒间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4只青霉素致疒间大鼠模型等分为实验组和实验对照组大鼠各22只,另取4只正常大鼠作为... 目的通过观察低剂量伽玛刀照射对致疒间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神经元c-fos和脑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影响,探讨伽玛刀治疗癫疒间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4只青霉素致疒间大鼠模型等分为实验组和实验对照组大鼠各22只,另取4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行伽玛刀照射(周边剂量12Gy)后,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脑皮质及海马神经元c-fos和nNOS表达的变化。结果无论是皮质还是海马,c-fos和nNOS在实验组与实验对照组动物之间,表达均有明显的差别,实验组表达明显少于实验对照组,而后者呈现双高峰现象。结论c-fos和nNOS在伽玛刀治疗癫疒间的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外科手术 癫痫 一氧化氮合酶 神经元 原癌基因蛋白质C-FOS
下载PDF
脊髓梅毒临床及神经电生理4例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忠民 刘雁 +1 位作者 高曲文 彭凯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9期3363-3364,共2页
目的:探讨脊髓梅毒临床表现和神经电生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例脊髓痨患者的临床与实验室资料。结果:(1)脊髓痨的主要临床特征为:腰腿神经痛,共济失调步态,Romberg征阳性、下肢深感觉障碍、肌张力减低、跟膝反... 目的:探讨脊髓梅毒临床表现和神经电生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例脊髓痨患者的临床与实验室资料。结果:(1)脊髓痨的主要临床特征为:腰腿神经痛,共济失调步态,Romberg征阳性、下肢深感觉障碍、肌张力减低、跟膝反射减弱或消失以及二便障碍;或脊髓梅毒表现为急性脊髓炎。(2)体感诱发电位均表现为下肢中枢传导速度延长;双下肢波形分化欠佳不良、波幅降低,L3、T11及皮层电位P40潜伏期延长。结论:梅毒可导致急性脊髓炎。对于中年腰腿痛、共济失调的患者应常规做梅毒血清学检查,以防止误诊。脊髓痨患者体感诱发电位提示腰段脊髓以上中枢神经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脊髓炎 脊髓痨 梅毒 神经电生理
下载PDF
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对顽固性上腹疼痛的疗效 被引量:8
9
作者 杨红军 彭凯润 胡三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94-1296,共3页
目的观察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毁损术对顽固性上腹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 25例药物难治性上腹疼痛患者在CT引导下经背侧入路经皮穿刺腹腔神经丛,注射无水乙醇损毁治疗,观察腹腔神经丛毁损镇痛效果。结果治疗后1周内全部患者疼痛减轻或消失... 目的观察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毁损术对顽固性上腹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 25例药物难治性上腹疼痛患者在CT引导下经背侧入路经皮穿刺腹腔神经丛,注射无水乙醇损毁治疗,观察腹腔神经丛毁损镇痛效果。结果治疗后1周内全部患者疼痛减轻或消失,术后VAS从8.3±1.9降低到3.5±1.7,有效率达到88%,9例患者出现低血压,经治疗好转。结论 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毁损术治疗顽固性、药物难治性上腹疼痛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神经丛毁损术 疼痛 交感神经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视神经炎致失明1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燕 胡友军 +4 位作者 石尚金 鲍锦华 曾燕苗 黄丹雯 温建新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视神经炎 并发症 失明 高压氧治疗
下载PDF
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与耳颞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红军 彭凯润 +1 位作者 武肖娜 邓兵梅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492-495,共4页
目的比较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与耳颞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耳颞区疼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耳颞区疼痛病人的临床资料。在X-线引导下,36例病人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半月节组),40例病人行耳... 目的比较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与耳颞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耳颞区疼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耳颞区疼痛病人的临床资料。在X-线引导下,36例病人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半月节组),40例病人行耳颞神经射频热凝术(耳颞神经组),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前后VAS评分及并发症。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两组间VAS评分和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耳颞神经射频热凝术后感觉和运动障碍并发症较少(P<0.05)。结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与耳颞神经射频热凝术对原发性三叉神经耳颞区疼痛均有良好疗效,且疗效相当,而耳颞神经射频热凝术的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半月节 耳颞神经 射频热凝术
下载PDF
小剂量伽玛刀照射对致间疒大鼠脑神经元nN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梁军潮 徐波涛 +4 位作者 杨红军 杨传红 赖显文 吴小莉 王伟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低剂量伽玛刀照射对致疒间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神经元nNOS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伽玛刀治疗癫疒间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4只青霉素致疒间大鼠模型等分为实验组和实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伽玛刀照射(周边剂量12Gy),应用免疫组化... 目的通过观察低剂量伽玛刀照射对致疒间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神经元nNOS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伽玛刀治疗癫疒间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4只青霉素致疒间大鼠模型等分为实验组和实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伽玛刀照射(周边剂量12Gy),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大脑皮质及海马神经元nNOS表达的变化。结果nNOS在两组动物的皮质和海马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别,实验组显著性低于实验对照组;实验对照组表达呈双高峰现象。结论nNOS在伽玛刀治疗癫疒间的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外科手术 癫痫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神经元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化学性腰交感神经切除术对下肢顽固性痛的镇痛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红军 彭凯润 胡三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68-1970,共3页
目的评估化学性腰交感神经切除术对下肢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下肢顽固性痛患者24例,在X线引导穿刺腰2椎体前缘的下1/3处,经造影剂和局麻药测试安全有效后,使用7%苯酚进行腰2交感神经节区域化学切除手术。观察患者化学性腰交感神经切... 目的评估化学性腰交感神经切除术对下肢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下肢顽固性痛患者24例,在X线引导穿刺腰2椎体前缘的下1/3处,经造影剂和局麻药测试安全有效后,使用7%苯酚进行腰2交感神经节区域化学切除手术。观察患者化学性腰交感神经切除术的镇痛效果。患者口服镇痛的效果作为对照,将术前口服镇痛药效果与术后效果进行自身比较。结果患者下肢疼痛症状明显减轻,镇痛效果明确,化学性腰交感神经切除术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口服镇痛药(P<0.05)。结论化学性腰交感神经切除术对于下肢顽固性痛具有明确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交感神经 疼痛 化学性腰交感神经切除术 交感-感觉偶联
下载PDF
低剂量伽玛刀照射癫癎大鼠脑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梁军潮 徐如祥 +5 位作者 王伟民 徐波涛 杨红军 杨传红 赖显文 吴小莉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探索伽玛刀治疗原发性癫的细胞学机理。方法建立大鼠皮质青霉素局灶性癫癎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实验对照组和对照组。照射周边剂量12 Gy, 等剂量曲线为50%。分别于0.5 h^2个月后取靶区皮质及海马标本制备光镜、常规透射电... 目的探索伽玛刀治疗原发性癫的细胞学机理。方法建立大鼠皮质青霉素局灶性癫癎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实验对照组和对照组。照射周边剂量12 Gy, 等剂量曲线为50%。分别于0.5 h^2个月后取靶区皮质及海马标本制备光镜、常规透射电镜样品。结果癫癎模型鼠可见较多凋亡神经元,而癫癎模型鼠经低剂量伽玛刀照射后同时程的神经元改变较轻微,凋亡细胞少见。结论凋亡参与了青霉素致癫癎发作后海马神经元的死亡过程,低剂量伽玛刀照射对抑制神经元的死亡过程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外科手术 癫痫 超微结构 大鼠 Sprague—Dawley 神经元 细胞凋亡
下载PDF
CM-DiI标记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检测其移植后产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春松 邹海强 +3 位作者 李晓波 闫晓明 关云谦 张愚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3-430,共8页
目的观察荧光染料(CM-Di I)标记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后,是否会脱落造成周围细胞被污染,标记细胞经静脉移植入脑梗死大鼠后是否会造成宿主脑内神经元被误染色;以及是否可以鉴定人BMMSC产生脑... 目的观察荧光染料(CM-Di I)标记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后,是否会脱落造成周围细胞被污染,标记细胞经静脉移植入脑梗死大鼠后是否会造成宿主脑内神经元被误染色;以及是否可以鉴定人BMMSC产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方法应用不同浓度CM-Di I分别标记培养的人BMMSC,观察标记效率。将转染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的人胚肾293T细胞和CM-Di I标记的人BM-MSC细胞共培养,7 d之后观察CM-Di I的红色荧光和293T细胞是否双标记。将CM-Di I标记的人BM-MSC经静脉移植入脑梗死大鼠体内,观察植入细胞的红色荧光是否会沾染宿主细胞以及和BDNF免疫荧光的双标记。结果不同浓度CM-Di I(1 000、200、100、20 nmol/L)均可成功标记人BM-MSC,其中1 000、200 nmol/L浓度标记24 h后观察标记效率均达到98%以上,比100、20 nmol/L标记的效率明显升高(P<0.01)。CM-Di I标记后的人BM-MSC与GFP标记的293T细胞共培养,7 d之内没有发现红色荧光沾染绿色的293T细胞。移植后第3天,静脉植入脑梗死大鼠的标记细胞的红色荧光没有沾染宿主脑内神经元,而且可以和BDNF的绿色荧光形成双标记。结论 CM-Di I可以高效地标记人BM-MSC。采用200 nmol/L浓度标记的人BM-MSC细胞在体外培养和移植入脑梗死大鼠后都未发现对周围细胞造成污染,植入细胞的CM-Di I荧光可以鉴定产生BDNF的人BM-M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CM-DiI 移植 脑梗死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相关性吉兰-巴雷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6
16
作者 康健捷 杨红军 +1 位作者 邓兵梅 彭凯润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8年第4期314-314,共1页
1病例资料 患者,男,67岁,因"四肢麻木乏力两个月"于2015年11月23日入院。查体:四肢肌力4+级,上肢腱反射正常,下肢腱反射活跃,霍氏征(+),巴氏征(+)。颈椎磁共振成像(MRI):C4/5-C6/7水平椎管狭窄,脊髓受压,C6/7水平脊髓变... 1病例资料 患者,男,67岁,因"四肢麻木乏力两个月"于2015年11月23日入院。查体:四肢肌力4+级,上肢腱反射正常,下肢腱反射活跃,霍氏征(+),巴氏征(+)。颈椎磁共振成像(MRI):C4/5-C6/7水平椎管狭窄,脊髓受压,C6/7水平脊髓变性。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25日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四肢麻木乏力好转,行走自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不良反应 吉兰-巴雷综合征
下载PDF
混沌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红军 胡三觉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9-261,共3页
随着非线性动力学的发展 ,发现神经的不规则电活动具有确定性混沌特性。混沌广泛地存在于神经系统 ,神经元的混沌电活动对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必不可少 ,脑电的混沌活动特性与大脑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在大脑正常状态下脑电混沌活动的维数... 随着非线性动力学的发展 ,发现神经的不规则电活动具有确定性混沌特性。混沌广泛地存在于神经系统 ,神经元的混沌电活动对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必不可少 ,脑电的混沌活动特性与大脑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在大脑正常状态下脑电混沌活动的维数、李雅普指数、复杂度等指标较高 ;而在脑功能受损的病理状态下 ,上述混沌指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 神经系统 作用 神经元电活动 脑电
下载PDF
军队医院干部病房护士的工作压力与对策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习 肖灿华 +1 位作者 张松 胡美蓉 《护理管理杂志》 2006年第8期15-16,19,共3页
目的分析军队医院干部病房护士的工作压力源状况并制定对策。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以无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对66名护士的工作压力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干部病房护士经常更换班次、工资和其他福利待遇低、晋升和继续深造的机会较... 目的分析军队医院干部病房护士的工作压力源状况并制定对策。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以无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对66名护士的工作压力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干部病房护士经常更换班次、工资和其他福利待遇低、晋升和继续深造的机会较少、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等为重要的工作压力源。结论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减少或缓解干部病房护士的工作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医院 干部病房 护士 工作压力 对策
下载PDF
血清NMO-IgG阳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邓兵梅 康健捷 +4 位作者 杨红军 邓文婷 项薇 熊铁根 彭凯润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8年第9期448-45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视神经脊髓炎-免疫球蛋白G(NMO-IgG)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特点。方法:纳入34例NMO-IgG阳性NMOSDs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影像学结果。结果:34例NMOSDs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 目的:探讨血清视神经脊髓炎-免疫球蛋白G(NMO-IgG)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特点。方法:纳入34例NMO-IgG阳性NMOSDs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影像学结果。结果:34例NMOSDs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6,首发年龄为(44.65±5.27)岁。首发症状为感觉异常(52.94%),肢体无力(44.12%),视力下降(29.41%),低热、嗜睡(8.82%),顽固性呃逆呕吐(8.82%),复视(2.94%),行走不稳(2.94%)。临床综合征为脊髓炎(82.35%),视神经炎(50.00%),最后区综合征(14.70%),间脑综合征(8.82%),大脑综合征伴有NMOSD特征性大脑病变(17.65%),其他脑干综合征(14.70%)。临床发作次数1~8次,平均(2.41±0.63)次,24例(70.59%)为复发-缓解病程,10例(29.41%)为单相病程。MRI表现:脑内病灶的发生率依次为脑干35.29%、大脑半球17.65%、间脑8.82%、视交叉8.82%。脊髓病灶以颈胸髓(50.00%)同时累及最为常见,其次为胸髓(17.65%)、颈髓(14.70%)。长节段脊髓受累(≥3个节段)24例(70.59%),其中11例(32.35%)≥10个椎体节段。免疫指标:血清NMO-IgG阳性率100%,脑脊液NMO-IgG阳性率29.41%;抗核抗体阳性率38.2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增高率32.35%;甲状腺球蛋白增高率17.65%。结论:NMO-IgG阳性NMOSDs患者以中年女性多见,首发症状以感觉异常、肢体无力及视力下降为多,脊髓炎和神经炎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多表现为复发-缓解病程;MRI病灶以颈胸髓同时受累最为常见,且多≥3个脊柱节段;常合并多种免疫指标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神经脊髓炎-免疫球蛋白G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军队医院聘用制护士工作压力源与人口学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徐习 张松 +1 位作者 肖灿华 胡美蓉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6年第4期7-9,共3页
目的分析军队医院聘用制护士工作压力源并探讨其与人口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以无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对296名聘用制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及与人口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聘用制护士的压力源依次为... 目的分析军队医院聘用制护士工作压力源并探讨其与人口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以无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对296名聘用制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及与人口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聘用制护士的压力源依次为护理专业及工作、工作量与时间分配、患者护理、环境和资源、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聘用制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与其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工作年限具有相关性。结论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减少或缓解聘用制护士工作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医院 聘用制护士 工作压力源 人口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