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材料的进展与评价
被引量:
1
1
作者
华长春
马廉亭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75-78,共4页
自16世纪人们认识动脉瘤以来,随着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麻醉水平的提高及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颅内动静脉瘤的直接手术方法已日趋完善,近年来随着X线影像学、DSA的广泛应用,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已越...
自16世纪人们认识动脉瘤以来,随着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麻醉水平的提高及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颅内动静脉瘤的直接手术方法已日趋完善,近年来随着X线影像学、DSA的广泛应用,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它可使传统的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栓塞材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儿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治疗21例随访
2
作者
姚建立
谢培增
马廉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1997年第1期23-25,共3页
本文报告21例小儿脑动静脉畸形(AVM)血管内治疗病人。随访5~40个月,随访结果:优:10例(47.6%),良:8例(38.1%),差:2例(9.5%),重残:1例(4.8%)。病变完全消失3例(14.3%)。讨论中指出血管内治疗能使微小型和小型脑AVM治愈,使中型和大...
本文报告21例小儿脑动静脉畸形(AVM)血管内治疗病人。随访5~40个月,随访结果:优:10例(47.6%),良:8例(38.1%),差:2例(9.5%),重残:1例(4.8%)。病变完全消失3例(14.3%)。讨论中指出血管内治疗能使微小型和小型脑AVM治愈,使中型和大型小儿脑AVM体积缩小,血流速度减慢,为显微手术切除和放射外科治疗提供良好条件。真丝线段和IBCA、NBCA是目前较理想的栓塞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治疗
脑动静脉畸形
随访结果
AVM
小儿
栓塞材料
显微手术切除
理想
体积
缩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血管舒缓素-激肽类与脑损伤
3
作者
陈忠庆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4年第2期76-78,共3页
近10年来有关血管舒缓素-激肽类(KKs)与急性脑缺血、脑损伤方面的实验研究资料表明,脑损伤后KKs引起的脑血管舒缓扩张和血管内皮损伤通透性增强是继发性脑损伤原因之一。非甾类抗炎药和抑肽酶、过氧化氢酶为KKs抑制剂和受体阻断剂,能有...
近10年来有关血管舒缓素-激肽类(KKs)与急性脑缺血、脑损伤方面的实验研究资料表明,脑损伤后KKs引起的脑血管舒缓扩张和血管内皮损伤通透性增强是继发性脑损伤原因之一。非甾类抗炎药和抑肽酶、过氧化氢酶为KKs抑制剂和受体阻断剂,能有效地抑制合成,对继发性脑损害的防治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舒缓素
激肽
脑水肿
颅脑损伤
全文增补中
脑衍生神经营养因子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胡国汉
朱诚
+3 位作者
张光霁
卢亦成
马廉亭
袁国梁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65-266,共2页
目的探测大鼠局灶性缺血模型中BDNF mRNA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用原位杂交技术测定BDNF mRNA水平。结果在缺血侧皮层半小时后即有BDNF mRNA水平上升,6小时达高峰,至24小时下降至正常水平;在海马CA1区,缺血后BDNF mRNA也明显升高,2小时达...
目的探测大鼠局灶性缺血模型中BDNF mRNA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用原位杂交技术测定BDNF mRNA水平。结果在缺血侧皮层半小时后即有BDNF mRNA水平上升,6小时达高峰,至24小时下降至正常水平;在海马CA1区,缺血后BDNF mRNA也明显升高,2小时达高峰,24小时仍处高峰期,但上升幅度比皮层弱,再灌注对两处的BDNF mRNA水平均尢影响。结论 BDNF对缺血神经元有营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脑衍生
神经营养因子
再灌注损伤
原文传递
题名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材料的进展与评价
被引量:
1
1
作者
华长春
马廉亭
机构
南京
军区
南京总
医院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脑外科
出处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75-78,共4页
文摘
自16世纪人们认识动脉瘤以来,随着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麻醉水平的提高及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颅内动静脉瘤的直接手术方法已日趋完善,近年来随着X线影像学、DSA的广泛应用,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它可使传统的直...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栓塞材料
分类号
R739.41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儿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治疗21例随访
2
作者
姚建立
谢培增
马廉亭
机构
海军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脑外科
出处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1997年第1期23-25,共3页
文摘
本文报告21例小儿脑动静脉畸形(AVM)血管内治疗病人。随访5~40个月,随访结果:优:10例(47.6%),良:8例(38.1%),差:2例(9.5%),重残:1例(4.8%)。病变完全消失3例(14.3%)。讨论中指出血管内治疗能使微小型和小型脑AVM治愈,使中型和大型小儿脑AVM体积缩小,血流速度减慢,为显微手术切除和放射外科治疗提供良好条件。真丝线段和IBCA、NBCA是目前较理想的栓塞材料。
关键词
血管内治疗
脑动静脉畸形
随访结果
AVM
小儿
栓塞材料
显微手术切除
理想
体积
缩小
分类号
R743.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739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管舒缓素-激肽类与脑损伤
3
作者
陈忠庆
机构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脑外科
出处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4年第2期76-78,共3页
文摘
近10年来有关血管舒缓素-激肽类(KKs)与急性脑缺血、脑损伤方面的实验研究资料表明,脑损伤后KKs引起的脑血管舒缓扩张和血管内皮损伤通透性增强是继发性脑损伤原因之一。非甾类抗炎药和抑肽酶、过氧化氢酶为KKs抑制剂和受体阻断剂,能有效地抑制合成,对继发性脑损害的防治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血管舒缓素
激肽
脑水肿
颅脑损伤
分类号
R651.15 [医药卫生—外科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脑衍生神经营养因子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胡国汉
朱诚
张光霁
卢亦成
马廉亭
袁国梁
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
医院
脑外科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脑外科
出处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65-266,共2页
文摘
目的探测大鼠局灶性缺血模型中BDNF mRNA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用原位杂交技术测定BDNF mRNA水平。结果在缺血侧皮层半小时后即有BDNF mRNA水平上升,6小时达高峰,至24小时下降至正常水平;在海马CA1区,缺血后BDNF mRNA也明显升高,2小时达高峰,24小时仍处高峰期,但上升幅度比皮层弱,再灌注对两处的BDNF mRNA水平均尢影响。结论 BDNF对缺血神经元有营养作用。
关键词
脑缺血
脑衍生
神经营养因子
再灌注损伤
Keywords
Focal brain ischemia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Reperfusion in situ hybridization
分类号
R743.310.2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材料的进展与评价
华长春
马廉亭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儿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治疗21例随访
姚建立
谢培增
马廉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血管舒缓素-激肽类与脑损伤
陈忠庆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4
0
全文增补中
4
脑衍生神经营养因子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胡国汉
朱诚
张光霁
卢亦成
马廉亭
袁国梁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