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及周边地区胃肠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吴雪莲 魏宜胜 +1 位作者 容超贤 贺意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13期1554-1557,共4页
目的探讨广州市及周边地区人群吸烟、饮酒、体重指数(bodv mass index,BMI)与胃肠癌的关系。方法纳入170例胃肠癌病例和166例健康人群,均来自广州及周边地区,年龄(±5岁)和性别相匹配。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检验分析BMI、... 目的探讨广州市及周边地区人群吸烟、饮酒、体重指数(bodv mass index,BMI)与胃肠癌的关系。方法纳入170例胃肠癌病例和166例健康人群,均来自广州及周边地区,年龄(±5岁)和性别相匹配。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检验分析BMI、吸烟、饮酒与胃肠癌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卡方检验显示BMI、吸烟与胃肠癌无明显相关(P=0.46;P=0.88),饮酒与胃肠癌明显相关(P=0.03)。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与不饮酒者相比,曾经饮酒者明显增加胃肠癌的风险(OR1.89,95%CI=1.08—3.33,P=-0.03)。结论饮酒是广州市及周边地区人群胃肠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卫生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结直肠癌 饮酒 吸烟 BMI
下载PDF
腹腔镜胃袖套状切除术与Roux-en-Y胃肠短路术治疗2型糖尿病前瞻性研究Meta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杜弢 李小维 +1 位作者 王国强 李万根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2年第3期163-167,共5页
目的外科治疗2型糖尿病(T2DM)对于血糖控制有良好效果,腹腔镜胃袖套状切除术(LSG)与腹腔镜Roux-en-Y胃肠短路术(LRYGB)是常采用的两种术式,本次研究将系统评价该两种术式对T2DM的疗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Pubmed、Embase、Springe... 目的外科治疗2型糖尿病(T2DM)对于血糖控制有良好效果,腹腔镜胃袖套状切除术(LSG)与腹腔镜Roux-en-Y胃肠短路术(LRYGB)是常采用的两种术式,本次研究将系统评价该两种术式对T2DM的疗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Pubmed、Embase、Springerlink、万方和CNKI数据库文献搜索LSG与LRYGB两种术式治疗肥胖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检索时间截止至2012年4月。采用RevMan5.1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前瞻性研究文献,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两术式对术后血糖缓解率、HbA1c、血糖下降幅度、体重指数和体重下降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10);LSG术后额外体重丢失低于LRYGB(P=0.04),并效应值-14.17(95%CI:-27.44,-0.90)。结论 LSG与LRYGB在对T2DM的体重和血糖的控制效果相当,提示LSG可作为外科治疗T2DM的优先考虑术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腹腔镜胃袖套状切除术 腹腔镜Roux-en-Y胃肠短路术 随机对照 META分析
下载PDF
医学生见习阶段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邹湘才 《临床医学工程》 2012年第2期315-317,共3页
目的探讨医学生见习阶段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方法反复运用临床典型病例,双向扩展实操训练;教授学生诊断过程中结合唯物辩证法,学会抓主要矛盾,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共性与个性、典型与不典型的关系;反复强调临床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 目的探讨医学生见习阶段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方法反复运用临床典型病例,双向扩展实操训练;教授学生诊断过程中结合唯物辩证法,学会抓主要矛盾,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共性与个性、典型与不典型的关系;反复强调临床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结果见习生了解并掌握了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断思维,并通过反复双向扩展实操训练逐渐过渡到独立思维。结论见习带教老师反复运用临床典型病例,双向扩展实操训练的练习方法提高了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见习生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习 临床思维 医学生
下载PDF
胃肠道肿瘤腹腔化疗中药泵相关并发症分析与预防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智辉 廖一鸣 +3 位作者 李英海 洪楚原 林少芒 张继民 《广州医药》 2007年第5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腹腔化疗中药泵相关并发症的表现、原因、处理方法和预防策略。方法对2002年1月—2006年6月经治的325例胃肠道肿瘤行术中植入化疗药泵,随访并总结与药泵相关的并发症,分析其表现、原因、处理和预防措施。结果共出现...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腹腔化疗中药泵相关并发症的表现、原因、处理方法和预防策略。方法对2002年1月—2006年6月经治的325例胃肠道肿瘤行术中植入化疗药泵,随访并总结与药泵相关的并发症,分析其表现、原因、处理和预防措施。结果共出现与化疗泵有关的并发症89例,发生率27.4%,其中泵周积液9例,泵周感染4例,药泵侧翻6例,泵周渗漏28例,药泵或导管堵塞11例,滴注不畅27例,其他少见并发症4例。结论植入式腹腔化疗泵相关并发症表现多样,应就不同的并发症采取相应治疗,规范的操作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腹腔化疗
下载PDF
胃肠道肿瘤术中恒温腹腔热灌注化疗的近期疗效观察(附40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邹湘才 洪楚原 +3 位作者 梁国健 赵楚雄 林建生 梁建忠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7期1-2,共2页
目的:观察胃肺道肿瘤术中使用恒温腹腔热灌注化疗机进行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并发症和近期抗癌效果。方法:对40例结直肠癌、胃癌进行根治性手术或姑息切除后,患者仍在麻醉状态下即置管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化疗液为生理盐水(保持... 目的:观察胃肺道肿瘤术中使用恒温腹腔热灌注化疗机进行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并发症和近期抗癌效果。方法:对40例结直肠癌、胃癌进行根治性手术或姑息切除后,患者仍在麻醉状态下即置管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化疗液为生理盐水(保持水温42℃)3000ml+5-FU2.0。结果: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成功率为100%,热化疗时间内腹腔内化疗液温度均可达到41~43℃,并恒定保持60--90rain。热灌注化疗期间患者生命体征无明显异常,除暂时性发热外无其它不适,大肠癌患者发生肠瘘1例,腹腔少量出血2例,切口愈合延迟1例,无其它明显毒副作用及并发症。10例腹水患者缓解率为90%(9/10)。随访率100%,随访7~21个月。肝转移2例,肝转移率5%,其中腹腔转移1例,盆腔转移2例,局部复发率为7.5%。大肠癌患者中有1例在术后9个月死于全身广泛转移。结论:术中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方便安奎,并发症少,有利于杀灭腹腔内残余微小癌灶和脱落的游离癌细胞;且惑者仍处于麻醉状态,避免了热灌注带来的腹胀等不良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热灌注化疗 胃癌 结直肠癌
下载PDF
外科研究生科研素质培养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魏宜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22期2837-2839,共3页
外科研究生是外科科研的主力军,外科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对学科发展至关重要。在外科研究生的科研实践中,首先应培养外科研究生对科研的正确认识,树立求实的学风。并结合临床,采取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模式,鼓励学科交叉... 外科研究生是外科科研的主力军,外科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对学科发展至关重要。在外科研究生的科研实践中,首先应培养外科研究生对科研的正确认识,树立求实的学风。并结合临床,采取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模式,鼓励学科交叉,培养创新的科研思维。注重培养文献检索、实验技术、统计分析、论文写作等几个方面的基本科研技能。在外科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培养中,导师及课题组指导教师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研究生 科研素质
下载PDF
医院病区物品管理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谢燕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8年第15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病区物品的管理方法。方法对过去多年的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和整理。结果保证了工作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科学的物品管理是医疗护理、科研、教学工作正常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 病区 物品 管理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特点
8
作者 赵楚雄 洪楚原 +1 位作者 邓一文 黄世章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胃肠外科2002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39例G1ST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处理、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的特点...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胃肠外科2002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39例G1ST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处理、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的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均进行了手术治疗,GIST主要发生在胃20例(20/39,51.28%)和小肠12例(12/39,30.77%),其他部位少见。CD117阳性表达率为92.31%,CD34阳性表达率为82.05%。结论:GIST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术前确诊率低,其确诊依赖病理检查,CD117和CD34对GIST具高度敏感性。GIST的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持续热灌注腹腔化疗在胃肠肿瘤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宋小康 李加荣 洪楚原 《中外医疗》 2008年第21期34-35,37,共3页
目的比较持续热灌注腹腔化疗+静脉化疗(HIPC+IVC)、常规腹腔化疗+静脉化疗(IPC+IVC)和单纯静脉化疗(SIVC)对于进展期胃肠肿瘤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03年1月~2007年2月间住院转移性胃癌患者53例随机分成3组。14位患者接受HIPC+IVC,18位... 目的比较持续热灌注腹腔化疗+静脉化疗(HIPC+IVC)、常规腹腔化疗+静脉化疗(IPC+IVC)和单纯静脉化疗(SIVC)对于进展期胃肠肿瘤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03年1月~2007年2月间住院转移性胃癌患者53例随机分成3组。14位患者接受HIPC+IVC,18位患者接受IPC+IVC,21位患者接受SIVC,化疗毒副反应对症处理。2个周期以上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HIPC+IVC与IPC+IVC或SIVC相比,缓解率、总体疗效有明显差异,HIPC在治疗转移性腹水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引起全身副作用比SIVC组小,而且多属于I~II级。结论HIPC+IVC治疗方法对机体的免疫打击小,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临床受益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HIPC+IVC 临床研究
下载PDF
Ⅲ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率的预后作用 被引量:17
10
作者 梁建忠 魏宜胜 +1 位作者 赵楚雄 洪楚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63-1666,共4页
目的评估淋巴结转移率(LNR)在Ⅲ期结直肠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随访收集Ⅲ期结直肠癌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5年无瘤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LNR与DFS和OS的相关性。结果中位随访时间62.5月,5年总DF... 目的评估淋巴结转移率(LNR)在Ⅲ期结直肠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随访收集Ⅲ期结直肠癌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5年无瘤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LNR与DFS和OS的相关性。结果中位随访时间62.5月,5年总DFS和OS分别为51.8%和56.3%。术后病理标本获取的中位淋巴结数为10个,转移淋巴结中位数为3个。根据LNR分布的四分位数分组为LNR1(LNR≤0.125),LNR2(0.125<LNR2≤0.260),LNR3(0.260<LNR3≤0.500)和LNR4(LNR4>0.500),其5年DFS分别为64.2%、53.5%、41.8%和25.7%(P<0.05);5年OS分别为68.1%、60.8%、49.2%和32.7%(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分期、淋巴结数目和LNR是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根据淋巴结获取的数目分层(≤12个淋巴结,>12个淋巴结)分析,LNR的预后作用独立于获取淋巴结数。结论 LNR具有独立的预后作用并且优于TNM分期中的淋巴结分期预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淋巴结获取数 淋巴结转移率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吻合口瘘原因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梁国健 洪楚原 +1 位作者 赵楚雄 林建生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92-1093,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4例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8例腹腔镜下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中14例发生吻合口瘘(5.2%),均经过有效的处理后...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4例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8例腹腔镜下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中14例发生吻合口瘘(5.2%),均经过有效的处理后好转。结论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充分的术前准备、保证吻合口的血供和吻合器使用得当可有效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 保肛术 吻合口瘘
下载PDF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因子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国强 卢震海 +1 位作者 方淯靖 万德森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45-1248,共4页
目的研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因子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为结肠癌的分子分期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620例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及病理蜡块,挑选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有争论的相关因子Wnt1、β-catenin、TCF4及增殖、转移相... 目的研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因子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为结肠癌的分子分期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620例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及病理蜡块,挑选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有争论的相关因子Wnt1、β-catenin、TCF4及增殖、转移相关靶基因MMP7、CD44v7、Survivin、c-Myc、Cyclin D1、PPARγ,应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技术研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在结肠正常组织及癌组织中的表达,应用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讨它们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示结肠癌组织中MMP7、Survivin表达是影响结肠癌患者肿瘤死亡的危险因素,阳性患者预后差(P<0.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MMP7、Survivin表达是影响结肠癌患者肿瘤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 预后
下载PDF
结直肠癌术前低白蛋白血症的临床意义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魏宜胜 彭经 +2 位作者 洪楚原 赵楚雄 梁国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78-780,共3页
目的:分析术前低白蛋白血症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7月35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收集术前白蛋白及有关临床病理资料。卡方检验分析术前低白蛋白血症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术前低白蛋白血症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7月35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收集术前白蛋白及有关临床病理资料。卡方检验分析术前低白蛋白血症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Cox多因素风险模型分析术前低白蛋白血症对结直肠癌术后生存的独立影响。结果:卡方检验显示术前低白蛋白血症与年龄(P=0.000)、部位(P=0.02)相关。Cox多因素回归模型显示术前低白蛋白血症是影响术后总生存的独立不利因素(HR=1.88;95%CI=1.27~2.77;P=0.002)。结论:结直肠癌术前低白蛋白血症在年龄大于60岁、右半结肠癌者多见,并在结直肠癌转归中起重要作用,需要在临床中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低白蛋白血症 预后
下载PDF
结直肠癌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理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高庆 张继民 刘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68-1270,共3页
目的:分析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结直肠癌患者与普通结直肠癌患者在临床分期、组织类型、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病理分化程度方面的相关性。方法:总结182例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对合并高血压的结直肠癌患者与正常血压结直肠癌患者... 目的:分析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结直肠癌患者与普通结直肠癌患者在临床分期、组织类型、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病理分化程度方面的相关性。方法:总结182例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对合并高血压的结直肠癌患者与正常血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分期、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2例结直肠癌患者中同时合并高血压63例(34.6%),平均年龄74.9岁;正常血压患者119例(65.4%),平均年龄65.8岁;高血压组年龄高于正常血压组(P<0.01)。高血压组患者中Ⅰ~Ⅲ期44例,Ⅳ期19例(30.2%)正常血压组患者中Ⅰ~Ⅲ期102例,Ⅳ期17例(14.3%),高血压组Ⅳ期患者多于正常血压组(P<0.05),并且高血压与临床分期相关(r=0.236,P=0.029)。2组患者组织类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浸润深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患者中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共36例(57.1%),而血压正常患者发生转移49例(4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的结直肠癌患者与正常血压患者相比合并糖尿病、主动脉硬化病例多,手术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分期相关,合并高血压结直肠癌患者更多发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容易合并糖尿病、主动脉硬化等疾病。手术后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高血压 病理学 淋巴结转移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早期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附18例报告) 被引量:2
15
作者 邹湘才 洪楚原 +2 位作者 梁国健 林建生 陈丽纯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9-55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在早期胃癌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09年12月间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早期胃癌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理、随访等。...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在早期胃癌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09年12月间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早期胃癌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理、随访等。结果 18例手术均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没有中转开腹。其中远端胃切除15例,近端胃切除3例,腹腔镜下D1+α式淋巴结清扫13例,Dl+β式淋巴结清扫2例,D2式淋巴结清扫3例。手术时间为(140.5±30.6)分钟,术中失血(120.7±20.2)mL,术后排气时间(3.0±0.5)天,术后住院天数为(9.7±1.2)天;3例(3/18)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腹腔内出血、淋巴漏、切口感染各1例,经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后痊愈。标本上、下切缘病理检查均无肿瘤残留,平均清扫淋巴结(13.6±4.0)枚,其中有2例(2/18)发现淋巴结转移。除1例失访外,其余17例随访8-51月,均无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是治疗早期胃癌安全、可行、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腹腔镜检查 胃切除术 肿瘤转移 复发 淋巴结切除术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吲哚美辛对结肠癌细胞HCT116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国强 方淯靖 +2 位作者 卢震海 潘志忠 万德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56-1758,共3页
目的:研究吲哚美辛对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增殖及体外侵袭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应用WST-8法和体外侵袭小室测定吲哚美辛对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n-blotting方法检测吲哚美辛作用后HCT116细胞β-连环素(... 目的:研究吲哚美辛对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增殖及体外侵袭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应用WST-8法和体外侵袭小室测定吲哚美辛对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n-blotting方法检测吲哚美辛作用后HCT116细胞β-连环素(β-Catenin)、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7,MMP-7)蛋白的表达。结果:吲哚美辛能够明显抑制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的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作用24、48、72h的IC50值分别为440.36、323.90、254.37μmol/L;吲哚美辛能够明显抑制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的体外侵袭,呈剂量依赖性;吲哚美辛作用24、48、72h后,β-Catenin、CyclinD1、MMP-7蛋白表达均有下降。结论:吲哚美辛能抑制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的增殖与迁移,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吲哚美辛 Β-连环素 细胞周期素D1 基质金属蛋白酶7
下载PDF
腹腔镜与同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楚雄 洪楚原 +1 位作者 梁国健 邓一文 《中国医药导刊》 2009年第2期227-229,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与同期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行结直肠癌切除的患者根据意愿分为接受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2组,对比2组的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情况、肿瘤根治性和随访结果。结果:腹腔镜组... 目的:比较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与同期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行结直肠癌切除的患者根据意愿分为接受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2组,对比2组的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情况、肿瘤根治性和随访结果。结果: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分别有65、60例患者入选.两组均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病例,腹腔镜组2例中转开腹手术;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为(109.38±26.45)ml.显著少于开腹组(162±52.32)ml(P<0.05):下床活动时间腹腔镜组为(49.52±10.528)h,显著短于开腹组的(62.75±1.66)h(P<0.05).腹腔镜组手术清扫淋巴结总数(8.88±3.3)粒与开腹组(8.95±3.4)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均随访6~36个月,两组短期(≤3年)累计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安全、有效,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腔镜 切除术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45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楚雄 梁国健 洪楚原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5-276,共2页
目的通过不同治疗方法观察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生存期,以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45例,其中术中同时切除结直肠癌肿瘤及肝转移病灶16例,结直肠癌术后出现肝转移再切除2例;肠癌根治术后肝动脉插管介入化疗12... 目的通过不同治疗方法观察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生存期,以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45例,其中术中同时切除结直肠癌肿瘤及肝转移病灶16例,结直肠癌术后出现肝转移再切除2例;肠癌根治术后肝动脉插管介入化疗12例;常规化疗15例。结果术后其1,3,5年生存率为切除组>介入化疗组>常规化疗组,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27.8%,16.7%和0。结论治愈性肝切除术是结直肠癌肝转移唯一能获得长期生存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肝转移 肝癌切除术
下载PDF
胸苷磷酸化酶表达与结直肠癌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叶钿均 张继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36-740,共5页
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P)是嘧啶核苷合成与分解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目前认为TP与血小板源性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PD-ECGF)具有同源性,其诱导血管形成和抗凋亡的作用与... 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P)是嘧啶核苷合成与分解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目前认为TP与血小板源性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PD-ECGF)具有同源性,其诱导血管形成和抗凋亡的作用与结直肠癌的生长、转移密切相关。同时TP也是使5'-脱氧氟尿苷(5'-deoxy-5-fluorouridine,5'-DFUR)等(5-fluorouracil,5-FU)前体药物转化为5-FU的关键酶,其活性与结直肠癌细胞对氟尿嘧啶类药物的敏感性及靶向治疗密切相关。因TP在肿瘤的生长、转移、治疗和预后方面均有重要作用,阐明其表达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近年TP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肿瘤血管新生及与激活5'-DFUR发挥细胞毒作用、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苷磷酸化酶 结直肠癌 血管新生 5-脱氧氟尿苷
下载PDF
超低位直肠癌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拖出吻合术(附21例报告) 被引量:11
20
作者 梁国健 洪楚原 +2 位作者 陈德 林建生 赵楚雄 《腹部外科》 2008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肛门拖出式保肛手术在超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21例行经肛门拖出式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00±40)min,平均出血量为(40±10)ml。术中...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肛门拖出式保肛手术在超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21例行经肛门拖出式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00±40)min,平均出血量为(40±10)ml。术中发现吻合口瘘1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2例,术后出血4例,盆腔感染4例。术后随访21例,随访时间为5~50月。行超低位吻合的13例6个月内排便正常,行结肠肛管吻合的8例9个月内排便正常。本组无局部复发病例,发生肝转移2例。结论腹腔镜下经肛门拖出式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确实可行,对于中、早期及组织学分型好的超低位直肠癌病人是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 肛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