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净化疗法治疗钩吻碱中毒的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巫爱桃 余霞 +1 位作者 古英明 吕少芬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295-296,共2页
关键词 血液净化疗法 治疗 钩吻碱中毒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2
作者 林红燕 叶晓光 古英明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医院感染(NI)特点及其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本院从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开始血液透析的患者179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5.1%,其中呼吸道感染占55.6%,皮肤软组织感染占14.8%,胃肠道及泌尿道...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医院感染(NI)特点及其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本院从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开始血液透析的患者179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5.1%,其中呼吸道感染占55.6%,皮肤软组织感染占14.8%,胃肠道及泌尿道感染各占11.1%。医院感染潜在危险因素为患者严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年龄、侵袭性治疗操作、输血和透析时间等因素,其中多次输血是血透患者高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氏菌。结论:血液净化中心应该作为NI监控的重点。加强对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监控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医院感染 调查分析
下载PDF
舒适护理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34
3
作者 刘凤芹 肖俊南 叶白云 《现代临床护理》 2013年第7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4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内容包括舒适环境、心理护理、动静脉瘘和置管护理、并发症观察与护理等。采用健康状况问卷(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4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内容包括舒适环境、心理护理、动静脉瘘和置管护理、并发症观察与护理等。采用健康状况问卷(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和依从性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实施舒适护理后患者SF-36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和依从性均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可改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血液透析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依从性 舒适护理
下载PDF
进餐时减慢血流量预防高龄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发生 被引量:16
4
作者 林璟华 吕少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50-851,共2页
目的:探讨进餐时减慢血流量在高龄血液透析低血压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对20例透析3h后常规进餐发生低血压的高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予进餐开始即减慢血流量20~40mL/min至透析结束,通过自身对照方法进行比较,分别测量患者超滤量、血肌酐... 目的:探讨进餐时减慢血流量在高龄血液透析低血压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对20例透析3h后常规进餐发生低血压的高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予进餐开始即减慢血流量20~40mL/min至透析结束,通过自身对照方法进行比较,分别测量患者超滤量、血肌酐、尿素氮、血压等指标。结果:进餐时不减慢血流量低血压发生率为14.33%,进餐开始减慢血流量直至透析结束低血压发生率为7.47%(P<0.05)。两者透析效率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高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3h后正常进餐时减慢血流量,可保持血压稳定,是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降低高龄患者透析后期低血压发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低血压 进餐 血流 高龄患者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黄莹 古英明 吕少芬 《中国医学工程》 2006年第3期300-302,共3页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hemodialysispatients,MHD)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该院近5年123例MHD患者中27例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并与同期透析的对照组患者进行相关因素比较。结果...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hemodialysispatients,MHD)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该院近5年123例MHD患者中27例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并与同期透析的对照组患者进行相关因素比较。结果心血管并发症、脑血管意外和感染是MH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透析时机选择过晚,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快,高血压,免疫功能低下是主要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早期透析、对病人进行血透知识的健康教育,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和建立个体化的充分的整体透析治疗方案是降低血液透析病人死亡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终末肾功能衰竭 死因分析
下载PDF
血液透析抢救急性药物中毒35例体会 被引量:2
6
作者 古英明 蔡扬 李昭骥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3年第4期223-224,共2页
内服大剂量药物引起中毒是常见的临床急症,以往多采用洗胃、导泻、解毒、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等治疗方法,虽有一定效果,但死亡率仍高。我院1986年开始采用以血液透析治疗为主抢救急性药物中毒的患者,疗效满意,现将本组35例49次血液透析结... 内服大剂量药物引起中毒是常见的临床急症,以往多采用洗胃、导泻、解毒、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等治疗方法,虽有一定效果,但死亡率仍高。我院1986年开始采用以血液透析治疗为主抢救急性药物中毒的患者,疗效满意,现将本组35例49次血液透析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药物中毒 急救
下载PDF
带涤纶套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凤芹 古英明 肖龙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8年第7期318-319,共2页
双腔导管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一种血管通路已经被肯定,它具有血流量小、易堵塞、难固定、不好护理、易诱发感染等缺点。使用新的带涤纶环套双腔导管建立的血管通路具有防感染、易固定及护理、血流量大、并发症少的优点。我科完成... 双腔导管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一种血管通路已经被肯定,它具有血流量小、易堵塞、难固定、不好护理、易诱发感染等缺点。使用新的带涤纶环套双腔导管建立的血管通路具有防感染、易固定及护理、血流量大、并发症少的优点。我科完成带涤纶套双腔导管16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双腔导管 涤纶环 血管通路 血流量 防感染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长期双腔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肖龙 古英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2期3931-3933,共3页
目的:观察长期双腔留置导管(permanent dual lumen catheter,PDLC)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作为血管通路的效果及常见并发症。方法:我科自2005年12月至2007年2月共行PDLC留置术13例,男7例,女6例,平均年龄(63.31±12.26)岁,均通过颈... 目的:观察长期双腔留置导管(permanent dual lumen catheter,PDLC)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作为血管通路的效果及常见并发症。方法:我科自2005年12月至2007年2月共行PDLC留置术13例,男7例,女6例,平均年龄(63.31±12.26)岁,均通过颈内静脉留置,术后拍摄胸片确定导管位置。以尿素氮清除指数Kt/V为透析效果的客观评价指标。结果:使用美国Quinton公司生产带涤纶套双腔留置导管经颈内静脉入路,12例经右侧,1例经左侧,平均使用7.8(2~14)个月。常见的并发症有导管内血栓形成或血流不畅2例14次,发生率4.58例次/1000导管日;感染1例2次,发生率0.65例次/1000导管日;出血1例3次。13例患者的平均Kt/V值1.27±0.22。结论:对于自身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内瘘的患者和心功能较差不能耐受内瘘手术的患者来说,PDLC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可以达到较为满意的透析效果。如果处理得当,并发症也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长期双腔留置导管 并发症
下载PDF
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液透析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2
9
作者 林璟华 吕少芬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4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液透析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24例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共进行217次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结果:患者的低血压、心...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液透析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24例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共进行217次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结果:患者的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得到及时处理,治疗前后比较各项指标均有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患者症状和体征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透前充分评估患者,确定透析方案、密切观察心电监护的变化、动态调节各种参数、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是保证血液透析安全有效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肾功能不全 血液透析 护理
下载PDF
血液透析在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惠敏 《中国血液净化》 2005年第9期508-509,共2页
关键词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血液透析 FUNCTION 急性肾小管坏死 肾移植术后 肾功能衰竭 临床工作 回顾性 DGF
下载PDF
老年血液透析病人心血管改变的临床分析
11
作者 蔡扬 黄莹 古英明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79-280,共2页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 并发症
下载PDF
血液透析与甘露醇合用治疗脑水肿
12
作者 吕少芬 古英明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2年第4期170-170,共1页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甘露醇 治疗 脑水肿
下载PDF
血液透析后血浆渗透压改变对眼压的影响
13
作者 古英明 林红燕 +1 位作者 李林 姚达强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57-57,共1页
目的:为了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在血透后出现-过性视力下降,眼胀痛等症状是否与血浆渗透压改变有关。方法:用Schiotz眼压计在血透前后及治疗中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次眼压。检测了前房角,视野及眼压描记及血浆渗透压、血生化... 目的:为了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在血透后出现-过性视力下降,眼胀痛等症状是否与血浆渗透压改变有关。方法:用Schiotz眼压计在血透前后及治疗中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次眼压。检测了前房角,视野及眼压描记及血浆渗透压、血生化等。结果:血透后血浆渗透压下降会导致眼压升高。有青光眼解剖特点的眼球,眼压会出现进行性病理升高或诱发青光眼。结论:对眼球有青光眼解剖特点的患者在血透时避免大量脱水。血速治疗充分,使治疗后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可避免眼压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水流畅度 血浆渗透压 血液透析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病人血浆水溶性脂质过氧化物的改变及意义
14
作者 蔡扬 陈一玲 古英明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5期46-48,共3页
自由基与各种肾病及其终未期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本文对31例尿毒症患者的血浆水溶性脂质过氧化物(WaterSolubleFlurescentSubstancer.WSFS)用荧光光谱法进行测定,并与正常人及尿毒症病人血液透析前后的WSFS变化对比分析,结果... 自由基与各种肾病及其终未期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本文对31例尿毒症患者的血浆水溶性脂质过氧化物(WaterSolubleFlurescentSubstancer.WSFS)用荧光光谱法进行测定,并与正常人及尿毒症病人血液透析前后的WSFS变化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尿毒症病人的WSFS明显升高,提示WSFS检测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增强状态及对病人的肾功能和心脑血管并发症发展趋势的判断具有一定意义。此外由于血液透析不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浆WSFS含量,提示对尿毒症病人进行血液透析改善内环境同时,还应积极给予抗氧化物及抗氧化物酶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 脂质过氧化物 血液透析 终末期肾病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的做法和体会 被引量:1
15
作者 江洁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1期1317-1318,共2页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血液透析患者 生活质量 体会 并发症 治疗 做法 教育效果 教育活动 专家
下载PDF
晚期尿毒症病人血液透析前后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
16
作者 姚明英 李昭骥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3期60-62,共3页
本文对33例晚期尿毒症病人血清甲状腺素进行检测并与38例正常人作比较,结果发现除有低 T_3血症外,T_4亦显著下降,提示病情严重,rT_3无明显改变,TSH 虽在正常范围但明显高于正常人。维持血透8周后 T_3,T_4明显回升,rT_3减少,TSH 变化不... 本文对33例晚期尿毒症病人血清甲状腺素进行检测并与38例正常人作比较,结果发现除有低 T_3血症外,T_4亦显著下降,提示病情严重,rT_3无明显改变,TSH 虽在正常范围但明显高于正常人。维持血透8周后 T_3,T_4明显回升,rT_3减少,TSH 变化不大。提示血透对改善晚期尿毒症病人甲状腺功能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甲状腺激素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免疫功能检测
17
作者 高蔚瑜 古英明 《广州医药》 1996年第2期28-28,共1页
对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患者进行了免疫功能测定。与30例正常人对照,发现尿毒症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_4基本正常,而多数患者的补体C_3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正常人有显著性差异(P<0.001),证实患者... 对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患者进行了免疫功能测定。与30例正常人对照,发现尿毒症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_4基本正常,而多数患者的补体C_3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正常人有显著性差异(P<0.001),证实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与C_3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免疫功能 尿毒症
下载PDF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莹 曾健伟 古英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4-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基础治疗上给予71例次人工肝支持治疗,其中血浆置换(PE)治疗17例,共37例次,血浆灌流(PP)治疗16例,共34例次。治疗前后检测胆红素、转氨酶、血氨、白...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基础治疗上给予71例次人工肝支持治疗,其中血浆置换(PE)治疗17例,共37例次,血浆灌流(PP)治疗16例,共34例次。治疗前后检测胆红素、转氨酶、血氨、白蛋白、凝血时间等指标,并观察临床症状。结果经ALSS治疗后,患者食欲增加,腹胀、乏力减轻,精神明显好转,近期临床总有效率为45.45%。同时对血浆置换和血浆灌流进行疗效比较发现血浆置换和血浆灌流均能有效清除高胆红素血症、降低转氨酶,血浆置换在降低血氨水平和改善凝血功能方面优于血浆灌流。结论ALSS是治疗重型肝炎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可根据病情选用不同方法尽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支持系统 重型肝炎 血浆置换 血浆灌流
下载PDF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连续性血滤过程中凝血功能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罗辉遇 谢长江 +1 位作者 古英明 陈飞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635-1636,1641,共3页
目的研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滤(CVVH)过程中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8年6月我院ICU科收治的27例MODS患者CVVH过程中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 目的研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滤(CVVH)过程中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8年6月我院ICU科收治的27例MODS患者CVVH过程中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结果 MODS患者PT、APTT明显长于正常对照组(P<0.05),FIB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2、48h患者总体PT、APTT、FI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稀释组患者治疗前PT和治疗后12hAPTT较后稀释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在对应时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APTT在治疗后48h较生存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出血倾向和易栓状态通常存在于MODS患者中;CVVH不加重患者凝血功能的紊乱;治疗后48h的APTT水平可作为判断MODS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凝血功能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下载PDF
血浆置换与血浆免疫吸附对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被引量:5
20
作者 巫爱桃 肖龙 古英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671-1672,共2页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与血浆免疫吸附(plasma immunoadsorption,IA)分别在治疗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方法对43例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在接受内科治疗的同时,25例联用血浆置换疗法,18例...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与血浆免疫吸附(plasma immunoadsorption,IA)分别在治疗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方法对43例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在接受内科治疗的同时,25例联用血浆置换疗法,18例联用血浆免疫吸附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肌力的改善程度,记录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血浆免疫吸附治疗组症状开始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血浆置换组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血浆置换治疗组的明显下降。结论血浆免疫吸附疗法是治疗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理想方法,既避免输入异体血浆、蛋白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远高于血浆置换,亦为血源不足的血库减轻极大的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血浆置换 血浆免疫吸附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