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及其血清学特征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志方 潘树根 李华文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 了解小儿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及其血清型分布情况 ,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抗生素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肺炎链球菌自小儿上呼吸感染者的鼻咽拭子标本分离取得 ,并用标准 E- test法和琼脂稀释法测定其耐药性 ;采用 Quellun... 目的 了解小儿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及其血清型分布情况 ,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抗生素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肺炎链球菌自小儿上呼吸感染者的鼻咽拭子标本分离取得 ,并用标准 E- test法和琼脂稀释法测定其耐药性 ;采用 Quellung反应方法对其血清分型 ;采用 BOX- PCR和琼脂糖电泳技术对其进行基因特征分析。 结果 研究了 1999年至 2 0 0 1年期间从患儿鼻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来的 84株肺炎链球菌。 78.6% ( 66株 )的菌株对青霉素敏感 ,也同时对其他的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仅有 2 1.4 % ( 18株 )的菌株对青霉素耐药 ,其中 ,88.9% ( 16株 )的是低度耐药 ,11.1% ( 2株 )是高度耐药。几乎所有的菌株对利福平和万古霉素是敏感的。但大多数菌株对四环素、氯霉素、复方新诺明、红霉素表现出多重耐药性。占 60 .6%的肺炎链球菌其血清型是 6A( 14 .3 % )、2 3 F( 13 .1% )、19F( 11.9% )、15 B( 7.1% )、14( 7.1% ) ,不能分型 ( 7.1% ) ,而 18株青霉素耐药菌株的血清型是 2 3 F、19F、6B、14不能分型 ,以 2 3 F为主 ,它们有相似的BOX基因指纹图谱和耐药谱。 结论 本研究小儿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较其他地区高 ,耐药模式以四环素、氯霉素、复方新诺明、红霉素、氯林可霉素为主。 2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耐药性 血清型 BOX指纹图谱
下载PDF
2000-2003年抗菌药物应用与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司徒冰 梁智江 潘树根 《广东药学》 2004年第6期63-68,共6页
目的 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和耐药性情况 ,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DDDs、金额、构成比、日均药费、细菌耐药率为指标 ,对我院 2 0 0 0~ 2 0 0 3年抗菌药物的使用和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年间 ,各亚... 目的 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和耐药性情况 ,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DDDs、金额、构成比、日均药费、细菌耐药率为指标 ,对我院 2 0 0 0~ 2 0 0 3年抗菌药物的使用和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年间 ,各亚类抗菌药物的应用较稳定 ,以头孢菌素应用频度最高 ,其次为氟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硝基咪唑类等。DDDs排序前 2 0位中大多数为口服一线抗生素。大多数抗生素在 4年间的细菌耐药率的差别不显著 (P >0 .0 5 )。对G+ 球菌耐药率最低者为万古霉素 ,其次为利福平、丁胺卡那霉素 ;对G-杆菌耐药率最低者为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 ,其次为丁胺卡那霉素、头孢他啶。结论 用药频度与药敏试验结果存在矛盾 ,临床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 ,应定期进行抗生素的使用和耐药率分析 ,为抗生素的经验性用药及时提供准确情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应用 药敏试验
下载PDF
糖尿病代谢紊乱引致高凝状态的实验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学诗 廖宝平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2年第3期119-120,共2页
目的 对 12 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作血流变学检查和血小板聚集试验以了解糖尿病病人的凝血状态。方法 用毛细管粘度计和血小板聚集仪对 12 4例确诊Ⅱ型糖尿病的中老年患者进行多参数的检测。结果 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聚集指数明显高于对照... 目的 对 12 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作血流变学检查和血小板聚集试验以了解糖尿病病人的凝血状态。方法 用毛细管粘度计和血小板聚集仪对 12 4例确诊Ⅱ型糖尿病的中老年患者进行多参数的检测。结果 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聚集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糖尿病伴视网膜病变 (DR)患者与非视网膜病变者 (NDR)比较 ,全血比粘度和血小板聚集试验均有显著增高 (P <0 0 5 ) ;而糖尿病伴酮症酸中毒者血小板聚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Ⅱ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略高于正常对照组 ,但如糖尿病同时伴有视网膜病变 ,酮症酸中毒者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则显著提高 ,提示对糖尿病患者应早期发现和及时解除病人血液粘度的增高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改变 ,以防止糖尿病高凝状态所造成的微循环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分析 糖尿病 血小板聚集 血液流变
下载PDF
精液细小病毒B19感染情况初探
4
作者 吴学诗 廖宝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431-432,共2页
目的 :探讨人细小病毒 (HPVB19)在男性精液中的感染情况。方法 :用HPVB19 PCR法对 46例健康已婚男性和 15例健康未婚男性精液进行检测。结果 :46例健康已婚男性精液HPVB19阳性率为 19 5 % ( 9/46 ) ,而未婚男性对照组阳性率仅为 6 6 % ... 目的 :探讨人细小病毒 (HPVB19)在男性精液中的感染情况。方法 :用HPVB19 PCR法对 46例健康已婚男性和 15例健康未婚男性精液进行检测。结果 :46例健康已婚男性精液HPVB19阳性率为 19 5 % ( 9/46 ) ,而未婚男性对照组阳性率仅为 6 6 % ( 1/15 ) ,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 χ2 =0 378,P >0 0 5 )。结论 :精液中HPVB19感染是否可通过垂直传播方式引起孕妇胎儿宫内感染 ,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应引起男性学专家的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液 细小病毒B19感染 聚合酶链反应 流产 胎儿宫内感染
下载PDF
nm23蛋白在乳腺癌转移和葡萄胎恶变中的研究
5
作者 吴学诗 廖宝平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2年第2期24-24,49,共2页
目的:探讨nm23蛋白在乳腺癌及乳腺癌转移;葡萄胎与葡萄胎恶性变中的关系。方法:应用斑点ELISA法,检测81例临床、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病人和18例葡萄胎(其中8例临床,病理确诊为恶性葡萄胎)。病人nm23基因表达水平。结果:81例乳腺癌中53例阳... 目的:探讨nm23蛋白在乳腺癌及乳腺癌转移;葡萄胎与葡萄胎恶性变中的关系。方法:应用斑点ELISA法,检测81例临床、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病人和18例葡萄胎(其中8例临床,病理确诊为恶性葡萄胎)。病人nm23基因表达水平。结果:81例乳腺癌中53例阳性表达(65.4%),28例为阴性表达(34.5%)。而阴性表达的28例中有19例临床、病理和X线证实为乳腺腺癌转移,两者符合率为67.8%(19/28),18例葡萄胎患者中,临床、病理已证实为恶性葡萄胎的8例患者,其nm23蛋白呈减低表达的有3例,完全阴性表达的3例,而阳性表达的仅有2例,符合率75%(6/8)。而未发现恶性变的10例葡萄胎患者仅有1例显示弱阳性表达,其余9例均呈阳性表达,两者差别显著(P<0.001)。结论:斑点ELISA法由于方法简便、快速、易于取材,可作为临床早期判断肿瘤预后的一个重要生化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23蛋白 乳腺癌 肿瘤转移 葡萄胎恶变 ELISA
下载PDF
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人表皮生长因子的方法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6
作者 夏勇 吴学诗 张美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4期1588-1590,共3页
目的:建立临床适用的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酶联免疫检测方法,探讨EGF在临床常见肿瘤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变化规律。方法:采用EGF单抗包被酶标板,兔抗EGF多抗为二抗,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IgG作为酶标抗体建立夹... 目的:建立临床适用的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酶联免疫检测方法,探讨EGF在临床常见肿瘤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变化规律。方法:采用EGF单抗包被酶标板,兔抗EGF多抗为二抗,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IgG作为酶标抗体建立夹心法ELISA检测临床常见肿瘤患者及健康体检人群的血清EGF含量。结果:建立的EGF酶联免疫吸附法最小检测限达15.6ng/L,批内精密度为8.7%,批间精密度为11.6%,平均回收率为94.7%,符合临床检测要求。血清EGF含量在31名正常人为(1.305±0.382)ng/mL,24名乳腺癌病人术前值为(0.729±0.347)ng/mL,术后为(0.711±0.332)ng/mL,17名结直肠癌病人术前为(0.678±0.311)ng/mL,术后为(0.658±0.298)ng/mL,19名胃癌病人术前为(0.598±0.224)ng/mL,术后为(0.614±0.257)ng/mL。各肿瘤组患者血清EGF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建立了适用于临床检测的EGF酶联免疫检测方法,肿瘤患者血清中EGF含量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下降,该检测方法的建立为进一步探讨肿瘤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人表皮生长因子 方法建立 酶联免疫检测方法 血清EGF ELISA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法 健康对照组 factor 含量变化规律 肿瘤患者 辣根过氧化物 病人术前 临床常见 临床检测 批间精密度 平均回收率 体检人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