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番泻叶治疗精神病病人便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胡彩容 蒋亚斌 聂莎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5期338-339,共2页
关键词 番泻叶 精神病 便秘
下载PDF
老年精神病患者便秘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韦少凤 谭焕君 +1 位作者 聂莎 林淑贤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240-241,共2页
关键词 精神病 便秘 危险因素 护理 对策 老年人
下载PDF
对《精神病学》中精神障碍三级预防的补充建议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洁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5年第5期316-316,共1页
关键词 精神病学 精神障碍 三级预防
下载PDF
老年精神分裂症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钟健英 朱英娥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31-32,共2页
①目的 探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医院感染的状况和护理对策。②方法 对 1 998年 4月 - 2 0 0 3年 3月收治的 2 6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③结果  2 65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 1 1 1例 ,感染率为 41 .89% ,... ①目的 探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医院感染的状况和护理对策。②方法 对 1 998年 4月 - 2 0 0 3年 3月收治的 2 6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③结果  2 65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 1 1 1例 ,感染率为 41 .89% ,感染 1 56例次 ,例次感染率为 58.87%。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最高 ,占 38.46 % ,医院感染以秋冬季及入院 30天内和半年后的感染率较高。④结论 老年精神分裂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精神分裂症 医院感染 感染率 护理对策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医院内感染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蒋亚斌 朱英娥 黄杏梅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2年第5期319-319,共1页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医院内感染 调查
下载PDF
以精神症状为主的结核性脑膜炎
6
作者 蒋亚斌 郑东 苗国栋 《临床误诊误治》 2003年第5期397-397,共1页
关键词 精神症状 结核性脑膜炎 腰椎穿刺 脑脊液 诊断
下载PDF
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G444A多态性可能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迟发性运动障碍关联(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施佳军 范长河 +5 位作者 邓河晃 郭扬波 冯容妹 韩海英 阳琼 马崔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2-35,共4页
目的:观察广州地区汉族人群中有或无迟发性运动障碍(TD)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多巴胺β羟化酶 基因(dopamineβ hydroxylasegene,DBH)外显子2单核苷酸多态性G444A的分布,并探讨该多态与迟发性运动 障碍发生的关系。方法:以196例慢性精神分... 目的:观察广州地区汉族人群中有或无迟发性运动障碍(TD)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多巴胺β羟化酶 基因(dopamineβ hydroxylasegene,DBH)外显子2单核苷酸多态性G444A的分布,并探讨该多态与迟发性运动 障碍发生的关系。方法:以19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7例伴TD,129例不伴TD)为对象进行病例 对照研 究。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DBH基因G444A多态性。结果:TD组等位基因DBH 444G频率显著高于非TD组(χ2=12.71,P<0.001),TD组GG及GA基因型频率也显著高于非TD组(P均< 0.05)。结论:DBH基因G444A多态性可能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TD的发生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Β羟化酶 精神分裂症 迟发性运动障碍 药物遗传学
下载PDF
绝育术后人群心理卫生状况调查 被引量:11
8
作者 林昭宇 李洁 +2 位作者 唐运革 陈晓东 苏敬华 《精神医学杂志》 2010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调查绝育术(包括输精管结扎术和输卵管结扎术)后人群的心理卫生状况,为预防绝育术后心身反应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141名输卵管结扎术受术者和109名输精管结扎术受术者进行面访调查,填写自编一般资料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 目的调查绝育术(包括输精管结扎术和输卵管结扎术)后人群的心理卫生状况,为预防绝育术后心身反应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141名输卵管结扎术受术者和109名输精管结扎术受术者进行面访调查,填写自编一般资料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结果绝育术后3月有49.5%的男性和66.7%的女性出现心身症状。男性SCL-90的焦虑、人际关系因子分与全国常模有显著性差异(t焦=1.996,t人=2.130,P<0.05),而女性的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与全国常模有显著性差异(t躯=4.264,t抑=4.419,t焦=8.537,P<0.001),男女受术者之间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均有显著性差异(t躯=2.216,t抑=2.381,t焦=3.306,P<0.05)。女性心身症状的发生率比男性高(χ2=7.465,P=0.006)。无生育男孩受术者的SCL-90各因子分和心身症状的发生率均高于有生育男孩的受术者(χ2=36.076,P<0.001)。EPQ情绪稳定类型不同的受术者心身症状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χ2=45.897,P<0.001)。结论绝育术后部分受术者会出现心身症状。对高危人群如女性、未生育男孩或情绪不稳定型人格的受术者,应注意做好解释安抚工作,必要时请心理卫生专业人员心理辅导,以减少绝育术后心身症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卫生 绝育术 心身症状
下载PDF
双相I型与双相Ⅱ型障碍临床特征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晓东 李洁 +1 位作者 苏敬华 林昭宇 《精神医学杂志》 2010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对双相I型与双相II型障碍患者人口学与临床特征进行比较,为更好地识别与治疗双相障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于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间,对广州医学院附属精神病医院、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156例临床诊断为情... 目的对双相I型与双相II型障碍患者人口学与临床特征进行比较,为更好地识别与治疗双相障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于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间,对广州医学院附属精神病医院、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156例临床诊断为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患者进行"DSM-IV轴I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病人版)"再诊断,对符合DSM-IV双相I型与双相II型障碍标准的患者分别进行自编人口学及临床特征问卷、大体功能评定量表、杨氏躁狂量表、蒙哥马利抑郁量表评定。结果完成的151例再诊断中,发现双相I型72例、双相II型39例。原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中有35.5%符合双相II型诊断,4.8%符合双相I型诊断。双相I型精神病性症状出现率(62.5%vs25.6%,χ2=13.75,P<0.001)、情感稳定剂使用率(95.8%vs64.1%,χ2=19.64,P<0.001)、超重/肥胖率(38.4%vs17.9%,χ2=5.14,P=0.023)、杨氏躁狂量表评分(15vs2,Z=-5.68,P<0.001)高于双相II型;而后者轻躁狂相(Z=-2.85,P=0.004)、抑郁相次数(3vs1,Z=-4.42,P<0.001)明显多于双相I型。双相II型以抑郁首发为常见(76.9%vs55.6%,χ2=4.96,P=0.026),且抑郁的非典型特征(23.1%vs5.6%,χ2=5.91,P=0.015)、既往自杀未遂率(41.0%vs13.9%,χ2=10.39,P=0.001)、蒙哥马利抑郁量表评分(13vs5,Z=-3.64,P<0.001)均高于双相I型。两亚型在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婚姻、职业等人口学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相I型与双相II型临床特征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将它们视为不同障碍更符合疾病本身的特点。双相II型易误诊为单相抑郁,其自杀未遂率高,临床上迫切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I型障碍 双相Ⅱ型障碍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氯氮平的不良反应 被引量:5
10
作者 蒋亚斌 聂莎 朱宁 《医学综述》 2004年第4期238-240,共3页
关键词 氯氮平 精神病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单纯强迫症与伴双相障碍共病的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玉平 苗国栋 +1 位作者 刘恩益 蓝晓嫦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27-1428,共2页
目的比较单纯强迫症与伴双相障碍共病的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差异。方法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连线试验A和B、韦氏积木拼图子测试评估81例单纯强迫症和74例伴双相障碍共病的强迫症患者执行功能、注意和操作智商。结果伴双相... 目的比较单纯强迫症与伴双相障碍共病的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差异。方法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连线试验A和B、韦氏积木拼图子测试评估81例单纯强迫症和74例伴双相障碍共病的强迫症患者执行功能、注意和操作智商。结果伴双相障碍共病的强迫症患者注意、执行功能以及操作智商较单纯强迫症患者差。结论共病双相障碍会加重强迫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共病现象 双相情感障碍 认知障碍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经颅多普勒超声、脑电图和脑地形图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谭燕 李强 苗国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2年第2期134-135,共2页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脑电图 脑地形图 超声波诊断
下载PDF
以周围神经病变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元锋 梁睿 +2 位作者 宁玉萍 陆雪芬 徐恩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1年第3期227-229,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1例以双下肢运动感觉功能受损、口眼干燥为主要表现的52岁女性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资料,表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可以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表现。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唇腺活检 周围神经病
下载PDF
强迫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特点及其对患者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启荣 苗国栋 +1 位作者 阳琼 余金龙 《中国民康医学》 2007年第11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父母文化水平及其教养方式对强迫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Y-BOCS量表中文版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44例强迫症患者及其父母进行调查,以初中文化为界,将患者父母分为低文化组(初中及初中以下)和高文化组(高中以上)并进行比... 目的:探讨父母文化水平及其教养方式对强迫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Y-BOCS量表中文版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44例强迫症患者及其父母进行调查,以初中文化为界,将患者父母分为低文化组(初中及初中以下)和高文化组(高中以上)并进行比较。结果:在父母教养方式上,父亲低文化组比高文化组表现过分保护较多;母亲低文化组比高文化组表现情感温暖得分较低;父亲的惩罚严厉多于母亲,母亲的拒绝否认多于父亲。结论:父母文化水平低和不良家庭教养方式可能对患者患病具有负性影响;强迫症患者双亲教养方式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父母教养方式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死亡原因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亚斌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7期2558-2558,共1页
目的了解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AD住院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死亡原因。结果平均生存时间为(3.51±2.02)年;女性较男性更短(P<0.05)。死亡原因以肺部感染为最多(48.39%),其他依次为多器官衰... 目的了解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AD住院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死亡原因。结果平均生存时间为(3.51±2.02)年;女性较男性更短(P<0.05)。死亡原因以肺部感染为最多(48.39%),其他依次为多器官衰竭、上消化道出血、猝死和脑卒中。结论AD病人发病后的生存时间比先前估计的要短,死亡原因以医院感染和躯体并发症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原因 阿尔茨海默病 生存时间 AD
下载PDF
双相障碍中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
16
作者 苏敬华 李洁 《山东精神医学》 2006年第4期311-312,共2页
双相障碍与自杀有明显的联系,而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杀未遂则是预测其自杀死亡的重要标记之一,故本文对双相障碍中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作一综述,为预防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杀提供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 双相障碍 自杀未遂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利培酮的不良反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亚斌 朱宁 聂莎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 2004年第6期768-770,共3页
利培酮(risperidone)是一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大量的双肓对照试验和临床观察表明,其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阴性症状的疗效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对其它精神障碍也有效。随着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近年来,有不少作者陆续报道该药的…... 利培酮(risperidone)是一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大量的双肓对照试验和临床观察表明,其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阴性症状的疗效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对其它精神障碍也有效。随着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近年来,有不少作者陆续报道该药的…些副作用,现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不良反应 抗精神病药 癫痫 心律失常 精神症状
下载PDF
1980-2009年五种国内精神科期刊中文化精神医学文献刊出情况的回顾性分析
18
作者 李洁 冉茂盛 +1 位作者 郝元涛 邓兰芳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3-174,共2页
为了解我国文化精神医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我们对国内5种主要精神医学专业期刊近30年刊登的文化精神医学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分析。
关键词 医学专业期刊 医学文献 精神科 2009年 文化 国内 刊出 医学研究
原文传递
性激素与双相障碍的相关性
19
作者 蓝晓嫦 苗国栋 刘玉平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2297-2298,共2页
目的探讨性激素与双相障碍不同临床相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双相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136例,按入组时发作状态分为抑郁组66例和躁狂组70例;入组后抽取静脉血查性激素六项;采用Beck抑郁自评问卷... 目的探讨性激素与双相障碍不同临床相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双相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136例,按入组时发作状态分为抑郁组66例和躁狂组70例;入组后抽取静脉血查性激素六项;采用Beck抑郁自评问卷(BDI)、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定患者的抑郁或躁狂症状严重程度,分别与性激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抑郁组促卵泡激素(FSH)水平与BDI总分呈正相关(P<0.05),其余性激素结果与BDI总分及BRMS总分无相关性。结论 FSH与双相障碍抑郁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躁狂 抑郁 性激素
下载PDF
利培酮的不良反应
20
作者 蒋亚斌 朱宁 聂莎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 2003年第6期768-770,共3页
利培酮(risperidone)是一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大量的双盲对照试验和临床观察表明,其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阴性症状的疗效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对其它精神障碍也有效。随着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近年来,有不少作者陆续报道该药的一些副作... 利培酮(risperidone)是一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大量的双盲对照试验和临床观察表明,其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阴性症状的疗效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对其它精神障碍也有效。随着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近年来,有不少作者陆续报道该药的一些副作用,现综述如下。 1 神经系统 1.1 癫痫陆健报道一女性,19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利培酮4mg/d,于第36d、38d两次出现突然跌倒在地,口吐白沫,两眼上翻伴四肢抽搐,面色青紫等现象。症状持续0.5~1.5分钟,醒后觉乏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反应 传统抗精神病药 四肢抽搐 面色青紫 血管神经性水肿 双盲对照 临床观察 静坐不能 精神障碍 肾上腺能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