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的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靖 许田芬 赵晓慧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9年第9期48-49,共2页
文章从普通生物学课程的特征与教学现状出发,以广州医科大学为例,结合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以及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探讨了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的优化问题。
关键词 普通生物学 生物技术 优化
下载PDF
新形势下医学遗传学绪论教学初探 被引量:2
2
作者 申本昌 朱蔚云 +3 位作者 刘俊源 Dhinesan Sivapalan 李佩琼 谢天炽 《基础医学教育》 2019年第10期773-776,共4页
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和信息科学的飞速发展,医学遗传学在人类遗传病发病基因的定位、克隆、功能研究、遗传病发病机制及遗传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传统的医学遗传学尤其是绪论章节的教学,存在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 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和信息科学的飞速发展,医学遗传学在人类遗传病发病基因的定位、克隆、功能研究、遗传病发病机制及遗传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传统的医学遗传学尤其是绪论章节的教学,存在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文章在分析以往绪论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创新思维的方式,进行了绪论教学的改革尝试,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适当拓展了能反映医学遗传学进展的教学内容,力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提高学生对医学遗传学的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遗传学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以鸟氨酸循环为例探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及思政融入
3
作者 李帅 李佩琼 刘清南 《基础医学教育》 2024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生物化学课程的代谢内容涉及很多循环代谢,占据生物化学课程代谢的半壁江山,且多为难点和重点。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文章以鸟氨酸循环为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技巧积极探索和尝试,旨在达到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掌握代谢的逻辑,... 生物化学课程的代谢内容涉及很多循环代谢,占据生物化学课程代谢的半壁江山,且多为难点和重点。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文章以鸟氨酸循环为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技巧积极探索和尝试,旨在达到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掌握代谢的逻辑,提高学习能力,提升科研思维。同时融入恰当的思政内容,以期提高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鸟氨酸循环 教学方法 教学技巧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医学遗传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人类基因研究的策略与方法”为例
4
作者 刘清南 李靖 +2 位作者 李佩琼 赵晓慧 申本昌 《西部素质教育》 2021年第20期135-137,共3页
文章以“人类基因研究的策略与方法”为例,首先阐述了医学遗传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论述了医学遗传学教学对策,包括调整教学内容、联系临床疾病、线上线下相结合。
关键词 医学遗传学教学 “人类基因研究的策略与方法” 教学内容
下载PDF
遗传病的分子基础的教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被引量:3
5
作者 申本昌 朱蔚云 +1 位作者 李佩琼 谢天炽 《基础医学教育》 2020年第8期552-554,共3页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了打造医学遗传学金课,在遗传病的分子基础一章的教学中,采取了避免学生已掌握知识的简单重复、增加新知识和新进展的教学策略,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强化突变与...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了打造医学遗传学金课,在遗传病的分子基础一章的教学中,采取了避免学生已掌握知识的简单重复、增加新知识和新进展的教学策略,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强化突变与遗传病发生的因果逻辑等方式,增加表观遗传学、三核苷酸串联重复动态突变引起的遗传病、基因组印记及微缺失/微重复相关内容,力求为学生传授能反映学科新进展和新成果的教学内容,为后续章节的讲解铺垫坚实基础,并总结了遗传病的分子基础章节的教改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遗传学 教学改革 突变
下载PDF
对线粒体遗传病授课过程中素质教育相关问题的探讨
6
作者 刘清南 戴志兵 +3 位作者 李靖 董姗姗 赵晓慧 申本昌 《基础医学教育》 2022年第6期455-459,共5页
线粒体DNA突变引起的遗传病通常表现为母系遗传,是遗传病的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文章就医学遗传学的线粒体遗传病章节的授课过程中,以线粒体替换技术与“三亲婴儿”知识为契机,借助有关线粒体遗传病的基础科学研究... 线粒体DNA突变引起的遗传病通常表现为母系遗传,是遗传病的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文章就医学遗传学的线粒体遗传病章节的授课过程中,以线粒体替换技术与“三亲婴儿”知识为契机,借助有关线粒体遗传病的基础科学研究如何融入素质教育进行了探讨,力求借此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鼓励学生发现科学之美,树立科学自信和民族自信,培养国际视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遗传病 素质教育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稳定表达乙型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细胞的构建
7
作者 黄文波 刘振卫 +4 位作者 周荣 李潇 曾军 李小锋 苏晓波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4-500,共7页
获得稳定表达乙型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的HEK-293-HA细胞株。采用RT-PCR方法扩增乙型流感病毒的HA基因,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构建pcDNA3.1(+)-HA重组质粒。将已鉴定正确的pcDNA3.1(+)-HA质粒与辅助质粒PLV-EF1a-EGFP(2A)P... 获得稳定表达乙型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的HEK-293-HA细胞株。采用RT-PCR方法扩增乙型流感病毒的HA基因,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构建pcDNA3.1(+)-HA重组质粒。将已鉴定正确的pcDNA3.1(+)-HA质粒与辅助质粒PLV-EF1a-EGFP(2A)Puro通过脂质体介导法共转染HEK293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后得到重组细胞株HEK293-HA,通过流式细胞术法(FCM)来检测细胞中HA的表达情况。所得到的重组细胞经扩大培养后再连续培养15代,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B)来检测HA蛋白表达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cDNA3.1(+)-HA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共获得3株高表达阳性细胞株。细胞扩大培养后连续传代培养15代后进行Western blot和IFA检测结果表明,重组细胞的HA蛋白得到稳定的表达。已成功获得了能稳定表达乙型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的HEK-293-HA细胞,可为乙型流感病毒HA蛋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流感病毒 血凝素(HA)蛋白 细胞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