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nodgrass术与Onlay术治疗轻、中度尿道下裂的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茂章 李逊 +1 位作者 廖锦先 周晓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68-1170,共3页
目的:比较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Snodgrass术)与加盖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Onlay术)治疗轻、中度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以2009年8月至2014年3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57例轻、中度尿道下裂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 目的:比较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Snodgrass术)与加盖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Onlay术)治疗轻、中度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以2009年8月至2014年3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57例轻、中度尿道下裂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Snodgrass组84例和Onlay组73例,分别接受相应的手术。观察两组患儿的手术指标、住院情况、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Snodgrass组患儿手术时间短于Onlay组[(81.3±7.7)min vs.(131.1±13.4)min,t=7.789,P=0.000];两组患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发症见于尿道狭窄、尿道瘘、尿道憩室和皮瓣开裂。结论:Snodgrass术和Onlay术均适用于轻、中度尿道下裂患儿的手术治疗,具有较高的一次手术成功率,Snodgrass术操作更简单方便,易于推广,而对于尿道板条件不好的患儿可选择Onlay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板纵切卷管法 加盖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 尿道下裂 并发症
下载PDF
尿源干细胞治疗海绵体神经损伤性勃起功能障碍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婉媚 杨其运 +4 位作者 卞军 韩大愚 赖德辉 孙祥宙 邓春华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83-490,共8页
目的:探讨尿源干细胞(USC)对海绵体神经损伤性勃起功能障碍(CNIED)大鼠勃起功能和阴茎海绵体组织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n=15只/组):假手术组、双侧海绵体神经钳夹损伤组(BCNI组)、PBS组、USC组。假... 目的:探讨尿源干细胞(USC)对海绵体神经损伤性勃起功能障碍(CNIED)大鼠勃起功能和阴茎海绵体组织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n=15只/组):假手术组、双侧海绵体神经钳夹损伤组(BCNI组)、PBS组、USC组。假手术组予暴露双侧海绵体神经后直接关闭手术切口,其余3组均予血管钳钳夹双侧海绵体神经1 min,建立CNIED模型;PBS组和USC组分别予阴茎海绵体注射PBS(200μl)或USC(1×10~6细胞/200μl PBS)。治疗28 d后测定大鼠的最大海绵体内压(mICP)和m ICP/平均动脉压(mICP/MAP),并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海绵窦内皮细胞标志物e NOS,平滑肌标志物α-SMA,以及Collagen I,通过免疫组化检测海绵体阴茎背神经内的神经标志物(nNOS、NF-200),Masson染色检测海绵体平滑肌/胶原比值,以及TUNEL染色检测海绵窦内细胞凋亡水平。结果:治疗28 d后,USC组大鼠的mICP及mICP/MAP均较PBS组[(81±9.9)mm Hg vs(31±8.3)mm Hg,0.72±0.05 vs 0.36±0.03,P<0.05]和BCNI组[(81±9.9)mm Hg vs(33±4.2)mm Hg,0.72±0.05 vs 0.35±0.04,P<0.05]显著升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USC组大鼠背神经内n NOS、NF-200阳性神经纤维面积的比例(%)均较PBS组(11.31±4.22 vs 6.86±3.08,27.31±3.12 vs 17.38±2.87,P<0.05)和BCNI组(11.31±4.22 vs 7.29±4.84,27.31±3.12 vs 19.49±4.92,P<0.05)显著增加;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USC组大鼠e NOS/GAPDH比值较PBS组(0.52±0.08 vs 0.31±0.06,P<0.05)和BCNI组(0.52±0.08 vs 0.33±0.07,P<0.05)均显著提高,α-SMA含量亦较PBS组(1.01±0.09 vs 0.36±0.05,P<0.05)和BCNI组(1.01±0.09 vs 0.38±0.04,P<0.05)显著提高,而Collagen I含量较PBS组(0.28±0.06 vs 0.68±0.04,P<0.05)和BCNI组(0.28±0.06 vs 0.70±0.10,P<0.05)显著降低;且Masson染色结果示USC组大鼠阴茎平滑肌/胶原比值(%)亦较PBS组(17.91±2.86 vs 7.70±3.12,P<0.05)和BCNI组(17.91±2.86 vs 8.21±3.83,P<0.05)显著升高。TUNEL染色显示USC组大鼠海绵窦内细胞的凋亡指数(%)较PBS组(3.31±0.83 vs 9.82±0.76,P<0.01)和BCNI组(3.31±0.83 vs 9.75±0.91,P<0.05)显著降低。结论:USC可以通过保护神经、改善海绵窦内皮功能和海绵体纤维化,抑制细胞凋亡,显著保护CNIED大鼠的勃起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体神经损伤 勃起功能障碍 尿源干细胞 大鼠模型
原文传递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中药灌肠治疗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江先汉 李逊 +7 位作者 何永忠 周东梅 江福能 杨炜青 李天 徐桂彬 郭燕东 陈雁如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16期2410-2411,2413,共3页
目的揭示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周龄60只Wistar大鼠分成三组,每组20只,分别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Ⅰ组)、生理盐水保留灌肠(Ⅱ组)及不给予灌肠治疗(Ⅲ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治疗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 目的揭示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周龄60只Wistar大鼠分成三组,每组20只,分别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Ⅰ组)、生理盐水保留灌肠(Ⅱ组)及不给予灌肠治疗(Ⅲ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治疗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组织匀浆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变化。结果与Ⅱ、Ⅲ组比较,Ⅰ组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善明显;IL-1β、TNF-α及ICAM-1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治疗后,可以降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组织IL-1β、TNF-α及ICAM-1水平,促进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前列腺组织的炎症吸收,从而促使其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肠 慢性病 前列腺炎 中草药 大鼠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