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模型大鼠骨髓造血:活髓方干预免疫检查点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卓秋燕 蒋群 +3 位作者 夏思 卢诗颖 刘燕娣 戴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6期7735-7742,共8页
背景:既往研究表明经验方剂活髓方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免疫及造血调节起到增效减毒的协同作用,但具体机制尚未明确。目的:探讨活髓方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模型大鼠骨髓造血的影响及机制。方法:7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 背景:既往研究表明经验方剂活髓方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免疫及造血调节起到增效减毒的协同作用,但具体机制尚未明确。目的:探讨活髓方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模型大鼠骨髓造血的影响及机制。方法:7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15只、西药组15只、活髓方低剂量组15只、活髓方高剂量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采用尾静脉注射二甲基苯蒽诱导建立大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模型,造模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西药组给予沙利度胺胶囊10 mg/kg、维A酸片4 mg/kg,活髓方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活髓方1.5,6 g/kg,每天灌胃1次,连续给药28 d,取外周血和股骨骨髓组织,检测外周血常规、骨髓活检造血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T淋巴细胞上CTLA-4和PD-1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和CD4^(+)、CD4^(+)/CD8^(+)水平显著下降(P<0.05),CD4^(+)PD-1^(+)、CD8^(+)PD-1^(+)、CD4^(+)CTLA-4^(+)和CD8^(+)CTLA-4^(+)表达显著上调(P<0.05);(2)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的骨髓增生程度均有改善,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 0.05);(3)与模型组相比,活髓方高剂量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和CD4^(+)、CD4^(+)/CD8^(+)水平显著升高(P<0.05),CD8^(+)水平显著降低(P<0.05),CD4^(+)PD-1^(+)、CD8^(+)PD-1^(+)、CD4^(+)CTLA-4^(+)和CD8^(+)CTLA-4^(+)表达水平下降但无统计意义(P > 0.05);(4)西药组与活髓方高剂量组显示出相似的疗效;活髓方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各指标改善均有优势。结果表明,活髓方可改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模型大鼠的骨髓造血,提高CD4^(+)、CD4^(+)/CD8^(+)水平,下调CD4^(+)PD-1^(+)、CD8^(+)PD-1^(+)、CD4^(+)CTLA-4^(+)和CD8^(+)CTLA-4^(+)表达,可能与免疫负调控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活髓方 骨髓造血 免疫检查点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CTLA-4 PD-1 SD大鼠 工程化细胞
下载PDF
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对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江桂英 刘婉 +1 位作者 李水仁 谭奕晖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434-436,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对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间收治并经术后病理活检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60例,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中快速冷冻病理与术后病理的一... 目的:探讨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对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间收治并经术后病理活检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60例,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中快速冷冻病理与术后病理的一致性。结果:术中送检气管前淋巴结、气管旁淋巴结及喉前淋巴结的平均数量均为2枚,送检中央区淋巴结的平均数量11枚。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气管前淋巴结的快速冰冻病理与术后中央区淋巴结病理的阳性率(69.05%)最高;其次是气管旁淋巴结的快速冰冻病理与术后中央区淋巴结病理的阳性率为62.50%,喉前淋巴结的快速冰冻病理与术后中央区淋巴结病理的阳性率(25.57%)最低。经统计,三组术中淋巴结快速冷冻病理阳性者为48例(48/60,80.00%),阴性者为9例(9/60,15.00%),未送检者为3例(3/60,5.00%)。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切除>5个淋巴结数量时的病理阳性率(90.63%)高于1~5个淋巴结(6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将术中所切除的气管前、气管旁、喉前淋巴结进行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根据病理结果有助于评估中央区淋巴结是否累及,同时还可为患者制定更适合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 快速冷冻病理 预测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天麻素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江沂 刘燕娣 +1 位作者 刘婉 陈海敏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286-290,共5页
目的研究天麻素(GAS)对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K8法筛选GAS安全浓度,GAS单独或联合Aβ_(1-42)处理SH-SY5Y细胞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测定突触... 目的研究天麻素(GAS)对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K8法筛选GAS安全浓度,GAS单独或联合Aβ_(1-42)处理SH-SY5Y细胞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测定突触相关蛋白突触素(SYN)、发动蛋白1(DYN1)、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CK8结果显示在0~150μmol/L GAS时细胞活力无明显变化,可作为GAS处理细胞的安全浓度;0~120μmol/L GAS处理SH-SY5Y细胞后,SYN、DYN1及PSD95 mRNA及蛋白水平均上调、并随着GAS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Aβ_(1-42)组细胞SYN、DYN1、PSD95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β组比较,Aβ+GAS组细胞SYN、DYN1、PSD95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AS可能通过上调细胞突触相关蛋白表达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 Β淀粉样蛋白 SH-SY5Y细胞 突触素 发动蛋白1 突触后致密蛋白95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