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阻抗成像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杨佳诺 刘春丽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6-126,共1页
电阻抗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通过在人体胸部环绕16~32个电极,并持续注入安全电流,由于呼吸过程中肺的膨胀与收缩引起肺毛细血管血流以及气流改变等,即肺部电阻的改变,基于欧姆定律重建胸腔电阻抗分布从而形成肺的... 电阻抗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通过在人体胸部环绕16~32个电极,并持续注入安全电流,由于呼吸过程中肺的膨胀与收缩引起肺毛细血管血流以及气流改变等,即肺部电阻的改变,基于欧姆定律重建胸腔电阻抗分布从而形成肺的呼吸模式图(图1)。EIT是一种新兴的无创无辐射的床旁肺通气监测技术,可实时显示肺部通气甚至血流灌注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成像 呼吸过程 安全电流 呼吸疾病 欧姆定律 肺通气 阻抗分布 肺毛细血管
下载PDF
喘息样发作疾病案例教学对呼吸科实习生教学效果的影响
2
作者 王万钧 胡秋蓉 +1 位作者 朱政 吴璐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1期3770-3772,共3页
目的:探讨喘息样发作疾病案例教学在呼吸科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我院呼吸科实习生74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7名。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取喘息样发作疾病案例教学法,两组均实习3个月... 目的:探讨喘息样发作疾病案例教学在呼吸科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我院呼吸科实习生74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7名。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取喘息样发作疾病案例教学法,两组均实习3个月。对比分析两组学习效果、临床思维能力及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习后,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临床实践技能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习后,观察组临床思维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喘息样发作疾病案例教学能够提高呼吸科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有效促使其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增强实践操作能力,且实习生对教学工作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科 实习生 喘息样发作疾病案例教学法 教学效果 思维能力 满意度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在肺部疾病应用的新进展
3
作者 杨佳诺 王冠理 +7 位作者 杨佳夫 何嘉豪 陈舒敏 沈毅 李娟 任妮 刘春丽 邓方阁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2-1016,1022,共6页
红外热成像作为一种具备无创性、无辐射性的非接触式临床检测技术,通过检测人体表面温度并重建温度分布图像,可以早期识别多种疾病,并实现早期诊断及干预。本文着重回顾了红外热成像在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医... 红外热成像作为一种具备无创性、无辐射性的非接触式临床检测技术,通过检测人体表面温度并重建温度分布图像,可以早期识别多种疾病,并实现早期诊断及干预。本文着重回顾了红外热成像在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医肺疾病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以及肺栓塞早期筛查等肺部疾病领域中的应用及取得的相关研究进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一种功能性成像,核心优势在于“早”,不同于疾病过程结构性的改变,疾病早期常出现血流动力学紊乱、局部炎症等所致局部异常温度分布的功能性改变,借助基于热敏性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以及动态监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红外热成像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肺栓塞 检测技术
下载PDF
家属参与式呼吸康复干预对COPD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曾秋璇 钟秀萍 +2 位作者 梁芬喜 李秋红 宫玉翠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年第14期1732-1734,共3页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式呼吸康复干预对COPD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3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COPD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康复干预...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式呼吸康复干预对COPD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3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COPD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康复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家属全程参与呼吸康复干预过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依从性97.50%,对照组8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7,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278.72±45.89)m;最高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93.46±13.47)%,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87.42±14.7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27、7.156、3.859;P<0.05)。结论家属参与式呼吸康复干预可显著提高COPD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家属参与式 呼吸康复疗法 治疗依从性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胸壁结核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5
作者 林心情 邓海怡 +1 位作者 杨伊霖 周承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077-1080,共4页
患者女性,80岁,因咯血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既往无肝炎、结核病史。胸部CT显示右中上肺中央型病灶并阻塞性炎症、肺不张,右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图1A),进一步行PET-CT检查提示右中上叶分叶肿块,代谢增高,考虑中央型肺癌,... 患者女性,80岁,因咯血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既往无肝炎、结核病史。胸部CT显示右中上肺中央型病灶并阻塞性炎症、肺不张,右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图1A),进一步行PET-CT检查提示右中上叶分叶肿块,代谢增高,考虑中央型肺癌,病灶阻塞右上叶前段支气管伴远端阻塞性肺炎;左上肺尖后段结节,考虑转移;右肺门、双侧纵隔淋巴结增大,代谢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治疗 结核病 信迪利单抗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消化内镜见习的必要性及教学法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张筱娴 陈小燕 +1 位作者 黄晓淳 覃振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9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临床见习教学增加消化内镜见习的内容的必要性及教学法的选择。方法以148名临床医学三年级本科见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每位学生在消化内科病房及消化内镜室见习两次,分别采用“经典型”与“拓展型”的CBL教学法进行教学,...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临床见习教学增加消化内镜见习的内容的必要性及教学法的选择。方法以148名临床医学三年级本科见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每位学生在消化内科病房及消化内镜室见习两次,分别采用“经典型”与“拓展型”的CBL教学法进行教学,结束后行调查问卷评估。结果在消化内科的见习教学中增加内镜室见习内容,无论采取“经典型”还是采用“拓展型”CBL教学法都有一定程度的帮助。在“总体评价”及“知识传授连贯性、知识传授全面性、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提高学习效率”这五个维度上,“经典型CBL教学法”的得分高于“拓展型CBL教学法”。见习学生建议的内镜室见习时间为:(45.50±29.07)分钟,与本次带教老师安排的30分钟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增加了消化内镜见习对消化内科见习教学是必要的,同时需进一步增加内镜室的见习时间,“拓展型CBL教学法”需要进一步改进具体实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教学法 教学 消化内科 消化内镜 见习 临床医学
下载PDF
结核性气道狭窄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程砚秋子 苏柱泉 +8 位作者 吴智龙 张培泽 陈伟生 周子青 罗为展 郭文亮 陈小波 孙婉 李时悦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9-383,共5页
目的探讨结核性气道狭窄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广东省4个医疗中心1年内确诊的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患者,分析其气道狭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支气管镜下特点。并对不同性别的气道狭窄部位、病变类型等进行比较。结果共确诊TBTB患者345例,... 目的探讨结核性气道狭窄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广东省4个医疗中心1年内确诊的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患者,分析其气道狭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支气管镜下特点。并对不同性别的气道狭窄部位、病变类型等进行比较。结果共确诊TBTB患者345例,其中合并气道狭窄206例,狭窄发生率为59.7%。狭窄以上叶居多(50.0%),单侧累及为主,左侧多于右侧(53.9%比44.2%)。重度气道狭窄49例(23.8%),左、右侧分别为49.0%、51.0%,其中左侧主要累及上叶(37.5%)、主支气管(37.5%),右侧主要累及上叶(44.0%)、中叶及中间段支气管(40.0%)。在TBTB患者中,女性、年龄≥18岁、不吸烟者、有症状到就诊时间≥4周的患者有较高的气道狭窄发生率(P<0.05)。气道狭窄患者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女性气道狭窄患者的中位年龄小于男性(31岁比43岁,P<0.05);女性气道狭窄较易累及左侧及双肺主支气管,且溃疡坏死型多于男性(P<0.05)。结论TBTB合并气道狭窄较易发生在中青年女性,且不同性别其狭窄发生部位及病变类型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支气管结核 气道狭窄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赫曼斯基-普德拉克综合征继发间质性肺炎1例
8
作者 陈少华 郭炳鹏 +1 位作者 刘春平 顾莹莹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81-584,共4页
本文报道1例有白化病的中年男性,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胸部高分辨率CT可见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外科肺活检病理发现泡沫样、富含蜡样脂质脂褐素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局灶肺泡管及肺泡囊细支气管化生伴蜂窝肺形成,因不排除基因突... 本文报道1例有白化病的中年男性,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胸部高分辨率CT可见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外科肺活检病理发现泡沫样、富含蜡样脂质脂褐素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局灶肺泡管及肺泡囊细支气管化生伴蜂窝肺形成,因不排除基因突变,行基因分析为HPS-1突变,确诊赫曼斯基-普德拉克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经抗纤维化治疗但病情仍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肺疾病 抗纤维化治疗 泡沫样 病理发现 细支气管 蜡样 蜂窝肺 中年男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