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100a8、S100a9在支气管哮喘发生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袁小慧 陈莉延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4-708,共5页
S100a8和S100a9蛋白是S100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可通过激活细胞内信号级联反应诱导炎症产生,同时其强大的钙离子结合能力使其在调控细胞收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S100a8和S100a9不仅参与调节哮喘气道炎症,而且对哮喘气道高反应也具有保护... S100a8和S100a9蛋白是S100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可通过激活细胞内信号级联反应诱导炎症产生,同时其强大的钙离子结合能力使其在调控细胞收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S100a8和S100a9不仅参与调节哮喘气道炎症,而且对哮喘气道高反应也具有保护作用。本文拟对S100a8、S100a9蛋白在哮喘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哮喘研究及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A8 S100A9 哮喘 AHR
下载PDF
阿比多尔与连花清瘟胶囊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体内外抑制作用比较 被引量:51
2
作者 关文达 杜秋伶 +2 位作者 江海明 赵金存 杨子峰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23期3454-3458,共5页
目的评价阿比多尔与连花清瘟胶囊抑制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复制的体内外药效。方法以MTT方法检测阿比多尔和连花清瘟胶囊在非洲绿猴肾细胞的半数有毒浓度(TC_(50))。建立MERS... 目的评价阿比多尔与连花清瘟胶囊抑制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复制的体内外药效。方法以MTT方法检测阿比多尔和连花清瘟胶囊在非洲绿猴肾细胞的半数有毒浓度(TC_(50))。建立MERS-CoV感染非洲绿猴肾细胞模型,药物分别处理感染细胞48 h后收获上清,通过空斑试验检测培养上清病毒滴度;建立MERS-CoV感染表达h CD26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病毒对照组、阿比多尔组[90 mg/(kg·d)]和连花清瘟胶囊组[1 300 mg/(kg·d)],每组6只,药物处理后于感染后第3、5天,采用空斑试验检测鼠肺病毒滴度,分析阿比多尔组、连花清瘟胶囊组与病毒对照组的病毒滴度差异。结果阿比多尔和连花清瘟胶囊在非洲绿猴肾细胞的TC_(50)分别为36. 78μg/m L和4 023. 27μg/m L,其体外抑制MERS-CoV复制的最低浓度分别为4μg/m L和900μg/m L,治疗指数分别为2. 19和0. 47;两种药物处理MERS-CoV感染小鼠后病毒滴度与病毒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阿比多尔具有体外抑制MERS-CoV复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比多尔 连花清瘟胶囊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抑制作用
下载PDF
高校医学类实验室设备与人员的人性化管理 被引量:11
3
作者 付欣 洪玮 +3 位作者 周问渠 邓小亮 邹东霆 陈豫钦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0期233-236,共4页
高等院校医学实验室是以培养医学相关人才并将医学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转化的场所,其中高、精、尖与贵重仪器较多。医学实验室的高效管理关系到医学人才安全、科学素质的培养,故及时有效地发现并解决高校医学实验室的管理问题十分必要,应... 高等院校医学实验室是以培养医学相关人才并将医学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转化的场所,其中高、精、尖与贵重仪器较多。医学实验室的高效管理关系到医学人才安全、科学素质的培养,故及时有效地发现并解决高校医学实验室的管理问题十分必要,应引起各个高校和(或)医学院校的重视。实验室在教学中的地位与教研室相当,通过实验室的实践过程,能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紧密联系,在人员管理上基本条件应以实验内容为基础,进行合理优化与资源整合,做好资源共享,从而确保现有资源的充分优化与利用,对于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则建议实名负责制及使用预约制,确保实验室资源的规范、标准与科学利用,提高实验室教学与管理效率。医学实验室的高效管理关系到医学人才安全、科学素质的培养,故及时有效的发现并解决高校医学实验室的管理问题十分必要,应引起各个高校和(或)医学院校的重视。本文则主要针对高校医学类实验室的日常管理的规范化与人性化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医学类实验室 仪器设备 实验人员 人性化管理
下载PDF
增强现实导航气管镜技术在呼吸内镜医师培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钟长镐 罗为展 +2 位作者 陈愉 唐纯丽 陈小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8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导航支气管镜技术(Lung Point)在呼吸内镜医生培训中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10名我院2017年1—6月呼吸内镜中心招录的呼吸内镜培训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A组按常规方式教学,B组根据胸部CT应用Lung Point系统在...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导航支气管镜技术(Lung Point)在呼吸内镜医生培训中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10名我院2017年1—6月呼吸内镜中心招录的呼吸内镜培训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A组按常规方式教学,B组根据胸部CT应用Lung Point系统在支气管镜术前重建支气管三维模型教学,每人操作20例次检查。将操作次数分为1~5例次、6~10例次、11~15例次、16~20例次。评价操作是否到达目标所在亚段支气管、到达目标所在亚段支气管所用时间,少于5分钟为及格,多于5分钟为不及格。比较两种教学方法在支气管镜检查操作时间、定位精准率。结果比较两种支气管镜检查操作所需时间,A组为(398.16±91.51)s,B组为(275.01±62.64)s,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操作时间的达标率,A组低于B组(24%vs.72%);两种培训法随着培训例次的增多,操作所花费时间逐渐减少。在常规培训法上,16~20例次比其余各例次组所花的时间明显减少,且随着操作例次增多,在规定时间内操作成功次数逐渐增多;在常规培训法上,各组次在规定时间内操作成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但操作时间上,与1~5例次比较,另外三组明显减少。但6~10例次与11~15例次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操作方法的定位精准率,常规培训法组低于Lung Point培训法(60%vs.84%),且不同例次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评价指标均达标,则A组低于B组(14%vs.53%)。结论增强现实导航支气管镜技术(Lung Point系统)可缩短呼吸内镜医师培训时间,提高培训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技术 支气管镜 培训
下载PDF
智库理念下呼吸科医生专业提升的信息需求的调研 被引量:3
5
作者 秦茵茵 洪紫莹 +5 位作者 高国英 王璐琳 林心情 谢晓鸿 陈颖 黄庆晖 《医学教育管理》 2020年第2期183-188,共6页
以广东省各大医院的336名呼吸科医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调查问卷,了解呼吸科医生目前的信息需求、获取信息的原因、渠道、障碍因素及期望等情况,旨在明确目前医学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和改革方向,提出要重视分析医生需求,并通过引入新的理... 以广东省各大医院的336名呼吸科医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调查问卷,了解呼吸科医生目前的信息需求、获取信息的原因、渠道、障碍因素及期望等情况,旨在明确目前医学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和改革方向,提出要重视分析医生需求,并通过引入新的理论依据,组建科学的知识管理机制、广纳高素质人才和创建科研团队等措施以进一步改善和推动医学高校图书馆乃至高校智库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高校 智库 图书馆 信息 调查
下载PDF
疫情下线上教学在呼吸内科学见习教学效果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谢晓鸿 周承志 +4 位作者 林心情 秦茵茵 黄炯周 王李强 刘明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新冠疫情期间线上呼吸内科学见习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对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进行呼吸系统诊断学见习的2018级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对线下、线上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教学满意度。结果:理论教学... 目的:探讨新冠疫情期间线上呼吸内科学见习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对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进行呼吸系统诊断学见习的2018级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对线下、线上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教学满意度。结果:理论教学在线上和线下教学满意度均较高,无统计学差异;与线上教学相比,学生对线下实践教学和技能教学的满意度更高,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56.33%的学生倾向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31.88%倾向于线下教学,仅有9.61%倾向于线上教学。结论:在新冠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医学见习线上教学模式可作为传统线下教学模式的有效替代,且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和满意度,但需要进一步优化疫情期间的教学模式,充分结合线上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习 线上教学 教学效果
原文传递
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技术对比传统实验室微生物培养在脓毒症病原学诊断中的优势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淋 洪城 +1 位作者 孟新科 李颖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14-120,共7页
目的通过对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技术(mNGS)获得的病原体与实验室培养结果进行对比,了解mNGS在脓毒症病原学诊断中的优势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将入选的脓毒症患者的标本(肺泡灌洗液、痰液、血液、脑脊液、胸水、腹水、分泌物等)同时送... 目的通过对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技术(mNGS)获得的病原体与实验室培养结果进行对比,了解mNGS在脓毒症病原学诊断中的优势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将入选的脓毒症患者的标本(肺泡灌洗液、痰液、血液、脑脊液、胸水、腹水、分泌物等)同时送检mNGS和实验室细菌培养,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mNGS在脓毒症病原学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结果mNGS的阳性率为78.9%;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为40.4%(P<0.05)。通过mNGS共检出致病病原体57种,其中细菌31种,真菌16种,病毒7种,非典型病原体3种;细菌培养共检出病原体24种,其中细菌18种,真菌6种。以培养结果为金标准,mNGS的敏感度为76.2%,特异度为29.8%,阳性预测值为42.3%,阴性预测值为64.8%。根据病原学结果的抗生素调整将患者分为三组:按mNGS调整为mNGS组、经验性调整为经验组、按培养结果调整为传统培养组。mNGS组ICU住院时间更短(P<0.05),培养组降钙素原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mNGS在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诊断方面较传统微生物培养时间更短,阳性率更高,在少见病原体、罕见病原体诊断方面有显著优势,可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技术(mNGS) 微生物培养 脓毒症 感染 病原体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在乳腺疾病检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曾靓妮 邓方阁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1-505,共5页
乳腺疾病已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其中乳腺癌更位居全球范围内女性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首位,因此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意义重大。传统结构影像学早期检测疾病具有一定局限性,而红外热成像作为功能成像技术可为乳腺癌的早期筛查提供有效线索... 乳腺疾病已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其中乳腺癌更位居全球范围内女性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首位,因此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意义重大。传统结构影像学早期检测疾病具有一定局限性,而红外热成像作为功能成像技术可为乳腺癌的早期筛查提供有效线索。因此本文主要就红外热成像在乳腺疾病的早期检测及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乳腺疾病 早期发现 预后评估
下载PDF
利伐沙班的实验室评估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叶小娟 洪城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151-155,共5页
利伐沙班是一种精准靶点口服抗凝药物,临床使用率越来越高。该药物药代学和药动学具有可预测性,现有评估方法主要包括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显色抗Ⅹa试验(C-FXa)及凝血酶原时间(PT)等,但目前尚无统一的实验室评估指标。该文主... 利伐沙班是一种精准靶点口服抗凝药物,临床使用率越来越高。该药物药代学和药动学具有可预测性,现有评估方法主要包括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显色抗Ⅹa试验(C-FXa)及凝血酶原时间(PT)等,但目前尚无统一的实验室评估指标。该文主要围绕利伐沙班的实验室评估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实验室评估 逆转剂
原文传递
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从急性到长期,从医院到家庭 被引量:7
10
作者 关力理 陶维华 陈荣昌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661-665,共5页
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PPV)是近年来机械通气技术的重要进步之一,目前已经成为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的一线首选方法。然而, NPPV整体发展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将对NPPV在慢性... 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PPV)是近年来机械通气技术的重要进步之一,目前已经成为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的一线首选方法。然而, NPPV整体发展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将对N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及稳定期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并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展望,以期推动NPPV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正压通气 治疗
下载PDF
清金益气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效研究及潜在作用机制
11
作者 丘婉俐 陈瑞晗 +4 位作者 赵婷婷 苏泳杰 李璇璇 马钦海 杨子峰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315-1324,共10页
[目的]通过对清金益气方的体外药效研究和结合网络药理学探讨其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清金益气方干预Omicron BA.1、Omicron BA.5、Omicron XBB等不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变异株感染非洲绿... [目的]通过对清金益气方的体外药效研究和结合网络药理学探讨其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清金益气方干预Omicron BA.1、Omicron BA.5、Omicron XBB等不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变异株感染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 E6),通过细胞病变效应(CPE)实验和病毒空斑减少实验验证清金益气方的抗病毒作用;进一步构建SARS-CoV-2感染人肺腺癌细胞(Calu3)诱导宿主炎症紊乱模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验证清金益气方的抗SARS-CoV-2感染诱导炎症因子过度表达的影响。最后运用TCMSP、GeneCards、DrugBank等数据库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清金益气方可以抑制Omicron BA.1、Omicron BA.5、Omicron XBB等新型冠状病毒的复制,同时对SARS-CoV-2感染细胞诱导产生细胞空斑数量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对SARS-CoV-2感染诱导的IL-6、TNF-α、MCP-1和IP-10等炎症因子mRNA水平的过度表达具有显著抑制作用。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柚皮素(naringenin)、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和黄芩素(wogonin)是清金益气方的核心成分;IL-6、TNF、蛋白激酶B(AKT1)、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转录因子P53(TP53)等靶点是其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关键靶点,KEGG富集通路主要涉及白细胞介素-17(IL-17)、TNF、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信号通路。[结论]清金益气方具有广谱的抗SARS-CoV-2变异株作用,且对SARSCoV-2变异株感染诱导的宿主炎症紊乱具有调控作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槲皮素、山柰酚、黄芩素和柚皮素等黄酮类成分与IL-6、TNF、AKT1及STAT3等核心靶点结合,调控病毒和炎症相关的TNF、PI3K-Akt及MAPK等信号通路,发挥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作用。说明了清金益气方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为临床应用及深入研究防治SARS-CoV-2感染的机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金益气方 新型冠状病毒 抗病毒 抗炎 网络药理学 机制
下载PDF
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中枢驱动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秦茵茵 高国英 +4 位作者 谢晓鸿 刘鹢倩 贺白婷 谢佳星 吴国锋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86-1089,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吸入噻托溴铵后呼吸中枢驱动的变化。方法将2017年1—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的50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方案,药物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噻托溴铵18μg,每日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吸入噻托溴铵后呼吸中枢驱动的变化。方法将2017年1—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的50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方案,药物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噻托溴铵18μg,每日1次。治疗前后记录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分级标准(MRC评分)、肺功能测定值,通过多导食道电极管记录静息状态、最大用力吸气时的食道压(Pes)、胃内压(Pga)、膈肌肌电(EMGdi);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及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药物组MRC评分(2.6±0.5对2.1±0.3,P<0.05)较前降低;肺功能指标、Pes、Pga、跨膈压(Pdi)及最大食道压(Pes-max)、最大胃内压(Pga-max)、最大跨膈压(Pdi-max)、膈肌肌电最大值(EMGdi-max)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EMGdi治疗前后[(67.7±30.1)μV对(52.0±24.3)μV]、膈肌肌电占最大值百分比(EMGdi%max)治疗前后[(35.7±12.8)%对(27.3±1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前后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吸入噻托溴铵后,慢阻肺患者的膈肌肌电值降低,反映呼吸中枢驱动的EMGdi可能是一项判断疗效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多导食道电极管 膈肌肌电 呼吸中枢驱动 支气管舒张剂 噻托溴铵
原文传递
吡啡尼酮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不良反应观察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廖理粤 韩茜 +1 位作者 罗群 江梅 《当代医学》 2019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研究服用吡啡尼酮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有效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9例IPF患者,通过问卷调查患者使用吡啡尼酮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有效处理方法。结果服用吡啡尼酮后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消化道症状... 目的研究服用吡啡尼酮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有效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9例IPF患者,通过问卷调查患者使用吡啡尼酮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有效处理方法。结果服用吡啡尼酮后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消化道症状,皮疹、光过敏,体质量下降和疲乏,其发生率分别为52.2%,36.2%,34.8%和11.6%。14.5%患者由于价格昂贵停药,5.8%患者由于不良反应停药。结论服用吡啡尼酮出现消化道症状、皮疹、光过敏和体质量下降发生率较高,总体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吡啡尼酮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无创通气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已知的证据和未知的探索 被引量:11
14
作者 周露茜 关力理 +1 位作者 郑则广 陈荣昌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668-673,共6页
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PPV)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已长达30余年。随着医学和NPPV技术的进步,目前NPPV已从最初在医院应用于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扩展至家庭治疗稳定期慢阻肺患者... 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PPV)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已长达30余年。随着医学和NPPV技术的进步,目前NPPV已从最初在医院应用于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扩展至家庭治疗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此外,随着NPPV在稳定期慢阻肺中的拓展应用,其应用并不局限于静息时缓解患者呼吸肌肉疲劳,而且延伸到辅助运动、缓解运动后呼吸困难以及作为呼吸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尽管临床应用的病例数不断增加,但仍然有众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包括明确应用指征、优化技术方法学以及建立长期管理体系等。本文阐述了目前稳定期慢阻肺中NPPV应用已知的证据,以及展示该领域中对未知探索的热点,希望有助于推动NPPV在稳定期慢阻肺中的合理应用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正压通气 治疗
下载PDF
呼吸道病毒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征途 王熙栋 +4 位作者 邓秋雪 魏薪光 李劲创 林泽强 叶枫 《国际呼吸杂志》 2020年第1期74-77,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已成为我国慢性疾病中的一大类疾病。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是导致COPD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目前的研究已经表明AECOPD的诱发因素中感染占主要地位,其中细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已成为我国慢性疾病中的一大类疾病。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是导致COPD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目前的研究已经表明AECOPD的诱发因素中感染占主要地位,其中细菌感染的地位和机制已经表明明确,但关于呼吸道病毒感染与AECOPD的相关性尚未清晰。因此,本文将以呼吸道病毒感染与AECOPD的发生和发展相关性为重点,从呼吸道病毒感染促发AECOPD的发生,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生物标志物探索以及抗病毒治疗认识等方面进行综述,阐述呼吸道病毒感染在AECOPD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为未来AECOPD的治疗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病毒感染 抗病毒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原文传递
奥司他韦在树鼩体内的药动及药效学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袁兵 李润峰 +6 位作者 杨春光 张晟 张云辉 角建林 张荣平 夏雪山 杨子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3,共7页
目的探讨奥司他韦在树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特征,以及在树鼩体内的抗流感病毒药效作用。方法树鼩经口服磷酸奥司他韦后取血浆用于药代动力学分析,并与人、雪貂、小鼠、大鼠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树鼩经鼻接种感染人流感病毒A/Californ... 目的探讨奥司他韦在树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特征,以及在树鼩体内的抗流感病毒药效作用。方法树鼩经口服磷酸奥司他韦后取血浆用于药代动力学分析,并与人、雪貂、小鼠、大鼠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树鼩经鼻接种感染人流感病毒A/California/04/2009 H1N1和禽流感病毒H9N2突变株Y280-PB2-E627K,给予奥司他韦治疗,观察鼻腔症状,收集感染后第1,3和5天鼻灌洗液及沉淀分别行病毒TCID50检测和细胞分类计数,检测感染后21 d血清中和抗体滴度。结果奥司他韦在树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Cmax:1. 34μg/m L,Tmax:0. 75h,T1/2:2. 03 h,AUC0-12:1. 76 mg·h/liter。奥司他韦对感染A/California/04/2009 H1N1病毒的树鼩鼻腔排毒抑制作用不明显,但高剂量组奥司他韦可明显抑制感染H9N2 Y280-PB2-E627K病毒树鼩第1天的鼻腔排毒,减少第3天鼻灌洗液中细胞总数。感染A/California/04/2009 H1N1病毒后产生的抗体效价明显高于H9N2 Y280-PB2-E627K禽流感病毒的抗体效价,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对感染同一病毒各组间血清抗体效价无影响。结论奥司他韦在树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不同于人或雪貂等模型动物,但其药物血浆清除半衰期和达峰时间与小鼠相近;药效学方面奥司他韦可有效抑制感染H9N2 Y280-PB2-E627K流感病毒树鼩的鼻腔病毒排毒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鼩 流感病毒 磷酸奥司他韦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
下载PDF
邓氏清毒饮抗甲型流感病毒及抗炎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钦海 陈瑞晗 +8 位作者 雷标 王周琅 朱梓宁 黄子天 陈凯佳 邱仕君 刘小斌 邓中光 杨子峰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7-603,共7页
目的探讨邓氏清毒饮对甲型流感病毒(H3N2)的抗病毒活性及其在调节宿主炎症免疫应答中潜在的作用。方法观察邓氏清毒饮对H3N2体外活性的影响;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邓氏清毒饮对A549细胞感染H3N2病毒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 目的探讨邓氏清毒饮对甲型流感病毒(H3N2)的抗病毒活性及其在调节宿主炎症免疫应答中潜在的作用。方法观察邓氏清毒饮对H3N2体外活性的影响;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邓氏清毒饮对A549细胞感染H3N2病毒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趋化因子配体5(CCL-5)表达的影响。用蛋白印迹实验检测核因子抑制蛋白-κB(IκBα)、磷酸化核因子抑制蛋白-κB(p-IκBα)、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NF-κB p65)的表达。结果邓氏清毒饮23.4、11.7、5.85 mg·mL^(-1)可显著抑制H3N2的体外复制,减少病毒空斑形成;在mRNA水平上可显著降低细胞因子IL-6、IL-8、IP-10、TNF-α、MCP-1及CCL-5的表达;蛋白印迹检测发现邓氏清毒饮可下调p-IκBα和p-NF-κB p65蛋白表达,增加IκBα的表达,从而抑制H3N2诱导的NF-κB信号通路激活。结论邓氏清毒饮可抑制H3N2的体外复制,抑制流感病毒诱导的NF-κB信号通路激活,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表明邓氏清毒饮具有防治流感病毒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氏清毒饮 甲型流感病毒 H3N2 抗病毒 抗炎 核因子-ΚB
原文传递
基于PubMed、SCIE数据库国内医用红外热成像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彩琴 陈小清 +1 位作者 黄笑云 邓方阁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51-755,共5页
目的了解PubMed、SCIE数据库收录国内医用红外热成像相关研究文献的发表现状。资料与方法检索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录于PubMed、SCIE,由国内研究学者发表的医用红外热成像相关研究文献,对发文量、基金、期刊、引文、作者及关... 目的了解PubMed、SCIE数据库收录国内医用红外热成像相关研究文献的发表现状。资料与方法检索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录于PubMed、SCIE,由国内研究学者发表的医用红外热成像相关研究文献,对发文量、基金、期刊、引文、作者及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93篇,其中英文文献60篇、中文文献33篇,文献持续增长率为45.92%(英文文献)、18.79%(中文文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文献33篇(35.48%);载文量≥3篇的期刊7种(12.96%);载文量前3名地区为北京、上海、湖北;核心作者6位(发文18篇,19.35%);高被引文献35篇(37.63%);英文文献的年发文量及被引频次与中文文献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内容主要为疾病诊断和疗效评估。结论PubMed、SCIE收录的国内学者发表的红外热成像领域文献整体呈上升趋势,以英文文献增长为主,期刊和地区分布不均匀,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高影响力文献数量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热层析 热断层 META分析
下载PDF
中药抗流行性感冒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昕 王周琅 +1 位作者 李润峰 杨子峰 《北京中医药》 2021年第1期35-38,共4页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每次流感爆发都会在全球造成高发病率以及致死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中医药用于流感防治已有千年历史,其活性成分不仅可以直接靶向病毒,还具有调节炎症信号通...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每次流感爆发都会在全球造成高发病率以及致死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中医药用于流感防治已有千年历史,其活性成分不仅可以直接靶向病毒,还具有调节炎症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风暴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本文对常见抗流感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在流感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中西医结合防治流感提供思路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中药 治疗 作用机制 文献综述
原文传递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移植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苏卓莹 陈莉延 何建行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39-342,共4页
迟发型非感染性肺部并发症(LONIPC)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术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 GVHD)的重要部分,目前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虽然肺移植是治疗多数终末期肺病的唯一方法,但由于HSCT术后受体潜在的风险,肺移植难以广泛应... 迟发型非感染性肺部并发症(LONIPC)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术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 GVHD)的重要部分,目前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虽然肺移植是治疗多数终末期肺病的唯一方法,但由于HSCT术后受体潜在的风险,肺移植难以广泛应用。本文结合世界各地多个移植中心针对HSCT术后LONIPC受体行肺移植治疗的研究,就HSCT术后肺移植手术适应证及时机、肺移植术后血液肿瘤的复发及感染并发症、肺移植术后的HSCT受体移植物存活率等方面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迟发型非感染性肺部并发症 肺移植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血液肿瘤 终末期肺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