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SGRQ-C问卷评价广州2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门诊患者生活质量 被引量:14
1
作者 江梅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08-811,814,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SGRQ问卷COPD专用改良版(SGRQ-C)来评价广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价值,为COPD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全球倡议(GOLD)的诊断标准的COPD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同时采用SGRQ-C自... 目的探讨应用SGRQ问卷COPD专用改良版(SGRQ-C)来评价广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价值,为COPD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全球倡议(GOLD)的诊断标准的COPD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同时采用SGRQ-C自我评定。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278例门诊COPD患者,男245例,女33例,年龄(x珋±s)67.6±8.0岁。COPD患者生存质量普遍较低(SGRQ-C总分(x珋±s)为62.92±16.9分)。不同BMI、不同状态(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以及不同GOLD分级SGRQ-C三个部分评分和总分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SGRQ-C各部分评分和总分与FEV1占预测值%均呈负相关(-0.705≤r≤-0.543,P<0.01),且明显好过与FEV1/FVC的相关性。SGRQ-C各部分评分和总分均与呼吸困难评分(MMRC)均呈正相关(0.505≤r s≤0.835,P<0.01)。多因素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SGRQ-C评分因素主要有FEV1占预测值百分比、呼吸困难评分(MMRC)和目前是否处于急性加重期。结论 SGRQ-C可以准确地、灵敏地评价COPD患者病情变化,这为临床医师及时准确判断COPD的病情及发展变化提供了一个便捷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SGRQ—C问卷 生活质量
下载PDF
BiPAP无创呼吸机联合尼可刹米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重度高碳酸血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0
2
作者 苏宏 梁晓海 +2 位作者 刘慧 陈俊榕 李时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3期121-124,共4页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呼吸机联合尼可刹米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重度高碳酸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以2010年1月-2013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芳村分院呼吸内科...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呼吸机联合尼可刹米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重度高碳酸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以2010年1月-2013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芳村分院呼吸内科收治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重度高碳酸血症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每组23例,其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BiPAP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注射液治疗,分别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24、48 h动脉血气分析参数[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酸碱度(pH值)]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治疗结果 (包括住院天数、气管插管率、病死率和呼吸频率),计算其总有效率。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处理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时间点PaCO2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亦显著少于对照组,呼吸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iPAP无创呼吸机联合尼可刹米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重度高碳酸症患者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能明显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的机会,降低气管插管率,不失为一种好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重度高碳酸血症 尼可刹米 双水平气道正压
下载PDF
支气管舒张剂在儿童呼吸道常见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84
3
作者 申昆玲 邓力 +19 位作者 李云珠 李昌崇 刘恩梅 刘传合 向莉 陈强 陈育智 陈志敏 陈爱欢 张皓 何庆南 尚云晓 俞善昌 洪建国 赵德育 徐保平 殷勇 盛锦云 符州 鲍一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3-379,共7页
支气管舒张剂在儿科临床常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但在具体使用时的药物选择、给药方法、药物剂量及疗程等尚存在一定争议。为促进支气管舒张剂在儿科临床实践中的合理化、规范化使用,由《临床儿科杂志》编辑部牵头组织国内儿科专家,... 支气管舒张剂在儿科临床常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但在具体使用时的药物选择、给药方法、药物剂量及疗程等尚存在一定争议。为促进支气管舒张剂在儿科临床实践中的合理化、规范化使用,由《临床儿科杂志》编辑部牵头组织国内儿科专家,根据目前我国儿科临床治疗现状制定《支气管舒张剂在儿童呼吸道常见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简称专家共识),以作为儿童呼吸道常见疾病支气管舒张剂治疗的推荐方案,供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舒张剂 呼吸道疾病 常见疾病 专家 儿童 应用 儿科临床 临床治疗
下载PDF
改良的自主呼吸实验在机械通气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晓青 黎毅敏 +3 位作者 何为群 陈思蓓 农凌波 桑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130-2133,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自主呼吸实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ail,SBT)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撤机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目的:观察改良自主呼吸实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ail,SBT)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撤机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随机分为2 h SBT组(常规SBT组)和6 h SBT组(改良SBT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SBT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通气时间、氧合指数、呼吸浅快指数(RSBI)和最大吸气负压(MIP)、SBT和撤机结局、ICU病死率和ICU停留时间。结果:共入组41例患者,常规SBT组20例,改良SBT组21例。两组间性别、年龄、SBT前APACHEⅡ评分、通气时间、氧合指数、RSBI和MI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常规SBT组的患者SBT成功率(90.0%)显著高于改良SBT组(57.1%)(P=0.018)。通过SBT的患者中,常规SBT组患者的撤机成功率(72.2%)则显著低于改良SBT组(100.0%)(P=0.046)。两组患者的总体ICU病死率和I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改良的SBT法对老年COPD患者可以更好地预测撤机成功率,并且不增加患者的ICU病死率和ICU停留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呼吸实验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撤机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防治与研究热点问题 被引量:46
5
作者 陈荣昌 高永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共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该疾病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给患者个人、社会及家庭都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对7个地区202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该疾病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给患者个人、社会及家庭都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对7个地区20245名成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高达8.2%,推算我国约有3800万慢阻肺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防治 慢阻肺 气流受限 生活质量 经济负担 患者 成年人
下载PDF
呼吸变异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桑岭 刘晓青 +7 位作者 何为群 陈思蓓 徐永昊 杨淳 余裕恒 刘学松 刘冬冬 黎毅敏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963-1968,共6页
目的探讨呼吸变异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单中心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重症医学科收治的AECOPD需要行有创机械通气并且最终可以通过自主呼吸实验(SBT)并撤机的患者,根据撤机结局分为撤... 目的探讨呼吸变异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单中心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重症医学科收治的AECOPD需要行有创机械通气并且最终可以通过自主呼吸实验(SBT)并撤机的患者,根据撤机结局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分别记录每个患者的性别、年龄、撤机前通气时间、APACHEII评分、体质指数(BMI)、呼吸浅快指数(RSBI)、最大吸气负压(MIP)、口腔闭合压(P0.1)以及SBT时的呼吸变异率包括:潮气量变异率(CVofVt)、吸气时间变异率(CVofTi)、呼吸周期变异率(CV of TTOT)、“责任周期”变异率(CVofTi/TTOT)和平均吸气流速变异率(CVofVL/Ti)。比较各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共入选符合标准患者57例,其中撤机成功组46例,撤机失败组11例。两组间性别、年龄、APACHE11评分、BMI和撤机前通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成功组的P。和RSBI均低于撤机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撤机成功组的MIP、CVofVt、CVofTi、CVofTTOT、CVofTi/TTTOT和CVofVt/Ti均高于撤机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各撤机指标建立ROC曲线,并利用cut-off法得出各指标的预测阈值,其中CVofVt/Ti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62,95%CI为0.917~1.000,当其〉15.5时,预测撒机成功的敏感度为93.5%,特异度为90.9%。Po1的曲线下面积最小,为0.748,95%CI为0.713~0.784,当其〈4.05emil20,预测撤机成功的敏感度为53.5%,特异度为87.4%。结论呼吸变异率是预测AECOPD患者撤机结局的有效指标,其中CVofVt/Ti〉15.5时,预测患者撤机成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变异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撤机
下载PDF
呼吸内科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的探讨
7
作者 叶枫 谢佳星 +1 位作者 吴璐璐 陈荣昌 《西北医学教育》 2014年第1期70-71,76,共3页
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临床医师,临床能力的训练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本文从分析呼吸内科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不足的影响因素入手,提出针对性措施,以期提高呼吸内科临床医学学... 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临床医师,临床能力的训练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本文从分析呼吸内科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不足的影响因素入手,提出针对性措施,以期提高呼吸内科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科 临床医学学位 临床能力
下载PDF
《远离呼吸系统疾病》精品视频公开课制作实践与思考
8
作者 陈丽 曾广翘 柯家海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年第12期48-50,共3页
介绍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发展背景及趋势,结合广州医科大学《远离呼吸系统疾病》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实践案例,从精品视频公开课制作准备、制作过程、制作思考进行探讨,以期对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方案和经验。
关键词 远离呼吸系统疾病 精品视频公开课 教育资源
下载PDF
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信息数据库实现
9
作者 王岗 周玉民 冉丕鑫 《软件导刊》 2016年第5期134-136,共3页
根据我国城乡居民的呼吸疾病发病实际情况,结合数据分析,通过采集社区医疗机构和医学中心的呼吸疾病相关信息,建立呼吸疾病临床信息数据库,并通过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产生的综合性数据进行分析决策。从总量分析、病情症状、疾病数量、患者... 根据我国城乡居民的呼吸疾病发病实际情况,结合数据分析,通过采集社区医疗机构和医学中心的呼吸疾病相关信息,建立呼吸疾病临床信息数据库,并通过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产生的综合性数据进行分析决策。从总量分析、病情症状、疾病数量、患者负担、医疗质量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以帮助管理者获取所需要的科研信息,提高呼吸疾病科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信息数据库 STRUTS框架 数据分析决策
下载PDF
噻托溴铵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性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发挥抗炎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慧 曹伟涛 +5 位作者 白鸽 罗承娜 刘俊 赵子文 刘朝晖 赵祝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8-845,共8页
目的:建立小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探讨噻托溴铵(TIO)是否能够通过调控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活性发挥肺保护作用。方法:全身暴露香烟烟雾法构建COPD小鼠模型,部分采用TIO进行干预,分析小鼠的一般... 目的:建立小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探讨噻托溴铵(TIO)是否能够通过调控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活性发挥肺保护作用。方法:全身暴露香烟烟雾法构建COPD小鼠模型,部分采用TIO进行干预,分析小鼠的一般情况、肺功能指标、病理改变和肺部炎症细胞数量的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8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肺组织NLRP3及caspase-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OPD组小鼠体重、第100毫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0)、FEV100/用力肺活量(FVC)和动态肺顺应性(Cdyn)均明显下降(P<0.05),气道阻力(RI)明显升高(P<0.05),FVC水平无显著差异,肺组织平均肺泡间隔、BALF中炎症细胞、IL-1β和IL-18水平和肺组织中NLRP3及caspase-1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COPD组比较,COPD+TIO组小鼠体重、FVC和Cdyn水平无显著差异,FEV100和FEV100/FVC明显升高(P<0.05),RI明显下降(P<0.05),肺组织平均肺泡间隔,BALF中炎症细胞、IL-1β和IL-18水平,以及肺组织中NLRP3和caspase-1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TIO可以减轻COPD模型小鼠肺部炎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噻托溴铵 NLRP3炎症小体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万古霉素最低抑菌浓度漂移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琴 卓超 +4 位作者 肖书念 夏淑 黄增光 林倍州 钟南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513-2515,共3页
目的逐年分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变化,评估是否存在万古霉素MIC漂移。方法收集6家... 目的逐年分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变化,评估是否存在万古霉素MIC漂移。方法收集6家三甲医院2007-2011年临床分离的MRSA菌株,头孢西丁纸片法确认MRSA,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菌株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及头孢西丁的MIC,计算MIC50、MIC90、MIC值几何均数、敏感率及耐药率。结果 2007-2011年,共收集非重复MRSA 1 219株,所有菌株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均敏感。各年MRSA对万古霉素MIC几何均值分别为0.952、0.956、0.947、1.013、1.040μg/mL,呈渐进性上升趋势(P<0.05),MIC>1μg/mL菌株比例分别为23.5%、21.6%、27.8%、30.6%和42.8%,有逐年上升趋势(P<0.05)。替考拉宁对MRSA菌株几何均值分别为0.739、0.749、0.743、0.768、0.973,也呈渐进性上升趋势(P<0.05)。利奈唑胺对MRSA菌株几何均值分别为1.414、1.422、1.386、1.410、1.221,无渐进性上升趋势(P>0.05)。结论我国临床分离株MRSA对万古霉素存在MIC漂移现象,呈逐年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万古霉素 敏感性 MIC漂移
原文传递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黏蛋白水平的差异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罗炜 杨超培 +1 位作者 王慧 陈如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815-2818,共4页
目的:分析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与哮喘患者的诱导痰黏蛋白水平的差异并探讨其差异机制。方法:通过ELISA法检测20例EB、哮喘患者及正常对照的痰上清液黏蛋白MUC5AC、MUC5B及LTC4和PGE2水平,分析上述炎症介质在EB与哮喘患者的黏蛋白... 目的:分析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与哮喘患者的诱导痰黏蛋白水平的差异并探讨其差异机制。方法:通过ELISA法检测20例EB、哮喘患者及正常对照的痰上清液黏蛋白MUC5AC、MUC5B及LTC4和PGE2水平,分析上述炎症介质在EB与哮喘患者的黏蛋白差异机制中所起的作用。结果:哮喘组的MUC5AC[(26.8±8.5)μg/m L]显著高于EB组[(17.6±7.0)μg/m L]和对照组[(12.5±4.3)μg/m L](P<0.01),MUC5B[(1.1±0.5)μg/m L]与EB组[(2.6±0.5)μg/m L]和对照组[(2.6±0.4)μg/m L]相比,显著降低(P<0.01),EB组的MUC5AC和MUC5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其他组相比,哮喘组的LTC4[(700.8±172.3)pg/m L]和EB组的PGE2[(433.8±118.1)pg/m L]均显著升高(P<0.01)。受试者的痰上清LTC4与MUC5AC呈正相关(r=0.785,P<0.01),与MUC5B呈负相关(r=-0.703,P<0.01)。结论:哮喘与EB患者的大气道黏蛋白MUC5AC与MUC5B的比例存在显著差异,而LTC4和PGE2之间的失衡可能是引起该差异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MUC5AC MUC5B LTC4 PGE2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干粉吸入器的吸气能力 被引量:8
13
作者 高怡 黄思琪 +6 位作者 周伟良 车志 佃林萍 罗嘉伟 潘筱媛 冼转花 郑劲平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002-300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不同干粉吸入器阻力状态下的吸气能力。方法将54例中老年COPD患者纳入研究,采用In-Check DIAL吸气峰流量仪,测定模拟准纳器阻力状态下的吸气峰流量(PIF-D)以及模拟都保阻力状...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不同干粉吸入器阻力状态下的吸气能力。方法将54例中老年COPD患者纳入研究,采用In-Check DIAL吸气峰流量仪,测定模拟准纳器阻力状态下的吸气峰流量(PIF-D)以及模拟都保阻力状态下的吸气峰流量(PIF-T),同时测定呼气峰流量(PEF)以及舒张后肺功能。结果 1例(1.9%)COPD患者未能达到Diskus的最低吸气流量(30 L/min)要求,12例(22.2%)未能达到Turbuhaler的最低吸气流量(60 L/min)要求,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81,P=0.001)。对于PIF-D,7.1%的Ⅳ级COPD患者低于理想吸气流量,Ⅱ级和Ⅲ级的PIF-D均达到理想吸气流量或以上,不同级别COPD患者的PIF-D分级分布情况无统计学差异(x2=5.665,P=0.226)。对于PIF-T,Ⅱ级、Ⅲ级、Ⅳ级的COPD患者的比例为11.8%、26.1%、28.6%,不同级别COPD患者的PIF-T分级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22,P=0.521)。直线回归分析表明,COPD患者PEF测定值与PIF-D和PIF-T测定值均呈正相关(r=0.584,r=0.478,P=0.01)。结论通过评价COPD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无法判断患者是否真正有效地吸入药物。In-Check DIAL吸气峰流量仪可测定COPD患者在不同吸入器阻力状态下吸气流量,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的测定结果来为患者选用不同的吸入器,并开具合理的药物处方,适于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峰流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干粉吸入器 吸入疗法 呼气峰流量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疗效 被引量:6
14
作者 何为群 巨春蓉 +2 位作者 廖广园 张容 刘晓青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534-2536,共3页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预防胸外科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常规手术方式且术程顺利的胸外术后转入重症医学科的患者61例,分成常规组和NPPV组,常规组术后采用常规治疗,NPPV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NPPV治疗。对比两组患...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预防胸外科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常规手术方式且术程顺利的胸外术后转入重症医学科的患者61例,分成常规组和NPPV组,常规组术后采用常规治疗,NPPV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NPPV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命体征、动脉血气、术后肺内的残腔容积,术后急性呼吸衰竭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再插管率。结果 NPPV组患者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生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P<0.05);术后1周NPPV组的残腔容积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NPPV组术后的再插管率为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5%(P<0.001);两组患者术后血气分析值各项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PPV并未加重患者肺漏气。结论与常规治疗比较,胸部手术后早期应用NPPV可以显著降低胸外科术后肺膨胀不全的发生率,减少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生率及再插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胸外科手术 急性呼吸衰竭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茚达特罗治疗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谢展鸿 高怡 关伟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04-1805,共2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茚达特罗在极重度通气功能障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处于稳定期,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吸入后仍然感觉呼吸困难的极重度通气功能障碍COPD患者,以茚达特罗替代沙美特罗氟... 目的:观察并分析茚达特罗在极重度通气功能障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处于稳定期,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吸入后仍然感觉呼吸困难的极重度通气功能障碍COPD患者,以茚达特罗替代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观察患者用药前和用药90 d后的肺功能指标、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的变化。结果:患者用药90 d后用力肺活量(FVC)平均增加0.15 L,深吸气量(IC)平均增加0.51 L,均有较大的改善;FEV1与FEV1/FVC%变化不大;全部患者CAT评分比用药前平均下降8.7分,客观表现为呼吸困难的缓解和对生活质量影响程度降低,而且无合并症加重。结论:茚达特罗可以改善极重度通气功能障碍COPD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状况,提高生活质量且有一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茚达特罗 通气功能障碍 深吸气量 CAT评分
下载PDF
质子泵抑制剂对危重监护病房医院获得性肺炎发展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倩瑜 卓超 +1 位作者 黎毅敏 钟南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521-2524,共4页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对危重监护病房(ICU)内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患者感染发展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某教学医院2011年入住ICU,并存在误吸危险因素的HAP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对危重监护病房(ICU)内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患者感染发展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某教学医院2011年入住ICU,并存在误吸危险因素的HAP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PPI分组,对照分析2组肺炎进展和预后情况,并分析PPI剂量对肺炎的影响。结果符合入选条件者共65例,PPI组患者45例,对照组为20例。基线调查2组基础疾病和各项感染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经过1周综合治疗后,PPI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体温(40%)、白细胞计数(62.2%)、氧合指数(75.6%)、动脉血气pH值(51.1%)及A-aDO2异常者(77.8%)较多;影像学上可观察到PPI组更易出现感染灶增多情况(51.1%),更易合并血流感染(40.0%);评估抗感染治疗效果PPI组较差,28 d死亡率较高(3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PI剂量对HAP感染加重与否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使用PPI的HAP患者抗感染治疗效果较未使用者差,且预后欠佳。在HAP的治疗中,需慎重应用PPI。不同的PPI剂量,对肺炎发展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泵抑制剂 医院获得性肺炎 危重监护病房
原文传递
小剂量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赛治疗Ⅳ期EGFR突变阴性肺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唐纯丽 陈小波 +2 位作者 谢佳星 罗为展 周承志 《新医学》 2016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对比小剂量与常规剂量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赛治疗Ⅳ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阴性肺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经一线化学治疗无效、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赛治疗的90例Ⅳ期EGFR突变阴性肺腺癌患者,其中观察组60例患... 目的对比小剂量与常规剂量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赛治疗Ⅳ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阴性肺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经一线化学治疗无效、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赛治疗的90例Ⅳ期EGFR突变阴性肺腺癌患者,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应用小剂量(5 mg/kg)贝伐珠单抗与培美曲赛联合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应用常规剂量(7.5 mg/kg)贝伐珠单抗与培美曲赛联合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中位无进展时间、总生存时间、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28%、2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时间、总生存时间、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新增呼吸困难、疲乏、血红蛋白下降、出血及动脉栓塞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小剂量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赛的化学治疗方案,可达到常规剂量相同疗效,且能够减轻患者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常规剂量 贝伐珠单抗 培美曲赛 肺腺癌
下载PDF
变应性疾病患儿食物过敏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惠敏 潘敏欢 +3 位作者 霍毅婷 石斐 梁楚琴 孙宝清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686-691,共6页
目的:了解变应性疾病患儿食物过敏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怀疑食物过敏的变应性疾病患儿401例,通过问卷调查,结合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检测结果,分析常见食物中蛋清、牛奶、虾、蟹、大豆和花生sIgE的阳性率,患儿食物... 目的:了解变应性疾病患儿食物过敏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怀疑食物过敏的变应性疾病患儿401例,通过问卷调查,结合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检测结果,分析常见食物中蛋清、牛奶、虾、蟹、大豆和花生sIgE的阳性率,患儿食物过敏特征和报告率,食物sIgE阳性率与自述食物过敏报告率及家族过敏史的关系。结果:患儿自述食物过敏报告率为34.4%,诱发过敏反应的食物主要为牛奶(14.7%)、鸡蛋(12.5%)和虾(7.0%);进食过敏食物后的症状以皮肤症状为主(41.3%);食物sIgE阳性率与自述食物过敏报告率相比,牛奶、蛋清和花生sIgE阳性率高于自述食物过敏的报告率(P〈0.01),而虾、蟹和大豆sIgE阳性率与自述食物过敏的报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sIgE级别组中,虾和蟹sIgE低级别组和高级别组自述食物过敏报告率高于阴性组(P〈0.05),但蛋清、牛奶、花生和大豆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6%食物过敏患儿有家族过敏史,有家族过敏史患儿中以男孩患过敏性疾病几率较女孩高(P〈0.01);父母双方过敏家庭的患儿蛋清sIgE阳性率、仅父亲过敏家庭的患儿牛奶sIgE阳性率均高于无家族过敏史患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均过敏的患儿自述食物过敏发生率高于非父母均过敏患儿(OR=1.91,95%CI:1.07~3.42);春夏出生患儿自述食物过敏报告率低于秋冬出生患儿(OR=0.644,95%CI:0.42~0.99)。结论:有家族过敏史的婴幼儿是食物过敏高风险人群,这些家长应加强食物过敏的防范意识,尽早发现和干预,阻断或减缓变应性疾病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变性反应性疾病 免疫球蛋白E 问卷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呼吸内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探索 被引量:15
19
作者 叶枫 杨新艳 +2 位作者 谢佳星 陈荣昌 钟南山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年第1期45-46,73,共3页
总结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内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在平台构建、准入标准、培训方法、教学交流平台的构建等方面工作开展的情况,探讨适合我国呼吸内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模式和方法。
关键词 呼吸内科专科医师 培训基地 医学教育
下载PDF
氩氦刀联合放疗治疗晚期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承志 秦茵茵 +6 位作者 张洁霞 蒋昌斌 陈愉 邓宇 欧阳铭 李时悦 陈荣昌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11期2600-2603,共4页
目的:探讨氩氦刀联合放疗一线治疗晚期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6例EGFR野生型合并COPD的肺癌患者在一线化疗的基础上对胸部不同部位病灶合理利用放疗和氩氦刀联合治疗。对中央病灶或... 目的:探讨氩氦刀联合放疗一线治疗晚期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6例EGFR野生型合并COPD的肺癌患者在一线化疗的基础上对胸部不同部位病灶合理利用放疗和氩氦刀联合治疗。对中央病灶或纵隔转移淋巴结实行姑息性三维适行放疗(3DCRT),而对周围肺部病灶行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观察其近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26例患者经过联合治疗后,一线有效率达到42.31%,疾病控制率(DCR)为80.77%,近期疗效并不弱于PS评分好的晚期肺癌患者。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均为Ⅰ到Ⅱ级,经处理后都能完成整个治疗过程。结论:对于晚期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设计个体化方案,通过合理利用化疗、放疗、氩氦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CLC EGFR野生型 冷冻消融 放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