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技术指导下个体化肝静脉分型及其在肝脏肿瘤切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铁军 唐云强 +1 位作者 唐辉 江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3479-3485,共7页
目的:研究3D技术指导下个体化肝静脉分型,改变传统肝段切除肿瘤的方法为个体化、数字化切除.方法:收集50例因肝癌住院患者术前64排螺旋CT数据,运用三维重建软件进行肝脏三维重建,观察重建后的肝静脉的变异情况并对其分型,指导肝癌个体... 目的:研究3D技术指导下个体化肝静脉分型,改变传统肝段切除肿瘤的方法为个体化、数字化切除.方法:收集50例因肝癌住院患者术前64排螺旋CT数据,运用三维重建软件进行肝脏三维重建,观察重建后的肝静脉的变异情况并对其分型,指导肝癌个体化切除.结果:肝静脉总体分型:A型:54.0%(27/50),B型:46.0%(23/50).肝右静脉分型:A型:72.0%(36/50),B型:20.0%(10/50),C型:4.0%(2/50),D型:4.0%(2/50).肝右静脉亚型:Ⅰ型:34.0%(17/50),Ⅱ型:56.0%(28/50),Ⅲ型:6.0%(3/50),Ⅳ型:8.0%(4/50).肝中静脉分型:A型:78.0%(39/50),B型:20.0%(10/50),C型:2.0%(1/50).肝左静脉分型:A型:82.0%(41/50),B型18.0%(9/50).结论:通过对肝静脉三维成像,对肝静脉的变异进行分型,对于肝脏手术中可保留更多正常肝组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静脉 解剖 肝切除 三维成像
下载PDF
FAM72基因家族与肝细胞癌预后及免疫浸润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林坤鹏 巴明臣 +2 位作者 唐云强 王嘉康 林晓纯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4年第1期14-25,共12页
目的探讨FAM72基因家族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免疫浸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TCGA分析FAM72基因家族在HCC中的表达情况、与不同临床特征间的差异及其预后价值;TCGA和Kaplan⁃Meier plotter分析FAM72基因家族对HCC患者总... 目的探讨FAM72基因家族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免疫浸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TCGA分析FAM72基因家族在HCC中的表达情况、与不同临床特征间的差异及其预后价值;TCGA和Kaplan⁃Meier plotter分析FAM72基因家族对HCC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STRING构建FAM72基因家族蛋白相互作用网络;ssGSEA分析FAM72基因家族与免疫浸润细胞间的相关性;GEPIA分析FAM72基因家族与免疫细胞分子标志物及免疫检查点的相关性。结果HCC中FAM72⁃D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FAM72A⁃D高表达组患者总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5)。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和ROC曲线提示FAM72A⁃D可以作为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结果提示FAM72A⁃D与多种蛋白一起参与HCC的发生发展。免疫浸润分析结果显示FAM72A⁃D表达水平与多数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及免疫细胞分子标志物有关,且与免疫检查点(PD⁃1、PD⁃L1、CTLA⁃4)有正相关关系。结论FAM72基因家族在HCC组织中高表达,并与免疫浸润、不良预后相关,可作为HCC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FAM72基因家族 预后 免疫浸润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E2F-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唐辉 唐云强 +3 位作者 洪健 陈铁军 麦聪 江鹏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3154-3156,共3页
目的探讨E2F-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肝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9例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E2F-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E2F-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患者总体... 目的探讨E2F-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肝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9例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E2F-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E2F-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患者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E2F-1主要在肿瘤组织细胞核中表达,阳性率为56.0%,癌旁肝组织无表达,肝癌组织中E2F-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E2F-1表达与甲胎蛋白(AFP)、肿瘤大小及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E2F-1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组的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1.4%、54.4%、50.4%及47.8%、36.2%、22.7%(P=0.022);相应的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9.4%、31.7%、28.6%及41.4%、13.7%、13.7%(P=0.003)。结论 E2F-1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AFP、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大小有关,E2F-1的低表达是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可能发挥抑癌基因功能,可作为肝癌术后的预后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2F-1 肝细胞肝癌 预后
下载PDF
经皮B超引导下RFA治疗中青年和老年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何炎坤 张奕 陈铁军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4年第4期261-263,共3页
目的:研究B超引导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中青年和老年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RFA治疗中青年肝癌患者30例,其中原发性肝癌27例,转移性肝癌3例;老年肝癌患者30例,其中原发性肝癌20例,转移性肝癌10例,所... 目的:研究B超引导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中青年和老年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RFA治疗中青年肝癌患者30例,其中原发性肝癌27例,转移性肝癌3例;老年肝癌患者30例,其中原发性肝癌20例,转移性肝癌10例,所有病例均经肝脏穿刺活检证实诊断,每个病灶进行消融1~6次不等。术后前2个月每月复查肝脏三期CT以及肝功能、肿瘤标记物等,观察肿瘤标记物的变化。之后每2~3个月复查肿瘤标记物,肝脏三期CT,随访1年评价RFA疗效。结果术后1个月评价消融疗效60例患者为完全消融(CR),随访1年,30例中青年患者局部肿瘤进展10例(33.3%),新病灶8例(26.7%),远处转移5例(16.7%)。30例老年患者局部肿瘤进展2例(6%),新病灶2例(6%),远处转移1例(3%)。中青年组患者RFA术后肝区闷胀、疼痛6例(20%),治疗侧肩部、背部疼痛不适5例(16.6%),术后3天内发热(40℃以下)21例(70%),有腹膜刺激征4例(13.3%),纳差6例(20%),呕吐3例(10%),胸腔积液5例(16.6%),膈下积液3例(10%)。老年组RFA术后肝区闷胀、疼痛21例(70%),治疗侧肩部、背部疼痛不适4例(13.3%),术后3 d内发热(40℃以下)6例(20%),有腹膜刺激征3例(10%),纳差28例(93%),呕吐3例(10%),胸腔积液15例(50%),膈下积液4例(13.3%)。随访1年,患者全部存活。结论射频消融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循环电极 射频消融 超声引导
下载PDF
榄香烯乳联合洛铂腹腔热灌注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恶性腹水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铁军 张志杰 +7 位作者 罗凯 罗春月 唐云强 吴印兵 唐辉 屠以诺 林坤鹏 程梅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第3期309-313,共5页
目的探讨榄香烯乳联合化疗药物洛铂腹腔热灌注对中晚期恶性结直肠癌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断为中晚期大肠癌并伴恶性腹水的患者共40例,按照入组条件,遵循抛硬币法分为治疗组(20例),... 目的探讨榄香烯乳联合化疗药物洛铂腹腔热灌注对中晚期恶性结直肠癌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断为中晚期大肠癌并伴恶性腹水的患者共40例,按照入组条件,遵循抛硬币法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单药洛铂(50 mg),治疗组予洛铂(50 mg)加中药榄香烯乳(400 mg/m 2)行腹腔热灌注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4周的疗效进行比较。采用WHO腹水治疗疗效评估标准,比较两组的客观缓解率,用Karnofsky(KPS)体能评分标准对病人的体能改善进行评价,并对病人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评价。结果40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P<0.05)。化疗后4周,治疗组的KPS评分、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治疗组血红蛋白化疗前后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化疗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药榄香烯联合洛铂腹腔热灌注可明显改善腹水病人的体力状况,减轻单用化疗药物热灌注的毒副作用,疗效优于单用洛铂,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乳 腹腔灌注 恶性腹腔积液
下载PDF
阿帕替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林晓纯 萧聪勤 林坤鹏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34-41,共8页
目的:评价阿帕替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方法:2位评价员分别检索万方、Pubmed等数据库,纳入阿帕替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相关临床对照研究,行质量评价和Meta... 目的:评价阿帕替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方法:2位评价员分别检索万方、Pubmed等数据库,纳入阿帕替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相关临床对照研究,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研究,1120例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帕替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1、3个月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有效率,1、3、6、9、12、24个月生存率均高于单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P<0.05);手足综合征、高血压、蛋白尿、腹泻和口腔溃疡等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单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P<0.05),但上述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在对症、减少药量等处理后消失或减轻。结论:阿帕替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可提高近期疗效,延长生存率,且不良反应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阿帕替尼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门静脉癌栓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PBL联合TBL教学法在肝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铁军 程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2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在进行肝癌的临床教学工作中,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BL)联合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TBL)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进入肝胆外科行肝癌学习的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25名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见习教学模式,25名... 目的探讨在进行肝癌的临床教学工作中,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BL)联合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TBL)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进入肝胆外科行肝癌学习的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25名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见习教学模式,25名作为观察组则采取PBL联合TBL的见习教学模式,对比两组经3个月见习教学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考核成绩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在学习能力提升各项目的评分上均是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见习教学的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0%的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在进行肝癌教学工作中,采取PBL联合TBL的教学模式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学习能力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肝癌 学习能力 满意度
下载PDF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晚期食管癌效果及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林晓纯 周丽霞 林坤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第29期15-18,28,共5页
目的进行阿帕替尼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晚期食管癌效果及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至2021年6月4日。采用Jadad量表、MINORS量表对纳入的随机、非随机临床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相关数据并交替核对。结局... 目的进行阿帕替尼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晚期食管癌效果及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至2021年6月4日。采用Jadad量表、MINORS量表对纳入的随机、非随机临床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相关数据并交替核对。结局指标包括1、3个月的疾病客观有效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1年生存率,不良反应(总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手足综合征、高血压、乏力、蛋白尿、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的发生率。结果共纳入9篇研究文献,644例病例。Meta分析显示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1、3个月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1年生存率均高于单独化疗组(P<0.05),2组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效果良好,可提高近期疗效、疾病控制率、1年生存率,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阿帕替尼 化疗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干扰MGMT的人胶质瘤U251细胞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罗冬冬 彭彪 +3 位作者 罗爱萍 胡骕 赵海林 李丹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13期1777-1779,共3页
目的观察干扰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的人胶质瘤U251细胞对替莫唑胺(TMZ)的敏感性变化。方法培养人胶质瘤U251细胞,将U251细胞经16 mg/L替莫唑胺处理后分别转染si RNA-MGMT与siRNA-control,转染si RNA-MGMT质粒组为观察组,转... 目的观察干扰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的人胶质瘤U251细胞对替莫唑胺(TMZ)的敏感性变化。方法培养人胶质瘤U251细胞,将U251细胞经16 mg/L替莫唑胺处理后分别转染si RNA-MGMT与siRNA-control,转染si RNA-MGMT质粒组为观察组,转染si RNA-control质粒组为对照组,不转染任何序列组为单药组,共培养48 h后收获细胞。qRT-PCR法检测三组细胞中MGMT的mRNA表达改变,MTT法观察各组U251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U251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qRT-PCR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U251细胞中MGMT的mRNA表达量为(0.285±0.031),与对照组(1.104±0.096)和单药组(0.974±0.083)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单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T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U251细胞的OD值为(0.392±0.014),与对照组(0.561±0.021)和单药组(0.530±0.019)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单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U251细胞穿过基质胶的数量为(64.27±7.04)个,与对照组[(128.14±14.37)个]和单药组[(119.63±10.92)个]比较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单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MGMT的人胶质瘤U251细胞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胶质瘤U251细胞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替莫唑胺 化疗敏感性
下载PDF
姜黄素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铁军 黄文杰 +3 位作者 刘昇 唐辉 吴印兵 唐云强 《中国处方药》 2022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方法选取肝癌细胞系SMMC-7721(50株),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姜黄素组。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方法检测两组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细胞的凋亡。比色...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方法选取肝癌细胞系SMMC-7721(50株),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姜黄素组。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方法检测两组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细胞的凋亡。比色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caspase)-3酶的活性,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姜黄素组的细胞增殖率低于对照组(P<0.05)。姜黄素组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姜黄素组的caspase-3酶的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姜黄素组的Bax表达高于对照组,Bcl-2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姜黄素能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aspase活性升高、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肝癌 SMMC-7721细胞 增殖 凋亡 机制
下载PDF
贝伐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 Meta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晓纯 林坤鹏 林纯旋 《广州医药》 2020年第3期86-92,共7页
目的评价贝伐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名评价员通过独立地检索中英文数据库,纳入随机对照研究,其中治疗组为肝动脉灌注贝伐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组、对照组为单独肝动脉化疗栓塞组,并通过Jadad... 目的评价贝伐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名评价员通过独立地检索中英文数据库,纳入随机对照研究,其中治疗组为肝动脉灌注贝伐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组、对照组为单独肝动脉化疗栓塞组,并通过Jadad量表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分,最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6篇文献,466例病例。结果显示:在疗效方面,治疗组的3、6个月疾病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12个月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方面,两组间关于发热、转氨酶升高、恶心、黑便的发生率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灌注贝伐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与单独肝动脉化疗栓塞比较,能有效提高肝癌患者近期及远期疗效,且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单抗 肝动脉化疗栓塞 原发性肝癌 META分析
下载PDF
小脑幕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
12
作者 罗冬冬 彭彪 +3 位作者 罗爱萍 赵海林 李丹 胡骕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441-44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型小脑幕脑膜瘤手术入路和显微手术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小脑幕脑膜瘤病例资料,根据肿瘤基底附着于小脑幕的位置及肿瘤主体部位所在而分为6个类型:幕上内侧型6例,幕上外侧型8例,幕下内侧型7例,幕下外侧型4例,... 目的探讨不同分型小脑幕脑膜瘤手术入路和显微手术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小脑幕脑膜瘤病例资料,根据肿瘤基底附着于小脑幕的位置及肿瘤主体部位所在而分为6个类型:幕上内侧型6例,幕上外侧型8例,幕下内侧型7例,幕下外侧型4例,跨幕型6例和镰幕型5例,采取个体化手术入路进行显微手术切除。结果小脑幕脑膜瘤达到SimpsonⅠ级切除18例(50.0%),Ⅱ级切除13例(36.1%),Ⅳ级切除5例(13.9%),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96个月,失访2例。术前KPS为(85.83±8.74),术后1个月为(65.83±10.52),术后6个月为(83.06±11.42)。5例肿瘤残留病人与2例复发病人,均采用伽玛刀治疗,随访中未见再次复发。结论根据小脑幕脑膜瘤不同分型,个体化选择手术入路并运用显微操作技术,可提高手术全切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小脑幕 手术入路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干扰linc00152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与侵袭
13
作者 罗冬冬 彭彪 +3 位作者 罗爱萍 胡骕 赵海林 李丹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9期3097-3098,共2页
目的观察干扰linc00152的人胶质瘤细胞株U251的增殖与侵袭情况。方法培养胶质瘤U251细胞,将U251细胞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转染linc00152-sh RNA,对照组转染control-sh RNA,采用q RT-PCR法检测两组U251细胞中linc00152 m RNA的表达... 目的观察干扰linc00152的人胶质瘤细胞株U251的增殖与侵袭情况。方法培养胶质瘤U251细胞,将U251细胞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转染linc00152-sh RNA,对照组转染control-sh RNA,采用q RT-PCR法检测两组U251细胞中linc00152 m RNA的表达,采用MTT法观察两组细胞增殖能力,侵袭实验检测两组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 q RT-PCR结果显示,观察组U251细胞中linc00152的m RNA表达量为(0.313±0.02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17±0.08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MTT结果显示,观察组的U251细胞的OD值为(0.444±0.032),少于对照组的(0.679±0.0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穿过基质胶的U251细胞数量为(66.9±9.1),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46±12.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人胶质瘤细胞株U251中敲低linc00152能抑制细胞的增殖与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linc00152 增殖 侵袭
下载PDF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在热疗抗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闫昭飞 龙惠 +2 位作者 王帅 张伯活 巴明臣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04-608,共5页
近年来,热疗作为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热疗能有效防止恶性肿瘤的复发、转移,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热疗抗肿瘤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为探讨热疗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机制,笔者整理总结... 近年来,热疗作为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热疗能有效防止恶性肿瘤的复发、转移,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热疗抗肿瘤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为探讨热疗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机制,笔者整理总结并综述近几年有关热疗与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e IF5A)的研究,结果显示,e IF5A在结直肠癌、胃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较高,并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的作用,经热疗处理后胃癌细胞及结肠癌细胞中的e IF5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表明e IF5A可能在热疗治疗恶性肿瘤中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真核细胞起始因子5 高温 诱发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仑伐替尼、PD-1抑制剂联合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疗效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宇光 唐辉 +3 位作者 谭志明 麦聪 陈铁军 唐云强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55-60,共6页
目的探讨仑伐替尼、PD-1抑制剂联合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TACE-HAIC)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1日至2021年2月1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治的69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4例,女5例;平均年... 目的探讨仑伐替尼、PD-1抑制剂联合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TACE-HAIC)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1日至2021年2月1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治的69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4例,女5例;平均年龄(51±12)岁。37例患者接受仑伐替尼、PD-1抑制剂联合TACE-HAIC治疗(TAHPLa组),32例患者接受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SoraTACE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观察两组手术转化率、肿瘤反应情况、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情况、生存情况等。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生存影响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TAHPLa组手术转化率为30%(11/37),明显高于SoraTACE组的3%(1/32)(χ^(2)=8.454,P<0.05)。根据实体肿瘤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修订版(mRECIST),TAHPLa组客观缓解率为70%(26/37),明显高于SoraTACE组的31%(10/32)(χ^(2)=10.470,P<0.05)。总体不良反应事件中,TAHPLa组疲劳、恶心、感觉神经性病变、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分别为46%(17/37)、54%(20/37)、27%(10/37)、41%(15/37),明显高于SoraTACE组的19%(6/32)、16%(5/32)、0、9%(3/32)(χ^(2)=5.711,10.968,8.051,8.644;P<0.05);TAHPLa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8%(3/37),明显低于SoraTACE组的28%(9/32)(χ^(2)=4.786,P<0.05)。3~4级不良反应事件中,TAHPLa组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为24%(9/37),明显高于SoraTACE组的3%(1/32)(χ^(2)=4.630,P<0.05)。两组均未出现治疗相关死亡。TAHPLa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总体生存期(OS)分别为10.3、27.8个月,SoraTACE组相应为5.1、10.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71,27.539;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AHPLa治疗是患者PFS和OS的独立影响因素(HR=0.053,0.179;P<0.05)。结论对于不可切除肝癌,与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相比,仑伐替尼、PD-1抑制剂联合TACE-HAIC治疗安全性良好,可提高手术转化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动脉灌注化疗 肝动脉栓塞化疗 仑伐替尼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原文传递
ITIH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研究
16
作者 孙榕泽 骆敏 +1 位作者 顾炳旭 麦聪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11-617,共7页
目的ITIH5在多种肿瘤表达下调,且其表达下调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我们既往研究发现ITIH5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然而ITIH5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尚不清楚。本文研究了ITIH5甲基化调控对胃癌生物学行为... 目的ITIH5在多种肿瘤表达下调,且其表达下调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我们既往研究发现ITIH5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然而ITIH5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尚不清楚。本文研究了ITIH5甲基化调控对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检测细胞ITIH5表达情况。用MS-qPCR分析胃癌组织中ITIH5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用BSP对胃癌细胞ITIH5启动子区进行甲基化测序。采用5-aza去甲基化以及过表达ITIH5处理细胞后,采用MTT法、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胃癌细胞系中ITIH5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胃上皮细胞系。胃癌组织中ITIH5 mRNA表达与ITIH5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呈负相关。胃癌细胞ITIH5的表达下调与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相关。5-aza去甲基化处理和过表达ITIH5,可以显著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导致其侵袭和迁移能力减弱。结论胃癌中ITIH5基因的表达下调与启动子区甲基化修饰有关。ITIH5在胃癌的发生中可能起着抑癌基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ITIH5 甲基化 细胞增殖 凋亡 侵袭 迁移
原文传递
G2特异性E3样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的分析
17
作者 林坤鹏 巴明臣 +3 位作者 唐云强 王嘉康 赵宏宇 林晓纯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26-631,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G2特异性E3样(G2E3)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TCGA分析G2E3在HCC中的表达水平、独立预后价值及其与预后的关系;cBioPortal分析G2E3与甲基化的关系;TIMER分析G2E3与...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G2特异性E3样(G2E3)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TCGA分析G2E3在HCC中的表达水平、独立预后价值及其与预后的关系;cBioPortal分析G2E3与甲基化的关系;TIMER分析G2E3与免疫浸润的关系;GEPIA分析G2E3与免疫检查点的关系;GSEA分析G2E3在HCC发生发展中的可能机制。结果G2E3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G2E3高表达组在总生存期、疾病特异性生存期、无进展间隔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5);G2E3高表达是HCC独立预后危险因素(P=0.018);G2E3的表达与甲基化呈负相关关系(P<0.05);G2E3的表达与6种肿瘤免疫浸润细胞呈正相关关系(P<0.05);G2E3的表达与PD-1、PD-L1、PD-L2、CTLA4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GSEA分析结果提示G2E3可能通过氧化磷酸化反应、CD22介导的BCR调节、PI3KAKT、Notch、Wnt、Mapk等信号通路调控HCC的发生发展。结论G2E3在HCC中是高表达的;G2E3的表达与甲基化、免疫浸润及预后不良密切相关;G2E3可能通过多条信号通路调控HCC的发生发展;G2E3可能成为HCC新的诊断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预后 生物信息学 G2特异性E3样
原文传递
三维重建联合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唐云强 江鹏 +5 位作者 何璐 唐辉 麦聪 陈铁军 龚远锋 洪健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78-682,共5页
目的 探讨术前三维重建联合B超引导下RFA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6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肿瘤单发,直径3~5 cm,接受术前CT检查三维重建联合B超引导下RFA治疗的43例患者... 目的 探讨术前三维重建联合B超引导下RFA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6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肿瘤单发,直径3~5 cm,接受术前CT检查三维重建联合B超引导下RFA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射频组;选取同期收治的5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小肝癌患者作为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采用门诊和电话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3月31日.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射频组43例患者完全消融率达到95.3% (41/43).手术组53例患者中行肝楔形切除术32例、局部肿瘤剔除术17例、肝叶规则切除术4例.射频组患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4.7%(2/43),手术组患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4.5%(13/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85,P<0.05).截至最后随访日期,射频组失访1例,手术组失访3例.射频组患者未发现肿瘤针道种植.射频组和手术组患者l、2、3年肿瘤复发率分别为21.8%和26.4%、44.9%和36.8%、50.4%和49.4%,两组患者术后3年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0.05).射频组和手术组患者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0.6%和88.5%、76.1%和73.4%、57.9%和65.3%,两组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0.05).结论 对于直径3~5 cm的小肝癌,术前CT检查三维重建联合B超引导下RFA肿瘤完全消融率高,安全易行,可达到与手术切除相近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三维重建 B超 射频消融 疗效
原文传递
晚期胃癌恶性腹水患者腹腔热灌注化疗期间应用不同营养支持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3
19
作者 阮强 崔书中 +3 位作者 吴印兵 唐鸿生 屠以诺 方志远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85-138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法在晚期胃癌恶性腹水患者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40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肠外营养组(PN组)和肠外联合肠内营养组(PN+EN组),每组20例,PN组患者行HIPEC同时PN支持,PN+EN...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法在晚期胃癌恶性腹水患者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40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肠外营养组(PN组)和肠外联合肠内营养组(PN+EN组),每组20例,PN组患者行HIPEC同时PN支持,PN+EN组患者行HIPEC同时PN+EN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免疫学指标的变化、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营养指标和免疫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4、7 d的营养指标与免疫学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部分指标第7天有恢复趋势,PN组与PN+EN组各项营养指标的变化水平无明显差异(均P>0.05),但PN+EN治疗后7 d的各项免疫学指标恢复程度均明显优于PN组(均P<0.05);PN+EN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较PN组明显缩短(均P<0.05),治疗相关费用明显低于PN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胃癌患者HIPEC期间应用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有助于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促进肠道早日恢复,节约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化学疗法 肿瘤 局部灌注 营养支持
原文传递
三维重建在提高肝癌第一次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率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20
作者 唐云强 江鹏 +3 位作者 石波云 陈海龙 麦聪 洪健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64-667,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在提高肝癌第一次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直径3~5cm的单发小肝癌患者10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其中术前行三维重建49例患者作为三...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在提高肝癌第一次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直径3~5cm的单发小肝癌患者10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其中术前行三维重建49例患者作为三维组,术前未经三维重建60例患者作为二维组。比较两组患者一次彻底消融率、生存率及并发症。结果二维组一次彻底消融率为48.3%(29/60),局部复发率为23.3%(14/60);三维组一次彻底消融率达95.9%(47/49),局部复发率为8.1%(4/49)。三维重建组一次彻底消融率明显高于二维组,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二维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组患者1、2、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5.4%、63.9%和49.8%,二维组患者1、2、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2.4%、43%和34.4%。三维组患者术后3年无复发生存率显著低于二维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组患者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1.4%、78.4%和60.9%,二维组患者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3.3%、58.7%和40.9%。三维组患者术后3年总体生存率优于二维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组术后并发症(4%,2/49)较二维组(13.3%,8/60)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三维重建可提高患者一次彻底消融率,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对于3-5cm大小的肿瘤射频消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肝细胞癌 射频消融 成功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