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功能亢进相关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报道
1
作者 莫称龙 王思敏 +4 位作者 侯乐 彭烈标 王荣飞 施海姗 郑东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2,共6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作为一种可能影响血液凝固的内分泌疾病,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关联在临床上并不常见。本文报道1例21岁男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诊治过程。患者在接受包括甲巯咪唑、抗凝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后头... 甲状腺功能亢进作为一种可能影响血液凝固的内分泌疾病,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关联在临床上并不常见。本文报道1例21岁男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诊治过程。患者在接受包括甲巯咪唑、抗凝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后头痛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特别是经历了血管内介入取栓这一关键性治疗步骤。本病例强调了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的重要性,同时也提示了在特定情况下介入性治疗的潜在价值。未来更广泛的研究将有助于制定这些并发症的管理和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毒症 抗凝治疗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姜黄素对慢性颞叶内侧癫痫大鼠脑脊液和血浆中MMP-9水平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2
作者 郭彩凤 谭燕 +4 位作者 张岳峰 周华荣 陈国华 方雅秀 蓝晓凤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9期2771-2775,共5页
目的探究姜黄素对慢性颞叶内侧癫痫大鼠脑脊液和血浆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开展。32只大鼠(6~8周,雌性,体质量160~180 g)中成功构建颞叶内... 目的探究姜黄素对慢性颞叶内侧癫痫大鼠脑脊液和血浆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开展。32只大鼠(6~8周,雌性,体质量160~180 g)中成功构建颞叶内侧癫痫模型大鼠17只,将17只成功建模的慢性颞叶内侧癫痫大鼠随机分到姜黄素组(9只)和生理盐水组(8只)。姜黄素组大鼠予以腹腔注射姜黄素(100 mg/kg)干预,生理盐水组大鼠予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分别检测两组大鼠干预前后脑脊液和血浆中白蛋白及MMP-9水平。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事后多重比较。结果姜黄素组大鼠白蛋白商(脑脊液白蛋白/血浆白蛋白比值)从干预前的(14.443±1.700)下降至干预后的(12.822±1.450)(P<0.05),脑脊液MMP-9水平从干预前的(43.753±3.787)µg/L下降至干预后的(39.507±4.015)µg/L(P<0.05);而生理盐水组脑脊液和血浆中白蛋白水平、白蛋白商及MMP-9水平干预前后均无显著变化(均P>0.05)。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改变脑脊液中MMP-9水平来改变慢性颞叶内侧癫痫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进而对受损的血脑屏障起到一定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血脑屏障 MMP-9 慢性颞叶内侧癫痫 大鼠 动物实验
下载PDF
神经科学遇上网络思维:脑科疾病的研究新视角
3
作者 路翰娜 宁玉萍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92-1296,共5页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与生存压力的增加,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重症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等疾病发病率与患病人数逐年剧增。根据2012年第65届世界卫生大会的最...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与生存压力的增加,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重症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等疾病发病率与患病人数逐年剧增。根据2012年第65届世界卫生大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未经治疗的神经、精神类疾病和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等脑科疾病将占全球疾病的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网络 功能磁共振 神经疾病 精神疾病
原文传递
麻痹性痴呆患者的脑电图特点与预后相关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潘晓颖 陈国华 宁玉萍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目的探讨麻痹性痴呆(GPI)患者的EEG特点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2例GPI患者(GPI组)和17例健康对照(NC组)的EEG,对比两组δ、θ、β、慢α(8~9 Hz)、快α(9~13 Hz)频段的功率谱密度(PSD)。GPI组出院1年后,对比各频段PSD与预后的关... 目的探讨麻痹性痴呆(GPI)患者的EEG特点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2例GPI患者(GPI组)和17例健康对照(NC组)的EEG,对比两组δ、θ、β、慢α(8~9 Hz)、快α(9~13 Hz)频段的功率谱密度(PSD)。GPI组出院1年后,对比各频段PSD与预后的关系。结果GPI组δ和θ频段的PSD在中后颞区比NC组明显升高(P<0.01),GPI组α频段的PSD在后头部比NC组明显降低(P<0.01),在快α频段这种差异所累及的电极分布范围比慢α频段更广。β频段上,预后好组比预后差组总体PSD高,在P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差组后头部的α频段PSD主要为慢α频段为著,在T6上差异显著(P<0.05),而在全α频段和快α频段上总体比预后好组低。出院随访1年认知障碍发生率无改变(100%),精神症状改善最明显,发生率从86.36%下降至45.45%。急性期CDR评分与预后呈负相关(P<0.001)。结论GPI的EEG主要表现为节律慢化和快波活动减弱。后头部的α节律为慢α频段提示预后较差。1年后预后精神症状改善最明显,而认知障碍症状难以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痴呆 预后 EEG 频谱分析 功率谱密度
下载PDF
耳穴贴压对失眠患者PQSI及ESS量表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6
5
作者 王澍欣 侯乐 +3 位作者 李均平 张宾 黄运旋 庄礼兴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1429-1431,1435,共4页
目的:观察单侧耳穴贴压、双侧耳穴贴压与常规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差异,验证耳穴贴压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侧耳穴贴压组(单侧耳压组)、双侧耳穴贴压组(双侧耳压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20例。耳穴贴压组均... 目的:观察单侧耳穴贴压、双侧耳穴贴压与常规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差异,验证耳穴贴压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侧耳穴贴压组(单侧耳压组)、双侧耳穴贴压组(双侧耳压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20例。耳穴贴压组均取神门、交感、皮质下、心。单侧耳压组左右耳交替贴压,每侧3 d。双侧耳压组双耳均取上述耳穴,连续贴压6 d,休息1 d。常规针刺组取百会、安眠、申脉、照海、神门、三阴交为主穴行常规针刺,5次/周。3种疗法均4周为1个疗程。观察3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及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变化情况。结果:3组均能明显降低PSQI及ESS量表得分(P<0.01),但3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耳压治疗失眠症安全有效,与双侧耳压、常规针刺疗效相当,但其操作性、安全性及患者依从性优于双侧耳压组及常规针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耳针疗法 耳穴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EPWORTH嗜睡量表
下载PDF
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IL-6、IL-8水平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钟笑梅 王艳华 +6 位作者 吴章英 陈贲 彭琪 陈辛茹 张蔚茹 欧阳聪 宁玉萍 《临床医学工程》 2016年第7期943-945,共3页
目的探索老年抑郁症患者(LLD)在不同疾病状态下血清IL-6、IL-8水平的特点及其认知功能损害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共纳入被试109例,其中LLD发作期24例,LLD恢复期20例,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 MCI)患者45例,正常对照20例。使用汉密尔... 目的探索老年抑郁症患者(LLD)在不同疾病状态下血清IL-6、IL-8水平的特点及其认知功能损害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共纳入被试109例,其中LLD发作期24例,LLD恢复期20例,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 MCI)患者45例,正常对照20例。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定抑郁症状,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使用人定量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IL-6、IL-8水平。结果 LLD发作期患者血清IL-8水平[8.46(9.67)pg/m L]高于a MCI[6.97(3.63)pg/m L]及正常对照[6.71(5.03)p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LD发作期伴认知损害患者血清IL-8水平[8.51(10.93)pg/m L]、LLD恢复期伴认知损害患者血清IL-8水平[9.24(27.04)pg/m L]均显著高于a MCI及正常对照(均P<0.05)。LLD发作期伴认知损害患者血清IL-6水平[1.13(1.61)pg/m L]高于a MCI组[0.71(0.61)p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恢复期LLD伴认知损害患者存在免疫失衡,慢性炎症状态可能是其持续认知损害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 发作期 恢复期 认知损害 免疫失衡
下载PDF
早期母爱剥夺影响边缘系统-丘脑-皮质环路致大鼠成年后抑郁的机制研究
7
作者 潘楠楠 卢浩扬 +2 位作者 周列民 宁玉萍 方子妍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6期7-10,19,F0003,共6页
目的观察早期母爱剥夺应激对边缘系统-丘脑-皮质环路重要组成部分前额叶、海马、丘脑的神经元及GFAP表达的影响,探索早期应激造成成年后抑郁样表现的病理机制。方法新生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母爱剥夺组(n=20)和对照组(n=20)。母爱剥... 目的观察早期母爱剥夺应激对边缘系统-丘脑-皮质环路重要组成部分前额叶、海马、丘脑的神经元及GFAP表达的影响,探索早期应激造成成年后抑郁样表现的病理机制。方法新生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母爱剥夺组(n=20)和对照组(n=20)。母爱剥夺组幼鼠出生后1~14 d予母爱剥夺应激,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待大鼠2个月龄时进行抑郁样行为学评估,后处死取脑,分别行Neun和GFAP免疫荧光染色,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拍照,ImageJ计数阳性细胞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母爱剥夺组大鼠与对照组大鼠相比,出现快感缺失、社交主动性降低等抑郁样行为表现;其前额叶、海马区及丘脑Neun阳性细胞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FAP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母爱剥夺组大鼠前额叶、海马区及丘脑GFAP阳性细胞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生后早期母爱剥夺可致大鼠成年后出现抑郁样行为表现,而早期母爱剥夺可致边缘系统-丘脑-皮质环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前额叶、海马及丘脑区的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数目显著减少,推测边缘系统-丘脑-皮质环路可能参与早年应激致成年后抑郁的病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爱剥夺 边缘系统-丘脑-皮质环路 抑郁障碍 星形胶质细胞
下载PDF
巢蛋白阳性星形胶质细胞与癫痫持续状态后海马区胶质瘢痕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潘楠楠 方子妍 +1 位作者 郑乃智 周列民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1年第1期1-5,F0002,共6页
目的了解癫痫持续状态(SE)后7 d海马各区巢蛋白(nestin)阳性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及数目的变化,探讨其与SE导致海马区胶质瘢痕形成的关系。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SE组和对照组,应用匹罗卡品建立SE大鼠模型;在SE后7 d处死大鼠行盲法免疫荧光组... 目的了解癫痫持续状态(SE)后7 d海马各区巢蛋白(nestin)阳性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及数目的变化,探讨其与SE导致海马区胶质瘢痕形成的关系。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SE组和对照组,应用匹罗卡品建立SE大鼠模型;在SE后7 d处死大鼠行盲法免疫荧光组化实验,观察大鼠海马各区nestin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单克隆抗体(GFAP)阳性细胞形态与数目变化及两者共标重叠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E组大鼠在给予匹罗卡品后均出现Ⅳ级以上持续状态癫痫发作。SE后7 d:SE组大鼠海马nestin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增加,且广泛分布于海马各区,并与GFAP阳性细胞大量共标重叠;而对照组大鼠海马nestin染色阳性细胞只少量出现在海马齿状回颗粒层,与GFAP阳性细胞无共标重叠。结论SE后海马区大量表达的星形胶质细胞样nestin免疫阳性细胞可能是未分化成熟的星形胶质细胞,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可能与SE后海马区胶质瘢痕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SE) 巢蛋白(nestin) 星形胶质细胞 海马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单克隆抗体(GFAP)
下载PDF
抗NMDA受体脑炎的脑电图特点及其临床评估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潘晓颖 陈国华 +4 位作者 宁玉萍 何增柳 潘楠楠 胡雅纯 廖雪珍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3-297,共5页
目的 总结分析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的脑电图特点,并探索脑电背景慢化分级、δ刷对临床评估的价值。方法 纳入52例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起病形式、合并肿瘤情况、辅助检查(脑脊液抗N... 目的 总结分析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的脑电图特点,并探索脑电背景慢化分级、δ刷对临床评估的价值。方法 纳入52例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起病形式、合并肿瘤情况、辅助检查(脑脊液抗NMDA受体抗体滴度、MRI报告和脑电图结果)、治疗情况和出院随访情况。分析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脑电背景异常程度(EEG)、δ刷情况。结果 52例患者中7例脑电图正常(14%),45例脑电图异常(87%),包括:轻度异常25例(48%),中度异常11例(21%),重度异常9例(17%)。6例出现δ刷(12%)。脑电图检查时病情轻组有32例(62%),病情重组有20例(38%)。随访1年后,预后良好组有45例(86%),预后不佳组有7例(14%)。脑电背景异常程度越重、出现δ刷提示病情重、需要ICU治疗、预后不佳的比例增高(P<0.01)。脑电背景异常程度越重,CSF抗体滴度>1∶10的比例越高(P=0.035),脑电背景异常程度越重,启动二线免疫治疗比例越高(P=0.008)。合并肿瘤的患者出现δ刷的比例更高(P=0.012)。首发病例较复发病例出现δ刷的概率更高(P=0.023)。结论 脑电慢化程度和δ刷在评估病情、预测预后结果上一致,EEG越慢病情越重、预后越差,出现δ刷提示病情重、预后差。EEG慢化与抗MNDA受体脑炎的免疫状态相关,EEG越慢,免疫异常越重,临床上可动态检测患者的EEG以评估免疫治疗效果,若EEG慢化未改善应及早考虑加强免疫治疗。合并肿瘤的患者出现δ刷的比例更高,因此当出现δ刷时应积极排查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NMDA受体脑炎 脑电图背景活动 δ刷 脑脊液抗NMDA受体抗体滴度水平 改良的Rankin评分量表
原文传递
癫痫患者病耻感对社交回避和苦恼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汪亚男 伍芷君 +6 位作者 陈丽坚 俞芳芳 梁丽华 何雪梅 郭见仪 林碧燕 郭健青 《癫痫杂志》 2023年第1期48-52,共5页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患者往往伴随有焦虑、抑郁、自卑等消极情绪导致了对社交回避和苦恼,产生了较强的病耻感,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聚焦于癫痫患者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认真梳理了癫痫患者的病耻感产生的根本...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患者往往伴随有焦虑、抑郁、自卑等消极情绪导致了对社交回避和苦恼,产生了较强的病耻感,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聚焦于癫痫患者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认真梳理了癫痫患者的病耻感产生的根本原因,详细阐述了病耻感对其生活质量、病情恢复、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分析了病耻感对其社交回避、苦恼的所产生的直接作用;最后,笔者根据前文分析的问题以及原因情况,并结合对癫痫患者的治疗实践,提出了改善癫痫患者社交状况、降低病耻感的具体干预措施,即帮助患者培养良好的自尊和缓解患者心态,以期为提高癫痫患者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社会认可度和生活幸福度提供些许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病耻感 社交回避及苦恼 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