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外籍患者人文化的医疗服务模式初探 被引量:6
1
作者 邹球玲 李文源 +1 位作者 姚成 李利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2559-2560,共2页
目的探索该院人文化的外籍患者医疗服务模式。方法对来院就医的外籍患者,根据文化背景的差异,从入院、医护、日常生活及出院等各个环节展开具有鲜明人性化特色的服务;观察患者对这种服务的反应。结果该服务模式起到了消除海外患者异国... 目的探索该院人文化的外籍患者医疗服务模式。方法对来院就医的外籍患者,根据文化背景的差异,从入院、医护、日常生活及出院等各个环节展开具有鲜明人性化特色的服务;观察患者对这种服务的反应。结果该服务模式起到了消除海外患者异国求医的陌生感、促进医患沟通、保证医疗质量和扩大海外病源的作用。结论人文化的医疗服务模式,对于满足外籍患者医疗需求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籍患者 医疗服务 人文关怀
下载PDF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宫内窘迫新生儿脑损伤早期的变化研究
2
作者 薛乔 王诗晴 +1 位作者 陈锦文 吴伟彬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6期125-127,共3页
目的:研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宫内窘迫新生儿脑损伤早期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7月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62例宫内窘迫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出生第1天NSE水平是否>30.0μg/L分为低水平组与高水平... 目的:研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宫内窘迫新生儿脑损伤早期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7月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62例宫内窘迫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出生第1天NSE水平是否>30.0μg/L分为低水平组与高水平组,各31例。两组均接受头颅MRI、NSE检查,比较不同时间点情况。结果:低水平组出生后1、4、7 d NSE水平低于高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水平组出生后7、14 d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高于高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水平组头颅MRI检查异常信号阳性率低于高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早期NSE水平较高时,多数宫内窘迫新生儿脑损伤情况较为严重,提示NSE水平可为宫内窘迫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宫内窘迫 新生儿 脑损伤 早期诊断
下载PDF
基于医院影像网络系统的医学影像学病例检索系统构建及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涛 严静东 《中国数字医学》 2015年第2期57-59,37,共4页
目的:建立基于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的医学影像学病例检索系统,使临床医生能够快速获得相近患者的影像资料,以提高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便于临床科研工作者更加精确地对所需病例的查询及提取,满足其科研需求。方法:从2003年至今... 目的:建立基于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的医学影像学病例检索系统,使临床医生能够快速获得相近患者的影像资料,以提高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便于临床科研工作者更加精确地对所需病例的查询及提取,满足其科研需求。方法:从2003年至今在南方医院所有影像学检查(CT、MRI、X线)的病例资料库中,在各种疾病的医学影像学信息基础上对某些疾病病例进行精确检索。结果:运用该系统可以更加全面及精确地对既往的影像学病例进行查询。结论:建立基于PACS的医学影像学病例检索系统,有助于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及科研工作,尤其是进行回顾性分析的科研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今后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S 病例检索 医学影像 影像诊断
下载PDF
医院负债规模与偿债能力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耿天元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09年第6期54-55,44,共3页
随着医院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利用国家财政投入和利用自有资金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医院融资要求。负债是医院发展中常见的融资渠道,分析医院负债规模与偿债能力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点。
关键词 医院 负债规模 偿债能力 分析
下载PDF
教学医院中心实验室创建和运行管理中的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武大林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2005年第12期40-43,共4页
医院科室小而全的建设发展思路已经不再适应新的形势,它的主要缺点表现为实验室重复设置、仪器设备重复设置、人才结构失衡和研究方向不明、对实验室是科学研究的内涵理解不够.因此,加强教学医院中心实验室的建设成为我院领导在医院建... 医院科室小而全的建设发展思路已经不再适应新的形势,它的主要缺点表现为实验室重复设置、仪器设备重复设置、人才结构失衡和研究方向不明、对实验室是科学研究的内涵理解不够.因此,加强教学医院中心实验室的建设成为我院领导在医院建设管理中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医院 中心实验室 管理
下载PDF
术前能谱CT动静脉期碘含量差值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外周血NLR对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彭明 周芳 +3 位作者 肖新华 王济国 黄容 石永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9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能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动静脉期碘含量差值(nIC)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207例行根治手术... 目的探讨术前能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动静脉期碘含量差值(nIC)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207例行根治手术治疗且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能谱CT检查,糖链抗原724(CA-724)、糖链抗原242(CA-242)和NLR检测,记录淋巴结转移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ROC分析动静脉期nIC差值、CA-724、CA-242、NLR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126例发生淋巴结转移(转移组),81例未发生淋巴结转移例(未转移组)。转移组动、静脉期碘浓度(IC)值,动、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值,动静脉期IC差值、动静脉期nIC差值以及血清CA-724、CA-242、NLR均高于未转移组(P<0.05)。T3-4、淋巴管癌栓、动静脉期nIC差值、CA-724、CA-242、NLR水平升高是胃癌淋巴结的危险因素(P<0.05)。动静脉期nIC差值、CA-724、CA-242、NLR预测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为0.777、0.700、0.711、0.739,联合四项指标预测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为0.880,高于单独指标。结论胃癌淋巴结转移患者能谱动静脉期nIC差值,血清CA-724、CA-242水平以及NLR显著增高,是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联合四项指标可更准确地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淋巴结转移 糖链抗原724 糖链抗原242 NLR 能谱CT
下载PDF
在重症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运用日间CRRT治疗的护理研究
7
作者 李衡清 江春娣 +2 位作者 陈文芳 王饶萍 严秋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0137-0140,共4页
研究重症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日间 CRRT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60例重症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采用 CRRT技术,密切观察其临床表现,并做好相关的治疗与护理。结果 在这60例患者中,有50例患者在 CRRT治疗... 研究重症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日间 CRRT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60例重症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采用 CRRT技术,密切观察其临床表现,并做好相关的治疗与护理。结果 在这60例患者中,有50例患者在 CRRT治疗之后,被治愈或好转的患者出科,并且对急性肾功能损害、重症胰腺炎、感染性休克、 ARDS、有机磷中毒、 MODS等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有效的纠正和改善,5例患者由于各种并发症而死亡,5例患者由于经费的原因而放弃了治疗。结论 日间CRRT技术在重症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老年血液透析患者 日间CRRT技术 护理研究
下载PDF
子宫肌瘤数字化三维动脉血管网的构建和意义 被引量:35
8
作者 陈春林 徐玉静 +10 位作者 刘萍 欧阳振波 许乙凯 毛东瑞 段慧 祝江红 王建平 任道坤 昌仁民 唐雷 钟世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构建基于CTA数据的子宫肌瘤数字化三维动脉血管网的方法 ,并通过其观察肌瘤的血供来源和血供分布类型。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64例行双源CTA扫描,获取CT原始图像后利用Mimics10.01软件对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 目的探讨构建基于CTA数据的子宫肌瘤数字化三维动脉血管网的方法 ,并通过其观察肌瘤的血供来源和血供分布类型。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64例行双源CTA扫描,获取CT原始图像后利用Mimics10.01软件对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并作分析。结果 (1)构建了64例患者的子宫肌瘤数字化三维动脉血管网,可清晰的显示盆腔大动脉、子宫动脉及肌瘤的主要供血血管和血供分布情况。(2)患者肌瘤的血供来源分别为子宫动脉(81.25%)、子宫动脉和单侧卵巢动脉(10.9%)、子宫动脉和双侧卵巢动脉(4.69%)及卵巢动脉(3.1%)。(3)子宫肌瘤血供的分布类型可分为4型:①Ⅰ型:一侧动脉供血为主型(一侧子宫动脉伴/不伴同侧卵巢动脉的供血量显著超过子宫肌瘤瘤体的1/2),占35.9%(23/64);②Ⅱ型:双侧动脉供血均衡型(双侧子宫动脉伴/不伴同侧卵巢动脉的供血量分别约为子宫肌瘤瘤体的1/2),占53.1%(34/64);③Ⅲ型:单纯一侧子宫动脉供血型,占7.8%(5/64);④Ⅳ型:卵巢动脉供血型,占3.1%(2/64)。结论利用CTA和重建软件可以构建出数字化三维的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并可进行血供来源及分布的分析,为手术方案的制定和临床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血管网 动脉栓塞术 数字化 血供
下载PDF
人牙周膜干细胞的体外分离、纯化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34
9
作者 高秦 刘宏伟 +2 位作者 金岩 聂鑫 刘源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体外分离纯化人牙周膜干细胞,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表型特点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采用胶原酶和D ispase酶联合消化法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有限稀释法分离纯化,将克隆形成的细胞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分析... 目的:体外分离纯化人牙周膜干细胞,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表型特点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采用胶原酶和D ispase酶联合消化法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有限稀释法分离纯化,将克隆形成的细胞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抗波形丝蛋白(V im en-tin)、STRO-1、骨粘素(ON)、骨涎蛋白(BSP)的表达。结果:获得纯化人牙周膜干细胞,在透射电镜下,这种细胞核质比例大,核大,细胞器少;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分析大多数细胞处于G0/G1期,为慢周期性;该细胞抗波形丝蛋白、STRO-1表达阳性、骨粘连素、骨桥蛋白弱阳性表达。结论:提供了比较有效的分离纯化牙周膜干细胞的方法。该方法分离的人牙周膜干细胞具有干细胞的超微结构、细胞周期及表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周膜干细胞 细胞克隆 超微结构 细胞周期 免疫细胞化学 纯化技术
下载PDF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曾庆乐 陈勇 +2 位作者 赵剑波 张克伟 李彦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56-660,共5页
目的分析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动脉内栓塞治疗(PLE-IASE)肝海绵状血管瘤(SCHL)的影响因素。方法89例诊断明确的SCHL患者,瘤体直径为(8.3±3.8)cm。临床症状上仅有焦虑症状者53例,右上腹疼痛35例,Kasabach-Merrit综合征1例。PLE-IASE治... 目的分析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动脉内栓塞治疗(PLE-IASE)肝海绵状血管瘤(SCHL)的影响因素。方法89例诊断明确的SCHL患者,瘤体直径为(8.3±3.8)cm。临床症状上仅有焦虑症状者53例,右上腹疼痛35例,Kasabach-Merrit综合征1例。PLE-IASE治疗前根据肝动脉造影表现进行动脉造影分型,分型确定后配制PLE经供血动脉注射。其中平阳霉素(PYM)用量为(9.8±4.4)mg,碘油(lipiodol,LP)用量为(5.9±2.9)ml。治疗结束后根据复查点片确定其碘油沉积状态。随访6~72个月,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计算症状缓解率和瘤体缩小率。以瘤体缩小率为应变量,术前肿瘤直径、动脉造影分型、PYM用量、LP用量及碘油沉积状态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89例患者动脉造影分型富血型51例,乏血型26例,动静脉分流(AVS)型12例。治疗后碘油沉积状态良好64例,不良25例。随访结束时53例焦虑患者症状缓解,35例右上腹疼痛者33例缓解,2例术后仍有间歇性疼痛。1例Kasabach-Merrit综合征术后血小板恢复正常。随访症状缓解率98.7%。随访期间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动脉造影分型、PYM用量及碘油沉积状态对瘤体缩小率有显著影响,而术前肿瘤直径及LP用量对瘤体缩小率无显著影响。结论PLE-IASE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动脉造影分型、PYM用量及碘油沉积状态对瘤体缩小率有显著影响,而术前肿瘤直径及LP用量对瘤体缩小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海绵状血管瘤 平阳霉素 超液化碘油 栓塞 影响因素
下载PDF
MRI眶内结构定量分析在Graves眼病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陈燕萍 林志春 +3 位作者 沈洁 陈斌 苍鹏 张雪林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6-340,共5页
目的通过MRI测量正常对照组和Graves眼病组的眼外肌、眶内侧脂肪厚度及T2弛豫时间,探讨MRI在Graves眼病诊断、指导临床分期及判断疗效方面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正常对照组25名50只眼;Graves眼病组30例,均为双侧突眼,共60只眼,行眼眶MRI扫... 目的通过MRI测量正常对照组和Graves眼病组的眼外肌、眶内侧脂肪厚度及T2弛豫时间,探讨MRI在Graves眼病诊断、指导临床分期及判断疗效方面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正常对照组25名50只眼;Graves眼病组30例,均为双侧突眼,共60只眼,行眼眶MRI扫描。分别测量眼球突出值、眼外肌短径及长径并计算短径与长径的比值(R值),测量球内侧脂肪厚度,根据SE双回波T2WI测得眼肌及球后脂肪的T2弛豫时间。结果(1)病变组眼球突出值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病变组各眼外肌短径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下直肌外,病变组其余眼外肌的长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组眼肌的R值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病变组球内侧脂肪的厚度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眼外肌的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而球后脂肪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眶内组织的定量测定对Graves眼病的诊断、指导临床分期、判断疗效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眼病 眼球突出 磁共振成像 眼外肌 横向弛豫时间
下载PDF
计算机训练与人工训练对脑损伤患者认知障碍康复的比较 被引量:23
12
作者 朱静 范建中 +1 位作者 张善纲 尹瑞雪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训练对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康复及预后的影响,兼与人工训练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随机数种子的方法,将34例入选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人工训练组和计算机训练组,其中人工训练组17例,计算机训练组17例,两组在年龄、性别... 目的:探讨计算机训练对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康复及预后的影响,兼与人工训练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随机数种子的方法,将34例入选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人工训练组和计算机训练组,其中人工训练组17例,计算机训练组17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两组训练内容相同,包括定向、视知觉、空间知觉、动作运用、视运动组织、思维运作6个方面,人工训练由治疗师利用图片、器械等工具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训练,计算机训练利用OT-SOFT软件将训练过程由计算机实现,30min/次,1次/d,两训练组分开,避免相互干扰。结果:两组治疗后LOTCA总分及各条目得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计算机训练与人工训练相比,其治疗后LOTCA总分的差值及定向测试、视知觉测试、空间知觉测试、动作运用测试、视运动组织测试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在思维运作测试方面明显好于人工训练。结论:计算机训练与人工训练均能改善脑损伤患者认知障碍,提高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但与人工训练相比,计算机训练在思维运作测试方面明显好于人工训练,并且具有内容丰富,节约人力等优点,可提高认知训练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计算机训练 人工训练 脑损伤
下载PDF
认知康复在重型颅脑损伤失语症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建宏 范建中 +2 位作者 漆松涛 王琰 何婧雯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9-512,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康复在重型颅脑损伤失语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40例重型颅脑损伤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语言组(n=20)和语言认知组(n=20)。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语言治疗,语言认知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康复。每次治疗30 min,每天1次,共1... 目的探讨认知康复在重型颅脑损伤失语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40例重型颅脑损伤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语言组(n=20)和语言认知组(n=20)。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语言治疗,语言认知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康复。每次治疗30 min,每天1次,共1个月。语言功能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失语症检查表(CRRCAE)进行评定,认知功能采用中文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量表(LOTCA)电脑版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CRRCAE中的各项指标分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CRRCAE中除听写(P>0.05)外,语言认知组治疗后其他指标分值均高于单纯语言组(P<0.05)。失语症患者CRRCAE及LOTCA中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听理解与定向、视知觉、空间知觉、动作运用、视运动组织及思维运作均存在相关性。结论认知康复可改善颅脑损伤后失语症的语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失语症 认知康复
下载PDF
高原军人对环境和服役的认知评价与自测健康的关系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静波 解亚宁 +2 位作者 许军 任忠文 石梅初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58-760,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原军人对环境和服役的认知评价与自测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择驻西藏海拔3000-4000米高度的某部队官兵490名,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以及高原环境和服役认知评价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高原军人的自测健康... 目的:探讨高原军人对环境和服役的认知评价与自测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择驻西藏海拔3000-4000米高度的某部队官兵490名,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以及高原环境和服役认知评价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高原军人的自测健康水平各因子均分在6.5 ̄7.9之间(满分10分);对高原军人自测健康影响较大的认知评价项目主要为信息沟通不便(53.6%)、与异性接触少(51.8%)、休闲娱乐单调(48.4%)、卫生保健不便(46.2%);高原军人认知评价的身心健康影响因子、当前生活影响因子、基本需要影响因子得分与自测健康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三个子量表得分和总分均呈一定的相关(r值在0.20 ̄0.58之间,P<0.01)。结论:高原军人的认知评价与其自测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人 高原 横断面研究 认知评价 白测健康
下载PDF
食管支架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综合征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1
15
作者 赵剑波 曾庆乐 +4 位作者 陈勇 何晓峰 卢伟 梅雀林 李彦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置入术后贴壁不良综合征(dys-seal syndrome,DSS)的发生原因及相关处理。方法收集我科2001年6月至2008年6月行食管支架手术患者98例,共置入99枚金属支架。其中术后吻合口肿瘤复发狭窄19例,术前有食管癌放疗病史26例,伴...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置入术后贴壁不良综合征(dys-seal syndrome,DSS)的发生原因及相关处理。方法收集我科2001年6月至2008年6月行食管支架手术患者98例,共置入99枚金属支架。其中术后吻合口肿瘤复发狭窄19例,术前有食管癌放疗病史26例,伴食管-气管瘘34例。结果术后7例患者出现DSS(发生率7.1%)。其中有放疗病史及梗阻上段食管明显扩张患者DSS发生率明显升高(χ2=0.017,0.005,P=0.036,0.013)。经禁食,静脉输液或鼻饲等营养支持治疗后,1例患者逐渐恢复至进食半流质;1例于原支架上端再次置入较大直径支架,术后症状无缓解,后失访;2例改行鼻饲管置入;余3例内镜下取出支架。结论食管支架置入术后发生DDS为并发症之一,临床处理预后不良。取出已经置入的支架是较好的治疗措施。应在术前进行适当的评估以排除危险因素,选择合适的支架,加强围手术期管理等有助于DSS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狭窄 支架 并发症
下载PDF
胡黄连提取物在缺血再灌注肾损伤中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永红 李建华 +2 位作者 刘尚喜 刘志强 周展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7-239,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I/R)的机制及胡黄连提取物对I/R的防治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7只,分为假手术组(5只)、手术对照组(8只)、不同剂量(40、80、160mg/kg)胡黄连提取物给药组(各8只),采用切除右肾后,用无创动脉夹夹闭左肾动脉6...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I/R)的机制及胡黄连提取物对I/R的防治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7只,分为假手术组(5只)、手术对照组(8只)、不同剂量(40、80、160mg/kg)胡黄连提取物给药组(各8只),采用切除右肾后,用无创动脉夹夹闭左肾动脉60min再灌注72h的方法制备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大鼠模型,测定血肌酐、尿肌酐,结合尿量计算肌酐清除率(Ccr),光镜、电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并进行肾小管计分,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改良DTNB显色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肾脏I/R损伤时大鼠肾功能明显减退,肾脏病理变化明显,血清MDA、TNF-α升高,GPx下降;与手术对照组相比,各胡黄连提取物给药组肾小管计分降低(P<0·01或P<0·05),血清MDA降低(P<0·01或P<0·05),TNF-α降低(P<0·05),GPx含量升高(P<0·01),胡黄连提取物80mg/kg给药组和160mg/kg给药组Ccr升高(P<0·01)。结论胡黄连提取物可以减轻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促进肾功能恢复,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黄连提取物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16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17
作者 汪丽萍 乔娟 +4 位作者 李海叶 罗漫灵 孙桂芹 尹爱兰 钟梅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评估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院2005年至2011年接受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16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孕激素受体(PR)阳性患者每日H服160mg醋酸甲地孕酮,若治疗效果不... 目的评估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院2005年至2011年接受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16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孕激素受体(PR)阳性患者每日H服160mg醋酸甲地孕酮,若治疗效果不佳,排除疾病进展后短期联用30mg他莫昔芬或GnRHα,PR阴性者联用60mg枸橼酸托瑞米芬治疗。结果16例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8个月(5-14个月),获缓解11例(69%);平均随访时间为50个月(12-70个月),复发1例(9%),自然妊娠3例,成功分娩2例。结论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可以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安全可行且有效,但需要严格筛选适合人群并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保留生育 孕激素受体
下载PDF
健康人大脑和小脑空间记忆认知功能的fMRI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郑金龙 吴永明 +7 位作者 舒斯云 韩立新 刘颂豪 郭周义 包新民 张增强 金梅 马翰章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7-130,共4页
本研究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检测了健康人大脑和小脑参与空间记忆的认知过程。通过对10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进行一项短时空间记忆任务作业的同时进行脑功能磁共振扫描,实验采用组块设计... 本研究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检测了健康人大脑和小脑参与空间记忆的认知过程。通过对10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进行一项短时空间记忆任务作业的同时进行脑功能磁共振扫描,实验采用组块设计,任务与对照任务交替进行,数据采用SPM99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区定位。结果显示:当统计阈值设定为P<0.0001时,大脑皮层和右侧小脑一起被显著激活;大脑皮层所激活的脑区有双侧顶叶的楔前叶、顶上小叶、缘上回(BA7/40,BA:Brodma-nn Area),双侧前额上、中、下回(BA6/9/47),双侧枕叶和枕颞交界处(BA18/19/37),右侧海马回;左侧中脑黑质及被盖部也被激活。上述结果提示:小脑和大脑皮层一起参与了空间记忆的认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空间记忆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 大脑和小脑
下载PDF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刚 成官迅 +4 位作者 刘婷 张静 侯玉清 郑华 崔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8-352,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dual-source CT,DSCT)冠状动脉检查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2009-05~2009-1247例1周内同时做DSCT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以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 目的:探讨双源CT(dual-source CT,DSCT)冠状动脉检查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2009-05~2009-1247例1周内同时做DSCT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以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金标准"CAG检查结果做对比,分析DSCT对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准确性。结果:47例中,DSCT显示的冠状动脉节段共有631个,其中595个冠状动脉节段图像显示良好可以进行评估。DS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为79.7%(126/158),特异度为96.3%(421/437),阳性预测值为88.7%(126/142),阴性预测值为92.9%(421/453),正确率为91.9%(547/595),DSCT与CAG检查具有中度一致性(Kappa=0.668)。DSCT对冠状动脉钙化、小分支病变诊断准确性欠佳。结论:DSCT冠状动脉成像能准确诊断有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可作为临床上怀疑冠心病患者的CAG术前筛查及支架术后随访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狭窄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PCR-RFLP检测HBeAg阴性preS1抗原阳性的HBV感染者前C区基因变异 被引量:8
20
作者 林裕龙 兰萌 +4 位作者 龙国进 莫炳强 彭永正 冯桂湘 侯金林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1-323,共3页
目的探讨HBeAg阴性的HBV感染者前S1(preS1)抗原阳性与前C区基因G1896A变异发生频率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检测64例HBeAg阴性HBV感染者血清HBVDNA,ELISA法检测preS1抗原,以错配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 目的探讨HBeAg阴性的HBV感染者前S1(preS1)抗原阳性与前C区基因G1896A变异发生频率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检测64例HBeAg阴性HBV感染者血清HBVDNA,ELISA法检测preS1抗原,以错配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HBV前C区1896位点的基因变异。结果64例血清中preS1抗原阳性25例(39.1%),preS1抗原阴性39例(60.9%);25例preS1阳性的标本中23例(92.0%)HBVDNA阳性(19例≥10^3copies/ml,4例为10^2copies/ml,2例为检测限以下),有21例(84.0%)发生1896位点变异;39例preS1抗原阴性的标本中11例(28.2%)HBVDNA为10^2~10^3 copies/ml、17例(43.6%)发生1896位点变异。preS1阳性与阴性患者1896位点变异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HBeAg阴性的HBV感染者中,preS1抗原不受前C区基因变异的影响,可以更客观地反映HBV复制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S1抗原 基因变异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