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菌群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毛振南 杨占东 《生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8,共9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简称“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临床特征主要包括气流受限和呼吸困难、咳嗽及咳痰等慢性呼吸道症状。慢阻肺已成为第三大死亡病因,在全球范围内呈现高患病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简称“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临床特征主要包括气流受限和呼吸困难、咳嗽及咳痰等慢性呼吸道症状。慢阻肺已成为第三大死亡病因,在全球范围内呈现高患病率、高死亡率和高疾病负担的流行病学特征,防控形式十分严峻。“肠-肺”轴概念的提出为慢阻肺等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病机制研究及临床防治提供了新的方向。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是寄居在机体肠道内微生物的统称,对宿主免疫、代谢等健康稳态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证实肠道菌群可能参与了慢阻肺的发生发展,一方面慢阻肺患者和动物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和功能异常,另一方面慢阻肺肠道菌群可诱发疾病样症状,而重塑肠道菌群至少部分可以延缓慢阻肺进程,减轻慢阻肺症状。本文旨在概述慢阻肺肠道微生物组最新发现,尤其是慢阻肺演进中的肠道菌群变化规律及其对慢阻肺发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为临床诊疗与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肠道菌群 代谢 免疫 炎症
下载PDF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2
作者 罗敬月 张立群 +6 位作者 王桂荣 黄海荣 邵玲玲 李波 赵丽萍 鲜馥阳 梁博文 《中医药导报》 2025年第3期122-126,132,共6页
目的: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以期为临床辨治NTM肺病提供依据。方法:纳入175例NTM肺病患者,采用横断面研究,填写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症状及四诊信息,确定中医证候分型。结果:175例NTM肺病患者,菌... 目的: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以期为临床辨治NTM肺病提供依据。方法:纳入175例NTM肺病患者,采用横断面研究,填写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症状及四诊信息,确定中医证候分型。结果:175例NTM肺病患者,菌种分布以胞内分枝杆菌[37.1%(65/175)]、脓肿分枝杆菌[35.4%(62/175)]、堪萨斯分枝杆菌[10.3%(18/175)]、鸟分枝杆菌[5.7%(10/175)]为主。症状多见日间咳嗽、痰黏稠、乏力、气短。快速生长型组与缓慢生长型组在咳嗽、气短、口干渴、情绪急躁易怒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生长型组患者乏力占比高于缓慢生长型组(P<0.05)。影像学表现方面,快速生长型组患者支气管扩张占比高于缓慢生长型组,空洞占比低于缓慢生长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舌形以嫩舌、胖大舌多见,舌色以暗红为主,舌苔以苔薄、苔腻、少苔居多,苔色以苔白、苔黄为主。脉象多见弦脉、细脉、滑脉。中医辨证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气阴两虚、痰热郁肺、肺阴亏虚、肺脾气虚等;复合证候居多,多数患者兼夹2种或3种证候。女性多见气阴两虚,男性多见痰热郁肺。青年多见肺脾气虚,中年多见气阴两虚及痰热郁肺,老年以气阴两虚及痰热郁肺。胞内分枝杆菌肺病以痰热郁肺为主要中医辨证,脓肿分枝杆菌肺病以气阴两虚为主要中医辨证。结论:NTM肺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患病多于男性,菌种多见胞内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中医辨证以气阴两虚为主,不同性别、年龄段及不同菌种主要中医辨证不同,复合中医辨证多于单一中医辨证,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 证候特点 中医辨证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2025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解读
3
作者 李雪萍 王凤燕 +1 位作者 梁振宇 陈荣昌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5年第2期113-119,共7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2025于2024年11月11日发布,其在精准诊断、个体化治疗及多学科管理等方面都有重要更新。在诊断与评估方面,推荐结合临床实践,采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前/后肺功能相结合的评估流程;推荐使用肺功能追踪软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2025于2024年11月11日发布,其在精准诊断、个体化治疗及多学科管理等方面都有重要更新。在诊断与评估方面,推荐结合临床实践,采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前/后肺功能相结合的评估流程;推荐使用肺功能追踪软件动态监测肺功能轨迹;更加详细介绍胸部CT在肺气肿量化评估及气道黏液栓评分等方面的应用,认为胸部CT有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型识别的重要工具。在治疗策略方面,对吸入糖皮质激素管理更精细化,明确指导其使用和撤药决策的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首次引入新型靶向药物吸入式PDE3/PDE4双抑制剂恩塞芬汀和生物制剂度普利尤单抗作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维持治疗选择。在预防措施方面,强化疫苗接种及气候适应建议。在合并症管理方面,突出心血管事件防控及肺动脉高压分层管理。上述更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诊治和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指南解读
下载PDF
大力推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社区综合防治 被引量:1
4
作者 宛琪 吴繁 +1 位作者 邓志珊 周玉民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文探讨COPD的早期干预策略,包括对高危人群进行问卷筛查及肺功能检查等筛查工具的应用。文章介绍了COPD的诊断标准及其最新评估进展,并强调治疗关口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文探讨COPD的早期干预策略,包括对高危人群进行问卷筛查及肺功能检查等筛查工具的应用。文章介绍了COPD的诊断标准及其最新评估进展,并强调治疗关口前移的重要性,特别是对具有可治疗特征的人群进行精准识别和早期治疗,提出应提高全民对COPD的认识,通过基层普及推动COPD早筛。这些措施有助于实现COPD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对提高COPD综合防治,减轻患者疾病负担和改善不良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早期筛查和诊断 早期治疗 社区综合防治
下载PDF
全自动封闭生化反应系统的创新设计与应用
5
作者 杨宁 《消费电子》 2025年第1期158-160,共3页
全自动封闭生化反应系统在现代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该系统的创新设计集中于其自动化控制、封闭反应环境、数据采集与处理能力以及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性,这些特点使得全自动封闭生化反应系统在提高操作效率、准确性及可靠... 全自动封闭生化反应系统在现代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该系统的创新设计集中于其自动化控制、封闭反应环境、数据采集与处理能力以及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性,这些特点使得全自动封闭生化反应系统在提高操作效率、准确性及可靠性方面表现卓越,同时对经济和环境产生积极影响,系统在多个应用领域的实践证明了其作为现代科学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为未来生化反应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封闭系统 生化反应 自动化控制 数据处理
下载PDF
《ISHAM-ABPA专家工作组对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真菌病诊断、分类及治疗临床实践指南的修订》解读
6
作者 周露茜 冯添裕 +2 位作者 林志威 王艳丽 陈荣昌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12期1311-1319,共9页
2024年,国际人类和动物真菌学会(ISHAM)的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专家工作组对2013年提出的ABPA诊断治疗指南进行了全面的修订。此次修订明确了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真菌病的定义、检验检查、诊断标准、临床及影像学分型,并详细阐... 2024年,国际人类和动物真菌学会(ISHAM)的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专家工作组对2013年提出的ABPA诊断治疗指南进行了全面的修订。此次修订明确了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真菌病的定义、检验检查、诊断标准、临床及影像学分型,并详细阐述了相应的治疗方法。新指南显著增强了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真菌病诊断方面的敏感性,同时简化了其临床与影像学分型,使之更加易于理解和应用。新指南还根据临床分型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疗原则,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更为明确和实用的指导。该文就《ISHAM-ABPA专家工作组对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真菌病诊断、分类及治疗临床实践指南的修订》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临床医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变应性支气管肺真菌病 指南解读
下载PDF
类器官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悦 王亚龙 +1 位作者 蔡佳琳 陈晔光 《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1-3,共3页
快速发展的类器官为疾病研究和临床应用等提供了新模型,其技术优化和多学科融合将进一步开拓其应用前景。人体是从单个细胞到组织再到器官的有机集合,对于器官层面的科学研究而言,应致力于建立更符合人体组织器官的细胞组成、生物结构... 快速发展的类器官为疾病研究和临床应用等提供了新模型,其技术优化和多学科融合将进一步开拓其应用前景。人体是从单个细胞到组织再到器官的有机集合,对于器官层面的科学研究而言,应致力于建立更符合人体组织器官的细胞组成、生物结构和功能的模型。类器官技术由此孕育而生。2021年,全球16个国家的60多位专家共同明确了类器官的定义,并形成共识:类器官是干细胞、前体细胞和/或分化细胞通过细胞-细胞间以及细胞-基质间的相互作用而自发组织形成的体外三维结构,能在多个方面再现体内相应组织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器官 三维培养技术 疾病模型 药物评价
下载PDF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在结直肠癌血液标志物遗传背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万欣坤 虞诗诚 +1 位作者 梅松青 钟雯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33-848,共16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发生在结肠和直肠的消化道癌症,是全球第三常见癌症,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CRC的早期发现对于预防转移、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遗传因素在CRC的发生中扮演...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发生在结肠和直肠的消化道癌症,是全球第三常见癌症,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CRC的早期发现对于预防转移、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遗传因素在CRC的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可解释高达35%的疾病风险。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已发现多个与CRC风险相关的遗传位点,但缺乏直接因果关系的证据。虽然传统的血液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已被广泛用于CRC诊断和监测,但在早期诊断应用中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有限,仍需要开发新的能够反映遗传背景的生物标志物或其组合,以促进早期诊断和提高诊断准确性。同时,理解这些生物标志物的遗传机制对于揭示CRC的发病机制至关重要,并有助于开发更加精准的个体化治疗策略。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分析作为一种新兴的流行病学工具,通过减少观察性研究中存在的偏差问题,能够更精确地评估遗传变异与疾病间的因果关系。目前,MR分析已被用于评估多种血液标志物对CRC风险的因果影响,可更准确地表明血液标志物与CRC发病机制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本文综述了MR分析在CRC血液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旨在为CRC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孟德尔随机化 工具变量 遗传因素 生物标志物 早期诊断
下载PDF
肿瘤抑制蛋白PDCD4结构特性与疾病关系解析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卉 吴光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0-305,共16页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PDCD4(programmed cell death 4)是一种肿瘤抑制蛋白,在多种肿瘤组织中下调并提示不良预后,是第一种被发现通过抑制翻译抵抗肿瘤转化、侵袭和转移的蛋白质。PDCD4自身结构与功能关系密切,并受细胞外信号影响,其蛋白...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PDCD4(programmed cell death 4)是一种肿瘤抑制蛋白,在多种肿瘤组织中下调并提示不良预后,是第一种被发现通过抑制翻译抵抗肿瘤转化、侵袭和转移的蛋白质。PDCD4自身结构与功能关系密切,并受细胞外信号影响,其蛋白表达水平和功能与人体两大信号通路PI3K-Akt-mTOR和MAPK密切相关,通过多种机制调节与肿瘤相关的其他蛋白质。本文通过解析PDCD4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总结了近年来PDCD4在凋亡、自噬、肿瘤、炎症等生理过程和疾病中的作用,为PDCD4及相关蛋白的信号传导路径研究和以它们为靶标的疾病治疗提供启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D4 翻译抑制 肿瘤 结构元件 功能
下载PDF
单细胞精度的表达数量性状位点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晓鹏 范小英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95-806,共12页
表达数量性状位点(expression quantitative trait loci,eQTL)表示控制基因表达量的遗传变异位点。eQTL分析是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时代鉴定疾病相关遗传位点功能的重要方法,且取得了诸多重要发现。传统的eQTL分析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结合整... 表达数量性状位点(expression quantitative trait loci,eQTL)表示控制基因表达量的遗传变异位点。eQTL分析是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时代鉴定疾病相关遗传位点功能的重要方法,且取得了诸多重要发现。传统的eQTL分析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结合整体RNA测序技术,细胞间差异的基因表达水平会被掩盖,从而无法鉴定细胞类型或状态依赖的eQTL,因此也难以解析特定环境下疾病相关遗传变异位点。近年来,随着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普及,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的eQTL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based eQTL,sc-eQTL)研究技术逐渐成为热点,其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利用单细胞测序的分辨率和颗粒度挖掘细胞类型、细胞状态以及细胞动态依赖的表达变异位点,显著提升解析基因表达关联的遗传变异位点的能力,对人们探究复杂器官的形成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干预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sc-eQTL研究的发展、设计方案、建模策略以及面临的挑战等诸多方面综述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科研工作者挖掘致病位点,解析基因调控提供全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数量性状位点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调控元件 细胞类型特异性
下载PDF
流式细胞仪及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平龙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4年第14期31-33,共3页
本文设计了流式细胞仪和光学系统,以实现对细胞的高效分析和检测。首先,介绍流式细胞仪的原理和结构,重点讨论设计参数的选择与优化。其次,对鞘流系统进行仿真设计,以保证流体的稳定流动和样本的准确检测。再次,设计激发光源和光束成形... 本文设计了流式细胞仪和光学系统,以实现对细胞的高效分析和检测。首先,介绍流式细胞仪的原理和结构,重点讨论设计参数的选择与优化。其次,对鞘流系统进行仿真设计,以保证流体的稳定流动和样本的准确检测。再次,设计激发光源和光束成形系统并进行验证,保证光源的稳定性和光束的精准成形。最后,对散射光探测光路进行设计和验证,以准确捕获和分析样本散射光。本文研究可为流式细胞仪和光学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仪 鞘流系统 光束成形系统
下载PDF
基于思辨的话语性设计思维模式探索与实践
12
作者 王蕾 陈泊霖 +1 位作者 刘松 郭文静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04-316,共13页
目的围绕思辨设计视阈下的设计创新展开研究,通过话语性设计这一枢纽实现思辨设计与产品创新的耦合,构建基于思辨的话语性设计思维模式,为思辨设计补充方法依据。方法使用模型构建与实践论证的方法。首先,基于思辨设计的对话性及对话性... 目的围绕思辨设计视阈下的设计创新展开研究,通过话语性设计这一枢纽实现思辨设计与产品创新的耦合,构建基于思辨的话语性设计思维模式,为思辨设计补充方法依据。方法使用模型构建与实践论证的方法。首先,基于思辨设计的对话性及对话性设计鼓励对话的属性并构建两者联系;其次,融合未来思维和确认式设计思维提出基于思辨的话语性设计思维模式并对其进行阐释;最后,通过设计实践论证该思维模型的可行性。结果基于思辨的对话性设计思维模型,通过映射场景的搭建实现核心对话问题的转换,再通过感知性场景使用户置身其中,实现与设计师的对话。结论探索了确认式设计和思辨设计之外的新设计思维模式,一方面有效削弱了思辨设计的精英主义,通过具身体验将思辨论题向用户进行渗透,提升了思辨论题传播的有效性与传播广度;另一方面,该思维模式有利于设计师寻找以商业为导向的设计方法之外的替代方案,促进设计师与用户之间关系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辨设计 话语性设计 映射场景 感知性场景
下载PDF
病原体核酸筛查自动化系统专利态势分析
13
作者 覃筱楚 马乐 +2 位作者 严小波 贾静 梁萍 《科技促进发展》 2024年第7期644-654,共11页
核酸检测作为最重要传染病医疗检测技术之一,在急性传染病流行期间,为及时发现传染源、降低疫情扩散风险、落实“早发现”等疫情防控提供了强而有力的科技支撑。本研究针对病原体核酸筛查自动化系统技术,从专利申请趋势、地域(国别)分... 核酸检测作为最重要传染病医疗检测技术之一,在急性传染病流行期间,为及时发现传染源、降低疫情扩散风险、落实“早发现”等疫情防控提供了强而有力的科技支撑。本研究针对病原体核酸筛查自动化系统技术,从专利申请趋势、地域(国别)分布、技术构成以及专利技术主要申请人等方面,对全球以及我国该领域专利态势进行分析,以期通过对比国内外发展的差异,找出国内病原体核酸筛查自动化系统研究领域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体 核酸筛查 专利分析
原文传递
我国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制的实施进展、存在问题及建议
14
作者 林淑娟 《知识经济》 2024年第16期159-162,共4页
文章简述了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制的发展历程,对比了“揭榜挂帅”制与传统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制的差异,认为“揭榜挂帅”制主要适用于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公共安全技术攻关和应急技术攻关三种类型,梳理了我国各地探索“揭榜挂帅”制... 文章简述了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制的发展历程,对比了“揭榜挂帅”制与传统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制的差异,认为“揭榜挂帅”制主要适用于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公共安全技术攻关和应急技术攻关三种类型,梳理了我国各地探索“揭榜挂帅”制的进展,指出当前推进“揭榜挂帅”制存在“揭榜”门槛限制较多、“挂帅”权利下放不足、“悬赏”激励不强,以及出资渠道不够多元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提升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揭榜挂帅 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公共安全技术攻关 应急技术攻关 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基于连续先导的线路绝缘闪络判据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肖萍 汪沨 +4 位作者 黄福勇 周卫华 王国利 熊静雯 安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71-276,共6页
在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研究中,绝缘子闪络判据直接决定了计算线路耐雷水平的准确性。为此根据长空气间隙的物理放电机理,并综合绝缘子串的结构特点,建立了基于连续先导发展的绝缘子串闪络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得到绝缘子串的伏秒特性曲线... 在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研究中,绝缘子闪络判据直接决定了计算线路耐雷水平的准确性。为此根据长空气间隙的物理放电机理,并综合绝缘子串的结构特点,建立了基于连续先导发展的绝缘子串闪络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得到绝缘子串的伏秒特性曲线,并与实际测量数据相比较,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以500 kV线路为例,计算了不同闪络判据方法下的反击耐雷水平,结合国内外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经验,分析了各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范围。并根据该模型进一步研究了杆塔冲击接地电阻与绝缘子串型号对线路耐雷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仅考虑绝缘子串长而对其具体结构影响考虑不充分的先导闪络判据相比,文中所建立的基于连续先导的绝缘子闪络判据模型准确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先导 闪络判据 伏秒特性 输电线路 线路耐雷水平
原文传递
电压类型对球板电极下油纸绝缘局部放电起始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鹏 齐波 +3 位作者 李成榕 于淼 安光希 张福增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72-579,共8页
检测局部放电是监测换流变压器绝缘状态的有效手段,但是针对不同电压类型(交流、直流以及极性反转电压)对油纸绝缘起始放电特性影响的研究很少。为此,通过球板电极对油纸绝缘施加交流、直流以及交直流复合电压,借助常规脉冲电流法和宽... 检测局部放电是监测换流变压器绝缘状态的有效手段,但是针对不同电压类型(交流、直流以及极性反转电压)对油纸绝缘起始放电特性影响的研究很少。为此,通过球板电极对油纸绝缘施加交流、直流以及交直流复合电压,借助常规脉冲电流法和宽带脉冲电流法2种检测手段,研究了油纸绝缘在不同电压类型下发生起始放电时的起始放电电压、视在放电量、放电相位以及放电波形等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电压类型时,起始放电电压按照电压升序排列为交流、正极性直流+交流、正极性直流、负极性直流+交流、负极性直流;直流下的起始放电电压比交流下高4倍;球板电极下油纸绝缘起始放电均多发生在1、3象限,且2个象限的放点次数不同。此外交流和直流电压下发生起始放电时,其放电脉冲的波形特性各不相同;正极性直流下起始放电脉冲波形最陡(脉宽为数ns),中心频率最高(42 MHz),而负极性直流下起始放电时脉冲最平坦,中心频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流变压器 局部放电 电压类型 油纸绝缘 球板电极 起始特性
原文传递
前沿信息技术在生物医学大数据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郑广勇 曾涛 李亦学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24-929,共6页
近年来,随着以高通量组学检测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biological technology,BT)的发展,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开始进入大数据时代。面对高维度、跨层次、多模态生物医学大数据,科学研究需要数据密集型科研新范式。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 近年来,随着以高通量组学检测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biological technology,BT)的发展,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开始进入大数据时代。面对高维度、跨层次、多模态生物医学大数据,科学研究需要数据密集型科研新范式。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的蓬勃发展为这种新型研究范式的实践提供了技术手段。本文对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在生物医学大数据中的应用进行了描述,并对数据密集型科研新范式支撑环境的构建提出了前瞻展望,以期建立融合BT&IT技术的新型研究方案和科研新范式,最终推动生物医学研究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学 云计算 区块链 人工智能 数据密集型科研新范式
下载PDF
不同模型下变压器绕组漏磁场及短路力的比对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徐肖伟 钱国超 +5 位作者 邹德旭 王景林 臧春艳 李冰阳 罗兵 张福增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5-89,95,共6页
变压器抗短路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了电网的运行安全,因而针对变压器绕组抗短路能力开展抗短路校核工作很有必要。目前在变压器绕组的理论建模方面,较多使用的是二维轴对称分区模型,少量也有使用具体的线饼模型。为了对比两种模型的仿真结... 变压器抗短路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了电网的运行安全,因而针对变压器绕组抗短路能力开展抗短路校核工作很有必要。目前在变压器绕组的理论建模方面,较多使用的是二维轴对称分区模型,少量也有使用具体的线饼模型。为了对比两种模型的仿真结果,文中首先分析了分区模型和线饼模型的特点,然后以一台220 k V三绕组的电力变压器为例,在ANSYS中计算和比较了这两种模型下绕组中的漏磁场及短路电动力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两种模型计算有一定差异,但整体分布趋于一致。因此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用分区模型代替线饼模型进行绕组漏磁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区模型 线饼模型 变压器 漏磁场 短路电动力
下载PDF
ICD-11编码中文疾病诊断名称的效果评估及其与ICD-10的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禄明 张旭 +2 位作者 邓立宗 蒋太交 商涛 《中国科技术语》 2022年第3期62-68,共7页
文章旨在调研并比较ICD-11与ICD-10疾病编码标准在我国临床使用中诊断名称的编码效果。同时,进一步调研ICD-11及ICD-10对《地方病学名词》《中医药学名词》中我国特色疾病诊断相关术语的编码效果。整体来看,ICD-10相较于ICD-11对临床诊... 文章旨在调研并比较ICD-11与ICD-10疾病编码标准在我国临床使用中诊断名称的编码效果。同时,进一步调研ICD-11及ICD-10对《地方病学名词》《中医药学名词》中我国特色疾病诊断相关术语的编码效果。整体来看,ICD-10相较于ICD-11对临床诊断以及我国特色诊断术语具有更好的效果,本地化水平较高。然而在中医相关疾病诊断以及癌症相关疾病诊断的编码上,ICD-11具有更好的表现效果。对ICD-11持续进行的本地化工作,将是未来ICD-11在临床应用中落地的重要基础。此外ICD-11新的编码策略和组织形式为传统医学的收录和癌症疾病诊断编码的简化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D-10 ICD-11 疾病诊断 传统医学 编码能力
下载PDF
基于大模型的电子病历与CDA标准模式映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依萍 周露 李亦学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23年第6期867-874,共8页
目的构建一套通用的、自动化的数据标准映射方法,解决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临床数据交流时数据转换的问题。方法采用基于大模型的多层级映射方法,来实现不同电子病历与CDA标准文档之间的表名和字段名的映射,并在原始标准病历和CDA标准上进... 目的构建一套通用的、自动化的数据标准映射方法,解决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临床数据交流时数据转换的问题。方法采用基于大模型的多层级映射方法,来实现不同电子病历与CDA标准文档之间的表名和字段名的映射,并在原始标准病历和CDA标准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自动映射74.4%的数据元到CDA标准数据元,准确率达到69.6%。结论基于大模型的多层级映射方法可用于不同的临床电子病历转换场景,与传统人工以及基于知识图谱的方法相比,该方法更加通用灵活,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病历 CDA 大模型 多层级映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