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2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丁英峰 设计作品选
1
作者 丁英峰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9-119,共1页
丁英峰 男 硕士 现任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景观建筑设计、城市建筑环境设计。
关键词 景观建筑设计 城市规划 大学建筑 学院 广州 作品选 建筑环境设计 住区景观设计
下载PDF
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建筑设计教学团队建设——以广州大学建筑设计创新教学团队为例
2
作者 赵阳 周茂 +2 位作者 夏大为 邹煜凯 席明波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3期293-295,共3页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建筑设计行业下行成为新常态。文章以广州大学建筑设计创新教学团队建设为例,提出了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设计教学团队的建设思路和措施,即增强设计课教学目标的普适性,以开拓创意思维能力和加强个性化能力为抓手...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建筑设计行业下行成为新常态。文章以广州大学建筑设计创新教学团队建设为例,提出了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设计教学团队的建设思路和措施,即增强设计课教学目标的普适性,以开拓创意思维能力和加强个性化能力为抓手,提高学生未来应对不同职业发展需求的能力;增强团队教师科研与教学的结合度;建设更加合理的开放性教学团队,做到有效衔接、双师并重。经过持续的团队建设探索实践,在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师发展上取得优良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建筑设计教学团队 个性化培养 科研转化教学 教学合作
下载PDF
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园林艺术实训基地规划设计理念
3
作者 彭四江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29-130,共2页
介绍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园林艺术实训基地的功能及多功能区的设计原则。
关键词 园林艺术 教学 展示 科研 培训 服务 园林实训
下载PDF
对广州大学城规划设计目标的矫正 被引量:5
4
作者 洪惠群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0-64,共5页
进入21世纪之后,刮起了一股"忘我的"城市发展建设风。由于景观规划目标错位,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和破坏。本文通过对广州大学城的调查研究,发现其根本原因在于"急功近利"、"追风赶时髦"之心态所致。为避... 进入21世纪之后,刮起了一股"忘我的"城市发展建设风。由于景观规划目标错位,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和破坏。本文通过对广州大学城的调查研究,发现其根本原因在于"急功近利"、"追风赶时髦"之心态所致。为避免再次发生同样的错误,提出多种途径来矫正"设计目标",以确保现代城市景观建设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城景观 设计目标 矫正 途径
下载PDF
岭南示范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理念及构想——以广州大学城重要考古遗址公园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宏烈 曲少杰 许哲瑶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33-38,共6页
广州大学城所在的小谷围岛有四处重要考古遗址,如能由此构建南汉康陵公园、南朝德陵陵园、明曾豫斋墓园、清初炮台小游园,既有利于保护利用文物古迹,又有利于提高校园的文化品位;既能彰显大学城的历史底蕴,又可促进广州名城的发展。
关键词 广州大学城 考古遗址公园 史迹保护规划 文物展示设计
下载PDF
广州大学城重要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
6
作者 杨宏烈 曲少杰 陈莉萍 《古建园林技术》 2011年第1期61-64,共4页
广州小谷围岛约43.3km^2,位于城市东南生态湿地中心,南北岸线由珠江航道相围合,自然环境独特。全岛拥有48处地面文物建筑、130余处古遗址和古墓葬[1]。它们构成了密度、广度十分可观的分布特征,达到了高度、精度十分令人惊叹的... 广州小谷围岛约43.3km^2,位于城市东南生态湿地中心,南北岸线由珠江航道相围合,自然环境独特。全岛拥有48处地面文物建筑、130余处古遗址和古墓葬[1]。它们构成了密度、广度十分可观的分布特征,达到了高度、精度十分令人惊叹的等级品位,印证了广州大学城的历史背景(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大学城 遗址公园 设计 规划 考古 生态湿地 珠江航道 自然环境
下载PDF
交通噪声对城市公园游憩体验影响研究——以广州某上盖公园为例
7
作者 李巧莹 《城市建筑》 2025年第5期225-228,共4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噪声已成为现代城市居民生活中难以回避的问题。公园作为城市中居民放松身心的重要场所,居民在公园中的游憩体验也受到了交通噪声的影响。因此,研究利用实地问卷调查方法,获取城市居民对城市公园中交通噪声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噪声已成为现代城市居民生活中难以回避的问题。公园作为城市中居民放松身心的重要场所,居民在公园中的游憩体验也受到了交通噪声的影响。因此,研究利用实地问卷调查方法,获取城市居民对城市公园中交通噪声的主观评价和主观感受,旨在探讨交通噪声对居民在城市公园中游憩体验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仍有部分居民在公园游憩时会受到交通噪声影响,对道路交通噪声存在负面态度,对公园中的自然声较为满意,本研究旨在从植物营造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交通噪声 问卷调查 影响
下载PDF
广州大学城广州美术学院廊道遮阳应用现状分析
8
作者 王鹏 汤国华 《建筑与环境》 2013年第1期135-140,共6页
通过对广州大学城廊道遮阳形式效果进行考察,运用ECOTECT软件进行模拟分析.水平式廊道遮阳对太阳辐射的遮挡效果和采光效果综合分析.
关键词 太阳辐射 采光 采光系数 采光均匀度 遮阳
下载PDF
广州大学城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理念
9
作者 杨宏烈 许哲瑶 《广东园林》 2010年第1期10-13,共4页
广州大学城所在的小谷围岛有四处重要考古遗址,由此可构建南汉康陵公园、南朝德陵陵园、明曾豫斋墓园、清初炮台小游园。该设计既有利于保护利用文物古迹,又有利于提高校园的文化品位;既能彰显大学城的历史底蕴,又可促进广州名城的发展。
关键词 考古遗址公园 史迹保护规划 文物展示设计 广州大学城
下载PDF
基于东方传统和谐人居智慧的广州生态城市规划策略
10
作者 黄莉 邓小飞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22-26,共5页
针对广州当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经济困境和环境压力,通过分析东方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的和谐人居生态思想,参考借鉴不丹的"国民幸福总值"和泰国的"足够经济"中所体现的生态发展智慧,讨论了基于东方传统和谐人... 针对广州当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经济困境和环境压力,通过分析东方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的和谐人居生态思想,参考借鉴不丹的"国民幸福总值"和泰国的"足够经济"中所体现的生态发展智慧,讨论了基于东方传统和谐人居智慧的广州生态城市规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传统 和谐人居智慧 生态城市 广州
下载PDF
风景园林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以广州大学景观学系的专业建设思路为例
11
作者 洪惠群 《建筑与环境》 2014年第5期63-66,共4页
在对相关院校办学经验的调研、专业规范的要求、本院专业群的背景以及我院风景园林专业教学的实践,对新名称下的风景园林专业提出本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从而实现本专业的特色建设。
关键词 风景园林专业 专业建设 发展规划 特色
下载PDF
广州城中村历史建筑保护策略研究——以广州大学城北亭村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玫 《建筑与环境》 2014年第1期21-24,共4页
城中村问题是每个蓬勃发展的中国城市都存在的普遍问题,对于广州这类城市化进程飞速而又有丰富历史底蕴的城市。城中村的历史建筑保护问题尤显严峻。该文结合广州市番禺新区大学城北亭村历史建筑保护研究,整理出较为典型的关于广州城... 城中村问题是每个蓬勃发展的中国城市都存在的普遍问题,对于广州这类城市化进程飞速而又有丰富历史底蕴的城市。城中村的历史建筑保护问题尤显严峻。该文结合广州市番禺新区大学城北亭村历史建筑保护研究,整理出较为典型的关于广州城中村历史建筑保护的现状资料,揭示城中村历史建筑保护中的突出问题,并就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所涉及的关键问题作了探讨,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保护体系和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发展 城中村 保护策略 历史建筑
下载PDF
高校教学区绿地使用需求及其与建筑结合度的调查与分析——以广州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楠 赵阳 《城市建筑》 2019年第17期123-124,共2页
文章针对现存高校教学区绿地布局设计及其与建筑结合的情况,对广州大学在校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分布在教学楼、图书馆周围的绿地需求度高,但对其满意率较低。教学区绿地在满足使用者多样化的行... 文章针对现存高校教学区绿地布局设计及其与建筑结合的情况,对广州大学在校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分布在教学楼、图书馆周围的绿地需求度高,但对其满意率较低。教学区绿地在满足使用者多样化的行为需求的同时,还应提高其与建筑的结合度,增强绿地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绿地 使用需求 布局 结合度
下载PDF
广州大学城清·康熙炮台遗址保护规划
14
作者 周智孚 何达生 《建筑与环境》 2009年第2期173-175,共3页
通过对广州大学城清·康熙炮台的历史、现状以及与珠江口炮台群的联系进行调查研究,可知康熙清炮台是广州海防的重要防线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及防卫作用。保护、展示清初炮台遗址的规划设计可以构成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 通过对广州大学城清·康熙炮台的历史、现状以及与珠江口炮台群的联系进行调查研究,可知康熙清炮台是广州海防的重要防线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及防卫作用。保护、展示清初炮台遗址的规划设计可以构成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以提升广州大学城的历史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大学城 清·康熙炮台 规划设计理念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下载PDF
广州大学校园夏季室外热环境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丽 陈绕超 +2 位作者 孙甲朋 王伟 周孝清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48-54,2,共7页
通过对广州大学夏季室外不同下垫面的环境变量进行测试,包括空气温湿度、风速、地表温度和太阳辐射强度以及综合热指标生理等效温度(PET),最终获得了不同下垫面对热环境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缺少有效遮阳的条件下,不同硬质地面上方的空... 通过对广州大学夏季室外不同下垫面的环境变量进行测试,包括空气温湿度、风速、地表温度和太阳辐射强度以及综合热指标生理等效温度(PET),最终获得了不同下垫面对热环境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缺少有效遮阳的条件下,不同硬质地面上方的空气温度和平均辐射温度相差不大,但比树荫下分别高出了近2.4℃和20℃;不同下垫面的PET分布趋势:树荫<木质凉亭<草地<植草透水砖<深色混凝土<白色瓷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外热环境 现场实测 校园热环境 PET 热舒适
下载PDF
创新活动集聚与城市空间的协同发展研究——基于广州专利数据的测度分析
16
作者 周可斌 师浩辰 +2 位作者 王世福 赵渺希 刘垚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共11页
创新活动具有高度的空间相关性并表现出显著的集聚特征,对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解析,是探索创新活动集聚与城市的协同发展规律的核心议题。建立创新活动集聚与城市协同发展的研究框架,采用2006~2020年广州市专利授权数据,运用核密度方法... 创新活动具有高度的空间相关性并表现出显著的集聚特征,对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解析,是探索创新活动集聚与城市的协同发展规律的核心议题。建立创新活动集聚与城市协同发展的研究框架,采用2006~2020年广州市专利授权数据,运用核密度方法与时空立方体模型,探究广州创新活动集聚的阶段性与累积性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与城市空间发展的关联。基于断面数据首先发现了广州创新活动的非均衡分布与极化趋势,分别形成了核心区、副中心与外围地区三个区域,并与城市不同发展时期的空间结构相对应;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三类核心创新主体与城市功能区存在一定匹配。其次,对广州创新活动的累积性变化特征进行类型研判,发现创新活动集聚的稳定、新生、加速三个热点类型区域,反映了创新活动集聚变化是既有积累与城市空间延伸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探索了创新集聚外溢特征与创新空间供给模式的关系,并提出创新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协同生长、功能布局协同优化、创新引擎与创新空间的协同进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活动 城市空间 协同发展 专利数据 时空热点
下载PDF
新的空间色彩组织法在种植设计中的应用探讨——以广州大学风景园林系《种植设计》课程作业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瑾 邓小飞 +1 位作者 邱燕 陈伟昌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9-103,共5页
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认为缺乏植物的空间组织是学生在种植设计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就此症结,提出一种新的空间色彩组织法,并以广州大学风景园林系《种植设计》的课程作业为例进行此方法的应用探讨,阐述其理论基础、推导过程及... 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认为缺乏植物的空间组织是学生在种植设计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就此症结,提出一种新的空间色彩组织法,并以广州大学风景园林系《种植设计》的课程作业为例进行此方法的应用探讨,阐述其理论基础、推导过程及具体应用方式,并对该方法做出简要评价,以期为国内风景园林专业《种植设计》及相关课程教学效果的改善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种植设计 空间组织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创新·双赢·示范:境外教育资源拓展的经验之谈--以“广州大学-香港专业人才服务机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阳 龚兆先 +2 位作者 李雪 蔡凌 杨希文 《高等建筑教育》 2017年第4期45-47,共3页
以广州大学—香港专业人才服务机构共建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例,对广州大学与境外机构合作教学由简单向纵深拓展、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等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期望能对其他高校类似的境外合作模式有所示范。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实习基地 境外机构 教育资源
下载PDF
从民国出版物看近代城市规划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姜省 刘源 《南方建筑》 2014年第6期12-15,共4页
以民国专业出版物为材料分析学者观点,对照当时的城市规划实践,总结近代中国流行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认为分区制与田园都市相结合是近代中国主流的规划理论。抗战爆发后,城镇疏散理论跃居主导地位,引发了卫星城和城镇体系理论的讨论,并... 以民国专业出版物为材料分析学者观点,对照当时的城市规划实践,总结近代中国流行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认为分区制与田园都市相结合是近代中国主流的规划理论。抗战爆发后,城镇疏散理论跃居主导地位,引发了卫星城和城镇体系理论的讨论,并成为官方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区制 田园都市 城市疏散 卫星城 城镇体系
下载PDF
近代建筑技术对广州建筑和城市风貌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百浩 韩雁娟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2-96,101,共6页
近代西方建筑技术是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其先进的建筑材料、独特的结构体系、开放的空间形式,为中国建筑的近代转型奠定了基础。新技术推动西式建筑型制由单体建筑到局部租界地进而蔓延至整个城市空间,促使中国近代城市空间... 近代西方建筑技术是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其先进的建筑材料、独特的结构体系、开放的空间形式,为中国建筑的近代转型奠定了基础。新技术推动西式建筑型制由单体建筑到局部租界地进而蔓延至整个城市空间,促使中国近代城市空间由传统静态封闭向现代动态开放转变,进而形成中西合璧的城市建筑风貌。以对西方近代建筑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为主线,探讨近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对广州近代建筑结构和城市风貌发展产生的影响和推动,分析中国近代建筑与城市空间、城市风貌发展演变的历程。可为旧城改造中保持传统城市空间形态的完善以及城市新旧文脉之间的有序转换,提供借鉴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建筑 演变 建筑空间 城市风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