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需求导向 技术引领 应用推动——广州大学信息化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玉宝 许亚武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6年第15期67-70,74,共5页
广州大学2009-2015年在信息化建设办公室的组织与管理下,坚持顶层设计、需求导向、应用推动的理念,主要完成了搭建云计算支撑平台、构筑网络基础设施、重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业务系统和软件平台、开展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和数字化教学资... 广州大学2009-2015年在信息化建设办公室的组织与管理下,坚持顶层设计、需求导向、应用推动的理念,主要完成了搭建云计算支撑平台、构筑网络基础设施、重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业务系统和软件平台、开展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改版学校各部门主页和建章立制等工作。未来将围绕学校高水平学科群建设的需要和学校十三五发展目标,在互联互通,促进数据的有效共享;深化应用,实现信息化手段和教学、管理的深入融合;创新机制,扩大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受益面等方面继续开展信息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信息素养 信息化建设
下载PDF
改变“授-学”权利关系革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广州大学基于MOOC的通识课程教学应用案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龙晓莉 廖宏建 +1 位作者 蔡忠兵 胡宜安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6年第10期26-29,共4页
MOOC理念及大规模发展为创造一个全新的、更公平的教育模式提供了机会。在高校教学实践中,MOOC融合实体课堂教学在师生关系、教学设计重构、O2O教学环境、教学管理等方面变革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授—学&qu... MOOC理念及大规模发展为创造一个全新的、更公平的教育模式提供了机会。在高校教学实践中,MOOC融合实体课堂教学在师生关系、教学设计重构、O2O教学环境、教学管理等方面变革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授—学"权利关系,突出了以学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以通识课程《生死学》教学为例,探析了"基于MOOC的自主探究学习"、"基于MOOC的学伴互评"、"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三个应用案例,实践表明,基于MOOC的混合学习能提升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 大学通识教育 翻转课堂 同伴互评
下载PDF
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数字校园建设方案——以广州大学数字校园建设为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玉宝 唐连章 +1 位作者 卫建安 廖宏建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2年第2期9-12,共4页
文章分析了目前数字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云计算技术的特征及可能的优势,深入剖析了广州大学数字校园建设中采用云计算技术的解决方案和部署策略,归纳了云计算技术在数字校园建设中实现的功能。
关键词 数字校园 云计算 部署策略
下载PDF
广州大学部署数字校园云平台 被引量:2
4
作者 唐连章 杨玉宝 +1 位作者 卫建安 廖宏建 《中国教育网络》 2012年第2期71-73,共3页
根据广州大学数字校园建设中的应用需求,提出了采用云计算技术支撑数字校园应用的整体方案,介绍了云计算平台的构建思路以及数字校园各应用系统在云平台上的部署策略,最后针对云平台半年多的运行监控结果进行了分析及效果评价。
关键词 数字校园建设 广州大学 部署 应用系统 技术支撑 构建思路 计算平台 云计算
下载PDF
以教学应用为核心,推进广州大学数字化教学环境的建设 被引量:3
5
作者 禹奇才 唐连章 +1 位作者 杨玉宝 廖宏建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3年第2期61-64,共4页
数字化教学环境是高校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改革、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基础,而教学应用是数字化环境建设的落脚点。在分析广州大学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的五大功能目标和以教学应用为导向的建设... 数字化教学环境是高校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改革、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基础,而教学应用是数字化环境建设的落脚点。在分析广州大学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的五大功能目标和以教学应用为导向的建设原则,并重点阐述了制度保障、数字化校园、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实施过程。实践证明,以教学应用为核心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在转变师生观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信息化应用水平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教学环境 教学应用 数字化校园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广州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施与管理 被引量:6
6
作者 杨玉宝 唐连章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0年第7期32-34,共3页
基于广州大学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本文提出了广州大学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目标与原则、建设框架,并介绍了在数字化校园一期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组织与管理。
关键词 数字化校园 教育信息化 校园管理
下载PDF
茶文化视角下的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教育
7
作者 李晓丹 《科教文汇》 2023年第14期45-48,共4页
网络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场域,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方式具有虚拟性、跨时空性、交互性、映射性等特征,国内学者先后提出了协同论、全面论、机制论、多因素论、族群论等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教育模式。用茶文化来观照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教育,... 网络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场域,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方式具有虚拟性、跨时空性、交互性、映射性等特征,国内学者先后提出了协同论、全面论、机制论、多因素论、族群论等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教育模式。用茶文化来观照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教育,能够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促使大学生网络教育回归生活场域,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该文从思想引领、道德熏陶、文化育人等方面探讨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教育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大学生 思想教育 网络生活方式
下载PDF
数据挖掘技术在数字化校园共享数据中心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李爱凤 刘葵 +1 位作者 唐连章 葛志游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32-236,共5页
以数字化校园应用为背景,充分利用数据中心存在的大量教学数据,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分类技术和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对教学质量评价数据和学生成绩数据进行了挖掘。通过构造决策树挖掘了教师的职称、学位、年龄与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之间的潜... 以数字化校园应用为背景,充分利用数据中心存在的大量教学数据,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分类技术和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对教学质量评价数据和学生成绩数据进行了挖掘。通过构造决策树挖掘了教师的职称、学位、年龄与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之间的潜在联系,通过关联分析理论,对学生课程成绩数据库挖掘了专业课程之间的相关性,得到了一些合理、可靠的课程关联规则。实验结果表明,所得出的结论对高校教学和人才培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数据挖掘 分类技术 关联规则
下载PDF
基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网络研修策略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林秀瑜 杨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0-95,共6页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提出要推行将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而Web2.0社会化媒体可以为教师网络研修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持。因此,开展基于Web2.0环境的教师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是提...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提出要推行将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而Web2.0社会化媒体可以为教师网络研修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持。因此,开展基于Web2.0环境的教师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是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以Web2.0环境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为基础,提出了基于教学问题和教研项目的网络研修活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2.0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网络研修 策略
下载PDF
Web2.0环境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构建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鹏泽 杨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6-131,138,共7页
教师的学习是基于案例的情境学习、基于问题的行动学习、基于群体的合作学习、基于原创的研究学习、基于经验的反思学习。而我国目前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往往不能体现教师学习的上述特征。该文结合Web2.0技术主动创造、共建共... 教师的学习是基于案例的情境学习、基于问题的行动学习、基于群体的合作学习、基于原创的研究学习、基于经验的反思学习。而我国目前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往往不能体现教师学习的上述特征。该文结合Web2.0技术主动创造、共建共享的特点,依据教师学习的六大特征,在培训系统理论、绩效理论等的指导下,从组织—人员—任务三结合的培训需求分析、学员参与的系统化培训方案制定、"三位一体"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施过程、内部绩效与外部适应绩效相结合的培训绩效评价及培训后继工作等多个方面建构出Web2.0环境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2 0 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 培训 模式
下载PDF
基于Web2.0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7-62,共6页
国内外已有较多关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研究,但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相关研究较少,其中能够体现Web2.0环境特征的更是少之又少。该文利用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从编制背景及适用对象、总体特征、具体指标项等方面对美国教... 国内外已有较多关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研究,但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相关研究较少,其中能够体现Web2.0环境特征的更是少之又少。该文利用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从编制背景及适用对象、总体特征、具体指标项等方面对美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与我国《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用版)(NETG.THE)》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确定基于Web2.0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项。并通过向专家学者发放加权问卷,确定指标项的权重,最终形成基于Web2.0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2 0 高校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国外增强现实教育应用的研究进展——基于104篇国际教育技术期刊论文的质性元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文静 曹忠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9年第10期30-35,共6页
增强现实技术近年来广受关注,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与日俱增。为了我国增强现实教学实践和应用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了解国外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显得尤为重要。研究以2010-2018年间国际权威教育技术期刊中筛选出的104篇学术论文作为研究对... 增强现实技术近年来广受关注,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与日俱增。为了我国增强现实教学实践和应用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了解国外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显得尤为重要。研究以2010-2018年间国际权威教育技术期刊中筛选出的104篇学术论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元分析的研究方法,梳理国外增强现实教育应用的理论发展和应用研究现状,进而分析增强现实体验对学习行为影响的具体表征,总结出增强现实教育应用的主要呈现方式以及系统设计评价需遵循的十个原则。研究旨在为我国增强现实教育应用研究和发展提供思路,并为增强现实学习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教育应用 研究进展 质性元分析
下载PDF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国际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鹏泽 杨琳 《教育信息技术》 2015年第11期27-31,共5页
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研究起步晚,在研究内容和水平上停留在文献追溯上;方法侧重定性分析,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或在教学内容中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校较少,在观念、相关政策支持等方面缺乏有效措施。国外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在政策引导、内容... 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研究起步晚,在研究内容和水平上停留在文献追溯上;方法侧重定性分析,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或在教学内容中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校较少,在观念、相关政策支持等方面缺乏有效措施。国外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在政策引导、内容建设、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却日渐完善。本文选取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日本五国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相关政策支持、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师培训及评价等多个角度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为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素养教育 大学生 高校 国际比较
原文传递
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及其引导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潮林 许益锋 何宇惠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3-128,共6页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在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呈现去中心化、全时化、便捷化等特点。移动互联网在促进大学生成长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通过建立规范的社会引导机制,提高学校教育引导科学化...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在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呈现去中心化、全时化、便捷化等特点。移动互联网在促进大学生成长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通过建立规范的社会引导机制,提高学校教育引导科学化水平,强化大学生自我引导等策略促进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时代 大学生 网络生活方式 引导
下载PDF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海莲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87-91,共5页
文章探讨培训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从学习者特征、培训内容、培训模式和教育技术应用等4个方面指出了建设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专题学习网站的必要性,分析了目前培训网站建设中普遍存在的数量少、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出了教育技术培训网站应具... 文章探讨培训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从学习者特征、培训内容、培训模式和教育技术应用等4个方面指出了建设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专题学习网站的必要性,分析了目前培训网站建设中普遍存在的数量少、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出了教育技术培训网站应具备的4大基本功能,即通知公告、自主学习、练习测试和协作交流等,并依据基本功能尝试搭建了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专题学习网站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培训 高校教师 专题学习网站
下载PDF
信息技术促进特殊教育发展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6
作者 顾丽丽 杨琳 《教育信息技术》 2020年第10期45-49,共5页
自信息技术应用于特殊教育以来,特殊教育取得了迅猛发展。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相关文献统计和分析,发现国内信息技术手段对特殊教育的促进效果呈现由表及里的趋势,视觉、听觉和交互式信息技术手段以各自优势解决听障、视障、智障和自... 自信息技术应用于特殊教育以来,特殊教育取得了迅猛发展。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相关文献统计和分析,发现国内信息技术手段对特殊教育的促进效果呈现由表及里的趋势,视觉、听觉和交互式信息技术手段以各自优势解决听障、视障、智障和自闭症人群的问题,研究对象从特殊教育逐步细化为听力、视力、智力障碍和自闭症,实践研究数量较前十年有很大增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手段 教育技术 特殊教育
原文传递
SIMD技术与向量数学库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解庆春 张云泉 +2 位作者 王可 李焱 许亚武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98-301,共4页
首先,结合Intel,AMD和IBM处理器,介绍了单指令流多数据流(SIMD)向量化技术及其各自的特点。其次,在3种平台上对各自开发的函数库中的部分向量数学函数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传统的标量计算,向量化技术带来的加速比较高,特别是Cell ... 首先,结合Intel,AMD和IBM处理器,介绍了单指令流多数据流(SIMD)向量化技术及其各自的特点。其次,在3种平台上对各自开发的函数库中的部分向量数学函数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传统的标量计算,向量化技术带来的加速比较高,特别是Cell SDK函数,因其独特的体系结构,多个向量处理单元带来的平均加速比为10。最后,通过测试结果的对比,发现不同数学库中的向量函数之间在性能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并对差异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性能差异主要是处理器架构和向量计算单元个数和访存等因素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量化 SSE MMX 3DNow! SIMD
下载PDF
泛在学习视角下网络学习空间的创新应用模式 被引量:52
18
作者 杨玉宝 吴利红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9-35,42,共8页
随着"十三五"教育信息化的逐步推进,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普及渐成常态,但深化应用与融合创新已成为工作的重点。课堂层面已由传统的课堂学习逐步拓展为网络化的泛在学习;教学层面已由单纯的教育教学拓展为全方位的育人过程。... 随着"十三五"教育信息化的逐步推进,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普及渐成常态,但深化应用与融合创新已成为工作的重点。课堂层面已由传统的课堂学习逐步拓展为网络化的泛在学习;教学层面已由单纯的教育教学拓展为全方位的育人过程。该文以泛在学习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视角,采用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方法,结合泛在学习的内涵及其特征、网络学习空间的组成结构等,系统论述了泛在学习视角下网络学习空间的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泛在学习视角下的五种网络学习空间的创新应用模式,即基于网络空间的翻转课堂模式、个性化学习模式、创客教育模式、家校协同模式和专业发展模式。最后,选取了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翻转课堂模式为个案进行实证研究,实践表明该模式颇具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应用 网络学习空间 泛在学习
下载PDF
ESB在数字化校园共享数据中心建设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唐连章 卫建安 杨玉宝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70-75,共6页
立足于广州大学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实际,介绍了目前主流的ESB产品及金蝶Apusic ESB的特点,重点描述了金蝶Apusic ESB在共享数据中心建设中的应用.
关键词 数字化校园 共享数据中心 企业服务总线 面向服务架构
下载PDF
具身认知: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新视角 被引量:25
20
作者 杨玉宝 谢亮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0-126,共7页
近年来兴起的具身认知研究思潮为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具身认知主张认知、身体、环境三者不可分割、融为一体。针对当前网络学习空间研究中存在的对其内涵认识的不统一、多以离身型网络空间为主、对学生的情感参与... 近年来兴起的具身认知研究思潮为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具身认知主张认知、身体、环境三者不可分割、融为一体。针对当前网络学习空间研究中存在的对其内涵认识的不统一、多以离身型网络空间为主、对学生的情感参与支持不够的现状,该文从具身认知的视角来审视网络学习空间,要求重构网络学习空间的框架结构、创建具身型网络学习空间、构建"认知—身体—空间"一体化的学习参与模式,以促进网络学习空间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最后,文章以广州市属高校网络学习空间为例,从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出发,通过平台获取的学习参与度数据,给教师发出教学警报并给出教学建议,提醒教师给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网络学习空间 学习参与 情感参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