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修复剂——纯化的人血浆纤维连结蛋白活性的研究
1
作者 梁佩红 谭见容 +2 位作者 黄雪芳 戴丽冰 任国梅 《广州医药》 2007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纤维连结蛋白(FN)活性测定方法,研究在4℃保存的FN,贮存时间与浓度的关系。方法利用FN对明胶亲和特性,用明胶包被聚苯乙烯反应板,1%牛血清白蛋白封闭,随后加保存3、5、7个月,各浓度纯化的FN,25μg/m l抗人FN抗血清,H...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纤维连结蛋白(FN)活性测定方法,研究在4℃保存的FN,贮存时间与浓度的关系。方法利用FN对明胶亲和特性,用明胶包被聚苯乙烯反应板,1%牛血清白蛋白封闭,随后加保存3、5、7个月,各浓度纯化的FN,25μg/m l抗人FN抗血清,HRP-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结果此法可测定FN活性,具有高度可重复性。FN浓度越高活性保存越好,浓度为30ng/m l以上纯化的FN4℃冷藏保存7个月仍具有一定活性。结论此法敏感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为FN活性保存条件提供可靠的检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连结蛋白 明胶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活性
下载PDF
bFGF对跟腱成纤维细胞创伤愈合影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鸿辉 唐毅 +3 位作者 李斯明 沈雁 钟灿灿 邹海燕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56-458,共3页
目的 :研究bFGF在跟腱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创伤愈合和细胞运动模型及MTT方法 ,分别对bFGF作用下 ,跟腱成纤维细胞创伤愈合、运动与增殖行为进行分析。结果 :bFGF浓度为 5ng/ml时 ,即可显著地促进跟腱成纤维细胞的创... 目的 :研究bFGF在跟腱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创伤愈合和细胞运动模型及MTT方法 ,分别对bFGF作用下 ,跟腱成纤维细胞创伤愈合、运动与增殖行为进行分析。结果 :bFGF浓度为 5ng/ml时 ,即可显著地促进跟腱成纤维细胞的创伤愈合与增殖 ,当bFGF浓度提高至 10 0ng/ml,这种促进作用达到最大值。而bFGF对跟腱成纤维细胞的运动行为并无显著影响。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创伤 体外 愈合 成纤维细胞增殖 BFGF
下载PDF
CG创伤敷料的研制 被引量:17
3
作者 叶春婷 刘锡麟 +2 位作者 马福广 徐国风 邹翰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2-115,共4页
以壳聚糖、明胶和甘油为基本原料,选用戊二醛为交联剂,探讨了交联反应的条件,避免了明胶蛋白与壳聚糖的静电沉淀反应。成膜后经再处理,制备出一种含水率高、透明的多孔网状纤维膜样的创伤敷料。该敷料的扯断强度为6.5MPa,扯... 以壳聚糖、明胶和甘油为基本原料,选用戊二醛为交联剂,探讨了交联反应的条件,避免了明胶蛋白与壳聚糖的静电沉淀反应。成膜后经再处理,制备出一种含水率高、透明的多孔网状纤维膜样的创伤敷料。该敷料的扯断强度为6.5MPa,扯断伸长率为210%,撕裂强度为5.3KN/m,含水率为76%。通过动物实验,证明该膜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对防止感染、促进伤口愈合起到良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明胶 创伤敷料 高分子材料 医用
下载PDF
聚乙烯醇-胶原创伤敷料的研制 被引量:12
4
作者 叶春婷 陈鸿辉 +2 位作者 邹海燕 潘政军 彭燕豪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04-606,共3页
研制一种新型的聚乙烯醇-胶原复合材料,探讨其作为创伤敷料的可行性。聚乙烯醇(PVA)与I型胶原以3∶1比例混合,以聚乙二醇为制孔剂,风干成为膜状,并对其进行抗张强度、孔径与孔隙率、吸水率检测及细胞生物相容性评价试验。结果显示:PVA-... 研制一种新型的聚乙烯醇-胶原复合材料,探讨其作为创伤敷料的可行性。聚乙烯醇(PVA)与I型胶原以3∶1比例混合,以聚乙二醇为制孔剂,风干成为膜状,并对其进行抗张强度、孔径与孔隙率、吸水率检测及细胞生物相容性评价试验。结果显示:PVA-胶原膜的抗张强度为8·10±0·28MPa;平均孔径为100~150μm,孔隙率90%左右;吸水率为185·42%±6·93%;3T3细胞在PVA-胶原膜上生长形态正常,增殖迅速。因此,PVA-胶原膜具有较理想的力学强度、孔径与孔隙率以及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进一步探讨其作为创伤敷料的体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聚乙烯醇(PVA)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bFGF对体外关节软骨细胞创伤愈合与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唐毅 李斯明 +3 位作者 陈鸿辉 沈雁 钟灿灿 邹海燕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 对关节软骨细胞创伤愈合与增殖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创伤愈合模型及MTT 比色方法,对软骨细胞创伤愈合与增殖行...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 对关节软骨细胞创伤愈合与增殖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创伤愈合模型及MTT 比色方法,对软骨细胞创伤愈合与增殖行为进行分析。结果:bFGF浓度为5ng/ ml 时,即可显著促进软骨细胞创伤愈合,浓度为50ng/ ml 时,其促进作用达到最大值。bFGF 也可促进软骨细胞增殖,1ng/ ml bFGF 即可促进第2 代软骨细胞增殖,但不影响第5 代细胞的增殖行为,当bFGF 达到10ng/ ml 时,才显著地促进第5 代细胞增殖。bFGF 浓度高至100ng/ ml,其对两代细胞的促进作用不再提高。结论:bFGF 能够促进体外软骨细胞的创伤愈合和增殖,但对不同代数细胞的增殖作用有所不同,bFGF 促进细胞创伤愈合可能与其促进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 创伤 愈合 增殖 BFGF
下载PDF
胶原凝胶复合物治疗褥疮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小红 李斯明 +2 位作者 戴丽冰 邹海燕 彭燕豪 《创伤外科杂志》 2000年第4期219-221,共3页
目的 探讨胶原凝胶复合物对各种类型褥疮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Ⅰ型胶原为主要原料,研制出Ⅰ型胶原凝胶复合物(胶原凝胶),治疗Ⅱ°、Ⅲ°褥疮共35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胶原凝胶对创伤组修复的效果良好,Ⅱ°褥... 目的 探讨胶原凝胶复合物对各种类型褥疮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Ⅰ型胶原为主要原料,研制出Ⅰ型胶原凝胶复合物(胶原凝胶),治疗Ⅱ°、Ⅲ°褥疮共35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胶原凝胶对创伤组修复的效果良好,Ⅱ°褥疮均2~3周内愈合,Ⅲ°褥疮4周内明显好转(占60%)。结论 Ⅰ型胶原可促进肉芽生长及上皮再生,以Ⅰ型胶原为主要原料的胶原能明显缩短褥疮的治疗周期,是促进伤口愈合的良好生长材料,其成份、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褥疮 胶原凝胶复合物 治疗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脱钙异体骨关节移植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斯明 杨小红 张胜泉 《创伤外科杂志》 2000年第3期141-145,共5页
目的 探索利用脱钙异体骨关节移植修复节段性骨关节缺损。方法 在 2 4只新西兰兔的双侧桡骨近段造成 2 0mm长的骨关节缺损 ,分别移植脱钙异体骨关节和不移植骨关节 ,对照观察骨关节缺损的修复情况。术后 2~ 2 4周作X线照片、组织学... 目的 探索利用脱钙异体骨关节移植修复节段性骨关节缺损。方法 在 2 4只新西兰兔的双侧桡骨近段造成 2 0mm长的骨关节缺损 ,分别移植脱钙异体骨关节和不移植骨关节 ,对照观察骨关节缺损的修复情况。术后 2~ 2 4周作X线照片、组织学检查和生物力学试验。结果 脱钙异体骨关节移植后 ,诱导生成新的骨关节 ,其形态和力学特征近似正常骨关节 ,没有出现关节退变、粘连或僵硬 ,关节功能基本正常。结论 脱钙异体骨关节具有低抗原性和高骨诱导能力的特点 ,可作为临床上重建节段性骨关节缺损的理想移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缺损 脱钙异体骨关节移植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组织工程心脏瓣叶体外实验研究——内皮细胞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简旭华 张镜方 +3 位作者 唐毅 沈雁 钟灿灿 赖英荣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5-18,共4页
目的 探讨组织工程心脏瓣叶种子细胞———内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 杂种猪 4头 ,取整段主动脉。使用 0 .2 5 %Ⅱ型胶原酶消化分离血管内皮细胞。使用M199培养、扩增内皮细胞。使用倒置显微镜、免疫组化方法及透射电子... 目的 探讨组织工程心脏瓣叶种子细胞———内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 杂种猪 4头 ,取整段主动脉。使用 0 .2 5 %Ⅱ型胶原酶消化分离血管内皮细胞。使用M199培养、扩增内皮细胞。使用倒置显微镜、免疫组化方法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内皮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倒置显微镜结果显示 :原代细胞及经传代培养后的细胞 ,呈现典型的内皮细胞特征 ,呈铺路石样改变。免疫组化检测示内皮细胞Ⅷ因子相关抗原呈阳性反应。透射电镜显示 :细胞间存在上皮细胞特有紧密连接 ,未发现内皮细胞Webel Palade小体结构。内皮细胞经 3~ 4次传代 ,细胞数量可增殖达到 6× 10 6。结论 使用胶原酶消化法可有效分离内皮细胞 ,种子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达到一定数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猪 细胞 培养的 血管内皮细胞 透射电子显微镜 内皮细胞Ⅳ因子
下载PDF
进展期消化道癌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研究
9
作者 陈志棠 刘建伟 +1 位作者 钟灿灿 沈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8年第S2期498-498,共1页
目的研究消化道癌患者在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本文对133例进展期消化道癌患者(分成根治组102例,未切除组31例),在围手术期行外用血T细胞工群、NK细胞(NKC)的动态检测,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术前患者NKC及CD3+,CDe+均... 目的研究消化道癌患者在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本文对133例进展期消化道癌患者(分成根治组102例,未切除组31例),在围手术期行外用血T细胞工群、NK细胞(NKC)的动态检测,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术前患者NKC及CD3+,CDe+均低于对照组(P<0.01),Cbe+高于对照组(P<0.05),致CDe+/CD8+降低(P<0.05),显示免疫功能明显抑制,术后1wk患者免疫抑制进一步加重.提示手术及麻醉对患者免疫功能有损害作用术后3Wk根治组CD3+,CD4+,CD8+,CD4+/CD8+及NKC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反映了手术切除肿瘤对消除肿瘤源性免疫抑制因子(TDSF)的作用,而未切除组上述指标较术前无明显差异,反映了机体仍处于严重的免疫抑制状态.结论①对消化道癌,治疗上应力求行根治切除,对晚期患者也力争行姑息切除,以消除或减少肿瘤负荷及其产生的TDSF.②手术及麻醉本身也引起机体免疫功能暂时性受损,减少手术及麻醉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尽快恢复机体的免疫功能,对提高肿瘤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免疫学 消化系统肿瘤/外科学 免疫.细胞 手术期间
下载PDF
进展期消化道癌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研究
10
作者 陈志棠 刘建伟 +1 位作者 钟灿灿 沈雁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Z1期44-46,共3页
目的 探讨手术对进展期消化道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意义。 方法 对133例进展期消化道癌患者(分成根治组102例,未切除组31例),在围手术期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NKC)活性的动态检测,并与对照组(无癌者)比较。 结果 术前患者... 目的 探讨手术对进展期消化道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意义。 方法 对133例进展期消化道癌患者(分成根治组102例,未切除组31例),在围手术期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NKC)活性的动态检测,并与对照组(无癌者)比较。 结果 术前患者NCK活性、CD+3、CD+4、CD+4/CD+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8则高于对照组,术后1周患者免疫抑制进一步加重。术后3周根治组NCK活性、CD+3、CD+4、CD+4/CD+8明显高于术前,而未切除组上述指标较术前无明显差异。 结论 对进展期消化道癌,应力争行根治切除,尽量消除肿瘤源性的免疫抑制因子(TDSF)。手术及麻醉本身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暂时性受损,故围手术免疫保护实属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癌 T细胞亚群 NK细胞
下载PDF
血清IL-4和sIL-4R与骨关节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叶伟雄 江斌 +2 位作者 戴丽冰 陈瑞光 梁伟国 《安徽医学》 2010年第8期865-867,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严重程度的骨关节炎患者的血清IL-4和sIL-4R水平,对IL-4和sIL-4R水平与骨关节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临床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病例共42例作研究,选取12名性别比例、体质量指数相当的正常人作对照组...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严重程度的骨关节炎患者的血清IL-4和sIL-4R水平,对IL-4和sIL-4R水平与骨关节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临床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病例共42例作研究,选取12名性别比例、体质量指数相当的正常人作对照组。用WOMAC骨关节炎指数对骨关节炎严重程度进行临床评估。用K&L评级法对骨关节炎严重程度进行影像学评估。用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IL-4和sIL-4R水平。结果骨关节炎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IL-4浓度在0~1.582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关节炎组的血清sIL-4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Z=-4.236,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关节炎组的WOMAC指数与血清sIL-4R水平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66(P=0.017)。正常对照组与骨关节炎各K&L等级组的血清sIL-4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219,P=0.00),各组的sIL-4R水平均数呈递增趋势。结论骨关节炎患者血清IL-4水平无明显升高,骨关节炎患者sIL-4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且sIL-4R水平与OA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血清sIL-4R水平可作为OA的诊断及严重程度判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IL-4 sIL-4R 骨关节炎 严重程度 相关性
下载PDF
保存真皮下血管网游离皮肤移植机理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刘锡麟 潘婕 +5 位作者 梁佩红 王泽伍 张胜泉 余莉莉 杜衡生 姚曼英 《广州医药》 1991年第2期42-43,共2页
保存真皮下血管网游离皮肤移植术早在80年代已有介绍,但其效果报道不一致。据报道植皮效果不理想,但亦有报道成功率达100%。所出现的效果如此不稳定,究属方法掌握不当还是本身技术上存在问题,目前还不太清楚。一般认为移植皮片越厚成... 保存真皮下血管网游离皮肤移植术早在80年代已有介绍,但其效果报道不一致。据报道植皮效果不理想,但亦有报道成功率达100%。所出现的效果如此不稳定,究属方法掌握不当还是本身技术上存在问题,目前还不太清楚。一般认为移植皮片越厚成活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移植 机理 真皮下血管网
下载PDF
多肽生长因子在软组织创伤愈合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斯明 邹海燕 《广州医药》 1998年第2期1-3,共3页
多肽生长因子在软组织创伤愈合中的作用广州市创伤外科研究所(510220)李斯明邹海燕创伤组织修复的基本方式,是通过受伤后增生的细胞和细胞间质,充填、连接或替代缺损的组织来完成修复的。各种组织的修复过程虽各有不同,但其... 多肽生长因子在软组织创伤愈合中的作用广州市创伤外科研究所(510220)李斯明邹海燕创伤组织修复的基本方式,是通过受伤后增生的细胞和细胞间质,充填、连接或替代缺损的组织来完成修复的。各种组织的修复过程虽各有不同,但其演变过程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 创伤 愈合 多肽生长因子
下载PDF
大块脱钙异体骨关节移植:脱钙异体骨关节制备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斯明 杨小红 张胜泉 《广州医药》 1998年第5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制备脱钙异体关节(DOAA)的最佳脱钙时间和关节软骨保护方法。方法:在18只新西兰兔的双侧桡骨近段造成20mm长骨关节缺损,随机分成3组,分别移植固体石蜡保护关节软骨的DOAA、石蜡油保护的DOAA和不加保... 目的:探讨制备脱钙异体关节(DOAA)的最佳脱钙时间和关节软骨保护方法。方法:在18只新西兰兔的双侧桡骨近段造成20mm长骨关节缺损,随机分成3组,分别移植固体石蜡保护关节软骨的DOAA、石蜡油保护的DOAA和不加保护的DOAA。术后4~24周作大体活检、X线照片和组织学检查。结果:24h脱钙与48h脱钙的DOAA在骨诱导能力方面没有明显差别,但后者因脱钙时间长,骨质较软而致诱导生成的新生骨关节有明显畸形。固体石蜡保护的DOAA诱导关节软骨再生的能力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用固体石蜡保护关节软骨并将脱钙时间控制在24h是制备DOAA的较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移植 脱钙异体骨 关节移植 骨关节缺损
下载PDF
小白菊内酯对巨噬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珊 戴丽冰 +2 位作者 翁春辉 赵向阳 郭爱芳 《当代医学》 2021年第23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小白菊内酯(PTN)对炎症模型小鼠的巨噬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对15只8周Balb/c小鼠灌服大肠杆菌脂多糖构建炎症模型动物,对成功获取的15只炎症模型动物进行腹腔冲击收集巨噬细胞进行编号和体外共培养,然后体外培养巨噬细胞... 目的探讨小白菊内酯(PTN)对炎症模型小鼠的巨噬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对15只8周Balb/c小鼠灌服大肠杆菌脂多糖构建炎症模型动物,对成功获取的15只炎症模型动物进行腹腔冲击收集巨噬细胞进行编号和体外共培养,然后体外培养巨噬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B组、C组、D组,每组3只,分别对应为空白对照、7.5μmol/LPTN+1 mg/LLPS、15μmol/LPTN+1 mg/LLPS、30μmol/L PTN+1 mg/LLPS及200μmol/L维生素C+1 mg/LLPS。上述各组细胞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实施体外共培养试验,在培养第24、48及72小时收集细胞上清液进行炎性因子(IL-1β、TNF-α、IL-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同时对细胞抗氧化能力指标(SOD、MDA、GSH-Px)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炎症模型动物的体外分离获得的巨噬细胞墨汁吞噬染色的吞噬率为95.5%,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率为91.5%;在与PNT共培养24 h,C组TNF-α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共培养24、48 h,C组IL-1β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C组GSH-Px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C组MDA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共培养72 h,对照组IL-1β、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且对照组SOD水平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C组TNF-α、MDA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且C组GSH-Px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在与PNT共培养第24、48及72小时期间的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白菊内脂可提升巨噬细胞的抗氧化活力,抑制炎性因子分泌,以30μmol/L PTN+1 mg/L LPS进行体外抗氧化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菊内酯 巨噬细胞 炎症 氧化
下载PDF
LC-MS/MS测定比格犬血浆中的醉茄素A及其生物利用度研究
16
作者 戴天明 王敏 《药品评价》 CAS 2020年第1期14-14,69,共2页
醉茄素A(WA)是植物南非醉茄中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和抗肥胖等药理作用。虽然南非醉茄提取物的口服保健产品已上市多年,但WA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仍不清楚。本研究首先建立灵敏、高效的WA血浆样品LC-MS/MS分析方法,然后在比格犬分... 醉茄素A(WA)是植物南非醉茄中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和抗肥胖等药理作用。虽然南非醉茄提取物的口服保健产品已上市多年,但WA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仍不清楚。本研究首先建立灵敏、高效的WA血浆样品LC-MS/MS分析方法,然后在比格犬分别进行静脉注射和口服灌胃WA的两周期药代动力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WA在比格犬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较高(42.2%±6.4%),吸收快,而且具有较长的半衰期[(18±4.6)h]和较大的表观分布容积[(67.5±8.9) L/kg],有利于药物长时间在体内发挥药效。因此,WA总体上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可作为口服候选药物,进一步评估成药性和进行临床前开发,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茄素A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LC-MS/MS
下载PDF
透明质酸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韧带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唐毅 陈鸿辉 +2 位作者 李斯明 沈雁 钟灿灿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58-161,共4页
目的 观察透明质酸 (HA )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对内侧副韧带和前十字韧带细胞增殖行为的影响。方法 培养成年新西兰白兔内侧副韧带和前十字韧带细胞 ,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 HA、b FGF或两者的复合物 ,以 MTT方法测定细胞的... 目的 观察透明质酸 (HA )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对内侧副韧带和前十字韧带细胞增殖行为的影响。方法 培养成年新西兰白兔内侧副韧带和前十字韧带细胞 ,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 HA、b FGF或两者的复合物 ,以 MTT方法测定细胞的增殖行为。结果 单独使用 HA对前十字韧带细胞的增殖作用不明显 ,对内侧副韧带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b FGF在 1ng/ml时即对两种细胞均具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 ,其浓度达 5 0 ng/ml时 ,促进作用最大。10 0μg/ml HA与 10 0 ng/m l b FGF联合使用时 ,对两种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较单独使用 HA或 b FGF强。结论  HA可以作为 b FGF的载体联合使用以促进韧带创伤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韧带 细胞增殖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韧带损伤
下载PDF
Ⅱ型胶原海绵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小红 李斯明 +2 位作者 叶惠贞 苏江 冼其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36-239,共4页
目的:观察Ⅱ型胶原海绵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组织学变化。方法:将28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兔制作膝关节缺损模型并随机分成2组,A组在缺损局部植入Ⅱ型胶原海绵,B组不植入以作对照。手术后2、4、6、8、10、12周分别作HE、Safranin O染色及S-... 目的:观察Ⅱ型胶原海绵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组织学变化。方法:将28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兔制作膝关节缺损模型并随机分成2组,A组在缺损局部植入Ⅱ型胶原海绵,B组不植入以作对照。手术后2、4、6、8、10、12周分别作HE、Safranin O染色及S-100蛋白检测。结果:(1)HE染色显示A组2周后即出现新生软骨细胞,12周后新生软骨组织完全填满缺损区并与周围组织整合,而B组直至术后第12周仍由纤维组织所填充;(2)S-100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A组新生软骨细胞具有正常兔软骨细胞的表型;(3)Safranin O染色结果显示A组新生软骨细胞具有分泌软骨基质的功能。结论:Ⅱ型胶原具有较强的诱导软骨细胞生长的能力,其诱导生长的新生软骨具有正常透明软骨的表型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 膝关节软骨缺损 治疗 组织学 软骨缺损 Ⅱ型胶原
下载PDF
Ⅱ型胶原海绵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动物实验 被引量:9
19
作者 叶惠贞 李斯明 +3 位作者 叶春婷 杨小红 黄雪芳 梁佩红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3年第17期2405-2406,共2页
目的探讨Ⅱ型胶原海绵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成年纯种新西兰兔24只,48侧膝关节,在股骨滑车面钻孔为直径5mm、深3mm的全层关节软骨缺损,左侧为A组,在缺损区内完全填充Ⅱ型胶原海绵,右侧为B组,缺损区空白对照。术后12周内,每... 目的探讨Ⅱ型胶原海绵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成年纯种新西兰兔24只,48侧膝关节,在股骨滑车面钻孔为直径5mm、深3mm的全层关节软骨缺损,左侧为A组,在缺损区内完全填充Ⅱ型胶原海绵,右侧为B组,缺损区空白对照。术后12周内,每双数周对缺损修复情况行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观察。结果Ⅱ型胶原对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修复结果接近正常软骨。结论自行研制的高纯度Ⅱ型胶原海绵组织相容性好,无明显毒副作用,对关节软骨缺损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胶原海绵 修复 关节软骨缺损 动物实验 新西兰兔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骨-肌腱结合部愈合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9
20
作者 董飞 陈鸿辉 +5 位作者 杨小红 王文 沈雁 梁佩红 谭见容 梁伟国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249-1252,共4页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骨-肌腱结合部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骨髓穿刺、全骨髓培养法获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36只18周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Pluronic F-127载体材料结合后,植入兔髌骨部分切除...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骨-肌腱结合部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骨髓穿刺、全骨髓培养法获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36只18周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Pluronic F-127载体材料结合后,植入兔髌骨部分切除模型,对照组只进行手术,不植入细胞。在术后6、12、18周进行X线片、大体和组织学观察评估。[结果]X线片显示术后6、12、18周实验组骨-肌腱结合部新生骨面积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大体观察可见实验组骨-腱结合部愈合较早。HE染色显示实验组术后6周有大量的纤维母细胞和类软骨细胞增生,并可见新骨形成;12周,髌腱与松质骨接触面软骨细胞移行带形成;18周,纤维软骨移行带排列更有序。Safranin0染色显示实验组术后6周,基质染色较深,部分骨-腱结合处可见相对浓染区;12周,基质染色范围明显减少,沿类软骨细胞走行分布;18周,类软骨细胞集中的区域染色较12周有所减退。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组术后6、12、18周骨-腱结合部组织愈合明显,较对照组迅速。[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促进骨-肌腱结合部细胞增生,促进其早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肌腱结合部 愈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