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教育路径互动执行单在“以家庭为中心”儿外科病房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徐信兰 吕云霞 +2 位作者 黄间维 陈桂芳 肖娟 《中华护理教育》 2017年第8期607-609,共3页
目的加强健康教育中护士与患儿家属的互动,提高患儿家属对健康教育的满意率。方法设计健康教育路径互动执行单并在"以家庭为中心"儿外科病房中应用。执行单包括健康教育路径和护患沟通卡,护士按照健康教育路径的7个节点进行... 目的加强健康教育中护士与患儿家属的互动,提高患儿家属对健康教育的满意率。方法设计健康教育路径互动执行单并在"以家庭为中心"儿外科病房中应用。执行单包括健康教育路径和护患沟通卡,护士按照健康教育路径的7个节点进行健康宣教,通过护患沟通卡与患者进行问答互动。采用自设问卷调查使用健康教育路径互动执行单前后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率。结果健康教育路径互动执行单使用后,患儿家属对护士健康教育的满意率高于使用前(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互动执行单有助于提高患儿家属对护士健康教育的满意率,进一步深化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核心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临床路径 外科 医院 儿童 住院
下载PDF
脾静脉在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左支搭桥术治疗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梁杰聪 温哲 宋俏莉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4期271-274,共4页
目的:研究脾静脉在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左支搭桥术(MLPVB)治疗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接受MLPVB治疗CTPV的患儿67例,记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接受胃底注射硬化剂治疗的CTPV患儿67例,记为对照... 目的:研究脾静脉在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左支搭桥术(MLPVB)治疗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接受MLPVB治疗CTPV的患儿67例,记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接受胃底注射硬化剂治疗的CTPV患儿67例,记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进行12个月随访,记录治疗效果及监测部分生理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达到55.22%(37/67)、94.03%(63/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82%(24/67)、82.09%(55/67)。两组在治疗前所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其中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观察组门静脉主干压力均低于对照组,并且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血管流速以及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而门静脉主干宽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脾静脉作为分支实施MLPVB治疗儿童CTPV能高效缓解门静脉高压现状,手术后儿童各项生理指标也逐渐恢复正常。因此,在临床上具有非常显著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海绵样变 儿童 肠系膜上静脉-门脉左支搭桥术 脾静脉
下载PDF
分层级核心能力培训模式对小儿外科护士核心能力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姚育芝 潘玉鸿 +2 位作者 杜娜 谢燕丹 徐信兰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2年第1期153-157,共5页
目的探讨分层级核心能力培训模式在小儿外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中的效果。方法2019年6月—2020年6月,采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本院小儿外科294名护士进行测评,比较实施分层级核心能力培训模式前后(2019年6月—12月为实施前,2020年1月—... 目的探讨分层级核心能力培训模式在小儿外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中的效果。方法2019年6月—2020年6月,采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本院小儿外科294名护士进行测评,比较实施分层级核心能力培训模式前后(2019年6月—12月为实施前,2020年1月—6月为实施后)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差异。结果实施分层级核心能力培训模式后,小儿外科护士的7个维度核心能力得分和总得分均显著提高(P<0.05)。26~30岁及40岁以上年龄段的护士,其核心能力得分明显提高(P<0.05)。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其核心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学历为中专的护士,其核心能力得分在培训后显著提高(P<0.05)。结论分层级核心能力培训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为护理人才多元化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外科护士 核心能力培训模式 分层级
下载PDF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对重症肺炎患儿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韩英 刘涛 +1 位作者 耿荣 杨镒宇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85-1386,共2页
目的评估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治疗重症肺炎患儿对其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重症肺炎患儿给予NCPAP治疗后并观察疗效,采用USCOM动态监测治疗前后30 min心功能状态。结果重症肺炎患儿NCPAP治疗前和治疗30 min后每搏输出量指数分别为(... 目的评估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治疗重症肺炎患儿对其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重症肺炎患儿给予NCPAP治疗后并观察疗效,采用USCOM动态监测治疗前后30 min心功能状态。结果重症肺炎患儿NCPAP治疗前和治疗30 min后每搏输出量指数分别为(27.000±2.663)mL/m2和(31.583±5.583)mL/m2,心率分别为(174±9)次/min和(155±14)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指数分别为(4.701±0.412)L/(min.m2)和(4.862±0.865)L/(min.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NCPAP可有效改善重症肺炎患儿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 心功能
下载PDF
输液外渗不良事件上报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钟笑媚 徐素婷 +1 位作者 徐信兰 林艳 《护理学报》 2019年第23期33-35,共3页
目的设计一套输液外渗事件上报系统,达到护理人员实时、准确上报及追踪输液外渗事件,提高患者安全。方法成立项目管理推进小组、现状调查、修订输液管理闭环流程、建成高危药物库及输液安全知识库等,构建一套实现高危药物智能提醒、自... 目的设计一套输液外渗事件上报系统,达到护理人员实时、准确上报及追踪输液外渗事件,提高患者安全。方法成立项目管理推进小组、现状调查、修订输液管理闭环流程、建成高危药物库及输液安全知识库等,构建一套实现高危药物智能提醒、自动识别外渗程度级别、外渗护理记录自动生成、输液外渗不良事件自动上报、数据自动收集统计、外渗事件延续性跟踪等功能的输液外渗事件上报系统,并应用于临床。结果2018年系统采集高危药物外渗例数22例,2017年手动采集为14例。系统采集在外渗药物名称、静脉通道、药物外渗分级、药物外渗部位数据的正确采集率均高于手动采集数据。结论输液外渗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操作便捷,系统采集数据更客观准确实时;实现了智能提醒、自动收集及分析数据,提供护理决策支持;实现了以临床护士为主导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不良事件 输液外渗事件 护理信息化系统
下载PDF
ECMO在婴幼儿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国栋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1期1-2,共2页
目的:分析并研究体外膜肺氧合在婴幼儿心脏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婴幼儿心脏病患者8例,2013年2月至今收治的婴幼儿心脏病患者8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和是否应用ECMO... 目的:分析并研究体外膜肺氧合在婴幼儿心脏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婴幼儿心脏病患者8例,2013年2月至今收治的婴幼儿心脏病患者8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和是否应用ECMO辅助治疗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既往收治的8例患者不应用ECMO支持,而试验组近期收治的8例患者应用ECMO支持,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率、ICU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结果:试验组在ECMO支持下治疗的总有效为87.50%,对照组在非ECMO支持下治疗的总有效为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婴幼儿心脏病患者术后应用ECMO支持的临床效果较为明显,整体过程安全可靠,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较为满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MO 婴幼儿 心脏病
下载PDF
便携式超声心输出量监护仪在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心功能状态评价中的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韩英 刘涛 +2 位作者 耿荣 陶建平 杨镒宇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285-287,共3页
目的 研究便携式超声心输出量监护仪(ultrasonic cardiac output monitor,USCOM)在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USCOM分别测量14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32例普通肺炎患儿(对照组)的心功能(左心室)相关指... 目的 研究便携式超声心输出量监护仪(ultrasonic cardiac output monitor,USCOM)在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USCOM分别测量14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32例普通肺炎患儿(对照组)的心功能(左心室)相关指标:包括主动脉峰流速、心率、每搏输出量指数、心指数、射血时间及校正后的射血时间。结果 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组心率(174±10)次/min明显快于对照组(133±14)次/min(P<0.05);而主动脉峰流速低于对照组[(1.246±0.234) m/s vs (1.449±0.300) m/s] (P <0.05);每搏输出量指数亦低于对照组[(29.357±6.500) ml/m2 vs (40.188 ±5.337) ml/m2](P<0.05);同时校正后的射血时间明显缩短[(342.560 ±8.219) ms vs (354.430±16.500) ms] (P <0.05).结论 USCOM可以准确地测量心输出量,敏感地反映心功能情况,能够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进行简单、快捷、准确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心力衰竭 心功能 便携式超声心输出量监护仪 儿童
原文传递
婴幼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并肠坏死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涛 韩英 +2 位作者 钟微 温哲 余家康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311-312,共2页
目的 探讨婴幼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并肠坏死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7例婴幼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并肠坏死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2个月~1岁1个月,平均年龄(6.5&#... 目的 探讨婴幼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并肠坏死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7例婴幼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并肠坏死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2个月~1岁1个月,平均年龄(6.5±3.7)个月;嵌顿发生部位右侧10例,左侧5例,双侧2例。临床表现均为患侧腹股沟包块、阴囊红肿,伴有发热、腹胀、呕吐,其中休克3例,常规行腹股沟、阴囊B超和腹部X线检查。16例一期行腹股沟探查(肠切除肠吻合术+疝囊高位结扎术),其中伴睾丸坏死2例,行坏死睾丸切除术,1例行二次探查,所有患儿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3年,无医源性隐睾,无复发,睾丸萎缩1例。结论 腹股沟阴囊B超具有很好的协助诊断作用;需严格把握手法复位指征;对于嵌顿时间大于24 h,合并有发热、腹胀、阴囊红肿或休克的病例,需积极行患侧腹股沟探查术,坏死肠管的切除和完好的肠吻合术是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 肠坏死 婴幼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