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海拔地区健康足月新生儿脑氧代谢及脑电活动差异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案
1
作者 泽碧 高瑾 +13 位作者 赵晓芬 李杨方 张铁松 刘晓梅 毛辉 秦明彩 张奕 杨永礼 和春叶 赵燕 杜琨 刘玲 周文浩 中国高原新生儿医学联盟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3-409,共7页
高原环境对新生儿神经功能的影响仍需进一步证据积累。通过无创脑近红外光谱技术和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测技术可提供脑氧饱和度及脑电活动数据。该研究通过对不同海拔梯度健康足月新生儿生后3 d内不同时间点进行多次近红外光谱技术、振幅... 高原环境对新生儿神经功能的影响仍需进一步证据积累。通过无创脑近红外光谱技术和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测技术可提供脑氧饱和度及脑电活动数据。该研究通过对不同海拔梯度健康足月新生儿生后3 d内不同时间点进行多次近红外光谱技术、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将测得的脑氧饱和度、脑电活动数据在不同海拔间进行比较,并建立相应的参考值范围。该研究包括6家中国高原新生儿医学联盟参与单位,根据所在地海拔分为4个海拔梯度,分别是800 m、1900 m、2400 m和3500 m,每个海拔梯度预计样本量170人。该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将为高原环境对新生儿早期脑功能及代谢的影响提供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脑组织氧饱和度 振幅整合脑电图 高原 新生儿
下载PDF
广东省26家三甲医院新生儿科超未成熟儿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住院费用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吴繁 +51 位作者 冯周善 崔其亮 杨传忠 叶晓彤 戴怡蘅 梁伟怡 叶秀桢 莫镜 丁璐 吴本清 陈宏香 黎炽旺 张喆 荣箫 沈薇 黄为民 杨冰岩 吕峻峰 黄辉文 霍乐颖 饶红萍 严文康 任雪军 杨勇 王方方 刘东 刁诗光 刘晓燕 孟琼 王玉 王斌 张丽娟 黄宇戈 敖当 李伟中 陈洁玲 陈艳玲 李薇 陈志凤 丁月琴 李晓瑜 黄越芳 林霓阳 蔡扬帆 韩莎莎 金雅 柳国胜 万忠和 班奕 白波 李广洪 严越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8-114,共7页
目的探讨广东省新生儿科出院的超未成熟儿(extremely preterm infants,EPI)与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I)的住院费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广东省26家三甲医院新生儿科于2013-2017年出院的EPI与ELBW... 目的探讨广东省新生儿科出院的超未成熟儿(extremely preterm infants,EPI)与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I)的住院费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广东省26家三甲医院新生儿科于2013-2017年出院的EPI与ELBWI的住院情况和住院费用,并按救治结局、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出院年份、出院地区和医院类型等进行分组,分别计算和比较各组的住院天数、日均住院费用和住院总费用。结果共2392例EPI与ELBWI进入分析,整体患儿的中位住院天数为52(4,73)d,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为2060(1441,3404)元,中位住院总费用为78044(20176,134440)元。死亡/转院组(n=1117)与存活/非转院组(n=1275)比较,存活/非转院组的中位住院天数和中位住院总费用均大于死亡/转院组(Z=-35.600、-29.394,均P<0.001),但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低于死亡/转院组(Z=-24.511,P<0.001)。在存活/非转院组中,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中位住院总费用与出院年份呈正相关(r=0.302、0.259,均P<0.001),各年的中位住院总费用分别相当于当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56、3.74、4.11、4.10和4.05倍;中位住院天数、中位住院总费用分别与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呈负相关(均P<0.001),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仅与出生胎龄呈负相关(P<0.001);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中位住院总费用与出院医院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r=0.356、0.392,均P<0.001);综合性医院的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中位住院总费用均低于专科医院(Z=-2.230、-3.373,P=0.026、P<0.001)。结论EPI与ELBWI的救治费用与救治结局、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出院年份、出院地区、医院类型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低出生体质量 住院费用
下载PDF
新生儿日间光疗病房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实践 被引量:13
3
作者 郭晓萍 刘会 贺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在新生儿日间光疗病房的实践效果。方法将10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对照组,在新生儿病房住院行蓝光治疗和常规护理;10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在新生儿日间病房行蓝光治疗,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结果观察组住院...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在新生儿日间光疗病房的实践效果。方法将10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对照组,在新生儿病房住院行蓝光治疗和常规护理;10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在新生儿日间病房行蓝光治疗,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结果观察组住院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在新生儿日间光疗病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降低医疗费用,有利于缓解因母婴分离导致的患儿家属焦虑,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蓝光治疗 日间病房 母婴分离 以家庭为中心 护理
下载PDF
早期心肌损伤对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何丹妮 黎帆 +6 位作者 陈源美 李伟 李宁 卢秀秀 孙中媛 张莉鹏 张琪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207-210,215,共5页
目的:探索早期心肌损伤对新生儿败血症不良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2017年9月~2019年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1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资料,评估患儿危重情况,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死亡结局相关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图,建立列线图... 目的:探索早期心肌损伤对新生儿败血症不良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2017年9月~2019年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1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资料,评估患儿危重情况,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死亡结局相关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图,建立列线图和死亡结局可视化预测模型。结果:脑钠肽(BNP)、器官衰竭数目及降钙素原(PCT)是新生儿败血症死亡结局的危险因素(OR>1,P<0.05),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是保护因素(OR<1,P<0.05)。新生儿败血症BNP每升高500pg/ml死亡风险增加0.29倍;射血分数降低1%死亡风险增加0.15倍;左室短轴缩短率降低1%死亡风险增加0.18倍;PCT每升高10ng/ml死亡风险增加0.14倍(P<0.05)。BNP、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和PCT的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03、0.2847、0.2743和0.5905,4项指标联合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达0.8799。对新生儿死亡结局预测度为0.803(P<0.01)。结论:早期心肌损伤指标BNP、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及PCT,对新生儿败血症结局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败血症 心肌损伤 预后预测
下载PDF
新生儿先天性肝动静脉瘘: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5
作者 关瑞莲 孙川川 +3 位作者 林土莲 张磊 唐建平 李易娟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757-760,共4页
本文报道了2例不同类型的新生儿先天性肝动静脉瘘(HAVF)罕见病例。1例为血管型HAVF,产前未能发现胎儿腹部血管异常。在出生后28 h因突发心源性休克和肺动脉高压危象而被诊断,另1例为肿瘤型HAVF,产前早期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腹部血管瘤,并... 本文报道了2例不同类型的新生儿先天性肝动静脉瘘(HAVF)罕见病例。1例为血管型HAVF,产前未能发现胎儿腹部血管异常。在出生后28 h因突发心源性休克和肺动脉高压危象而被诊断,另1例为肿瘤型HAVF,产前早期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腹部血管瘤,并予以连续跟踪,在出生后2 d出现心力衰竭和肺动脉高压症状。2例患儿均使用腹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腹部强化CT检查诊断,均给予强心、利尿、口服普萘洛尔对症治疗,1 w后肺动脉压逐渐下降,2~3 w后出院。随访10 m,影像学检查显示2例患儿HAVF逐渐消失,血管瘤体缩小,生长发育正常,未见不良事件发生。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对先天性HAVF的病理生理、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选择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提高新生儿科医师对该病的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动静脉瘘 肝脏 诊治 新生儿
下载PDF
早期无创呼吸支持结合暂时性气管插管PS应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失败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6
作者 赵小朋 吕回 +3 位作者 陆琰 张庭艳 沈婷 孙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3093-3095,共3页
目的:分析INSURE联合n CPAP或Bi PAP作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初始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出生,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并给予INSURE治疗的早产儿120例。2013年1月前入选的早产儿初始呼吸策略为INS... 目的:分析INSURE联合n CPAP或Bi PAP作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初始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出生,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并给予INSURE治疗的早产儿120例。2013年1月前入选的早产儿初始呼吸策略为INSURE+n CPAP,其后为INSURE+n CPAP/Bi PAP。按疗效分为INSURE失败组和INSURE成功组。对所有入选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NSURE成功组为86例(71.67%),失败组为34例(28.33%)。失败组在胎龄、出生体重、经阴道分娩、产前激素应用、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rterial/alveolar oxygen tension ratio,a/APO2)均低于成功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则明显高于成功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32周(OR=2.41、95%CI=0.98~8.45),出生体重〈1 500 g(OR=2.38、95%CI=0.55~11.51),Pa CO_2〉7 k Pa(OR=5.35、95%CI=2.08~11.01),a/APO_2〈0.44(OR=2.83、95%CI=1.24~6.48)均是INSURE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NSURE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500 g、Pa CO2〉7k Pa及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0.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无创呼吸支持 INSURE治疗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CD64对新生儿感染早期判断的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庭艳 关瑞莲 +1 位作者 梁红 李志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205-2208,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对感染早期判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前瞻性研究,对疑诊感染性疾病患儿于起病24 h内查血培养、CRP、PCT、CD64等检查。依据临床诊断指南分为3组,败血症组、一般感染组、对照组,应用流式细...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对感染早期判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前瞻性研究,对疑诊感染性疾病患儿于起病24 h内查血培养、CRP、PCT、CD64等检查。依据临床诊断指南分为3组,败血症组、一般感染组、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每个细胞表面所携带CD64表面抗原的数量。结果:共纳入65例患儿,其中败血症组25例,一般感染组20例,对照组20例;败血症组CD64表达明显高于一般感染组和对照组。CD64与CRP呈显著相关性(r=0.401,P=0.001);PCT取截断值为0.25 mg/L,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100%和89.7%,CRP取截断值为50.55 mg/L,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0%和87.2%,CD64取截断值为73.10%,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6%和74.4%,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5.5%和83.3%;ROC曲线分析显示PCT曲线下面积最大(97.9%),CRP曲线下面积其次(94.5%),CD64曲线下面积最小(81.4%)。结论:中性粒细胞CD64是判断新生儿早期感染的可靠生物学指标,但不能作为单一判断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CD64 新生儿 感染
下载PDF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术血生化及电解质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9
8
作者 卢伟能 张喆 +2 位作者 荣箫 陈冉 周伟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310-2313,共4页
目的探讨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术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生化及电解质水平的变化。方法对39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共计40次的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术进行分析。39例患儿按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胆红素脑病组和非胆红素脑病组。对换血... 目的探讨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术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生化及电解质水平的变化。方法对39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共计40次的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术进行分析。39例患儿按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胆红素脑病组和非胆红素脑病组。对换血前后的血常规、血气及电解质、生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换血前比较,换血后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下降(t=-20.545,P<0.05;t=-20.594,P<0.05);血常规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显著(t=-7.307,P<0.05;t=-11.282,P<0.05),而血红蛋白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3,P>0.05);同时,钾离子和钠离子也显著下降(t=-2.306,P<0.05;t=-4.141,P<0.05);而血糖和碳酸氢根离子则显著上升(t=2.951,P<0.05;t=2.320,P<0.05);其他生化指标在换血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胆红素脑病组的乳酸水平较非胆红素脑病组显著升高(t=11.241,P<0.05),动脉氧分压显著降低(t=5.652,P<0.05)。结论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术安全有效,并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但在胆红素脑病患儿,换血术会对其循环状态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术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无纸化办公的实践 被引量:7
9
作者 贺芳 王晓杰 刘会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9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无纸化办公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2016年10月起全面实施无纸化办公,包括电子签名、全流程条码管理实现患儿身份智能化核对,对药品、输血、母乳核对等实施闭环扫描等。于无纸化办公前后对40名N... 目的探讨无纸化办公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2016年10月起全面实施无纸化办公,包括电子签名、全流程条码管理实现患儿身份智能化核对,对药品、输血、母乳核对等实施闭环扫描等。于无纸化办公前后对40名NICU护士的护理操作时间和无纸化办公对其工作的影响进行调查。结果无纸化办公后护士核对身份、执行抽血、输血医嘱,给口服药以及核对母乳所需时间显著缩短(P<0.05,P<0.01);100%护士认为无纸化办公有助于提高患儿身份核查准确率、减少文书书写错误,47.5%护士认为无纸化办公后书写护理文书所花时间更短;但也存在信号不稳定、PDA配备数量不足、退出登陆耗费时间等不足。结论无纸化办公使护士的工作安全、智能、高效,有利于保障NICU的医疗护理安全,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无纸化办公 医疗安全 工作效率 身份识别
下载PDF
31例新生儿筛查阴性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临床特点及转归 被引量:6
10
作者 谢婷 谭敏沂 +6 位作者 蒋翔 冯瑜妤 陈倩瑜 梅慧芬 蔡雁英 邹红梅 黄永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4-320,共7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筛查阴性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22年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确诊的31例筛查阴性CH患儿的临床、实验室资料,其中17例进行了全外显子组高通量测序基因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筛查阴性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22年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确诊的31例筛查阴性CH患儿的临床、实验室资料,其中17例进行了全外显子组高通量测序基因分析。结果:31例CH患儿中,早产儿19例(61.3%),足月儿12例(38.7%),胎龄36(26~40)周,出生体重2.35(0.75~3.70)kg,诊断年龄20 d(7 d~4岁),初筛干血斑促甲状腺素4.18(0.34~8.97)mU/L。同性别双胎儿9例(29.0%),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家族史4例(12.9%)。首发症状为体重增长缓慢11例(35.5%),黄疸消退延迟7例(22.6%),矮小症、腹胀伴脐疝、胎儿水肿、甲状腺肿各1例(3.2%)。17例患儿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显示,10例检出DUOX2基因突变(携带双位点突变6例,携带单位点突变4例),其中3例伴甲状腺功能减退家族史。22例进行了诊断再评估,其中17例(77.3%)为暂时性CH,5例(22.7%)为永久性CH。10例DUOX2基因突变患儿中,6例为暂时性CH,1例为永久性CH,3例(均为3岁以下)仍在治疗中。结论:CH筛查假阴性多见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同性别双胎、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家族史患儿,DUOX2基因突变是常见的分子生物学发病基础,多数患儿为暂时性CH。对不明原因生长缓慢、黄疸消退延迟患儿应及时进行甲状腺功能评估,以便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新生儿筛查 假阴性 DUOX2基因 预后
下载PDF
基于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循证指南的母乳喂养流程再造 被引量:20
11
作者 贺芳 邓永芳 +6 位作者 林艳 顾莺 王晓杰 温秀兰 郭晓萍 刘会 徐曼丽 《护理管理杂志》 2020年第6期423-428,共6页
目的将现有的母乳喂养流程的最佳证据应用到临床护理实践,以提高新生儿母乳喂养率,减少母乳受污染的风险。方法成立审查小组,收集目前母乳喂养存在问题。2019年5月至6月入住新生儿科的107名新生儿为对照组,2019年11月至12月入住新生儿科... 目的将现有的母乳喂养流程的最佳证据应用到临床护理实践,以提高新生儿母乳喂养率,减少母乳受污染的风险。方法成立审查小组,收集目前母乳喂养存在问题。2019年5月至6月入住新生儿科的107名新生儿为对照组,2019年11月至12月入住新生儿科的105名新生儿为实验组,通过证据获取及培训进行母乳喂养流程再造,比较两组母乳喂养达标情况、护士母乳喂养知识水平及母乳喂养结局指标。结果实验组母乳喂养达标情况、护士母乳喂养知识水平、母乳喂养结局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或P<0.05)。结论基于证据的母乳喂养流程再造明显改善了母乳收集至喂养各环节的临床护理实践,减少了母乳受污染的风险,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循证护理 最佳实践 流程再造
下载PDF
住院新生儿低血糖80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艳 温秀兰 +3 位作者 邓惠贞 刘会 贺芳 翁静妙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S2期108-110,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新生儿低血糖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0例因新生儿低血糖首发症状收入住院病例的一般资料、分娩方式、胎龄、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喂养方式、血糖监测和干预方法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低血糖合并... 目的回顾性分析新生儿低血糖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0例因新生儿低血糖首发症状收入住院病例的一般资料、分娩方式、胎龄、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喂养方式、血糖监测和干预方法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低血糖合并临床表现80例患儿中,无临床症状的51例(63.75%),有症状的29例(36.25%)。临床表现主要以患儿反应低下、吸吮无力、纳差(均为11.25%),出大汗(8.75%)、低体温、肢体抖动(6.25%)为主。剖宫产占76.25%,足月儿占77.5%,母亲合并有妊娠期糖尿病40例(50%),经过及时干预和治疗,77例患儿(96.25%)预后良好,未发生脑损伤。结论护理人员应掌握新生儿低血糖患儿的临床特点并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对有新生儿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及时干预,减少损伤,获得良好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低血糖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高危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梁红 麦海珊 +1 位作者 周伟 张喆 《中国医刊》 CAS 2011年第2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应用对照研究对"青紫"新生儿行彩色超声Doppler及其他相关检查,结合临床鉴别出PPHN和non-PPHN两组。列出约20余项相关因素,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40例确诊为PPHN,103例为n...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应用对照研究对"青紫"新生儿行彩色超声Doppler及其他相关检查,结合临床鉴别出PPHN和non-PPHN两组。列出约20余项相关因素,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40例确诊为PPHN,103例为non-PPHN。两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分娩方式、青紫程度,氧疗后青紫改善情况,心力衰竭,肺部疾患以及动脉血pH、PaCO_2、PaO_2、BE、Ca^(2+)等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氧疗后青紫改善情况、代谢性酸中毒、心力衰竭、肺部疾病、剖宫产为影响PPHN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围生期多种病理因素与PPHN的发生有关,临床应具体分析,早期判断,抓住抢救时机,防止或减少因PPHN恶性循环造成的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噪音水平调查与对策 被引量:8
14
作者 贺芳 温秀兰 +3 位作者 林艳 刘会 郭晓萍 张喆 《护理学报》 2020年第12期42-45,共4页
目的测量广州某三级甲等儿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噪音情况,将其与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等效A声级进行比较,目的是明确各区域、不同班次噪音水平和主要噪音来源,并制定对策。方法2019年4月1—6日,使用国产噪音测试仪Wensn测量NICU 6个... 目的测量广州某三级甲等儿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噪音情况,将其与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等效A声级进行比较,目的是明确各区域、不同班次噪音水平和主要噪音来源,并制定对策。方法2019年4月1—6日,使用国产噪音测试仪Wensn测量NICU 6个区域等效A声级,比较不同区域、不同班次等效A声级,并测量各类噪音的等效A声级量。结果NICU各区域每日9:00—12:00、16:00—19:00等效A声级最高,每隔3 h有1次高峰。各区域24 h等效A声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6.995,P<0.001);NICU各区域24 h等效A声级均高于美国儿科学会建议的45 d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3个班次的等效A声级均高于美国儿科学会建议的45 d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NICU主要噪声来源于各类仪器报警发出的声音、工作人员的诊疗活动、新生儿哭声、仪器设施发出的声音。结论NICU办公区兼走廊24 h等效A声级最高、重症区次之,各区域等效A声级均高于美国儿科学会推荐水平;NICU A班等效A声级最高,3个班次的等效A声级均超过美国儿科学会推荐水平,且噪音来源多。为改善NICU环境音量,降低噪音对新生儿及工作人员的影响,需要迫切采取相关措施降低噪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等效A声级 噪音水平监测
下载PDF
脐血高迁移率族蛋白-1、低氧诱导因子-1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及脐动脉血气分析评价新生儿窒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熊雨美 王萍 +2 位作者 杨好妹 洪燕 吴玫瑰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4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脐血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低氧诱导因子-1a(HIF-1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及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评价新生儿窒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Apgar评分分为轻度组(46例)和重度组(14例),另选取同... 目的探讨脐血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低氧诱导因子-1a(HIF-1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及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评价新生儿窒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Apgar评分分为轻度组(46例)和重度组(14例),另选取同期出生的80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指标(pH、PaCO_2、PaO_2和BE)及脐血HMGB1、HIF-1a、NSE水平。结果轻度组和重度组患儿脐血pH、PaO_2和BE明显低于对照组,脐血PaCO_2又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组和轻度组患儿各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轻度组和重度组患儿脐血HMGB1、HIF-1a、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重度组患儿脐血HMGB1、HIF-1a、NSE水平又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窒息新生儿脐血HMGB1、HIF-1a、NSE水平与脐血PaCO_2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脐血pH、PaO_2及BE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预后良好组窒息新生儿脐血HMGB1、HIF-1 a和NSE水平均明显低于预后较差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脐血HMGB1、HIF-1a、NSE水平与新生儿窒息密切相关,结合动脉血气分析检测有助于新生儿窒息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1 低氧诱导因子-1A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新生儿 窒息
下载PDF
足月新生儿睡眠-觉醒周期的波幅整合脑电图发育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艳霞 陈毅华 +3 位作者 区少萍 杨思达 沈婷 张炼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3124-3126,共3页
目的了解37—44周正常足月新生儿期睡眠-觉醒周期(SWC)发育的波幅整合脑电图(aEEG)特点。方法对入院的受孕龄(CA)37~44周无并发症新生儿行12~24h脑电监测,同时进行aEEG监测,分析aEEG宽带、窄带上下缘电压及带宽绝对值及以上... 目的了解37—44周正常足月新生儿期睡眠-觉醒周期(SWC)发育的波幅整合脑电图(aEEG)特点。方法对入院的受孕龄(CA)37~44周无并发症新生儿行12~24h脑电监测,同时进行aEEG监测,分析aEEG宽带、窄带上下缘电压及带宽绝对值及以上各值随CA的变化特征。结果新生儿期至足月后期,随CA的增加窄带上缘逐渐降低,窄带下缘升高,带宽变窄,窄带上下缘电压及带宽值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宽带上缘及下缘随CA增加呈逐渐增高,胎龄37~38周、38~40周、41~42周及43—44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宽带带宽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足月新生儿SWC的aEEG图形随CA的增加而变化。借助aEEG可以判断SWC是否存在;并同时判断患儿SWC图形与实际CA是否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脑电图 睡眠-觉醒周期 波幅整合脑电图 受孕龄
下载PDF
新生儿凝血因子Ⅶ缺乏症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7
作者 陶莉 贺娟 +2 位作者 陈艳艳 石卉 周伟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发病的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乏症(FⅦD)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对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确诊的2例新生儿FⅦD的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和基因检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和总结有关国内外新生儿F...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发病的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乏症(FⅦD)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对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确诊的2例新生儿FⅦD的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和基因检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和总结有关国内外新生儿FⅦD的文献报道。结果 2例FⅦD患儿均为女性,临床表现为严重消化道和颅内出血,实验室特点为反复、非Vit K1依赖的凝血酶原时间(PT)持续延长,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正常,凝血因子Ⅶ活性分别为1.5%和3%,分别于31 d和6个月再次发生大面积颅内出血而死亡,基因检测证实均为F?基因IVS7+1G>T剪切位点纯合突变。文献复习共检索到22例新生儿期FⅦD,合并本文2例后共24例。24例均为足月,男女均可发病,多为生后7 d内发病(17/24,70.8%);首发症状依次为消化道出血9例、神经系统症状(嗜睡、抽搐和反应差等) 8例、皮肤苍白7例。颅内出血比例高(23/24); PT显著延长,Ⅶ因子活性明显下降(≤5%占83.3%);病死率及致残率高(70.8%); 14例经基因检测确诊。结论 FⅦD在新生儿期发病罕见,一旦发病,易发生致命性出血,预后不良。PT延长且不易纠正,Ⅶ因子活性显著下降即可临床诊断,F?基因某些位点突变可导致严重出血,基因诊断有助于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乏症 基因诊断 新生儿 颅内出血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互联网医院新生儿护理门诊在新生儿延续性护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晓萍 张梅清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0年第12期92-94,共3页
互联网医院是传统医疗就诊模式与新兴医疗就诊模式融合创新的产物^([1,2])。随着"互联网医疗"的迅速发展,单纯的线上预约挂号、护理健康咨询等医疗服务已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需要更深入、更彻底地贯彻"互联... 互联网医院是传统医疗就诊模式与新兴医疗就诊模式融合创新的产物^([1,2])。随着"互联网医疗"的迅速发展,单纯的线上预约挂号、护理健康咨询等医疗服务已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需要更深入、更彻底地贯彻"互联网医疗"。我院互联网医院于2018年1月上线试运营,主要依托我院实体医疗设置,主要业务有各科常见疾病诊疗,出院患者复诊及慢性患者的延续性护理等[3]。新型冠状病毒爆发流行前我院互联网医院基本处于试运行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医疗 延续性护理 慢性患者 疾病诊疗 爆发流行 健康需求 预约挂号 健康咨询
下载PDF
新生儿气管插管脱管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5
19
作者 谢莉晶 杨依慧 +1 位作者 蔡玉桃 曹绮华 《广州医药》 2008年第6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管插管意外脱管原因及寻求预防意外脱管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8年6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208例经口腔气管插管的新生儿意外脱管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意外脱管率25.96%。结论新生...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管插管意外脱管原因及寻求预防意外脱管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8年6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208例经口腔气管插管的新生儿意外脱管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意外脱管率25.96%。结论新生儿气管插管意外脱管与置管方式、护理操作、观察不当及自身拔管等有关。采用妥善固定气管插管、规范护理操作、提高监测水平、加强医护沟通是防止意外脱管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气管插管 意外脱管 护理
下载PDF
早期抚触护理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谢莉晶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5期217-218,共2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实施早期抚触护理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患儿中随机挑选86例,按编号单双数分成两组后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并于护理干预后评定效果。结果试验组疾病好转者40例,好转率93.0%,与对照组好转率76.7... 目的分析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实施早期抚触护理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患儿中随机挑选86例,按编号单双数分成两组后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并于护理干预后评定效果。结果试验组疾病好转者40例,好转率93.0%,与对照组好转率76.7%(33/43)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给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患儿早期抚触护理作用突出,可提高效果,促进新生儿健康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抚触护理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