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种机电设备安全检测、监测与风险管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新华 杨兆瀚 +2 位作者 黄国健 刘金 王东辉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特种机电设备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特种设备的安全保障已不再局限于常规的安全检测、状态监测。本文从特种机电设备安全检测、监测发展现状,特种机电设备风险管理理念与现状,以及基于监测的管理和评...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特种机电设备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特种设备的安全保障已不再局限于常规的安全检测、状态监测。本文从特种机电设备安全检测、监测发展现状,特种机电设备风险管理理念与现状,以及基于监测的管理和评价体系发展三方面展开研究,并结合"十二五"期间全国特种设备科技工作的重点方向和研究任务,指出健全完善机电设备管理体系和安全的工作机制,提高对设备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加大隐患排查工作力度,确保特种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机电设备 安全检测 状态监测 风险管理
下载PDF
特种设备仿真云计算平台构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彭启凤 黄国健 +2 位作者 刘向民 刘金 陈敏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 2013年第5期16-18,共3页
为实现特种设备仿真分析软件的远程调用和管理,提高工作站和服务器的使用效率,建立一个特种设备仿真云平台很有必要。介绍一个特种设备仿真云平台的搭建方案:首先构建一个HPC集群及虚拟化环境,然后部署仿真应用软件,再封装仿真调用接口... 为实现特种设备仿真分析软件的远程调用和管理,提高工作站和服务器的使用效率,建立一个特种设备仿真云平台很有必要。介绍一个特种设备仿真云平台的搭建方案:首先构建一个HPC集群及虚拟化环境,然后部署仿真应用软件,再封装仿真调用接口。分析了该云平台对特种设备检验、评估工作的意义。实际使用情况表明:特种设备仿真云平台能够为特种设备检验带来极大便利,可以更好地指导特种设备的使用及维护,保证特种设备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云计算 特种设备 有限元
下载PDF
基于故障率修正的电梯系统风险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陈国华 李刚 +2 位作者 王新华 王新华 刘英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9-64,共6页
为保障电梯运行安全,提高电梯风险评价精度,从电梯事故发生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2方面出发,在统计、分析运行故障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以设计、制造、安装、维保、改造/重大维修、使用、管理、检验等电梯全寿命周期内的8个环节为主要指... 为保障电梯运行安全,提高电梯风险评价精度,从电梯事故发生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2方面出发,在统计、分析运行故障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以设计、制造、安装、维保、改造/重大维修、使用、管理、检验等电梯全寿命周期内的8个环节为主要指标,建立风险评价影响因素体系及电梯系统风险评价模型。采用基于故障率修正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估电梯系统风险,并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价等级划分准则。运用风险评价方法对广州某大厦电梯进行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故障率修正系数的引入有利于实现电梯系统风险动态评价,采取加强维保、使用、管理环节以及应急处理等措施能够明显降低电梯运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系统 故障率修正 风险 指标体系 模糊评价
原文传递
门座起重机结构健康监测传感器布点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小鹏 王东辉 +2 位作者 黄国健 刘奕敏 王新华 《起重运输机械》 2014年第7期110-114,共5页
通过调研黄埔港等港口码头以及对多台各式门座起重机相关维保记录资料研究,总结了门座起重机发生故障的危险部位,并对这些部位在建模中重点分析。通过实例确定门座起重机结构健康监测布点方案,为起重机结构健康监测传感器网络的布置提... 通过调研黄埔港等港口码头以及对多台各式门座起重机相关维保记录资料研究,总结了门座起重机发生故障的危险部位,并对这些部位在建模中重点分析。通过实例确定门座起重机结构健康监测布点方案,为起重机结构健康监测传感器网络的布置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座起重机 光纤光栅传感器 有限元建模 布点
下载PDF
大型起重机械安全预警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齐凯 王新华 何成忠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6-139,共4页
根据现有安全预警理论以及起重机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起重机危险源辨识和报警的机制。该机制由先进的测试与分析系统、高素质的研究型人才、企业单位的配合与支持以及足够的经费4部分支撑,利用实时监控,数据分析,警报处理... 根据现有安全预警理论以及起重机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起重机危险源辨识和报警的机制。该机制由先进的测试与分析系统、高素质的研究型人才、企业单位的配合与支持以及足够的经费4部分支撑,利用实时监控,数据分析,警报处理和修理排除故障4个环节的循环运行,使得安全监控与起重机作业同步进行。起重机安全预警机制的引入,可降低起重机械的使用风险,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提高经济效益,也是起重机安全运行的一个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 安全 预警 机制 事故
原文传递
国内外电梯节能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新华 邱东勇 《节能技术》 CAS 2013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电梯节能一直是行业关心的问题,随着新型城市化的发展,电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能源危机给电梯的能源利用和节能控制带来了新的要求,世界各国均开展了大量的针对电梯能效领域的研究,包括节能技术、能效分级、测试技术等。本文分析了国... 电梯节能一直是行业关心的问题,随着新型城市化的发展,电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能源危机给电梯的能源利用和节能控制带来了新的要求,世界各国均开展了大量的针对电梯能效领域的研究,包括节能技术、能效分级、测试技术等。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电梯节能研究的工作现状,对国家标准化组织(ISO)、香港、瑞士、德国、美国和国内等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进行综述,最后结合我国电梯行业的特点,提出一种最适合我国国情的电梯能效测试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 节能 国内外现状
下载PDF
侧叉转向机构健康监测传感器布点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国健 刘奕敏 +3 位作者 王幸平 沈炽 何瑞容 王新华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 2013年第4期22-24,共3页
为探究侧面叉车转向机构健康监测布点方案,首先通过现场检验调研总结了转向机构发生故障的危险部位;再采用UG对简化后的转向机构各零部件进行结构建模,组成装配图;并采用UG中的运动仿真模块对转向机构作运动仿真模拟;然后采用Adams重点... 为探究侧面叉车转向机构健康监测布点方案,首先通过现场检验调研总结了转向机构发生故障的危险部位;再采用UG对简化后的转向机构各零部件进行结构建模,组成装配图;并采用UG中的运动仿真模块对转向机构作运动仿真模拟;然后采用Adams重点对球头销座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最终通过仿真分析计算得出球头销在转向过程中平均受力值为21.1 kN,左球头销在左右极限位置的受力差值高达4.5 kN,容易造成研磨不均匀。从而确定了传感器的布点方案,为以后侧叉转向机构健康监测的技术实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叉 转向机构 仿真
下载PDF
门座起重机疲劳裂纹扩展寿命分析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金 黄国健 +1 位作者 王新华 黄志坚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42-145,151,共5页
门座起重机存在大量因疲劳裂纹导致结构破坏的现象,所以进行疲劳裂纹扩展寿命分析,预测起重机剩余安全使用期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先对疲劳裂纹扩展寿命进行理论推导,在此理论基础上,制定疲劳裂纹扩展寿命分析的流程;接着以某台100t门... 门座起重机存在大量因疲劳裂纹导致结构破坏的现象,所以进行疲劳裂纹扩展寿命分析,预测起重机剩余安全使用期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先对疲劳裂纹扩展寿命进行理论推导,在此理论基础上,制定疲劳裂纹扩展寿命分析的流程;接着以某台100t门座起重机的一处裂纹为研究对象,通过无损探伤确定裂纹尺寸和位置,获取准确的应力谱,在各种典型工况下,对该裂纹进行疲劳裂纹扩展寿命分析研究.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裂纹为安全裂纹.该方法能较真实地反映门座起重机的剩余寿命状况,为解决剩余寿命分析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寿命 裂纹扩展 起重机 无损探伤 应力谱
下载PDF
起重机参数化技术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6
9
作者 刘金 黄国健 +2 位作者 王新华 陈敏 彭启凤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 2013年第5期7-10,24,共5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起重机的安全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传统的设计、仿真方法已难以满足起重机设计的现实需求。从参数化技术在起重机领域的应用现状展开研究,并结合国家当前对起重机提出安全节能的要求,指出应大力发展参数化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起重机的安全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传统的设计、仿真方法已难以满足起重机设计的现实需求。从参数化技术在起重机领域的应用现状展开研究,并结合国家当前对起重机提出安全节能的要求,指出应大力发展参数化技术的应用研究,提升参数化仿真在起重机优化设计、事故反演、安全评估等领域的应用能力,重点研究参数化设计,通过不断吸收新理念和新技术,提升参数化设计水平,以不断提高起重机质量,保证起重机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 参数化设计 参数化仿真
下载PDF
有源滤波电路抑制UPS电源BUS电压纹波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迎新 《电气自动化》 2012年第4期20-22,共3页
在半桥逆变电路拓扑中加入有源滤波电路,建立基于该滤波电路的电路分析模型,设计了电压、电流双环控制回路,探讨了基于此电路架构抑制BUS电压纹波技术。仿真结果表明在有滤波电路比没有滤波电路的情况下,BUS电压纹波降为原来的三分之一... 在半桥逆变电路拓扑中加入有源滤波电路,建立基于该滤波电路的电路分析模型,设计了电压、电流双环控制回路,探讨了基于此电路架构抑制BUS电压纹波技术。仿真结果表明在有滤波电路比没有滤波电路的情况下,BUS电压纹波降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左右,实验结果显示在该情况下BUS电压纹波减小了约一倍,理论和仿真结果均验证该滤波电路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 BUS纹波 半桥逆变 控制框图
下载PDF
起重机回转支承故障演化过程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梁峻 陈国华 王新华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3期124-128,共5页
为深入分析起重机回转支承故障形成机理,从运动、受力、材料以及制造工艺流程四个方面分析了起重机回转支承故障的影响因素,按照故障形成原因及故障发生部位对起重机回转支承常见故障进行分类,并指出这些常见故障的早期形式主要表现为... 为深入分析起重机回转支承故障形成机理,从运动、受力、材料以及制造工艺流程四个方面分析了起重机回转支承故障的影响因素,按照故障形成原因及故障发生部位对起重机回转支承常见故障进行分类,并指出这些常见故障的早期形式主要表现为微裂纹和轻度磨损两类,在此基础上对连接螺栓、滚道与滚动体、齿圈常见故障的演化发展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起重机回转支承常见故障的演化发展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演化过程复杂且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对故障演化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有助于起重机械事故的预防,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 回转支承 故障 演化过程
下载PDF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门座式起重机SHM实施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国健 王东辉 +1 位作者 刘奕敏 王新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7-221,共5页
结构健康监测(SHM)技术能在线实时监测结构健康情况、切实提高设备安全性能而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将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引入起重机SHM中,以一台MQ2533门座式起重机为试点,以有限元方法得出结构应力集中点作为传感器布点依据。采用32个光... 结构健康监测(SHM)技术能在线实时监测结构健康情况、切实提高设备安全性能而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将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引入起重机SHM中,以一台MQ2533门座式起重机为试点,以有限元方法得出结构应力集中点作为传感器布点依据。采用32个光纤光栅传感器,通过光路复用成11路传感通道进行实时应变数据的采集。针对光纤光栅传感器温度和应变的交叉敏感问题,推导出光纤光栅温度式传感器和应变式传感器的一次线性拟合算法。利用该算法编写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预警软件平台。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到关键点和重要点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并给予一定的余量,计算出了各个关键点的预警值和报警值。经过半年多的运行,表明所开发的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门座式起重机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能较好地实时在线监测起重机的结构状况,在发生危险前能发出预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座式起重机 MQ2533 光纤光栅传感器 结构健康监测 布点
下载PDF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检验典型故障及处理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国健 刘奕敏 +3 位作者 王幸平 沈炽 何瑞容 王新华 《起重运输机械》 2014年第3期115-120,共6页
为探究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在检验过程中存在的典型故障形式,需要对场(厂)内车辆进行长期检验调研,总结典型故障类型,并对其故障原因及处理措施作重点研究。首先针对年审旧车中的典型故障类型进行统计,归纳出故障规律;接着从叉车的制... 为探究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在检验过程中存在的典型故障形式,需要对场(厂)内车辆进行长期检验调研,总结典型故障类型,并对其故障原因及处理措施作重点研究。首先针对年审旧车中的典型故障类型进行统计,归纳出故障规律;接着从叉车的制动性能、转向机构、轮胎磨损、货叉松动及其他故障进行故障的具体表现形式分析,并总结其故障原因;然后对验收新车的故障类型进行统计分析;最后,针对不同故障类型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检验调研结果表明:电动车的故障率1.3%,内燃车故障率10.7%,电动叉车占有率从年审旧车中的41.6%提高到新车验收中的78.3%。直线加速制动跑偏是叉车最主要的典型故障类型;在刹车等关键参数上,电动车比内燃车表现优良;前移式叉车容易发生侧翻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典型故障类型 故障原因 处理措施
下载PDF
在役门座式起重机应力测试技术探讨 被引量:15
14
作者 黄国健 刘柏清 +3 位作者 王新华 齐凯 何成忠 江爱华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 2011年第6期29-31,共3页
为保证港口在役大型门座起重机长期运行的安全,对其金属结构在不同载荷条件下承载能力的定期评价工作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对某港口一台使用了25年,型号为MQ1030门座起重机主金属结构采用现场应变电测技术进行测试,并经相应的数据处理... 为保证港口在役大型门座起重机长期运行的安全,对其金属结构在不同载荷条件下承载能力的定期评价工作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对某港口一台使用了25年,型号为MQ1030门座起重机主金属结构采用现场应变电测技术进行测试,并经相应的数据处理转化为应力,通过对5个典型工况的综合测试,得出该起重机主金属结构最大动应力为136.34MPa,并对金属结构损伤和承载能力进行了较为全面地评价。本次应变电测数据还为该机后期的典型载荷编制和疲劳寿命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座起重机 应力测试 承载能力 安全评估
下载PDF
大型门座起重机振动模态测试技术探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柏清 黄国健 +1 位作者 王新华 齐凯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 2011年第6期38-40,共3页
门座起重机作为港口重要的起重运输设备,由于其在潮湿、腐蚀性较大的环境中频繁工作,负荷变化大,且服役时间较长,使得金属结构的振动问题日益突出,非常有必要对金属结构进行振动模态测试分析。本文基于加速度传感脉冲击振测试技术,对某... 门座起重机作为港口重要的起重运输设备,由于其在潮湿、腐蚀性较大的环境中频繁工作,负荷变化大,且服役时间较长,使得金属结构的振动问题日益突出,非常有必要对金属结构进行振动模态测试分析。本文基于加速度传感脉冲击振测试技术,对某港口MQ1030门座起重机转台平面进行振动测试,并对测试信号进行互功率谱处理,得出转台平面振动模态参数,为该起重机金属结构动态安全评估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座起重机 振动加速度 工作模态 安全评估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的门座起重机结构强度分析及应力测试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敏 黄国健 +3 位作者 吴粤平 王强 刘柏清 王新华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 2013年第4期31-34,共4页
为保证某港长时期服役的门座起重机工作的安全,运用有限元分析与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其金属结构的应力分布进行分析,辅助起重机安全评估工作。根据实际评估需求,选取起重机最危险工作位置时的作业工况进行分析。通过ANSYS有限元计算结果... 为保证某港长时期服役的门座起重机工作的安全,运用有限元分析与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其金属结构的应力分布进行分析,辅助起重机安全评估工作。根据实际评估需求,选取起重机最危险工作位置时的作业工况进行分析。通过ANSYS有限元计算结果显示:在选择的载荷组合作用下,整机应力分布比较合理,基本小于100 MPa,最大应力值为145 MPa,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值,与实际测试的应力数据比较,两者的数据基本吻合,金属结构可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座起重机 有限元 ANSYS 安全评估
下载PDF
Active damping LCL滤波器在三相并网型逆变器中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迎新 胡拂 《电气自动化》 2011年第5期24-27,共4页
探讨了基于虚拟电阻概念的active damping LCL滤波器的实现。参照passive damping LCL滤波器稳定性分析结果,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虚拟电阻的计算公式。在系统框图中通过引入虚拟电阻改变控制算法,抑制了LCL电路中谐振现象的产生,克服了pass... 探讨了基于虚拟电阻概念的active damping LCL滤波器的实现。参照passive damping LCL滤波器稳定性分析结果,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虚拟电阻的计算公式。在系统框图中通过引入虚拟电阻改变控制算法,抑制了LCL电路中谐振现象的产生,克服了passive damping LCL滤波器的缺点,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滤波器 电阻 谐振 并网逆变器
下载PDF
智能传感器信息流的图形化仿真方法
18
作者 黄国健 王新华 林创鲁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09-112,122,共5页
在设计阶段对整个智能传感器功能构架、信号流走向、网络传输相结合进行仿真和分析,可有效预测、评估智能传感器整体工作性能.在通用型网络化智能传感器系统部署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虚拟仪器LabVIEW中ARM Module和DSP Module等图形化仿真... 在设计阶段对整个智能传感器功能构架、信号流走向、网络传输相结合进行仿真和分析,可有效预测、评估智能传感器整体工作性能.在通用型网络化智能传感器系统部署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虚拟仪器LabVIEW中ARM Module和DSP Module等图形化仿真方式,以数据平均传输速率v珔、平均传输延时tde等作为主要性能评价指标,从传感器模型的硬件架构、信号流走向、网络传输等方面综合对要开发的智能传感器进行仿真优化分析.实验可得,变送器的采样率越高,带宽BW越大;STIM的CPU位数增大,BW增大,但BW提升效果不太明显;双通道同时读写时比单通道读写时BW高,NACK翻转位数越高BW越大,缓冲区增大BW减小;NCAP的CPU位数越高,BW越大(传感器校正效率提高);优先传输的通信模式相对于无优先传输模式下的BW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传感器 虚拟仪器 图形化仿真 信息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