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温针灸联合穴位帖敷治疗缺血性卒中后便秘102例
被引量:7
- 1
-
-
作者
吴巧珑
苏淋
-
机构
广东燕岭医院康复医学科
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
-
出处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317-318,共2页
-
文摘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穴位敷贴对缺血性卒中后便秘的疗效。方法 102例符合缺血性卒中后便秘的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以温针灸联合穴位敷贴,治疗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调节生活饮食习惯,不做特殊治疗。治疗前后予以《中药新药治疗便秘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进行评分,对比观察1个月疗效。结果两组间治疗前症状总积分经秩和检验,P>0.05,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间治疗后症状总积分经秩和检验,P<0.01,其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在有效率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的总有效为72.5%,两组有效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可见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灸配合穴位敷贴是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良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关键词
温针灸
穴位敷贴
缺血性卒中后便秘
-
分类号
R246.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
-
题名脑卒中后便秘证候分布规律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吴巧珑
苏淋
-
机构
广东燕岭医院康复医学科
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
-
出处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9期1-4,共4页
-
文摘
[主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后便秘证候分布规律。[资料来源]广东燕岭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脑卒中后便秘门诊及住院患者,发放便秘因素登记表。[选择文献量及依据]①研究类型:问卷调查。②研究对象:年龄18~80岁。符合慢性便秘及脑卒中西医诊断,便秘发生在脑卒中后;符合中医便秘及中风病诊断。③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各类卒中以外继发便秘(如肠管器质性病变、直肠、肛门病变、脑卒中以外的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硬化、脊髓损伤及周围神经病变、肠管平滑肌或神经元性病变等)、未完成复诊,证候判别未确定,无法配合完成问卷调査。发放问卷205份,回收167份,有效124份。[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观测症状分布、因子分析、证型分布。EpiData 3.1软件包建数据库,双人双机独立录入,最后核对并库,转换生成SPSS 16.0软件数据。统计变量频数及百分比,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因子分析证候判别,提取各公变量最有贡献指标。[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肺脾气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肠道气滞>气虚瘀阻>痰涎壅盛>肠道实热。脑卒中后便秘气虚为纲,与肺、脾、肝相关。[未来展望]多地域、多中心、大样本联合研究。
-
关键词
脑卒中后便秘
中医证候
分布规律
肺脾气虚
肝肾阴虚
脾肾阳虚
肠道气滞
气虚瘀阻
痰涎壅盛
肠道实热
气虚为纲
循证医学
系统综述
-
Keywords
Constipation after stroke
TCM syndrome
distribution
lung and spleen deficiency
deficiencyof liver yin and kidney Yin
deficiency of Spleen Yang and kidney yang
intestinal qi stagnation
Qi deficiency
-
分类号
R587.1
[医药卫生—内分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