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3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病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用药情况分析
1
作者 邓锦玲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4期55-58,共4页
目的分析皮肤病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的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1~12月某院皮肤病门诊共32545张处方开展调查分析,统计并分析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类型、品种数和金额;用药频度(DDDs)前10位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2022年... 目的分析皮肤病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的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1~12月某院皮肤病门诊共32545张处方开展调查分析,统计并分析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类型、品种数和金额;用药频度(DDDs)前10位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2022年不同月份的不合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不合理用药表现。结果32545张处中共有3585张抗菌药物处方,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是11.02%,其中单一抗菌药的使用率较高,占比是76.01%;其次是二联抗菌药物,占比是23.99%,包含口服抗菌药联合外用抗菌药、口服抗菌药联合注射用抗菌药两种,占比分别为15.32%、8.67%。林可酰胺类抗菌药的总用量较高,每日DDDs位居第1,总金额位居第2;四环素类抗菌药的总用量以及每日DDDs位居第2,总金额位居第1;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的总用量以及每日DDDs位居第3,总金额位居第3。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的每日DDDs排名第1,总用量排名第3,总天数排名第1,DUI值达到1.44;盐酸多西环素肠溶胶囊的每日DDDs排名第2,总用量最高,总天数排名第2,DUI值达到1.35;罗红霉素缓释胶囊的每日DDDs排名第3,总用量排名第2,总天数排名第3,DUI值为1.00。2022年不合理抗菌药处方总数886张,在抗菌药处方总数中占比为24.71%,不同月份不合理抗菌药处方占比在15%~30%之间。皮肤病门诊的抗菌药不合理用药表现包含诊断和用药不符、用药频次不合理、用药剂量不合理、疗程过长以及抗菌药物之间配伍不合理等,其中疗程过长最高,在抗菌药不合理处方总数中占比为38.15%,在所有抗菌药处方数中占比为9.43%;其次为用药剂量不合理,在抗菌药不合理处方总数中占比为19.86%,在所有抗菌药处方数中占比为4.91%。结论本院皮肤病门诊的抗菌药处方存在一定不合理情况,需要加强干预以及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门诊 抗菌药物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下载PDF
2008~2014年广州市梅毒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探讨 被引量:17
2
作者 叶兴东 汤少开 +5 位作者 何婉苹 戴向农 庄锦填 梁容娇 朱慧兰 张锡宝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5年第4期323-327,共5页
目的:为了解广州市贯彻实施《中国预防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的成效,为下一步更好的控制梅毒提供指导。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下载2008~2014年广州市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的广州市常住人口梅毒病例,SPSS软... 目的:为了解广州市贯彻实施《中国预防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的成效,为下一步更好的控制梅毒提供指导。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下载2008~2014年广州市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的广州市常住人口梅毒病例,SPSS软件分析广州市各类型梅毒基本特征。结果:2014年,广州市梅毒、早期显性梅毒、胎传梅毒、三期梅毒报告发病率分别为54.0/10万、9.1/10万、32.0/10万、1.0/10万,2008年以来分别年均下降2.1%、10.2%、32.5%、0.3%;而2014年隐性梅毒报告发病率为42.2/10万,报告病例数为6 305例,2008年以来分别年均增长0.04%、5.8%。在五种监测的性传播疾病(STD)中,梅毒报告发病率已经降为第二位。病例构成比表明:2014年,早期显性梅毒、胎传梅毒病例构成比分别为16.8%、0.8%,2008年以来年均分别下降8.2%、24.8%,而三期梅毒、隐性梅毒构成比分别为1.8%、80.6%,2008年以来年均分别上升1.8%、3.5%。60岁以上离退休老年梅毒患者逐年上升。结论:过去的6年间,以隐性梅毒为主的广州市梅毒流行上升势头得到遏制,梅毒总体发病率已经退居STDs中第二位,继续落实梅毒综合防治策略、强化以隐性梅毒为主的梅毒疫情报告管理是广州市当前梅毒防治工作的主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特征 流行 控制策略
下载PDF
广州市2006-2010年新发现麻风病例流行病学分析与防治策略探讨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谦 李季 +3 位作者 汤少开 凌罕毅 何婉苹 窦菲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2年第10期748-749,共2页
本文通过对广州市2006—2010年新发病例和新登记病例进行分析,了解麻风低流行状态下的流行特征,为今后麻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疫情资料本资料来源于广州市2006—2010年新发现麻风患者登记资料及麻风病报表等,人口学... 本文通过对广州市2006—2010年新发病例和新登记病例进行分析,了解麻风低流行状态下的流行特征,为今后麻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疫情资料本资料来源于广州市2006—2010年新发现麻风患者登记资料及麻风病报表等,人口学资料由公安部门提供,麻风诊断标准按《麻风病防治手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现麻风病例 麻风防治 流行病学分析 广州市 低流行状态 人口学资料 新发病例 流行特征
下载PDF
广州地区1335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变应原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杨艳 张文君 +7 位作者 李薇 龚业青 周欣 李润祥 张三泉 黄振明 刘玉梅 朱慧兰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0年第5期361-362,365,共3页
目的:总结"阿罗格"点刺原液测试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变态反应性皮肤病1 335例,采用标准测量方法用"阿罗格"点刺原液进行过敏原测试,分析其结果并与文献比较。结果:检出主要变应原的阳... 目的:总结"阿罗格"点刺原液测试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变态反应性皮肤病1 335例,采用标准测量方法用"阿罗格"点刺原液进行过敏原测试,分析其结果并与文献比较。结果:检出主要变应原的阳性率以蟑螂、屋尘螨、粉尘螨等较高。而年龄分布态势特征与文献报道有所不同。结论:"阿罗格"点刺原液具有准确、敏感、安全等特点,可用于测试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的过敏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原 皮肤试验
下载PDF
广州市淋病控制现状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汤少开 叶兴东 +4 位作者 李季 黄雪梅 刘玉梅 王艳芳 张锡宝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年第5期364-365,共2页
广州市近10年淋病发病率平稳下降,淋病发病率由1999年的89.6/10万下降至2006年的32.7/10万;占主要性病构成比由25.61%下降至11.92%;20~30岁年龄组淋病发病率及构成比均明显下降,淋球菌临床株对头孢三嗪的敏感株构成比正逐步下降,而对... 广州市近10年淋病发病率平稳下降,淋病发病率由1999年的89.6/10万下降至2006年的32.7/10万;占主要性病构成比由25.61%下降至11.92%;20~30岁年龄组淋病发病率及构成比均明显下降,淋球菌临床株对头孢三嗪的敏感株构成比正逐步下降,而对四环素、环丙沙星、青霉素的耐药率都超过5%。显示广州市性病防治策略及措施对控制淋病发生和发展产生了有效的作用。第三代头孢菌素仍是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 流行病学 防治
下载PDF
miR-214-5p通过DNMT1介导的AXIN2基因DNA甲基化修饰在皮肤基底细胞癌中的作用机制
6
作者 熊斯颖 邵蕾 +2 位作者 杨艳 高爱莉 揭丽云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探讨皮肤基底细胞癌中轴抑制蛋白2(Axis inhibition protein 2,AXIN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对基因转录的影响及miR-214-5p通过靶向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1,DNMT1)对AXIN2甲基化率的调控机制。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6... 目的探讨皮肤基底细胞癌中轴抑制蛋白2(Axis inhibition protein 2,AXIN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对基因转录的影响及miR-214-5p通过靶向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1,DNMT1)对AXIN2甲基化率的调控机制。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就诊治疗的102例皮肤基底细胞癌(Cutaneous basal cell carcinoma,B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提取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及基线资料。焦磷酸测序法检测AXIN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XIN2、DNMT1基因mRNA和miR-214-5p的表达水平。将miR-214-5p模拟物(mimic)、抑制物(inhibitor)及其阴性对照(mimic NC和inhibitor NC)分别对基底细胞癌A431细胞进行转染,48 h后检测DNMT1基因mRNA表达水平和AXIN2基因甲基化率。结果BCC癌组织的AXIN2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t=5.128,P<0.001),AXIN2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t=7.826,P<0.001),DNMT1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t=4.838,P<0.001),miR-214-5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t=5.426,P<0.001)。BCC癌组织的AXIN2基因甲基化率与其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793,P<0.001),DNMT1基因mRNA水平与AXIN2基因甲基化率呈正相关(r=0.814,P<0.001),miR-214-5p表达水平与DNMT1基因mRNA水平呈负相关(r=-0.747,P<0.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证实,DNMT1是miR-214-5p的靶基因。细胞转染后,与mimic NC、inhibitor和inhibitor NC比较,mimic的DNMT1基因mRNA水平、AXIN2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降低(P<0.001);而inhibitor的DNMT1基因mRNA水平和AXIN2基因甲基化率相较于其他三组明显上升(P<0.001)。结论miR-214-5p可通过调控下游靶蛋白DNMT1表达,影响AXIN2基因的DNA甲基化率,调控AXIN2基因的表达水平,参与皮肤基底细胞癌的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miR-214-5p DNA甲基化转移酶1 轴抑制蛋白2 启动子区甲基化
下载PDF
广州市梅毒防治:成效、挑战和策略 被引量:3
7
作者 叶兴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年第19期2878-2884,共7页
为了更好地实施梅毒中长期控制规划并为落实目标提供借鉴,我们对2005-2016年间广州市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的梅毒病例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梅毒控制基本策略。分析表明,2016年广州市获得性早期梅毒和先天梅毒报告发病率分别为7.66/10万... 为了更好地实施梅毒中长期控制规划并为落实目标提供借鉴,我们对2005-2016年间广州市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的梅毒病例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梅毒控制基本策略。分析表明,2016年广州市获得性早期梅毒和先天梅毒报告发病率分别为7.66/10万人、27.0/10万活产数,2005年以来年均分别下降2.0%、12.0%,而2016年隐性梅毒报告数达7829例,2005年以来年均上升14.0%。梅毒防治必须与艾滋病防治相结合(“一个”结合),通过进一步完善梅毒监测和检测“两个”体系,以提高公众梅毒知识知晓率、梅毒初筛阳性者STD门诊有效转诊率、医疗机构梅毒规范诊疗报告率“三个”率为抓手,以女性工作者、吸毒人员、男同性恋者和孕妇“四个”人群为重点的梅毒防治“1234”策略。本文还结合梅毒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流行 控制 策略
下载PDF
广州市麻风防治技术人员调查情况分析
8
作者 汤少开 杜兆芝 +2 位作者 杨爱成 李春颜 张锡宝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3-423,共1页
关键词 广州市 麻风 防治 技术人员 调查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评价广州市性病防治工作质量
9
作者 汤少开 罗权 张锡宝 《中国医院统计》 2005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分析广州市近3年性病防治工作质量,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近3年性病年度工作检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广州市性病工作质量在近年规范的管理之下,改进工作质量,提高了防治工作效率。结论性病防治工作... 目的分析广州市近3年性病防治工作质量,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近3年性病年度工作检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广州市性病工作质量在近年规范的管理之下,改进工作质量,提高了防治工作效率。结论性病防治工作检查考核标准的进一步完善,保证了全市性病防治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工作质量 广州市 性病防治工作 工作效率 防治对策 综合分析 检查情况 年度工作 考核标准
下载PDF
慢性病管理系统在皮肤病管理中的系统需求分析和模块设计研究
10
作者 宁德锋 何嘉麟 +5 位作者 邓艺娜 潘宁 李华平 梁碧华 李振洁 朱慧兰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1786-1791,共6页
在分析现有问卷调查系统的基础上结合慢性皮肤病管理的特殊性,通过成熟的系统构架和数据库设计等互联网技术,开发能进行云计算的数据平台,建立基于慢性皮肤病临床研究的、具有调查问卷暂存功能和跨问卷在线筛查功能的慢性皮肤病管理系统... 在分析现有问卷调查系统的基础上结合慢性皮肤病管理的特殊性,通过成熟的系统构架和数据库设计等互联网技术,开发能进行云计算的数据平台,建立基于慢性皮肤病临床研究的、具有调查问卷暂存功能和跨问卷在线筛查功能的慢性皮肤病管理系统,实现针对样本数据的分析、跟踪、比对等任务,同时,能积累历史样本数据,降低慢性皮肤病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有效提高皮肤慢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皮肤病 问卷 管理 系统
下载PDF
某皮肤病医院门诊药房中成药使用情况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建芳 孙昌洁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9期111-112,共2页
目的:通过对门诊中成药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处方用药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3月门诊处方740张,用Excel分别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等进行统计。结果:患者以15~60岁为主,女性多于男性,单剂处... 目的:通过对门诊中成药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处方用药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3月门诊处方740张,用Excel分别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等进行统计。结果:患者以15~60岁为主,女性多于男性,单剂处方金额为215元。使用内服中成药34种,各种诊断41种,皮肤科使用中成药频率最高,占总处方比例78%,其次是中医科、皮肤激光理疗科、性病皮肤科。结论:中成药是在遵照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本院皮肤科医生使用频率比中医科还多,希望对临床医师、药师加强培训,安全、合理使用中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医院 门诊药房 中成药 使用情况
下载PDF
广州市麻风基本消灭后其防治工作的形势和任务
12
作者 农岳文 陆美英 许建中 《中国麻风杂志》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5-37,共3页
广州市辖八个区和四个县级市,除增城市外,均已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的指标,今年10月已通过省的考核验收。对于在政府的领导及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支持下,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奋斗取得的这个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在欢喜之余,不禁要问,基本消灭... 广州市辖八个区和四个县级市,除增城市外,均已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的指标,今年10月已通过省的考核验收。对于在政府的领导及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支持下,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奋斗取得的这个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在欢喜之余,不禁要问,基本消灭后麻风防治的形势如何?任务是减轻了还是更重了?这些问题关系到今后麻风防治的前途,必须认真分析,广泛讨论和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 防治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脂质组学在皮肤病学中的应用进展
13
作者 梁毅敏 邵蕾 +1 位作者 张淑娟 刘玉梅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6期734-737,共4页
脂质不仅作为生物膜组成的一部分,且作为能量来源以及具有信号分子功能,随着生理、病理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1]。脂质谱的改变可影响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包括各种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及神经退行性变等。脂质组学是一门... 脂质不仅作为生物膜组成的一部分,且作为能量来源以及具有信号分子功能,随着生理、病理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1]。脂质谱的改变可影响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包括各种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及神经退行性变等。脂质组学是一门通过系统全面分析生物样品中的脂质以及与其相互作用的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学 心血管疾病 代谢性疾病 神经退行性变 脂质组学 生物样品 生物膜 多种疾病
下载PDF
广州市麻风防治31年的效果
14
作者 马杞枝 钟镜增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5-27,共3页
广州市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湿度较大,人口密集,现有居民3547833人,人口流动性大。这些因素似乎都有利于麻风的传播流行,因此流行历史较长。解放前没有防治,人们对麻风的恐惧和歧视严重。解放后党和政府关心麻风病人的疾苦,先... 广州市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湿度较大,人口密集,现有居民3547833人,人口流动性大。这些因素似乎都有利于麻风的传播流行,因此流行历史较长。解放前没有防治,人们对麻风的恐惧和歧视严重。解放后党和政府关心麻风病人的疾苦,先后在珠江一小岛(车尾炮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防治 多菌型 人口流动性 皮肤病防治所 线索调查 基层卫生人员 皮防所 白云庵 现症病人 病人数
下载PDF
广州市麻风防治40年
15
作者 农岳文 《中国麻风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3-54,共2页
广州市位于东经111°27′~114°3′,北纬22°25′~23°36′,北回归线从北面的从化市通过,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2.60℃,年降雨量1200毫米;地处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交通发达,是广东省会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 广州市位于东经111°27′~114°3′,北纬22°25′~23°36′,北回归线从北面的从化市通过,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2.60℃,年降雨量1200毫米;地处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交通发达,是广东省会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八个区和四个县级市;市区面积1443.6平方公里,1997年常住人口391.5万,日流动人口150~200万。1950~1997年底,累计发现麻风7431例和复发者269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 防治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广州地区2005年性病疫情分析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30
16
作者 李季 汤少开 +4 位作者 王艳芳 叶兴东 许斌 程军平 田广南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56-1957,共2页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2005年性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制定性病防治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州地区2005年性病疫情报病资料及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提出进一步防治对策。结果:2005年广州地区性病报告病例数为18398例,年发病...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2005年性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制定性病防治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州地区2005年性病疫情报病资料及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提出进一步防治对策。结果:2005年广州地区性病报告病例数为18398例,年发病率249·41/10万,较2004年上升1·79%。其中,艾滋病上升38·46%,梅毒上升11·97%、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上升18·91%、生殖器疱疹上升10·62%、软下疳上升40%。而淋病下降23·8%、尖锐湿疣下降13·63%,性病性淋巴肉芽肿下降38·46%。病种构成中,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所占比例最高,第二位为尖锐湿疣,淋病位居第三。结论:2005年广州市性病年发病率较上年略有上升,尤其梅毒及HIV/AIDS的增长呈现上升态势,形势不容乐观;且性病发病人群大多集中在青壮年、男性,职业以无业和个体从业人员这一群体,有针对性的在重点人群中普及STD防治知识、提倡安全性行为,不仅可以遏制性病高发,也是预防HIV/AIDS感染的重要环节。因此,应高度重视对社会人群,尤其是青壮年男性和重点人群的性病防治工作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疫情 分析
下载PDF
广州市医疗机构不同临床科室梅毒报告质量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戴向农 叶兴东 +1 位作者 何婉苹 汤少开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7-490,共4页
目的分析医院不同科室报告的梅毒病例的临床及实验室依据,评估不同科室梅毒报告质量。方法从传染病直报系统下载广州市医疗机构2012年梅毒病例并抽样进行核查。分析各科室报告的梅毒病例报告准确率以及过度报告率。结果广州市医疗机构... 目的分析医院不同科室报告的梅毒病例的临床及实验室依据,评估不同科室梅毒报告质量。方法从传染病直报系统下载广州市医疗机构2012年梅毒病例并抽样进行核查。分析各科室报告的梅毒病例报告准确率以及过度报告率。结果广州市医疗机构梅毒报告准确率总体为43.79%,过度报告率为47.96%,分类误诊报告率为8.25%。梅毒报告准确率在皮肤性病科、妇产科及其他科室分别为69.50%,40.85%和33.69%,皮肤性病科高于其他科室;过度报告率分别为26.95%,50.00%和56.78%,皮肤科最低,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过度报告的梅毒病例中,妇产科血清RPR≤1∶8者占81.51%,显著高于皮肤科的71.05%及其他科室的73.05%,同时,还发现妇产科病例血清RPR/TPPA双阳性率25.70%,显著低于皮肤性病科的43.86%及其他科室的42.79%。结论皮肤性病科梅毒报告质量好于其他科室,应加强非皮肤科医生的梅毒诊断及疫情报告培训,或者实行梅毒诊疗及报告归口到皮肤性病科管理,同时,修改完善我国传染病报卡中梅毒报告病例的信息,以提高梅毒疫情报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 梅毒 病例报告 性传播疾病
原文传递
广州市梅毒网络直报病例实验室诊断依据核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许端倪 高可羡 +4 位作者 刘颖 何婉苹 汤少开 谢尚仁 叶兴东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目的核查并分析梅毒报告病例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为客观分析广州市梅毒疫情并制定下一步的梅毒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设制统一的核查表,从大疫情网下载广州市2012年报告的梅毒病例,根据历年梅毒流行特征,按隐性∶一期∶二期∶其他=5∶2∶... 目的核查并分析梅毒报告病例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为客观分析广州市梅毒疫情并制定下一步的梅毒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设制统一的核查表,从大疫情网下载广州市2012年报告的梅毒病例,根据历年梅毒流行特征,按隐性∶一期∶二期∶其他=5∶2∶2∶1的比例抽样,通过现场调查进行核查,资料统一录入数据库,用SPSS19.0软件分析。结果共核查2 402例梅毒,报告率为31.47%,其中RPR和TPPA双阳性者占58.49%,TPPA单阳性者占8.12%,RPR单阳性者占16.28%,仅TP-ELISA等筛查单阳性者占4.58%,4.50%病例为临床报告。在RPR和TPPA双阳性的报告病例中,未行RPR定量检测的占12.95%;已检测的RPR滴度中,二期梅毒RPR≥1:16者占61.07%,而隐性梅毒和胎传梅毒RPR≤1∶8者分别占82.21%和78.79%。结论广州市网络直报梅毒存在不合理诊断和报告,要加强梅毒网络疫情报告质量管理,加强临床医生对梅毒诊断,尤其是实验室检查项目规范利用的培训,提高梅毒报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报告病例 检测 调查
原文传递
2014年广州市三类STD高危人群梅毒、HIV检测调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何婉苹 叶兴东 +2 位作者 汤少开 庄锦填 梁容娇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0-303,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三类性病艾滋病高危人群的行为特征、梅毒相关知晓水平及HIV和梅毒感染情况,为制定性病艾滋病防治策略与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暗娼、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和吸毒人员三类人群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检测HI... 目的了解广州市三类性病艾滋病高危人群的行为特征、梅毒相关知晓水平及HIV和梅毒感染情况,为制定性病艾滋病防治策略与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暗娼、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和吸毒人员三类人群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检测HIV和梅毒抗体。结果分别调查暗娼245人、MSM 319人、吸毒人员472人,梅毒相关知识知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吸毒人员57.84%,MSM53.92%,暗娼33.06%,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V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MSM 8.81%,吸毒人员2.34%,暗娼中未发现HIV感染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现症梅毒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MSM 4.72%,吸毒人员3.18%,暗娼1.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暗娼在商业性交易中每次都使用安全套占29.80%,9.80%从不使用安全套。MSM在肛交性行为中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38.21%,固定性伴的比例为35.88%。29.87%的吸毒人员与配偶或固定性伴外的异性发生过性行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33.33%。结论广州市高危人群性病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应加强综合监测和干预工作,控制性病艾滋病的进一步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娼 男男性行为人群(MSM) 吸毒人员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梅毒 调查
原文传递
广州市性传播疾病疫情5年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玉梅 汤少开 +1 位作者 曹文苓 张锡宝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46-1448,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广州市近5年性传播疾病(STD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全国性病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对2000-2004年广州市性病疫情报病资料及人口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近5年来,广... 目的:调查分析广州市近5年性传播疾病(STD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全国性病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对2000-2004年广州市性病疫情报病资料及人口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近5年来,广州市的STDs平均发病率为282.5/10万。各种性病中,除艾滋病发病人数及发病率逐年略为上升外,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尖锐湿疣及生殖器疱疹等几种性病的发病人数及发病率均为逐年下降趋势。病种构成,以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比例最高,其次为尖锐湿疣,淋病居第3位。结论:加强健康宣教,增强全民对性病艾滋病的防范意识,加强HIV/AIDS的预防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流行趋势 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